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小米

龙江县易兴谷子种植合作社 【管理

原产地黑龙江

– 产地市县: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
– 产品大类:种植业类
– 产地小类:粮食类
– 地标证书编号:AGI00376
– 地标认证时间:2010
– 品质特点:籽粒饱满,粒大粒圆,色泽鲜黄
– 地理标志分类: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 地标批准文号:农业部公告第1478号
– 地标批准时间:2010年11月15日
产品介绍

龙江小米久负盛名,谷子种植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在1927—1929年间,谷子的种植面积年均已达到50万亩。随着新技术的推广,龙江县已成为黑龙江省西部杂粮产销集散地、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并创建了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杂粮、玉米、葵花标准化生产基地。
一直以来,小米就受到龙江人们的青睐,同时也一直是人们的主食之一。现在,龙江小米已经走出了黑龙江,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尤其在全国防沙治沙农业产品博览会上龙江小米获得了温家宝总理的好评,航天英雄翟志刚也对龙江小米赞不绝口,同时在黑龙江各种博览会上也得到了省市领导的称赞。从2002年开始,龙江小米多次在中国(齐齐哈尔)绿色食品博览会上获得畅销产品奖和包装创新奖,得到了市民和外地经销商的认可。

生态环境

1. 土壤地貌情况:龙江县地势特点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自西向东地貌单元依次构成低山—丘陵—平洼3种自然类型,自然景观呈三级阶梯,土壤主要有草甸土、黑钙土、暗棕壤、水稻土、盐土、减土、沼泽土、石质土、沙土、粟钙土、泛滥土等11个土类,其中草甸土分布最广,暗棕壤和黑钙土次之,有机质平均含量在3.5%-5%之间,PH值在7.1-7.9之间,土壤肥力中等偏上,特别适合谷子的生长。
2. 水文情况:
龙江县处于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大兴安岭隆起区西缘的衔接地带,地下
水非常丰富,主要是松散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地下水层从西向东逐渐增加,含水厚度在20—60米之间,水位埋深小于5米,单井日涌水量1500—3500吨,特点是水层深、厚度大、颗粒粗、水量大、水质好、易开采。龙江县境内水系由1江11河构成,即嫩江、雅鲁河、济沁河、库堤河、麒麟河、罕达罕河、乌力根河、野马河、苇莲河、白山河、库勒河、绰尔河。此外还有大小湖泡121个,泉眼285个,大中型水库11个。其中,地表水总量8.48亿立方米,可利用量7.32亿立方米,地下总蓄水量6.41亿立方米,可开采5.22亿立方米。河流夏季蓄水充足,无“三废”污染,具备良好的灌溉谷子种植用水条件,灌溉水质符合NY/T396-2000的规定。
3. 气候情况:谷子种植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为446.1毫米,年平均气温为3.4℃,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678小时,年太阳辐射115-130千卡/平方厘米,无霜期为127–135天,最大冻深为2.5米,年平均风速3.6米/秒,大于或等于10℃的活动积温为2600–2800℃,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作物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合成。年蒸发量平均为1652毫米,是降水量的3.7倍,一般4—6月蒸发量最大,占全年的70%左右。全县土地资源丰富,空气清洁,光照充足,降水集中,雨热同季,为谷子的生长发育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4. 人文历史情况:龙江小米久负盛名,谷子种植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在1927—1929年间,谷子的种植面积年均已达到50万亩。随着新技术的推广,龙江县已成为黑龙江省西部杂粮产销集散地、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并创建了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杂粮、玉米、葵花标准化生产基地。
一直以来,小米就受到龙江人们的青睐,同时也一直是人们的主食之一。现在,龙江小米已经走出了黑龙江,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尤其在全国防沙治沙农业产品博览会上龙江小米获得了温家宝总理的好评,航天英雄翟志刚也对龙江小米赞不绝口,同时在黑龙江各种博览会上也得到了省市领导的称赞。从2002年开始,龙江小米多次在中国(齐齐哈尔)绿色食品博览会上获得畅销产品奖和包装创新奖,得到了市民和外地经销商的认可。

地域范围

龙江县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地处大兴安岭与松嫩平原过渡地带,东经122°24′28″至123°37′19″,北纬46°23′21″至47°40′27″,境内东部与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富拉尔基区和泰来县接壤,北部与甘南县和碾子山区相邻,西部和南部被内蒙古自治区环绕。幅员面积617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48米,全县有五镇九乡,158个行政村,耕地514万亩,划定哈拉海乡、七棵树镇、鲁河乡、龙兴镇、济沁河乡、山泉镇、龙江镇、杏山乡、景星镇为龙江小米农产品地理标志区域保护范围,总面积为227000公顷,实际生产面积为20000公顷,龙江小米年总产量45000吨。

品质特性

1. 外在感官特征:龙江小米籽粒饱满,粒大、粒圆,色泽鲜黄,浅亮,粒径平均为8μm。蒸制后产品粘着力强,具有较好的粘聚性,不易散,口感醇香。煮制后产品表现出黏度高,颗粒状态好,香味扑鼻。
2. 内在品质指标:龙江小米营养丰富,其中粗蛋白含量大于10%,粗脂肪含量大于1.8%,直链淀粉(占脱脂样品)含量大于22%,胶稠度大于115mm;碱消值大于2.5级;每100克龙江小米维生素B1含量大于0.35毫克、钙含量大于4毫克、铁含量大于2克。
3. 安全要求:龙江小米生产严格按照无公害生产操作规程进行种植以及加工,产地环境符合NY5332-2006无公害食品大田作物产地环境条件,产品符合NY5305—2006无公害食品小杂粮标准要求。

生产方式

1. 产地选择:环境条件:产地环境符合无公害食品大田作物产地环境条件质量标准,即NY 5332-2006。灌溉水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即GB5084-92。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1996标准。
气候条件:无霜期115-120天,年活动积温2350℃以上,年降水量在400-500毫米。
土壤条件: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草甸土和黑钙土,土壤有机质含量在3%以上,PH值在7.0左右。
2. 品种选择:划定区域范围内谷子的品种主要选择已审定推广的,经生产实际认可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龙谷25作为主栽品种。
3. 生产过程管理,在生产中实行了“六统一”,即统一优良品种、统一生产操作规程、统一投入品供应和使用、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标准质量、统一收获。在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禁止使用硝态氮肥;禁止使用未依法登记的肥料、农药;禁止使用不符合标准的农灌水,禁止使用对人体有毒副作用的催生长、防腐、染色的药物或激素类物质;定期对谷子基地进行农药残留抽检,对在抽检过程中发现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以及农药残留超标的,不得上市销售,并予以暴光。具体栽培技术规程如下:
4. 栽培技术:
a: 选地、选茬、整地:选择耕层深厚,肥力较高,保水保肥及排水良好的地块;前茬选择大豆、玉米较好的茬口;整地采用春整地,耕深20-25厘米,做到拿净根茬,无漏耕无坷垃,施肥起垄,镇压保墒达到待播状态。
b:合理施肥:
农家肥:每公顷施优质腐熟农家肥15-30吨,结合整地一次施入。
化肥:每公顷施入磷酸二铵150公斤,尿素75公斤,做底肥一次施入。
生物肥:每公顷施绿工牌生物肥15公斤,做底肥一次施入。
c:种子处理:
晒种:播前一周,将种子晾晒2-3天。
精选:播前3-5天,用10%的盐水溶液浸泡,捞出飘在水面上的秕谷、草籽等,将下沉饱满籽实捞出,清水洗净,将种子晾晒2-3天,晾干待播。
药剂拌种:用种子量35%可湿性瑞毒霉粉等符合要求的农药拌种,预防谷子的黑粉病和白发病。
d:播种:
播期:地温稳定在8℃时开始播种,一般应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播完。
播法:采取豁沟滤水宽播技术。
播量及播深:每公顷用种量6-7.5千克,做到深浅一致,覆土均匀,覆土2-3厘米,视商情适时镇压。
密度:每公顷保苗60-67万株。
e:田间管理:
松土:播后趟一犁,达到增温散寒,消灭杂草的目的。
间苗:3-5叶期进行间定苗,间苗时要拔掉病、小、弱苗,做到等距定苗,尺留苗16-18株。
铲趟:铲趟:要求三铲三趟,谷子定苗后进行头遍深松,二遍铲趟在谷子孕穗拔节时进行深趟,深度6-8厘米,第三遍在谷子抽穗前进行。
灌水:在拔节期、抽穗期如发生干旱应及时灌水,在灌浆期如发生干旱应隔垄轻灌。
防虫:如发生钻心虫,可用48%乐斯本乳油1000-1500倍液叶喷,每公顷用药液750公斤。
5. 产品收获: 9月下旬—10月上旬,在谷子腊熟或成熟期收获,既籽粒变硬,成熟“断青”时要及时收获。收割时谷子要边割边捆,做到捆小捆,码小码。割后将小捆码起晒穗10-15天,做到单拉运、单脱粒、单贮藏。
6. 生产记录要求:龙江县生产谷子全过程建立生产记录档案,设立专门的记录员负责农时操作记录,农药使用记录档案应完整、真实,记录使用的农药名称,包括通用名和商品名、登记证号、剂型、防治对象、时间、施用量、次数、安全间隔期;肥料使用记录档案应完整、真实,内容包括肥料名称、登记证号、类型、施用量、施用方法、次数等;及时做好各类农时操作记录、产量记录和产品销售记录;记录需妥善保存3年,以利于追溯性检查。

包装规范

1. 龙江小米的分级:龙江小米分为两个等级,为无公害农产品小米和A级绿色食品小米。
2. 标识: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包装上标有“龙江小米”字样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
3. 包装:塑料袋抽真空包装,一种是每袋800g,每箱6袋,4.8公斤/每箱;另一种是每袋150g,每盒10袋,1.5公斤/每盒,再有一种是每袋200g,每盒8袋,1.6公斤/每盒。包装材料符合国家食品包装卫生要求,并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4. 贮存:在避光、常温、干燥和有防潮设施处贮存。贮存库房清洁、干燥、通风良好,无虫害及鼠害。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易发霉、发潮、有异味的物品混存,成品贮存按标号、编号、生产日期分别存放。
5. 运输:运输工具清洁、干燥、卫生并有防雨防雪设施。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有异味的物品混运。

产品百科
龙江小米,黑龙江省龙江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龙江县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十年九旱降水量偏少,生产期内昼夜温差大,谷子积累的戊聚糖分多。龙江小米富含蛋白质, 氨基酸,维生素和硒,铁等人体所需的多种矿物质,具有营养全,香味浓,口感佳,色泽好等特点。
2010年11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龙江小米”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中文名
龙江小米
产地名称
黑龙江省龙江县
品质特点
籽粒饱满,粒大粒圆,色泽鲜黄
地理标志
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批准文号
农业部公告第1478号
批准时间
2010年11月15日

龙江小米产品特点

龙江小米外在感官

龙江小米籽粒饱满,粒大、粒圆,色泽鲜黄,浅亮,粒径平均为8微米。蒸制后产品粘着力强,具有较好的粘聚性,不易散,口感醇香。煮制后产品表现出黏度高,颗粒状态好,香味扑鼻。

龙江小米龙江小米

龙江小米内在品质

龙江小米营养丰富,其中粗蛋白含量大于10%,粗脂肪含量大于1.8%,直链淀粉(占脱脂样品)含量大于22%,胶稠度大于115毫米;碱消值大于2.5级;每100克龙江小米维生素B1含量大于0.35毫克、钙含量大于4毫克、铁含量大于2克。

龙江小米药用价值

小米熬粥具有有补肾气、益腰膝的功效,尤其不可忽视的是小米粥中的米油,滋补力非常好,相当于人参、熟地等名贵的药材滋补功效。清代医学家赵学敏撰写的《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米油“黑瘦者食之,百日即肥白,以其滋阴之功,胜于熟地,每日能撇出一碗,淡服最佳”。清代医学家王孟英在他的《随息居饮食谱》中则认为“米油可代参汤”,因为它和人参一样具有大补元气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为了获得优质的粥油,煮粥所用的锅必须刷干净,不能有油污。煮的时候最好用小火慢熬,而且不能添加任何佐料。此外,小米还可和豆类一起煮粥,将小米、紫米、玉米糙、红豆、绿豆、花生豆、红枣一起煮熟至黏稠状即可。

龙江小米等级分类

龙江小米的分级:龙江小米分为两个等级,为无公害农产品小米和A级绿色食品小米。

龙江小米产地环境

龙江小米土壤地貌

黑龙江省龙江县地势特点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自西向东地貌单元依次构成低山—丘陵—平洼3种自然类型,自然景观呈三级阶梯,土壤主要有草甸土、黑钙土、暗棕壤、水稻土、盐土、减土、沼泽土、石质土、沙土、粟钙土、泛滥土等11个土类,其中草甸土分布最广,暗棕壤和黑钙土次之,有机质平均含量在3.5%—5%之间,pH值在7.1—7.9之间,土壤肥力中等偏上,特别适合谷子的生长。

龙江小米水文情况

龙江县处于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大兴安岭隆起区西缘的衔接地带,地下水丰富,主要是松散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地下水层从西向东逐渐增加,含水厚度在20—60米之间,水位埋深小于5米,单井日涌水量1500—3500吨,特点是水层深、厚度大、颗粒粗、水量大、水质好、易开采。龙江县境内水系由1江11河构成,即嫩江、雅鲁河、济沁河、库堤河、麒麟河、罕达罕河、乌力根河、野马河、苇莲河、白山河、库勒河、绰尔河。此外还有大小湖泡121个,泉眼285个,大中型水库11个。其中,地表水总量8.48亿立方米,可利用量7.32亿立方米,地下总蓄水量6.41亿立方米,可开采5.22亿立方米。河流夏季蓄水充足,无“三废”污染,具备良好的灌溉谷子种植用水条件,灌溉水质符合NY/T396—2000的规定。

龙江小米气候情况

龙江县谷子种植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为446.1毫米,年平均气温为3.4℃,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678小时,年太阳辐射115—130千卡/平方厘米,无霜期为127—135天,最大冻深为2.5米,年平均风速3.6米/秒,大于或等于10℃的活动积温为2600—2800℃,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作物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合成。年蒸发量平均为1652毫米,是降水量的3.7倍,一般4—6月蒸发量最大,占全年的70%左右。全县土地资源丰富,空气清洁,光照充足,降水集中,雨热同季,为谷子的生长发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龙江小米龙江小米

龙江小米历史渊源

龙江县谷子种植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在民国期间(1927—1929年),谷子的种植面积年均已达到50万亩。
改革开放后,随着新技术的推广,龙江县已成为黑龙江省西部杂粮产销集散地、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并创建了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杂粮、玉米、葵花标准化生产基地。
2016年,龙江县举办了首届“中国·龙江粮农电商发展暨龙江小米品牌战略研讨会”,就中国粮农电子商务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前沿理论和热点话题展开讨论,探讨打造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之道。出资332.8万元,作为谷子产业建设经费,支持以国家级研究员、谷子学科带头人王和平为带头人的技术团队,依托禾生源谷子合作联社,加快谷子新品种培育和研发,建立县谷子产业发展中心,研发适合龙江种植环境的谷子品种,优质“张杂谷”种子取得了实效。

龙江小米生产情况

2010年,龙江小米实际生产面积为2万公顷,年总产量4.5万吨。
2015年,龙江县小米线上交易量达到1837吨,交易额突破3000万元。

龙江小米龙江小米

龙江小米产品荣誉

2002年开始,龙江小米多次在中国(齐齐哈尔)绿色食品博览会上获得畅销产品奖和包装创新奖。
2010年11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龙江小米”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龙江小米地理标志

龙江小米地域保护范围

龙江县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地处大兴安岭与松嫩平原过渡地带,东经122°24′28″至123°37′19″,北纬46°23′21″至47°40′27″,境内东部与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富拉尔基区和泰来县接壤,北部与甘南县和碾子山区相邻,西部和南部被内蒙古自治区环绕。幅员面积6174平方千米,平均海拔148米,全县有五镇九乡,158个行政村,耕地514万亩,划定哈拉海乡、七棵树镇、鲁河乡、龙兴镇、济沁河乡、山泉镇、龙江镇、杏山乡、景星镇为龙江小米农产品地理标志区域保护范围,总面积为22.7万公顷。

龙江小米质量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
环境条件:产地环境符合无公害食品大田作物产地环境条件质量标准,即NY5332—2006。灌溉水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即GB5084—92。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1996标准。
气候条件:无霜期115—120天,年活动积温2350℃以上,年降水量在400—500毫米。
土壤条件: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草甸土和黑钙土,土壤有机质含量在3%以上,pH值在7.0左右。
(2)品种选择:划定区域范围内谷子的品种主要选择已审定推广的,经生产实际认可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龙谷25作为主栽品种。
(3)生产过程管理,在生产中实行了“六统一”,即统一优良品种、统一生产操作规程、统一投入品供应和使用、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标准质量、统一收获。在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禁止使用硝态氮肥;禁止使用未依法登记的肥料、农药;禁止使用不符合标准的农灌水,禁止使用对人体有毒副作用的催生长、防腐、染色的药物或激素类物质;定期对谷子基地进行农药残留抽检,对在抽检过程中发现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以及农药残留超标的,不得上市销售,并予以暴光。具体栽培技术规程如下:
(4)栽培技术:龙江小米
龙江小米(3张)

a:选地、选茬、整地:选择耕层深厚,肥力较高,保水保肥及排水良好的地块;前茬选择大豆、玉米较好的茬口;整地采用春整地,耕深20—25厘米,做到拿净根茬,无漏耕无坷垃,施肥起垄,镇压保墒达到待播状态。
b:合理施肥:
农家肥:每公顷施优质腐熟农家肥15—30吨,结合整地一次施入。
化肥:每公顷施入磷酸二铵150千克,尿素75千克,做底肥一次施入。
生物肥:每公顷施绿工牌生物肥15千克,做底肥一次施入。
c:种子处理:
晒种:播前一周,将种子晾晒2—3天。
精选:播前3—5天,用10%的盐水溶液浸泡,捞出飘在水面上的秕谷、草籽等,将下沉饱满籽实捞出,清水洗净,将种子晾晒2—3天,晾干待播。
药剂拌种:用种子量35%可湿性瑞毒霉粉等符合要求的农药拌种,预防谷子的黑粉病和白发病。
d:播种:
播期:地温稳定在8℃时开始播种,一般应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播完。
播法:采取豁沟滤水宽播技术。
播量及播深:每公顷用种量6—7.5千克,做到深浅一致,覆土均匀,覆土2—3厘米,视商情适时镇压。
密度:每公顷保苗60—67万株。
e:田间管理:
松土:播后趟一犁,达到增温散寒,消灭杂草的目的。
间苗:3—5叶期进行间定苗,间苗时要拔掉病、小、弱苗,做到等距定苗,尺留苗16—18株。
铲趟:铲趟:要求三铲三趟,谷子定苗后进行头遍深松,二遍铲趟在谷子孕穗拔节时进行深趟,深度6—8厘米,第三遍在谷子抽穗前进行。
灌水:在拔节期、抽穗期如发生干旱应及时灌水,在灌浆期如发生干旱应隔垄轻灌。
防虫:如发生钻心虫,可用48%乐斯本乳油1000—1500倍液叶喷,每公顷用药液750千克。
(5)产品收获:9月下旬—10月上旬,在谷子腊熟或成熟期收获,既籽粒变硬,成熟“断青”时要及时收获。收割时谷子要边割边捆,做到捆小捆,码小码。割后将小捆码起晒穗10—15天,做到单拉运、单脱粒、单贮藏。
(6)生产记录要求:龙江县生产谷子全过程建立生产记录档案,设立专门的记录员负责农时操作记录,农药使用记录档案应完整、真实,记录使用的农药名称,包括通用名和商品名、登记证号、剂型、防治对象、时间、施用量、次数、安全间隔期;肥料使用记录档案应完整、真实,内容包括肥料名称、登记证号、类型、施用量、施用方法、次数等;及时做好各类农时操作记录、产量记录和产品销售记录;记录需妥善保存3年,以利于追溯性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