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县香榧

黟县香榧协会 【管理

原产地安徽

– 产地市县:安徽省黄山市
– 产品大类:种植业类
– 产地小类:果品类
– 地标证书编号:AGI02190
– 地标认证时间:2017
– 品质特点:种壳薄,种衣易脱
– 地理标志分类: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 地标批准文号:国家农业部2017年第2620号公告
– 地标批准时间:2017年12月22日
生态环境

1. 1气候
黟县地处中亚热带北缘,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和季节变化明显的特点。年均气温在15.8℃,年均日照时数1800h,年均降水量在1686mm,平均相对湿度80%左右,全年无霜期220d左右。
1.2地貌与土壤
黟县是一个以中低山为主的典型山区县,黄山余脉由东向西横贯黟县中部,形成新安江(南)和青弋江(北)的天然分水岭,中间高,南北低,山与盆地兼而有之,其中山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82.5%,是较为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之一。
黟县山地土壤主要分为红黄壤、黄红壤、山地黄壤、紫色石灰土和
高山草甸土五类。长期受雨水淋漓和冲刷,土壤的垂直分布较为明显,
形成了典型的地带性土壤,海拔300m~500m一般以黄红壤为主,500 m~800m以山地黄壤为主,800m以上多为高山草甸。土壤发育的层次分明,在较为完整的植被的影响下,土壤的肥力较高。土壤有机质含量≥4.0%,土层厚度>60cm。,土壤pH5.0~7.5。
1.3水源与水质
黟县河流均发源于境内中部中山,分属于青弋江和新安江两大水系,北水入石台县境,经太平湖汇入青弋江,南水经横江过屯溪汇入新安江。水资源丰富,水质优异。
1.4生态环境、大气状况
黟县境内生态环境优异,森林覆盖率高,空气质量优;香榧种植区远离工矿区和铁路、公路干线,没有污染源。为香榧的生长结果提供了优良的生态环境。
黟县优异的生态环境,优质的光温水土条件,为黟县香榧创造了优越的生长条件,形成了独特而优良的品质特征。

地域范围

黟县香榧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的地域涵盖整个黟县,地域范围为东经117°38′30″~118°06′00″,北纬29°47′00″~30°11′30″。东邻黄山,南与休宁接壤,西与祁门相邻,北与石台毗连。黟县境内丘陵、山地等区域适合香榧种植,核心保护区范围包括全县8个乡镇,24个行政村,具体为:碧阳镇丰梧村、横岗村、赤岭村、宏村镇泗溪村、塔川村、大同村、雉山村、渔亭镇桃源、西递镇霭峰村、叶村、石印村、柯村镇宝溪村、湖田村、美溪乡庙林村、美坑村、宏潭乡塘田村、宏潭村、竹溪村、洪星乡大星村、长春村、联光村、红光村、同川村、杨家墩村。现有生产规模为733hm2,年产量200t。

品质特性

1.1 产品品质特色
1.1.1感官特征指标: 种壳薄,种衣易脱;种子长卵圆形,颗粒匀称整齐;外壳棕黄色,种仁黄白色;香气浓郁,质地酥脆。
1.1.2内在品质指标:蛋白质≥12.0%,油脂≥53.0%,淀粉≤6.0%,含水率≤5.0%。
1.2 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产地环境、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

生产方式

1. 1 产地要求
黟县香榧栽培应选择与原生地立地条件相似,海拔200m~800m之间,坡度25°以下,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土壤,水质优良,无污染源的地域。生产基地内路渠等基础设施应配套齐全。
1.2品种范围
主栽品种选择本县的‘和尚榧’等香榧良种。
1.3生产管理
1.3.1建园:选用苗龄2+2(即砧木2a+嫁接后2a)以上嫁接苗栽植,株行距4m×5m或4m×6m,定植穴1m见方以上。
3.3.2雄株配植:香榧是雌雄异株,以风为媒,需配雄株授粉。建园是时切记配植雄株,雄株选花期吻合、花期长、花量多、质量好的品种,雄株比例一般是3~5%,最好栽植在上风口。
3.3.3土肥水管理:幼龄榧树施肥,除冬施基肥用枯饼加复合肥,另在3-10月施尿素,量少多次,促其快速成长。结果榧树施肥,每年主要在三次,即:第一次1-2月、第二次4-5月开花前、第三次10月份采果
后。第一次施枯饼,每株10kg~20kg,后两次施复合肥,每株1kg~3kg,视树龄树冠而定。
3.3.4整形修剪:整形主要有单干多主枝圆头形、多主干圆头形、多主枝自然形等。香榧幼树偏冠现象严重,要注意通过修剪配合拉枝,尽早养成理想树形。具体做法:抹除不定芽萌发的丛生枝,疏除过密枝、病虫枝,多选留散生或单生的粗壮枝梢;生长势旺的直立枝摘心促发侧枝;枝密处多疏除、有空处多短截促发枝。
3.3.5病虫防治:黟县香榧的主要病虫有香榧细菌性褐腐病、香榧紫色根腐病、香榧疫病和香榧苗木立枯病;香榧细小卷蛾、香榧瘿螨等。另,在黟县香榧原产区的香榧上发生有潜皮蛾,在干部危害,重者导致榧树死亡。必须按照综合防治要求进行。
3.3.6保花保果:一是在开花期喷0.3-0.5%硼硼砂和磷酸二氢钾; 二是在开花结果少或落花落果严重时,喷施保花保果药剂(爱多收等)1-2次,第一次在4月的花期,第二次在5月的幼果膨大至落果期;三是进行人工授粉,提高座果率。
3.3.7 采收:黟县香榧一般在白露前后(10月中旬)成熟,因品种而有差异。香榧采收应掌握在三分之一的果实种皮由青转黄,并又少量榧蒲开裂时采收为最佳。
3.4采后处理
先将采下的鲜果(蒲)在室内摊凉,厚15cm左右,时间7-10天,内壳(假种皮)呈微紫色即可;然后去蒲,即剥去榧蒲,人工或机器剥除均可,注意勿伤及内壳;接着继续第二次摊凉,润核去涩,将去蒲后的榧子堆放在室内地面上,厚度15cm,上盖草帘保湿,时间20天以上,期间洒水保湿(湿而不渗),并翻动2次(间隔1周),确保温湿度均匀,放到不涩嘴、壳内种衣变黑即可;然后进行清洗;最后是凉晒,先阴凉1-2天防裂壳,再晒3-4个太阳即可。
3.5加工
香榧加工主要就炒制,有原味、盐味两种,原味的拌砂炒,盐味的拌盐炒。炒制用滚筒,40kg榧籽拌15kg砂(盐),先炒至六成(约20-30min),取出筛掉砂(盐),放入水中浸1min,捞出凉干,再进行二次炒制,榧砂(盐)比例不变,一直炒熟为止,需30min以上。【二次炒制主要有利脱衣】
3.6生产记录要求
香榧生产全过程要求建立生产档案,记录生产技术措施、投入品使用情况、果树物候期、病虫害发生情况,质量检测情况,生产投入与销
售情况等,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包装规范

符合下列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向登记证书持有人申请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标识。
1. 生产经营的黟县香榧产自登记确定的地域范围;
2. 已取得相关的生产经营资质;
3. 能够严格按照规定的质量技术规范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4. 具有黟县香榧市场开发经营能力。
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应当按照生产经营年度与登记证书持有人签订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协议,在协议中载明使用的数量、范围及相关的责任义务。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不得向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收取使用费。
1.2 标识标注方法
黟县香榧地理标志使用管理实行“品牌、标准、标识、监管、宣传”的“五统一”制度。
1. 可以在销售产品的包装上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2. 可以使用登记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宣传和参加展览、展示及展销;
3. 标志使用人自觉接受登记证书持有人的监督检查;
4. 标志使用人保证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质和信誉。

产品百科
黟县香榧,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黟县地处中亚热带北缘,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和季节变化明显的特点。年均气温在15.8℃,年均日照时数1800小时,年均降水量在1686毫米,平均相对湿度80%左右,全年无霜期220天左右,适宜种植香榧。黟县香榧,种壳薄,种衣易脱;种子长卵圆形,颗粒匀称整齐;外壳棕黄色,种仁黄白色;香气浓郁,质地酥脆。蛋白质≥12.0%,油脂≥53.0%,淀粉≤6.0%,含水率≤5.0%。
2017年12月2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黟县香榧”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中文名
黟县香榧
产地名称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
品质特点
种壳薄,种衣易脱
地理标志
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批准文号
国家农业部2017年第2620号公告
批准时间
2017年12月22日

黟县香榧产品特点

黟县香榧品质特性

黟县香榧,种壳薄,种衣易脱;种子长卵圆形,颗粒匀称整齐;外壳棕黄色,种仁黄白色;香气浓郁,质地酥脆。蛋白质≥12.0%,油脂≥53.0%,淀粉≤6.0%,含水率≤5.0%。

黟县香榧药用价值

香榧果仁由于其具有润泽肌肤、延缓衰老的功效,同时富含维生素A等有益眼睛的成分,对眼睛干涩、夜盲症等症状有预防和缓解的功效。自古以来就是皇室贡品的宠儿。《尔雅》中就有这样描述香榧这种果实的诗句:“结实大小如枣,其核长于橄榄,核有尖者不尖者,无棱而壳薄,其仁黄白色可生啖。古人说榧乃润肺之佳果,有止咳、顺气、消痔、驱虫等功效。

黟县香榧黟县香榧

黟县香榧产地环境

  • 气候
黟县地处中亚热带北缘,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和季节变化明显的特点。年均气温在15.8℃,年均日照时数1800小时,年均降水量在1686毫米,平均相对湿度80%左右,全年无霜期220天左右。
  • 地貌与土壤
黟县是一个以中低山为主的典型山区县,黄山余脉由东向西横贯黟县中部,形成新安江(南)和青弋江(北)的天然分水岭,中间高,南北低,山与盆地兼而有之,其中山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82.5%,是较为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之一。
黟县山地土壤主要分为红黄壤、黄红壤、山地黄壤、紫色石灰土和
高山草甸土五类。长期受雨水淋漓和冲刷,土壤的垂直分布较为明显,
形成了典型的地带性土壤,海拔300米-500米一般以黄红壤为主,500米-800米以山地黄壤为主,800米以上多为高山草甸。土壤发育的层次分明,在较为完整的植被的影响下,土壤的肥力较高。土壤有机质含量≥4.0%,土层厚度>60厘米。,土壤pH5.0-7.5。
  • 水源与水质
黟县河流均发源于境内中部中山,分属于青弋江和新安江两大水系,北水入石台县境,经太平湖汇入青弋江,南水经横江过屯溪汇入新安江。水资源丰富,水质优异。
  • 生态环境、大气状况
黟县境内生态环境优异,森林覆盖率高,空气质量优;香榧种植区远离工矿区和铁路、公路干线,没有污染源。为香榧的生长结果提供了优良的生态环境。
黟县优异的生态环境,优质的光温水土条件,为黟县香榧创造了优越的生长条件,形成了独特而优良的品质特征。

黟县香榧历史渊源

早在2000多年前的古书《尔雅》中就有了,香榧的记载。香榧,古代称“彼”,唐以后又称之为“柀”名曰文木,斐然彰彩,故曰榧,其名沿用至今。
苏东坡赞香榧道:“彼美玉山果,粲为金实盘。”《本草纲目》曰:“助筋骨,行营卫,明目轻身;沉五痔,去三虫。”
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在黟县泗溪的甲溪河谷有个万春庵,庵里住着个普济和尚。和尚有一日出门,抬眼见门外古老框树的框果跌落满地,不忍看野果霉烂,于是就将框果一一拾起,挑回庙中,用空桶空缸装满,又用腌莱的方法,洒上盐腌制起来。每逢来客,他便炒出待客,意外地发现这山果居然香脆可口,人见人爱,从此传开了“和尚框”的名称。相传这和尚框后来又成了贡品,进了皇帝的御膳之列。无名山果从此身价倍增,山人也愈发珍视对它的收藏,这样就有了后来的黟县香框。

黟县香榧黟县香榧

黟县香榧生产情况

2017年,黟县香榧生产规模为733平方公顷,年产量200吨。

黟县香榧黟县香榧

黟县香榧产品荣誉

2017年12月2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黟县香榧”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黟县香榧黟县香榧

黟县香榧地理标志

黟县香榧地域保护范围

黟县香榧的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黟县所辖碧阳镇、宏村镇、渔亭镇、西递镇、柯村镇、美溪乡、宏潭乡、洪星乡共计8个乡镇24个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7°38′30″-118°06′00″,北纬29°47′00″-30°11′30″。

黟县香榧质量技术要求

  • 特定生产方式
1.1产地要求
黟县香榧栽培应选择与原生地立地条件相似,海拔200米-800米之间,坡度25°以下,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土壤,水质优良,无污染源的地域。生产基地内路渠等基础设施应配套齐全。
1.2品种范围
主栽品种选择本县的‘和尚榧’等香榧良种。
1.3生产管理
1.3.1建园:选用苗龄2+2(即砧木2a+嫁接后2a)以上嫁接苗栽植,株行距4米×5米或4米×6米,定植穴1米见方以上。
1.3.2雄株配植:香榧是雌雄异株,以风为媒,需配雄株授粉。建园是时切记配植雄株,雄株选花期吻合、花期长、花量多、质量好的品种,雄株比例一般是3-5%,最好栽植在上风口。
1.3.3土肥水管理:幼龄榧树施肥,除冬施基肥用枯饼加复合肥,另在3-10月施尿素,量少多次,促其快速成长。结果榧树施肥,每年主要在三次,即:第一次1-2月、第二次4-5月开花前、第三次10月份采果后。第一次施枯饼,每株10千克-20千克,后两次施复合肥,每株1千克-3千克,视树龄树冠而定。
1.3.4整形修剪:整形主要有单干多主枝圆头形、多主干圆头形、多主枝自然形等。香榧幼树偏冠现象严重,要注意通过修剪配合拉枝,尽早养成理想树形。具体做法:抹除不定芽萌发的丛生枝,疏除过密枝、病虫枝,多选留散生或单生的粗壮枝梢;生长势旺的直立枝摘心促发侧枝;枝密处多疏除、有空处多短截促发枝。
1.3.5病虫防治:黟县香榧的主要病虫有香榧细菌性褐腐病、香榧紫色根腐病、香榧疫病和香榧苗木立枯病;香榧细小卷蛾、香榧瘿螨等。另,在黟县香榧原产区的香榧上发生有潜皮蛾,在干部危害,重者导致榧树死亡。必须按照综合防治要求进行。
1.3.6保花保果:一是在开花期喷0.3-0.5%硼硼砂和磷酸二氢钾;二是在开花结果少或落花落果严重时,喷施保花保果药剂(爱多收等)1-2次,第一次在4月的花期,第二次在5月的幼果膨大至落果期;三是进行人工授粉,提高座果率。
1.3.7采收:黟县香榧一般在白露前后(10月中旬)成熟,因品种而有差异。香榧采收应掌握在三分之一的果实种皮由青转黄,并又少量榧蒲开裂时采收为最佳。
1.4采后处理
先将采下的鲜果(蒲)在室内摊凉,厚15厘米左右,时间7-10天,内壳(假种皮)呈微紫色即可;然后去蒲,即剥去榧蒲,人工或机器剥除均可,注意勿伤及内壳;接着继续第二次摊凉,润核去涩,将去蒲后的榧子堆放在室内地面上,厚度15厘米,上盖草帘保湿,时间20天以上,期间洒水保湿(湿而不渗),并翻动2次(间隔1周),确保温湿度均匀,放到不涩嘴、壳内种衣变黑即可;然后进行清洗;最后是凉晒,先阴凉1-2天防裂壳,再晒3-4个太阳即可。
1.5加工
香榧加工主要就炒制,有原味、盐味两种,原味的拌砂炒,盐味的拌盐炒。炒制用滚筒,40千克榧籽拌15千克砂(盐),先炒至六成(约20-30分钟),取出筛掉砂(盐),放入水中浸1分钟,捞出凉干,再进行二次炒制,榧砂(盐)比例不变,一直炒熟为止,需30分钟以上。【二次炒制主要有利脱衣】
1.6生产记录要求
香榧生产全过程要求建立生产档案,记录生产技术措施、投入品使用情况、果树物候期、病虫害发生情况,质量检测情况,生产投入与销售情况等,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 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产地环境、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
  • 标识使用规定
2.1使用要求
符合下列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向登记证书持有人申请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标识。
(1)生产经营的黟县香榧产自登记确定的地域范围;
(2)已取得相关的生产经营资质;
(3)能够严格按照规定的质量技术规范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4)具有黟县香榧市场开发经营能力。
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应当按照生产经营年度与登记证书持有人签订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协议,在协议中载明使用的数量、范围及相关的责任义务。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不得向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收取使用费。
2.2标识标注方法
黟县香榧地理标志使用管理实行“品牌、标准、标识、监管、宣传”的“五统一”制度。
(1)可以在销售产品的包装上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2)可以使用登记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宣传和参加展览、展示及展销;
(3)标志使用人自觉接受登记证书持有人的监督检查;
(4)标志使用人保证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质和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