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半夏

天门市汪场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管理

原产地湖北

– 产地市县:湖北省天门市
– 产品大类:种植业类
– 产地小类:药材类
– 地标证书编号:AGI02613
– 地标认证时间:2019
– 品质特点:气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 地理标志分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 地标批准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185号
– 地标批准时间:2019年6月24日
生态环境

1. 地形地貌:天门市地处江汉平原北部,市境北缘与大洪山余脉的低丘相连,西、南面有汉水环绕,依山带水,呈龙拱虎卫之状。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形成低丘、岗状平原和河湖平原3种地貌,分别占总面积的1.3%、22.5%、76.2%。海拔最高191.5米,最低23.2米。
2.土壤情况:半夏喜肥沃疏松富含有机质酸碱度中性土壤。天门半夏产区以壤土或沙壤土为主,pH值6.5-7.5,有机质含量含量大于2%,适宜“天门半夏”生长。
3.水文情况:半夏喜水忌涝,以土壤含水量20%-40%为宜。天门半夏产区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300mm,水资源丰富。同时,天门地区河流纵横,排灌方便。
4.气候情况:半夏喜温和湿润的气候条件,生长适宜温度为15-25℃。天门半夏产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气候湿润,四季分明。气温从2月到7月逐渐上升,8月至次年1月逐渐下降,全年0℃以上积温5200℃,年平均温度17.5-18.2℃,1月平均气温3.8℃,7月平均气温28.5℃,相对湿度78 %,年日照时数1966.2小时,无霜期242-263天,年平均降水量1300mm,气候条件非常适宜“天门半夏”生长。

地域范围

天门半夏(Pinelliaternate (Thunb.) Breit.)产于湖北省天门市辖区内的汪场镇、蒋场镇、渔薪镇、张港镇、拖市镇、黄潭镇、岳口镇、横林镇、卢市镇、小板镇、多宝镇、彭市镇、麻洋镇、蒋湖农场、杨林街道办事处、天门工业园、高新园等17个乡镇办场园,地域范围:东经112°35′至113°26′、北纬30°23′至30°50′内。合计87个行政村,现种植半夏1万3千余亩,产量达6500吨。

品质特性

1. 外观性状特征:鲜果外观呈紫红色,粒大饱满,抗性强,产量高,是甘肃购种的首选目标。去皮干燥块茎圆球形、半球形或偏斜状,直径1.0-1.5cm,表面白色或微黄色。中心有凹陷的黄棕色茎痕,密布棕色凹点状须根痕,下面钝圆而光滑。质坚实、断面洁白、富粉性。气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2.内在品质指标:含总酸(以琥珀酸计)≥0.35%,水溶性浸出物≥10.0%,总灰分≤3.9%,水份≤13%。
3.安全要求:执行《中国药典》2015版标准。

生产方式

1. 选地:宜选湿润肥沃、保水保肥力较强、质地疏松、排灌良好、呈中性的沙质壤土或壤地种植,亦可选择半阴半阳的缓坡山地。涝洼盐碱地不宜种植,生产地的环境应符合GB 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规定,灌溉水的质量应符合GB 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规定,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 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规定。
2.整地:深翻土地20cm左右,除去石砾及杂草,使其风化熟化。结合整地,每亩施入腐熟的厩肥或堆肥2000kg,过磷酸钙50kg,肥料的使用方法按NY/T 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的规定执行,翻入土中作基肥。于播种前,再耕翻一次,然后整细耙平,起宽1.2m的高畦,畦沟宽30cm,沟深20㎝,畦面呈瓦背形,畦埂要踏实整平。
3.播种。
①植物来源:天南星科(Araceae)半夏属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选用经天门本地野生红皮半夏驯化和提纯的种茎,遵守《植物检疫制度》,杜绝危险性病虫害的传播,确保种源的地道性和安全性。
②种茎处理:对种茎进行分级处理,选用直径为0.5-1 cm的种茎作种。挑选出混入的老鸹蒜、薤白、掌叶半夏和混入的病粒、破粒等异杂物。将选好的种茎晒1-3天,使表皮脱水20%-30%。
③播种期:冬播,于10月底至次年2月底播种;夏播,于5月中旬6月初播种。
④播种方式:在整细耙平的畦面上开沟条播,沟深7-10 cm,行距15cm,株距5 cm,栽后上面施一层混合肥土(由腐熟堆肥和厩肥加人畜肥、草土灰等混拌均匀而成)。
⑤播种量:以种茎直径≤1cm规格为标准,每667㎡播鲜种茎250kg-300kg。
4.田间管理。
①人工除草:天门半夏植株矮小,除草时宜用手不宜用锄头,在生长期间要经常覆土除草,做到除早、除小、除尽,消除草害。
②水肥管理:天门半夏喜湿怕旱,若遇久晴不雨,应及时浇水;若雨水过多,应及时排水,避免因田间积水,造成块茎腐烂。半夏在播种前应浇一次透水,以利出苗。立夏前后,天气渐热,半夏生长加快,干旱无雨季节,可根据墒情适当浇水。夏至前后,气温逐渐升高,干旱时可7~10天浇水一次。处暑后,气温渐低,应逐渐减少浇水量。合理施肥也是半夏增产的关键。除施足基肥外,生长期追肥4次。第一次于4月上旬齐苗后,每亩施入1:3稀释后的人畜粪水1000 kg;第二次在5月下旬珠芽形成期,每亩施用1:3稀释后的人畜粪水2000kg;第三次于7月倒苗后,当子半夏露出新芽,母半夏脱壳重新长出新根时,用1∶10的粪水泼浇;第四次于9月上旬,半夏齐苗时,每亩施入腐熟饼肥25kg,过磷酸钙20kg,尿素10kg,与沟泥混拌均匀,撒于土表。
5.病虫害防治。
病害的防治,需根据天门当年气候特征和病害发生特点及实地发生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按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总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根据发生、发展规律,因时、因地制宜合理运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措施,化学防治以环境友好型农药为主,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农药使用应符合GB 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 8321.9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的规定,对所使用的农药应进行记录。
病害主要有叶斑病、病毒病、腐烂病等;虫害主要有红天蛾。
目前对天门半夏最主要的病害为茎腐病,致病菌为欧文氏菌(Erwinia amylovora),该菌喜高温高湿,主要依靠雨水传播,对半夏的产量和品质危害最大。该病的防治需要将农业防治和多种防治措施相结合。
1. 农业防治
①严禁在前茬作物为萝卜、大白菜等十字花科作物的田块种植半夏。
②做好排灌,防治积水。栽培时起厢,厢面略微呈瓦背型,开深沟,沟深不低于20cm。
③种植前深翻土,晾晒一周,保证土壤疏松透气,然后用0.1%高锰酸钾全田喷雾2次,间隔7-10天。
④种植期间,及时间苗,保证植株间通风,尽量降低病害传染。
2. 其他防治
预防用配方:种植后可用0.05%的高锰酸钾全田近地面喷雾,间隔10天一次,连续用3次。
治疗用配方:发现发病后,用中生菌素+乙蒜素+红糖+枯草芽胞杆菌可湿性粉剂全田近地面及植株喷雾即可。
6.采收:冬播于次年芒种至夏至之间采收,夏播于立冬前后采收。人工采挖或机械收获。
7.初加工。
①去皮:将采挖到的鲜半夏洗净泥沙,按大、中、小分级,分别装入麻袋内,先在地上轻轻摔打几下,然后倒入清水缸中,反复揉搓,将外皮去净为止。
②晾晒:将蜕皮后的半夏摊开晾晒,并不断翻动,晚上收回平摊于室内,不能堆放,不能遇露水。次日再取出晾晒,晒至全干。切忌曝晒,否则不易去皮。如遇阴雨天气,可采用电热烘干,烘时温度不宜过高,一般应控制在35℃~60℃之间。在烘干过程中要勤翻,力求干燥均匀,以免出现僵子,造成损失。
③包装:将干燥后的天门半夏商品按等级用密封薄膜包装袋打包,产品应附标签,标明产品名称(天门半夏)、调出单位、产地、采收日期、初加工日期、批号、等级、重量等内容,并附质量合格标志。
④贮藏:将包装好的天门半夏商品用木板或隔潮物体作垫铺,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定期进行检查和翻晒。

包装规范

天门半夏生产地域范围内的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天门半夏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天门市汪场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产品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

产品百科
天门半夏,湖北省天门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半夏是一味用于止咳平喘的传统中药材,由于原荆州地区出产的半夏品质最优,因此又被称为荆半夏。天门半夏鲜果外观呈紫红色,粒大饱满,去皮干燥块茎圆球形、半球形或偏斜状,表面白色或微黄色,质坚实、断面洁白、富粉性。天门半夏气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2019年6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对“天门半夏”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中文名
天门半夏
产地名称
湖北省天门市特产
品质特点
气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地理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批准文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185号
批准时间
2019年6月24日

天门半夏产品特点

  • 外观性状特征
半夏(3张)

天门半夏鲜果外观呈紫红色,粒大饱满,抗性强,产量高,是甘肃购种的首选目标。去皮干燥块茎圆球形、半球形或偏斜状,直径1.0~1.5厘米,表面白色或微黄色。中心有凹陷的黄棕色茎痕,密布棕色凹点状须根痕,下面钝圆而光滑。质坚实、断面洁白、富粉性。气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 内在品质指标
天门半夏含总酸(以琥珀酸计)≥0.35%,水溶性浸出物≥10.0%,总灰分≤3.9%,水份≤13%。

天门半夏产地环境

  • 地形地貌
半夏半夏

天门市地处江汉平原北部,市境北缘与大洪山余脉的低丘相连,西、南面有汉水环绕,依山带水,呈龙拱虎卫之状。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形成低丘、岗状平原和河湖平原3种地貌,分别占总面积的1.3%、22.5%、76.2%。海拔最高191.5米,最低23.2米。

  • 土壤情况
半夏喜肥沃疏松富含有机质酸碱度中性土壤。天门半夏产区以壤土或沙壤土为主,pH值6.5~7.5,有机质含量含量大于2%,适宜天门半夏生长。
  • 水文情况
半夏喜水忌涝,以土壤含水量20%~40%为宜。天门半夏产区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300毫米,水资源丰富。同时,天门地区河流纵横,排灌方便。
  • 气候情况
半夏喜温和湿润的气候条件,生长适宜温度为15~25℃。天门半夏产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气候湿润,四季分明。气温从2月到7月逐渐上升,8月至次年1月逐渐下降,全年0℃以上积温5200℃,年平均温度17.5~18.2℃,1月平均气温3.8℃,7月平均气温28.5℃,相对湿度78%,年日照时数1966.2小时,无霜期242~263天,年平均降水量1300毫米,气候条件适宜天门半夏生长。

天门半夏历史渊源

天门半夏鲜果天门半夏鲜果

湖北长江流域以及江汉平原一带比较适合生长半夏,且品质较好。以往半夏多为野生,当地村民鲜有人种,因为种植荆半夏投入大,特别是第一年投入较大,不少村民宁愿种植传统作物。

21世纪初,天门市汪场镇就有农户开始种植半夏,虽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没有形成规模。2014年,汪场镇不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看到了半夏的巨大商机,纷纷试种半夏。
随着中医药不断走向世界,半夏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天门当地开始大规模实行人工种植。
在专业合作社的示范效应下,曾经星星点点分布的半夏成为汪场镇种植面积最大的特色经济作物。

天门半夏生产情况

2018年,天门市汪场镇已发展半夏规模达5000余亩,年销售额4000余万元,亩均产值8000元。

天门半夏产品荣誉

2019年6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对“天门半夏”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天门半夏地理标志

天门半夏地域保护范围

天门半夏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天门市所辖汪场镇、蒋场镇、渔薪镇、张港镇、拖市镇、黄潭镇、岳口镇、横林镇、卢市镇、小板镇、多宝镇、彭市镇、麻洋镇、蒋湖农场、杨林街道办事处、天门工业园、高新园共计14个乡镇(街道)1个农场1个工业园1个高新园。地理坐标为东经112°35′~113°26′,北纬30°23′~30°50′。

天门半夏质量技术要求

  • 特定生产方式
1、选地:宜选湿润肥沃、保水保肥力较强、质地疏松、排灌良好、呈中性的沙质壤土或壤地种植,亦可选择半阴半阳的缓坡山地。涝洼盐碱地不宜种植,生产地的环境应符合GB 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规定,灌溉水的质量应符合GB 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规定,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 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规定。
2、整地:深翻土地20厘米左右,除去石砾及杂草,使其风化熟化。结合整地,每亩施入腐熟的厩肥或堆肥20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肥料的使用方法按NY/T 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的规定执行,翻入土中作基肥。于播种前,再耕翻一次,然后整细耙平,起宽1.2米的高畦,畦沟宽30厘米,沟深20厘米,畦面呈瓦背形,畦埂要踏实整平。
3、播种
①植物来源:天南星科(Araceae)半夏属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 Breit.]。选用经天门本地野生红皮半夏驯化和提纯的种茎,遵守《植物检疫制度》,杜绝危险性病虫害的传播,确保种源的地道性和安全性。
②种茎处理:对种茎进行分级处理,选用直径为0.5~1厘米的种茎作种。挑选出混入的老鸹蒜、薤白、掌叶半夏和混入的病粒、破粒等异杂物。将选好的种茎晒1~3天,使表皮脱水20%~30%。
③播种期:冬播,于10月底至次年2月底播种;夏播,于5月中旬6月初播种。
④播种方式:在整细耙平的畦面上开沟条播,沟深7~10厘米,行距15厘米,株距5厘米,栽后上面施一层混合肥土(由腐熟堆肥和厩肥加人畜肥、草土灰等混拌均匀而成)。
⑤播种量:以种茎直径≤1厘米规格为标准,每667平方米播鲜种茎250千克~300千克。
4、田间管理
①人工除草:天门半夏植株矮小,除草时宜用手不宜用锄头,在生长期间要经常覆土除草,做到除早、除小、除尽,消除草害。
②水肥管理:天门半夏喜湿怕旱,若遇久晴不雨,应及时浇水;若雨水过多,应及时排水,避免因田间积水,造成块茎腐烂。半夏在播种前应浇一次透水,以利出苗。立夏前后,天气渐热,半夏生长加快,干旱无雨季节,可根据墒情适当浇水。夏至前后,气温逐渐升高,干旱时可7~10天浇水一次。处暑后,气温渐低,应逐渐减少浇水量。合理施肥也是半夏增产的关键。除施足基肥外,生长期追肥4次。第一次于4月上旬齐苗后,每亩施入1:3稀释后的人畜粪水1000千克;第二次在5月下旬珠芽形成期,每亩施用1:3稀释后的人畜粪水2000千克;第三次于7月倒苗后,当子半夏露出新芽,母半夏脱壳重新长出新根时,用1:10的粪水泼浇;第四次于9月上旬,半夏齐苗时,每亩施入腐熟饼肥25千克,过磷酸钙20千克,尿素10千克,与沟泥混拌均匀,撒于土表。
5、病虫害防治
病害的防治,需根据天门当年气候特征和病害发生特点及实地发生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按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总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根据发生、发展规律,因时、因地制宜合理运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措施,化学防治以环境友好型农药为主,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农药使用应符合GB 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 8321.9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的规定,对所使用的农药应进行记录。
病害主要有叶斑病、病毒病、腐烂病等;虫害主要有红天蛾。
目前对天门半夏最主要的病害为茎腐病,致病菌为欧文氏菌(Erwinia amylovora),该菌喜高温高湿,主要依靠雨水传播,对半夏的产量和品质危害最大。该病的防治需要将农业防治和多种防治措施相结合。
(1)农业防治
①严禁在前茬作物为萝卜、大白菜等十字花科作物的田块种植半夏。
②做好排灌,防治积水。栽培时起厢,厢面略微呈瓦背型,开深沟,沟深不低于20厘米。
③种植前深翻土,晾晒一周,保证土壤疏松透气,然后用0.1%高锰酸钾全田喷雾2次,间隔7~10天。
④种植期间,及时间苗,保证植株间通风,尽量降低病害传染。
(2)其他防治
预防用配方:种植后可用0.05%的高锰酸钾全田近地面喷雾,间隔10天一次,连续用3次。
治疗用配方:发现发病后,用中生菌素+乙蒜素+红糖+枯草芽胞杆菌可湿性粉剂全田近地面及植株喷雾即可。
6、采收:冬播于次年芒种至夏至之间采收,夏播于立冬前后采收。人工采挖或机械收获。
7、初加工
①去皮:将采挖到的鲜半夏洗净泥沙,按大、中、小分级,分别装入麻袋内,先在地上轻轻摔打几下,然后倒入清水缸中,反复揉搓,将外皮去净为止。
②晾晒:将蜕皮后的半夏摊开晾晒,并不断翻动,晚上收回平摊于室内,不能堆放,不能遇露水。次日再取出晾晒,晒至全干。切忌曝晒,否则不易去皮。如遇阴雨天气,可采用电热烘干,烘时温度不宜过高,一般应控制在35℃~60℃之间。在烘干过程中要勤翻,力求干燥均匀,以免出现僵子,造成损失。
③包装:将干燥后的天门半夏商品按等级用密封薄膜包装袋打包,产品应附标签,标明产品名称(天门半夏)、调出单位、产地、采收日期、初加工日期、批号、等级、重量等内容,并附质量合格标志。
④贮藏:将包装好的天门半夏商品用木板或隔潮物体作垫铺,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定期进行检查和翻晒。
  • 质量安全规定
执行《中国药典》2015版标准。

天门半夏专用标志使用

天门半夏生产地域范围内的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天门半夏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天门市汪场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产品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