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海油茶

琼海市热带作物服务中心 【管理

原产地海南

– 产地市县:海南省琼海市
– 产品大类:种植业类
– 产地小类:油料类
– 地标证书编号:AGI02622
– 地标认证时间:2019
– 品质特点:圆形、荫果形、果皮红中带黄、种壳呈深黑色或黄褐色等
– 地理标志分类:国家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 地标批准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185号
生态环境

琼海市地处海南岛东部,属于热带季风及海洋湿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24℃,年平均降雨量2072毫米,年平均日照2155小时,年平均辐射量为每平方118.99千卡,终年无霜雪。市内土质为酸性砖红壤为主,土层厚度达1米以上,有机质含量为2.5%以上,富含作物生长所需的N、P、K,土壤微酸性,PH值为5.5~6.5之间,碱解氮超250ppm,速效磷为5~9ppm,速效钾为80ppm。气候条件及土壤类型非常适合油茶的种植,其丰富的光热资源使得琼海油茶比内地油茶生长要快,能够实现丰产、稳产和含油率高等特色。

地域范围

琼海油茶保护范围:琼海市全境,包括:加积镇、中原镇、阳江镇、会山镇、龙江镇、石壁镇、万泉镇、大陆镇、长波镇、潭门镇、博鳌镇、塔洋镇等十二个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0°7′5″~110°40′50″,北纬18°58′50″~19°28′35″之间,东西长59.7公里,南北宽56.4公里,面积1693平方公里。琼海目前油茶种植面积2.4万亩,年产量2500吨。

品质特性

1. 外在感官特征:琼海油茶单果重约为35克左右,果实近圆形、荫果形,果皮红中带黄,种壳呈深黑色或黄褐色,有光泽,有种子4-8粒,种仁白中带黄,呈现油亮。
2. 内在品质指标:亚油酸(C18:2)为4%~14%,油酸(C18:1)为70%~85%。
3. 安全要求:琼海油茶执行GB11765标准的质量安全要求。

生产方式

琼海油茶种植园应选择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砂质红壤、黄壤、黄红壤。地下水位在地面1米以下,海拔500米以下;坡度小于25°的缓坡中下部的阳坡、半阳坡为宜。种苗采用一年半生嫁接苗上山造林,苗高30厘米以上,接芽抽梢后的枝条基径粗0.3厘米以上。选择适应本地栽培的高产优质品种及3~5个花果期相对一致的优良品系搭配种植。
1. 栽植
栽植时间一般以春秋季节为主,选择在苗木新梢老熟后至萌芽前定植,根据果园地力、水源条件、坡度和管理水平及品种决定种植密度,一般株行距为:3×4米或2.5×5米、或3×5米;亩植45~55株。
2. 土壤管理
冬春季垦复,深度为20~25厘米。垦复时将土块翻过来,使草根朝上,每2年垦复一次。
3. 水分管理
幼林期发生干旱时,需及时适量灌水,每5~7天1次,灌水量以淋湿根系主要分布层(10~30厘米)为宜。成林期在5~6月份果实膨大期或发生干旱时,需及时适量灌水,每10~15天1次,灌水量以淋湿根系主要分布层(20~40厘米)为宜。雨季要注意排除园地积水,及时修复被雨水冲坏的排灌系统。
4. 施肥
定植当年以速效氮肥为主,每次每株施入复合肥20~50克。第2年起至第5年,每年的春夏秋季各追施一次肥,每次每株施入复合肥0.2~0.5千克,11~12月份施腐熟农家肥每株5~10千克。随着树龄增大施肥量也逐渐增加。成年树冬季采果后,应及时施用有机肥,每株施腐熟农家肥10~20千克;1~2月份每株施三元复合肥 0.2~0.5千克加尿素0.1~0.2千克;4~5月份每株施三元复合肥0.3~0.75千克加氯化钾0.3~0.5千克;6~7月份每株施三元复合肥0.3~0.75千克加氯化钾0.3~0.75千克。
5. 修枝整形
树形通常采用自然圆头形为主,控制树体长高,便于果实采摘。幼树前三年,如有花蕾要摘除,不让其挂果,以集中养分,加快树冠形成。油茶成年期以疏剪为主。果实采收后,剪除枯枝、病虫枝、交叉枝、细弱内膛枝、脚枝、徒长枝和顶部向上生长的枝条等。修剪时要因树制宜,剪密留疏,去弱留强,弱树重剪回缩促分支,强树轻剪。
6. 病虫害防治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从油茶园整个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和协调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等有害生物孳生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油茶园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的多样性,减少各类病虫害所造成的损失。
7. 采收
单株果实5%开裂,即可采收。果实成熟期前3天开始到后7天完成,严禁提早采摘。一般在10~11月的晴天采摘。果实采回后,要及时日晒脱粒,除净杂物,进仓待榨。

包装规范

1. 符合下列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向登记证书持有人申请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①生产经营的农产品严格来自登记确定的地域保护范围;
②已取得登记农产品相关的生产经营资质;
③能够严格按照规定的质量技术规范,组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④具有地理标志农产品市场开发能力;
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应当按照生产经营年度与登记证书持有人签订标志使用协议,在协议中载明使用数量、范围及相关责任义务。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不得向地理标志使用人收取使用费。
2. 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享有以下权利:
①可以在产品及包装上同意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琼海油茶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等;
②可以使用登记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宣传和参加展览及展销。
3. 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①自觉接受登记持有人的监督检查;
②保证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质和信誉;
③正确规范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4. 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质量控制追溯体系,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和标志使用人,对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和信誉负责。
5.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冒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和登记证书。
6. 鼓励单位和个人对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社会监督。

产品百科
琼海油茶,海南省琼海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琼海市地处海南省东部,属于热带季风及海洋湿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24℃,年平均降雨量2072毫米,年平均日照2155小时,年平均辐射量为每平方118.99千卡,终年无霜雪,适合琼海油茶生长。琼海油茶单果重约为35克左右,果实近圆形、荫果形,果皮红中带黄,种壳呈深黑色或黄褐色,有光泽,亚油酸(C18:2)为4%~14%,油酸(C18:1)为70%~85%。
2019年6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农业部批准对“琼海油茶”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中文名
琼海油茶
产地名称
海南省琼海市
品质特点
圆形、荫果形、果皮红中带黄、种壳呈深黑色或黄褐色等
地理标志
国家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批准文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185号
批准日期
2019年6月24日

琼海油茶产品特点

琼海油茶外在感官特征

琼海油茶单果重约为35克左右,果实近圆形、荫果形,

果皮红中带黄,种壳呈深黑色或黄褐色,有光泽,有种子4~8粒,种仁白中带黄,呈现油亮。

琼海油茶内在品质指标

琼海油茶含亚油酸(C18:2)为4%~14%,油酸(C18:1)为70%~85%。

琼海油茶产地环境

琼海市地处海南岛东部,属于热带季风及海洋湿气候区,

年平均气温为24℃,年平均降雨量2072毫米,年平均日照2155小时,年平均辐射量为每平方118.99千卡,终年无霜雪。市内土质为酸性砖红壤为主,土层厚度达1米以上,有机质含量为2.5%以上,富含作物生长所需的氮、磷、钾,土壤微酸性,pH值为5.5~6.5之间,碱解氮超250ppm,速效磷为5~9ppm,速效钾为80ppm。气候条件及土壤类型非常适合油茶的种植,其丰富的光热资源使得琼海油茶比内地油茶生长要快,能够实现丰产、稳产和含油率高等特色。

琼海油茶历史渊源

琼海油茶独特的品质及风味与当地自然环境及独特人文因素有很大油茶
油茶(4张)

的相关性,显著区别于内地油茶以及海南岛其他市县的油茶。

2012年,琼海市挖掘独特的热作资源,推广油茶种植,打造“中国白花油茶之乡”。
2018年,农业农村部举行第三次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专家评审会,琼海油茶农产品通过专家评审。
2019年,冯纪福、姚小华两位油茶专家先后深入东太农场油茶基地、会山牛路岭油茶基地、红昇农场油茶基地等地实地指导,现场传经送宝,为琼海油茶产业发展“问诊把脉”。

琼海油茶生产情况

2018年,琼海油茶种植面积突破2.4万亩,年加工茶油288吨,产值达3.6亿元。
2019年,琼海油茶种植面积2.4万亩,年产量2500吨。

琼海油茶产品荣誉

2019年6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农业部批准对“琼海油茶”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琼海油茶地理标志

琼海油茶地域保护范围

琼海油茶保护范围:琼海市全境,包括:加积镇、中原镇阳江镇会山镇龙江镇石壁镇万泉镇、大陆镇、长波镇、潭门镇、博鳌镇塔洋镇等十二个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0°7′5″~110°40′50″,北纬18°58′50″~19°28′35″之间,东西长59.7公里,南北宽56.4公里,面积1693平方公里。

琼海油茶质量技术要求

质量控制技术规范编号:AGI2019-02-2622。
安全要求:琼海油茶执行GB11765标准的质量安全要求。
特定生产方式
琼海油茶种植园应选择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砂质红壤、黄壤、黄红壤。地下水位在地面1米以下,海拔500米以下;坡度小于25°的缓坡中下部的阳坡、半阳坡为宜。种苗采用一年半生嫁接苗上山造林,苗高30厘米以上,接芽抽梢后的枝条基径粗0.3厘米以上。选择适应本地栽培的高产优质品种及3~5个花果期相对一致的优良品系搭配种植。
(1)栽植
栽植时间一般以春秋季节为主,选择在苗木新梢老熟后至萌芽前定植,根据果园地力、水源条件、坡度和管理水平及品种决定种植密度,一般株行距为:3×4米或2.5×5米、或3×5米;亩植45~55株。
(2)土壤管理
冬春季垦复,深度为20~25厘米。垦复时将土块翻过来,使草根朝上,每2年垦复一次。
(3)水分管理
幼林期发生干旱时,需及时适量灌水,每5~7天1次,灌水量以淋湿根系主要分布层(10~30厘米)为宜。成林期在5~6月份果实膨大期或发生干旱时,需及时适量灌水,每10~15天1次,灌水量以淋湿根系主要分布层(20~40厘米)为宜。雨季要注意排除园地积水,及时修复被雨水冲坏的排灌系统。
(4)施肥
定植当年以速效氮肥为主,每次每株施入复合肥20~50克。第2年起至第5年,每年的春夏秋季各追施一次肥,每次每株施入复合肥0.2~0.5千克,11~12月份施腐熟农家肥每株5~10千克。随着树龄增大施肥量也逐渐增加。成年树冬季采果后,应及时施用有机肥,每株施腐熟农家肥10~20千克;1~2月份每株施三元复合肥 0.2~0.5千克加尿素0.1~0.2千克;4~5月份每株施三元复合肥0.3~0.75千克加氯化钾0.3~0.5千克;6~7月份每株施三元复合肥0.3~0.75千克加氯化钾0.3~0.75千克。
(5)修枝整形
树形通常采用自然圆头形为主,控制树体长高,便于果实采摘。幼树前三年,如有花蕾要摘除,不让其挂果,以集中养分,加快树冠形成。油茶成年期以疏剪为主。果实采收后,剪除枯枝、病虫枝、交叉枝、细弱内膛枝、脚枝、徒长枝和顶部向上生长的枝条等。修剪时要因树制宜,剪密留疏,去弱留强,弱树重剪回缩促分支,强树轻剪。
(6)病虫害防治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从油茶园整个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和协调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等有害生物孳生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油茶园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的多样性,减少各类病虫害所造成的损失。
(7)采收
单株果实5%开裂,即可采收。果实成熟期前3天开始到后7天完成,严禁提早采摘。一般在10~11月的晴天采摘。果实采回后,要及时日晒脱粒,除净杂物,进仓待榨。

琼海油茶专用标志使用

(1)符合下列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向登记证书持有人申请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①生产经营的农产品严格来自登记确定的地域保护范围;②已取得登记农产品相关的生产经营资质;③能够严格按照规定的质量技术规范,组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④具有地理标志农产品市场开发能力; 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应当按照生产经营年度与登记证书持有人签订标志使用协议,在协议中载明使用数量、范围及相关责任义务。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不得向地理标志使用人收取使用费。
(2)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享有以下权利:①可以在产品及包装上同意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琼海油茶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等;②可以使用登记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宣传和参加展览及展销。
(3)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①自觉接受登记持有人的监督检查;②保证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质和信誉;③正确规范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4)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质量控制追溯体系,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和标志使用人,对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和信誉负责。
(5)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冒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和登记证书。
(6)鼓励单位和个人对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