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松甸黑木耳,吉林省蛟河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黄松甸黑木耳主产于吉林省蛟河市黄松甸镇及周边地区,由于特殊的种植环境和种植方法,黄松甸黑木耳成分独特,品质优良,被评为中国“全国名牌产品”。
2010年04月0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黄松甸黑木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 中文名
- 黄松甸黑木耳
- 产地名称
- 吉林省蛟河市
- 品质特点
- 色黑肉厚,肉质细腻,味道清新
- 地理标志
- 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
- 批准文号
- 国家质检总局公告2010年第28号
- 批准时间
- 2010年04月06日
黄松甸黑木耳产品特点
黄松甸黑木耳品质特性
黄松甸黑木耳生长周期长、色黑肉厚,口感柔软,肉质细腻,味道清新、微量元素含量多、营养丰富等优良品质。
生产工艺
40多年的不断探索,黄松甸人总结出了一套开放式摆袋地栽、节水灌溉、分期采收、自然晾晒、分等加工的独特生产工艺。
产品质量
取材天然绿色,生长基质以东北林区天然、绿色、无污染的硬杂木木屑为主,造就了“黄松甸”黑木耳无污染、纯绿色、营养高的上乘品质。
黄松甸黑木耳品种划分
经过近20年的引种试验及野生品种驯化研究,筛选出蛟耳1号、蛟耳3号、天翔双丰1号、黑29、黑916、吉AU1号、吉AU2号和丰收2号等十几个黑木耳品种,其品质、抗逆性、抗杂性和抗病性都优于其他品种,而且品质达到黄松甸黑木耳的质量要求。
黄松甸黑木耳产地环境
黄松甸镇位于蛟河市区东50公里,地处长白山脉延续山区,高寒山区威虎岭下,海拔474米,无霜期较短,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昼夜温差较大。高达91%的森林覆盖率,水质清纯的威虎河水打造了长达20千米的无污染、纯绿色的食用菌产业带。独特的气候条件、生长环境和生产管理技术,生产出独特、优质的黑木耳,在食用口感、理化指标、外观形状上与其他产区的黑木耳都有所区别。
黄松甸黑木耳历史渊源
蛟河市人工栽培黑木耳的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70年代蛟河市开始利用木段进行纯菌种栽培黑木耳,80年代后期,国家出台“天保工程”等林业政策,结束了黑蛟河市黑木耳段木栽培历史,因黄松甸镇木段黑木耳栽培规模大,栽培户首先利用黑木耳菌种(袋)在温室或大棚内进行袋栽出耳试验并获得成功,“黄松甸黑木耳”因此得名。
1994年,黄松甸镇黑木耳栽培户将黑木耳菌袋由室内拿到室外进行出耳,并采用划“V”型口、“1”型口、环割出耳等方式进行室外全日光栽培,使黄松甸黑木耳从色泽、栽培成功率、产量和质量具有独特的品质。
1999年,蛟河市黄松甸镇与吉林农业大学建立合作关系,蛟河市黄松甸镇作为吉林农业大学教学实习基地和科研基地。2004—2008年省级食用菌星火科技专家大院和国家级食用菌星火科技专家大院示范项目落户蛟河市黄松甸镇。蛟河市已自发成立食用菌研究机构16家及13个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有食用菌栽培管理技术人员110多人,常年为黄松甸黑木耳栽培户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2005年黄松甸黑木耳又采用地面耳床铺塑料薄膜、小口出耳、试扎眼出耳等技术措施提高了黑木耳质量。由于黄松甸黑木耳品质优良、外在感官明显区别于市场上的普通黑木耳,所以逐渐成为优质黑木耳的代名词。
黄松甸黑木耳生产情况
2005年,蛟河市黄松甸黑木耳生产规模达3.1亿袋,产量6800吨,产值4.5亿元,利润4000多万元。
2006年,蛟河市经过撤乡并镇,共有乡镇(街区)18个。根据黄松甸黑木耳的生产条件、原材料资源以及气候资源等实际情况,适合种植黄松甸黑木耳的有13个乡镇,栽培规模达4亿袋,年平均产量10000吨。
2007年,黄松甸黑木耳达到历史最高年产量10000吨,产值6亿元。
黄松甸黑木耳产品荣誉
2001年,黄松甸黑木耳被吉林市人民政府评为“吉林市名牌农产品”。
2003年,黄松甸黑木耳被吉林省人民政府评为“吉林名牌产品”。
2004年,中国全国第七届食用菌学术研讨会暨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推荐黄松甸黑木耳为“全国名牌产品”。
2006年,蛟河市黄松甸镇成为吉林省绿色黑木耳生产基地和国家黑木耳标准化生产基地。
2010年04月0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黄松甸黑木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9年11月15日,在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入选具有代表性的300个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黄松甸黑木耳地理标志
黄松甸黑木耳地域保护范围
黄松甸黑木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吉林省蛟河市黄松甸镇、白石山镇、漂河镇、前进乡、新站镇、乌林朝鲜族乡、拉法街道、天岗镇、庆岭镇、松江镇、天北镇、新农街道、河南街道等13个乡镇街道现辖行政区域。
黄松甸黑木耳质量技术要求
栽培品种选择蛟耳1号、天翔双丰1号和吉AU1号等品种。
(二)立地条件。
菌袋生产和出耳场地距离畜禽养殖场和垃圾场所在300米以上。生产场地海拔高度274米至474米。
(三)生产技术要求。
1.菌种制备:采用二级菌种繁育体系,并符合国家对黑木耳菌种规定的质量要求。
2.培养料要求:原材料新鲜、洁净,木屑选用壳斗科、桦木科、漆树科、胡桃科、杜英科和金缕梅科阔叶硬杂树木屑。
3.菌袋生产:栽培袋为165至170毫米×330毫米规格的低压乙烯或聚丙烯折角袋。采用立式装袋机装袋,装袋高度为18至22厘米。栽培袋装好后使用插棍固定菌种孔,封口采用拧口或套环和棉塞。采用周转筐进行短途运输,采用接种箱或离子风机接种,接种量3%,接种后菌袋内温度控制在28℃至20℃,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55%至65%。
4.出耳要求:菌丝长满袋在20℃条件后熟培养10天至20天,然后进行出耳管理。菌袋经0.1%高锰酸钾溶液擦洗消毒后,采用常规“V”形口出耳用消毒刀片割9至12个“V”形口;采用小孔出耳则采用钉子或扎眼机扎孔,每个菌袋扎90至120个孔。出耳期间温度保持在22℃至24℃,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以上;早晚喷水增湿,并使用水符合个国家关于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的规定;增加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采用综合防治技术防治病虫害。
(四)采收和干制。
春耳6月20日至7月10日采收,秋耳9月25日至10月20日采收。耳片舒展,耳根收缩,个别耳片腹面刚刚产生白色孢子时采收。自然晾晒含水量达到14%或以下为止。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耳片单片、无耳根,口感脆嫩。春耳耳面黑褐色,有光泽,背面暗灰色,耳片大小1.5厘米至5.0厘米,耳片厚0.4毫米至1.0毫米;秋耳耳面黑色,光亮感强,背面黑褐色,耳片大小1.2厘米至4.0厘米,耳片厚0.9毫米至1.5毫米。
2.理化指标:
项目
|
指标
|
粗蛋白,%
|
≥9.0
|
粗脂肪,%
|
≥0.5
|
总糖,%
|
≥25.0
|
干湿比
|
≥1:13
|
3.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
黄松甸黑木耳专用标志使用
黄松甸黑木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吉林省蛟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黄松甸黑木耳的法定检测机构由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黄松甸黑木耳历史文化
民间传说
蛟河市地处长白山余脉,林木资源丰富,气候湿润,野生黑木耳资源丰富,当地采食野生黑木耳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传说蛟河市黄松甸以前名叫“黄花松甸子”,有一年村里人都得了头疼的怪病,樵夫上山打柴遇到一位老人,樵夫告诉老人他母亲患了重病。老人说:“你们这里的泉眼被鲤鱼精霸占了,他吸收天地精华,施放毒气,使你们村里人得病。你要每天给石壁上的柞树唱歌,等到柞树长出‘耳朵’后割下给你妈妈吃,连吃三年病就好了”。然后,老人拿出葫芦收走鲤鱼精后就消失了。从那以后樵夫每天上山给柞树唱歌,一天雨后柞树上果然长出了黑色的“耳朵”。樵夫将“耳朵”割下送给母亲并分给村里得怪病的人吃,连吃三年村里得怪病的人都好了。人们到山里叩拜感谢,老神仙说:“你们勤劳善良又懂孝道,所以赐神药给你们”。此后人们经常到山里割柞树的“耳朵”吃,并给它取了一个新名叫“黑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