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黑莓

溧水县黑莓专业协会 【管理

原产地江苏

– 产地市县: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
– 产品大类:种植业类
– 产地小类:果品类
– 地标证书编号:AGI00772
– 地标认证时间:2011
– 品质特点:紫黑色或紫红色,酸甜可口
– 地理标志分类: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 地标批准文号:国家农业部第1699号公告
– 地标批准时间:2011年12月20日
产品介绍

白马黑莓产于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白马镇,黑莓原产于北美,属藤本植物,果品酸甜可口。

生态环境

1. 生态环境:溧水县白马镇及其邻近村庄,属于丘陵山地,土壤类型主要为沙壤土、青泥土、马肝土、白土,以沙壤土为主。土壤有机质含量2%左右,全氮含量为1.25g/kg,速效磷0.4 g/kg,速效钾9.2 g/kg,富含有机质和钾元素,土壤pH值6.0~6.5,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水库、塘坝较多,水质达二类水标准。
2. 气候情况:溧水县白马镇及其邻近村庄,属于亚热带北部边缘过度型气候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风和日丽,夏季雨量温和多雨,秋季雨量中等。年平均气温15℃以上,最低气温-8~-10℃,最高气温为38~40℃。全年无霜期237天,初霜期在10月初,终霜期为3月中旬。全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116.2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为1036.9 mm,一年中雨量主要集中在六、七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一半以上。

地域范围

白马黑莓产于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白马镇及其邻近村庄,包括溧水县林场芳山分场、东芦分场;永阳镇东山村、秋湖村;东屏镇白鹿村、金湖村和晶桥镇芝山村、枫香岭村。白马镇位于南京市溧水县东大门,宁杭高速白马出口旁,东邻溧阳市,西紧靠溧水县城,南邻高淳县,北邻句容市。全镇9个行政村,1个国营茶场,2个居委会,201个村民小组。地理坐标为东经119°22′~119°30′,北纬31°139′~31°22′。全镇153.7平方公里,总人口4.3万人。农业人口3.6万人,从事黑莓产业的有2.4万人左右。白马镇属于典型的丘陵山区,地势坡度面积占总面积的30%,平田占60%,山坡地占10%,白马黑莓总面积4.3万亩,年产黑莓鲜果2万余吨。

品质特性

1. 外在感官特征:白马黑莓呈倒圆锥椭圆形,果型端正,紫黑色或紫红色,单果重5~12 g,具有各品种固有的特征。
2. 内在品质指标:可溶性固形物≥8%,有机酸1.0~1.8%,最重要的营养物质是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花青素(总花色苷80~120 mg/100g),在其他果树中是罕见的。
3. 安全要求:白马黑莓执行江苏省地方标准《黑莓》(DB32/T1626-2010)中的卫生要求,产品从生产、收购、加工、贮运按ISO22000:2005食品安全体系认证组织实施等标准生产。

生产方式

1. 产地选择:产地应选择在白马镇及其邻近村庄,包括溧水县林场芳山分场、东芦分场;永阳镇东山村、秋湖村;东屏镇白鹿村、金湖村和晶桥镇芝山村、枫香岭村。产地环境质量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NY5010—2002)。
2. 品种的选择:白马黑莓选用本区域内的优良品种,如赫尔、切斯特和宁植系列,栽植的苗木必须来自本基地的优质壮苗。
3. 生产过程管理:白马黑莓的生产过程必须严格按照《黑莓生产技术规程》(DB32/T 853-2005)的规定。生产过程中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必须符合《无公害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T/T5017-2001)和《无公害食品农药管理使用准则》(NT/T5018-2001)。为保证白马黑莓品质,在生产环节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 水分管理
发芽前后至萌枝发生期(3~4月份)、花后至幼果膨大期(5~6月份)和果实采收后(8月份)遇干旱分别灌水一次,果实成熟期(7月份)如连续干旱,每7d~10 d天应灌水一次,灌水量要以浸透根分布层(15cm~30cm)为准。
② 肥料管理
肥料应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优质复合肥,适当增加施用磷钾肥。每年的12月~1月,结合冬季修剪、翻地施足基肥,在3月下旬萌芽、5月底6月初果实膨大期和果实采收后,追施适量速效肥。
③ 病虫草防治
白马黑莓生产中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充分利用农业、生物、物理的方法防治病虫害,尽量不使用除草剂。
④ 整形修剪
修剪分夏季和冬季两次进行,夏季修剪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进行,将主干控制在1.0~1.5 m的高度;冬季修剪在12月下旬或翌年2月上旬进行,采用篱壁式搭架,植株修剪呈扇形。
⑤ 果实采收:白马黑莓成熟的标志是浆果呈紫黑色或紫红色,具有固有品种的色泽和香气,分批采收,2~3天采收1次。采摘时需清除果柄、果蒂,采收容器应为小包装盒,每盒1~2层果实、150 g左右,小包装盒再用浅框装运。采收的鲜果应及时送往市场销售,有条件最好放于具有冷藏装置的货架中销售。黑莓鲜果极不耐贮运,货架期只有2~4天,因此,鲜果的采收与贮运需要非常细心。
⑥ 生产记录要求:白马黑莓生产的全过程,要建立田间生产档案,全面记载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包装规范

合格的白马黑莓果品需颗粒完整、无明显碰压伤和汁液流出、无霉烂、无异味,分为A、B两个等级,执行江苏省地方标准《黑莓》(DB32/T1626-2010)中的分级标准。具体如下:
项目指标
A级B级
果面清洁,无日灼、病虫斑、压伤等缺陷清洁,无日灼、病虫斑,压伤等缺陷﹤10%
果形完整,均匀一致完整,基本均匀一致
色泽具有本品种成熟时固有的色泽色泽略有差异,颜色差异在5%以内
风味具有本品种特有的风味,无异常气味具有本品种特有的风味,无异常气味
成熟度浆果充分发育,成熟度在八成以上低于八成熟果或过熟果﹤10%
单粒果重≥6.0 g≥4.5 g
白马黑莓销售包装应符合国家《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标明产品名称、级别、净含量、生产单位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标志编号。
包装材料符合食品卫生要求,应干燥、清洁、无毒、无异味,不影响果品品质,包装应牢固、防潮、整洁,能保护白马黑莓品质。定量包装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包装上标有“白马黑莓”字样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运输工具应使用0~5℃冷藏车,冷藏车需保证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污染;严禁与有毒、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装卸时必须做到轻拿轻放。
产品只能在0~5℃的冷库中短期贮存1~2天,冷藏库应清洁、干燥、无异味,周围无污染源。

产品百科
白马黑莓,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黑莓原产于北美,属藤本植物,其果型端正,呈倒圆锥椭圆形,果品为紫黑色或紫红色,酸甜可口,营养丰富,花青素、原生青素含量高。
2011年12月2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白马黑莓”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中文名
白马黑莓
产地名称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
品质特点
紫黑色或紫红色,酸甜可口
地理标志
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批准文号
国家农业部第1699号公告
批准时间
2011年12月20日

白马黑莓产品特点

  • 感官特征
白马黑莓白马黑莓

白马黑莓呈倒圆锥椭圆形,果型端正,紫黑色或紫红色,单果重5-12克,具有各品种固有的特征。

  • 品质指标
白马黑莓可溶性固形物≥8%,有机酸1.0-1.8%,最重要的营养物质是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花青素(总花色苷80-120毫克/100克),在其他果树中是罕见的。

白马黑莓产地环境

  • 生态环境
农民在采摘白马黑莓农民在采摘白马黑莓

溧水区白马镇及其邻近村庄,属于丘陵山地,土壤类型主要为沙壤土、青泥土、马肝土、白土,以沙壤土为主。土壤有机质含量2%左右,全氮含量为1.25克/千克,速效磷0.4克/千克,速效钾9.2克/千克,富含有机质和钾元素,土壤pH值6.0-6.5,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水库、塘坝较多,水质达二类水标准。

  • 气候情况
溧水区白马镇及其邻近村庄,属于亚热带北部边缘过度型气候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夏季雨量温和多雨,秋季雨量中等。年平均气温15℃以上,最低气温-8–10℃,最高气温为38-40℃。全年无霜期237天,初霜期在10月初,终霜期为3月中旬。全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116.2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为1036.9毫米,一年中雨量主要集中在六、七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一半以上。

白马黑莓历史渊源

白马黑莓白马黑莓

白马镇地处低山丘陵带,一直以传统农作物种植为主。20世纪80年代,溧水首次引进黑莓到白马镇石头寨村进行试种,通过10年的努力,试种成功并实行全面推广。

由于黑莓的繁殖、生产、管理成本和技术含量均大大低于蓝莓,加之国际市场黑莓产品旺销,黑莓成为白马镇力推的“短平快”富民项目。
黑莓主要吃的是“外贸单”,受金融危机影响,2007-2013年溧水的莓农们一度亏本受损,一些深加工企业先后倒闭或者转行。经过当地政府的支持和莓农的坚持,以及企业的创新发展探索,多方合力走出了一条农业转型升级之路。

白马黑莓生产情况

1998年,白马镇全镇种黑莓2000亩,2003年推广到上万亩,2006年达到2.8万亩。
2011年,白马镇白马黑莓总面积4.3万亩,年产黑莓鲜果2万余吨。
2017年,溧水区有黑莓3万亩,黑莓种植及加工类龙头企业10多家。

白马黑莓产品荣誉

2011年12月,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白马黑莓”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17年,“溧水黑莓”在第六届中国品牌农商发展大会上被评为“2017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

白马黑莓地理标志

白马黑莓地域保护范围

白马黑莓产于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白马镇及其邻近村庄,包括溧水区林场芳山分场、东芦分场;永阳街道东山村、秋湖村;东屏街道白鹿村、金湖村和晶桥镇芝山村、枫香岭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9°22′-119°30′,北纬31°139′-31°22′。

白马黑莓质量技术要求

  • 特定生产方式
白马黑莓白马黑莓

(1)产地选择:产地应选择在白马镇及其邻近村庄,包括溧水区林场芳山分场、东芦分场;永阳街道东山村、秋湖村;东屏街道白鹿村、金湖村和晶桥镇芝山村、枫香岭村。产地环境质量符合《无公害农产品 产地环境》(NY5010-2002)。

(2)品种的选择:白马黑莓选用本区域内的优良品种,如赫尔、切斯特和宁植系列,栽植的苗木必须来自本基地的优质壮苗。
(3)生产过程管理:白马黑莓的生产过程必须严格按照《黑莓生产技术规程》(DB32/T 853-2005)的规定。生产过程中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必须符合《无公害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NT/T5017-2001)和《无公害食品 农药管理使用准则》(NT/T5018-2001)。为保证白马黑莓品质,在生产环节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 水分管理
发芽前后至萌枝发生期(3-4月份)、花后至幼果膨大期(5-6月份)和果实采收后(8月份)遇干旱分别灌水一次,果实成熟期(7月份)如连续干旱,每7天-10天应灌水一次,灌水量要以浸透根分布层(15厘米-30厘米)为准。
② 肥料管理
肥料应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优质复合肥,适当增加施用磷钾肥。每年的12月-1月,结合冬季修剪、翻地施足基肥,在3月下旬萌芽、5月底6月初果实膨大期和果实采收后,追施适量速效肥。
③ 病虫草防治
白马黑莓生产中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充分利用农业、生物、物理的方法防治病虫害,尽量不使用除草剂。
④ 整形修剪
修剪分夏季和冬季两次进行,夏季修剪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进行,将主干控制在1.0-1.5米的高度;冬季修剪在12月下旬或翌年2月上旬进行,采用篱壁式搭架,植株修剪呈扇形。
⑤ 果实采收:白马黑莓成熟的标志是浆果呈紫黑色或紫红色,具有固有品种的色泽和香气,分批采收,2-3天采收1次。采摘时需清除果柄、果蒂,采收容器应为小包装盒,每盒1-2层果实、150克左右,小包装盒再用浅框装运。采收的鲜果应及时送往市场销售,有条件最好放于具有冷藏装置的货架中销售。黑莓鲜果极不耐贮运,货架期只有2-4天,因此,鲜果的采收与贮运需要非常细心。
⑥ 生产记录要求:白马黑莓生产的全过程,要建立田间生产档案,全面记载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 质量安全规定
白马黑莓执行江苏省地方标准《黑莓》(DB32/T1626-2010)中的卫生要求,产品从生产、收购、加工、贮运按ISO22000:2005食品安全体系认证组织实施等标准生产。

白马黑莓专用标志使用

白马黑莓白马黑莓

白马黑莓销售包装应符合国家《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标明产品名称、级别、净含量、生产单位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标志编号。

包装材料符合食品卫生要求,应干燥、清洁、无毒、无异味,不影响果品品质,包装应牢固、防潮、整洁,能保护白马黑莓品质。定量包装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包装上标有“白马黑莓”字样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运输工具应使用0-5℃冷藏车,冷藏车需保证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污染;严禁与有毒、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装卸时必须做到轻拿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