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界木耳

哈尔滨市阿城区交界街道办事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管理

原产地黑龙江

– 产地市县: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 产品大类:种植业类
– 产地小类:食用菌类
– 地标证书编号:AGI02080
– 地标认证时间:2017
– 品质特点:脆滑爽口无异味,口感细腻
– 地理标志分类: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 地标批准文号:国家农业部2017年第2520号公告
– 地标批准时间:2017年4月20日
生态环境

交界木耳产区为张广才岭与松花平原交界地带;森林与林间山泉交界区域;山地与林间湿地交界冲积缓坡地方。
交界木耳产区是世界上仅存的三大黑土平原之一,地势为低山区,平均海拔320–670米左右;土质肥沃,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达7.2%,是全国平均水平的8倍,超过国家规定的一级地标准;空气质量好。交界木耳生区域森林覆盖率70%以上,是天然的氧吧。碧水蓝天,生态环境优越,资源极其丰富,是全国有名的绿色食品基地、省级生态乡镇。未开发,无污染,适宜绿色食品及绿色产业发展。交界木耳生产区内的野生植物70多科1000余种;动物200余种,生产区有国内少有的东方虎、梅花鹿、丹顶鹤、白鹤、黑鹳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紫貂、水獭、猞猁、大天鹅、小天鹅、鸳鸯白枕鹤等国家二类保护动物。野猪、狼、狐狸、野兔、马鹿、野鸡、野鸭等随处可见。交界木耳生产区生态多样、系统稳定、环境优美、独一无二的自然适合交界黑木耳的生长。

地域范围

交界木耳的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阿城区:交界街、玉泉街、红星镇、小岭街、平山镇、亚沟街、金龙山镇、双丰街、松峰山镇,地域保护范围面积125260公顷,目前总生产规模336.5公顷,黑木耳年产量1900吨。保护区地处东经127°05′-127°22′,北纬45°33′-45°16′之间,东部、东北部与尚志县、宾县接壤,北部与呼兰县为邻,南部、西部与五常市相望。交界木耳的生产区域为阿城区东南部林区。

品质特性

本部分内容主要表述反映登记产品特有的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方面遵循的规定,主要包括:
1. 外在感官特征:交界木耳干品朵面黑褐色,耳背暗灰色,耳质肥厚、脆滑爽口无异味,口感细腻,品质极佳。
2. 内在品质指标:交界木耳营养丰富,粗蛋白质含量大于10%,
粗脂肪小于2%,粗纤维含量大于4%,总糖含量大于55%,钙含量大于2600mg/kg,铁含量大于260mg /kg,干湿比大于1:10。
3. 安全要求
产品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4)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2)。
4. 包装材料
包装材料符合国家包装卫生标准,包装的材料要洁净、结实、无污染、无异味,并加注“交界木耳”字样。
5. 标识
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地理标志。
6. 运输
装卸运输中应轻拿轻放、防止挤压。运输车辆、工具等应清洁、卫生、无污染,不得与其它有毒有害物品混装混运。
(7)贮存场所
贮存场所应清洁卫生,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混存混放。应选择避光、清洁、阴凉、干燥、无异味的环境进行储藏,并注意防霉、防鼠贮藏、运输执行《无公害农产品贮藏运输标准》。

生产方式

3.1 产地环境
产地要选择在森林与林间山泉交界区域;山地与林间湿地交界缓坡冲积地方。避风向阳的平坦或缓坡地,要相对集中连片。 NY/T 5295-2015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产地环境条件。
3.2 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
选用抗逆性强,菌丝生长健壮、耳基生长整齐、色泽黑亮、肉厚、单片的黑木耳品种。品种选择是通过在交界当地选取耳体,经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进行提取,扶壮,试种,择优,选用。
3.3 生产过程管理
养菌室建在地势高燥,保温通风较好的场地。田间或棚式出耳生产应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有水源、空气新鲜无污染、排水良好
的自然地块。生产原料主要为木屑(当年清林的硬杂木为主),附料为麸皮、稻(绿色、有机水稻)糠、玉米粉、豆粉、白灰、石膏等。碳、氮比例为4:1,为木耳生长提供充分的营养。木耳生产过程管理的要点是合理搭配木耳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温度、湿度、酸碱度、通风(氧气)、光照的六大要素,创造木耳稳产质优的生产条件。
3.3.1 菌包制作
1. 拌料装袋。配料选用优质无腐烂木屑,附料选用标准无掺杂的精料,白灰和石膏选用正规厂家产品,达到适宜的营养比例。拌料要均匀,可采用筛料机等设备,培养基料没有冻料,水份均匀,以手紧握料体,指缝无水分渗出、手松开后料体不散开为宜,酸碱度(ph值)为6.5(稍微偏酸性为宜)。装袋时要装紧实,减少或杜绝袋料分离现象。
2. 灭菌接菌
菌包灭菌过程当中自温度达到100度后,连续保持8-10小时,闷菌锅5个小时左右出锅。 将菌室清理干净,力争达到无尘、干燥
的接菌环境。用臭氧机多次消灭杂菌。接菌温度在22-26度之间,接
菌操作完成后,菌室温度迅速升至28度,使接入菌种迅速成活。
3. 菌包生长
接菌操作完成后,菌室温度保持在24-26度之间,恒温养菌。每天早晚通风半小时,待菌室菌架中间菌包长至1/2时,菌架上部2层与下部2层进行交换位置,力争使菌室上下菌龄相近,保证菌丝健
壮。根据生产季节调整养菌温度,45-60天左右菌包菌体长满菌袋,低温养菌(16-20度)之间可有效防止菌龄老化。
3.3.2 催芽、挂袋
交界木耳菌包出产木耳生产分为地摆(生态环保)和棚室挂袋(集约化)两种,在日最低气温超过10℃时进行。地摆管理过程为:栽培场地整床做畦床面要铺一层稻(无公害水稻)草草帘防止泥沙污染耳片,浇一次透水,摆袋前床面撒一层石灰消毒备用。菌包开孔前用5%石灰水溶液擦洗菌袋表面进行消毒。每个菌包开孔120个左右。对于单片性状品种,可扎120~160个眼,扎眼深度0.5厘米。开口后,用草帘保湿、保温,一周左右开始早晚通风半小时,逐渐从开口处形成耳基(芽)。棚室用塑料布和遮阴网调控温度、湿度和光照,催芽、挂袋时间较地摆提前10天左右,不施用任何除草剂,还可有效防止周边田地农药飘移污染,延长木耳生长期30天。
3.3.3 浇水、采摘
木耳芽(子实体)生长初始阶段,温度16-20度之间,每次
浇水5分钟左右,浇水间隔90分钟左右,耳基越大、浇水时间逐步
延长。每5天左右停水晒袋2天。木耳采摘前,停止浇水。木耳要在成熟前,即没有分泌(弹射)孢子粉之前进行采摘,采大留小,舍弃
流耳,避免粘带沙草杂质。采收前先停水1-2天,让阳光直晒耳片,待耳片干边时进行采摘。采收时根据耳片的成熟度分期收获,采大留小,采摘时避免把耳根处的培养料带出,以保护耳芽和幼耳继续生长。每一茬采摘结束后进行晒袋,促使菌丝扶壮积蓄能量。
3.3.4晾晒、包装、贮存
采摘的木耳大小1.5CM左右,晾晒时将木耳放到离地50厘米高的防雨晾晒架上,通进日光和通风自然晾晒。晾晒过程中,耳体逐渐干燥收缩,此时要将木耳向中间聚拢,增加晾晒厚度,耳型圆润规整。采收的木耳必须及时精选,按采收期和耳型及大小分批,分等级,做到单采、单运、单储,放在干燥通风库房保存。木耳存放:将干燥后的木耳用丝袋装实,再用塑料袋二次包装防潮处理,待售。
3.3.5 生产记录
记录木耳生产情况、病虫害发生情况、技术措施、建立木耳生产过程记录档案,记载投入品的名称、使用时间、使用目的、使用方法、使用量等。

包装规范

5.1 符合下列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向登记证书持有人申请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5.1.1 生产经营的农产品产自登记地域范围。
5.1.2 已取得登记农产品相关的生产经营资质。
5.1.3 能够严格按照规定的质量技术规范组织生产经营活动。
5.1.4 具有地理标志农产品市场开发经营能力。
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应当按照生产经营年度与登记证书持有人签订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协议,在协议中载明使用数量、范围及相关的责任义务。
5.2 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享有以下权利:
5.2.1 可以在产品及其包装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5.2.2 可以使用登记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宣传和参加展览、展示和展销。
5.3 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5.3.1 自觉接受登记证书持有人的监督检查。
5.3.2 保证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质和信誉。
5.3.3 正确规范地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5.4 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质量控制追溯体系,农产品地理标志持有人和标志使用人,对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质量和信誉负责。
5.5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冒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和登记证书。
5.6 鼓励单位和个人对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社会监督。

产品百科
交界木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交界木耳产区为张广才岭与松花平原交界地带;森林与林间山泉交界区域;山地与林间湿地交界冲积缓坡地方,空气质量好,适宜木耳生长。哈尔滨市阿城区人工种植木耳已有300多年历史。交界木耳干品朵面黑褐色,耳背暗灰色,耳质肥厚、脆滑爽口无异味,口感细腻,品质极佳。交界木耳营养丰富,粗蛋白质含量大于10%,粗脂肪小于2%,粗纤维含量大于4%,总糖含量大于55%,钙含量大于2600毫克/千克,铁含量大于260毫克/千克,干湿比大于1:10。
2017年4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交界木耳”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中文名
交界木耳
产地名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
品质特点
脆滑爽口无异味,口感细腻
地理标志
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批准文号
国家农业部2017年第2520号公告
批准时间
2017年4月20日

交界木耳产品特点

交界木耳品质特性

交界木耳干品朵面黑褐色,耳背暗灰色,耳质肥厚、脆滑爽口无异味,口感细腻,品质极佳。交界木耳营养丰富,粗蛋白质含量大于10%,粗脂肪小于2%,粗纤维含量大于4%,总糖含量大于55%,钙含量大于2600毫克/千克,铁含量大于260毫克/千克,干湿比大于1:10。

交界木耳药用价值

木耳有益气、充饥、轻身强智、止血止痛、补血活血等功效。富含多糖胶体,有良好的清滑作用,是矿山工人、纺织工人的重要保健食品。还具有一定的抗癌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功能等等。木耳中的多糖体能分解肿瘤,所以能提高人的免疫力,具有很好的抗癌作用。而这种多糖体也具有疏通血管、清除血管中胆固醇的作用,所以可以降血糖、降血脂、防止血栓形成,预防脑血管疾病发生。木耳中的了磷脂质,对脑细胞有营养作用,因此木耳是很好的补脑食品。木耳还具有滋补润燥、养血益胃的食疗效果,所以是各种现代文明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癌症病人的保健食品。

交界木耳交界木耳

交界木耳产地环境

交界木耳产区为张广才岭与松花平原交界地带;森林与林间山泉交界区域;山地与林间湿地交界冲积缓坡地方。交界木耳产区是世界上仅存的三大黑土平原之一,地势为低山区,平均海拔320-670米左右;土质肥沃,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达7.2%,是全国平均水平的8倍,超过国家规定的一级地标准;空气质量好。
交界木耳生区域森林覆盖率70%以上,是天然的氧吧。碧水蓝天,生态环境优越,资源极其丰富,是全国有名的绿色食品基地、省级生态乡镇。未开发,无污染,适宜绿色食品及绿色产业发展。交界木耳生产区生态多样、系统稳定、环境优美、独一无二的自然适合交界黑木耳的生长。

交界木耳交界木耳

交界木耳历史渊源

哈尔滨市阿城区人工种植木耳已有300多年历史。
1960年,哈尔滨市建设阿城区吉兴林场,培植木耳。
2009年5月,哈尔滨市阿城区交界镇举办黑木耳栽培技术培训班。
2011年,哈尔滨市阿城区成立黑木耳种植专业合作社。

交界木耳交界木耳

交界木耳生产情况

2011年,阿城区吉兴林场袋装地摆黑木耳10万袋,产值10万元。
截至2017年底,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交界木耳地域保护范围面积125260公顷,总生产规模336.5公顷,黑木耳年产量1900吨。

交界木耳交界木耳

交界木耳产品荣誉

2017年4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交界木耳”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交界木耳交界木耳

交界木耳地理标志

交界木耳地域保护范围

交界木耳的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阿城区:交界街、玉泉街、红星镇、小岭街、平山镇、亚沟街、金龙山镇、双丰街、松峰山镇,保护区地处东经127°05′-127°22′,北纬45°33′-45°16′之间,东部、东北部与尚志县、宾县接壤,北部与呼兰县为邻,南部、西部与五常市相望。交界木耳的生产区域为阿城区东南部林区。

交界木耳质量技术要求

  • 安全要求
产品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4)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2)。
包装材料:包装材料符合国家包装卫生标准,包装的材料要洁净、结实、无污染、无异味,并加注“交界木耳”字样。
标识: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地理标志。
运输:装卸运输中应轻拿轻放、防止挤压。运输车辆、工具等应清洁、卫生、无污染,不得与其它有毒有害物品混装混运。
贮存场所:贮存场所应清洁卫生,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混存混放。应选择避光、清洁、阴凉、干燥、无异味的环境进行储藏,并注意防霉、防鼠贮藏、运输执行《无公害农产品贮藏运输标准》。
  • 特定生产方式
产地环境
产地要选择在森林与林间山泉交界区域;山地与林间湿地交界缓坡冲积地方。避风向阳的平坦或缓坡地,要相对集中连片。NY/T5295-2015无公害食品食用菌产地环境条件。
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
选用抗逆性强,菌丝生长健壮、耳基生长整齐、色泽黑亮、肉厚、单片的黑木耳品种。品种选择是通过在交界当地选取耳体,经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进行提取,扶壮,试种,择优,选用。
生产过程管理
养菌室建在地势高燥,保温通风较好的场地。田间或棚式出耳生产应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有水源、空气新鲜无污染、排水良好的自然地块。生产原料主要为木屑(当年清林的硬杂木为主),附料为麸皮、稻(绿色、有机水稻)糠、玉米粉、豆粉、白灰、石膏等。碳、氮比例为4:1,为木耳生长提供充分的营养。木耳生产过程管理的要点是合理搭配木耳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温度、湿度、酸碱度、通风(氧气)、光照的六大要素,创造木耳稳产质优的生产条件。
菌包制作
(1)拌料装袋。配料选用优质无腐烂木屑,附料选用标准无掺杂的精料,白灰和石膏选用正规厂家产品,达到适宜的营养比例。拌料要均匀,可采用筛料机等设备,培养基料没有冻料,水份均匀,以手紧握料体,指缝无水分渗出、手松开后料体不散开为宜,酸碱度(PH值)为6.5(稍微偏酸性为宜)。装袋时要装紧实,减少或杜绝袋料分离现象。
(2)灭菌接菌菌包灭菌过程当中自温度达到100度后,连续保持8-10小时,闷菌锅5个小时左右出锅。将菌室清理干净,力争达到无尘、干燥的接菌环境。用臭氧机多次消灭杂菌。接菌温度在22-26度之间,接菌操作完成后,菌室温度迅速升至28度,使接入菌种迅速成活。
(3)菌包生长接菌操作完成后,菌室温度保持在24-26度之间,恒温养菌。每天早晚通风半小时,待菌室菌架中间菌包长至1/2时,菌架上部2层与下部2层进行交换位置,力争使菌室上下菌龄相近,保证菌丝健壮。根据生产季节调整养菌温度,45-60天左右菌包菌体长满菌袋,低温养菌(16-20度)之间可有效防止菌龄老化。
催芽、挂袋
交界木耳菌包出产木耳生产分为地摆(生态环保)和棚室挂袋(集约化)两种,在日最低气温超过10℃时进行。
地摆管理过程为:栽培场地整床做畦床面要铺一层稻(无公害水稻)草草帘防止泥沙污染耳片,浇一次透水,摆袋前床面撒一层石灰消毒备用。菌包开孔前用5%石灰水溶液擦洗菌袋表面进行消毒。每个菌包开孔120个左右。对于单片性状品种,可扎120-160个眼,扎眼深度0.5厘米。开口后,用草帘保湿、保温,一周左右开始早晚通风半小时,逐渐从开口处形成耳基(芽)。棚室用塑料布和遮阴网调控温度、湿度和光照,催芽、挂袋时间较地摆提前10天左右,不施用任何除草剂,还可有效防止周边田地农药飘移污染,延长木耳生长期30天。
浇水、采摘
木耳芽(子实体)生长初始阶段,温度16-20度之间,每次浇水5分钟左右,浇水间隔90分钟左右,耳基越大、浇水时间逐步延长。每5天左右停水晒袋2天。木耳采摘前,停止浇水。木耳要在成熟前,即没有分泌(弹射)孢子粉之前进行采摘,采大留小,舍弃流耳,避免粘带沙草杂质。采收前先停水1-2天,让阳光直晒耳片,待耳片干边时进行采摘。采收时根据耳片的成熟度分期收获,采大留小,采摘时避免把耳根处的培养料带出,以保护耳芽和幼耳继续生长。每一茬采摘结束后进行晒袋,促使菌丝扶壮积蓄能量。
晾晒、包装、贮存
采摘的木耳大小1.5厘米左右,晾晒时将木耳放到离地50厘米高的防雨晾晒架上,通进日光和通风自然晾晒。晾晒过程中,耳体逐渐干燥收缩,此时要将木耳向中间聚拢,增加晾晒厚度,耳型圆润规整。采收的木耳必须及时精选,按采收期和耳型及大小分批,分等级,做到单采、单运、单储,放在干燥通风库房保存。木耳存放:将干燥后的木耳用丝袋装实,再用塑料袋二次包装防潮处理,待售。
生产记录
记录木耳生产情况、病虫害发生情况、技术措施、建立木耳生产过程记录档案,记载投入品的名称、使用时间、使用目的、使用方法、使用量等。
  • 包装标识相关规定
符合下列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向登记证书持有人申请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1)生产经营的农产品产自登记地域范围。
(2)已取得登记农产品相关的生产经营资质。
(3)能够严格按照规定的质量技术规范组织生产经营活动。
(4)具有地理标志农产品市场开发经营能力。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应当按照生产经营年度与登记证书持有人签订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协议,在协议中载明使用数量、范围及相关的责任义务。
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享有以下权利:
(1)可以在产品及其包装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2)可以使用登记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宣传和参加展览、展示和展销。
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1)自觉接受登记证书持有人的监督检查。
(2)保证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质和信誉。
(3)正确规范地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4)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质量控制追溯体系,农产品地理标志持有人和标志使用人,对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质量和信誉负责。
(5)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冒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和登记证书。
(6)鼓励单位和个人对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