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苏大蒜

原产地新疆
昭苏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 产地市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
- 产品大类:种植业类
- 产地小类:蔬菜类
- 地标证书编号:AGI01242
- 地标认证时间:2013
- 品质特点:蒜头近圆形,外皮淡紫色,蒜味浓郁
- 地理标志分类: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 地标批准文号:国家农业部第1989号公告
- 地标批准时间:2013年9月10日
产品介绍

伊犁州各县市都具有种植大蒜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各民族农民种植大蒜历史悠久,品种亦多。伊犁大蒜在区内外享有颇高的盛名,昭苏县地处特克斯河上游的山间盆地,气候冷凉湿润。得天独厚的自然生长条件,非常适宜大蒜生长。种植大蒜历史悠久,从最早的庭院种植发展到现在的大面积推广,在种植大蒜中各族农民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尤其是昭苏种植的“六瓣红”大蒜为昭苏县地方名优品种,昭苏大蒜“六瓣红”植历史悠久,建国前洪纳海乡开斯克村、昭苏镇托格勒勤村等都有庭院种植大蒜的传统。因其皮红紫,蒜头大,蒜瓣大,辛辣味浓,每头红皮蒜均为六瓣又被冠名为昭苏“六瓣红”。而且由于其单产高、皮溥、瓣形肥大整齐、耐寒性强、耐储存、蒜头存放十个月之久、蒜泥存放数天不变质而走红于伊犁、乌鲁木齐等地,享有颇高的盛名。是全国名优品种(见《大蒜高产栽培》金盾出版社2000年7月版)。再由于昭苏县气候凉爽,空气清新,土地肥沃,特别富含大蒜生长所必需的钙、磷、铁等矿物质,生产出的大蒜无污染,属绿色食品,昭苏“六瓣红”大蒜在2004年全国农产品科技博览会上获得国家金奖。

生态环境

1. 地形地貌情况:昭苏盆地内具有多支谷岭和大、小盆地相叠后的特征,对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形成变化起主导作用,尤其是对局部气候要素起着再分配的作用,形成一个封闭而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受外界影响少,有利于生产优质无公害大蒜。
2. 土壤情况:昭苏土壤以黑钙土为主,团粒结构,比阻小,可耕性好。土壤结构层次优良,腐殖层较厚,有机质含量高,一般为6—9%,高的达20%,低产土壤少,再加之昭苏海拔高、日照长、雨水充沛、气候冷凉等特殊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很适宜于块根、鳞茎农作物大蒜的种植生长,非常有利于提高其产量和品质。
3. 水文情况:昭苏地势高寒,水资源丰富,23条主要河流源于南北山区。其中特克斯河南岸较大的河流有木扎尔特河、夏塔河、阿克苏河、阿克牙孜河等,年平均流量110.6立方米/秒,年径流量34.88亿立方米,河流主要以高山冰雪融水为补给来源,水源大而稳定,水质良好,矿化度0.22克/升。
4. 气候情况:昭苏县属温带山区半干旱半湿润冷凉气候类型,具有“冬长无夏、春秋相连”的特点,盆地平原地带年平均温度3.2℃,最高温度33.5℃,最低温度-32℃,≥5℃的积温1981.8℃,≥10℃的积温1328.1℃。无霜期98天,年均日照数2699.3小时,年均降水512.2毫米,年均蒸发量1261.6毫米,相对湿度67%,较为湿润。昭苏县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大蒜等喜凉作物生长,其生育期长达近一年,种植的大蒜容易获得高产、优质。

地域范围

昭苏县隶属于伊犁州直,位于天山北麓西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西南部,伊犁谷地特克斯河上游的山间盆地。四面环山,特克斯河横贯东西形成了一个三山一盆地的地形,东与特克斯县交界,西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交界,南与拜城县、温宿县一山之隔,北与察布查尔县毗邻。昭苏大蒜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是昭苏镇、洪纳海乡、阿克达拉乡、乌尊布拉克乡、萨尔阔布乡、喀夏加尔乡、喀拉苏乡、察汗乌苏蒙古民族乡、夏特柯尔克孜民族乡、胡松图哈尔逊蒙古民族乡9乡1镇及昭苏种马场、昭苏马场共73村。地理坐标位于东经82°35′—82°50′、北纬43°14′—43°38′之间;海拔高度在1300米—6995米之间。保护面积2000公顷,年总产量达到30000吨。

品质特性

1. 外在感官特征:昭苏大蒜,蒜头近圆形,外皮淡紫色,横径5-6厘米,头围15-20厘米,平均单头重50克,大的达100克,每头6瓣,平均单瓣重6.8克,分两层排列,内外层蒜瓣数大小差异不大,蒜衣一层,紫褐色,瓣形肥大而整齐,肉质肥厚,生吃辛辣、蒜味浓郁,耐储存及运输。
2. 内在品质指标:昭苏大蒜营养丰富,含维生素B1在0.03-1.2(mg/100g), 维生素B2在0.01-0.07(mg/100g),维生素E 0.3-0.9(mg/100g),蛋白质7.00-8.00(g/100g),粗纤维0.69%-0.80%,维生素C5.00-7.00(mg/100g),尼克酸在0.3-0.7(mg/100g),热量600-750(千焦/100克),钙130-155(mg/kg), 铁5-15(mg/kg),钾5000-6000mg/kg,磷1300-1700(mg/kg),锌4-9(mg/kg),钠15-23(mg/kg),镁270-320(mg/kg),铜0.5-1.2(mg/kg),硒0.05-0.08(mg/kg),锰1.5-3.5(mg/kg)。
3. 安全要求: 产品符合 NY 5227-2004 无公害食品 大蒜标准。

生产方式

1. 产地选择: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5010-2002)的规定,选择地势平坦,灌溉方便,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地块。茬口安排,大蒜忌连作,前茬应为大麦、小麦、马铃薯、油菜和非蒜葱类(蒜、葱、韭菜)蔬菜,每隔3年种一茬大蒜。整地作畦前、作物收获后及时灌溉,然后进行深翻,深度25~30cm,深翻后用联合整地机进行整地,用带打埂器的播种机播前深施化肥、打埂作畦。整地质量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和上虚下实的标准。
2. 品种选择:选用昭苏地方品种--优质高产紫皮“六瓣红”大蒜。种蒜选择肥大圆整,蒜瓣整齐,无病斑,无损伤的蒜头。淘汰夹瓣蒜,选择无伤残、无霉烂、无虫蛀、顶芽未受伤的蒜瓣用于播种。
3. 种植季节:昭苏大蒜的种植方式较特殊,以冬蒜为主,基本不种植春蒜,每年10月10-30日播种,当年只长根,不出苗,翌年开春雪融化后才出苗。
4. 生产过程管理。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大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NY 5228—2004)进行生产。
①种子处理及播种:将选好的蒜种先用井水浸泡12~15h,捞出后再用10%的石灰水或50%可湿性甲基托布津200倍液浸泡30min,捞出后再用0.2%磷酸二氢钾水溶液浸4~6h,捞出后播种。按行距20cm,株距10~12cm,每667平方米播种25000~30000株,深2.5~3cm。最后用宽2m、厚0.004mm可降解地膜及时覆盖播种后的畦面,两边各留10cm压土并拉平地膜,让地膜紧贴地面。
②田间管理:发现不能自行破膜的幼苗及时人工破膜放苗;根据土壤墒情灌好“三水”:越冬水,土壤封冻之前浇1次;返青水,翌年春天土壤即将解冻时浇水1次;膨大水,在蒜头快速膨大初期浇水1~2次。根据土壤肥力情况施好“三肥”:越冬肥、返青肥和蒜头膨大肥。
③病虫害防治:严格按照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4285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8321,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控制原则。
④采收及储存:植株叶片开始枯黄,顶部有2-3片绿叶,假茎松软时应及时采收。起蒜后及时运到凉晒场地,按排整齐摆放,并将后一排的蒜叶搭在前一排的头上,注意只晒秧,不晒蒜头,以防止蒜头灼伤或变绿。经常翻动,5-7天后,茎叶干燥即可贮藏。晾晒过程中要防止雨淋,并注意防潮防霉变。当假茎和叶干枯时,可编瓣挂在通风处风干贮藏,也可将蒜头留梗2cm剪下,去掉须根,按级装箱,经予冷后入冷库,在库温-2℃-0℃、相对湿度60%条件下贮藏。
⑤生产记录:建立详细的投入品记录、田管记录、出入库记录、销售记录等。

包装规范

本规定地域范围内的昭苏大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昭苏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提出申请,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产品名称和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

产品百科
昭苏大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昭苏县盆地内具有多支谷岭和大、小盆地相叠后的特征,对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形成变化起主导作用,尤其是对局部气候要素起着再分配的作用,形成一个封闭而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受外界影响少,有利于生产优质无公害大蒜。昭苏大蒜,蒜头近圆形,外皮淡紫色,横径5—6厘米,头围15—20厘米,平均单头重50克,大的达100克,每头6瓣,平均单瓣重6.8克,分两层排列,内外层蒜瓣数大小差异不大,蒜衣一层,紫褐色,瓣形肥大而整齐,肉质肥厚,生吃辛辣、蒜味浓郁,耐储存及运输。
2013年9月1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昭苏大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中文名
昭苏大蒜
产地名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
品质特点
蒜头近圆形,外皮淡紫色,蒜味浓郁
地理标志
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批准文号
国家农业部第1989号公告
批准时间
2013年9月10日

昭苏大蒜产品特点

昭苏大蒜品质特性

昭苏大蒜,蒜头近圆形,外皮淡紫色,横径5—6厘米,头围15—20厘米,平均单头重50克,大的达100克,每头6瓣,平均单瓣重6.8克,分两层排列,内外层蒜瓣数大小差异不大,蒜衣一层,紫褐色,瓣形肥大而整齐,肉质肥厚,生吃辛辣、蒜味浓郁,耐储存及运输。

昭苏大蒜营养价值

昭苏大蒜营养丰富,含维生素B1在0.03—1.2(毫克/100克),维生素B2在0.01—0.07(毫克/100克),维生素E0.3—0.9(毫克/100克),蛋白质7.00—8.00(克/100克),粗纤维0.69%—0.80%,维生素C5.00—7.00(毫克/100克),尼克酸在0.3—0.7(毫克/100克),热量600—750(千焦/100克),钙130—155(毫克/千克),铁5—15(毫克/千克),钾5000—6000毫克/千克,磷1300—1700(毫克/千克),锌4—9(毫克/千克),钠15—23(毫克/千克),镁270—320(毫克/千克),铜0.5—1.2(毫克/千克),硒0.05—0.08(毫克/千克),锰1.5—3.5(毫克/千克)。
昭苏大蒜昭苏大蒜

昭苏大蒜产地环境

昭苏大蒜地形地貌

昭苏大蒜昭苏大蒜
昭苏县盆地内具有多支谷岭和大、小盆地相叠后的特征,对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形成变化起主导作用,尤其是对局部气候要素起着再分配的作用,形成一个封闭而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受外界影响少,有利于生产优质无公害大蒜。

昭苏大蒜土壤情况

昭苏县土壤以黑钙土为主,团粒结构,比阻小,可耕性好。土壤结构层次优良,腐殖层较厚,有机质含量高,一般为6—9%,高的达20%,低产土壤少,再加之昭苏海拔高、日照长、雨水充沛、气候冷凉等特殊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适宜于块根、鳞茎农作物大蒜的种植生长,有利于提高其产量和品质。

昭苏大蒜水文情况

昭苏县地势高寒,水资源丰富,23条主要河流源于南北山区。其中特克斯河南岸较大的河流有木扎尔特河、夏塔河、阿克苏河、阿克牙孜河等,年平均流量110.6立方米/秒,年径流量34.88亿立方米,河流主要以高山冰雪融水为补给来源,水源大而稳定,矿化度0.22克/升。

昭苏大蒜气候情况

昭苏县属温带山区半干旱半湿润冷凉气候类型,具有“冬长无夏、春秋相连”的特点,盆地平原地带年平均温度3.2℃,最高温度33.5℃,最低温度—32℃,≥5℃的积温1981.8℃,≥10℃的积温1328.1℃。无霜期98天,年均日照数2699.3小时,年均降水512.2毫米,年均蒸发量1261.6毫米,相对湿度67%,较为湿润。昭苏县的气候条件适合大蒜等喜凉作物生长。

昭苏大蒜历史渊源

伊犁州各县市都具有种植大蒜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各民族农民种植大蒜历史悠久。从最早的庭院种植发展到大面积推广,在种植大蒜中各族农民积累了生产经验,尤其是昭苏种植的“六瓣红”大蒜为昭苏县地方名优品种,昭苏大蒜“六瓣红”植历史悠久。
建国前洪纳海乡开斯克村、昭苏镇托格勒勤村等都有庭院种植大蒜的传统。因其皮红紫,蒜头大,蒜瓣大,辛辣味浓,每头红皮蒜均为六瓣又被冠名为昭苏“六瓣红”。是全国名优品种(见《大蒜高产栽培》金盾出版社2000年7月版)。

昭苏大蒜生产情况

2013年,昭苏大蒜保护面积2000公顷,总产量达到30000吨。
昭苏大蒜昭苏大蒜

昭苏大蒜产品荣誉

昭苏大蒜昭苏大蒜
2004年,昭苏“六瓣红”大蒜在全国农产品科技博览会上获得国家金奖。
2013年9月1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昭苏大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昭苏大蒜地理标志

昭苏大蒜地域保护范围

昭苏大蒜的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昭苏县昭苏镇洪纳海乡阿克达拉乡乌尊布拉克乡、萨尔阔布乡、喀夏加尔乡、喀拉苏乡、察汗乌苏蒙古民族乡、夏特柯尔克孜民族乡、胡松图哈尔逊蒙古民族乡9乡1镇及昭苏种马场、昭苏马场共73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82°35′00″—82°50′00″,北纬43°14′00″—43°38′00″。

昭苏大蒜质量技术要求

  • 特定的生产方式
昭苏大蒜昭苏大蒜
(1)产地选择: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5010—2002)的规定,选择地势平坦,灌溉方便,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地块。茬口安排,大蒜忌连作,前茬应为大麦、小麦、马铃薯、油菜和非蒜葱类(蒜、葱、韭菜)蔬菜,每隔3年种一茬大蒜。整地作畦前、作物收获后及时灌溉,然后进行深翻,深度25—30厘米,深翻后用联合整地机进行整地,用带打埂器的播种机播前深施化肥、打埂作畦。整地质量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和上虚下实的标准。
(2)品种选择:选用昭苏地方品种——优质高产紫皮“六瓣红”大蒜。种蒜选择肥大圆整,蒜瓣整齐,无病斑,无损伤的蒜头。淘汰夹瓣蒜,选择无伤残、无霉烂、无虫蛀、顶芽未受伤的蒜瓣用于播种。
(3)种植季节:昭苏大蒜的种植方式较特殊,以冬蒜为主,基本不种植春蒜,每年10月10—30日播种,当年只长根,不出苗,翌年开春雪融化后才出苗。
(4)生产过程管理。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大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NY 5228—2004)进行生产。
①种子处理及播种:将选好的蒜种先用井水浸泡12—15小时,捞出后再用10%的石灰水或50%可湿性甲基托布津200倍液浸泡30分,捞出后再用0.2%磷酸二氢钾水溶液浸4—6小时,捞出后播种。按行距20厘米,株距10—12厘米,每667平方米播种25000—30000株,深2.5—3厘米。最后用宽2米、厚0.004毫米可降解地膜及时覆盖播种后的畦面,两边各留10厘米压土并拉平地膜,让地膜紧贴地面。
②田间管理:发现不能自行破膜的幼苗及时人工破膜放苗;根据土壤墒情灌好“三水”:越冬水,土壤封冻之前浇1次;返青水,翌年春天土壤即将解冻时浇水1次;膨大水,在蒜头快速膨大初期浇水1—2次。根据土壤肥力情况施好“三肥”:越冬肥、返青肥和蒜头膨大肥。
③病虫害防治:严格按照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4285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8321,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控制原则。
④采收及储存:植株叶片开始枯黄,顶部有2—3片绿叶,假茎松软时应及时采收。起蒜后及时运到凉晒场地,按排整齐摆放,并将后一排的蒜叶搭在前一排的头上,注意只晒秧,不晒蒜头,以防止蒜头灼伤或变绿。经常翻动,5—7天后,茎叶干燥即可贮藏。晾晒过程中要防止雨淋,并注意防潮防霉变。当假茎和叶干枯时,可编瓣挂在通风处风干贮藏,也可将蒜头留梗2厘米剪下,去掉须根,按级装箱,经予冷后入冷库,在库温-2℃—0℃、相对湿度60%条件下贮藏。
⑤生产记录:建立详细的投入品记录、田管记录、出入库记录、销售记录等。
  • 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产品符合 NY 5227—2004 无公害食品 大蒜标准。

昭苏大蒜专用标志使用

该规定地域范围内的昭苏大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昭苏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提出申请,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产品名称和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