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县锦橙

重庆市开县果品技术推广站 【管理

原产地重庆

– 产地市县:重庆市开县
– 产品大类:种植业类
– 产地小类:果品类
– 地标证书编号:AGI00223
– 地标认证时间:2010
– 品质特点:汁多味浓、酸甜适度、细嫩化渣
– 地理标志分类: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 地标批准文号:农业部公告第1364号
– 地标批准时间:2010年03月25日
产品介绍

开县素有“帅乡”、“桔乡”、“金开县”之美称。开县锦橙栽培历史悠久。据文献记载最早为《汉书》“容毋水出,有桔官”(毋水,即小江水系)。《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开州、土贡柑”,清朝咸丰三年《开县志》载:“开州产柑子”。可见,2000年前,开县即以产柑桔著称,且品质优良,并设有专门的管理官员。开县真正发展锦橙的历史是解放后,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时期,即50年代末期至70年代中期、80年代末期和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作为中国锦橙第一县,锦橙是开县农业中的支柱产业,在全县农业生产总值中占有主要地位,是农民致富、财政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以“渝开”锦橙为代表的开县柑桔在全国享有盛誉,1978-1995年先后多次获全国柑桔鉴评锦橙组第一名,1985. 1989年两度获农业部优质农产品称号,1995年开县锦橙获第二届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1999. 2001年又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2001年获重庆名果、重庆市优质农产品称号,2003年被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2008年获重庆市名优柑桔评选为银奖,消费者最喜爱柑桔。开县锦橙深受各地市场欢迎,产品远销到重庆、四川、陕西、云南、湖南、湖北、北京、上海、辽宁、哈尔滨等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甚至出口到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

生态环境

1. 土壤地貌情况:开县属平行岭谷区,四面环山,北高南低,地貌特征为“六山三丘一分坝”。开县的土壤分7类、68个土种,成土母质好,紫色土面积大,占耕地面积的75.4%,有机质含量高,土层深厚肥沃,pH值6.5左右,保水保肥能力强。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和规模种植。
2. 水文情况:开县锦橙生产区域是国家规划柑桔优势发展区域。县境内河流统称小东水系,属长江支流小江的上源,全县东河、南河、浦里河,桃溪河、彭溪河五条河流纵横。东河全长106.4公里,支流14条,流域面积1469.2平方公里。南河全长91公里(县境内72公里),支流14条,主支流有映阳河、破石沟、桃溪河。流域面积1117.2平方公里(县境内1006.6平方公里)。浦里河全长121.4公里(县境内79.4公里),支流13条,树枝状分布,流域面积1150.8平方公里(县境内704.4平方公里)。桃溪河全长65公里,支流6条,流域面积592.3平方公里。彭溪河在县境内长32.5公里,流域面积203.5平方公里。所有河流都注入长江,水质洁净,排灌便利,水源充足,沟渠及排灌配套。
3. 气候情况:开县处于四川盆地东部温和高温区内。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水热兼优,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8.5℃,一月平均气温7℃,七月平均气温29.4℃,≥10℃年均积温6675℃,无霜期306天,无冬季冻害,无台风,日照时数1463 h,年降雨量1200mm左右,相对湿度80%。这些自然生态环境,均适应种植锦橙,是中国最适宜种植柑桔的基地之一。
4. 人文历史情况:开县锦橙栽培历史悠久。据文献记载最早为《汉书》“容毋水出,有桔官”(毋水,即小江水系)。《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开州、土贡柑”,清朝咸丰三年《开县志》载:“开州产柑子”。可见,2000年前,开县即以产柑桔著称,且品质优良,并设有专门的管理官员。开县真正发展锦橙的历史是解放后,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时期,即50年代末期至70年代中期、80年代末期和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目前,现代标准锦橙生产园区已呈现出发展规模大、品质高、效益好的良好格局,开陈72-1. 开盛76-8和北碚447等锦橙良种在全县推广种植,总面积已达1万公顷,总产量达到12万吨,位居全国前列,重庆市第一。
开县素有“帅乡”、“桔乡”、“金开县”之美称。作为中国锦橙第一县,锦橙是开县农业中的支柱产业,在全县农业生产总值中占有主要地位,是农民致富、财政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以“渝开”锦橙为代表的开县柑桔在全国享有盛誉,1978-1995年先后多次获全国柑桔鉴评锦橙组第一名,1985. 1989年两度获农业部优质农产品称号,1995年开县锦橙获第二届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1999. 2001年又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2001年获重庆名果、重庆市优质农产品称号,2003年被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2008年获重庆市名优柑桔评选为银奖,消费者最喜爱柑桔。开县锦橙深受各地市场欢迎,产品销往重庆、北京、上海等全国各地。

地域范围

开县锦橙生产地域范围介于东经108°08'-108°34'与北纬30°55'-31°18'之间。北邻城口县,东邻巫溪县、云阳县,南接万州区,西与四川省宣汉、开江两县接壤,幅员面积395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6112万公顷。或者是自然的造化,开县在地图上所呈现的形状就是一片锦橙叶。北高南低,地貌特征为“六山三丘一分坝”,特别是三浬河谷地带即浦浬方向的长沙镇、南门镇、赵家镇、岳溪镇、渠口镇,江浬方向的镇东街道、大德乡、竹溪镇、临江镇、中和镇,东浬方向的丰乐街道、郭家镇、白鹤街道、厚坝镇、金峰乡等15个乡、镇、街道,海拔175-550米,年均温18.5℃,是锦橙生产最适宜区。

品质特性

1. 外在感官特征:果形长椭圆形,平均单果重≥180g,果实色泽橙红,皮薄、光滑细腻,果肉细嫩化渣,果汁丰富,甜酸适度,风味浓郁。
2. 内在品质指标:可溶性固形物≥10.5%,总酸度≤1.1g/100mL,固酸比≥11.5。可食率≥70%。
3. 安全要求:开县锦橙地理标志保护区域产品生产技术规程严格执行国家《无公害食品柑桔生产技术规程》(NY/T5015—2002);按照国家《无公害食品柑果类果品》(NY5014—2005)标准规定使用农药、肥料等。

生产方式

1. 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柑桔基地植被良好,空气清新,水质洁净,排灌便利,水源充足,沟渠及排灌配套;果园附近5 km内没有大型工矿企业、垃圾处理场等可能的污染源,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1.5%;空气、灌溉水、土壤环境符合NY/T391-2000的要求。
2. 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当地品种“渝开锦橙系列”–开县春橙、开陈72-1. 开盛76-8. 北碚447锦橙等。适宜砧木有:枳、枳橙、红桔等。
3. 生产过程管理:
3.1. 育苗、苗木出圃、种植密度、定植
①育苗方式:按照重庆市柑桔产业化工程要求进行苗木的繁育。
②苗木出圃标准:嫁接部位离营养土表面≥15cm;嫁接口上方2cm处直径≥0.8cm,且主干直立和光洁;苗高≥60cm,枝叶健全,叶色浓绿;根茎和主根不扭曲,主根长20cm左右,须根发达;无检疫性病虫害。
③种植密度:5米×3.5米(新建果园)。
④苗木定植:3—10月为无病毒柑桔容器苗的适宜栽植时间。栽植前轻拍育苗桶四周,使苗木带土与育苗桶分离。一只手抓住苗主干的基部,另一只手抓住育苗桶,将柑桔苗轻轻拉出,尽可能少的散落培养土。栽植时必须抹去表层和底部1/4培养土至有根露出为止,剪掉根弯曲部分,舒展根系,再放入定植穴中部,边培土边向上轻提,使根系充分与定植土壤结合,并扶正、踏紧,使根颈部应稍高于地面,在柑桔苗基部形成直径50cm左右树盘,灌足定根水。夏季栽植时,为了减少水分蒸发,栽后可在树苗周围用草覆盖,并在旁边插一竹竿或木棍,用绳缚好苗木,保持主干直立,防止倒伏。定期浇水保湿,使土壤处于湿润状态。雨后及时排水,以防烂根。
3.2. 土肥水管理
①土壤管理
A、深翻扩穴,熟化土壤:深翻扩穴一般在秋梢停长后或次年2-3月进行,从树冠外围滴水线处开始,逐年向外扩展0.4m-0.5m。回填时混以绿肥、秸杆或腐熟的人畜粪尿、堆肥、厩肥、饼肥等,表土放在底层,心土放在表层,然后对穴内灌足水分。
B、间作或生草:提倡柑桔园实行生草制,种植的间作物或草类应是与锦橙无共生性病虫、浅根、矮杆,以豆科植物和禾本科牧草为宜,适时刈割翻埋于土壤中或覆盖于树盘或用作饲料。
C、覆盖与培土:高温或干旱季节,提倡树盘内用秸杆等覆盖,厚度10cm-15cm,覆盖物应与根茎保持10cm左右的距离。培土在冬季中耕松土后进行。可培入无污染或经无害化处理的塘泥、河泥、沙土或桔园附近的肥沃土壤,厚度8cm-10cm。
D、中耕:若需中耕,可在夏、秋季和采果后进行,每年中耕1次-2次,保持土壤疏松。中耕深度8cm-15cm,坡地宜深些,平地宜浅些。雨季不宜中耕。
②施肥
A、施肥原则:按NY/T496-2002规定执行。应充分满足锦橙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提倡多施有机肥,合理施用无机肥,提倡叶片营养诊断配方施肥。所施用的肥料应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登记或免于登记的肥料。限制使用含氯化肥。
B、肥料种类:包括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化肥和叶面肥料。
C、土壤施肥:可采用环状沟施、条沟施等方法。在树冠滴水线处挖沟(穴),深度20cm~40cm。东西、南北对称轮换位置施肥。有微喷和滴灌设施的锦橙园,可进行灌溉施肥。叶面施肥: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选用不同种类的肥料进行叶面施肥。春梢抽发期、花期以喷施硼、锌、锰肥为主,其它时期以缺补缺。高温干旱期应按使用浓度范围的下限施用,果实采收前20天内停止叶面追肥。
D、幼树施肥:以氮肥为主,配合施用磷、钾肥,少量多次。春、夏、秋梢抽发期施肥4次-6次,顶芽自剪至新梢转绿前增加根外追肥。1年-3年生的幼树单株年施纯氮100g-400g,氮、磷、钾比例以1:0.25-0.3:0.5为宜。施肥量应由少到多逐年增加。
E、结果树施肥:施肥量,以产果100kg施纯氮0.6kg-0.8kg,氮、磷、钾比例以1:0.5-0.7:0.8-1.1为宜。
F、施肥时间及技术:采果后施足量的有机肥(基肥),氮施用量占全年的20%-40%,磷施用量占全年的20%-25%,钾施用量占全年的30%;花前(萌芽)肥以氮、磷为主,氮施用量占全年的20%;磷施用量占全年的40%-45%,钾施用量占全年的20%;稳(壮)果肥以氮、钾为主,配合施用磷肥,氮施用量占全年的40%-60%,磷施用量占全年的35%,钾施用量占全年的50%。
③水分管理
A、灌溉:要求灌溉水无污染,水质应符合NY5016规定。锦橙树在春梢萌动及开花期(3月-5月)和果实膨大期(7月-10月)对水分敏感。此期若发生干旱要及时灌溉。灌水指标为:锦橙生长期紫色粘壤土的适宜土壤含水率为20%-25%,低于20%,相当于田间持水量的75%以下,为灌水土壤水分指标;叶片开始萎蔫的叶水势为-7×105pa水分饱和亏达6%,为灌水植株的生理指标。
B、排水:及时清淤,疏通排灌系统。多雨季节或果园积水时通过沟渠及时排水。
3.3. 整形修剪
①整形原则:整形要主枝少,枝组侧枝多,形成紧凑、牢固的树冠骨架;修剪依花量、果量、树势及树龄决定剪的轻重,需结果量多轻剪,需生长量大重剪。上重下轻。外重内轻,疏删短截配合;幼树结合整形摘心和抹芽放梢。
②适宜树形:适宜树形有自然园头形、变则主干形。自然园头形干高40㎝-50㎝,主枝3-4个,主枝分枝角50°主枝上选取留付主枝2-3个,付主枝分枝角60°-70°,再配置侧枝。变则主干形主干高30cm-40cm,主枝5-6个,分枝角为45°,枝间距25cm;主枝上留付主枝1-2个,付主枝分枝角为75°。
③幼树期修剪:以轻剪为主。选定类中央干延长枝和各主枝、副主枝延长枝后对其进行中度至重度短截,并以短截程度和剪口芽方向调节各主枝之间生长势的平衡。轻剪其余枝梢,避免过多的疏剪和重短截。除对过密枝群作适当疏删外,内膛枝和树冠中下部较弱的枝梢一般均应保留。
④初结果期修剪:继续选择和短截处理各级骨干枝延长枝,抹除夏梢,促发健壮秋梢。对过长的营养枝留8片-10片叶及时摘心,回缩或短截结果后枝组。抽生较多夏、秋梢营养枝时,可采用三三制处理:即短截三分之一长势较强的,疏去三分之一衰弱的,保留三分之一长势中庸的。秋季对旺长树采用还割、断根、控水等促花措施。
⑤盛果期修剪:及时回缩结果枝组、落花落果枝组和衰退枝组。剪除枯枝、病虫枝。对较拥挤的骨干枝适当疏剪开出“天窗”,将光线引入树冠内膛。对当年抽生的夏、秋营养枝,通过短截其中部分枝梢或三三制处理调节翌年产量,防止大小年结果。花量较大时适量疏花或疏果。对无叶枝组,在重疏删基础上对大部分或全部枝梢短截处理。
3.4. 花果管理
①抑花:冬季修剪以短截、回缩为主;进行花前复剪,强枝适当多留花,弱枝少留或不留,有叶单花多留,无叶花少留或不留;抹除畸形花、病虫花等。
②促花:在秋季采用环割、断根、拉枝、控水或施用促花剂等措施促进幼、旺树花芽分化。
③保花保果:适当抹除春梢营养枝,谢花期和幼果期喷用保花保果剂、硼肥等。提倡人工疏果:第一次疏果在第一次生理落果后,只疏除小果、病虫果、畸形果、密弱果;第二次疏果在第二次生理落果结束后根据叶果比进行疏果。锦橙适宜的叶果比为50—60:1。弱树叶果比适当加大。
3.5. 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
①使用原则:允许有限度使用能改善树体生长状况、提高果实产量、改善品质,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②允许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种类有苄基腺嘌呤、6—苄基腺嘌呤、赤霉素类、乙烯利、矮壮素等。
③技术要求:严格按照规定的浓度、时期使用,每年可使用一次,安全间隔期在20天以上。
④禁止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比久、萘乙酸等。
3.6. 病虫害防治
①防治原则: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和物理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核心,按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经济阈值,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有效控制病虫危害。
②植物检疫:禁止检疫性病虫害从疫区传人保护区,保护区不得从疫区调运苗木、接穗、果实和种子,一经发现立即销毁。
③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砧木,园内间作和生草栽培,实施翻土、修剪、清洁果园、排水、控梢等农业措施,减少病虫源,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自身抗病虫能力。提高采果质量,减少果实伤口,降低果实腐烂率。
④物理机械防治:可用灯光引诱或驱避吸果夜蛾、金龟子、卷叶蛾等;大实蝇、拟小黄卷叶蛾等害虫对糖、酒、醋液有趋性,可利用其特性,在糖、酒、醋液中加入农药诱杀;可用黄板诱杀蚜虫;人工捕捉天牛、蚱蝉、金龟子等害虫;在吸果夜蛾发生严重的地区人工种植中间寄主,引诱成虫产卵,再用药剂杀灭幼虫。
⑤生物防治:人工引移、繁殖释放天敌:建议用尼氏钝绥螨防治螨类;用日本方头甲和湖北红点唇瓢虫等来防治矢尖蚧;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卷叶蛾等。应用生物农药和矿物源农药:提倡使用苏云金杆菌、苦?烟水剂等生物农药和王铜、氢氧化铜、矿物油乳剂等矿物源农药。利用性诱剂:在田间放置性引诱剂和少量农药,诱杀柑桔小实蝇雄虫,减少与雌虫交配机会。
⑥化学防治:不得使用的高毒、高残毒农药,使用药剂防治应符合GB4285. GB/T8321(所有部分)的要求。对主要虫害防治,建议在适宜时期施药。病害防治在发病初期进行。防治时期,严格控制安全间隔期、施药量和施药次数,注意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交替使用和合理混用,避免产生抗药性,
4. 产品收获及采后处理:果实采收:鲜销果在果实正常成熟、表现出本品种固有的品质特征(色泽、香味、风味和口感等)时采收。贮藏果比鲜销果宜早7天—10天采收。用圆头果剪采果,要求一果两剪,果蒂平齐。
5. 生产记录要求:要求列表,全程做好以下记录:A、农药、肥料购买及使用记录;B、农事生产记录;C、产品出入库记录;D、产品销售记录。
6.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6.1外在感官特征:果形长椭圆形,平均单果重≥180g,果实色泽橙红,皮薄、光滑细腻,果肉细嫩化渣,果汁丰富,甜酸适度,风味浓郁。
6.2内在品质指标:可溶性固形物≥10.5%,总酸度≤1.1g/100mL,固酸比≥11.5。可食率≥70%。
6.3安全要求:开县锦橙地理标志保护区域产品生产技术规程严格执行国家《无公害食品柑桔生产技术规程》(NY/T5015—2002);按照国家《无公害食

包装规范

1. 清洗与分级:
清洗:采用水洗或干洗的方式对果面进行清洁处理,清洗用水质量须满足相关安全卫生规定。
大小分级:果实横径为依据区分果实大小,按果实横径每相差5mm为一级(组)。分为1级、2级、3级、4级。邻级果相互混杂,为串级果。要求串级果以个计算≤10%。不允许出现隔级果。
2. 产品包装标识:瓦楞纸箱包装。包装按GB/T13607的规定执行,包装上,标明产品品名、等级、重量(毛重、净重)、生产单位、包装日期等。
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包装上标有“开县锦橙”字样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
3. 贮藏:常温贮藏按GB10547规定执行。冷库存贮必须经2-3天预冷,达到最终温度,保持库内相对湿度85%—90%,贮藏温度5℃-6℃。
4. 运输:
运输工具必须干净、干燥、无异味,具有通风、防日晒和防雨雪渗入的设施。
专车专用,不得混运;搬运时要轻拿轻放,快装、快运、快卸;严禁日晒雨淋和野蛮装卸。长途运输宜采用冷藏运输工具。最适温度3℃-5℃。

产品百科
开县锦橙,重庆市开州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开州区素有“帅乡”、“桔乡”、“金开州区”之美称。作为中国锦橙第一县,锦橙是开州区农业中的支柱产业,在全县农业生产总值中占有主要地位,是农民致富、财政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以“渝开”锦橙为代表的开州区柑桔在全国享有盛誉。开县锦橙大小适中(150—250克)、汁多味浓、酸甜适度、细嫩化渣、香醇悠长、口感极佳、品质优良。
2010年03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开县锦橙”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中文名
开县锦橙
产地名称
重庆市开州区
品质特点
汁多味浓、酸甜适度、细嫩化渣
地理标志
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批准文号
农业部公告第1364号
批准时间
2010年03月25日

开县锦橙产品特点

开县锦橙品质特性

开县锦橙果形长椭圆形,平均单果重≥180克,果实色泽橙红,皮薄、光滑细腻,果肉细嫩化渣,果汁丰富,甜酸适度,风味浓郁。主栽品种为当地种“渝开锦橙系列”——开州区春橙、开陈72—1、开盛76—8、北碚447锦橙等。

开县锦橙开县锦橙

开县锦橙营养价值

开县锦橙可溶性固形物≥10.5%,总酸度≤1.1克/100毫升,固酸比≥11.5。可食率≥70%。

开县锦橙等级分类

开县锦橙果实横径为依据区分果实大小,按果实横径每相差5毫米为一级(组)。分为1级、2级、3级、4级。邻级果相互混杂,为串级果。要求串级果以个计算≤10%。不允许出现隔级果。

开县锦橙产地环境

开县锦橙土壤地貌

开州区属平行岭谷区,四面环山,北高南低,地貌特征为“六山三丘一分坝”。开州区的土壤分7类、68个土种,成土母质好,紫色土面积大,占耕地面积的75.4%,有机质含量高,土层深厚肥沃,pH值6.5左右,保水保肥能力强。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和规模种植。

开县锦橙水文情况

开县锦橙生产区域是国家规划柑桔优势发展区域。境内河流统称小东水系,属长江支流小江的上源,全县东河、南河、浦里河,桃溪河、彭溪河五条河流纵横。东河全长106.4千米,支流14条,流域面积1469.2平方千米。南河全长91千米(境内72千米),支流14条,主支流有映阳河、破石沟、桃溪河。流域面积1117.2平方千米(境内1006.6平方千米)。浦里河全长121.4千米(境内79.4千米),支流13条,树枝状分布,流域面积1150.8平方千米(境内704.4平方千米)。桃溪河全长65千米,支流6条,流域面积592.3平方千米。彭溪河在境内长32.5千米,流域面积203.5平方千米。所有河流都注入长江,水质洁净,排灌便利,水源充足,沟渠及排灌配套。

开县锦橙气候情况

开州区处于四川盆地东部温和高温区内。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水热兼优,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8.5℃,一月平均气温7℃,七月平均气温29.4℃,≥10℃年均积温6675℃,无霜期306天,无冬季冻害,无台风,日照时数1463h,年降雨量1200毫米左右,相对湿度80%。这些自然生态环境,均适应种植锦橙,是中国最适宜种植柑桔的基地之一。

开县锦橙开县锦橙

开县锦橙历史渊源

开县锦橙栽培历史悠久。据文献记载最早为《汉书》“容毋水出,有桔官”(毋水,即小江水系)。可见,2000年前,开州区即以产柑桔著称,且品质优良,并设有专门的管理官员。
《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开州、土贡柑”。
清咸丰三年(1853年)《开州区志》载:“开州产柑子”。
开县种植柑橘虽然有上千年的历史,但以前由于基础弱、规模小、柑橘单产低,规模效益差,对外地客商和企业缺乏吸引力。
开县真正发展锦橙的历史是解放后,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时期,即20世纪50年代末期至70年代中期、80年代末期和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
20世纪50年代,开县种植的柑橘品种为当地种“红橘”,主要生长在长沙、赵家等地的低山上,由于价格偏低,农民疏于管理,任由自生自灭。50年代后,随着价格上升,红橘在水稻田、肥土地里广泛种植。
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后,长沙镇的果农们将原来的红橘树砍掉,从外地引进锦橙,并在全镇推广种植。
现代标准锦橙生产园区已呈现出发展规模大、品质高、效益好的良好格局,开陈72-1、开盛76-8和北碚447等锦橙良种在全县推广种植。
2003年,开县提出了用科技打造“中国锦橙第一县”的战略目标,经过多年的科研攻关、试验示范,全县形成了优质果品苗木园、良种母本园、高产示范园“三园一体”结构。先后建立起了以长沙镇为中心的20个乡镇生产基地,引进、推广锦橙、夏橙等名优特新品种品系50多个。

开县锦橙生产情况

2009年,开县锦橙主产区长沙镇改造柑橘果园4000亩,组建了6柑橘专业合作社,柑橘丰产示范片建设1万亩,有柑橘果园43个,面积4.25万亩,年产量7万吨,年产值达1.2亿元。
2010年,开县锦橙总面积已达1万公顷,总产量达到12万吨,位居重庆市第一。
2017年,开县锦橙总产值7.75亿元,占全区柑橘产值的77.5%。
2018年,开州区柑橘种植面积已达36.06万亩、年产量26.68多万吨、产值10.16亿元,面积、产量居重庆市前列。

开县锦橙开县锦橙

开县锦橙产品荣誉

1978-1995年,开县锦橙先后多次获全国柑桔鉴评锦橙组第一名。
1985、1989年,开县锦橙两度获农业部优质农产品称号。
1995年,开县锦橙获第二届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
1999、2001年,开县锦橙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2001年获重庆名果、重庆市优质农产品称号。
2003年,开县锦橙被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
2008年,开县锦橙获重庆市名优柑桔评选为银奖,消费者最喜爱柑桔。
2010年03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开县锦橙”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开县锦橙地理标志

开县锦橙地域保护范围

开县锦橙生产地域范围介于东经108°08'-108°34'与北纬30°55'-31°18'之间。北邻城口县,东邻巫溪县、云阳县,南接万州区,西与四川省宣汉、开江两县接壤,幅员面积3959平方千米,耕地面积6.6112万公顷。北高南低,地貌特征为“六山三丘一分坝”,特别是三浬河谷地带即浦浬方向的长沙镇、南门镇、赵家镇、岳溪镇、渠口镇,江浬方向的镇东街道、大德乡、竹溪镇、临江镇、中和镇,东浬方向的丰乐街道、郭家镇、白鹤街道、厚坝镇、金峰乡等15个乡、镇、街道,海拔175-550米,年均温18.5℃,是锦橙生产最适宜区。

开县锦橙质量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柑桔基地植被良好,空气清新,水质洁净,排灌便利,水源充足,沟渠及排灌配套;果园附近5千米内没有大型工矿企业、垃圾处理场等可能的污染源,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1.5%;空气、灌溉水、土壤环境符合NY/T391—2000的要求。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当地品种“渝开锦橙系列”——开州区春橙、开陈72—1、开盛76—8、北碚447锦橙等。适宜砧木有:枳、枳橙、红桔等。
(3)生产过程管理:
(3.1)育苗、苗木出圃、种植密度、定植
①育苗方式:按照重庆市柑桔产业化工程要求进行苗木的繁育。
②苗木出圃标准:嫁接部位离营养土表面≥15厘米;嫁接口上方2厘米处直径≥0.8厘米,且主干直立和光洁;苗高≥60厘米,枝叶健全,叶色浓绿;根茎和主根不扭曲,主根长20厘米左右,须根发达;无检疫性病虫害。
③种植密度:5米×3.5米(新建果园)。
④苗木定植:3—10月为无病毒柑桔容器苗的适宜栽植时间。栽植前轻拍育苗桶四周,使苗木带土与育苗桶分离。一只手抓住苗主干的基部,另一只手抓住育苗桶,将柑桔苗轻轻拉出,尽可能少的散落培养土。栽植时必须抹去表层和底部1/4培养土至有根露出为止,剪掉根弯曲部分,舒展根系,再放入定植穴中部,边培土边向上轻提,使根系充分与定植土壤结合,并扶正、踏紧,使根颈部应稍高于地面,在柑桔苗基部形成直径50厘米左右树盘,灌足定根水。夏季栽植时,为了减少水分蒸发,栽后可在树苗周围用草覆盖,并在旁边插一竹竿或木棍,用绳缚好苗木,保持主干直立,防止倒伏。定期浇水保湿,使土壤处于湿润状态。雨后及时排水,以防烂根。
(3.2)土肥水管理
①土壤管理开县锦橙
开县锦橙(11张)

A、深翻扩穴,熟化土壤:深翻扩穴一般在秋梢停长后或次年2-3月进行,从树冠外围滴水线处开始,逐年向外扩展0.4米-0.5米。回填时混以绿肥、秸杆或腐熟的人畜粪尿、堆肥、厩肥、饼肥等,表土放在底层,心土放在表层,然后对穴内灌足水分。
B、间作或生草:提倡柑桔园实行生草制,种植的间作物或草类应是与锦橙无共生性病虫、浅根、矮杆,以豆科植物和禾本科牧草为宜,适时刈割翻埋于土壤中或覆盖于树盘或用作饲料。
C、覆盖与培土:高温或干旱季节,提倡树盘内用秸杆等覆盖,厚度10厘米—15厘米,覆盖物应与根茎保持10厘米左右的距离。培土在冬季中耕松土后进行。可培入无污染或经无害化处理的塘泥、河泥、沙土或桔园附近的肥沃土壤,厚度8厘米—10厘米。
D、中耕:若需中耕,可在夏、秋季和采果后进行,每年中耕1次—2次,保持土壤疏松。中耕深度8厘米—15厘米,坡地宜深些,平地宜浅些。雨季不宜中耕。
②施肥
A、施肥原则:按NY/T496—2002规定执行。应充分满足锦橙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提倡多施有机肥,合理施用无机肥,提倡叶片营养诊断配方施肥。所施用的肥料应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登记或免于登记的肥料。限制使用含氯化肥。
B、肥料种类:包括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化肥和叶面肥料。
C、土壤施肥:可采用环状沟施、条沟施等方法。在树冠滴水线处挖沟(穴),深度20厘米—40厘米。东西、南北对称轮换位置施肥。有微喷和滴灌设施的锦橙园,可进行灌溉施肥。叶面施肥: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选用不同种类的肥料进行叶面施肥。春梢抽发期、花期以喷施硼、锌、锰肥为主,其它时期以缺补缺。高温干旱期应按使用浓度范围的下限施用,果实采收前20天内停止叶面追肥。
D、幼树施肥:以氮肥为主,配合施用磷、钾肥,少量多次。春、夏、秋梢抽发期施肥4次—6次,顶芽自剪至新梢转绿前增加根外追肥。1年-3年生的幼树单株年施纯氮100克-400克,氮、磷、钾比例以1:0.25-0.3:0.5为宜。施肥量应由少到多逐年增加。
E、结果树施肥:施肥量,以产果100千克施纯氮0.6千克-0.8千克,氮、磷、钾比例以1:0.5-0.7:0.8-1.1为宜。
F、施肥时间及技术:采果后施足量的有机肥(基肥),氮施用量占全年的20%-40%,磷施用量占全年的20%-25%,钾施用量占全年的30%;花前(萌芽)肥以氮、磷为主,氮施用量占全年的20%;磷施用量占全年的40%-45%,钾施用量占全年的20%;稳(壮)果肥以氮、钾为主,配合施用磷肥,氮施用量占全年的40%-60%,磷施用量占全年的35%,钾施用量占全年的50%。
③水分管理
A、灌溉:要求灌溉水无污染,水质应符合NY5016规定。锦橙树在春梢萌动及开花期(3月-5月)和果实膨大期(7月-10月)对水分敏感。此期若发生干旱要及时灌溉。灌水指标为:锦橙生长期紫色粘壤土的适宜土壤含水率为20%-25%,低于20%,相当于田间持水量的75%以下,为灌水土壤水分指标;叶片开始萎蔫的叶水势为—7×105pa水分饱和亏达6%,为灌水植株的生理指标。
B、排水:及时清淤,疏通排灌系统。多雨季节或果园积水时通过沟渠及时排水。
(3.3)整形修剪
①整形原则:整形要主枝少,枝组侧枝多,形成紧凑、牢固的树冠骨架;修剪依花量、果量、树势及树龄决定剪的轻重,需结果量多轻剪,需生长量大重剪。上重下轻。外重内轻,疏删短截配合;幼树结合整形摘心和抹芽放梢。
②适宜树形:适宜树形有自然园头形、变则主干形。自然园头形干高40厘米-50厘米,主枝3-4个,主枝分枝角50°主枝上选取留付主枝2-3个,付主枝分枝角60°-70°,再配置侧枝。变则主干形主干高30厘米-40厘米,主枝5-6个,分枝角为45°,枝间距25厘米;主枝上留付主枝1-2个,付主枝分枝角为75°。
③幼树期修剪:以轻剪为主。选定类中央干延长枝和各主枝、副主枝延长枝后对其进行中度至重度短截,并以短截程度和剪口芽方向调节各主枝之间生长势的平衡。轻剪其余枝梢,避免过多的疏剪和重短截。除对过密枝群作适当疏删外,内膛枝和树冠中下部较弱的枝梢一般均应保留。
④初结果期修剪:继续选择和短截处理各级骨干枝延长枝,抹除夏梢,促发健壮秋梢。对过长的营养枝留8片—10片叶及时摘心,回缩或短截结果后枝组。抽生较多夏、秋梢营养枝时,可采用三三制处理:即短截三分之一长势较强的,疏去三分之一衰弱的,保留三分之一长势中庸的。秋季对旺长树采用还割、断根、控水等促花措施。
⑤盛果期修剪:及时回缩结果枝组、落花落果枝组和衰退枝组。剪除枯枝、病虫枝。对较拥挤的骨干枝适当疏剪开出“天窗”,将光线引入树冠内膛。对当年抽生的夏、秋营养枝,通过短截其中部分枝梢或三三制处理调节翌年产量,防止大小年结果。花量较大时适量疏花或疏果。对无叶枝组,在重疏删基础上对大部分或全部枝梢短截处理。
(3.4)花果管理
①抑花:冬季修剪以短截、回缩为主;进行花前复剪,强枝适当多留花,弱枝少留或不留,有叶单花多留,无叶花少留或不留;抹除畸形花、病虫花等。
②促花:在秋季采用环割、断根、拉枝、控水或施用促花剂等措施促进幼、旺树花芽分化。
③保花保果:适当抹除春梢营养枝,谢花期和幼果期喷用保花保果剂、硼肥等。提倡人工疏果:第一次疏果在第一次生理落果后,只疏除小果、病虫果、畸形果、密弱果;第二次疏果在第二次生理落果结束后根据叶果比进行疏果。锦橙适宜的叶果比为50—60:1。弱树叶果比适当加大。
(3.5)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
①使用原则:允许有限度使用能改善树体生长状况、提高果实产量、改善品质,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②允许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种类有苄基腺嘌呤、6—苄基腺嘌呤、赤霉素类、乙烯利、矮壮素等。
③技术要求:严格按照规定的浓度、时期使用,每年可使用一次,安全间隔期在20天以上。
④禁止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比久、萘乙酸等。
(3.6)病虫害防治
①防治原则: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和物理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核心,按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经济阈值,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有效控制病虫危害。
②植物检疫:禁止检疫性病虫害从疫区传人保护区,保护区不得从疫区调运苗木、接穗、果实和种子,一经发现立即销毁。
③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砧木,园内间作和生草栽培,实施翻土、修剪、清洁果园、排水、控梢等农业措施,减少病虫源,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自身抗病虫能力。提高采果质量,减少果实伤口,降低果实腐烂率。
④物理机械防治:可用灯光引诱或驱避吸果夜蛾、金龟子、卷叶蛾等;大实蝇、拟小黄卷叶蛾等害虫对糖、酒、醋液有趋性,可利用其特性,在糖、酒、醋液中加入农药诱杀;可用黄板诱杀蚜虫;人工捕捉天牛、蚱蝉、金龟子等害虫;在吸果夜蛾发生严重的地区人工种植中间寄主,引诱成虫产卵,再用药剂杀灭幼虫。
⑤生物防治:人工引移、繁殖释放天敌:建议用尼氏钝绥螨防治螨类;用日本方头甲和湖北红点唇瓢虫等来防治矢尖蚧;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卷叶蛾等。应用生物农药和矿物源农药:提倡使用苏云金杆菌、苦·烟水剂等生物农药和王铜、氢氧化铜、矿物油乳剂等矿物源农药。利用性诱剂:在田间放置性引诱剂和少量农药,诱杀柑桔小实蝇雄虫,减少与雌虫交配机会。
⑥化学防治:不得使用的高毒、高残毒农药,使用药剂防治应符合GB4285、GB/T8321(所有部分)的要求。对主要虫害防治,建议在适宜时期施药。病害防治在发病初期进行。防治时期,严格控制安全间隔期、施药量和施药次数,注意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交替使用和合理混用,避免产生抗药性,
(4)产品收获及采后处理:果实采收:鲜销果在果实正常成熟、表现出本品种固有的品质特征(色泽、香味、风味和口感等)时采收。贮藏果比鲜销果宜早7天—10天采收。用圆头果剪采果,要求一果两剪,果蒂平齐。
(5)生产记录要求:要求列表,全程做好以下记录:A、农药、肥料购买及使用记录;B、农事生产记录;C、产品出入库记录;D、产品销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