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山东省泰安市所辖县级市,古称“肥城县”。
西周时肥族人散居于此,古称肥子国,肥城因此而得名。西汉初设置肥城县,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是“史圣”左丘明故里、“商圣”范蠡隐居经商之地,有“君子之邑”之誉。肥城市境内地貌类型多样。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最高点海拔600米,最低点海拔57.7米。肥城市属温暖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
截至2018年底,肥城市户籍人口99.168万人,全市常住人口96.98万人;辖10个镇、4个街道,605个村(居)民委员会;2018年,肥城市完成市内生产总值853.93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8090元,境内税收60.25亿元,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7.1:47.8:45.1。
- 中文名称
- 肥城
- 外文名称
- Feicheng City
- 别 名
- 肥子国
- 行政区类别
- 县级市
- 所属地区
- 山东省泰安市
- 下辖地区
- 4个街道办事处、10个镇
- 政府驻地
- 新城街道龙山路32号
- 电话区号
- 0538
- 邮政区码
- 271600
- 地理位置
- 山东省中部
- 面 积
- 1277平方千米
- 人 口
- 96.98万(2018年常住人口)
- 气候条件
- 温暖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 著名景点
- 牛山森林公园、剪云山风景区等
- 火车站
- 肥城站
- 车牌代码
- 鲁J
- 行政代码
- 370983
- 市委书记
- 常绪扩
- 旧 称
- 肥城县
- GDP
- 853.93亿元(2018年)
肥城历史沿革
肥城县始置于西汉时期。二千二百多年来,县境为郡、为县、为镇代有沿革。
肥城置县前,商朝时,地域属青州、徐州所辖;西周时属兖州所辖;春秋时期属齐、鲁两国所辖;战国时期归齐国管辖;秦代为齐郡所辖。
西汉初年(前206年),始置肥城县,属兖州刺史部泰山郡所辖。
东汉章帝末年(87—88年),撤销肥城县,境地分属济北郡卢县、蛇邱县和东平国富城县。
三国魏(220—265年)至东晋(317年前)归属同东汉。晋成帝咸和二年(327年)后,境地属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的济北郡、东平郡分辖。
南北朝宋(420—479年),在原肥城县故城设济北郡,原肥城县境地分属卢县、蛇邱县和富城县,隶属兖州。南北朝北魏,孝昌三年(527年)复置肥城县,并设东济北郡于肥城县城。南北朝北齐(550—577年)撤东济北郡,并入茌平县的济北郡,肥城县属之。南北朝北周,建德六年(577年)于肥城县城置肥城郡。
隋开皇初年,废肥城郡,保留肥城县,属济州辖,隶属兖州。隋末,废肥城县,境地属济北郡管辖。
唐代武德五年(622年),复置肥城县,属东泰州辖,隶属河南道兖州。贞观元年(627年)撤肥城县,境地并入博城县。乾封元年(666年)改博城县为乾封县。总章元年(668年),改乾封县复为博城县。神龙元年(705年)再次改称乾封县。
五代(907—960年),境地仍属乾封县,隶属兖州。
宋代(960—1279年)初,属乾封县,后属奉符县、平阴县分辖,隶属京东西路郓州。1115—1234年曾在旧肥城设辛寨镇,境地属平阴县、奉符县分辖,隶属山东西路东平府。
元代至元十二年(1275年),复置肥城县,隶属山东东西道济宁路。
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肥城县改属济南府,隶属山东布政使司。
清代初沿明制。雍正十二年(1734年)改属泰安州,隶属山东布政使司泰武道。雍正十三年(1735年)泰安州升为泰安府,肥城县仍属之。
民国二年(1913年),属岱北道。民国三年(1914年),属济南道。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属第六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2月),属鲁西(第二办事处)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属第十五行政督察区。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初属泰西行政委员会,后属泰西专员公署。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10月属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冀鲁豫第六专员公署。1949年9月,隶属泰西专员公署。
1950年5月,肥城县归属泰安专员公署。1958年10月划归聊城地区。1959年7月划归济南市。1961年5月复归泰安地区。1985年3月隶属泰安市所辖。
肥城行政区划
截至2019年底政府网站显示,肥城市辖10个镇、4个街道,605个村(居)民委员会,即:潮泉镇、湖屯镇、石横镇、桃园镇、王庄镇、安站镇、孙伯镇、安庄镇、边院镇、汶阳镇,新城街道、老城街道、王瓜店街道、仪阳街道,市人民政府驻新城街道龙山路32号。
肥城地理环境
肥城位置境域
肥城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泰山西麓,地理坐标为北纬35°53′—36°19′,东经116°28′—116°59′。东与泰安市岱岳区接壤,西与泰安市东平县、济南市平阴县为邻,南与泰安市宁阳县、济宁市汶上县隔河相望,北与济南市长清区以山为界。全境南北最长48千米,东西最宽37.5千米,总面积1277平方千米;北距省会济南70千米,东距泰安30千米。。
肥城市
肥城地形地貌
肥城市境内地貌类型多样。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最高点海拔600米,最低点海拔57.7米。中部隆起,北部形成以肥城盆地为特征的康汇严原,南部形成以汶河为特征的汶阳千原。肥城市大小山洪河道43条,较大的山头96座,山山相接,脉脉相连,沟壑纵横,自然形成山地、丘陵、平原、涝洼等多种地形。境内山脉属泰山山脉西麓。山脉走向东北至西南倾斜。北部有牛山、陶山,形成肥城盆地的天然屏障。中部以肥猪山、马山、布山为主。
肥城气候特征
肥城市属温暖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春季始于3月26日,61天;夏季始于5月26日,102天;秋季始于9月5日,61天;冬季始于11月5日,141天。肥城市光照资源比较丰富,年平均总辐射量在116—132千卡/平方厘米之间。肥城市年日照时数在2315—2898小时之间,日照百分率为53—65%。据1958—1987年气象资料统计,累计年平均气温在12—14℃之间,最冷在1月份,平均气温-2.7℃;最热在7月份,平均气温26.5℃。年较差为29.2℃年极端最低气温为-20℃。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9.6℃。
肥城水文
肥城市境内河流按水系分属黄河流域和大汶河水系,主要河流有汶河、康王河、汇河、漕河、浊河、小汇河、金线河7条,主要发源于泰山西麓的低山区,控制流域面积约8408.6平方千米,总长度196.3千米。流域面积2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17条,总流域面积911.6平方千米。
肥城自然资源
肥城矿产资源
-
综述
肥城市矿产资源丰富,矿业勘探开发历史悠久,全市已发现矿产29种,占山东省已发现矿产总数(63种)的47.6%,其中,能源矿产2种,金属矿产3种,非金属矿产23种,水矿产1种;已发现矿产地124处,探明(包括地方掌握)储量矿种17种,占已发现矿种的57%。已探明储量矿产地91处,矿点33处。大型矿床15处,中型9处,小型67处。按探明储量统计,石膏、岩盐、石灰岩、地热居前4位,岩盐、钾盐居山东省前列。
肥城市矿产资源呈区带分布,地域差异明显。探明矿产资源分布大致以康王河和安驾庄—边院一线为界。康王河以北为煤、钾长石、花岗岩及矿泉水分布区;康王河以南至安驾庄—边院一线以北为石灰岩、白云岩、紫色页岩、水泥配料粘土分布区,另外有萤石、铁矿、花岗石分布;安驾庄—边院一线以南为岩盐、石膏、地热分布,另外有建筑用砂分布。矿种相对集中分布的特征,有利于资源的规模化、集约化开发。
肥城市探明储量的矿种种类较多,探明总资源量大,资源优势、劣势分明。煤、岩盐、石膏、水泥用灰岩储量丰富,为优势矿产,缺乏有色金属资源。已探明的主要资源储量:煤炭10.7亿吨,岩盐52.2亿吨,石膏100亿吨,地热温泉资源100多平方千米。
-
煤炭
煤炭一度为肥城市优势矿产。煤田属于石炭二叠纪全隐伏式煤田,位于市区以北6千米处,矿区长22千米,南北宽2—5千米,总面积106平方千米。煤田共含煤16层,可采3—10层,平均煤厚11.5米,累计探明储量10.7亿吨,保有资源储量6.29亿吨。
自1958年大封建矿以来,先后有查庄煤矿、五里垢煤矿等13座煤矿投产,经过半个世纪的开采,煤炭可采储量大幅减少,煤炭企业自20世纪90年代,便由鼎盛时期开始走向衰落,并逐步走向枯竭。
-
石膏
肥城市石膏主要分布在汶阳镇和边院镇境内,面积约53平方千米,石膏矿层多而厚,矿层埋深33—1762米,品位高而稳定,属特大型矿产地。累计查明资源储量100亿吨,保有资源量73655万吨(基础储量7216万吨,资源量66439万吨)。其中仅东向—马庄矿段石膏(岩盐)矿勘探,查明石膏矿矿石量(333)119255.8万吨。
-
岩盐
肥城市岩盐主要分布于边院镇境内,已圈定的面积23.1平方千米。矿体赋存于硬石膏矿带中部,呈层状与硬石膏互层产出,单孔见矿4—31层,矿层厚度0.68—14.98米,单孔累计厚度4.69—165.04米,平均厚95.11米,氯化钠平均品位86.76%,累计查明资源储量52.2亿吨,保有资源量158321万吨(全部为基础储量)。其中仅东向—马庄矿段石膏(岩盐)矿勘探,新增岩盐矿矿石量6866.6万吨;东向-东军寨矿区岩盐矿FD4-FD6区块详查,新增岩盐矿矿石量95238万吨;赵家庄矿区岩盐矿详查新增岩盐资源量超过2亿吨。
-
石灰岩
石灰岩矿主要分布肥城市中部,约有100平方千米。矿石类型一是致密块状石灰岩,氧化钙平均含量52.37%,氧化镁平均含量0.77%以下,二是红色豹皮灰岩,氧化钙平均含量51.92%,氧化镁平均含量在1.20%以下。除北僧台地区东段制碱用灰岩达到普查阶段、西段熔剂用灰岩达到普查阶段、中段水泥用灰岩达到详查阶段,其余均为初步评价。
-
地热
肥城市地热资源主要分布于安驾庄镇的南赵庄一带。埋深163米以下,井底最高温度72.6℃,出水口温度60.2℃。属中型地热田,C级可采储量为7.95×1012千焦(相当于27.14万吨标准煤),D级储量可采储量为3.19×1013千焦(相当于109.00万吨标准煤),E级储量可采储量为5.47×1013千焦(相当于186.71万吨标准煤)。肥城市地热资源埋藏浅、温度高、易开发。富含偏硅酸、氟、偏硼酸、锶等54种微量元素。
-
钾长石
肥城市钾长石矿主要分布于牛山—寨山一带,矿体呈脉状赋存于元古代侵入岩中。其中黄叶—双峪地区进行过钾长石普查工作,自东向西可分双峪、黄叶、条水涧三个矿段。黄叶—双峪地区进行过钾长石普查工作,占探明钾长石矿产地总数的20%,其余为预查,地质储量总计约4975.9万吨。
-
花岗岩
肥城市矿石赋存于太古界泰山群太平顶组,区域上主体岩性为角闪黑色斜长片麻岩,黑云片岩,片麻状花岗斑岩。片麻理产状区域上基本一致,总体倾向西南(240°—260°),倾角60°—80°,西部有所变化。花岗岩矿石的原岩颜色多为肉红色或浅肉红色、浅褐黄色,致密块状,花岗结构。
-
萤石
肥城市萤石主要分布于九山—狼山一带,通过普查估算资源量24.24万吨。矿体呈赋存产出于花岗片麻岩中,脉长300—2000米,宽0.5—3米,矿石质量变化较大,含矿率高者达60—80%,一般30—40%。
肥城生物资源
-
植物
据1980年生物资源调查:肥城市植物,包括农作物、林木、野生、观赏、药用植物等,不完全统计104科,450种。其中蕨类植物门7科9种,裸子植物门4科10种,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28科96种,双子叶植物73科335种。高等水生维管束植物4大类,即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漂浮植物、沉水植物,分属于蕨类植物门、被子植物门,共15科18个属30种。按其用途分类,其中林木果树44种,药用植物77种,粮食作物10种(包括豆—科),经济作物8种(主要包括油麻类),蔬菜44种,观赏类65种。
肥城市常见的有经济价值的部分野生、栽培植物:
肥城市药用植物有,汶香附、贯众、中华苍柏、翠云草、木贼、蜈松草、海金莎、萍、葛蒲、狭叶半夏、掌叶半夏、天南星、百合、阔叶麦冬、射干、白花菜、杜仲、木香、地榆、决明、葛、杏叶沙参、乳浆大戟、猫眼草、大戟、酸枣、蛇床、石防风、白芷、前胡、紫花前胡、北柴胡、泰山何首乌、徐长卿、野颤茄、酸浆、蔓陀蔓、枸杞、益母草、茵陈、蒲公英、艾、旋复花、苍耳、王不留、白头翁、华乌头、菟丝子、党参等。
肥城市观赏植物有,雪松、桧、苏铁、疣草、吊兰、玉簪、郁金香、苍丹、山丹、铃兰、吉草、玉竹、黄精、天门冬、文竹、假叶树、阔叶麦冬、水仙、美人蕉、蕙兰、春兰、荷包牡丹、紫萝兰、华北景天、绣球、虎耳草、光叶绣线菊、珍珠梅、木瓜、贴梗海棠、黄刺梅、玫瑰、月季、西府海棠、含羞草、酢浆草、旱金莲、构桔、佛手、桔、霸王鞭、一品红、银边翠、黄杨、凤仙、爬山虎、锦葵、蜀葵、木堇、四季海棠、蟹爪兰、紫薇、倒挂金钟、迎春、女贞、丁香、茉莉、桂花、青箱、千日红、无花果、百黑香、石竹、牡丹、芍药、荭草、睡莲、莲、牵牛、藤萝、凌霄、栀子等。
-
动物
据1980年生物资源调查:肥城市动物包括家畜、家禽、益鸟、益兽、益虫、害虫、水生动物等,共29纲709种。其中水生无脊椎动物15纲60种;扁形动物门5种;线形动物门6种;环节动物门3纲14种;软体动物门2纲12种;节肢动物门7纲210种,多为农作物、林木昆虫;脊椎动物门,圆口纲1种;鱼纲4个目、8个科、34种。其中分布广、数量大的鲤科鱼6个亚科,126种;两栖纲5种;爬行纲19种;鸟纲7个目10个科35种(家禽2个目,鸡形目7个品种);雁形目,鹅2个品种,鸭1个品种;哺乳纲7个科320种,家畜偶蹄目、不反刍亚目、猪科13个品种。反刍亚目,牛科6个品种,羊属14个品种,鹿科1个品种。奇蹄目,马科6个品种,驴2个品种。食肉目,水貂1个品种。
肥城人口
肥城人口数量
截至2018年底,全市户籍人口99.168万人,其中男性49.86万人,女性49.31万人;城镇人口51.14万人,农村人口48.03万人。全市常住人口96.98万人,同比增长0.21%。其中城镇人口59.31万人,同比增长3.54%,农村人口37.67万人,同比下降4.63%。全年出生14473人,出生率14.55‰,死亡5930人,死亡率5.96‰,自然增长8543人,自然增长率8.59‰。
肥城民族构成
肥城市是山东省24个民族工作重点县(市、区)之一,有26个少数民族,总人口1.17万人,主要是回族,占99%,分布在边院、安驾庄、王庄、汶阳、城区及矿区。少数民族1000人以上的街镇有边院镇、安驾庄镇、新城街道;少数民族村21个,其中少数民族人口超过50%的民族村有9个,纯少数民族村有前黄、后黄、升庄3个。
肥城政治
市委书记 | 常绪扩 |
市委副书记、市长 | 殷锡瑞 |
市委副书记 | 辛涛 |
统计截至2019年12月,参考资料来源 |
肥城经济
肥城综述
2018年,肥城市完成市内生产总值853.93亿元,同比增长6.9%;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8090元,增长6.7%;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税收贡献706元,增长13.5%。实现境内收入67.02亿元、增长14.7%,境内税收60.25亿元、增长19.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0.42亿元,税收比重达到84.4%,主体税收21.3亿元、增长49.1%。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7.1:47.8:45.1。
肥城第一产业
2018年,肥城市新发展种植面积5800亩,“三品一标”认证面积9.8万亩,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7家、农民合作社省级示范社7家。建成高标准农田3.08万亩,新增和改善高效农田节水灌溉4.8万亩。全市规模饲养比重达到88%。农机化综合水平达到89.5%。入选国家小麦全成本保险试点县,被评为山东省农业“新六产”示范县、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
2020年2月26日,山东省肥城市肥城桃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被认定为第三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肥城第二产业
2018年,肥城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485.59亿元、利润63.62亿元。完成工业用电量35.36亿千瓦时,增长9.2%。完成重点技改项目13个,9个入选省技改项目导向计划。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工业设计中心1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预计分别达到29.9%、58%。中国石化设备安装产业服务平台投入使用,建筑业总产值达到279.76亿元、增长12.1%。
肥城第三产业
2018年,肥城市民生支出46.89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8.9%;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6930元、17729元,增长7.5%、7.8%;社会保险综合覆盖率达到95.2%;农村饮水集中供水率达到98.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41亿元,增长9.1%;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560.49亿元、316.9亿元,比年初增加61.36亿元、7.31亿元;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85.12亿元,增长5.9%。
肥城交通运输
-
公路
泰肥一级路
-
铁路
泰肥支线、京沪高铁。
肥城历史文化
肥城名称由来
西周时肥族人散居于此,古称肥子国,肥城因此而得名。西汉初设置肥城县,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是“史圣”左丘明故里、“商圣”范蠡隐居经商之地,有“君子之邑”的荣誉。
肥城节日活动
-
桃花旅游节
肥城拥有十万亩桃花园,自2002年以来,肥城市在每年4月份举办桃花旅游节,已连续成功举办了15届。确定了“游桃花园,品桃花宴,洗桃花浴、购桃木剑”、“走进桃花园,亲近大自然”、“世上桃源,和谐肥城”、“吉祥桃都,魅力肥城”等不同的主题。被评为“2011中国十大品牌节庆”和“2012节庆中国榜·最佳自然原生态旅游节庆”。
肥城社会事业
肥城医疗卫生
2018年,肥城市以肥城市人民医院、肥城市中医院为龙头,组建医共体,3家卫生院被评为“全国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381家村卫生室完成标准化建设。
肥城文化事业
2018年,肥城市被中央和省委确定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汶阳西徐被评为全国文明村。13个镇街综合文化站达到国家三级以上标准,被评为全省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县、社科普及示范市、全民健身运动先进单位。
肥城教育事业
2018年,肥城市新建改造校舍11.8万平方米,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复验。初步完成校长职级制改革,新招聘教师192名。海亮外国语学校、慈明学校成功开办,高级技校新校区建成使用,承办世界技能大赛塑料模具工程项目山东选拔赛。
肥城生态环境
2018年,肥城市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94天,空气质量优良率提高到80.5%;出境断面水质持续好转,达到四类水质标准;完成植树造林2.96万亩,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7平方米。
肥城基础建设
2018年,肥城市完成肥桃路改造、文化路西延等工程建设,增加集中供热面积170万平方米,新建天然气管网88.3千米,新增城区绿化面积9.2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设175万平方米;完成王边路改造、潮泉旅游路、410千米公路网化工程建设,实施潮汶路、仪过路亮化工程,完成农村厕所无害化改造任务。
肥城地方特产
肥城桃因产于肥城而得名,又名佛桃、寿桃,因其果实肥大、外形美观、肉质细嫩、味美甘甜、营养丰富被誉为“群桃之冠”,已有1100多年栽培历史,为历代皇室贡品。在20世纪90年代初,肥城就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佛桃之乡”,曾获国际博览会金奖,也是国家工商局注册的地理标志产品,获得“中国地理标志名优产品奖”称号。 | |
孔庄绿豆粉皮起源于明朝末年,兴盛于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绿豆粉皮的创始人是孔子第六十一代孙孔宏嗣,他根据当地盛产绿豆的特点,创制了加工绿豆粉皮的技艺,并授徒多人,由此东孔绿豆粉皮的加工逐渐兴盛。孔庄粉皮以优质绿豆为原料,采用传统秘方配料,手工制作,天然晾干而成,具有清爽可口、营养丰富、清热解毒、降压利尿、可长期保等特点,属纯绿色食品。 | |
演马庄熟牛肉起源于清朝嘉庆年间(1796年—1820年),已有280多年的历史。演马庄熟牛肉富含铁、锌等十几种有益人体的微量元素且高蛋白、低脂肪,经鉴定,每100克牛肉营养成分的含量为:蛋白19.8克、碳水化合物4克、热量270千卡,钙5毫克、磷400毫克等多种微量元素。 |
肥城风景名胜
肥城综述
肥城市拥有大汶口文化遗址、齐长城等历史文化遗存,有金牛山国家级森林公园、陶山国家级地质公园、小泰山、望鲁湖、云蒙山等10处自然景区。
肥城主要景点
白云山公园位于文化路以南,康汇大街以东,金牛山大街以西,北与—康王河公园相望,公园主要建设门区、水区、文化展示区(文园)、人文休闲区(德园)、树林区、生态恢复区、公园管理区等功能区。 | |
|
康王河公园位于城区西北部,利用康王河与龙山河交汇处的河流荒滩而建,总面积2520亩,其中绿化面积168公顷,水域面积61.3公顷。 |
范蠡公园规划面积286亩,其中水域面积70余亩,绿化面积200亩,总投资6000万元,是整个龙山河带状公园中面积最大的区域。公园主要是利用龙山河分支河道建设中心湖区,依托原有周边片林打造城市森林景观。 | |
肥城著名人物
古代 | 左丘明、冉子、有子、范蠡、尹庭、肖大亨、张志纯、李邦珍、宋焘、唐仲冕、朱霄、李鹤年 |
现代 | 赵丹、田纪云、阴法唐、王照华、欧阳中石、曲格平 |
肥城城市荣誉
荣誉 | 年份 |
---|---|
国家卫生城市 | 2012—2014年 |
第一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 2019年3月 |
中国百强县 | 2019年7月19日 |
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 | 2019年10月8日 |
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 | 2019年 |
工业百强县(市)、中国创新百强县(市) | 2019年 |
综合竞争力全国百强县(市) | 2019年12月6日 |
全国制造业百强县(市) | 2019年12月28日 |
全国百强县 | 2020年5月 |
2020中国最具绿意百佳县市 | 2020年5月 |
2020中国夜经济繁荣百佳县市 | 2020年4月 |
2020中国双创活力百佳县市 | 2020年3月 |
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 2020年6月3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