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玻璃椒

醴陵市蔬菜作物站 【管理

原产地湖南

– 产地市县: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
– 产品大类:种植业类
– 产地小类:蔬菜类
– 地标证书编号:AGI02333
– 地标认证时间:2018
– 品质特点:椒深红色,光滑透明
– 地理标志分类: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 地标批准文号:国家农业部第2651号公告
– 地标批准时间:2018年2月12日
地域范围

醴陵市所辖船湾镇、明月镇共计2个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3°19′15″~113°30′53″,北纬27°22′38″~27°30′31″

包装规范

暂缺

产品百科
醴陵玻璃椒,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醴陵玻璃椒产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度适宜,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多风,四季分明。年平均日照时数1651.3小时,适宜种植辣椒。醴陵玻璃椒具备独特的品相和风味。干椒呈“牛角形”,椒深红色,光滑透明如玻璃,可以清晰地看到内部胎座,种子清晰可数;干果极富弹性,受压后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身干籽散,不裂果,不碎果;汤红色亮,辣中带甜,油分含量高,椒香浓郁。干果长11厘米左右,果宽1.7厘米左右。单果重1.8克左右。
2018年2月1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醴陵玻璃椒”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中文名
醴陵玻璃椒
产地名称
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
品质特点
椒深红色,光滑透明
地理标志
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批准文号
国家农业部第2651号公告
批准时间
2018年2月12日

醴陵玻璃椒产品特点

醴陵玻璃椒品质特性

醴陵玻璃椒具备独特的品相和风味。干椒呈“牛角形”,椒深红色,光滑透明如玻璃,可以清晰地看到内部胎座,种子清晰可数;干果极富弹性,受压后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身干籽散,不裂果,不碎果;汤红色亮,辣中带甜,油分含量高,椒香浓郁。干果长11厘米左右,果宽1.7厘米左右。单果重1.8克左右。

醴陵玻璃椒营养价值

醴陵玻璃椒营养价值高,鲜椒中富含辣椒素0.07-0.6克/千克、维生素C≥70毫克/100克、总糖≥2.0克/100克、铁4.5-8毫克/千克、锌5.5-7.5毫克/千克。

醴陵玻璃椒醴陵玻璃椒

醴陵玻璃椒产地环境

醴陵玻璃椒土壤地貌

醴陵玻璃椒(2张)

醴陵市地貌形态以山地,丘陵,盆地为主,山地,丘陵、盆地平地俱全的多类型盆地。东西低,南北高,四级阶梯式倾分布,自东向西,平缓下降,形成东南与西部的盆地。土壤、植被等呈现直线差异,南北不同,东西有别。而船湾镇和明月镇正处于南部盆地之中。醴陵玻璃椒产区主要为紫色页岩区。紫色页岩形成粗骨性的黄红壤,残留母质碎屑多,土层较深厚。海拔高度在70-300米之间坡地,坡度在20°以下,土壤肥沃、透气、保水、保肥。pH值在5.5-6.5之间,有机质含量27.2-47.3克/千克,碱解氮142-249克/千克,有效磷7.04-43.06毫克/千克,有效钾30-215毫克/千克,富含多种矿物元素,具有醴陵玻璃椒生长的独特土壤地貌条件。

醴陵玻璃椒气候情况

醴陵玻璃椒产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度适宜,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多风,四季分明。年平均日照时数1651.3小时,≥10℃有效积温5856.1℃,年平均气温17.5℃,极端高温37.4℃,极端低温零下8.2℃,无霜期281天,年平均降雨量1462.6毫米,平均相对湿度78%。

醴陵玻璃椒水源灌溉

醴陵玻璃椒产地属酒埠江灌区,蓄、引水工程与大小山塘、河坝、水库渠道相通,大小蓄水池、引水渠(沟)相连。地下水质良好,清澈透明。产区灌溉条件便利,灌溉水源优质。

醴陵玻璃椒醴陵玻璃椒

醴陵玻璃椒历史渊源

据《醴陵县志》记载,醴陵自明代开始种辣椒。
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醴陵引入牛角椒,玻璃椒是在牛角椒品种上,经过选育形成的,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醴陵被认定为湖南省玻璃椒出口基地,产品远销东南亚和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醴陵玻璃椒醴陵玻璃椒

醴陵玻璃椒生产情况

2017年,醴陵市玻璃椒保护区生产区域6万亩,干椒年产量可达1万吨,共有辣椒制品等食品加工厂15家,从业人员1万余人。
2018年,醴陵市玻璃椒生产面积4000公顷,干椒总产量10000吨。

醴陵玻璃椒产品荣誉

2018年2月1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醴陵玻璃椒”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醴陵玻璃椒地理标志

醴陵玻璃椒地域保护范围

醴陵玻璃椒的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醴陵市所辖船湾镇、明月镇共计2个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3°19′15″-113°30′53″,北纬27°22′38″-27°30′31″。

醴陵玻璃椒质量技术要求

  • 特定生产方式
3.1 产地要求
醴陵玻璃椒产地选择在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区域,地貌类型为山坡地或盆地间平地,土壤类型为板页岩风化发育的黄红壤。有机质含量高,耕作层较厚,水田实行稻/椒水旱轮作。产地环境良好。
3.2 品种要求
品种选择以区域内生长好,不带病菌,果形似牛角带弯钩,果皮光亮、透明,颜色红艳,成熟晒干,可以清晰看到内部胎座和种籽的带柄伏椒果。
3.3 栽培管理:
3.3.1 品种选择
醴陵玻璃椒,该地优良的地方品种。
3.3.2 播种育苗
①育苗时间:露地栽培育苗一般在2月底至3月初,5月上中旬定植,苗龄70天左右。
②营养土配制
选用5年内未种过茄科及瓜类作物的疏松、肥沃园土,在高温季节挖取,烤晒后打碎,过筛备用。按园土60%、腐熟有机肥30%、碳化谷壳或草木灰10%的比例,每1000千克营养土加入含硫复合肥1千克、过磷酸钙1-2千克,加入适量石灰。营养土原料按比例混匀堆沤发酵后,敞开晒干,按每1000千克营养土加入200克50%的多菌灵和200克75%的百菌清充分拌匀消毒,消毒后的营养土可装钵或铺苗床。
③冷床拱棚育苗
选择避风向阳、地下水位低、且5年内未种过茄科及瓜类作物的水稻田或菜园地,根据育苗数量确定苗床面积。苗床东西向作畦,小拱棚高1.5米,畦宽1.5米,长20-30米,高15厘米。整平后,每平方米苗床喷施20克百菌清与多菌灵粉剂(按1:1)消毒。苗床上铺5厘米厚的营养土,浇足底水,准备播种。
④浸种催芽
种子浸种前2-3天在室外曝晒4-6小时,用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分钟,冲洗干净后用55℃温水进行温汤浸种,不停搅拌待水温降至30℃以下,浸种8-10小时左右,以种仁吸足水分无白心为宜。用清水洗净种子上粘液和辣味,沥干多余水分,用恒温箱采用变温催芽。白天28-32℃,晚上22-24℃,及时检查透气,补充水分。种子破心80%,胚根长1-2毫米即可播种。
⑤播量与播种
一般亩用种量150克左右,每平方米苗床可播种40-60克。播种前1天浇足底水,播种时种子均匀撒在床面,盖1厘米营养土,洒足水,平铺地膜,用小拱棚覆盖保温。
⑥苗床管理
出苗前保持床温白天25-30℃、晚上15-20℃,6-7天即可出苗。70%苗子出土后撤去床面地膜,并向床面盖过筛细土0.5厘米。并稍压实。子叶平展后,白天气温控制在23-25℃,夜间17-15℃,最低温度不能低于5℃。白天揭膜通风,晚上覆膜保温。
当小苗长到3-4片真叶时,低温炼苗2-3天后分苗。分苗到营养钵中最好,营养钵直径9-10厘米。分苗到苗床上株行距10×10厘米。分苗前要浇“起苗水”,防止起苗伤根,每蔸(钵)2株,幼苗的大小要求一致。栽苗时要浅,栽后浇水,水量不宜过大。阳光过强时要适当遮阴。分苗后一周内要保持较高的温度,促进根系发育,白天保持25-30℃,地温保持18-20℃。一周后降低温度,白天20-25℃,夜间15-17℃。定植前10-15天要揭膜降温炼苗。低温炼苗要逐步进行。分苗浇透水后,一般不再浇水,待心叶开始生长后,可根据土壤墒情,必要时晴天上午浇水。幼苗定植前15-20天,可结合浇水,用尿素和磷酸二氢钾(1∶1)500倍液喷施苗床。
3.3.3 整地定植
①整地
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灌方便的砂质壤土作为辣椒栽植基地,也可选择腐熟肥沃的菜园地作为其栽植基地。辣椒不宜连作,可与水稻实行水旱轮作。深翻20厘米以上,厢面宽1.2米,沟宽40厘米,床土要尽量整细,并开好腰沟及围沟,以利于排灌。亩施45%硫酸钾复合肥50千克,腐熟人畜粪肥3000-4000千克。每亩用井岗霉素粉剂15包加五氯硝基苯1.5-2千克、50%多菌灵1千克,与化肥充分拌匀,均匀的撒施于厢面上,然后连续倒匀2-3次,使肥药与土壤充分结合。厢面整为小龟背形,垄面宽100厘米、高15-20厘米、沟宽30厘米。厢面覆盖1.4米宽的微膜,压实两边,用泥土封实口,待苗移栽。一般要求在4月底全部完成。
②定植
在五月上中旬,选择晴好天气下午,在厢面上按50厘米×40-50厘米株行距打孔,每亩栽2500-3000蔸, 5000-6000株。定植后淋足安蔸水,安蔸水一般用移栽灵1500倍液,并用泥土压实定植孔周围地膜。
3.3.4 田间管理
①促根控苗
定植后到初果期管理上要促根、控苗。定植7天后要浇水。
②壮苗促果
进入盛果期要及时采收。盛果期遇高温干旱每7天浇一次水,同时,结合浇水追尿素15千克/亩。进入六月以后,遇大风大雨天气,要注意开深沟排水,做到雨停水干,扶苗防倒。用40-50厘米的竹签插于辣椒分枝旁,以固定植株,或用纤维绳分两边拉直固定。
3.3.5 病虫防治
6月上旬到7月中下旬,是辣椒病虫害高发期,防治不及时,将造成巨大损失,需注意及时用药。
①农业和物理防治
选择排灌方便的地块起垄种植;培育壮苗,即植株高15-20厘米,茎粗0.2厘米,80%现蕾;合理密植,每亩定植2500蔸,5000-6000株左右;暴雨后及时排水防渍;推行水旱轮作;采用黄板、性诱剂、杀虫灯等防治虫害。
②化学药剂防治
种子消毒用1%高锰酸钾液浸种,定植后用80%烯酰吗啉可性粉剂1500倍液或10%氰霜唑悬浮剂2000倍液900千克/公顷叶面喷雾,可有效防治辣椒疫病。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900千克/公顷,发病初期每隔10天左右灌根1次,连续灌2-3次,可防治辣椒根腐病。用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900千克/公顷,隔7天一次连续3-4次,可防治辣椒青枯病。用25%盐酸吗啉胍或5%菌毒清500倍液,每10天喷雾一次,连喷3-4次,防治病毒病。
虫害主要是蚜虫,茶黄螨,烟青虫。用10%吡虫啉1000倍液或20%吡蚜酮2000倍液900千克/公顷喷雾防治蚜虫,茶黄螨。用5.0%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1500倍液900千克/公顷防治烟青虫。
  • 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参照GB 2762-20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和GB 2763.1-20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百草枯等43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规定执行。

醴陵玻璃椒专用标志使用

该规定地域范围内的醴陵玻璃椒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醴陵市蔬菜作物站提出申请,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醴陵玻璃椒产品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