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水黎族自治县地处我国最南端,属于是热带季风岛屿型气候,高温多雨,冬无严寒,干湿季分明,夏秋多雨,冬春干燥,年平均气温25.2℃,年日照时数约为2400小时,日照时间长,年雨量充沛,荔枝成熟上市全国最早,独特的自然环境使得陵水种植出的荔枝色泽鲜亮、红润饱满,味道清甜甘美。
1. 地貌状况
陵水荔枝生产区域属榆林沿海平原变质岩山地丘陵区,境内地势西北稍高,东西略低,海拔5米~20米,主要河流有港坡河,发源于蒙水岭,河面宽1530米左右,贯穿于辖区内几大田洋,灌溉十分便利,于港坡港入海。北面有大牛岭山脉,海拔976米,山上常年云雾缭绕,植物生长繁茂,山下土地肥沃疏松,十分适合作物生长。
2. 气候条件
陵水黎族自治县气候温和,在北回归线以南,属于热带季风岛屿型气候,高温多雨,冬无严寒,干湿季分明,夏秋多雨,冬春干燥,年平均气温25.2℃,年日照时数约为2400小时,极端最高温度37℃。年平均雨量约为1800毫米,雨季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月~10月,雨季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80%。光照充足,四季常青,生机盎然,陵水县是全国少有的天然温室。素有“天然温室”、“热作种植宝地”之美称,是我国最早的南繁育种和冬季瓜菜生产主要基地之一。
3. 土壤特点
陵水荔枝生产区域土地肥沃,土壤pH值为5.5~7.5;有机质含量4%~5%;NPK含量丰富;有效钙含量为550 mg/kg~668mg/kg;富含有益的中微量元素镁、锌等;重金属含量低,适宜种植荔枝。
4. 植被特征
陵水荔枝生产区域周围林地面积约9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1%。贯穿陵水境内的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面积56多万亩,是中国非常稀少的原始热带雨林地区,是海南三大原始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之一,是一座“天然空调”。这里有世界珍稀树种—青皮,是国家重点保护林木。壳斗科树种有红绸、黑绸;梓科树种有青皮、坡垒、橄榄;蝶形蝌蚪树种有花梨;罗汉松科的竹等,还有灌木及人工造林林木的树种多达800多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与恐龙同时代的桫椤,二级保护植物有陆均松、坡垒、子京、野荔枝、粘木等。
陵水荔枝生产地域范围为陵水黎族自治县全境,包括椰林镇、新村镇、英州镇、本号镇、隆广镇、三才镇、光坡镇、文罗镇、黎安镇、提蒙乡、群英乡11个乡镇,116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9°45′—110°08′,北纬18°22′—18°27′之间。陵水荔枝种植种植面积2219公顷,年产量16821吨。
1. 外在感官特征:果实心脏形、球形,果皮具有数鳞斑状突起,呈鲜红色,假果皮新鲜时呈半透明凝脂状,皮薄肉厚、果肉乳白色,果核较小,鲜嫩多汁,味甘甜、性温,甜味浓厚。
2. 内在品质指标:可溶性总糖≥15%,维生素C≥30mg/100g。
3. 安全要求:陵水荔枝执行国家食品安全相关要求。
陵水荔枝前期采用密植,可有利于早期丰产,中期品字形间伐的种植方式,保证全园通风透光,使每棵果树最大限度吸收充足的阳光,加之陵水荔枝全国上市最早,价格高,效益明显,所以在生产投入品的使用上比其他产区大,每年重施有机肥。每年果实采收后,在剪枝环节注重树冠成蘑菇型,加之果园采取疏植的方式,果园通透,增加了果实色泽度和风味口感,加上海洋性季风气候晚间的降温,昼夜温差大易于糖分的积累。
1. 品种。妃子笑、白糖罂。
2. 定植时期。分为春植和秋植,选健壮植株,定植规格:4m×5m,四周栽植刺树1.5米宽做为围墙。
3. 土壤管理
3.1扩大深翻改土。
秋梢老熟后在树冠滴水线外围开深60cm左右、宽50cm左右的条状沟,每年每株分层压入腐熟有机肥、野生绿肥、杂草、树叶及土杂肥等50kg-100kg,过磷酸钙1kg,土壤酸性大的地区加入生活灰0.5kg。深翻时挖出的土分层堆放,回填时先将表土填至根系分布层,底土压在表层。3年-4年内完成全园的扩大穴深翻改土。
4. 幼树施肥
定植后待第1次新梢老熟后萌发第2次新梢时开始追肥。一般采用“一梢二肥”,即枝梢顶芽萌动时及新梢伸长基本停止、叶色由红转绿时各施一次。肥料养分配比N:P2O5:K2O=1:(0.3-0.5):(0.4-0.8)。一般第一年每次每株施肥量为尿素20g-25g,或复合肥25g-30g,或稀粪尿水2kg-3kg。第二年起施肥量相应提高,均比上年增加约50%-100%。
5. 结果树施肥
一般生产50kg鲜果需施纯氮1.2kg-3.5kg,五氧化二磷0.7kg-1.9kg,氧化钾1.5kg-3.5KG,养分配比为N:P2O5:K2O=1:(0.3-0.6):(1-1.5),基肥以生物有机肥为主。
6. 水分管理
荔枝秋梢抽生期、花芽分化期、花穗抽生期、盛花期、果实生长发育期等物候期如遇干旱宜及时灌水、保持土壤湿润,灌水量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70%。除地面灌溉外,尽量采用滴灌、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法。灌溉用水质量符合NY5023的要求。地势低洼或地下水位较高的园地,及时排除园内多余积水。
7. 花果管理
7.1疏花
对花量大的品种,在花穗抽生5cm-10cm时疏删或短截花穗,提高雌花比例;并依据树势、品种、结果母枝粗壮程度和叶片数确定每枝条留花量,一般为800朵-1000朵。
7.2疏果
对结果过量的植株在第二次生理落果后进行人工疏果。疏去小果、畸形果和过于分散的果,并依据树势、品种、结果母枝粗状程度和叶片数确定每条留果量,一般为10-20个左右正常果。
8. 采收
8.1根据市场需要和各品种的成熟度在充分成熟时分期采收。一般情况下果皮已基本转红,龟裂纹带嫩绿色或黄绿色,内果皮仍白色时即可采收。
8.2整个采收过程中避免机械损伤、暴晒。一般实行“短枝采果”,采收宜选晴天上午露水干后或阴天进行,雨天或中午烈日不宜进行。
8.3采收后,24h内进行果品的分级、包装、贮运保鲜。
地域范围的陵水荔枝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陵水荔枝农产品地理标志,必须向陵水县农业产业协会提出申请,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陵水荔枝产品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式。
- 中文名
- 陵水荔枝
- 产地名称
- 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
- 品质特点
- 果核较小,鲜嫩多汁,色泽鲜亮,红润饱满
- 地理标志
- 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 批准文号
- 国家农业农村部185号
- 批准日期
- 2018年12月20日
陵水荔枝产品特点
陵水荔枝外在感官特征
陵水荔枝内在品质标志
陵水荔枝产地环境
陵水荔枝土壤地貌
陵水荔枝气候情况
陵水荔枝植被特点
陵水荔枝历史渊源
陵水荔枝生产情况
陵水荔枝产品荣誉
陵水荔枝地理标志
陵水荔枝地域保护范围
陵水荔枝生产地域范围为陵水黎族自治县全境,包括椰林镇、新村镇、英州镇、本号镇、隆广镇、三才镇、光坡镇、文罗镇、黎安镇、提蒙乡、群英乡11个乡镇,116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9°45′—110°08′,北纬18°22′—18°27′之间。陵水荔枝种植种植面积2219公顷,年产量16821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