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宁红茶

铜鼓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管理

原产地江西

– 产地市县: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
– 产品大类:种植业类
– 产地小类:茶叶类
– 地标证书编号:AGI02554
– 地标认证时间:2019
– 品质特点:金毫显露、色泽乌润、甜香馥郁
– 地理标志分类: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 地标批准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126号
生态环境

铜鼓宁红保护区域地处罗霄山脉北端东部,属于中亚热带北部湿润气候,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境内山丘连绵起伏,森林覆盖率87.4%,负氧离子含量达7万个/cm3;土壤为红壤、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和山地草甸土,土层深厚,养分丰富,通透性好,土壤有机质含量2.85%~12.52%,PH值4.9~6.5;境内水资源丰富,雨量丰沛,平均降水量1732.8 mm,气候温润,冬无严寒,夏少酷暑,四季分明,无霜期265d,每年11月27日前后出现初霜,终霜期要延迟到翌年3月9日左右,早春升温速度慢,使茶叶持嫩性好;年平均气温16.2℃,平均日照1496.8h,年总辐射97075.1kcal/cm2,云雾多,散射光漫射光多,满足了茶树喜欢散射光和阴湿的习性,促进了茶树叶片内氨基酸和芳香物质形成;昼夜温差大,特别有利于孕育铜鼓宁红独特品质。

地域范围

铜鼓宁红保护区域位于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赣西北山区,修河上游,东邻宜丰,南接万载,西界浏阳、平江,北连修水。铜鼓宁红地域保护范围包括铜鼓县的港口乡、棋坪镇、高桥乡、排埠镇、温泉镇、永宁镇、三都镇、大塅镇、带溪乡、花山林场、大沩山林场、茶山林场、龙门林场等13个乡(镇、场);保护范围位于东径114°04′40″~114°43′54″,北纬28°22′59″~28°49′46″之间。保护面积7041公顷,年产量2548吨。

品质特性

1. 外在感官特征:铜鼓宁红条索紧细、金毫显露、色泽乌润;甜香馥郁,滋味浓醇爽滑;汤色红艳明亮;叶底红嫩。
2. 内在品质指标:水分≤7.0%;总灰分≤6.2%;水浸出物≥36%;茶多酚≥15.0%;游离氨基酸≥3.0%;茶黄素≥0.29%;茶红素≥3.0%。
3. 质量安全要求:铜鼓宁红质量符合NY/T288《绿色食品 茶叶》的规定。

生产方式

1. 产地要求:铜鼓宁红以偏酸性土壤,坡度25°以下、土层厚度80cm以上、地下水位1米以下,土质疏松肥沃、保水保肥能力较好的壤土、砂粘性壤土为主的山地、丘陵、滩涂或经改良后的山垅田为宜。
2. 品种范围:以当地宁州群体种、宁州2号等适制铜鼓宁红的品种为主。
3. 生产控制:为了保证铜鼓宁红的品质特色,重点要加强以下环节的生产技术管理:
①育苗移栽:从留养茶树母穗园剪取当年生(红变)木质化秋梢,每3cm枝条上部带1叶片为一剪穗,亩插穗15~18万株,经无性繁殖培育一年生符合要求的苗木进行大田移栽,按每亩1000~1500蔸,每蔸1~2株标准合理密植。
②培肥管理:茶园施肥与中耕除草相结合,重施基肥,勤施追肥,平衡施肥。基肥以经腐熟的土杂肥、饼肥、畜禽粪便等为主,追肥以氮肥为主。
③病虫草害控制:遵循“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从整个茶园生态系统出发,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综合运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孳生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持茶园生物链平衡,减少各类病虫草害所造成的损失。
④茶叶加工与产后处理要求
A茶叶加工
工艺流程:鲜叶采摘~萎凋~揉捻~发酵~烘干~拣剔~筛分~复火。
a鲜叶采摘:名优茶采用单手或双手提采法,忌用捋采、指甲掐采;大宗茶提倡机采。机采时应注意漏油和尾气对鲜叶产生的二次污染。
b萎凋:萎凋采用自然萎凋或加温萎凋,萎凋时间6-10小时,叶层厚度一般为5-8厘米,适时翻动,待叶色转为暗绿,握其叶质柔软稍带粘性为度;
c揉捻:揉捻加压应掌握“轻-重-轻”的原则,揉捻时长60-90分钟,以条形紧实圆直、茶汁外润为适度,揉捻后静置定型数分钟后进行解块发酵;
d发酵:发酵室温度以23-25℃为适宜,相对湿度保持在95%以上,要求空气新鲜,供氧充足,时长5-7小时,以75-80%揉捻叶转红色、茶梗红变、茶香外溢为度;
e烘干:烘干采用焙笼干燥或烘干机干燥,温度掌握初烘在110-120℃、足干在70-80℃之间。
B产后处理
a 分级:铜鼓宁红主要产品有宁红金毫、宁红龙须茶、宁红工夫特级、宁红工夫1~7级。
b 包装:铜鼓宁红包装符合GH/T1070《茶叶包装通则》规定。
c 贮藏:贮藏室清洁、干燥、防潮、避光、无异味,禁止吸烟和吐痰。认真做好防鼠、防虫、防霉工作,周围环境清洁卫生,远离污染源。建立齐全的管理档案,同一批号的产品集中在一起,存放整齐有序,每周检查一次茶叶品质。
d 运输:运输工具必须清洁卫生、干燥无异味,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装运前必须进行质量检查,标签、批号和货物三者相符才能运输。运输中必须稳固,做到防雨、防潮、防暴晒,装卸时轻装轻卸,防止挤压、碰撞。
4. 生产记录:铜鼓宁红应建立完善的生产、加工、仓储、销售记录档案,确保记录能追溯铜鼓宁红实际生产的全过程,并保存3年以上,以备查阅。

包装规范

1. 符合下列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向登记证书持有人申请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①生产经营的铜鼓宁红产自登记确定的地域范围;
②已取得铜鼓宁红生产经营资质;
③能够严格按照规定的铜鼓宁红质量技术规范组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④具有铜鼓宁红地理标志农产品市场开发经营能力。
使用铜鼓宁红农产品地理标志,应当按照生产经营年度与登记证书持有人签订使用协议,在协议中载明使用数量、范围和相关责任义务。
2. 铜鼓宁红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享有以下权利:
①可以在产品及包装上使用铜鼓宁红地理标志(铜鼓宁红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等);
②可以使用登记的铜鼓宁红地理标志,进行产品宣传和参加展览、
展示及展销。
3. 铜鼓宁红地理标志使用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①自觉接受登记证书持有人的监督检查;
②保证铜鼓宁红地理标志农产品品质和信誉;
③正确规范地使用铜鼓宁红地理标志。
4. 铜鼓宁红地理标志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质量控制追溯体系,农产品地理标志持有人和标志使用人对铜鼓宁红的质量和信誉负责;
5.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伪造、冒用铜鼓宁红地理标志和登记证书;
6. 鼓励单位和个人对铜鼓宁红地理标志进行社会监督。

产品百科
铜鼓宁红茶,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属于中亚热带北部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少酷暑,四季分明。铜鼓宁红条金毫显露、色泽乌润、甜香馥郁、汤色红艳明亮。
2019年1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批准对“铜鼓宁红茶”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中文名
铜鼓宁红茶
产地名称
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
品质特点
金毫显露、色泽乌润、甜香馥郁
地理标志
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批准文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126号
批准日期
2019年1月17日

铜鼓宁红茶产品特点

铜鼓宁红茶外在感官特征

铜鼓宁红茶条索紧细、金毫显露、色泽乌润;甜香馥郁,滋味浓醇爽滑;汤色红艳明亮;叶底红嫩。

铜鼓宁红茶内在品质指标

铜鼓宁红茶铜鼓宁红茶

铜鼓宁红茶水分≤7.0%;总灰分≤6.2%;水浸出物≥36%;茶多酚≥15.0%;游离氨基酸≥3.0%;茶黄素≥0.29%;茶红素≥3.0%。

铜鼓宁红茶产地环境

铜鼓宁红茶土壤地貌

铜鼓宁红茶保护区域地处罗霄山脉北端东部,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境内山丘连绵起伏,森林覆盖率87.4%,负氧离子含量达7万个/立方厘米;土壤为红壤、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和山地草甸土,土层深厚,养分丰富,通透性好,土壤有机质含量2.85%—12.52%,pH值4.9—6.5。

铜鼓宁红茶水文情况

铜鼓宁红茶保护区域内水资源丰富,雨量丰沛,平均降水量1732.8 毫米。

铜鼓宁红茶气候情况

铜鼓宁红茶铜鼓宁红茶

铜鼓宁红茶保护区域属于中亚热带北部湿润气候,气候温润,冬无严寒,夏少酷暑,四季分明,无霜期265d,每年11月27日前后出现初霜,终霜期要延迟到翌年3月9日左右,早春升温速度慢,使茶叶持嫩性好;年平均气温16.2℃,平均日照1496.8小时,年总辐射97075.1千卡/平方厘米,云雾多,散射光漫射光多,满足了茶树喜欢散射光和阴湿的习性,促进了茶树叶片内氨基酸和芳香物质形成;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孕育铜鼓宁红独特品质。

铜鼓宁红茶历史渊源

铜鼓宁红茶铜鼓宁红茶

铜鼓县种茶历史悠久,是中国名茶宁红茶原产地和主产区之一,其西北之棋坪、幽居,港口生产的宁红太子、泉港龙爪在明清时期均为贡品。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铜鼓宁红茶被誉为“出口苏联王牌茶”。
2005年,铜鼓县确立了“生态立县,产业富民”和“茶叶产业化”战略目标,把茶叶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首选项目,提出了发展铜鼓特色茶类品种,加强地区之间的合作交流。

铜鼓宁红茶生产情况

2017年,铜鼓宁红茶保护面积6613公顷,年产量3740吨,综合产值3.46亿元。
2019年,铜鼓宁红茶保护面积7041公顷,年产量2548吨。

铜鼓宁红茶产品荣誉

2017年,铜鼓县鼓韵宁红茶荣获“第十二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特等奖,鼓韵宁红茶是本届“中茶杯”江西获此殊荣的第一茶品。
2019年1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批准对“铜鼓宁红茶”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铜鼓宁红茶地理标志

铜鼓宁红茶地域保护范围

铜鼓宁红茶铜鼓宁红茶
铜鼓宁红保护区域位于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赣西北山区,修河上游,东邻宜丰,南接万载,西界浏阳平江,北连修水。铜鼓宁红地域保护范围包括铜鼓县的港口乡、棋坪镇、高桥乡、排埠镇、温泉镇、永宁镇、三都镇、大塅镇、带溪乡、花山林场、大沩山林场、茶山林场、龙门林场等13个乡(镇、场);保护范围位于东径114°04′40″—114°43′54″,北纬28°22′59″—28°49′46″之间。

铜鼓宁红茶质量技术要求

质量控制技术规范编号:AGI2019-01-2554
安全要求
铜鼓宁红质量符合NY/T288《绿色食品 茶叶》的规定。
特定生产方式
铜鼓宁红茶铜鼓宁红茶

(1)产地要求:铜鼓宁红以偏酸性土壤,坡度25度以下、土层厚度80厘米以上、地下水位1米以下,土质疏松肥沃、保水保肥能力较好的壤土、砂粘性壤土为主的山地、丘陵、滩涂或经改良后的山垅田为宜。

(2)品种范围:以当地宁州群体种、宁州2号等适制铜鼓宁红的品种为主。
(3)生产控制:育苗移栽:从留养茶树母穗园剪取当年生(红变)木质化秋梢,每3厘米枝条上部带1叶片为一剪穗,亩插穗15—18万株,经无性繁殖培育一年生符合要求的苗木进行大田移栽,按每亩1000—1500蔸,每蔸1—2株标准合理密植。茶园施肥与中耕除草相结合,重施基肥,勤施追肥,平衡施肥。基肥以经腐熟的土杂肥、饼肥、畜禽粪便等为主,追肥以氮肥为主。病虫草害控制遵循“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从整个茶园生态系统出发,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综合运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孳生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持茶园生物链平衡,减少各类病虫草害所造成的损失。
(4)产前处理:名优茶采用单手或双手提采法,忌用捋采、指甲掐采;大宗茶提倡机采。机采时应注意漏油和尾气对鲜叶产生的二次污染。萎凋采用自然萎凋或加温萎凋,萎凋时间6—10小时,叶层厚度一般为5—8厘米,适时翻动,待叶色转为暗绿,握其叶质柔软稍带粘性为度;揉捻加压应掌握“轻—重—轻”的原则,揉捻时长60—90分钟,以条形紧实圆直、茶汁外润为适度,揉捻后静置定型数分钟后进行解块发酵;发酵室温度以23—25℃为适宜,相对湿度保持在95%以上,要求空气新鲜,供氧充足,时长5—7小时,以75—80%揉捻叶转红色、茶梗红变、茶香外溢为度;烘干采用焙笼干燥或烘干机干燥,温度掌握初烘在110—120℃、足干在70—80℃之间。
(5)产后处理 :铜鼓宁红主要产品有宁红金毫、宁红龙须茶、宁红工夫特级、宁红工夫1—7级。铜鼓宁红包装符合GH/T1070《茶叶包装通则》规定。贮藏室清洁、干燥、防潮、避光、无异味,禁止吸烟和吐痰。认真做好防鼠、防虫、防霉工作,周围环境清洁卫生,远离污染源。建立齐全的管理档案,同一批号的产品集中在一起,存放整齐有序,每周检查一次茶叶品质。运输工具必须清洁卫生、干燥无异味,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装运前必须进行质量检查,标签、批号和货物三者相符才能运输。运输中必须稳固,做到防雨、防潮、防暴晒,装卸时轻装轻卸,防止挤压、碰撞。
(6)生产记录:铜鼓宁红应建立完善的生产、加工、仓储、销售记录档案,确保记录能追溯铜鼓宁红实际生产的全过程,并保存3年以上,以备查阅。

铜鼓宁红茶专用标志使用

(1)符合下列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向登记证书持有人申请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①生产经营的铜鼓宁红产自登记确定的地域范围; ②已取得铜鼓宁红生产经营资质; ③能够严格按照规定的铜鼓宁红质量技术规范组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④具有铜鼓宁红地理标志农产品市场开发经营能力。 使用铜鼓宁红农产品地理标志,应当按照生产经营年度与登记证书持有人签订使用协议,在协议中载明使用数量、范围和相关责任义务。
(2)铜鼓宁红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享有以下权利: ①可以在产品及包装上使用铜鼓宁红地理标志(铜鼓宁红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等); ②可以使用登记的铜鼓宁红地理标志,进行产品宣传和参加展览、 展示及展销。
(3)铜鼓宁红地理标志使用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①自觉接受登记证书持有人的监督检查; ②保证铜鼓宁红地理标志农产品品质和信誉; ③正确规范地使用铜鼓宁红地理标志。
(4)铜鼓宁红地理标志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质量控制追溯体系,农产品地理标志持有人和标志使用人对铜鼓宁红的质量和信誉负责。
(5)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伪造、冒用铜鼓宁红地理标志和登记证书。
(6)鼓励单位和个人对铜鼓宁红地理标志进行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