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绿豆

明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管理

原产地安徽

– 产地市县: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
– 产品大类:种植业类
– 产地小类:粮食类
– 地标证书编号:AGI02548
– 地标认证时间:2019
– 品质特点:色泽碧绿、粒大皮薄、汤清易烂
– 地理标志分类:安徽省质监局批准发布实施
– 地标批准时间:1982年7月
产品介绍

生态环境

2.1 气候条件
安徽省明光市处于我国东南季风区,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的半湿润气候。其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干冷同期,雨热同季。常年平均日照2260小时,平均气温15℃,大于10℃积温4829℃,平均无霜期232天。
明光平均降水900毫米,在绿豆的主要季节,降水较足,热量和光照充沛,有利于绿豆生长,有利于营养积累。如果雨水过多,会日照不充足,会不利于光合作用;如果雨水过少,会干旱不利于生长。
2.2地形地貌
丘陵和坡地沥水性好,非常适宜明光绿豆生长。
2.3土壤土质
绿豆产区的土壤属于黄褐土土类官山鸡粪土土种,该土种是由含大量火山灰的坡积物发育而成的沙壤土和壤土,地下为凹凸棒粘土,富含多种微量元素。这种土壤非常适宜明光绿豆生长。产地环境条件符合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地域范围

明光绿豆地域保护范围包括明南街道、明东街道、明西街道、管店镇、三界镇、石坝镇、涧溪镇、苏巷镇、桥头镇、古沛镇10个乡镇76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7°49′—118°19′,北纬32°31′—33°00′。生产规模20000公顷,年产量2.25万吨。
明光绿豆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表
序号乡镇名称种植规模(公顷)年产量(吨)
1明南街道14671650.375
2明东街道267300.375
3明西街道19332174.625
4管店镇14001575
5三界镇14001575
6石坝镇33333749.625
7涧溪镇34673900.375
8苏巷镇19332174.625
9桥头镇24002700
10古沛镇24002700
合计2000022500

品质特性

4.1外在感官特征
明光绿豆籽粒长圆柱形,外观颜色碧绿或翠绿,有光泽;煮熟时皮肉不完全分离,皮壳散开为梅花状,皮薄少渣,汤清不混浊;口感香、豆味浓、爽口,略带甜味。
4.2内在品质指标
籽粒中淀粉含量≥50%,蛋白质20-24%,杂质≤1.0%,水分≤13.5%。
4.3安全要求
严格按照市场准入制度,贯彻《食品安全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生产方式

3.1品种选用
选用明绿1号,中绿5号,皖科绿1号等优质品种。
3.2独特的种植模式
小麦-绿豆轮作模式,也可与玉米和幼桃套种。通过种植模式的改变和技术进步,稳定了明光绿豆产品品质,大大提高绿豆生产效益。
3.3独特的生产过程
应用绿豆绿色增效集成技术模式,明光绿豆的生产操作技术和质量有严格的技术要求,参照执行安徽省地方标准《绿豆高产栽培技术规程》(DB34/T 2170-2014,见附件)。
3.3.1 选种与播前种子处理
利用风选、水选、机选或人工挑选粒大饱满的籽粒,清除小粒、杂质。播前将种子晒1-2天,增强种子活力,提高发芽率。每千克种子用钼酸铵4克拌种。
3.3.2 施肥
播前结合整地施用基肥,用量为配方肥料30kg/666.7m2。
3.3.3 播种
春播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夏播在6月上旬至7月中旬。播量根据播种方式而定,机播2.5-3.5kg/666.7m2;穴播1.5-2.0kg/666.7m2。播种深度为3-4cm。播种密度,机械条播行距40-50cm,株距15-20 cm,适用于大面积播种;人工穴播行距50cm,株距16 cm,适用于小面积播种。
3.3.4 田间管理
第一片复叶展开前间苗,第二片复叶展开后定苗,留苗8000-10000株/666.7m2。出苗到开花期间中耕除草。
3.3.5 病虫害防治
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安装诱虫灯减少虫害,,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生化农药防治。注意防治蚜虫、螟虫、豆象、根腐病、病毒病、叶斑病等病虫害。
3.4独特的储藏方法
明光绿豆收获后,采取三种保存方法,一是晒干后带荚保存,二是真空包装,三是低于15℃恒温保存。
3.3生产档案建立
建立完善的绿豆质量跟踪记录体系,包括相关法律文件、管理规章制度、农事活动及加工销售等,可以追踪到绿豆的种植条件、田间管理、收获、运输、贮藏和销售全过程。记载各种相关生产活动中的人物、时间、地点等方面的信息,包括文字、数据和图像等资料。

包装规范

明光绿豆地理标志使用管理实行“品牌、标识、监管、宣传”的“五统一”制度。
5.1符合下列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向登记证书持有人申请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标识。
5.1.1生产经营的绿豆符合确定的地域范围,使用品种符合明光绿豆规定;
5.1.2 生产控制和产品品质符合本规范要求,
5.1.3已取得相关的生产经营资质;
5.1.4具有明光绿豆市场开发经营能力。使用明光绿豆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单位和个人,应与登记证书持有人鉴定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协议,协议中规定明光绿豆地理标志产品生产、加工技术规定及包装、标识使用要求,载明使用数量、范围及相关责任义务。
5.2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享有以下权力。
5.2.1可以在产品包装上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5.2.2可以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展示、展销等广告宣传;
5.3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5.3.1自觉接受登记持有人相关监督检查;
5.3.2保证地理标志产品质量、规范产品销售;
5.3.4规范农产品地理标志标识使用;
5.4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者,应该建立质量控制追溯体系,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持有人和标志使用人对产品质量和信誉负责。
5.5农产品标志许可使用人不准将证书转给他人使用。未经登记证持有人许可,任何人不得使用登记的农产品地理标志标识。
5.6地理标志登记证持有人配合相关部门不定期开展市场检查,接受社会监督,保证消费者合法权益。

产品百科
明光特产绿豆简称为明绿,因其色泽碧绿、粒大皮薄、汤清易烂、味香爽口等特点和清热解毒、抗过敏等药用,在国内外市场享有很高的声誉。嘉山县明东、石坝、涧溪、卞庄、管店及横山等乡所产绿豆的通称,颗粒大,色泽鲜,晶莹碧绿。
中文名
明光绿豆
简    称
明绿
品质特点
色泽碧绿、粒大皮薄、汤清易烂
出口量
1000万斤左右
产地名称
安徽明光市
荣    誉
1981年获省科技成果四等奖
批准时间
1982年7月
地理标志
安徽省质监局批准发布实施

明光绿豆产品特点

明光绿豆地理条件

明光市这样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下生长的绿豆,具有色泽碧绿、粒大皮薄;汤清易烂、清香润口、营养丰富等特点,其品质为中国之冠,享有“绿色明珠”之美誉。明光市明东、石坝、涧溪、卞庄、管店及横山等乡所产绿豆,颗粒大,色泽鲜,晶莹碧绿。自1920年起出口,出口量达年销500万公斤左右。1976年试验出新品种,质量超过出口标准,被誉为特级明绿。

明光绿豆明光绿豆

明光绿豆营养价值

明光绿豆的成分检验,每千克明绿豆含粗蛋白质25.26g,粗淀粉54.24g,钙977.8㎎,铁43.62㎎,417㎎、22.26㎎、7.47ug以及大量B族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超过国家规定的出口标准。明光绿豆自1915年左右开始对外出口,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等国家,多次在国内外名优特产产品展销会中获得金奖。可作粥、饭、磨粉制粉丝、粉皮及精制各种豆沙糕点。浸水发牙称豆芽,为菜中佳品。煮成豆汤为夏季清凉防暑饮料。酿造的明绿液曲酒,风味独特。

明光绿豆医书记载

绿豆是一味常用的中药,为豆科草本植物绿豆的种子,又称青小豆,在秋季荚果成熟时采收,晒干,除去荚壳及杂质,种子备用。它始载于唐代的《食疗本草》,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之为“真济世之良果也”。绿豆味甘、性凉,有清热解暑、止渴利尿、消肿止痒、解毒之功效。

明光绿豆药理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它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类等成分,绿豆作为药食两用的珍品,在众多的中药绿豆中,不得不提及绿豆中的精品——明光绿豆。

明光绿豆临床应用

据明光市中医院一名老中医介绍,每年都需要大量的绿豆用于临床治病,当地的群众都知道绿豆是一味灵丹妙药,如最常用的中药解毒方剂绿豆甘草解毒汤,即是绿豆和甘草适量煎汤,用于乌头、附子类中毒,铅中毒及农药中毒等,故有“绿豆配甘草,解毒少不了”之颜语。炎夏酷暑饮一杯清凉可口的明绿豆汤,即感心宁神静,暑意全消。绿豆与荷叶、白糖同煮可清热止痒,与金银花同煮,可用于热病发热心烦或小便短赤。

明光绿豆产地环境

由于明光市位于亚热带和温带的交接处地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无霜期较长,再加上土壤多为沙壤土黄白土、马肝土,其爽水性能好,因而对绿豆的生长极为有利。

明光绿豆历史渊源

明光绿豆自1915年左右开始出口,至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明光绿豆自1920年起出口,

明光绿豆栽培明光绿豆栽培

出口量达年销1000万斤左右。1976年试验出新品种,1952年种植面积曾达12万亩,总产1100多万斤。1956年前后曾组织出口,后来因种植面积减少,出口中断。

明光绿豆生产情况

建国后政府十分重视其生产,1952年种植面积曾达12万亩,总产1100多万斤。1956年前后曾组织出口,

明光绿豆明光绿豆

后来因种植面积减少,出口中断。

1962年起,针对明绿是中国传统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声誉高,颇受港澳台胞的欢迎和换汇率高的情况,原滁县专区下达组织生产出口明光绿豆任务。当时省粮食厅规定,明绿一吨抵四吨粮食,那年组织出口570余吨。1965年全省绿豆等三豆会议在嘉山县召开,会后为解决品种混杂和退化问题,县委发动全体干部职工、街道居民和农村辅助劳力挑选绿豆种子,并在管店成立了杂谷原种繁殖场,作为明绿繁殖基地,系统选育培育新品种。据说,在“文革”中,杂谷原种场受到冲击,当时的场长为保护明绿原种,将场内的绿豆种随身带走,

为后来培育新品种提供了保证。

1981年,农业部投资34万元用于明绿收购和建设加工仓库,省外贸为扶持绿豆生产出口,还调配专用化肥170吨。后来,嘉山县被国家农业部批准为明绿生产基地。
1982年7月,嘉山县政府制定了关于建立明光绿豆生产基地发展明绿生产的规划,此后的每个五年计划中都提及明绿生产,但供应出口量不大。据不完全统计,1985年至2003年共出口到新加坡、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绿豆不到1000吨。

明光绿豆产品荣誉

1976年试验出新品种,质量超过出口标准,被誉为特级明绿。1981年获省科技成果四

明光绿豆糕明光绿豆糕

等奖,1983年被省命名为“明绿一号”。以明绿液酿制的“明绿液”酒,被北京晚报)誉为“酒中奇花”。

明光绿豆地理标志

明光绿豆主要发展

上世纪70年代1970年,明光酒厂用明绿作原料酿造出了一种芳香浓郁、甘美醇厚、澄碧清冽、豆香清雅、回味悠长兼有解毒、御寒、舒筋活络之功能的“明绿液”,1980年一问世,便受到了评酒专家的一致赞誉,称之为“酒中奇葩”;《人民日报》、《经济参考》、《北京晚报》等报都发表了赞誉文章;2003年10月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证书。

明光绿豆地域保护范围

上世纪80年代1980年——2005年的20余年间,明绿曾作为“贡品”(特需品)供应中南海。每次都是省委办公厅下达供应任务,种子公司在公安部门的配合下,进行精选后装小包装,然后由省公安厅派专车来运走。每年的供应量约400——1000公斤不等。
安徽省滁州市质监局组织申报,明光市明光绿豆协会、明光市土肥站、明光市植保站、明光市农技推广中心共同主持起草的安徽省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 明光绿豆》获安徽省质监局批准发布实施。
该标准规定了明光绿豆的相关术语和定义、分类、质量要求和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识以及包装、储存和运输的要求。

明光绿豆质量技术要求

明光绿豆历史悠久,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知名度,具有色泽碧绿、粒大皮薄、汤清易烂等特点。该标准的发布,规范了明光绿豆生产、销售等市场经营行为,稳定提高了产品质量,提升了品牌竞争力,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