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缺
陇西白条党参,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陇西白条党参在陇西县已有千年种植历史,党参根条通直,色泽光白,容汁饱满,质量上乘。2003年,“陇西白条党参”获得了国家质监总局的原产地标记注册认证,得到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8年,“陇西白条党参”证明商标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
2016年12月20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陇西白条党参”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 中文名
- 陇西白条党参
- 产地名称
- 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
- 品质特点
- 色白条直,皮紧肉厚、味甘无渣
- 地理标志
- 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
- 批准文号
- 国家质检总局2016年第122号公告
- 批准时间
- 2016年12月20日
陇西白条党参产品特点
陇西素有千年药乡和西部药都之称,为全国十大药市之一。陇西白条党参色白条直,皮紧、肉厚、味甘,嚼之无渣,品质远好于全国其他产区党参,从而自成一品,以其独特的药理、药性和保健、食用等功用,不仅成为国内外知名制药企业的首选,而且远销东南亚等地。
陇西县种植的党参营养含量丰富,浸出物量达71.9%,比药典标准高出30%,多糖含量达8.2%;富含17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其中铁475、锌10.9、硒0.059、磷871毫克/千克。检测还证明,对照国家绿色药材标准,农药残留量全部合格,在四项指标中仅有六六六检出0.005毫克/千克含量,远低于0.1的标准,其它三项滴滴涕、五氯硝基苯、艾氏剂都未检出含量;重金属含量铅3.4、镉0.025、汞0.0217、铜5.5、砷0.26毫克/千克,均远低于限量标准。
陇西白条党参产地环境
陇西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定西市中部,总面积2408平方千米。全县地形西北高,东南低,海拔1612—2762 米,构成南山、城川、北山三块条状狭长地带,北山为黄土梁峁沟壑区,城川为渭河河谷平原,南山为中低丘陵。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属温和半干旱区,年平均气温8.1 ℃,日照时数2210 小时,降雨量415毫米,无霜期160天,适宜经济作物油料、中药材、蔬菜、食用菌、瓜类、大葱等多种作物生长。
陇西白条党参产区主要为黄土丘陵地,坡度10—25度,既可完全吸收适量降雨,同时又保证了夏季暴雨和秋季持续降雨时的排水;土壤以黄绵土为主,土层深厚、疏松、孔隙度大、通气性好,有利于根的伸长和加粗;由于土壤贫瘠,有利于人为抑制地上部分的生长,根生长缓慢、均匀,单位体积有效成分含量高。干旱的气候有效抑制了地上茎的生长和花的分化形成,根吸水吸肥刺激向下垂直生长,形成独苗独条,条直,少分枝,同时,可大幅度减轻根腐病、锈病和白粉病的发生和流行。陇西县地形西北高,东南低,海拔1612—2778米,构成南山、城川、北山三块条状狭长地带,北山为黄土梁饰沟壑区,城川为渭河河谷平原,南山为中低丘陵。陇西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受东亚大气环流和青藏高原外围特殊地形的影响,降水量年际差异大,十分契合白条党参的生长。
陇西白条党参历史渊源
“陇西两大宝,黄芪党参救命草”。这是陇西自古至今流传的一句民谣,反映了黄芪、党参救死扶伤的神奇疗效。“党参”为桔梗科属植物,别名潞党、东党、台党、口党、西党、条党、白党、长命草、野山参、龙须草等,具有补气养血、和脾胃、生津清肺的功能。黄芪、党参在中医丸散膏济、疑难杂症配伍和食疗保健中广泛应用,几千年来被医学家推崇为“上品”中的珍品。
陇西历史上出党参,但没有人工栽培的历史,中医治病用药主要靠外地引进成品或由民间药农采集野生加工炮制。野生党参由于多年生植在林区,其药性要比人工栽培的家党参较烈,在配方中当人参缺稀时多用野党参来替代,因此,解放前陇西人就把它称为野人参、救命草,上古年代又称为龙须草、神仙草。
野生党参在陇西主要分布在今永吉乡李家山、深林湾、野盏沟一代的原始丛林中,陇漳交接的桦林山林区,渭源县马鹿山、太白山等地也有分布。
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夫子巡狩边界,到朔方郡“。派出大量随从,遍寻奇珍异草和美女,在陇西杨家山(今妙娥沟)不仅得美女妙娥,还得到大量野生神药“黄芪”、“党参”(司马迁《史记》)。
陇西白条党参生产情况
陇西真正意义的出产党参是新中国成立后的20世纪60年代。
1964年,甘肃省中医药配方相当紧张,为发展多种经营,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中医药配方十分紧张的困局,派人到山西长治市和黎城等县考察。在半个多月的考察中,途经壶关、平顺、长子等县实地考察,搜集种植资料栽培,联系引种,根据陇西的地理、气候条件,经多方协调托关系引进党参籽20斤,分别在菜子农业中学试种党参12.5亩,获得成功。
1965年,根据试种结果,将党参籽苗分发给县农中培训的百名学员及部分农户在全县普及。
1970年,甘肃省医药公司根据陇西县党参身长,外皮呈白色的特点,命名为“陇西白条党参”。
1971年,陇西县播种白条党参1469亩,1975年至1981年时播种已达1万亩以上。
1984年,陇西白条党参种植面积高达6.3万亩左右,收购量额高达676万多元,占农副业产值的26.1%。
陇西白条党参产品荣誉
2016年12月20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陇西白条党参”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7年,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正式命名甘肃省陇西县为“全国中药材(黄芪、党参)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
陇西白条党参地理标志
陇西白条党参地域保护范围
陇西县的首阳镇、福星镇、马河镇、碧岩镇、高塄镇(现福星镇)、柯寨乡、种和乡(现福星镇)、德兴乡、双泉乡、宝凤乡(现文峰镇)、昌谷乡(现巩昌镇)。
陇西白条党参质量技术要求
一、种子来源
陇西白条党参属陇西道地中药材,其种子由当地农家自产。
种子质量应符合表1规定:
二、种子选择及处理
育苗种子必须经过过筛精选,以籽粒饱满,无虫蛀、无霉变的上一年新采收的种子为佳。将其放在通气的布袋中保存,播种时捡去其中的秕粒、杂草、土块,采用0.1%多菌灵盐酸盐药液浸种l小时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30分钟,晾干后即可播种。
三、播种育苗
时间4月中、下旬。
(二)整地
结合整地施入磷酸二铵5千克,尿素5千克,精细耙耱。
(三)播种方法
1.撒播法将种子与等量草木灰、细沙或细土混拌均匀后撒施在苗床上,然后用扫帚轻轻拍打,覆一层薄土压实,使种子与土壤紧密结合,以利出苗。
2.覆膜法
4月中旬,用幅宽120厘米的白色薄膜覆盖,宽幅110厘米,窄幅20厘米,膜两边用土压实,防被风吹起。用手持打孔器(直径3厘米),在地膜上并排打孔(穴),穴深2—3厘米,穴距10厘米,行距10厘米。每穴点种子15—20粒,稍覆细土,再覆一层洁净细河沙,增温保墒防板结。
四、种苗选择
来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选择生长健壮、均匀,侧根少、头稍尾完整、头部留有1—2个芽眼,根长10厘米以上、直径1.0—2.0毫米标准的种苗进行移栽。
五、地块选择
(一)选地
白条党参喜温和凉爽气候,移栽地应选择同区域靠阴、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壤肥沃,有机质丰富的地块,前茬作物以豆类、禾本科作物为宜。
(二)整地
所选移栽地块上年夏、秋季前茬作物收获后,立即灭茬深翻、晒垡、纳雨,9月上旬结合深耕(耕深30—45厘米)施入基肥,一般亩施腐熟农家肥(土粪)2500—3000千克,或腐熟有机肥(精肥)1000—1500千克,或腐熟油渣100—150千克,尿素25千克,过磷酸钙40千克,硫酸钾2.5千克,或尿素20千克,磷酸二铵12千克,氯化钾3千克,施入底肥时亩用50%的辛硫磷乳油或48%毒死蜱乳油250—300毫升,兑水8—10千克均匀拌入农家肥一并施入进行土壤消毒,控制地下害虫。秋未耱平保墒,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冬前灌足底水。
1.环境空气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克B3095—1996二级以上标准。
2.灌溉水达到国家农田灌溉水克B5084—1992二级以上标准。
3.土壤环境达到国家土壤质量克B15618—1995二级以上标准。
六、移栽
(一)时间
早春三月下旬至四月上旬土壤完全解冻后进行移栽。
(二)移栽苗用量
一般用量为25—30千克/亩。
(三)移栽方法
用铁锨开沟,沟深25—35厘米,坡度50—60度,耙细沟前坡土块,以株距5—7厘米将参苗摆入沟前坡,根系自然舒展,参头距地表2—3厘米。栽完一行后,以行距20厘米再开沟,取土覆盖前沟,依次进行。亩栽苗5—6万株左右,栽完3—4行后,及时用木耙耙平地面并进行拍打镇压。
七、田间管理
(一)追肥
陇西白条党参一般追肥2—3次。在7—8月营养生长旺盛期,选择降雨后亩施尿素5—10千克。另外可用磷酸二氢钾1200倍液,动力20031200倍液,或云大1201500倍液,于7月上旬开始进行叶面喷施追肥,每隔20天喷1次,连喷3次,可有效提高党参产量和质量。
(二)灌水与排水
以天然降雨为主,一般不需人工灌水。若遇持续干旱气候,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具体情况补灌2—3次,以地面不积水为宜。整个生长期内,雨季要经常注意田间排水,确保雨水通畅排出。
(三)中耕除草
5月上、中旬,株高6—9厘米时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不宜深锄,以免损害根部。松土深度5—7厘米,破除板结,铲除杂草,离苗太近的杂草,用手拔除,以免带出参苗。以后每隔1月除一次草,当党参地上茎蔓交互占满地表时,只拔出大草即可。
打尖可作为一项丰产栽培技术应用于生产,最适宜打尖期为党参营养生长旺盛期,即6月下旬至7月中旬,对苗高30—35厘米的植株,在距地面15厘米左右处打尖,一般打尖2次。
八、采挖
(一)采挖时间
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地上部分枯萎后,割掉茎叶,后熟10—15天启挖参根。
(二)采挖方法
铁钗垂直向下插入地块,挖出全根,散置于地面晾晒,太阳落山前收入篓中或车中运回家中。
九、分级标准
白条党参的分级标准应符合表3的规定。
十、加工
(一)干制整形
刚运回的党参摊于干净地面,在太阳下晾晒,抖去外皮泥土,按直径大小分成三至四级。头尾理齐,横行排列,置太阳下晒至四成干,至表皮略湿发软时,用线沿根头细颈处串起,卷成直径15—20厘米小捆,置木板上用手轻度搓揉2—3遍,摊于或悬挂于太阳下,或干燥、温暖的室内晒干或晾干,八成干时取下,整齐堆放,高70—100厘米,镇压7—10天,使党参变直,然后扎成直径8—10厘米的锥形小把。晾至全干时打开扎把,下串,用清水冲洗,洗去外皮泥土、须根,弃除伤疤、病斑、掐尾、打叉、分级,用橡皮筋沿党参条变细处扎成直径8—10厘米小把,倒立于干净晒场,在太阳下晒干至含水量11—12%,装箱即为把子党参。
(二)产地初加工
党参的原药材加工产品有条子、寸节、片子三种,条子一般由特等、一等、二等品加工,长度不少于10厘米;寸节由一等、二等加工,将党参去头去尾,保留3厘米长;片子多由三等品加工,因党参为肉质根,含糖分较多,加工的片子大多为圆片,即将参根横切成厚0.2厘米薄片。用真空塑封包装和铝铂压膜包装,有50克、200克、500克包装。
十一、贮藏
短期贮存于干燥、通风、清洁的阴凉处,长期贮藏时用生石灰撒涂于仓库四周消毒,用清洁干燥麦秸、谷草或木板覆地防潮,保持药材与周围墙壁距离1—2米,药材堆放体积5×5×5立方米,堆间距1米,层间用椽木或木板隔开,库内干燥,阴蔽,6—7月翻晒一次杀菌消毒,库内温度保持在5—10℃,可安全贮存1—2年。
陇西白条党参历史文化
据说玉皇大帝去会西王母,行走在天际,一边领略山川河岳,一边手捋胡须,结果随手飘落的胡须落在下界,便长出“党参”这种东西,因此上古人就把它叫“龙须草”或“神仙草”。
据白寿彝《中国通史稿》记载: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年),“千古一帝”秦始皇,开始了第一次西巡行,由咸阳向西准备经平凉到天水返回咸阳,当西巡至鸡头山时,有秦人上书:“渭水、洮河山谷上古时期皇帝与蚩尤交兵时射出的飞箭落在禹王导渭的山谷中,长出一种神草,名曰箭杆花,另有一种名曰龙须草,遇金童玉女可得也”。秦始皇听后,派出数千名童男童女等随从,遍及渭首寻仙药。秦始皇得黄芪后,龙颜大悦,直呼曰:“箭杆花乃神祇也”,并令医官将此药从此叫“黄祇”。又对着长满须根的野党参,同样也捋了捋他的胡须,向地下一甩,可惜的是在他脚下并没有长出龙须草。于是大怒一声:“移上苑”。医官随从们忙又返回陇西渭首,连跟带土采集了许多回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