南山腊梅

重庆市南岸区南山街道农业服务中心 【管理

原产地重庆

– 产地市县:重庆市南岸区
– 产品大类:种植业类
– 产地小类:花卉类
– 地标证书编号:AGI01335
– 地标认证时间:2013
– 品质特点:香气清馨,花密朵大
– 地理标志分类: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 地标批准文号:国家农业部第2046号公告
– 地标批准时间:2013年12月30日
产品介绍

南山腊梅种植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清朝时期。《重庆市南岸区志》记载“南岸观赏花卉种植起于十九世纪末,时有花农十余户。四十年代,附近花农以生产鲜切花等为主。六十年代后,选育出腊梅等品种,销往海内外。”
郭沫若《黄山探梅四首》中写道“闻说寒梅已半开,南山有鸟唤春回。”(“寒梅”指腊梅);1960年《重庆行》中写道“闻到红梅放,黄山最可观”。易君左《南山行》中写道“南山胜境梅岭最,绝似鹅颈前伸延”(“梅”指腊梅)。
一直延续到现在种植腊梅农户2000余家,其中种植大户50余家。它开花特早、花期特长、树枝苍劲、花香沁人、品种繁多、类型丰富、香居上乘,成为中国名花。腊梅具有浓香,斗雪而放,朵朵黄花为金雕蜡刻一般,深为人们所喜爱,远销北京、上海等地。

生态环境

1. 土壤地貌情况:保护范围区属山地深丘地貌,以南山范围内的山地为主,少量分布有丘陵、河谷和平坝,海拨高度在180~681米之间,属沿江河谷地带冲积土,养分丰富,理化性好,肥效快而稳定,易耕作;属向斜浅丘平坝灰棕紫泥土,胶体品质好,矿质养分含量丰富,保水保肥供肥力强,产量稳定而高;属背斜低山地带主要为矿子黄泥土,冷沙黄泥土等,土层结构良好,保水保肥较强,富钙钾,缺磷,养分缺乏,肥效慢。
2. 水文情况:保护范围区地处长江南岸,地表水源丰富,有众多大小水库,景观优美。
3. 气候情况:保护范围区属典型的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6℃,夏热冬暖,春长秋短,四季分明,光雨热同季,日照充足,暖季光照多,光合潜力大,全年太阳总辐射量87108卡/平方米,全年日照时效达1006.2小时,无霜期达359天,年总降雨量为1173.6mm,春、夏、秋、冬降雨量分别为全年的25.5%,41.4%,27.9%,5.5%,年平均相对湿度81%,大于10℃的活动积温高达5979.5℃,无低温冻寒。

地域范围

南山腊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位于南山街道双龙村、石牛村、放牛村、大坪村、联合村,峡口镇大石村、西流村,长生桥镇凉风村、茶园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6°36'9.86"~106°39'42.56",北纬29°30'21.17"~29°35'31.91"。东与南岸区迎龙镇接壤,南邻巴南区南泉镇,西与南坪、涂山、鸡冠石3镇相连,北临长江。地域范围内腊梅花总生产面积2000公顷,年产量鲜切花1200万束。

品质特性

1. 产品典型:香气清馨,蜡色鲜亮,花密朵大,花枝优美,花期早,瓶插期长。
2. 产品质量安全规定:腊梅鲜切花生产严格按照重庆市地方标准《腊梅鲜切花生产技术规程》执行,产品质量要求严格按照重庆市地方标准《腊梅鲜切花》要求执行。

生产方式

南山腊梅生产总原则是按重庆市地方标准《腊梅鲜切花生产技术规程》进行,实行专业化生产,专业化监督,产业化模式,社会化服务。
该标准规定了腊梅鲜切花生产的用地选择、品种选择与育苗、定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采收。
1. 用地选择
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的地块。土壤以疏松、深厚、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砂质壤土为宜。忌粘重土壤和涝洼地。
2. 品种选择与育苗
2.1选择花朵密,花朵大,花瓣厚,蜡色鲜亮,香味浓,瓶插期长,鲜切花产量高,经济性好的优良品种。并合理进行早、中、晚花品种搭配,特别是选择早花或晚花腊梅优新品种。
2.2育苗
2.3苗圃地选择
苗圃地选择地势较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质为中性或微酸性砂质壤土,交通方便的地块。
2.4整地与栽种密度
苗木栽种前进行深耕、耙地,翻耕深度20cm以上,清除石块、杂草。栽种密度采取0.5m×0.5m的株行距进行种植。
2.5繁殖方法
常用压条和分株繁殖方法为主。
2.6压条法
常用单枝压条、堆土压条和空中压条三种方法。一般在腊梅萌芽期至9月进行,在5~6月梅雨季节压条生根快,成苗好。
2.7单枝压条法
取接近地面的成熟健壮枝条作为压条材料,在压条入土部位的节下进行刻伤,或作环状剥皮,然后曲枝压入土中,枝条顶端露出地面,以竹钩于土中固定,覆盖土壤10~20cm,并压紧。
2.8堆土压条
于腊梅丛生枝条的基部予以刻伤后堆土,生根后,进行移栽。
2.9高空压条
在5~6月梅雨季节,选取成熟健壮、芽饱满的枝条进行环状剥皮,再用塑料薄膜包住环剥处,环剥的下部用绳扎紧,内填以水湿适度的苔藓拌土,然后将上口也扎紧,一个月左右生新根后剪下,将塑料薄膜解除,栽植后就成为一个独立的植株。
压条过程中注意土壤是否压紧。切离母体的时间依其生根快慢而定。生根后及时进行切离分株栽植,栽植时要尽量带土,以保护新根。
2.10出圃
春季出圃时间在秋季在落叶后和苗木萌芽前进行。长途运输的苗木要用草绳裹好根部,并保持根部湿润,并用标签注明品种名称、起苗时间等。
2.11假植
苗木起挖后,如暂不定植或外运,起出的苗应及时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背风的地方进行假植。假植时应培湿土,踏实。
3. 定植
3.1定植时间
在秋季在落叶后进行和苗木萌芽前进行。
3.2定植方法
可采取1.5m×2.0m的株行距进行定植。种植穴直径要求在60cm~70cm,深40cm~50cm,穴底填放基肥(腐熟的厩肥或粪干)3kg,基肥上覆一层土,再将带有苗木放入后分层进行填土,稍向上提苗,踩实,浇定根水。
4. 土肥水管理
4.1翻耕
腊梅花后进行翻耕,翻耕深度20cm~25cm,树冠下稍浅,以免伤根。
4.2施肥
4.3基肥
4.4施肥时间
腊梅在花后结合翻耕进行施用基肥。
4.5施肥方法
腊梅喜肥,但忌施浓肥。可沿树冠外缘下方开环状或条状施肥沟,沟深20cm~30cm。成年树每667平方米施优质腐熟的农家肥3 000kg~5 000kg,1年~2年幼树施肥量为成年树的1/3~1/2。
4.6追肥
4.7追肥时间
在6月下旬花芽分化时施1次追肥。
4.8施肥方法
每667平方米追复合肥20kg。沿树冠外缘下方散施。
5. 浇水
腊梅耐旱,但在干早季节也要补充水分,7月份腊梅花芽分化时期应保持适宜的土壤水分,开花前和开花期间,土壤宜保持适度干燥,减少落花。
6. 整形修剪
6.1整形
常用多干式整形。定植后选留3~4个位健壮且向四周分布均匀的分枝作为主干(无分枝时,在地面上留4~5个饱满芽重剪),剪留3~5节,发枝后用作主干延长枝和侧枝。注意各个主枝不要相互重叠交叉,并及时剪除下部的根蘖、萌蘖及弱枝、枯枝。
6.2抹芽
腊梅叶芽萌发5cm左右,把密集、内向、贴近地面的多余嫩芽抹除,减少养分消耗。在雨季,及时将长出的杂枝、无用枝、扰乱树形枝、挡风遮光枝剪去。
6.3花前修剪
在腊梅落叶后花芽膨大前,对一些长枝在花芽上多留一对叶芽,剪去上部无花芽部分,剪去枯枝、病虫枝、过弱枝及密集、徒长的无花枝和不作更新用的根蘖,以节约养分。花前修剪时,要小心操作,不要乱掩、乱碰,以免碰掉花芽。
6.4花后补剪
腊梅花谢后,宜及时进行补剪,主要任务是疏去衰老枝、枯枝、过密枝及徒长枝等,回缩衰弱的主枝或枝组,达到复壮枝势、树势的目的。但对过高、过长、过强的主枝,可在有较大的中庸斜生枝处回缩,以弱技带头,控制枝高、枝长和枝势,达到平衡枝势和树势的目的。短截一年生枝,主枝延长枝剪留30~40cm,其他较强的枝留10~20cm,弱枝留1对芽或疏除。弱枝疏除后,基部还能长出新技。此外,花谢后要及时掐去残花(不留种时),防止结实消耗养分,以便来年枝粗花繁。
6.5病虫害防治
腊梅病虫害较少,偶尔发生蛀干害虫,可结合休眠期修剪将受害枝连同害虫一起剪下烧掉。
6.6采收
腊梅鲜切花一般花蕾初开时进行采收,采后放入冷凉处。采后放入0 C°~2C°冷藏条件下可保鲜30天~50天。切枝时切枝下剪口应斜长为45o,上剪口平齐,剪口平滑。
6.7质量分级腊梅鲜切花产品标准严格按照重庆市地方标准《腊梅鲜切花》执行。
质量分级标准见表1。
7. 包装与标识
7.1包装:每3支捆成一束用包装带扎紧,各层切花反向叠放箱中,离箱边5cm;小箱为10束,大箱为20束,也可用特大箱;装箱时,中间需捆绑固定;纸箱两侧需打孔,孔口距离箱口8cm。
7.2标识:必须注明切花种类、品种名、级别、花枝长度、装箱容量、生产单位、采切时间。

包装规范

地域范围内的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产品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表1质量分级标准。见下表(略)

产品百科
南山腊梅,重庆市南岸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南山腊梅种植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清朝时期,一直延续到2017年种植腊梅农户2000余家,其中种植大户50余家。南山腊梅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南山街道双龙村、石牛村、放牛村、大坪村、联合村,峡口镇大石村、西流村,长生桥镇凉风村、茶园村。南山腊梅香气清馨,蜡色鲜亮,花密朵大,花枝优美,花期早,瓶插期长。
2013年12月3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南山腊梅”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中文名
南山腊梅
产地名称
重庆市南岸区
品质特点
香气清馨,花密朵大
地理标志
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批准文号
国家农业部第2046号公告
批准时间
2013年12月30日

南山腊梅产品特点

南山腊梅开花早、花期长、树枝苍劲、花香沁人、品种繁多、类型丰富、香居上乘,成为中国名花。南山腊梅具有浓香,斗雪而放。南山腊梅香气清馨,蜡色鲜亮,花密朵大,花枝优美,花期早,瓶插期长。

南山腊梅产地环境

南山腊梅土壤地貌

南山腊梅南山腊梅

南山腊梅保护范围区属山地深丘地貌,以南山范围内的山地为主,少量分布有丘陵、河谷和平坝,海拨高度在180-681米之间,属沿江河谷地带冲积土,养分丰富,理化性好,肥效快而稳定,易耕作;属向斜浅丘平坝灰棕紫泥土,胶体品质好,矿质养分含量丰富,保水保肥供肥力强,产量稳定而高;属背斜低山地带主要为矿子黄泥土,冷沙黄泥土等,土层结构良好,保水保肥较强,富钙钾,缺磷,养分缺乏,肥效慢。

南山腊梅气候

南山腊梅保护范围区属典型的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6℃,夏热冬暖,春长秋短,四季分明,光雨热同季,日照充足,暖季光照多,光合潜力大,全年太阳总辐射量87108卡/平方米,全年日照时效达1006.2小时,无霜期达359天,年总降雨量为1173.6毫米,春、夏、秋、冬降雨量分别为全年的25.5%,41.4%,27.9%,5.5%,年平均相对湿度81%,大于10℃的活动积温高达5979.5℃,无低温冻寒。

南山腊梅水文

南山腊梅保护范围区地处长江南岸,地表水源丰富,有众多大小水库。

南山腊梅历史渊源

南山腊梅南山腊梅

南山腊梅种植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清朝时期。

《重庆市南岸区志》记载“南岸观赏花卉种植起于十九世纪末,时有花农十余户。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附近花农以生产鲜切花等为主。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选育出腊梅等品种,销往海内外。郭沫若《黄山探梅四首》中写道“闻说寒梅已半开,南山有鸟唤春回。”(“寒梅”指腊梅);1960年《重庆行》中写道“闻到红梅放,黄山最可观”。易君左《南山行》中写道“南山胜境梅岭最,绝似鹅颈前伸延”(“梅”指腊梅)。 一直延续到2017年种植腊梅农户2000余家,其中种植大户50余家。

南山腊梅生产情况

2004年,南山腊梅栽培面积达1000余亩,产值近600万元。
2017年,南山腊梅现有种植面积4000亩。

南山腊梅产品荣誉

2013年12月3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南山腊梅”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南山腊梅地理标志

南山腊梅地域保护范围

南山腊梅南山腊梅

南山腊梅地域保护范围为南岸区南山街道双龙村、石牛村、放牛村、大坪村、联合村,峡口镇大石村、西流村,长生桥镇凉风村、茶园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6°36′10″-106°39′43″,北纬29°30′21″-29°35′32″。

南山腊梅质量技术要求

  • 安全要求
腊梅鲜切花生产严格按照重庆市地方标准《腊梅鲜切花生产技术规程》执行,产品质量要求严格按照重庆市地方标准《腊梅鲜切花》要求执行。
  • 特定生产方式
南山腊梅南山腊梅

用地选择: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的地块。土壤以疏松、深厚、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砂质壤土为宜。忌粘重土壤和涝洼地。

品种选择与育苗:选择花朵密,花朵大,花瓣厚,蜡色鲜亮,香味浓,瓶插期长,鲜切花产量高,经济性好的优良品种。并合理进行早、中、晚花品种搭配,特别是选择早花或晚花腊梅优新品种。苗圃地选择地势较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质为中性或微酸性砂质壤土,交通方便的地块。苗木栽种前进行深耕、耙地,翻耕深度20厘米以上,清除石块、杂草。栽种密度采取0.5米×0.5米的株行距进行种植。 常用压条和分株繁殖方法为主。春季出圃时间在秋季在落叶后和苗木萌芽前进行。长途运输的苗木要用草绳裹好根部,并保持根部湿润,并用标签注明品种名称、起苗时间等。 苗木起挖后,如暂不定植或外运,起出的苗应及时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背风的地方进行假植。假植时应培湿土,踏实。
定植:在秋季在落叶后进行和苗木萌芽前进行。可采取1.5米×2.0米的株行距进行定植。种植穴直径要求在60厘米-70厘米,深40厘米-50厘米,穴底填放基肥(腐熟的厩肥或粪干)3千克,基肥上覆一层土,再将带有苗木放入后分层进行填土,稍向上提苗,踩实,浇定根水。
浇水:腊梅耐旱,但在干早季节也要补充水分,7月份腊梅花芽分化时期应保持适宜的土壤水分,开花前和开花期间,土壤宜保持适度干燥,减少落花。
包装:每3支捆成一束用包装带扎紧,各层切花反向叠放箱中,离箱边5厘米;小箱为10束,大箱为20束,也可用特大箱;装箱时,中间需捆绑固定;纸箱两侧需打孔,孔口距离箱口8厘米。必须注明切花种类、品种名、级别、花枝长度、装箱容量、生产单位、采切时间。

南山腊梅专用标志使用

地域范围内的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产品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