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辽育白牛

辽宁省畜牧业经济管理站 【管理

原产地辽宁

– 产地市县:辽宁省抚顺市抚顺县
– 产品大类:畜牧业类
– 产地小类:肉类产品类
– 地标证书编号:AGI01011
– 地标认证时间:2012
– 品质特点:毛色一致,体型大,肌肉丰满,额阔唇宽,牛肉嫩,柔软多汁
– 地理标志分类: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 地标批准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870号
产品介绍

辽宁饲养牛的具体时间已无从考证。契丹辽国建立后,由政府建立国有牧场,设官统一经营管理,到辽代中后期,契丹辽国“群牧滋繁,数至百万有余”(《辽史?食货志》),除了官营国有牧场外,契丹上至亲王,下至平民,都有不同数量的牲畜私产。元明清至建国前后,牛已成为辽宁农业生产的主要动力工具,饲养方式也由散养变成散养与圈养相结合,家庭拥有牛等牲畜数量的多少,成为农户财富多少的重要象征。20世纪70年代,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牛的役用价值需求呈下降趋势,对牛的肉用需求迅速增长。在此背景下,辽宁畜牧人通过引进法国大型肉用牛品种夏洛莱,与本地黄牛进行级进杂交,历经40年,育成辽宁第一个全国第三个专门化肉用牛品种-辽育白牛。辽宁辽育白牛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产肉多、耐粗饲、抗逆性强、肉质好、繁殖力高等优点,已是辽宁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的主要畜牧饲养品种。目前,辽育白牛开发已纳入《辽宁省现代畜牧业推进计划》、《辽宁省畜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辽宁省畜牧兽医局重点工作”,辽育白牛全产业链开发格局基本形成,辽育白牛的知名度不断提高,产业拉动作用持续增强。

生态环境

1. 人文情况
辽宁饲养牛的具体时间已无从考证。在沈阳新乐遗址出土了猪、
牛、羊等家畜的骨头,在辽西红山文化东山嘴遗址考古,也出土了猪、狗、牛、等家畜的骨头。考古表明,在原始时代的中后期,辽宁地区
的先民们,已经从事原始养牛业。在两汉及魏晋时期,活跃在辽宁地区及北部的是游牧民族乌桓和鲜卑,当时的辽西和辽北的畜牧业已相当发达,乌桓青年妇女嫁娶时要以牛、马等为聘礼,部族间相互仇杀伤人,也可以用牛、马去赎死,祭祀神灵和祖先,亦用牛、羊等做牺牲。据汉书《汉书?匈奴传》记载,汉平帝元始二年,匈奴人出兵俘获乌桓妇女儿童等千余人于“左地”,乌桓人就是用牛、马等牲畜和皮张将其赎回的。另据《后汉书?乌桓传》记载,光武帝建帝二十五年,辽西乌桓首领郝旦曾率领人至东汉都城洛阳进贡,贡品中也多为牛、马。契丹辽国建立后,由政府建立国有牧场,设官统一经营管理,到辽代中后期,契丹辽国“群牧滋繁,数至百万有余”(《辽史?食 货志》)除了官营国有牧场外,契丹上至亲王,下至平民,都有不同数量的牲畜私产。元明清至建国前后,牛已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动力工具,饲养方式也由散养变成散养与圈养相结合,家庭拥有牛等牲畜数量的多少,成为农户财富多少的重要象征。
20世纪70年代,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人们对牛的役用价值的需求呈下降趋势,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牛的肉用需
求迅速增长。辽宁辽育白牛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产肉多、耐粗饲、抗逆性强、肉质好、繁殖力高等优点,已是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的主要饲养品种。辽宁辽育白牛的开发利用已纳入《辽宁省现代畜牧业推进计划》和《辽宁省畜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被提到重要的工作日程。
2. 气候情况
辽宁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主要气候特点为雨热同季,日照丰富,积温较高,冬长夏暖,春秋季短,四季分明。全省阳光辐射年总量在100-200卡/平方厘米之间,年日照时数2100-2600小时。全年平均气温在3.9-11℃之间,最高气温零上30℃,最低气温零下30℃。年平均无霜期120-200天,一般无霜期均在150天以上。年降水量在600-1100毫米之间。本地区季节、光照、温度的变化规律,适合辽育白牛生长;本地区季节、光照、温度、降水量的变化规律,适合本地天然草木的生长。
3. 土壤地貌、植被情况
辽宁地区地势大体为北高南低,从陆地向海洋倾斜;山地丘陵分列于东西两侧,向中部平原倾斜。地貌划分为三大区。①东部的山地丘陵区。此为长白山脉向西南之延伸部分。这一地区以沈丹铁路为界划分为东北部低山地区和辽东半岛丘陵区,面积约6.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46%。东北部低山区,此为长白山支脉吉林哈达岭和龙岗山之延续部分,由南北两列平行的山地组成,海拔500~800米,
最高山峰钢山位于抚顺市东部与吉林省交界处,海拔1347米,为本
省最高点。辽东半岛丘陵区,以千山山脉为骨干,北起本溪连山关,南至旅顺老铁山,长约340公里,构成辽东半岛的脊梁,山峰大都在海拔500米以下。区内地形破碎,山丘直通海滨,海岸曲折,港湾很多,岛屿棋布,平原狭小,河流短促。②西部山地丘陵区。由东北向西南走向的努鲁儿虎山、松岭、黑山、医巫闾山组成。山间形成河谷地带,大、小凌河发源地并流经于此,山势从北向南由海拔1000米向300米丘陵过渡,北部与内蒙古高原相接,南部形成海拔50米的狭长平原,与渤海相连,其间为辽西走廊。西部山地丘陵面积约为4.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29%。③中部平原。由辽河及其30余条支流冲积而成,面积为3.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25%。地势从东北向西南由海拔250米向辽东湾逐渐倾斜。辽北低丘区与内蒙古接壤处有沙丘分布,辽南平原至辽东湾沿岸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另有大面积沼泽洼地、漫滩和许多牛轭湖。
区域内土壤主要为棕壤土,土层较厚,质地比较粘重,表层有机质含量较高,呈微酸性反应。适宜的土壤环境,使草木繁茂、种类繁多,有各种植物161科2200余种,共有600多种天然草木可供辽宁辽育白牛采食。
4. 水文情况
辽宁地区水资源丰富,溪水长流,水质清纯,适宜辽宁辽育白牛饮用,也适宜各种草木生长。境内有大小河流390多条,总长约16
万公里。主要有辽河、浑河、大凌河、太子河、绕阳河以及鸭绿江等,
形成该地区的主要水系。境内大部分河流自东、西、北三个方向往中南部汇集注入渤海。
辽宁地区由于独特的气候、土壤、植被、水文、人文等环境优势成为辽育白牛最适宜的生活区。随着世界各国对气候环境的重新认识、对土地环境的治理、对人文环境的保护,辽宁地区千百年来自然形成的适合辽宁辽育白牛生存的原始环境将得以恢复和保护,辽宁辽育白牛在原始特定生态环境中,其生产性能必将充分发挥,发展前景会越来越好。

地域范围

辽宁辽育白牛产于辽宁地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8°53′-125°46′,北纬38°43′-43°26′,辽宁省东北与吉林省接壤,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为邻,西南与河北省毗连,与山东省隔海相望。以鸭绿江为界河,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南濒浩瀚的渤海和黄海。主产区包括铁岭市的开原市、调兵山市、昌图县、西丰县、铁岭县;沈阳市的辽中县、新民市、法库县、康平县;阜新市的彰武县、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锦州市的凌海市、义县、黑山县、北镇满族自治县;盘锦市的盘山县;丹东市的凤城满族自治县、宽甸满族自治县;鞍山市的海城市、台安县、岫岩满族自治县;抚顺市的抚顺县、新宾满族自治县、清原满族自治县;本溪市的本溪满族自治县、桓仁满族自治县。计9个市26个县(市、区)469个乡(镇、街道)。

品质特性

1. 外在感官特征
辽宁辽育白牛全身被毛呈白色或草白色,鼻镜肉色,蹄角多为腊色;体型大,体质结实,肌肉丰满,体躯呈长方形;头宽且稍短,额阔唇宽,耳中等偏大,大多有角,少数无角,公牛头方正,额宽平直,头顶部有长毛,角呈锥状,向外侧延伸;母牛头清秀,角细圆,向两侧并向前伸展;颈粗短,母牛平直,公牛颈部隆起,无肩峰,母牛颈部和胸部多有垂皮,公牛垂皮发达;胸深宽,肋圆,背腰宽厚、平直,尻部宽长,臀端宽齐,后腿部肌肉丰满;四肢粗壮,长短适中,蹄质结实;尾中等长度;母牛乳房发育良好。
辽宁辽育白牛毛色一致,体质健壮,性情温顺;耐粗饲,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易饲养,增重快,宜肥育;早熟性和繁殖力良好;群体遗传稳定,耐寒性强,能够适应广大北方地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辽宁辽育白牛成年公牛体重910.5Kg、体高146.2cm、体斜长186.8cm、胸围229.3cm;母牛体重451.2Kg、体高126.8cm、体斜长164.4cm、胸围179.2cm;初生重公牛41.6Kg,母牛38.3Kg;6月龄体重公牛
221.4Kg,母牛190.5Kg;12月龄体重公牛366.8Kg,母牛280.6Kg;24月龄体重公牛624.5Kg,母牛386.3Kg。
2. 内在品质指标
辽宁辽育白牛牛肉色泽呈鲜樱桃红,实际检验值3.39,被认为是最佳肉色;各种氨基酸含量达84,粗蛋白含量在80-85之间,牛肉中胆固醇含量220.2( mg/100g),脂肪实际检验值10.61,脂肪色泽呈白色,质地较硬;沉积于肌纤维之间的脂肪(大理石花纹)比较丰富,大理石花纹实际检验值为3.91,多汁性为4.73,胴体的肌肉剪切力3.45Kg/平方厘米,系水率为72.1,失水率为23.1。可见,辽宁辽育白牛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等优点;辽宁辽育白牛牛肉口感和嫩度较好,柔软多汁,风味较好。
3. 安全要求:辽宁辽育白牛所采食的饲料应符合《绿色食品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饲料卫生标准》。兽药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规范》、NY5126-2002《无公害食品肉牛饲养兽医防疫准则》并在兽医指导下进行。对隔离治疗的牛,待其完全健康后方可转入健康群体。需要处理的病牛,应参照GBl6548-1996《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牛的要求进行处理。饲养场内应设牛粪尿、褥草和污物等处理设施,废弃物应遵循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原则。粪便经堆积发酵后可做农业用肥, 污水应经发酵、沉淀后才能作为液体肥料使用。预防传染病的疫苗应符合农业部的《兽用生物制品管理办法》的规定。 疫苗的接种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辽宁辽育白牛防疫技术规范》的要求,结合当地疫病的流行情况,有针对性地选用疫苗,
并按疫苗使用要求进行接种。寄生虫预防要选择高效、安全的抗寄生虫药。

生产方式

1. 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
辽宁辽育白牛产于辽宁地区,主产区包括铁岭市的开原市、调兵山市、昌图县、西丰县、铁岭县;沈阳市的辽中县、新民市、法库县、康平县;阜新市的彰武县、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锦州市的凌海市、义县、黑山县、北镇满族自治县;盘锦市的盘山县;丹东市的凤城满族自治县、宽甸满族自治县;鞍山市的海城市、台安县、岫岩满族自治县;抚顺市的抚顺县、新宾满族自治县、清原满族自治县;本溪市的本溪满族自治县、桓仁满族自治县。计9个市26个县(市、区)469个乡(镇、街道)。
辽宁辽育白牛毛色一致,体质健壮,性情温顺;耐粗饲,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易饲养,增重快,宜肥育;早熟性和繁殖力良好;群
体遗传稳定,耐寒性强,能够适应广大北方地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使这一品种具有区别于其他品种牛的优良特性。因此,辽宁地区成为保持辽宁辽育白牛种质特性和其它特点的最适宜地区。
2. 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
品种应具有国家规定的辽宁辽育白牛的外貌、体尺、生产性能、肉用品质和种质特点。
3. 生产过程管理
辽宁辽育白牛饲养可根据具体的生产条件采取全放牧饲养、半放牧半舍饲饲养和全舍饲的饲养方式,所用饲料主要以利用粗饲料为主,如苜蓿、中草药植物、农作物秸秆等,同时适当补饲少量精料,饲料种类应多样化,以达到营养平衡,所采食的饲料应符合《绿色食品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饲料卫生标准》,放牧饲养同时还应符合《休牧和禁牧技术规范》的具体要求,品种鉴定按照《辽宁辽育白牛良种登记办法 》的具体要求操作,在防疫上严格执行《辽宁辽育白牛防疫技术规范》,在育肥屠宰中参照《辽宁辽育白牛育肥生产技术规程》、《辽宁辽育白牛屠宰分割牛肉标准》,同时辽宁辽育白牛生产管理过程还应参照《辽宁辽育白牛饲养管理规范》等标准。
4. 产品收获、屠宰及产后处理的规定
辽宁辽育白牛的主要产品包括:牛肉、种公牛、冻精等,每种产品按照相关规定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生产、收获、加工。
牛肉:牛肉在加工过程中,按照《畜禽产品消毒规范》、《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辽宁辽育白牛屠宰分割牛肉标准》,的具体规定,对屠宰过程、羊肉加工、分等分级及包装进行规范操作,达到卫生、安全、绿色环保、存放安全的目的。
种牛、冻精:进行制种的养殖场,必须经相关级别的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同意发放种质生产经营许可证后方可进行种羊的培育、经营和
制作出售冻精等种质,其所提供的种牛、冻精,必须按照《辽宁辽育白牛》、《牛细管冷冻精液制作规程》的具体要求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
5. 生产记录要求
辽宁辽育白牛在养殖过程中要做好疫苗接种、消毒等防疫记录,兽医药品使用记录、发病情况、治疗情况的详细记录,饲草饲料使用种类、数量记录,产羔、配种、系谱等方面的详细记录,屠宰、病死牛尸体处理记录,以及牛出售时的地区、养殖户、标识等方面的详细记录,以便日后查验。

包装规范

1. 种牛产品
分级:辽宁辽育白牛按照《辽宁辽育白牛》地方标准级别规定,进行分级。
包装:活体辽宁辽育白牛出售时,应出具动物卫生检疫证明;作为种牛交易时,还应出具良种证明、系谱档案。
标识:标志使用人通过打耳标的方式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运输:运输种牛的交通工具,应配备饲草、水,按照规定消毒。
2. 冻精产品
包装:采用0.25ml细管进行包装。
标识: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运输:运输工具为液氮罐,运输过程应防晒、平稳。
3. 牛肉产品
包装: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食品包装卫生要求,还应符合环境保
护的要求。屠宰后的牛肉,进行分割包装。
标识: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贮藏:按国家规定用冷藏设备保存。
运输:运输工具应符合卫生要求,并根据产品特点配备制冷、保温等设施。运输过程中应保持适宜的温度。

产品百科
辽宁辽育白牛,辽宁省抚顺市抚顺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20世纪70年代,辽宁畜牧人通过对本地黄牛进行杂交,历经40年,育成辽宁第一个(全国第三个)专门化肉用牛品种——辽宁辽育白牛。辽宁辽育白牛全身被毛呈白色或草白色,鼻镜肉色,蹄角多为腊色;体型大,体质结实,肌肉丰满,体躯呈长方形;头宽且稍短,额阔唇宽,耳中等偏大,大多有角,少数无角。体质健壮,性情温顺;耐粗饲,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易饲养,增重快,宜肥育;早熟性和繁殖力良好;群体遗传稳定,耐寒性强,能够适应广大北方地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2012年12月7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辽宁辽育白牛”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中文名
辽宁辽育白牛
产地名称
辽宁省抚顺市抚顺县
品质特点
毛色一致,体型大,肌肉丰满,额阔唇宽,牛肉嫩,柔软多汁
地理标志
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批准文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870号
批准日期
2012年12月7日

辽宁辽育白牛产品特点

辽宁辽育白牛外在感官特征

辽宁辽育白牛全身被毛呈白色或草白色,鼻镜肉色,蹄角多为腊色;体型大,体质结实,肌肉丰满,体躯呈长方形;头宽且稍短,额阔唇宽,耳中等偏大,大多有角,少数无角,公牛头方正,额宽平直,头顶部有长毛,角呈锥状,向外侧延伸;母牛头清秀,角细圆,向两侧并向前伸展;颈粗短,母牛平直,公牛颈部隆起,无肩峰,母牛颈部和胸部多有垂皮,公牛垂皮发达;胸深宽,肋圆,背腰宽厚、平直,尻部宽长,臀端宽齐,后腿部肌肉丰满;四肢粗壮,长短适中,蹄质结实;尾中等长度;母牛乳房发育良好。辽宁辽育白牛毛色一致,体质健壮,性情温顺;耐粗饲,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易饲养,增重快,宜肥育;早熟性和繁殖力良好;群体遗传稳定,耐寒性强,能够适应广大北方地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辽宁辽育白牛辽宁辽育白牛

辽宁辽育白牛内在品质指标

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等优点;牛肉口感和嫩度较好,

辽宁辽育白牛辽宁辽育白牛

柔软多汁。牛肉色泽呈鲜樱桃红,实际检验值3.39;各种氨基酸含量达84,粗蛋白含量在80-85之间,牛肉中胆固醇含量220.2毫克/100克,脂肪实际检验值10.61,脂肪色泽呈白色,质地较硬;沉积于肌纤维之间的脂肪(大理石花纹)比较丰富,大理石花纹实际检验值为3.91,多汁性为4.73,胴体的肌肉剪切力3.45千克/平方厘米,系水率为72.1,失水率为23.1。

辽宁辽育白牛生产性能

辽宁辽育白牛成年公牛体重910.5千克、体高146.2厘米、体斜长186.8厘米、胸围229.3厘米;母牛体重451.2千克、体高126.8厘米、体斜长164.4厘米、胸围179.2厘米;初生重公牛41.6千克,母牛38.3千克;6月龄体重公牛221.4千克,母牛190.5千克;12月龄体重公牛366.8千克,母牛280.6千克;24月龄体重公牛624.5千克,母牛386.3千克。

辽宁辽育白牛产地环境

辽宁辽育白牛地形地貌

辽宁省地势大体为北高南低,从陆地向海洋倾斜;山地丘陵分列于东西两侧,向中部平原倾斜。地貌划分为三大区。①东部的山地丘陵区。以沈丹铁路为界划分为东北部低山地区和辽东半岛丘陵区。东北部低山区,长白山支脉吉林哈达岭和龙岗山之延续部分,由南北两列平行的山地组成,海拔500-800米,最高山峰钢山位于抚顺市东部与吉林省交界处,海拔1347米。辽东半岛丘陵区,以千山山脉为骨干,北起本溪连山关,南至旅顺老铁山,长约340千米,构成辽东半岛的脊梁,山峰大都在海拔500米以下。区内地形破碎,山丘直通海滨,海岸曲折,港湾很多,岛屿棋布,平原狭小,河流短促。②西部山地丘陵区。由东北向西南走向的努鲁儿虎山、松岭、黑山、医巫闾山组成。山间形成河谷地带,大、小凌河发源地并流经于此,山势从北向南由海拔1000米向300米丘陵过渡,北部与内蒙古高原相接,南部形成海拔50米的狭长平原,与渤海相连,其间为辽西走廊。③中部平原。由辽河及其30余条支流冲积而成。地势从东北向西南由海拔250米向辽东湾逐渐倾斜。辽北低丘区与内蒙古接壤处有沙丘分布,辽南平原至辽东湾沿岸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另有大面积沼泽洼地、漫滩和许多牛轭湖。

辽宁辽育白牛土壤情况

辽宁省土壤主要为棕壤土,土层较厚,质地比较粘重,表层有机质含量较高,呈微酸性反应。适宜的土壤环境,使草木繁茂、种类繁多,有各种植物161科2200余种,共有600多种天然草木可供辽宁辽育白牛采食。适宜辽宁辽育白牛养殖。

辽宁辽育白牛水文情况

辽宁省水资源丰富,溪水长流,水质清纯,适宜辽宁辽育白牛饮用,也适宜各种草木生长。境内有大小河流390多条,总长约16万千米。主要有辽河、浑河、大凌河、太子河、绕阳河以及鸭绿江等,形成该地区的主要水系。境内大部分河流自东、西、北三个方向往中南部汇集注入渤海。

辽宁辽育白牛气候特征

辽宁省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主要气候特点为雨热同季,日照丰富,积温较高,冬长夏暖,春秋季短,四季分明。全省阳光辐射年总量在100-200卡/平方厘米之间,年日照时数2100-2600小时。全年平均气温在3.9-11℃之间,最高气温零上30℃,最低气温零下30℃。年平均无霜期120-200天,一般无霜期均在150天以上。年降水量在600-1100毫米之间。本地区季节、光照、温度的变化规律,适合辽育白牛生长。

辽宁辽育白牛历史渊源

辽宁饲养牛的具体时间已无从考证。在沈阳新乐遗址出土了猪、牛、

辽宁辽育白牛辽宁辽育白牛

羊等家畜的骨头,在辽西红山文化东山嘴遗址考古,也出土了猪、狗、牛、等家畜的骨头。考古表明,在原始时代的中后期,辽宁地区的先民们,已经从事原始养牛业。

在两汉(前202年-8年,25年-20年)及魏晋时期(220年-420年),活跃在辽宁地区及北部的是游牧民族乌桓和鲜卑,当时的辽西和辽北的畜牧业已相当发达,乌桓青年妇女嫁娶时要以牛、马等为聘礼,部族间相互仇杀伤人,也可以用牛、马去赎死,祭祀神灵和祖先,亦用牛、羊等做牺牲。据汉书《汉书 匈奴传》记载,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匈奴人出兵俘获乌桓妇女儿童等千余人于“左地”,乌桓人就是用牛、马等牲畜和皮张将其赎回的。另据《后汉书 乌桓传》记载,光武帝建帝二十五年(49年),辽西乌桓首领郝旦曾率领人至东汉都城洛阳进贡,贡品中也多为牛、马。
契丹辽国(916年-1125年)建立后,由政府建立国有牧场,设官统一经营管理,到辽代中后期,契丹辽国“群牧滋繁,数至百万有余”(《辽史 食货志》),除了官营国有牧场外,契丹上至亲王,下至平民,都有不同数量的牲畜私产。
元明清至新中国建立前后,牛已成为辽宁农业生产的主要动力工具,饲养方式也由散养变成散养与圈养相结合,家庭拥有牛等牲畜数量的多少,成为农户财富多少的重要象征。
20世纪70年代,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牛的役用价值需求呈下降趋势,对牛的肉用需求迅速增长。辽育白牛开发已纳入《辽宁省现代畜牧业推进计划》、《辽宁省畜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辽宁省畜牧兽医局重点工作”,辽育白牛全产业链开发格局基本形成,辽育白牛的知名度不断提高,产业拉动作用持续增强。
辽育白牛育成历经3个阶段:第一阶段(1974年-1999年)为杂交创新阶段;第二阶段(1999年-2009年)为横交固定自群繁育阶段;第三阶段(从2003年开始)为扩群提高阶段。从1974年开始,辽宁省为实现本地黄牛由役用向肉用方向转变,省牛育种中心组织全省各地畜牧技术推广部门全面开展黄牛改良工作,在获得大量的高代杂交牛之后,选择在夏洛莱牛杂交改良工作基础较好的锦州、铁岭、丹东3个市的5个县(市)开展了辽育白牛系统选育工作。
培育辽育白牛所应用的公牛是从法国、加拿大和美国引进的89头原种夏洛莱公牛,母牛是属于蒙古牛类型的本地黄牛。利用夏洛莱公牛和本地黄牛母牛级进杂交至4代开始横交固定,然后开展自群繁育并逐步扩繁提高,经过连续4个世代的系统选育,培育出专门用于生产中、高档牛肉的新品种肉牛——辽育白牛。
2009年,辽育白牛经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通过为中国肉牛新品种,为中国肉牛注入了优秀的“辽宁基因"”。辽育白牛于2009年9月通过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组织的专家审定,11月被认定为畜禽新品种。
2010年开始,辽宁省省畜牧局就将辽育白牛开发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研究解决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2011年5月,辽宁省完成1100头辽育白牛中间试验。辽育白牛第一阶段开发证明了辽育白牛具有优良的生产性能和肉质性状,完全适于中高档牛肉生产。
2013年,辽育白牛开发工作引起了辽宁省政府领导的重视,辽宁省畜牧局决定继续加大支持开发力度,出台了《辽宁省畜牧兽医局关于建立辽育白牛中高档肉牛产业开发各环节利益协调机制的指导意见》,制定了开发“四协议二规则”,阐述全省辽育白牛开发要以主管部门引导、市场运作、协调推进、企业进退自由的方式开展。
2013年12月,辽宁省局向省财政申请“辽育白牛开发”专项扶持政策。
2014年,辽宁省财政共拨付“辽育白牛产业示范补助”376万,用于5000头辽育白牛良种母牛登记和3600头中高档肉牛育肥饲料补贴。
从2014年开始,辽宁省辽育白牛开发工作开始取得实质性进展。辽宁省牛育种中心负责辽育白牛选育,广大农户负责饲养辽育白牛母牛,相关企业负责饲养核心群辽育白牛、育肥牛、屠宰、深加工、销售等工作。

辽宁辽育白牛生产情况

2016年,辽宁省“辽育白牛”现存栏60多万头。全省饲养肉牛户年获经济效益8亿元以上。
2016年,黑山县“辽育白牛”存栏8万头。
辽宁辽育白牛辽宁辽育白牛

辽宁辽育白牛产品荣誉

2012年12月7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辽宁辽育白牛”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17年,辽宁辽育白牛荣获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交会金奖。

辽宁辽育白牛辽宁辽育白牛

辽宁辽育白牛地理标志

辽宁辽育白牛地域保护范围

辽宁辽育白牛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辽宁省,包括铁岭市

辽宁辽育白牛分布辽宁辽育白牛分布

的开原市、调兵山市、昌图县、西丰县、铁岭县;沈阳市的辽中县、新民市、法库县、康平县;阜新市的彰武县、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锦州市的凌海市、义县、黑山县、北镇满族自治县;盘锦市的盘山县;丹东市的凤城满族自治县、宽甸满族自治县;鞍山市的海城市、台安县、岫岩满族自治县;抚顺市的抚顺县、新宾满族自治县、清原满族自治县;本溪市的本溪满族自治县、桓仁满族自治县。计9个市26个县(市、区)469个乡(镇、街道)。地理坐标为东经118°53′00″-125°46′00″,北纬38°43′00″-43°26′00″。

辽宁辽育白牛质量技术要求

质量控制技术规范编号:AGI2012-03-1011。
质量安全要求
辽宁辽育白牛所采食的饲料应符合《绿色食品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饲料卫生标准》。兽药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规范》、NY5126-2002《无公害食品肉牛饲养兽医防疫准则》并在兽医指导下进行。对隔离治疗的牛,待其完全健康后方可转入健康群体。需要处理的病牛,应参照GBl6548-1996《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牛的要求进行处理。饲养场内应设牛粪尿、褥草和污物等处理设施,废弃物应遵循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原则。粪便经堆积发酵后可做农业用肥,污水应经发酵、沉淀后才能作为液体肥料使用。预防传染病的疫苗应符合农业部的《兽用生物制品管理办法》的规定。疫苗的接种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辽宁辽育白牛防疫技术规范》的要求,结合当地疫病的流行情况,有针对性地选用疫苗,并按疫苗使用要求进行接种。寄生虫预防要选择高效、安全的抗寄生虫药。
种牛产品分级:辽宁辽育白牛按照《辽宁辽育白牛》地方标准级别规定,进行分级。
特定生产方式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辽宁辽育白牛产于辽宁省铁岭市、辽宁辽育白牛
辽宁辽育白牛(4张)

沈阳市、阜新市、锦州市、盘锦市、丹东市、鞍山市、抚顺市、本溪市共计9个市26个县(市、区)469个乡(镇、街道)。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品种应具有国家规定的辽宁辽育白牛的外貌、体尺、生产性能、肉用品质和种质特点。
3、生产过程管理:辽宁辽育白牛饲养可根据具体的生产条件采取全放牧饲养、半放牧半舍饲饲养和全舍饲的饲养方式,所用饲料主要以利用粗饲料为主,如苜蓿、中草药植物、农作物秸秆等,同时适当补饲少量精料,饲料种类应多样化,以达到营养平衡,所采食的饲料应符合《绿色食品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饲料卫生标准》,放牧饲养同时还应符合《休牧和禁牧技术规范》的具体要求,品种鉴定按照《辽宁辽育白牛良种登记办法》的具体要求操作,在防疫上严格执行《辽宁辽育白牛防疫技术规范》,在育肥屠宰中参照《辽宁辽育白牛育肥生产技术规程》、《辽宁辽育白牛屠宰分割牛肉标准》,同时辽宁辽育白牛生产管理过程还应参照《辽宁辽育白牛饲养管理规范》等标准。
4、产品收获、屠宰及产后处理的规定:辽宁辽育白牛的主要产品包括:牛肉、种公牛、冻精等,每种产品按照相关规定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生产、收获、加工。牛肉:牛肉在加工过程中,按照《畜禽产品消毒规范》、《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辽宁辽育白牛屠宰分割牛肉标准

辽宁辽育白牛牛犊辽宁辽育白牛牛犊

》,的具体规定,对屠宰过程、羊肉加工、分等分级及包装进行规范操作,达到卫生、安全、绿色环保、存放安全的目的。种牛、冻精:进行制种的养殖场,必须经相关级别的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同意发放种质生产经营许可证后方可进行种羊的培育、经营和制作出售冻精等种质,其所提供的种牛、冻精,必须按照《辽宁辽育白牛》、《牛细管冷冻精液制作规程》的具体要求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

5、生产记录要求:辽宁辽育白牛在养殖过程中要做好疫苗接种、消毒等防疫记录,兽医药品使用记录、发病情况、治疗情况的详细记录,饲草饲料使用种类、数量记录,产羔、配种、系谱等方面的详细记录,屠宰、病死牛尸体处理记录,以及牛出售时的地区、养殖户、标识等方面的详细记录,以便日后查验。

辽宁辽育白牛辽宁辽育白牛
6、牛肉产品包装: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食品包装卫生要求,还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屠宰后的牛肉,进行分割包装。冻精产品包装:采用0.25毫升细管进行包装。
7、贮藏:按国家规定用冷藏设备保存。运输:运输工具应符合卫生要求,并根据产品特点配备制冷、保温等设施。运输过程中应保持适宜的温度。
8、运输:运输种牛的交通工具,应配备饲草、水,按照规定消毒。

辽宁辽育白牛专用标志使用

标识: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