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芦笋

福建省东山县芦笋协会 【管理

原产地福建

– 产地市县: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
– 产品大类:种植业类
– 产地小类:蔬菜类
– 地标证书编号:AGI00237
– 地标认证时间:2010
– 品质特点:形态良好,大体笔直,笋尖紧凑
– 地理标志分类: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 地标批准文号:农业部公告第1364号
– 地标批准时间:2010年03月25日
产品介绍

福建省东山县自1979年引种芦笋,经几年的试种取得成功,实践证明阳光资源丰富、优质沙壤土居多、劳力富余的福建东山岛十分适宜芦笋生产发展。县政府确定了发展芦笋产业的决策,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措施,促进全县芦笋生产迅速发展。至2011年全县种植面积2万亩,年总产2.5万吨。东山芦笋形成“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格局。芦笋生产发展带动了加工、运输、服务业等相关产业发展,繁荣了东山农业和农村经济。芦笋成为全县农业种植业的支柱,是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要经济来源, 也是福建省出口创汇的主要农产品之一。东山县致力加快芦笋精深加工和系列产品开发。改变过去单纯原料输出,强化招商引资,兴办10家芦笋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达到1万多吨,年产值一个亿,开发制罐、速冻、制茶、制干等系列产品,产品畅销国内外。
东山白芦笋在东山独特的环境条件下栽培管理、形成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产品,白芦笋嫩茎的加工品(速冻笋、罐头笋、芦笋茶等)均保留其特有的风味,尤其是制罐后笋条洁白,汤色均匀,保质期较长,均有别于国内外同类产品的独特优良品质,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声誉,倍受青睐。2004年东山白芦笋获得国家原产地标志,2010年获农业部地理标志登记,2012年获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生态环境

1. 土壤地貌情况:
东山县主要土壤类型以沙质土为主,土壤pH值在5.8–6.7之间,有机质含量在1.5–1.9之间,富含铁、锰等多种微量元素。境内地形:岗丘起伏,西北多低丘,东南滨海平原,属低丘台地地貌类型。以沙质土为主土壤类型,土壤疏松,通气良好,有利于芦笋根系生长,俗语说“根深叶茂”,尤其芦笋是好气性作物,在这种土壤条件下生长,表现根系发达,植株生长旺盛,光合产物积累多,不断供应芦笋嫩茎生长,是东山芦笋产量高的主要因素。同时,东山县具有丰富洁白的海细沙资源,为生产白芦笋客沙软化栽培提供充足的材料,因此,东山县生产的白芦笋嫩茎外观表现乳白、笋条大体笔直,笋尖紧凑,皮层较薄,肉质细嫩,木质化程度小,畸形笋少,品质优异。
2. 水文情况
东山是福建省南部的海岛县,灌溉用水多靠打深水井,利用地下水资源浇灌。其水源水质优良,甘甜可口无污染,水中PH值、重金属含量均达到国家1级标准,优质的水源使芦笋产品味道鲜美无异味。
3. 气候情况
东山县位于北纬23°34'-23°47',东经117°18'-117°35',四面环海,属典型的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年平均温度20.8℃,最高温度7-8月,平均温度为27℃,最低气温2月份,平均气温12.8℃,芦笋在这种气候条件下生长,植株生长旺盛,产量高,品质优。
东山县年平均降雨量1095mm,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高达2386.8小时,尤其是秋、冬季日照时数更高。充足的光照,有利于芦笋茎叶光合作用,光合产物多,输送地下部嫩茎生长的养分也随之增多,使东山县芦笋嫩茎产量高,品质好,风味浓厚,内含物量高。
东山岛空气清新,加上东山工业少,几乎没有重工业, 大气不受污染,大气中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悬浮物、氟含量极低,据漳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监测,各项目均无出现超标情况,同时,东山县绿化条件好,绿化率达96.2%,森林覆盖率达34.1%,有“东海绿洲”之美称,1998年通过全国首批海岛生态农业县验收。因此,芦笋在这种环境、条件下生长,其产品品质特优。
4. 人文历史情况
历史上,东山县种植的农作物以花生、甘薯、水稻等为主,效益较低。为促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种植效益,1979年,县供销联社和县外经贸局从云霄常山华侨农场引进美国芦笋(玛丽·华盛顿)在南埔、山口等地试种。经过几年的试种、示范,实践证明光温充足、沙壤土居多、劳力富余的东山岛十分适宜芦笋种植,产量高,品质好,效益几倍于粮油作物。1984年县政府提出发展东山芦笋产业的战略目标,制定了拨付预购定金、奖售肥料和原粮等多项优惠政策,鼓励农民种植芦笋,从而在全县掀起芦笋种植热潮。全县芦笋由1985年的10042亩迅速发展到1989年的38203亩,总产值达9236万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34.2%,出口创汇3094万美元。东山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县级芦笋生产基地。东山芦笋形成“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格局。芦笋生产发展带动了加工、运输、服务业等相关产业发展,繁荣了东山农业和农村经济。芦笋成为全县农业种植业的支柱,是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要经济来源, 也是福建省出口创汇的主要农产品之一。2008年度东山芦笋产量3.1万吨,通过制罐、保鲜、制茶、速冻等系列加工,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实现销售额3.38亿元,制罐出口量2.75万吨,出口额4850万美元,占全省70%以上。
东山芦笋栽培技术独特,其高产栽培技术经验远近闻名,全县白芦笋平均单产早在1995年就高达1102公斤,比台湾产量最高年份的1970年643.8公斤,增加71.2%,比美国、西班牙、法国、德国等国家的产量最高年份300多公斤,增加三倍多。2000年后还出现年单产4500公斤的高产记录。美国农业专家到东山县考察芦笋,连声称赞说“OK.OK.东山农民创奇迹,栽培芦笋胜过美国一筹。”台湾农业专家考察东山芦笋,连声说:“不可思议,东山栽培芦笋技术胜过台湾。”东山芦笋的发展,在国内起了示范推动作用,省外的山东、山西、江西、安徽、广东、广西等省和省内的漳浦、云霄、平潭、长乐等纷纷到东山取经,促进了这些地区芦笋产业的发展。
东山白芦笋在栽培技术上概括起来有三大突破:一是温带作物引入南亚热带种植,不但取得成功,而且获得高产之突破:二是国内外专家对芦笋寿命的认识只有10-15年,而在东山种植已经有30年,还长盛不衰之突破:三是国内外专家认为芦笋园不能重作,而在东山重作获成功又获高产之突破。
多年来,东山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东山芦笋产业的发展。通过政策倾斜、资金投入、技术服务等一系列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大力促进芦笋精深加工系列产品开发力度,促使芦笋产业不断升级。
1999年组织制定《白芦笋标准综合体》,并在全县全面实施,从而提高东山白芦笋栽培技术和产品品质规范。东山芦笋生产上采用留母茎栽培法,年产两季(在北方芦笋生产采用不留母茎栽培法,年产一季)。采用留母茎栽培法,充分利用东山光温资源充足的有利条件,使芦笋茎叶边光合作用,边形成产量,芦笋的品质较为平稳。这是东山县芦笋取得高产、优质的关键。在肥料的使用上,实行配方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并根据芦笋不同生长期的需肥规律施用肥料。东山县有丰富的海泥土资源,给芦笋园提供了充足的天然有机肥肥源,同时充分利用海洗沙供软化栽培,使东山芦笋的品质更加优良。
2003年《白芦笋标准综合体》文本通过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专家审定,确定为国内领先水平,并升格为福建省地方标准,向全省发布推广。东山白芦笋标准化示范区也于2003年12月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工作专家以高分通过现场验收,获得“省级农业产业化综合标准化示范县”荣誉称号。多年来,农业部门积极与福建农业大学,福建省农科院,福建省热带作物研究所等单位联系,加强项目合作与技术系统,引进良种、技术、培养高层次人才,使东山从事芦笋生产的技术队伍不断壮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2004年芦笋良种工厂化育苗技术与大田推广应用在国内率先取得突破。在东山芦笋科研与生产服务工作中涌现出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佘朱坤,福建省劳动模范、漳州市专业技术拨尖人才林添发,福建省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工作者杨冬发等一批芦笋专业人才。
为充分发挥东山芦笋生产优势,提高东山芦笋知名度,丰富东山旅游饮食文化内涵。东山县农办、农业局、旅游局在结合第十三届东山关帝节暨东山关帝神像直航赴台十年庆活动的同时,举办东山芦笋美食节,将东山具有地方特色的芦笋美食进行现场烹饪比赛。在美食节上,有50多道特色的美味芦笋菜肴参赛,其中“香菠芦笋恋”荣获金奖;“渔翁垂钓”、“菊花芦笋”荣获银奖。
东山县成立了芦笋协会,开展行业自律,并主动与高校院所结对子,深入开展科研课题合作,邀请专家教授进行授课和现场指导,这将有力保证和提升东山芦笋的品质,促进东山芦笋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东山芦笋获得诸多成果与荣誉:2004年东山白芦笋被授予福建省名牌农产品荣誉称号;陵岛牌芦笋罐头获得福建省名牌产品;超然和锦盛芦笋茶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2005年东山芦笋被定为我国向欧盟地理标志互认的十个品种之一;2008年超然芦笋茶被授予福建省名牌产品荣誉称号;2009年东山芦笋被评为漳州市(农副产品)十大名产。

地域范围

东山芦笋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西埔镇、铜陵镇、陈城镇、康美镇、杏陈镇、樟塘镇、前楼镇等7个乡镇,61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北纬23°34′-23°47′,东经117°18'-117°35'。总保护面积2667公顷,现有生产面积1667公顷,年产量3万吨。

品质特性

1. 外在感官特征:
笋条形态良好,大体笔直,笋尖紧凑,无开裂。采收期期间品质稳定。笋条白色或乳白色,制罐后笋条洁白,汤色透明,不易变黄。
东山芦笋栽培具有得天独厚的海洋性气候条件,利用海细沙及海泥土栽培,采用独特的留母茎栽培技术,年采收二季,采收期150天,平均亩产2000
公斤,约比北方主产区高一倍
2. 内在品质指标:
嫩茎蛋白质含量1.62-2.15%、粗纤维含量0.65-0.82%、脂肪含量0.10-0.13%、可溶性总糖含量4.73-5.67%。可溶性总糖含量较高,口感好。
3. 安全要求:
产地环境条件符合《NY5010-2002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的要求;卫生指标符合《无公害食品 芦笋 NY 5230-2004》的标准要求。

生产方式

1. 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
选择通气良好,土层深厚,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微酸性的沙质壤土,作为芦笋产地。生产要求以天然海泥土作为有机源,采用海细沙供软化栽培。
2. 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
选择春季出笋早,夏季耐高温、抗病性强,适应性广,植株长势健壮,嫩茎大小适中,笋尖圆形、鳞片紧密,丰产性能好、品质优良的品种作为栽培品种,目前主要有GIJNLIM(金林)、THIELIM(泰林)等品种。
3. 生产过程管理,包括农业投入品方面的特殊使用规定
东山芦笋种植栽培严格按照《白芦笋标准综合体》进行管理。生产采用留母茎栽培法,使芦笋的生长特性与栽培技术在东山自然条件下得到协调,从而达到高产、高效、优质之目的。芦笋起源于北温带,长期的自然气候条件驯化形成它的产量构成主要依赖其贮藏根养分积累的特性。在北方生产芦笋采用不留母茎栽培法,年产一季,芦笋的品质是从高向低发展。而在东山南亚热带气候条件下,芦笋周年生长,冬季基本无休眠,不利于芦笋贮藏根养分的积累。因此,采用留母茎栽培法,充分利用东山光温资源充足的有利条件使芦笋茎叶边光合作用,边形成产量,芦笋的品质较为平稳。这是东山县芦笋取得高产、优质的关键。同时,又根据东山一年中温度最高的是7-8月份(平均气温28℃),有一定程度上影响笋质,科学地将东山芦笋的采收分为春季(4月下旬至7月中旬)和秋季(9月上旬至10下旬)两个采收期,给芦笋高产、高效、优质造成了有利的气候条件。
在肥料的使用上,实行配方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并根据芦笋不同生长期的需肥规律施用肥料。东山县有丰富的海泥土资源,给芦笋园提供了充足的天然有机肥肥源,使东山芦笋的品质更加优良。
在农药的使用上,多采用生物农药和低毒低残留农药,并严格控制采笋
期不喷化学农药的技术规范,确保东山芦笋生产安全,从未出现农药残留超标现象。
4. 产品采收及产采收后处理的规定
分春、秋两季采收期。正常年份,春季采收从4月中旬至7月中旬,秋季采收从9月上旬至10月下旬,两季采收历时135天~150天。采笋期间,每天清晨及傍晚,巡视笋园畦面,当嫩茎即将出土时,及时采收。用手扒开疏松的土壤,露出一边的嫩茎,用手在嫩茎基部轻轻按一下即断,然后覆土,
用手轻轻压实拉平,注意不折断未长到长度的嫩茎。
每次采收以后,不能受日光直晒,最好用湿布盖好,并在2-3小时内分级完毕送收购点交售。如在傍晚采收的嫩茎,须进行临时保管,将嫩茎置于符合卫生标准的塑料袋里,放阴凉处或冷藏处理,第二天交售。
5. 生产记录要求
如实记录生产投入品,包括化肥、农药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收获日期;质量检测情况;销售情况。生产记录应当保存两年以上。

包装规范

1. 产品分级:
①特级品:形态良好,大体笔直,大小均匀,笋头部非常紧凑。笋头与嫩茎为白色或乳白色。不允许有老化现象。
②一级品:
形态良好、略有弯曲,笋头部紧凑,笋头与嫩茎为白色或乳白色。允许笋头轻度变色,但长度不得超过1厘米。允许有轻度的锈斑痕迹。不允许有老化迹象。
③二级品:形态尚好,略弯,笋头部尚紧凑,笋头与嫩茎为白或乳白色。允许笋头有绿色或黄绿,但其长度不得超过2厘米,允许有轻度的锈斑痕迹
2. 包装与标识
包装上标志应符合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要求。
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东山芦笋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形式)。
3. 贮存与运输:
临时贮存须在阴凉的遮荫棚下,严防日晒、雨淋。芦笋采收后应在12小时内加工完毕,若短时间内不能如工,应用冷水进行冷却处理,若需放置l~2天则必须放入0~10℃的冷库中贮藏,并保持阳90~95%相对湿度。运输时严防日晒、雨淋。若用冷藏车运输,温度允许范围为0~5℃。运输时做到轻装、轻卸,严防机械损伤、压伤。

产品百科
东山芦笋,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20世纪80年代,东山就开始在沙质地上引种台湾、美国芦笋。东山县丰富的海泥土资源,给芦笋园提供了充足的天然有机肥肥源,同时充分利用海洗沙供软化栽培,使东山芦笋的品质更加优良。东山县生产的白芦笋嫩茎外观表现乳白、笋条大体笔直,笋尖紧凑,皮层较薄,肉质细嫩,木质化程度小,畸形笋少,品质优异。
2010年03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东山芦笋”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中文名
东山芦笋
产地名称
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
品质特点
形态良好,大体笔直,笋尖紧凑
地理标志
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批准文号
农业部公告第1364号
批准时间
2010年03月25日

东山芦笋产品特点

东山芦笋外在感官

东山芦笋笋条形态良好,大体笔直,笋尖紧凑,无开裂。采收期期间品质稳定。笋条白色或乳白色,制罐后笋条洁白,汤色透明,不易变黄。东山芦笋栽培具有优越的海洋性气候条件,利用海细沙及海泥土栽培,采用独特的留母茎栽培技术,年采收二季,采收期150天,平均亩产2000千克,约比北方主产区高一倍。

东山芦笋东山芦笋

东山芦笋内在品质

东山芦笋嫩茎蛋白质含量1.62—2.15%、粗纤维含量0.65—0.82%、脂肪含量0.10—0.13%、可溶性总糖含量4.73—5.67%。可溶性总糖含量较高,口感好。
东山白芦笋与北方白芦笋营养成分指标比较
指标内容
东山白芦笋(%)
北方白芦笋(%)
蛋白质含量
1.89
1.40
粗纤维含量
0.76
0.65
脂肪含量
0.10
0.20
可溶性总糖含量
5.35
4.85

东山芦笋等级分类

①特级品:形态良好,大体笔直,大小均匀,笋头部非常紧凑。笋头与嫩茎为白色或乳白色。不允许有老化现象。
②一级品:形态良好、略有弯曲,笋头部紧凑,笋头与嫩茎为白色或乳白色。允许笋头轻度变色,但长度不得超过1厘米。允许有轻度的锈斑痕迹。不允许有老化迹象。
③二级品:形态尚好,略弯,笋头部尚紧凑,笋头与嫩茎为白或乳白色。允许笋头有绿色或黄绿,但其长度不得超过2厘米,允许有轻度的锈斑痕迹。

东山芦笋产地环境

东山芦笋土壤地貌

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主要土壤类型以沙质土为主,土壤pH值在5.8—6.7之间,有机质含量在1.5—1.9之间,富含铁、锰等多种微量元素。境内地形:岗丘起伏,西北多低丘,东南滨海平原,属低丘台地地貌类型。以沙质土为主土壤类型,土壤疏松,通气良好,有利于芦笋根系生长,俗语说“根深叶茂”,尤其芦笋是好气性作物,在这种土壤条件下生长,表现根系发达,植株生长旺盛,光合产物积累多,不断供应芦笋嫩茎生长,是东山芦笋产量高的主要因素。同时,东山县具有丰富洁白的海细沙资源,为生产白芦笋客沙软化栽培提供充足的材料。

东山芦笋水文情况

东山县是福建省南部的海岛县,灌溉用水多靠打深水井,利用地下水资源浇灌。其水源水质优良,甘甜可口无污染,水中pH值、重金属含量均达到国家1级标准,优质的水源使芦笋产品味道鲜美无异味。

东山芦笋气候情况

东山县位于北纬23°34'-23°47',东经117°18'-117°35',四面环海,属典型的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年平均温度20.8℃,最高温度7-8月,平均温度为27℃,最低气温2月份,平均气温12.8℃,芦笋在这种气候条件下生长,植株生长旺盛,产量高,品质优。
东山县年平均降雨量1095毫米,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高达2386.8小时,尤其是秋、冬季日照时数更高。充足的光照,有利于芦笋茎叶光合作用,光合产物多,输送地下部嫩茎生长的养分也随之增多,使东山县芦笋嫩茎产量高,品质好,风味浓厚,内含物量高。
东山岛空气清新,加上东山工业少,几乎没有重工业,大气不受污染,大气中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悬浮物、氟含量极低,据漳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监测,各项目均无出现超标情况,同时,东山县绿化条件好,绿化率达96.2%,森林覆盖率达34.1%,有“东海绿洲”之美称,1998年通过全国首批海岛生态农业县验收。因此,芦笋在这种环境、条件下生长,其产品品质特优。

东山芦笋东山芦笋

东山芦笋历史渊源

历史上,东山县种植的农作物以花生、甘薯、水稻等为主,效益较低。
1979年,为促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种植效益,东山县供销联社和县外经贸局从云霄常山华侨农场引进美国芦笋(玛丽·华盛顿)在南埔、山口等地试种。经过几年的试种、示范,实践证明光温充足、沙壤土居多、劳力富余的东山岛十分适宜芦笋种植,产量高,品质好,效益几倍于粮油作物。
1984年,东山县政府提出发展东山芦笋产业的战略目标,制定了拨付预购定金、奖售肥料和原粮等多项优惠政策,鼓励农民种植芦笋,从而在全县掀起芦笋种植热潮。全县芦笋由1985年的10042亩迅速发展到1989年的38203亩,总产值达9236万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34.2%,出口创汇3094万美元。东山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县级芦笋生产基地。东山芦笋形成“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格局。
东山芦笋栽培技术独特,其高产栽培技术经验远近闻名,全县白芦笋平均单产早在1995年就高达1102千克,比台湾产量最高年份的1970年643.8千克,增加71.2%,比美国、西班牙、法国、德国等国家的产量最高年份300多千克,增加三倍多。2000年后还出现年单产4500千克的高产记录。东山芦笋的发展,在国内起了示范推动作用,省外的山东、山西、江西、安徽、广东、广西等省和省内的漳浦、云霄、平潭、长乐等纷纷到东山取经,促进了这些地区芦笋产业的发展。
东山白芦笋在栽培技术上概括起来有三大突破:一是温带作物引入南亚热带种植,不但取得成功,而且获得高产之突破:二是国内外专家对芦笋寿命的认识只有10—15年,而在东山种植已经有30年,还长盛不衰之突破:三是国内外专家认为芦笋园不能重作,而在东山重作获成功又获高产之突破。
1999年,东山县组织制定《白芦笋标准综合体》,并在全县全面实施,从而提高东山白芦笋栽培技术和产品品质规范。
2003年,《白芦笋标准综合体》文本通过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专家审定,确定为中国领先水平,并升格为福建省地方标准,向全省发布推广。
2003年12月,东山白芦笋标准化示范区受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工作专家以高分通过现场验收,获得“省级农业产业化综合标准化示范县”荣誉称号。
2004年,东山县芦笋良种工厂化育苗技术与大田推广应用在国内率先取得突破。在东山芦笋科研与生产服务工作中涌现出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佘朱坤,福建省劳动模范、漳州市专业技术拨尖人才林添发,福建省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工作者杨冬发等一批芦笋专业人才。

东山芦笋生产情况

2008年,东山芦笋产量3.1万吨,通过制罐、保鲜、制茶、速冻等系列加工,实现销售额3.38亿元,制罐出口量2.75万吨,出口额4850万美元,占福建省70%以上。
2010年,东山芦笋总保护面积2667公顷,生产面积达1667公顷,年产量3万吨。
2012年,东山县芦笋面积达2万亩,年销售1亿多元,创工业产值2亿多元,出口创汇3000万多美元。

东山芦笋东山芦笋

东山芦笋产品荣誉

2004年,东山白芦笋被授予福建省名牌农产品荣誉称号;陵岛牌芦笋罐头获得福建省名牌产品;超然和锦盛芦笋茶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2005年,东山芦笋被定为中国向欧盟地理标志互认的十个品种之一。
2008年,超然芦笋茶被授予福建省名牌产品荣誉称号。
2009年,东山芦笋被评为漳州市(农副产品)十大名产。
2010年03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东山芦笋”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13年,中欧“10+10”地理标志互认互保试点项目涉及的各10个产品已履行完各自规定的程序而获得批准保护。产于东山县的“东山白芦笋”位列其中,成为中国首批得到欧盟方面认可地理标志的非欧盟产品之一,将在欧盟27国获得等同于欧盟地理标志产品的严格保护。

东山芦笋地理标志

东山芦笋地域保护范围

东山芦笋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西埔镇、铜陵镇、陈城镇、康美镇、杏陈镇、樟塘镇、前楼镇等7个乡镇,61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北纬23°34′—23°47′,东经117°18'—117°35'。

东山芦笋质量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
选择通气良好,土层深厚,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微酸性的沙质壤土,作为芦笋产地。生产要求以天然海泥土作为有机源,采用海细沙供软化栽培。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
选择春季出笋早,夏季耐高温、抗病性强,适应性广,植株长势健壮,嫩茎大小适中,笋尖圆形、鳞片紧密,丰产性能好、品质优良的品种作为栽培品种,主要有GIJNLIM(金林)、THIELIM(泰林)等品种。
(3)生产过程管理,包括农业投入品方面的特殊使用规定东山芦笋
东山芦笋(3张)

东山芦笋种植栽培严格按照《白芦笋标准综合体》进行管理。生产采用留母茎栽培法,使芦笋的生长特性与栽培技术在东山自然条件下得到协调,从而达到高产、高效、优质之目的。芦笋起源于北温带,长期的自然气候条件驯化形成它的产量构成主要依赖其贮藏根养分积累的特性。在北方生产芦笋采用不留母茎栽培法,年产一季,芦笋的品质是从高向低发展。而在东山南亚热带气候条件下,芦笋周年生长,冬季基本无休眠,不利于芦笋贮藏根养分的积累。因此,采用留母茎栽培法,充分利用东山光温资源充足的有利条件使芦笋茎叶边光合作用,边形成产量,芦笋的品质较为平稳。这是东山县芦笋取得高产、优质的关键。同时,又根据东山一年中温度最高的是7-8月份(平均气温28℃),有一定程度上影响笋质,科学地将东山芦笋的采收分为春季(4月下旬至7月中旬)和秋季(9月上旬至10下旬)两个采收期,给芦笋高产、高效、优质造成了有利的气候条件。
在肥料的使用上,实行配方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并根据芦笋不同生长期的需肥规律施用肥料。东山县有丰富的海泥土资源,给芦笋园提供了充足的天然有机肥肥源,使东山芦笋的品质更加优良。在农药的使用上,多采用生物农药和低毒低残留农药,并严格控制采笋期不喷化学农药的技术规范,确保东山芦笋生产安全,从未出现农药残留超标现象。
(4)产品采收及产采收后处理的规定
分春、秋两季采收期。正常年份,春季采收从4月中旬至7月中旬,秋季采收从9月上旬至10月下旬,两季采收历时135天~150天。采笋期间,每天清晨及傍晚,巡视笋园畦面,当嫩茎即将出土时,及时采收。用手扒开疏松的土壤,露出一边的嫩茎,用手在嫩茎基部轻轻按一下即断,然后覆土,用手轻轻压实拉平,注意不折断未长到长度的嫩茎。每次采收以后,不能受日光直晒,最好用湿布盖好,并在2—3小时内分级完毕送收购点交售。如在傍晚采收的嫩茎,须进行临保管,将嫩茎置于符合卫生标准的塑料袋里,放阴凉处或冷藏处理,第二天交售。
(5)生产记录要求
如实记录生产投入品,包括化肥、农药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收获日期;质量检测情况;销售情况。生产记录应当保存两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