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阳区地处中国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区北端,境域纵贯北纬32°25’—33°15’,横跨东经110°07’—111°16’,在地理上属于“二高山”丘陵地带,气候温润,动植物资源丰富。郧阳的土地多为黄土和沙土混合,产出的红薯个大皮厚,淀粉含量高,口味独特。干的郧阳红薯粉条状如龙须,色如琥珀,经热水泡过后晶莹剔透,柔韧绵长。不管煮多长时间,不糊汤,不黏连,入口香滑柔软,韧而不腻。
2014年04月1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郧阳红薯粉条”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 中文名
- 郧阳红薯粉条
- 产地名称
-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
- 品质特点
- 久煮不烂,清香可口
- 地理标志
- 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
- 批准文号
- 国家质检总局公告2014年第44号
- 批准时间
- 2014年04月16日
郧阳红薯粉条产品特点
郧阳红薯粉条品质特性
红薯属旋花科,甘薯属,甘薯种,为喜温、耐旱、耐瘠,蔓生性草本植物。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稳产性好。红薯块根膨大期长,无明显成熟期,自形成后直至茎叶衰退后,整个生育期都能积累光合产物,形成产量的时间长,经济系数高达70—80%,居粮食作物之首。高产每亩可达5000千克以上。适合在郧阳区特殊的地理、气候、植被等环境因素下生长。
郧阳红薯粉条营养价值
红薯粉条里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蛋白质、烟酸和钙、镁、铁、钾、磷、钠等矿物质;所含纤维相当于米面的10倍,质地细腻,不伤肠胃,能加快消化道蠕动,有助于排便,清理消化道,缩短食物中有毒物质在肠道内的滞留时间,减少因便秘而引起的人体自身中毒,降低肠道致癌物质浓度,预防痔疮和大肠癌。真正的绿色粉条具备红薯的多数养身功能,同时粉条有良好的附味性,它能吸收各种鲜美汤料的味道,再加上粉条本身的柔润嫩滑,更加爽口宜人。日本专家发现,红薯不仅能防止疲劳,提高人的免疫力,促进胆固醇排泄,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而且中有一种叫“去氧表雄酮”的生理活性物质,可以预防结肠癌和乳腺癌,对脑细胞和内分泌腺素的活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故能延缓智力衰退和增加人体的抵抗力。俄罗斯专家称它是未来的“宇宙食品”。法国人称它是当之无愧的“高级保健食品”。
世界卫生组织(WHO)评选出最佳健康食品排行榜,红薯被列为13种最佳蔬菜之首。研究表明,红薯不但营养均衡,而且具有防止亚健康、减肥、健美等作用,有效防癌,抗糖尿病、预防肺气肿、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在全国大中城市,以红薯为原料的系列食品已被广大消费者认可。
郧阳红薯粉条产地环境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地处鄂豫陕三省边界,汉江上游下段,秦岭巴山东延余脉褶皱缓坡地带,史称“五丁於蜀道,武陵之桃源”。郧阳区地处“要塞”,境内高山与盆地兼有,沟壑与岗地交错,山野辽阔,地势险要,版图面积3863平方千米,纵跨北纬32°25′—33°16′,横贯东径110°07′—111°16′。南北宽92千米,东西长108千米,两头宽,中间窄,最窄处仅6千米,形若金鱼。东北部与河南省淅川县相依,西南部与竹山县毗连,西部与陕西省白河县交界,西北部与郧西县相交,北部与陕西省商南县相接,南部与十堰市相依。
郧阳区的山场、耕地、水域、道路和村庄分别占国土面积的81.2%、10.3%、4%、4.4%,大体构成“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格局,适宜耐旱、耐瘠的红薯在此生长。
郧阳区境内山峦起伏,小气候差异较大;年平均气温为16℃,无霜期220—250天,年日照总时数为2000小时左右,年降水量在800—1000毫米之间。气候总体上属于北亚热带大陆季风气候,与红薯喜温的习性相符合,有利于延长红薯快根的膨胀期,平均亩产红薯量较大。
郧阳区土壤以黄土、砂壤土为主。土壤结构良好,土质较为疏松,由于南水北调大坝的开闸和放闸引起的涨水和退水带来的大量微生物有利于土壤养分分解,河水带来的泥沙富含丰富的矿物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壤肥力,同时增加土壤蓄水能力,改善土壤透气性,形成了适宜红薯生长的独特土壤条件。
郧阳红薯粉条原材料产地山场辽阔,由于境内重峦叠嶂,水源丰沛的天然优势很好的保护了生物的多样性,维持林木繁多,植被茂盛的自然姿态。既有参天大树,又有保持地表防风固土的草木植被,境内生长保存着2600余株龄都在2000年以上的古树。大气、水质、环境质量保持在国家优级标准。
郧阳区属于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水系,汉江在郧阳区境内有堵河、丹江等流量比较大的支流。郧阳区多年平均降水量829毫米,径流深263.4毫米,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总量10.17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4.12亿立方米。同时有水面22.8万亩,可养水面在16.5万亩以上,占总水面的72.6%。境内有大面积的汉江河谷沿岸的许多河湾库叉及914座小型水库,2772口塘堰,总面积为15114亩,这些都是优越的水产资源。
郧阳红薯粉条历史渊源
红薯味美、生长面积广泛,却难以长期贮存。在战乱频发的年代里,食不果腹的郧阳人为了能够延长红薯的贮存期,发明了以沉淀红薯粉的手工艺。据史料记载,郧阳长岭早在北魏时期就已经掌握了淀粉生产技术。
宋代,开始生产红薯粉丝。
明朝初年,就有长岭粉丝销往山西等地。
红薯属郧阳区传统栽培作物,栽培历史悠久,在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曾是全县的“三大宝”(红薯、苞谷、龙须草)之一,是郧阳东部地区农民解决温饱的主要粮食作物,郧阳由于特定的气候,地貌特征及历史原因,适宜红薯生长,尤其是郧阳滔河流域的梅铺、谭山、刘洞、南化、白浪、白桑六个镇红薯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县总面积和产量的2/3。
郧阳生产的红薯粉条种类多、产量大,属中国著名红薯粉条生产地鄂西北红薯粉条生产地中心。茶店镇长坪村是著名的粉条加工制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作粉条,每年秋冬之际,农家将红薯从地里挖起,用水洗净,粉碎之后过粉,待淀粉中的水分完全脱干后,将淀粉放到席子上晾晒,晒干后用细罗再过一道,这样的粉面又细又白。每年等到进九之后,上了大凌,三五家相约在一起采用传统的瓢漏式工艺漏粉条,砌一个灶,架一口大锅,摆几口大缸,师傅负责打芡、捶粉,其他帮忙的人挑水烧火,将漏出来的粉条用竹竿上架挂起来,经过一夜上凌,第二天太阳出来凌慢慢化开了,粉条才能返酥,晾晒风干后,就可以打捆包装,上市出售。随着时代的进步,部分村庄的红薯粉条加工已经由机械代替手工,只有部分老年人仍坚持原始手工制作。郧阳手工制作红薯粉条的专业村也由原来的30余个村缩减为5个村,此项手工艺正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
郧阳红薯粉条生产情况
2015年,郧阳红薯粉条龙头企业收购红薯1万吨,加工淀粉3000吨,生产无矾粉条250多万千克,秋冬两季可创产值400多万元。
2016年,十堰市郧阳区20个乡镇(场)共种植红薯15万多亩,亩产平均为3500斤,年收获红薯4.3亿斤,有20家规模化红薯淀粉加工企业收购。
2017年,郧阳区20个乡镇(场)共种植红薯15万亩,手工漏制粉条已经延续了几百年,郧阳手工红薯粉条行销湖北省内外。
郧阳红薯粉条产品荣誉
2013年,郧阳手工制作红薯粉条被列为十堰市第四批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郧阳红薯粉条地理标志
郧阳红薯粉条地域保护范围
郧阳红薯粉条产地范围为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梅铺镇、谭山镇、刘洞镇、南化塘镇、白浪镇、白桑关镇、茶店镇共7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郧阳红薯粉条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鄂薯6号”、“徐薯22号”等品种。
二、立地条件
土壤为黄壤土、沙壤土等。土层厚度≥30厘米,土壤有机质含量≥1.0%,pH值为6.5至7.5。
郧阳红薯粉条(9张)
三、栽培管理
1.育苗:3月上旬,种薯繁育,苗龄30天至35天。
2.移栽:4月上旬至中旬。每亩栽植2500株至3000株。
3.施肥: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500千克至2000千克。
4.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收获
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
五、加工工艺
1.传统工艺流程:粉碎→过滤→晾晒→打浆→漏丝→晒丝→包装。
2.现代工艺流程:粉碎→过滤→晾晒→和面→挤压成型→切丝→冷却→冷冻→解冻→干燥→包装。
六、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产品粗细均匀,弹性良好,有光泽,久煮不烂,口感爽滑。
2.理化指标:水分≤15.0克/100克,淀粉≥76.0克/100克,灰分≤0.80克/100克,断条率≤8.0%。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郧阳红薯粉条专用标志使用
阳红薯粉条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郧阳红薯粉条的检测机构由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2020年7月22日,入选湖北省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人名单(第1批),郧阳红薯粉条是湖北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使用人为十堰市郧阳区鄂鲁淀粉制品有限公司。
郧阳红薯粉条历史文化
仙人吊
相传,郧阳茶店天马崖不远处有个“白玉庵”,庵旁有一池仙水,清澈甘甜。附近一秦家农户有一手漏粉条的好手艺,每年他用此处的水做粉条,做出来的粉条与众不同,鲜亮、绵软、筋道。秦家有一男生不想世代为耕,一心想跳出“农”门。然而,秦书生屡试不第,心里很是郁闷,他左思右想,终于有了主意。他选了上等红薯磨的粉,让父亲做成红薯粉条,又一次府试,他把粉条带进城去献给县太爷,谎称此宝叫“仙人吊”,说是有一天傍晚自己到天马崖游玩的时候,遇到一个白胡子仙人送的,自己不敢私用,献给县太爷。县太爷一听是仙人所赠,十分高兴,立即吩咐御厨烹调。一吃,还真不错,味道特鲜美,简直就是稀世珍肴,县太爷认为秦书生忠心可嘉,于是立即颁布县令,秦书生通过了府试。事后,秦书生怕此事泄漏出去,自己被治个欺君之罪,便赏给乡邻很多银子,并威胁他们不得泄漏这个秘密。乡邻得了好处,果真守口如瓶,没有泄漏半句。直到后来,秦姓后人才开始用红薯做成粉条让人一饱口福。
三合汤
以郧阳红薯粉条为主要原料的“郧阳三合汤”就是始源自湖北郧阳地区的一道名小吃。据传,三合汤源于四百年前的明万历年间,鄂秦豫三地有三位秀才进京赶考,途经郧阳遇雨,只好暂住客栈,临走,一位秀才提议在一起吃餐饭留作纪念。于是拿出各自带的牛肉、粉条、饺子(猴头)等物,放进一锅加些佐料煮熟,顿时,客栈内浓香四溢,锅内食物又鲜又香又辣。客栈老板心细,等客人吃毕走后,将三种食物记下细细研究,烹制出了风味独特的郧阳三合汤。数百年来,三合汤已成为郧阳地方的一道名吃,更是郧阳饮食文化的一种标志。如今三合汤早已经成为郧阳的一张名片,越来越多的被人知道,走出十堰,走出了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