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鸡

重庆市南川区畜牧技术推广站 【管理

原产地重庆

– 产地市县:重庆市南川区
– 产品大类:畜牧业类
– 产地小类:肉类产品类
– 地标证书编号:AGI00224
– 地标认证时间:2010
– 品质特点: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胆固醇低
– 地理标志分类: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 地标批准文号:农业部公告第1364号
– 地标批准时间:2010年03月25日
产品介绍

南川土鸡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封闭繁殖生长,其鸡肉及鸡蛋安全,低脂肪、高蛋白、低胆固醇,鸡肉细滑,骨小,鸡汤鲜、甜。煮食时香气满屋,汤面有层较厚且金黄的鸡油,营养丰富。特别适合赠送孕妇、产妇、老人、小孩食用,为滋补珍品,营养价值极高。

生态环境

1. 土壤地貌情况:南川境内山岭纵横,河谷幽深,地形呈东南向西北方向倾斜。北部系平行岭谷区,南部属娄山褶皱地带。最高海拔2251米,最低海拔340米,昼夜温差大。农业生产土壤为沙溪庙组、蓬莱镇组及绥家河组等成土母质发育而成的紫色土和矿质黄泥土,土壤pH值4.5-6.5,富含N、P、K等多种营养元素和微量元素,适宜多种动植物生长。
2. 水文情况:全区水域面积6.7万亩,其中河流4万亩,水库1.4万亩,坑塘0.01万亩,沟渠1.8万亩,堤坝水工建筑0.2万亩。境内江河纵横,有大小河流58条。塘库和江河能满足水稻用水需要。且水稻用水水质于2006年按绿色食品水稻用水质量标准通过检测,水质良好,无影响水质的其他因素。
3. 气候情况:南川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6.6℃,年最高温度39.8℃,最低温度3℃;年降雨量1185mm,雨量充沛;年日照1279小时;全年无霜期320天。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达47%。
4. 人文历史情况:“南川鸡”饲养具有悠久的历史,据《南川县志》记载:“清朝初年间,婚后头胎生育,主人必办‘月米酒’(生小孩后7天左右),亲友俱送鸡、蛋及婴儿鞋袜等祝贺”,此民间习俗延续至今。“南川鸡”由于野放觅食,食料以玉米、稻谷、杂粮、青草和虫子为主,形成了体格较小、肌肉强健、肉香味美、蛋肉兼用的乌皮乌脚系和白皮粉脚系地方鸡种。2006年6月,重庆市农业局根据《国务院<种畜禽管理条例>》,颁发了“南川鸡”畜禽新品种(配套系)证书(渝09新品种字第03号)。
“南川鸡”通过多年发展,到今天生产区域已遍及34个乡镇,年出栏只数500万只。有“南川鸡”生产加工龙头企业4家,鸡肉及鸡蛋产品均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南川鸡”在重庆市场已成为消费者公认的知名品牌农产品。

地域范围

“南川鸡”主要产自南川全区34个乡镇(街道),根据南川区无公害肉鸡、无公害蛋鸡产地的分布情况,我区的大有镇、乾丰乡、东城街道办事处、南城街道办事处、西城街道办事处、南平镇、神童镇、石莲乡、大观镇、兴隆镇、木凉乡、白沙镇、土溪乡、太平场镇、河图乡、水江镇、石墙镇、中桥乡、骑龙乡、铁村乡、鱼泉乡、金山镇、头渡镇、德隆乡、合溪镇、庆元乡、古花乡、鸣玉镇、峰岩乡、冷水关乡、民主乡、石溪乡、福寿乡、三泉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6°54′-107°27′,北纬28°46′-29°30′。

品质特性

1. 外在感官特征:南川区良好的生态气候环境条件和特殊的水质土质条件,奠定了“南川鸡”独特的品质,形成了乌皮乌脚系和白皮粉脚系地方鸡种。体格较小、肌肉强健、肉香味美、蛋肉兼用。从外观上看,鸡头较小、体型紧凑、胸腿肌健壮、鸡爪细;冠大直立、色泽鲜艳。成年公鸡屠宰体重约2.2公斤,成年母鸡的屠宰体重约2.0公斤。
2. 内在品质指标:“南川鸡”内在品质良好。宰杀后的鸡皮肤薄、紧致,毛孔细,是呈网状排列的。鸡烧好后肉汤透明澄清,脂肪团聚于汤汁表面,香味浓,而其他型鸡则肉汤较浊,表面脂肪团聚较少。
3. 安全要求:“南川鸡”生产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和产品质量的特别规定》。
“南川鸡”生产、加工标准根据“三品”认证级别,严格按GB/T18407.3-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畜禽肉产地环境要求。

生产方式

1. 保温育雏
①温度:保温是育雏成败的关键,育雏期适宜温度为:第1周32℃~35℃,以后每周下降3℃,4周以后开始脱温,此后舍内温度以保持在25℃左右为最好。保温操作时要根据鸡苗的行为来判断温度是否适当,温度适宜,雏鸡则均匀地散开;如果雏鸡倦怠、气喘乃至虚脱、脚干则表示温度过高;如果雏鸡挤作一团并“吱吱”鸣叫则表示有贼风进入,此时应认真检查门窗及天花板是否漏风等。供温可采用育雏伞、地坑、烟道及火炉、煤气炉等加温设备。
②湿度:雏鸡需要在干爽的条件下饲养,适宜的湿度为10日龄前60%~70%,10日龄后50%~60%。鸡体对温度的感觉与湿度有关,夏季越湿越热,冬季越湿越冷。
③通风:通风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舍内的有害气体及尘埃密度,补充新鲜空气,保持舍内的气流速度,并调节舍内的温度和湿度。一般要求舍内氨气浓度低于2×10E-7,让人走进鸡舍,眼睛、鼻子不会受到刺激为适度。育雏阶段要处理好保温与通风的关系。哪怕是最冷的天气,也要保证一定时间的通风。具体做法是,先提高舍内温度,再开窗(或排气扇)通风片刻,等舍内温度降到要求的温度以下时即关闭窗户(或排气扇)。如此反复通风数次,即可达到目的。鸡舍可安装排气扇进行横向或纵向负压通风,或安装牛角扇进行正压通风。如果采用纵向负压通风加水帘设备联合应用可同时起到通风及降温效果。
④密度:1~30日龄,地面或网上平养为每平方米30只左右;多层笼养(配负压通风系统)为每平方米46~60只。30日龄后放养。
⑤光照:进雏后第1~2天实行通宵照明,其它时间都是晚上停止照明1小时,即保持23小时光照时间。光照强度的原则是由强变弱。1~2周龄时,每平方米应有2~3瓦的光量(灯距离鸡群2米左右);从第3周龄开始改用每平方米0.7~1.5瓦的光量,实际上只要鸡只能看到采食饮水就已经够了。
⑥饮水:网上平养或地面平养可采用饮水盅及水槽饮水,阶梯式笼养可采用水槽或乳头饮水设备,但1周龄内均应用饮水盅饮水。供鸡群饮用的水源可来自深井水或自来水,而来自浅井水或江河水需经过砂石多次过滤澄清且经漂白粉或其他消毒剂处理消毒后方可使用。务必保证饮用水的清洁卫生,并注意保证鸡只有足够的饮水位置。
⑦饲料:小鸡可选择厂方信誉度高的品牌饲料,脱温的鸡放养山上后可选用玉米,稻谷等农作物作饲料。
⑧灭蝇、鼠:应尽量降低鸡粪的湿度,且保证清除鸡粪的时间不超过1周。在饲料中适量添加杀蝇的药物(如每吨饲料添加250~500克蝇得净预混剂),可大大减少苍蝇的数量,必要时可投放药物灭蚊灭蝇。
⑨消毒卫生:一批鸡转出鸡舍上山场地后应及时进行清场消毒。
2. 搞好育雏工作
①制定好入苗计划。计划内容应包括饲养的品种、数量、入苗时间、所需的鸡舍及设备、饲养人员、饲料、添加剂、药物、疫苗、水电及适当的流动资金等。
②做好入雏前的准备工作。入苗前应将鸡舍及所有用具反复冲洗消毒后,再注意检查所有设备及用具是否已经完全准备好。在计划入雏前24小时左右对鸡舍进行预温,使鸡舍温度达到28℃左右,保温伞下或火坑地面上温度达到32℃~35℃。夏季炎热,可不用提前预温。入雏前应依饲养鸡群的数量准备好充足的雏鸡料,并应准备好育雏期间需要接种的疫苗及预防性药物,如水溶性多维(罗维328. 速补14等)、白糖、抗菌素类(如恩诺沙星、强力霉素、红霉素等)及抗球虫药(如克球粉、球安、伏球等)。
③选雏。应选择健康的雏鸡饲养,其标准是:精神活泼、两眼有神、毛色纯正统一、绒毛整洁、脐部收缩良好、外观无畸形或缺陷、肛门周围干净、两脚站立着地结实且行走正常、体重达到相应品种标准。
④注重雏鸡的饮水和开食。将挑选好的雏鸡放入育雏舍,先让其休息片刻,开食前2小时喂1次万分之一的高锰酸钾水(有助胎粪排出、清理胃肠)。以后供给3%~5%的白糖水,也可在饮水中添加水溶性多维及抗菌素类药物(如恩诺沙星或强力霉素或红霉素等),以减少应激反应,提高雏鸡抵抗力。同时注意饮水位置是否均匀及足够(每只雏鸡饮水器边长1.5~2.0厘米),高度是否适中。饮水后开食喂料(通常要求24~36小时进行开食,最迟不超过48小时),可把雏鸡料撒在牛皮纸或浅盘上(开食第1天有的用细玉米粉代替雏鸡料),每天喂5~6次,并要有足够的光照以刺激食欲。做到自由采食,少量勤添。第3~4天就可用小鸡料桶喂料,并逐渐撤去牛皮纸。每只鸡料槽边长要有2.5~5厘米。注意每天都要清洗和消毒饮水器,并及时更换足够新鲜的饮水。
⑤搞好雏鸡饲养。育雏阶段每天加料5~6次,每次加的量少一些,让鸡只全部吃干净,料桶空置一段时间后再加下一次饲料。这样可以引起鸡群抢食,刺激食欲。6~10日龄进行断喙,可用烙铁或专用断喙机将上喙切去1/2,下喙切去1/3,可预防啄癖,减少饲料的浪费。最好断喙前后二三天时间内应用水溶性多维及抗菌素类药物饮水以减少应激反应。20日龄后每周每百只鸡供给500克干净细沙,以增强鸡只消化功能,刺激食欲。同时做好育雏期间的免疫接种。雏鸡饲养至30日龄后放养。
3. 成年鸡饲养管理
①饲料。当鸡群转到山上(经消毒过)后,应用青饲料和稻谷拌小量的中鸡料过渡到玉米等农副产品。
②预防应急。转鸡前后也可应用水溶性多维及抗菌素类药物饮水3~4天以减少转鸡及换料的应激反应,并可控制并发感染。
③消毒。应用刺激性较低的消毒剂(如拜洁、百毒杀、高效碘或优氯净等)对鸡群进行带鸡喷雾消毒,每周2~3次。
④去势。公鸡饲养到50~60日龄可进行阉割,这样容易育肥,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去势前需停料半天,手术后每只肌注青霉素、链霉素7万~8万单位,预防感染。
4. 免疫接种
①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主要是根据品种特点、日龄大小、母源抗体水平、疫苗类型及本场疫病的发生情况来决定。
②免疫接种具体应用中注意疫苗接种日龄、接种品种、生产厂家、接种方式应基本固定,尽量少用饮水方式(因免疫效果不稳定)。接种前应将所有器具清洗,注射器具要高温灭菌,切忌用消毒剂消毒。疫苗保存应根据品种类型分别在冰冻(-20℃~-10℃)或低温(2℃~8℃)条件下保存。疫苗千万不可冻结。稀释好的疫苗应尽快使用完(0.5~1小时),并切忌阳光照射或放置在靠近热源的地方。接种细菌性疫苗(如支原体、大肠杆菌、巴氏杆菌等)前后3天停止使用抗菌药物。不可随意将两种疫苗联合应用。免疫接种一定要有管理人员监督执行,并做好接种记录。
③合理选用有效药物进行预防或治疗
预防常见鸡病。主要预防支原体病、鸡白痢、禽霍乱、传染性鼻炎、大肠杆菌病及球虫病等,常用药物有氟哌酸、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红霉素、金霉素、强力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及各种抗球虫药。应特别注意抗球虫药一定要交叉用药,不能长期使用单一类抗球虫药。
用药原则:做好隔离、消毒、免疫接种等各项预防措施。预防用药好过治疗用药。早诊断、早用药好过迟用药。
投药注意事项:针对高发时期选用不同的预防药物。用药务必用足一个疗程。尽量应用饮水投药。严格控制药物的用量。注意药物配伍禁忌,不可盲目联合用药;不可使用违禁药物。
5. 生产记录。建立生产记录档案,包括进雏日期、进雏数量、雏鸡来源,放养殖日期;每日的生产记录包括:死亡数、死亡原因、存栏数、温度、湿度、免疫记录、清毒记录、用药记录、喂料量,鸡群健康状况,出售日期、数量和购买单位。记录应保存两年以上。

包装规范

“南川鸡”主要由重庆市金梦畜牧有限公司统一营销。包装上按生产企业名称,注明生产企业、商标、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出栏日期,并使用“南川鸡”字样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

产品百科
南川鸡,重庆市南川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南川鸡是在南川地区适宜的自然环境和人工选育下形成的,其饲养历史悠久,具有抗逆性强、耐粗饲、生产性能优良、产品风味独特等优点,是优良的蛋肉兼用型地方鸡种。鸡头较小、体型紧凑、冠大直立、色泽鲜艳。鸡肉口感香鲜、质嫩无腥味。
2010年03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南川鸡”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中文名
南川鸡
产地名称
重庆市南川区
品质特点
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胆固醇低
地理标志
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批准文号
农业部公告第1364号
批准时间
2010年03月25日

南川鸡产品特点

南川鸡生物学特征

南川鸡属肉蛋兼用鸡种,分为“白皮粉脚系”和“乌皮乌脚系”。
白皮粉脚系
公鸡体型高大,羽毛以红黄色羽为主,冠中等大;母鸡体型较小而圆,肌肉结实,羽毛蓬松,羽色以淡黄、麻黄为主,尾羽尖黑色,胫红短;公母鸡皮肤白色为主,跖粉红。
乌皮乌脚系
公鸡羽毛紧凑、呈金黄色、发亮,脸乌红色;母鸡体型较小、呈船形,肌肉结实,羽毛紧,羽色以淡黄、麻黄为主,尾羽尖黑色,喙、脸乌黑色,冠小浅,公母鸡皮肤和跖部为乌黑色,胫骨细长。

南川鸡南川鸡

南川鸡生产性能

白皮粉脚系
成年公鸡体重2090克,母鸡1750克,成鸡屠宰率;半净膛率,公鸡76.84%,母鸡72.05%;全净膛率,公鸡69.86%,母鸡62.50%。母鸡开产日龄180—200天,产蛋80—120枚,蛋重45克,蛋壳白色。
乌皮乌脚系
成年公鸡体重2060克,成年母鸡体重1860克,成鸡屠宰率;半净膛率,公鸡78.81%,母鸡72.37%;全净膛率,公鸡68.3%,母鸡65.26%,母鸡开产日龄180—200天,产蛋120—140枚,蛋重50克,蛋壳浅褐色为主。

南川鸡品质特性

南川区良好的生态气候环境条件和特殊的水质土质条件,奠定了“南川鸡”独特的品质,形成了乌皮乌脚系和白皮粉脚系地方鸡种。体格较小、肌肉强健、肉香味美、蛋肉兼用。从外观上看,鸡头较小、体型紧凑、胸腿肌健壮、鸡爪细;冠大直立、色泽鲜艳。成年公鸡屠宰体重约2.2千克,成年母鸡的屠宰体重约2.0千克。

南川鸡内在品质

南川鸡内在品质良好。宰杀后的鸡皮肤薄、紧致,毛孔细,是呈网状排列的。鸡烧好后肉汤透明澄清,脂肪团聚于汤汁表面,香味浓,而其他型鸡则肉汤较浊,表面脂肪团聚较少。

南川鸡产地环境

南川鸡土壤地貌

南川区境内山岭纵横,河谷幽深,地形呈东南向西北方向倾斜。北部系平行岭谷区,南部属娄山褶皱地带。最高海拔2251米,最低海拔340米,昼夜温差大。农业生产土壤为沙溪庙组、蓬莱镇组及绥家河组等成土母质发育而成的紫色土和矿质黄泥土,土壤pH值4.5-6.5,富含氮、磷、钾等多种营养元素和微量元素,适宜多种动植物生长。

南川鸡水文情况

南川区水域面积6.7万亩,其中河流4万亩,水库1.4万亩,坑塘0.01万亩,沟渠1.8万亩,堤坝水工建筑0.2万亩。境内江河纵横,有大小河流58条。塘库和江河能满足水稻用水需要。且水稻用水水质于2006年按绿色食品水稻用水质量标准通过检测,水质良好,无影响水质的其他因素。

南川鸡气候情况

南川区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6.6℃,年最高温度39.8℃,最低温度3℃;年降雨量1185毫米,雨量充沛;年日照1279小时;全年无霜期320天。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达47%。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丰沛的降水,广阔的山地资源,孕育了境内丰富多样的植被和农作物,为南川鸡的生长繁衍提供了理想的环境。

南川鸡南川鸡

南川鸡历史渊源

南川鸡饲养具有悠久的历史,据《南川县志》记载:“清朝初年间,婚后头胎生育,主人必办‘月米酒’(生小孩后7天左右),亲友俱送鸡、蛋及婴儿鞋袜等祝贺”,此民间习俗延续至今。“南川鸡”由于野放觅食,食料以玉米、稻谷、杂粮、青草和虫子为主,形成了体格较小、肌肉强健、肉香味美、蛋肉兼用的乌皮乌脚系和白皮粉脚系地方鸡种。
2006年6月,重庆市农业局根据《国务院<种畜禽管理条例>》,颁发了“南川鸡”畜禽新品种(配套系)证书(渝09新品种字第03号)。

南川鸡生产情况

2010年,南川鸡生产区域遍及南川区34个乡镇,年出栏只数500万只。有生产加工龙头企业4家。

南川鸡产品荣誉

2010年03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南川鸡”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13年3月,南川鸡获“2012 最具影响力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2017年,南川区庆元乡飞龙村(南川鸡)被农业部评为2016年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南川鸡南川鸡

南川鸡地理标志

南川鸡地域保护范围

南川鸡主要产自南川全区34个乡镇(街道),根据南川区无公害肉鸡、无公害蛋鸡产地的分布情况,我区的大有镇、乾丰乡、东城街道办事处、南城街道办事处、西城街道办事处、南平镇、神童镇、石莲乡、大观镇、兴隆镇、木凉乡、白沙镇、土溪乡、太平场镇、河图乡、水江镇、石墙镇、中桥乡、骑龙乡、铁村乡、鱼泉乡、金山镇、头渡镇、德隆乡、合溪镇、庆元乡、古花乡、鸣玉镇、峰岩乡、冷水关乡、民主乡、石溪乡、福寿乡、三泉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6°54′—107°27′,北纬28°46′—29°30′。

南川鸡质量技术要求

(1)保温育雏
①温度:保温是育雏成败的关键,育雏期适宜温度为:第1周32℃—35℃,以后每周下降3℃,4周以后开始脱温,此后舍内温度以保持在25℃左右为最好。保温操作时要根据鸡苗的行为来判断温度是否适当,温度适宜,雏鸡则均匀地散开;如果雏鸡倦怠、气喘乃至虚脱、脚干则表示温度过高;如果雏鸡挤作一团并“吱吱”鸣叫则表示有贼风进入,此时应认真检查门窗及天花板是否漏风等。供温可采用育雏伞、地坑、烟道及火炉、煤气炉等加温设备。
②湿度:雏鸡需要在干爽的条件下饲养,适宜的湿度为10日龄前60%—70%,10日龄后50%—60%。鸡体对温度的感觉与湿度有关,夏季越湿越热,冬季越湿越冷。
③通风:通风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舍内的有害气体及尘埃密度,补充新鲜空气,保持舍内的气流速度,并调节舍内的温度和湿度。一般要求舍内氨气浓度低于2×10E—7,让人走进鸡舍,眼睛、鼻子不会受到刺激为适度。育雏阶段要处理好保温与通风的关系。哪怕是最冷的天气,也要保证一定时间的通风。具体做法是,先提高舍内温度,再开窗(或排气扇)通风片刻,等舍内温度降到要求的温度以下时即关闭窗户(或排气扇)。如此反复通风数次,即可达到目的。鸡舍可安装排气扇进行横向或纵向负压通风,或安装牛角扇进行正压通风。如果采用纵向负压通风加水帘设备联合应用可同时起到通风及降温效果。
④密度:1—30日龄,地面或网上平养为每平方米30只左右;多层笼养(配负压通风系统)为每平方米46—60只。30日龄后放养。
⑤光照:进雏后第1—2天实行通宵照明,其它时间都是晚上停止照明1小时,即保持23小时光照时间。光照强度的原则是由强变弱。1—2周龄时,每平方米应有2—3瓦的光量(灯距离鸡群2米左右);从第3周龄开始改用每平方米0.7—1.5瓦的光量,实际上只要鸡只能看到采食饮水就已经够了。
⑥饮水:网上平养或地面平养可采用饮水盅及水槽饮水,阶梯式笼养可采用水槽或乳头饮水设备,但1周龄内均应用饮水盅饮水。供鸡群饮用的水源可来自深井水或自来水,而来自浅井水或江河水需经过砂石多次过滤澄清且经漂白粉或其他消毒剂处理消毒后方可使用。务必保证饮用水的清洁卫生,并注意保证鸡只有足够的饮水位置。
⑦饲料:小鸡可选择厂方信誉度高的品牌饲料,脱温的鸡放养山上后可选用玉米,稻谷等农作物作饲料。
⑧灭蝇、鼠:应尽量降低鸡粪的湿度,且保证清除鸡粪的时间不超过1周。在饲料中适量添加杀蝇的药物(如每吨饲料添加250—500克蝇得净预混剂),可大大减少苍蝇的数量,必要时可投放药物灭蚊灭蝇。
⑨消毒卫生:一批鸡转出鸡舍上山场地后应及时进行清场消毒。
(2)搞好育雏工作南川鸡
南川鸡(6张)

①制定好入苗计划。计划内容应包括饲养的品种、数量、入苗时间、所需的鸡舍及设备、饲养人员、饲料、添加剂、药物、疫苗、水电及适当的流动资金等。
②做好入雏前的准备工作。入苗前应将鸡舍及所有用具反复冲洗消毒后,再注意检查所有设备及用具是否已经完全准备好。在计划入雏前24小时左右对鸡舍进行预温,使鸡舍温度达到28℃左右,保温伞下或火坑地面上温度达到32℃—35℃。夏季炎热,可不用提前预温。入雏前应依饲养鸡群的数量准备好充足的雏鸡料,并应准备好育雏期间需要接种的疫苗及预防性药物,如水溶性多维(罗维328、速补14等)、白糖、抗菌素类(如恩诺沙星、强力霉素、红霉素等)及抗球虫药(如克球粉、球安、伏球等)。
③选雏。应选择健康的雏鸡饲养,其标准是:精神活泼、两眼有神、毛色纯正统一、绒毛整洁、脐部收缩良好、外观无畸形或缺陷、肛门周围干净、两脚站立着地结实且行走正常、体重达到相应品种标准。
④注重雏鸡的饮水和开食。将挑选好的雏鸡放入育雏舍,先让其休息片刻,开食前2小时喂1次万分之一的高锰酸钾水(有助胎粪排出、清理胃肠)。以后供给3%—5%的白糖水,也可在饮水中添加水溶性多维及抗菌素类药物(如恩诺沙星或强力霉素或红霉素等),以减少应激反应,提高雏鸡抵抗力。同时注意饮水位置是否均匀及足够(每只雏鸡饮水器边长1.5—2.0厘米),高度是否适中。饮水后开食喂料(通常要求24—36小时进行开食,最迟不超过48小时),可把雏鸡料撒在牛皮纸或浅盘上(开食第1天有的用细玉米粉代替雏鸡料),每天喂5—6次,并要有足够的光照以刺激食欲。做到自由采食,少量勤添。第3—4天就可用小鸡料桶喂料,并逐渐撤去牛皮纸。每只鸡料槽边长要有2.5—5厘米。注意每天都要清洗和消毒饮水器,并及时更换足够新鲜的饮水。
⑤搞好雏鸡饲养。育雏阶段每天加料5—6次,每次加的量少一些,让鸡只全部吃干净,料桶空置一段时间后再加下一次饲料。这样可以引起鸡群抢食,刺激食欲。6—10日龄进行断喙,可用烙铁或专用断喙机将上喙切去1/2,下喙切去1/3,可预防啄癖,减少饲料的浪费。最好断喙前后二三天时间内应用水溶性多维及抗菌素类药物饮水以减少应激反应。20日龄后每周每百只鸡供给500克干净细沙,以增强鸡只消化功能,刺激食欲。同时做好育雏期间的免疫接种。雏鸡饲养至30日龄后放养。
(3)成年鸡饲养管理
①饲料。当鸡群转到山上(经消毒过)后,应用青饲料和稻谷拌小量的中鸡料过渡到玉米等农副产品。
②预防应急。转鸡前后也可应用水溶性多维及抗菌素类药物饮水3—4天以减少转鸡及换料的应激反应,并可控制并发感染。
③消毒。应用刺激性较低的消毒剂(如拜洁、百毒杀、高效碘或优氯净等)对鸡群进行带鸡喷雾消毒,每周2—3次。
④去势。公鸡饲养到50—60日龄可进行阉割,这样容易育肥,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去势前需停料半天,手术后每只肌注青霉素、链霉素7万—8万单位,预防感染。
(4)免疫接种
①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主要是根据品种特点、日龄大小、母源抗体水平、疫苗类型及本场疫病的发生情况来决定。
②免疫接种具体应用中注意疫苗接种日龄、接种品种、生产厂家、接种方式应基本固定,尽量少用饮水方式(因免疫效果不稳定)。接种前应将所有器具清洗,注射器具要高温灭菌,切忌用消毒剂消毒。疫苗保存应根据品种类型分别在冰冻(-20℃—-10℃)或低温(2℃—8℃)条件下保存。疫苗千万不可冻结。稀释好的疫苗应尽快使用完(0.5—1小时),并切忌阳光照射或放置在靠近热源的地方。接种细菌性疫苗(如支原体、大肠杆菌、巴氏杆菌等)前后3天停止使用抗菌药物。不可随意将两种疫苗联合应用。免疫接种一定要有管理人员监督执行,并做好接种记录。
③合理选用有效药物进行预防或治疗
预防常见鸡病。主要预防支原体病、鸡白痢、禽霍乱、传染性鼻炎、大肠杆菌病及球虫病等,常用药物有氟哌酸、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红霉素、金霉素、强力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及各种抗球虫药。应特别注意抗球虫药一定要交叉用药,不能长期使用单一类抗球虫药。
用药原则:做好隔离、消毒、免疫接种等各项预防措施。预防用药好过治疗用药。早诊断、早用药好过迟用药。
投药注意事项:针对高发时期选用不同的预防药物。用药务必用足一个疗程。尽量应用饮水投药。严格控制药物的用量。注意药物配伍禁忌,不可盲目联合用药;不可使用违禁药物。
(5)生产记录。建立生产记录档案,包括进雏日期、进雏数量、雏鸡来源,放养殖日期;每日的生产记录包括:死亡数、死亡原因、存栏数、温度、湿度、免疫记录、清毒记录、用药记录、喂料量,鸡群健康状况,出售日期、数量和购买单位。记录应保存两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