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黄金桂

原产地福建

– 产地市县:安溪县
产品百科
安溪黄金桂是以良种茶树鲜叶制成的一种乌龙茶,风韵有别于铁观音的又一名茶。 黄金桂原产于福建省安溪县虎丘镇。
中文学名
安溪黄金桂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安溪黄金桂
分布区域
原产于中国及印度
品种类别

安溪黄金桂概述

安溪黄金桂,是以良种茶树鲜叶制成的一种乌龙茶,风韵有别于铁观音的又一名茶. 黄金桂原产于福建省安溪县虎丘镇,相传1850年前后,安溪罗岩乡茶农魏珍,有一天路过北溪天边岭,偶见一株奇异茶树开花,安溪黄金桂
安溪黄金桂(6张)

引人注目,因好奇心驱使便折回枝条插于盆中,后用压条繁殖,并精心培育,单独采制,成茶冲饮之时,未揭杯盖,便有茶得扑鼻而来,待揭盖嗅香,芳香更甚,因此而传扬,后人根据该茶树的叶色,特征,取名"黄旦" 黄旦属小乔木型,植株较高,树姿半开张,分枝中等,节间较短,叶片呈稍上斜状生,叶椭贺形或倒披针形,叶尖渐尖,叶缘微波浪状,叶齿较密,叶面微隆起,叶色黄绿富有光泽,叶片较薄.春芽萌发期一般在三月上,中旬,新梢黄绿色,茸毛较少,持嫩性较强. 黄金桂的品质特征:成茶外形条索紧细卷曲,色泽油润金黄;内质香气高强清长,优雅奇特,仿似桅子花,桂花,梨花香等混合香气;滋味清醇鲜爽;汤色金黄明亮,叶底黄绿色,红边尚鲜红,柔软明亮,饮后齿夹留香.   本世纪40年代,黄金桂产品由罗岩的金泰茶庄经营,主销漳州,厦门,再转口香港,新加坡等地,商标号为"黄金贵".近年来,黄金桂在各种类型的评比活动中名列前茅,多次夺魁.1982年全国乌龙茶,花茶评比中,黄金贵被评为商业部部优产品;1985年被农牧鱼业部评为全国名茶,荣获"金杯奖";1986年被商业部评为部优产品和全国名茶;1988年"凤山"牌特级黄金桂荣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银奖.安溪黄金桂

安溪黄金桂(5张)

安溪黄金桂栽培管理

安溪黄金桂茶树简介

茶树为原产于中国及印度之常绿灌木。 茶树属多年生木本植物,叶互生,具短柄,叶形有

安溪黄金桂安溪黄金桂

披针状、椭圆形、卵形及倒披针形。边缘具细锯齿,花 白色而有芳香,蒴果扁球形,外有3纵棱,种子卵圆形、棕褐色。

安溪黄金桂茶叶成分

茶叶的成分中主要包括有水、蛋白质、氨基酸、咖啡 因、多元酚类、碳水化合物、脂质、矿物质、植物色素、维生素、挥发性成分、有机酸,这些物质并非皆 可经由冲泡的过程而溶于茶汤之中,像脂质,植物色素及蛋白质等成分甚难溶于水中,多元酚类及维生素 会在茶叶制作过程中改变其成分及含量,至于影响茶汤品质几个主要成分则大碳水化合物、咖啡因、氨基 酸及多元酚类。

安溪黄金桂茶树繁殖

茶树的繁殖 茶树的繁殖近来多采用扦插育苗法,过去的压条 法因繁殖速度过慢,现已很少人使用。

安溪黄金桂生长环境

安溪黄金桂土壤成分

需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最适宜茶树生 长的土壤酸度为pH5.5。

安溪黄金桂雨量水分

雨量平均,且年雨量在1500公厘以上。 3.温度:年平均温度在摄氏十八度~二十五度。

安溪黄金桂茶树采收

茶树种植后约三年起可少量采收,十年后达盛产 期,三十年后即开始老化,此时可从基部砍

安溪黄金桂安溪黄金桂

掉,让茶树重新生长,再伺老化后就须挖掉重种。

安溪黄金桂茶园管理

(1) 浅剪枝: 于前一年剪枝位置之上方3~10公分处进 行剪枝,适用于生长正常之茶树及幼木。
(2) 中剪枝: 对现有树高一半进行剪枝,于茶树衰弱及 病虫害时实施。
(3) 深剪枝: 在离地面20~30公分处进行水平剪枝,于 茶树衰老及病虫害极严重时为之。
(4) 台刈: 在离地面5~10公分处进行水平剪枝,于 茶树极其衰弱时为之。 台湾地区茶树剪枝以冬至前后(约12月上旬至 1月下旬)较适合,但有时为配合采收而有所更动。

安溪黄金桂土壤管理

安溪黄金桂土壤改良

茶园的土壤以砂质壤土最佳,但目前各地 茶园多为粘土及粘壤土,若以掺入大量砂粒

安溪黄金桂安溪黄金桂

及□粒来改良,成本过高。因此,多改 用深耕及加入团粒改良剂和有机肥料来改良茶园土壤。

安溪黄金桂土壤覆盖

全省茶园目前均有70%分布于倾斜坡地, 为防止表土冲失,造成根部暴露,影响茶树生长,除将茶园筑成梯形外,更可以覆 盖方式来加强。覆盖材料有二类:一为可供给有机养分之稻草、谷壳、蔗渣、锯木 屑等;另一种可使用塑胶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