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龙红谷

安龙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管理

原产地贵州

– 产地市县: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
– 产品大类:种植业类
– 产地小类:粮食类
– 地标证书编号:AGI02582
– 地标认证时间:2019
– 品质特点:米粒细长,色泽红色,米饭清香,口感细腻
– 地理标志分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 地标批准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126号
– 地标批准时间:2019年1月17日
生态环境

2.1 气候
安龙县境有明显的山地气候特点,中部岩溶、丘陵、盆坝地貌,温和多雨。东北部低中山、侵蚀山地地貌,温暖少雨。西北部中中山、侵蚀溶蚀山地地貌,温凉多雨。东及中南部低中中山、岩溶峰丛地貌,温热少雨。南部低山、河谷、侵蚀山地地貌,干热少雨。
无霜期308天,年平均气温15.1℃,水稻孕穗期所处7月上旬,为年最热时段平均气温21.8℃,极热时段出现在7月中旬,平均气温22.0℃,5月至7月,平均气温21.5℃;秋季,平均气温15.5℃。利于水稻幼穗分化和灌浆结实,高产优质。夏季,平均气温21.5℃;秋季,平均气温15.5℃。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565.6小时,占日照时数的35%,水稻生长季日照时数占全年日照时数90%,光热同期有利于水稻品质和产量形成。
2.2 土壤
自然土以黄壤及石灰土为主,耕地面积50 014.7hm2,其中水田18 235.3hm2,旱地约31 779.3hm2,主要成土母质为砂页岩风化物、石灰岩风化物及第四纪黄色粘土。全县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平均值40-50g/kg,全氮含量也较高,有效磷含量偏低,钾含量为中等水平。
2.3 水文水质
县内地表水和地下水,西南部属南盘江水系,东北部属北盘江水系。境内溪河属山区雨源性河流,汛期在5~9月,汛期河流径流量占全年的71.05%左右。10月起至次年4月,雨量减少,水位逐渐下降,水量递减,为枯水期。
由于受地质构造的影响,县境河流比降大且明暗流交替变化,多数河流均以伏流出界。全县流域面积大于20平方千米,河长大于10千米,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河流共34条,总长412.7千米,集雨总面积2020.92平方千米。河域多年平均降雨量1240毫米。降雨总量275682万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量29.65立方米/秒,常年水径流总量119269万立方米,其中:偏枯年94422万立方米,特枯年65847万立方米。
县境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084毫米,水温为18℃~20℃,且按不同地域年均温和日照时数,呈南高北低、低海拔高、高海拔低的特点分布。
县境水质按国家水质等级标准综合评价为1至3级,氟、砷、氯、铅、镉5项毒物均未验出(个别项仅现痕迹),综合评价为一级。除龙山北乡河、鲁沟纳利河、洒雨科花小溪等煤地层区域硫酸根(SO4)离子含量(17—60毫克/mL)较高,水呈淡黄色,味涩,在枯水季节不宜人畜饮用和农田灌溉外,其余河流水质均属矿化度低,类型简单的优质水。
2.4地形地貌
安龙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整个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地貌呈多级台阶状逐级下降至南盘江河谷。中部较为平坦。境内最高点为北部龙山镇的龙头大山,主峰公龙山海拔1966.4米。最低点为南部坡脚乡者干河汇入南盘江处,海拔407米。境内地形起伏大、类型多。受地形、地势和海拔高度的影响,土壤、气候、生物等均具有垂直分布的特点。
安龙县地貌以山地为主,呈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66.3%,丘陵地占22.3%,坝子占10.8%,河流、水库、海子、井、泉等水面占0.6%。
在崇山峻岭中,还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山间盆地(坝子)。这些坝子由于地势低平,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水热条件好,加上灌溉水源便利,成为安龙县农业生产的宝地,是安龙县主要的粮油产区。著名的有木咱、兴隆、普坪、龙广等坝子。耕地呈坝子分布是安龙耕地分布的一个特点。全县6.7公顷以上的坝子有20多处,这些坝子是水稻连片集中种植区域,适宜耕作和集约化经营。

地域范围

地域保护范围为:10个乡镇和3个街道办事处共187个行政村,具体有:龙山镇、栖凤办、龙广镇、德卧镇、招堤办、洒雨镇、普坪镇、新桥镇、海子镇、钱相办、万峰湖镇、木咱镇、笃山镇等;地理坐标:东经104°59′-105°40 ′北纬24°54′-25°23′。生产规模9333.33公顷,年产量为5.6万吨。

品质特性

4.1 产品品质特色
4.1.1 外在感官
米粒细长,色泽红色;米饭清香、口感细腻、软硬适中有嚼劲,清甜,冷饭不回生。
4.1.2内在品质
营养丰富,含硒、锌、镁、黄酮等营养成分,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种类多,可提供人必需的营养和能量。直链淀粉适中,胶稠度好,口感好,胶稠度≥80mm,直链淀粉(干基)14.0%~18.0%,碱消值7.0级。
4.2 质量安全规定
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严格执行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NY/T 419《绿色食品 大米》、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685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NY/T1056绿色食品储藏运输准则、GB/T17891《优质稻谷》、GB2715《粮食卫生标准》、GB2763《粮食中农药最大残留量》等标准。
安龙红谷生产过程及产品质量符合国家相关强制性技术规范要求,符合《稻谷》GB1350的要求。

生产方式

3.1 产地环境
安龙红谷生产基地远离城镇集中居住区(5公里范围内)及公路主干道(2公里范围内),稻田连片集中,林木覆盖率高,生态环境优良,灌排配套,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 3095中二级的要求;土壤无污染史、地势平坦、土质疏松、肥力较高,土壤环境质量分类为Ⅰ类或Ⅱ类,土壤环境质量不得低于GB 15618中二级的要求;基地建有灌溉水库、水质优、无污染,水质符合GB 5084的要求。
3.2 品种
经过提纯复壮的安龙红谷地方红米品种,经检测,蛋白质7.8%,膳食纤维3.81%,泛酸3.7×103ug/100g,总黄酮117.4mg/100g,硒0.086mg/kg,锌20.4mg/kg,镁965mg/kg,锰22.4mg/kg,钠4.88mg/kg,钙90.3mg/kg,磷2515mg/kg,铜1.81mg/kg。
种子质量需符合GB/T 4404.1中的质量标准,为无病菌、虫源、无破粒、无秕粒、优质高产的水稻良种。
3.3 栽培和田间管理
3.3.1 种子处理
用20%的盐水或泥水选种,选出的种子用浸种灵一包(2ML)兑水10公斤,浸种6公斤,浸种2天后捞出控干进行催芽,有50%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3.3.2 秧床整理
选取无盐碱、土地肥沃、平坦的壤土为育秧地块,田要泡透使土质松软。秧床设置宽1.5米、长15米,秧沟宽30厘米、深30厘米,将秧床精细整理,达到平整一致,无作物根茬、杂草。
3.3.4 播种
4月5—15日,选无风温暖日播种,按每平方米50-60克芽谷,均匀撒播,播后进行踏谷(踏谷不可太深,不能用未腐熟的有机物覆盖),将种子入土“含七露三”状态;播种后即盖膜保温、保湿,平日秧沟内灌满水以保持秧床湿润。
3.3.4 秧田管理
高温天气要注意膜内温度,当温度高于35度时即开膜扇风、晾苗,防止高温烧苗。秧苗一叶一心后,选无风或小风天气揭膜炼苗。揭膜后追肥两次,第一次在3叶期施断奶肥,结合灌水施肥,每个平方米撒施尿素15—20克;第二次拔秧移栽前5天左右使用,每平方米施10—15克尿素。
3.3.5 移栽
3.3.5.1 移栽日期
5月5—15日插秧,秧龄30—40天,叶龄4—6叶,株高15—20cm。
3.3.5.2 移栽规格
移栽株穴距30-33cm×16.5-18cm,机插秧规格为30cm×16cm,也可选择宽窄行,每亩1.1-1.3万穴,每穴3—4苗。
3.3.5.3 质量要求
移栽要求:“浅、稳、匀、直、正”。
3.3.6 田间管理
3.3.6.1 整地
上季水稻收后(10月中下旬),秸秆全部还田深翻,亩秸秆还田量在700公斤以上。当年3月上旬,亩施农家肥1000公斤。田块平整度达到高低差在3—5cm内。
3.3.6.2 田间水分管理
插秧后,深水护秧,水层3—5cm,减少叶面蒸腾,促使早返青。秧苗返青活棵后,浅水管理,干干湿湿促分孽。有效分蘖临界期前进行晒田,时间4—5天;水稻生育中期,浅水管理、间歇灌溉。水稻抽穗后,干干湿湿管理,收割前7—10天排水。
3.3.6.3 追肥
每亩总追肥量尿素13-18公斤,N、P、K复合肥(N、P、K比例为1:0.6:1.2。
移栽前施:4-6公斤尿素、全部磷肥,50%的钾肥做底肥。
插秧后5天追施蘖肥:尿素4-6公斤/亩。
7月中旬追施穗肥,尿素5-6公斤/亩,50%的钾肥做穗肥。
按有机种植要求:追施1-2次腐熟的饼肥3—5公斤/亩,或沼液150—250公斤或其他允许使用的商品纯有机肥料。
3.3.7 病虫害综合防治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从粮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出发,综合应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和危害。农药使用应符合GB 4285. 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
3.3.7.1 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治
冬耕晒田:生产基地每年种植一茬水稻,秋收后,采用深耕晒垄养田的方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冻死越冬虫卵。
浅水层管理及适时晒田:改善田间小气候,降低了田间湿度,减轻病虫害发生。
田块泡田时在田块的下风口及时打捞作物浪渣残体,清除病源菌核,降低病源基数,减轻病虫害发生。
黑光灯诱杀害虫。7月中旬,在田间设置黑光灯诱杀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成虫。
利用生物多样性、稻鸭、稻鱼模式,引入虎纹蛙、姬蜂等天敌、性诱剂等生物防治稻飞虱和螟虫。
3.2.7.2 药剂防治
采取绿色防控农药防治病虫害:15%茚虫威悬浮剂、福戈(40%氯虫苯甲酰胺+20%噻虫嗪水分散粒剂)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三化螟、稻飞虱、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特福力)或6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非常红)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千红)防治稻飞虱。
40%稻瘟灵乳油(富士一号)、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稻艳)防治稻瘟病、20%烯肟•戊唑醇悬浮剂(爱可)或300克/升苯甲•丙环唑悬浮剂防治纹枯病。
3.3.8 收获
保证成熟度,每穗谷粒颖壳95%以上变黄,米粒变硬,呈透明状;适当控制收获时水分(22—25%)。收割前应对收割机进行清理,防止品种间混杂。
3.4 干燥技术
采用保质干燥技术,即根据不同粮食品种的加工用途要求采用相应的干燥工艺技术及装备,最低限度的降低烘干对粮食加工用途的影响,满足粮食加工生产需求。
3.4.1 干燥机及配套设备
干燥机:干燥机应符合GB/T 16714. NY/T 463的规定。配套设备应符合LS/T 3501.1等的相关规定,提升机、输送机、烘前仓、缓苏仓、烘后仓等经调试运行,应能正常投入使用。
3.4.2 干燥工艺参数
干燥工艺按GB/T 21015 执行。干燥成品质量指标检验按GB/T 6970规定执行。
表1 干燥工艺控制参数
品种安龙红谷
允许受热温度/℃ ≤35
出机粮温/℃ ≤环境温度≤0℃5
环境温度>0℃环境温度+5
一次降水幅度/%≤3.0
干燥速率/(%/h) ≤0.8
烘干后水分含量/%12.8%
破碎粒增加值/%≤0.3
(重度)1裂纹粒增加值/% ≤降水幅度≤5%3.0
降水幅度
>5%,≤10%
降水幅度>10%
发芽(生活力)率2/% ≥90
热损伤粒/% ≤——
干燥不均匀度3/% ≤降水幅度≤5%1.0
降水幅度
>5%,≤10%1.5
降水幅度>10%2.0
3.5 收购及验收标准
3.5.1地域要求
水稻必须是来源于安龙红谷规定区域规划内的,并按照安龙红谷水稻栽培生产技术规程所生产的水稻。
3.5.2 品种要求
水稻品种是经多年试验和市场检验的适合地域生产栽培的小红香米等品种。
3.5.3 质量要求
水稻收购时要求:水份不超过13.5%,杂质不超过1%,品种纯度保证在98%以上。
3.6 贮藏技术
3.6.1 仓库
通风、透气、防雨、防潮、无污染源。
3.6.2 设施
挡鼠板,防虫沙窗,库区灭鼠、灭雀、灭虫、防火、防盗、防霉条件良好,设备齐全。
3.6.3 分类存放
按不同品种、不同等级、不同水份、分类入库保管,严格防止不同类型、不同种植基地农户组的原粮混杂。
3.6.4 储藏技术
真菌毒素、污染物、农药残留等安全卫生指标需符合安全指数要求方可入仓。严格控制储粮过程中药剂的使用,推荐使用生物类药剂。药剂类型、使用要求、药剂残留应符合GB/T 22497. LS 1212. GB/T 22498的要求。中严格控制储藏环境条件,防止安全卫生指标等超标,不得有外来污染或混入。
3.6.5 保管方法
成品采用定量包装,码垛整齐,批次清楚,保证先进先出,码垛与地面的距离不小于10厘米,与墙面、顶面之间留有30-50厘米的距离。
原料库设有台帐和出入库记录,每月定期盘点,保持帐、物、卡一致。
仓库保管员定期检查,并做好库存检查记录,发现异常通知质检部门确认、处理。
3.7 加工技术
流程:原料库→原料初选→振动清理→电子流量去石机→磁选器→砻谷机→谷糙分离机→厚度选择机→砂辊米机→长度选择机→色选机1→色选机2→电子计量→包装→入库。
要求:彻底清除石子,糠粉,碎粒,虫卵和异色粒等杂质和病斑料,确保了产品质量。米粒光滑,完整,无污染,免淘洗,有效地保存了米中水溶性维生素等营养成份。
3.7.1 加工方案
由公司车间主任、技术员提出批量加工方案下达车间。
3.7.2 检斤
由保管员进行批量检斤、填写出库报告单,方可进入生产车间。
3.7.3 卫生
出库和加工前,仓库和车间必须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清理,保持良好卫生环境。
3.7.4 清、选工序操作标准
清杂去石,应用振荡清理筛,振动去石机,磁力分选器和循环风直连轻杂质分离机清杂去石,按设备说明书操作。
3.7.5 糙米加工工序操作标准
3.7.5.1 清积除杂
因前批量的加工存积谷物不能彻底清理,给纯品种绿色食品稻米留下隐患,所以,正常运转后,必须将最先出机的糙米(3—5公斤)截留,单独存放,视为混杂米,以保证稻米纯度。
3.7.5.2 操作程序
先开机后进料,停机前切断进料,再开机。调整前、后辊转速,使速度符合要求,确保效果良好。根据工艺要求的转数,调整调速机构和筛面倾角,控制净糙含谷量,一般是快转速高倾角对保证净糙质量有利。
3.7.5.3 机器正常运转后注意事项
经常检查净糙、回砻谷质量、适当调节调速机构和筛面倾角,即保证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又提高净糙产量;尽量使三层筛面流量保持一致,严禁出料口堵塞;确保进料斗均匀增料,控制进灌机的谷糙机的谷糙混合物脱壳率在85—90%,含谷壳率小于0.3%。
3.7.6 精米加工
3.7.6.1 清除机器周围杂物,保持糙米入机的清洁、卫生,用流量调节门来控制,调节好糙米入机流量,保证机器正常运转。
3.7.6.2 碾米过程中粮温上升控制在20℃左右,出机时粮温控制在40℃以下。根据保留种皮和果皮程度不同,调节压铊式压力门和弹簧压力门,使之达到所需精米要求。
3.7.6.3 及时检查米筛,发现问题及时更换,防止漏米,或混入碎米,影响米的质量,降低出米率,造成精米损失。
3.7.6.4 保证加工期间的卫生,严禁污染物进入外框,及时清除积糠,保持机械内部清洁。
3.8 加工质量控制
精洁大米要求精度,以国家制定的精度标准样品检验。
3.8.1特等
背沟有皮,粒面米皮基本去净的占85%以上。
3.8.2标准一等
背沟有皮,粒面留皮不超过1/5的占80%以上。
3.8.2标准二等
背沟有皮,粒面留皮不超过1/3的占75%以上。
3.9 批次号的编制方法及管理规程
3.9.1 编制方法
批次号由生产技术部门负责编制,内容包括:生产日期、生产班次、质检号、产品品种、数量、等级。
3.9.2 管理规程
3.9.2.1 生产车间要严格按照批次号组织生产。
3.9.2.2 同品种、不同地块、不同水分的成品不可使用同一批次号。
3.9.2.3 同品种、同地块、同水分、不同收获时间的不能使用同一批次号。
3.9.2.4 批次号必须清晰可见,便于查看、追溯。
3.10 产品包装和管理方法
由生产技术部负责确定产品包装材料,包括设计和要求。采用的包装材料必须清洁卫生,符合国家食品包装材料卫生标准要求。包装时使用的工器具必须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污染。
3.10.1 检验合格后的成品由车间与保管员办理入库手续,并做好入库记录。
3.10.2 成品库应防雨、防潮、防霉变、清洁卫生,不能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和其它易腐、易燃品。
3.10.3 成品入库时应按批次号存放,不得混杂,每批次要有标识,标签应明确标明:生产日期、产品品种、数量、入库时间等。
3.11 产成品储藏
产成品是原粮加工的最终环节,最终产品,所以,产成品保管至关重要。
3.11.1 按品种、等级存放。
3.11.2 垫底、通风保管。
3.11.3 加强“四防”措施,防霉、防鼠、防火、防盗。
3.11.4 产品包装准确,商标、品名、产地、容量、保存期、出厂日期清晰,防止错包。
3.12 产成品质量控制
产品出库前由质检员按规定的扦样方法、标准进行检验并做好记录;合格产品贴上“合格标签”;不合格产品贴上“不合格标签”,并将其隔离放置在仓库的“不合格区”。
3.13 产品出库程序
3.13.1 产品出库时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就是按生产批次号的生产日期出库。
3.13.2 对出库的合格产品应标明出库日期、生产批次、销售地等,以供质量追溯。
3.13.3 销售部对售出产品在出库单上签字,保管员签字。
3.13.4 保管员做好产品出库记录、库存记录便于按批次销售
3.13.5 零售建立产品信息追溯机制和召回机制。
3.14 加工人员
按国家卫生部门的有关要求,对从事公司精米加工的人员(指进加工车间和接触原粮的产成品人员)进行健康检查,持健康证上岗。

包装规范

5.1 使用安龙红谷产品地理标志的产品必须产自划定区域。
5.2 使用安龙红谷地理标志的生产经营者必须取得登记产品相关的生产经营资质。
5.3 使用安龙红谷地理标志的生产经营者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质量技术规范组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5.4 使用安龙红谷地理标志的生产经营者必须按照生产经营年度,向玉屏侗族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提出申请,并签订安龙红谷产品地理标志使用协议,在协议中载明产量、范围及相关的责任和义务。
5.5 安龙红谷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可以在产品及其包装上使用安龙红谷产品地理标志。
5.6 安龙红谷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可以使用登记的安龙红谷产品地理标志进行宣传和参加展览、展示和展销。
5.7 安龙红谷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应当自觉接受登记证书持有人的监督检查,保证安龙红谷地理标志产品的品质和信誉。
5.8 产品储藏及运输
5.8.1 储藏
产品仓库专用,仓库必须干净、卫生、通风,严禁与有污染的异味物品共储一室。
5.8.2 运输
运输具有防雨淋措施,堆装整齐,注意通风。运输过程中,注意严防雨淋,严禁用含残毒污染的仓库和车厢,不允许和有毒物品混放混装,贮存在通风、干燥的室内,以防发霉。

产品百科
安龙红谷,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安龙红谷又称小红香米,其种植条件苛刻,对海拔、水源、水质、土壤、大气质量等种植环境有着高标准要求。安龙红谷米粒细长,内种皮色泽透红,加工成花米,蒸煮清香,粘而不糯,糯中带粘,有嚼劲,口感软绵、顺滑,入口带有一种清甜的香味,冷饭也不回生。
2019年1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对“安龙红谷”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中文名
安龙红谷
产地名称
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
品质特点
米粒细长,色泽红色,米饭清香,口感细腻
地理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批准文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126号
批准时间
2019年1月17日

安龙红谷产品特点

  • 外在感官特征
安龙红谷米粒细长,色泽红色;米饭清香、口感细腻、软硬适中有嚼劲,清甜,冷饭不回生。
  • 内在品质指标
安龙红谷营养丰富,含硒、锌、镁、黄酮等营养成分,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种类多,可提供人必需的营养和能量。直链淀粉适中,胶稠度好,口感好,胶稠度≥80毫米,直链淀粉(干基)14.0%~18.0%,碱消值7.0级。
经检测,安龙红谷含蛋白质7.8%,膳食纤维3.81%,泛酸3.7毫克/100克,总黄酮117.4毫克/100克,硒0.086毫克/千克,锌20.4毫克/千克,镁965毫克/千克,锰22.4毫克/千克,钠4.88毫克/千克,钙90.3毫克/千克,磷2515毫克/千克,铜1.81毫克/千克。

安龙红谷安龙红谷

安龙红谷产地环境

安龙红谷气候特征

安龙县境有明显的山地气候特点,中部岩溶、丘陵、盆坝地貌,温和多雨。东北部低中山、侵蚀山地地貌,温暖少雨。西北部中中山、侵蚀溶蚀山地地貌,温凉多雨。东及中南部低中中山、岩溶峰丛地貌,温热少雨。南部低山、河谷、侵蚀山地地貌,干热少雨。
安龙县无霜期308天,年平均气温15.1℃,水稻孕穗期所处7月上旬,为年最热时段平均气温21.8℃,极热时段出现在7月中旬,平均气温22.0℃,5月至7月,平均气温21.5℃;秋季,平均气温15.5℃,利于水稻幼穗分化和灌浆结实,高产优质。夏季平均气温21.5℃,秋季平均气温15.5℃。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565.6小时,占日照时数的35%,水稻生长季日照时数占全年日照时数90%,光热同期有利于水稻品质和产量形成。

安龙红谷土壤地貌

安龙红谷安龙红谷

安龙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整个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地貌呈多级台阶状逐级下降至南盘江河谷。中部较为平坦。境内地形起伏大、类型多。受地形、地势和海拔高度的影响,土壤、气候、生物等均具有垂直分布的特点。

安龙县地貌以山地为主,呈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66.3%,丘陵地占22.3%,坝子占10.8%,河流、水库、海子、井、泉等水面占0.6%。崇山峻岭中还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山间盆地(坝子),这些坝子由于地势低平,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水热条件好,加上灌溉水源便利,是安龙县主要的粮油产区。著名的有木咱、兴隆、普坪、龙广等坝子。耕地呈坝子分布是安龙耕地分布的一个特点。全县6.7公顷以上的坝子有20多处,这些坝子是水稻连片集中种植区域,适宜耕作和集约化经营。
安龙县自然土以黄壤及石灰土为主,耕地面积50014.7公顷,其中水田18235.3公顷,旱地约31779.3公顷,主要成土母质为砂页岩风化物、石灰岩风化物及第四纪黄色粘土。全县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平均值40~50克/千克,全氮含量也较高,有效磷含量偏低,钾含量为中等水平,适宜水稻种植。

安龙红谷水文水质

安龙县内地表水和地下水中,西南部属南盘江水系,东北部属北盘江水系。境内溪河属山区雨源性河流,汛期在5~9月,汛期河流径流量占全年的71.05%左右。10月起至次年4月,雨量减少,水位逐渐下降,水量递减,为枯水期。
安龙红谷安龙红谷

由于地质构造的影响,安龙县境河流比降大且明暗流交替变化,多数河流均以伏流出界。全县流域面积大于20平方千米,河长大于10千米,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河流共34条,总长412.7千米,集雨总面积2020.92平方千米。河域多年平均降雨量1240毫米。降雨总量275682万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量29.65立方米/秒,常年水径流总量119269万立方米,其中偏枯年94422万立方米,特枯年65847万立方米。

安龙县境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084毫米,水温为18℃~20℃,且按不同地域年均温和日照时数,呈南高北低、低海拔高、高海拔低的特点分布。
安龙县境水质按国家水质等级标准综合评价为1至3级,氟、砷、氯、铅、镉5项毒物均未验出(个别项仅现痕迹),综合评价为一级。除龙山北乡河、鲁沟纳利河、洒雨科花小溪等煤地层区域硫酸根(SO4)离子含量(17~60毫克/毫升)较高,水呈淡黄色,味涩,在枯水季节不宜人畜饮用和农田灌溉外,其余河流水质均属矿化度低、类型简单的优质水。

安龙红谷历史渊源

安龙红谷米粥安龙红谷米粥

安龙红谷(小红香米)原属安龙县当地种植的常规水稻,由于产量较低,种植的农户逐渐减少,该品种濒临灭绝。

2015年,安龙县农业部门组织相关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对全县的安龙红谷(小红香米)品种进行筛选、培育,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打造无公害、绿色、有机的小红香米品牌。
2018年,龙山镇丫科村由安龙县农业局免费提供种子和技术指导,着力在促进安龙红谷(小红香米)种植提质增效方面下功夫,打造生态有机农产品品牌,建设面积为1000亩的无公害、生态有机种植基地,其中带动贫困户种植300多亩。

安龙红谷生产情况

2016年,安龙县龙山镇丫科村种植安龙红谷(小红香米)1600亩。
2018年,安龙红谷生产规模9333.33公顷,年产量为5.6万吨。

安龙红谷产品荣誉

2019年1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对“安龙红谷”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安龙红谷安龙红谷

安龙红谷地理标志

安龙红谷地域保护范围

安龙红谷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10个乡镇和3个街道办事处共187个行政村,包括龙山镇、栖凤办、龙广镇德卧镇、招堤办、洒雨镇普坪镇新桥镇海子镇、钱相办、万峰湖镇木咱镇笃山镇等。地理坐标:东经104°59′~105°40 ′,北纬24°54′~25°23′。

安龙红谷质量技术要求

  • 特定生产方式
1、产地环境
安龙红谷安龙红谷

安龙红谷生产基地远离城镇集中居住区(5公里范围内)及公路主干道(2公里范围内),稻田连片集中,林木覆盖率高,生态环境优良,灌排配套,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 3095中二级的要求;土壤无污染史、地势平坦、土质疏松、肥力较高,土壤环境质量分类为Ⅰ类或Ⅱ类,土壤环境质量不得低于GB 15618中二级的要求;基地建有灌溉水库、水质优、无污染,水质符合GB 5084的要求。

2、品种
经过提纯复壮的安龙红谷地方红米品种。
种子质量需符合GB/T 4404.1中的质量标准,为无病菌、虫源、无破粒、无秕粒、优质高产的水稻良种。
3、栽培和田间管理
3.1 种子处理
用20%的盐水或泥水选种,选出的种子用浸种灵一包(2毫升)兑水10公斤,浸种6公斤,浸种2天后捞出控干进行催芽,有50%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3.2 秧床整理
选取无盐碱、土地肥沃、平坦的壤土为育秧地块,田要泡透使土质松软。秧床设置宽1.5米、长15米,秧沟宽30厘米、深30厘米,将秧床精细整理,达到平整一致,无作物根茬、杂草。
3.3 播种
4月5~15日,选无风温暖日播种,按每平方米50~60克芽谷,均匀撒播,播后进行踏谷(踏谷不可太深,不能用未腐熟的有机物覆盖),将种子入土“含七露三”状态;播种后即盖膜保温、保湿,平日秧沟内灌满水以保持秧床湿润。
3.4 秧田管理
高温天气要注意膜内温度,当温度高于35度时即开膜扇风、晾苗,防止高温烧苗。秧苗一叶一心后,选无风或小风天气揭膜炼苗。揭膜后追肥两次,第一次在3叶期施断奶肥,结合灌水施肥,每个平方米撒施尿素15~20克;第二次拔秧移栽前5天左右使用,每平方米施10~15克尿素。
3.5 移栽
3.5.1 移栽日期
5月5~15日插秧,秧龄30~40天,叶龄4~6叶,株高15~20厘米。
3.5.2 移栽规格
移栽株穴距30~33厘米×16.5~18厘米,机插秧规格为30厘米×16厘米,也可选择宽窄行,每亩1.1~1.3万穴,每穴3~4苗。
3.5.3 质量要求
移栽要求:“浅、稳、匀、直、正”。
3.6 田间管理
3.6.1 整地
上季水稻收后(10月中下旬),秸秆全部还田深翻,亩秸秆还田量在700公斤以上。当年3月上旬,亩施农家肥1000公斤。田块平整度达到高低差在3~5厘米内。
3.6.2 田间水分管理
插秧后,深水护秧,水层3~5厘米,减少叶面蒸腾,促使早返青。秧苗返青活棵后,浅水管理,干干湿湿促分孽。有效分蘖临界期前进行晒田,时间4~5天;水稻生育中期,浅水管理、间歇灌溉。水稻抽穗后,干干湿湿管理,收割前7~10天排水。
3.6.3 追肥
每亩总追肥量尿素13~18公斤,N、P、K复合肥(N、P、K比例为1:0.6:1.2。
移栽前施:4~6公斤尿素、全部磷肥,50%的钾肥做底肥。
插秧后5天追施蘖肥:尿素4~6公斤/亩。
7月中旬追施穗肥,尿素5~6公斤/亩,50%的钾肥做穗肥。
按有机种植要求:追施1~2次腐熟的饼肥3~5公斤/亩,或沼液150~250公斤或其他允许使用的商品纯有机肥料。
3.7 病虫害综合防治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从粮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出发,综合应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和危害。农药使用应符合GB 4285、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
3.7.1 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治
冬耕晒田:生产基地每年种植一茬水稻,秋收后,采用深耕晒垄养田的方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冻死越冬虫卵。
浅水层管理及适时晒田:改善田间小气候,降低了田间湿度,减轻病虫害发生。
田块泡田时在田块的下风口及时打捞作物浪渣残体,清除病源菌核,降低病源基数,减轻病虫害发生。
黑光灯诱杀害虫。7月中旬,在田间设置黑光灯诱杀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成虫。
利用生物多样性、稻鸭、稻鱼模式,引入虎纹蛙、姬蜂等天敌、性诱剂等生物防治稻飞虱和螟虫。
3.7.2 药剂防治
采取绿色防控农药防治病虫害:15%茚虫威悬浮剂、福戈(40%氯虫苯甲酰胺+20%噻虫嗪水分散粒剂)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三化螟、稻飞虱、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特福力)或6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非常红)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千红)防治稻飞虱。
40%稻瘟灵乳油(富士一号)、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稻艳)防治稻瘟病、20%烯肟·戊唑醇悬浮剂(爱可)或300克/升苯甲·丙环唑悬浮剂防治纹枯病。
3.8 收获
保证成熟度,每穗谷粒颖壳95%以上变黄,米粒变硬,呈透明状;适当控制收获时水分(22~25%)。收割前应对收割机进行清理,防止品种间混杂。
4、干燥技术
采用保质干燥技术,即根据不同粮食品种的加工用途要求采用相应的干燥工艺技术及装备,最低限度的降低烘干对粮食加工用途的影响,满足粮食加工生产需求。
4.1 干燥机及配套设备
干燥机:干燥机应符合GB/T 16714、NY/T 463的规定。配套设备应符合LS/T 3501.1等的相关规定,提升机、输送机、烘前仓、缓苏仓、烘后仓等经调试运行,应能正常投入使用。
4.2 干燥工艺参数
干燥工艺按GB/T 21015 执行。干燥成品质量指标检验按GB/T 6970规定执行。
表1 干燥工艺控制参数
品种
安龙红谷
允许受热温度/℃≤
35
出机粮温/℃ ≤
环境温度≤0℃
5
环境温度>0℃
环境温度+5
一次降水幅度/% ≤
3.0
干燥速率/(%/小时) ≤
0.8
烘干后水分含量/%
12.8%
破碎粒增加值/%≤
0.3
(重度)裂纹粒增加值/% ≤
降水幅度≤5%
3.0
降水幅度>5%,≤10%
降水幅度>10%
发芽(生活力)率/%≥
90
干燥不均匀度/%≤
降水幅度≤5%
1.0
降水幅度>5%,≤10%
1.5
降水幅度>10%
2.0
5、收购及验收标准
5.1 地域要求
水稻必须是来源于安龙红谷规定区域规划内的,并按照安龙红谷水稻栽培生产技术规程所生产的水稻。
5.2 品种要求
水稻品种是经多年试验和市场检验的适合地域生产栽培的小红香米等品种。
5.3 质量要求
水稻收购时要求:水份不超过13.5%,杂质不超过1%,品种纯度保证在98%以上。
6、贮藏技术
6.1 仓库
通风、透气、防雨、防潮、无污染源。
6.2 设施
挡鼠板,防虫沙窗,库区灭鼠、灭雀、灭虫、防火、防盗、防霉条件良好,设备齐全。
6.3 分类存放
按不同品种、不同等级、不同水份、分类入库保管,严格防止不同类型、不同种植基地农户组的原粮混杂。
6.4 储藏技术
真菌毒素、污染物、农药残留等安全卫生指标需符合安全指数要求方可入仓。严格控制储粮过程中药剂的使用,推荐使用生物类药剂。药剂类型、使用要求、药剂残留应符合GB/T 22497、LS 1212、GB/T 22498的要求。严格控制储藏环境条件,防止安全卫生指标等超标,不得有外来污染或混入。
6.5 保管方法
成品采用定量包装,码垛整齐,批次清楚,保证先进先出,码垛与地面的距离不小于10厘米,与墙面、顶面之间留有30~50厘米的距离。
原料库设有台帐和出入库记录,每月定期盘点,保持帐、物、卡一致。
仓库保管员定期检查,并做好库存检查记录,发现异常通知质检部门确认、处理。
7、加工技术
流程:原料库→原料初选→振动清理→电子流量去石机→磁选器→砻谷机→谷糙分离机→厚度选择机→砂辊米机→长度选择机→色选机1→色选机2→电子计量→包装→入库。
要求:彻底清除石子,糠粉,碎粒,虫卵和异色粒等杂质和病斑料,确保了产品质量。米粒光滑,完整,无污染,免淘洗,有效地保存了米中水溶性维生素等营养成份。
7.1 加工方案
由公司车间主任、技术员提出批量加工方案下达车间。
7.2 检斤
由保管员进行批量检斤、填写出库报告单,方可进入生产车间。
7.3 卫生
出库和加工前,仓库和车间必须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清理,保持良好卫生环境。
7.4 清、选工序操作标准
清杂去石,应用振荡清理筛,振动去石机,磁力分选器和循环风直连轻杂质分离机清杂去石,按设备说明书操作。
7.5 糙米加工工序操作标准
7.5.1 清积除杂
因前批量的加工存积谷物不能彻底清理,给纯品种绿色食品稻米留下隐患,所以,正常运转后,必须将最先出机的糙米(3~5公斤)截留,单独存放,视为混杂米,以保证稻米纯度。
7.5.2 操作程序
先开机后进料,停机前切断进料,再开机。调整前、后辊转速,使速度符合要求,确保效果良好。根据工艺要求的转数,调整调速机构和筛面倾角,控制净糙含谷量,一般是快转速高倾角对保证净糙质量有利。
7.5.3 机器正常运转后注意事项
经常检查净糙、回砻谷质量、适当调节调速机构和筛面倾角,即保证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又提高净糙产量;尽量使三层筛面流量保持一致,严禁出料口堵塞;确保进料斗均匀增料,控制进灌机的谷糙机的谷糙混合物脱壳率在85~90%,含谷壳率小于0.3%。
7.6 精米加工
7.6.1 清除机器周围杂物,保持糙米入机的清洁、卫生,用流量调节门来控制,调节好糙米入机流量,保证机器正常运转。
7.6.2 碾米过程中粮温上升控制在20℃左右,出机时粮温控制在40℃以下。根据保留种皮和果皮程度不同,调节压铊式压力门和弹簧压力门,使之达到所需精米要求。
7.6.3 及时检查米筛,发现问题及时更换,防止漏米,或混入碎米,影响米的质量,降低出米率,造成精米损失。
7.6.4 保证加工期间的卫生,严禁污染物进入外框,及时清除积糠,保持机械内部清洁。
8、加工质量控制
精洁大米要求精度,以国家制定的精度标准样品检验。
8.1 特等
背沟有皮,粒面米皮基本去净的占85%以上。
8.2 标准一等
背沟有皮,粒面留皮不超过1/5的占80%以上。
8.3 标准二等
背沟有皮,粒面留皮不超过1/3的占75%以上。
9、批次号的编制方法及管理规程
9.1 编制方法
批次号由生产技术部门负责编制,内容包括:生产日期、生产班次、质检号、产品品种、数量、等级。
9.2 管理规程
9.2.1 生产车间要严格按照批次号组织生产。
9.2.2 同品种、不同地块、不同水分的成品不可使用同一批次号。
9.2.3 同品种、同地块、同水分、不同收获时间的不能使用同一批次号。
9.2.4 批次号必须清晰可见,便于查看、追溯。
10、产品包装和管理方法
由生产技术部负责确定产品包装材料,包括设计和要求。采用的包装材料必须清洁卫生,符合国家食品包装材料卫生标准要求。包装时使用的工器具必须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污染。
10.1 检验合格后的成品由车间与保管员办理入库手续,并做好入库记录。
10.2 成品库应防雨、防潮、防霉变、清洁卫生,不能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和其它易腐、易燃品。
10.3 成品入库时应按批次号存放,不得混杂,每批次要有标识,标签应明确标明:生产日期、产品品种、数量、入库时间等。
11、产成品储藏
产成品是原粮加工的最终环节,最终产品,所以,产成品保管至关重要。
11.1 按品种、等级存放。
11.2 垫底、通风保管。
11.3 加强“四防”措施,防霉、防鼠、防火、防盗。
11.4 产品包装准确,商标、品名、产地、容量、保存期、出厂日期清晰,防止错包。
12、产成品质量控制
产品出库前由质检员按规定的扦样方法、标准进行检验并做好记录;合格产品贴上“合格标签”;不合格产品贴上“不合格标签”,并将其隔离放置在仓库的“不合格区”。
13、产品出库程序
13.1 产品出库时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就是按生产批次号的生产日期出库。
13.2 对出库的合格产品应标明出库日期、生产批次、销售地等,以供质量追溯。
13.3 销售部对售出产品在出库单上签字,保管员签字。
13.4 保管员做好产品出库记录、库存记录便于按批次销售
13.5 零售建立产品信息追溯机制和召回机制。
14、加工人员
按国家卫生部门的有关要求,对从事公司精米加工的人员(指进加工车间和接触原粮的产成品人员)进行健康检查,持健康证上岗。
  • 质量安全规定
安龙红谷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严格执行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NY/T 419《绿色食品 大米》、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685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NY/T1056绿色食品储藏运输准则、GB/T17891《优质稻谷》、GB2715《粮食卫生标准》、GB2763《粮食中农药最大残留量》等标准。
安龙红谷生产过程及产品质量符合国家相关强制性技术规范要求,符合GB1350《稻谷》的要求。

安龙红谷专用标志使用

1、使用安龙红谷产品地理标志的产品必须产自划定区域。
2、使用安龙红谷地理标志的生产经营者必须取得登记产品相关的生产经营资质。
3、使用安龙红谷地理标志的生产经营者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质量技术规范组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4、使用安龙红谷地理标志的生产经营者必须按照生产经营年度,向玉屏侗族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提出申请,并签订安龙红谷产品地理标志使用协议,在协议中载明产量、范围及相关的责任和义务。
5、安龙红谷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可以在产品及其包装上使用安龙红谷产品地理标志。
6、安龙红谷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可以使用登记的安龙红谷产品地理标志进行宣传和参加展览、展示和展销。
7、安龙红谷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应当自觉接受登记证书持有人的监督检查,保证安龙红谷地理标志产品的品质和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