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椪柑

原产地贵州
毕节市七星关区果蔬技术推广站

- 产地市县: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
- 产品大类:种植业类
- 产地小类:果品类
- 地标证书编号:AGI02143
- 地标认证时间:2017
- 品质特点:肉质优,汁水多,果大味甜
- 地理标志分类: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 地标批准文号:国家农业部2017年第2578号公告
- 地标批准时间:
地域范围

毕节市七星关区的生机镇、清水铺镇、大屯乡、龙场营镇、田坎乡、普宜镇、阿市乡、团结乡共计8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5°33′17″~106°34′20″,北纬27°54′08″~28°18′12″

包装规范

暂缺

产品百科
毕节椪柑,贵州省毕节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毕节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川滇黔三省交界处,境内气候特别是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季风气候比较明显,阳光充足,降雨量较为充沛,立体气候突出。这样的气候非常适合椪柑的生长。毕节椪柑外观美、肉质优,汁水多,果大味甜。
2017年9月1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毕节椪柑”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中文名
毕节椪柑
产地名称
贵州省毕节市
品质特点
肉质优,汁水多,果大味甜
地理标志
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批准文号
国家农业部2017年第2578号公告
批准日期
2017年9月1日

毕节椪柑产品特点

毕节椪柑是产自毕节市大河口,是本地椪柑,椪柑水多,味道甜,甜中带酸,椪柑个体越重,里面的果肉果汁越多并且鲜甜。椪柑外形圆润饱满,下面越凹陷,椪柑味道也越甜美,椪柑成熟度高的果肉结实,味道鲜美浓郁,汁液多。毕节椪柑果形高桩或扁圆,果蒂具放射沟;皮橙红或橙黄色,色泽鲜亮;果皮蜡质层厚,皮松脆易剥;酸甜适度,化渣爽口,汁液丰富,有清香味,椪柑外观美、肉质优,果大味甜。

毕节椪柑产地环境

毕节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川滇黔三省交界、乌蒙山腹地,地形地貌独特,自然资源丰富,境内气候特别是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季风气候比较明显,阳光充足,降雨量较为充沛,立体气候突出。这样的气候适合椪柑的生长。
毕节椪柑产于毕节市大屯乡大河村地处赤水河上游,地理条件优越,适合种植水果。由于气候适宜,阳光充足,所以生产的椪柑在市场上口碑很好。
毕节市田坎乡白沙河村地处赤水河河谷地带,与四川古蔺县马蹄乡接壤。这里海拔560至900米之间,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资源优势,适宜发展柑橘等水果生产。该基地与大屯乡大河村大河口的柑橘基地连成一片,都称之为“大河口椪柑”。

毕节椪柑历史渊源

20世纪九十年代初,毕节市七星关区大屯乡大河村就开始种植椪柑。该地通过合作社带动、技术指导、规范种植和连片打造,大河村的椪柑品质逐步提升。
2012年,针对毕节椪柑等地方特产,该地区政府制定出培训计划,组织专家对果农开展技术培训,并且还派人对外地栽种椪柑的技术进行考察。
2017年,毕节市农产品销售联盟授牌及农产品产销售对接签约仪式在黔西北农产品电商物流园举行。4家农贸市场、8家大型场超市、93家经营户组成农产品销售联盟,共同推销毕节市农特产品,拓宽了“毕节椪柑”产品的销售渠道。

毕节椪柑生产情况

20世纪九十年代初,毕节椪柑种植面积已达3000多亩。
2015年,毕节市新民村黄沙组的200余亩椪柑产量就在400万斤左右,年产值达1000万元以上。
2016年,毕节市田坎乡白沙河村村利用自身优势,发展乡村农特产品,规划种植了柑桔6800亩,其中椪柑3500亩,柳荷尔脐橙1320亩,脐橙1400亩,冬橙53亩,南枫密桔50亩。该基地与大屯乡大河村大河口的柑橘基地连成一片,都称之为“大河口椪柑”。
2018年,毕节椪柑产量达1000万斤左右。

毕节椪柑产品荣誉

2017年9月1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毕节椪柑”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毕节椪柑地理标志

毕节椪柑地域保护范围

毕节市七星关区的生机镇、清水铺镇、大屯乡、龙场营镇、田坎乡、普宜镇、阿市乡、团结乡共计8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5°33′17″-106°34′20″,北纬27°54′08″-28°18′12″。

毕节椪柑质量技术要求

1.土壤:毕节椪柑栽种区域通常选择,土壤质地良好、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达1.5%以上,土层厚度80厘米以上,地下水位1米以下,土壤pH值5.5-6.5,无污染,集中连片,便于规模化生产的地块。
2.品种:主栽品种为太田椪柑,2月-3月春梢萌芽前栽植。也可在5月-6月雨季栽植,以株行距(2米-3米)×3米为宜,每 666.7平方栽植111株-74株。在树盘上挖直径30厘米的栽植穴,将苗木的根系和枝叶适度修剪后放入穴中央,舒展根系,扶正,填细土,轻轻向上提苗,踏实,浇足定根水,使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栽植深度以根颈露出地面为宜。在定植穴上做直径0.8米-1米宽、15厘米高的树盘。12月采果后进行深翻扩穴改良土壤。在扩穴沟内回填绿肥、秸杆或畜粪、堆肥、厩肥、饼肥等。每年春、夏、秋季对树盘各中耕1次,保持树盘土壤疏松。中耕深度8厘米-10厘米。雨天不宜中耕。树盘以外的带面不中耕。适时满足椪柑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多施有机肥,合理施用无机肥。用人畜粪尿等需经50℃以上高温发酵。重有机肥,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重基肥,基肥与追肥相结合。
3.修枝:对果树幼树的修剪,以轻剪为主,修剪初结果树要及时处理竞争枝,在盛果期及时回缩结果枝组、落花落果枝组、衰老枝组和下垂枝组,剪除枯枝、病虫枝。对较拥挤的二级、三级侧枝适当疏剪开出“天窗”,将光线引入内膛,在衰老期对二级、三级侧枝进行重回缩,修剪后要增施氮肥。冬季修剪回缩、疏剪减少花量;进行花前复剪,多留有叶单花枝,疏剪无叶花枝。在6月第二次生理落果结束后,根据叶果比进行疏果。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利用生物防治、绿色综合防控措施,将农药残留降低到标准范围。实施翻土、修剪、清洁果园、排水、控梢等农业措施,减少病虫源,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自身抗病虫能力。
4.采收:鲜销果在果实正常成熟,表现出本品种固有的品质特征(色泽、香味、风味和口感等)时采收。贮藏果比鲜销果宜早7天-10天采收。要求用采果剪采果,并用“一果两剪”的方法,即第一剪带果柄3厘米-4厘米剪断,第二剪(复剪)齐果蒂整齐地剪去果柄。
5.贮藏:采后或贮藏后的椪柑必须按要求、按标准严格进行清洗、杀菌、分级、打蜡、包装等采后商品化处理后,方可运输、销售。严格采摘,挑除残次伤果,分级贮藏,运输时要轻装轻放,防止挤压,除包装牢固外,还要严格控制温度、湿度,防止暴晒、雨淋,以减少损伤、病腐,防止污染和毒副作用。
6.建档:建立农业生产档案,及时记录肥料、农药使用情况及其它栽培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