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城山是古老的中华名山。中国最早的地理经典文献《禹贡》记载了大禹治水时,沿着山脉从西往东,导山疏河经砥柱、析城、至于王屋、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可见析城山之名甚古,几乎就是伴着中华文明的历史而来。
析城山,位于阳城县西南30公里的群山万壑之中,海拔1889.5米,系中条山山脉东段主峰。它东托砥柱王屋山,南枕鳌背山,西望历山坪,紧挨小尖山,北临获泽河。地势宽缓广阔,水源充足,百草覆野,是山西省境内稀有的、面积最大的亚高山草甸,《山西通志》载:“析城山土肥水足,是稀有的一块天然牧场”析城山雄奇壮美,风光旖旎,风景独具,远离城乡工业区,气温属典型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时间长,无霜期长,是丰富自然资源和农产品生长的优良生态环境。有古松翠柏,奇花异草,上百种天然的中草药,天然绿色的农产品。“小米看山,大米看川”。 析城山境内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气候条件,悠久的种植历史,传统的生产管理模式,以施圈肥、熏肥等农家肥为主,无公害、无污染,加工过程采用传统工艺石碾加工,避免了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对营养成分的损伤。该米不抛光、不色选、无任何添加物,保证了小米有效营养成分,尤其是米粒表面附着的细糠末,不仅有效保证营养成分天然风味,而且有效的保护和提高了小米所独具特色营养成分——“米糠油”的丰富含量。析城山小米。品质优良、颗粒圆润、色泽鲜亮、天然风味、口感香醇,是滋补养生的佳品。其粥汁粘稠味香,富含的米糠油(米类产品独有)素有“代参汤”的美誉,纤维素、蛋白质等营养质量指数均大于1,堪称保健食品领域中的“小家碧玉”,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清末民初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今本书纪年疏证》中记述:商汤“二十四年,大旱,王祷于桑林,雨。”桑林在哪里?清《山西通志》说:“桑林水,导源析城之东麓。”阳城县古称获泽,相传析城山即是当年汤王祈雨处。千百年来,晋豫间官祀民祷,香火不绝。析城山:“山峰四面如城,有东、西、南、北四门分析,故曰析城”,森林植被覆盖率在90%以上,山秀水美,有“北方张家界”之誉。《竹林纪年》记载:“商汤24年大旱,王祷于桑林(析城山)”,故又称圣王坪。海拔1889.5米,是山西省仅有的几块亚高山草甸之一。
阳城县境内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山地面积约1082.4平方公里,合162.4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55%,海拔1000——2000米之间;丘陵面积787.2平方公里,合118.1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40%,海拔700——1000米之间;河谷平川面积98.4平方公里,合14.7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5%,海拔600米左右。阳城县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阳城年平均气温11.7℃,7月份平均24.6℃阳城县,1月份平均-3℃,年降水量平均627毫米,无霜期为170~195天,日照年平均2571.3小时。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全县河流均属黄河水系。分别分布在平面上具有水平分带性,在垂向上具有分层性,总的来说是西不如东,四周不如中的分布富集规律。地表水主要以沁河、获泽河、芦苇河、涧河为主,以及南部八小河(江河、龙门河、次滩河、盘亭河、南门河、秋川河、石圈河、蟒河),分布规律很不均匀,70%的地表水资源主要集中在汛期6—9月份。
阳城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晋城市西南部,县境四周环山,南北长约54公里,东西宽约53公里,略呈凸形。东与晋城市郊区为界,北与沁水县为邻,西南与垣曲县接壤,南与河南省济源市相连。总面积1917平方公里。析城山小米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阳城县的东城办、凤城镇、北留镇、润城镇、西河乡、固隆乡、河北镇、驾岭乡、芹池镇、演礼乡、次营镇、横河镇、东冶镇、蟒河镇、町店镇、寺头乡、董封乡、白桑乡18个乡镇,涉及467个行政村,生产总面积3666公顷,年生产总量16500吨。保护范围位于地理坐标东经112°03′——112°63′、北纬35°22′——35°68′之间。析城山,位于阳城县西南30公里的群山万壑之中,海拔最高点1889米。系中条山山脉东段主峰。它东托砥柱王屋山,南枕鳌背山,西望历山坪,紧挨小尖山,北临获泽河。地势宽缓广阔,水源充足,百草覆野,是山西省境内稀有的、面积最大的亚高山草甸,《山西通志》载:“析城山土肥水足,是稀有的一块天然牧场”。析城山雄奇壮美,风光旖旎,风景独具,远离城乡工业区,气温属典型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时间长,无霜期长,是丰富自然资源和农产品生长的优良生态环境。有古松翠柏,奇花异草,上百种天然的中草药,天然绿色的农产品。
1. 外观特征特性:鲜黄明亮,无明显感官色差,无霉变。半透明,有米腻。具有本区域小米固有的自然清香味,无其他异味。蒸煮后,米饭香味浓郁,米粒完整金黄,软而不粘结,食味好,冷却后不回生变硬;米汤顶部会出现“米糠油”(米类产品独有),粥汁粘稠味香,营养丰富,素有“代参汤”美称。2.内在品质特性:析城山小米检验结果,钙120mg/kg,铁30.5mg/kg。3.安全要求:析城山小米严格按照国家农业部颁布的国家标准体系组织生产。具体标准如下:GB/T11766-2008,在生产小米过程中,严格保护生态环境,不使用任何农药、化学合成肥料和农家垃圾肥料,农产品质量保持原生态品质。
1. 产地选择与要求小米的生产基地环境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行业标准NY/T391的要求,即《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产品基地周围10公里以内无任何污染企业和污染源。对森林进行安全保护,不许随意砍伐,不准带火入山,防止火灾的发生,不准进入林区放牧,防止破坏植被,有计划有组织的组织农户在雨后适时划区采收,防止争抢资源,影响持续发展计划实施。2.大气条件基地大气符合GB3095-82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及GB9137-88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标准。3.水质条件水质无污染,灌溉水质达到国家“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
地域范围内的析城山小米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析城山小米的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按规定生产和使用标志,在其产品或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析城山小米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结合标注形式)。
- 中文名
- 析城山小米
- 产地名称
- 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
- 品质特点
- 颗粒圆润、色泽鲜亮
- 地理标志
- 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 批准文号
- 国家农业部公告第1813号
- 批准时间
- 2012年08月03日
析城山小米产品特点
析城山小米产地环境
阳城县境内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山地面积约1082.4平方公里,合162.4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55%,海拔1000-2000米之间;丘陵面积787.2平方公里,合118.1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40%,海拔700-1000米之间;河谷平川面积98.4平方公里,合14.7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5%,海拔600米左右。阳城县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阳城年平均气温11.7℃,7月份平均24.6℃阳城县,1月份平均-3℃,年降水量平均627毫米,无霜期为170-195天,日照年平均2571.3小时。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全县河流均属黄河水系。分别分布在平面上具有水平分带性,在垂向上具有分层性,总的来说是西不如东,四周不如中的分布富集规律。地表水主要以沁河、获泽河、芦苇河、涧河为主,以及南部八小河(江河、龙门河、次滩河、盘亭河、南门河、秋川河、石圈河、蟒河),分布规律很不均匀,70%的地表水资源主要集中在汛期6-9月份,适宜种植谷子。
析城山小米历史渊源
析城山小米生产情况
析城山小米产品荣誉
析城山小米地理标志
析城山小米地域保护范围
析城山小米质量技术要求
-
特定生产方式
项目
|
限量标准
|
||
日平均
|
任何一次
|
单位
|
|
二氧化硫
|
0.05
|
0.15
|
/立方米
|
氮氧化物
|
0.1
|
0.1
|
|
总悬浮微粒
|
0.15
|
0.30
|
序号
|
项目
|
标准毫克/升
|
1
|
pH值≤
|
5.5-8.5
|
2
|
氯化物≤
|
250
|
3
|
总汞≤
|
0.001
|
4
|
总镉≤
|
0.005
|
5
|
总砷≤
|
0.1
|
6
|
络(六价)≤
|
0.1
|
7
|
总铅≤
|
0.1
|
8
|
氟化物≤
|
3.0
|
9
|
氰化物≤
|
0.5
|
-
产品品质特征特性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项目
|
优级
|
色泽
|
鲜黄明亮,无明显感官色差,无霉变
|
透明度
|
半透明,有米腻
|
气味
|
具有该区域小米固有的自然清香味,无其他异味
|
粒形
|
颗粒均匀饱满
|
米 质
特 征
|
蒸煮后,米饭香味浓郁,米粒完整金黄,软而不粘结,食味好,冷却后不回生变硬;米汤顶部会出现“米糠油”(米类产品独有),粥汁粘稠味香,营养丰富,素有“代参汤”美称。
|
检测项目
|
钙
|
铁
|
镁
|
锌
|
维生素B1
|
维生素B2
|
检测项目参数
|
毫克/千克 | 毫克/千克 | 毫克/千克 | 毫克/千克 | 毫克/100克 | 毫克/100克 |
检验值
|
120
|
30.5
|
943
|
28.1
|
0.018
|
0.036
|
-
标志使用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