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缺
禹州丹参,河南省禹州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2018年9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对“禹州丹参”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 中文名
- 禹州丹参
- 外文名
- 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
- 产地名称
- 河南省禹州市
- 品质特点
- 参条粗、色紫红
- 地理标志
- 国家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 批准文号
- 国家农业农村部公告第62号公告
- 批准时间
- 2018年9月5日
禹州丹参产品特色
-
外在特征
-
内在品质
禹州丹参含水分≦12.5%(限定值不得超过13%)、总灰分≦5.6%(限定值不得超过10%);按干燥品计算,含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Ⅰ的总量≧0.27%(限定值不得少于0.25%),含丹酚酸B≧4.9%(限定值不得少于3.0%)。
禹州丹参产地环境
禹州丹参土壤地貌
禹州位于伏牛山余脉与豫东平原过渡地带,三面环山,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山地、岗地和平原各占1/3,区域内有山头913座,海拔最高点1150.6米,最低点92.3米。土壤类型分为褐土和棕壤土两大类,主要有潮褐土、潮黄土、垆土、黄土等品种,有机质含量高,通透性好,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无污染,远离污染源,适宜丹参等深根性中药材的生长。
禹州丹参水文情况
禹境水资源丰富,年径流量达3.83亿立方米,属淮河流域沙颍河水系,有大小河流100多条,主干河流为颍河;流域面积较大的河流有清潩河、涌泉河、吕梁江和兰河。各类水库35座,主要有白沙水库、纸坊水库、月湾水库、黄土岭水库、东炉水库、橡胶坝水库等。水利设施良好,排灌方便。地下水资源每年可调节水量0.98亿立方米,灌溉面积可达38.56万亩。南水北调中线自南而北贯穿全境。
禹州丹参气候情况
禹州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年均日照数为2280小时;热量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4.3℃,7、8月份温度最高,1、12月份温度最低;生长期积温为5267.4℃,生长期较长,无霜期长达218天;地表温度平均为17.2℃,比年平均气温高出28℃,地温日变化明显,昼夜温差较大;受季风气候影响,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674.9毫米,主要集中在6、7、8三个月,冬季雨雪较少,适宜丹参等中药材的生长需求。
禹州丹参历史渊源
据三国时期曹魏吴普所著的《吴普本草》中记载,禹州丹参已有近两千年的种植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中记载,河南禹州市地处嵩山的余脉,是丹参的道地产区。
禹州丹参生产情况
2018年,禹州丹参种植面积约6666.7公顷,年总产量5万吨左右。
禹州丹参产品荣誉
2018年9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对“禹州丹参”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禹州丹参地理标志
禹州丹参地域保护范围
禹州丹参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禹州境内张得镇、小吕乡、范坡镇、鸿畅镇、文殊镇、褚河镇、郭连镇、山货乡、古城镇、朱阁镇、浅井镇、苌庄镇、花石镇、火龙镇、顺店镇、方山镇、磨街乡、梁北镇、无梁镇、方岗镇、鸠山镇等21个乡(镇),涉及大周村、大吕村、黄岗村、岗刘村、韩洼村、阁街村、韩楼村、齐庄村、王庄村、大墙村、寨门李村、柏村、许屯村、老官陈村、尹岗村、申洞村、磨街村、秦村、龙门村、方东村、后地村等332个行政村,其保护范围地理坐标为东经113°03′至113°39′,北纬33°59′至34°09′,东与许昌市(建安区、长葛市、襄城县)、南与平顶山市郏县为邻,西、北与郑州市(登封市、新密市、新郑市)接壤,东西长55公里,南北宽47公里。
禹州丹参质量技术要求
-
特定生产方式
产地选择
禹州丹参为深根性植物,根系发达,喜光喜水,忌重茬种植。种
植地块选择在平地或向阳的低山坡,周边环境不得有污染源;前茬作物以烟茬、豆科、禾本科作物为好,土壤以有机质含量高、透水透气性能好、靠近水源、灌溉条件好的沙壤土或轻壤土为好,pH值为中性,无污染。在生产过程中不准使用工业废弃物,城市垃圾和污泥,不得使用未经发酵腐熟的人畜粪便等有机肥料,防止污染产地环境。
品种选择
禹州丹参基原为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丹参,主栽品种为“豫西丹参”。其特点是根茎肥大,呈长圆柱形,条形粗壮,表面砖红色,粗糙,皮色红,上下均匀,产量高。
生产过程管理
禹州丹参生产过程包括整地、选种、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产品收获等步骤。
(1)整地 于当年春季3月下旬~4月上旬进行。禹州丹参喜
欢生茬地,前茬选择玉米、高粱、大豆、麦茬为宜。地选好后,于播种前每亩施入腐熟厩肥1500~2000千克、油饼50千克、过磷酸钙30~50千克做基肥(最好将三者混合堆沤后施入),深耕30厘米,耙细整平,做成沟宽25厘米、畦面宽80~130厘米的高畦。
(2)选种 丹参大田生产一般选用种苗移栽。选取直径5毫米左右,长10厘米以上,外表鲜红色,新鲜无疤痕、无病虫害感染的种苗
进行移栽。栽植前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蘸根处理10分钟,晾干移栽。
(3)移栽 禹州丹参在4月上中旬进行种苗移栽。行株距为30厘米×20厘米;亩栽苗8000~11000株。
(4)田间管理
引苗。在出苗时要及时检查,对土壤板结或覆土过厚地块要破土引苗,对幼苗与薄膜间透气地块要覆土,以免滋生杂草。
除草松土。除草时间一般在出苗期(苗高5~10厘米)、开花前期(5月中下旬)、果实采收后(7月中下旬)三个时期,及时拔除畦上、畦帮和畦沟的杂草并进行松土。
追肥。在基肥充足的情况下,一般可不追肥。若未施基肥或基肥较少的情况下,可结合中耕除草进行追肥。第1次在丹参返青时(5月上中旬)结合灌水施提苗肥;第2次施促花肥(5月下旬~6月上旬)。
灌溉排水。5~7月丹参需水较多,如遇干旱,土壤墒情较差时,应及时由畦沟放水渗透或喷灌,禁大水漫灌。8~10月是丹参地下部根迅速生长时期,如遇连阴雨天气,土壤出现积水时,应及时排水。
摘蕾控苗。摘蕾是丹参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摘蕾控苗时间以丹参主轴上和侧枝上有蕾芽出现时为宜,选晴天上午10时~下午5时,通过手掐或剪刀剪除的方法剪除蕾芽,减少养分消耗,促进根部生长发育。
(5)病虫害防治
危害丹参的病害有叶枯病、叶斑病、根腐病、菌核病、疫病、根结线虫病等,虫害有银纹夜蛾、蚜虫、棉铃虫、蛴螬等。病虫害防
治以绿色防控技术应用为主,按照国家有关要求进行化学防治。
禹州丹参(2张)
丹参放原地晒至根上泥土稍干燥,剪去杆茎,芦头等地上部分,除去沙土(忌用水洗),避免清理过的药材与地面和土壤再次接触,装运过程中不挤压,踩踏,在晾晒期间不得遇水或淋雨。
生产记录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设专人做好以下记录:生产地点、农产品名称、土壤耕作、施肥名称、方式、时间、施肥量、施用农药名称、防治对象、方式、时间、施用药量、产品收获、仓储、销售等项目名称、方式、数量等。
-
质量安全规定
禹州丹参生产严格按照《NY5318无公害食品 种植产地环境》要求执行,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和田间投入物,严格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剧毒农药,严格使用植物生长激素,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产品质量引用标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一部。
禹州丹参专用标志使用
分级:在形状、大小、皮色上必须具有其品种特征。
包装:产品有明确标签,包装材料须符合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要求,包装图案须符合国家包装标签规定标准。
标识:禹州丹参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内的丹参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禹州丹参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禹州丹参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通过专家组审核,经审核符合
使用禹州丹参农产品地理标志条件的,农产品地理标志持有人应当按照生产经营年度,与标志使用申请人签订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协议,在协议中载明标志使用数量、范围及相关责任义务,按照相关规范要求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在其产品包装上统一使用禹州丹参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方法标注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