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西梨

汾西县梨果产业协会 【管理

原产地山西

– 产地市县:山西省临汾市汾西县
– 产品大类:种植业类
– 产地小类:果品类
– 地标证书编号:AGI02066
– 地标认证时间:2017
– 品质特点:酥脆甜爽,汁液多
– 地理标志分类: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 地标批准文号:国家农业部2017年第2520号公告
– 地标批准时间:2017年4月20日
生态环境

土壤地貌情况:汾西县地处吕梁山南麓,汾河西岸,属黄土高原沟壑地貌,全县整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是一张天然的大阳坡,天然的地理条件适宜梨的栽培。汾西梨产地位于汾西县东南部,平均海拔700—1200多米。土壤中性,PH值在8左右,土层深厚、肥沃,通透性好。土壤养分状况:有机质含量平均12.42g/kg,含氮约0.74g/kg,有效磷约14.54mg/kg,速效钾约160.50mg/kg,缓效钾约838.3mg/kg,有效铜约26.87mg/kg,有效锌约1.27mg/kg,有效铁约4.9g/kg。有效硼约0.27g/kg,有效钼约0.14g/kg。土壤质地较粗,土层较厚,约150—250m,土壤透水透气性良好,排涝能力强。水土中度流失,周围无化工企业,无污染,以上条件适宜梨栽培。
水文情况:水资源短缺,有灌溉条件的地区主要采取管灌方式,水均来自地下水,灌溉水均符合无公害食品相应标准的要求,水质质量合格。其它地区采取自然集雨浇灌,基本能满足梨树生长需求。
气候情况: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0.1℃,日照时数2615小时,年降雨量486mm,无霜178天,农作物平均生长期242天,土壤冻结期115天,年平均蒸发量1926mm,年平均光照2368.8小时。最高平均温度24.6度,最低-16度,0-20cm年平均土温10度。昼夜最大温差18.2℃。

地域范围

汾西县位于山西省中南部,临汾市北部,东邻霍州,西倚隰县,南接洪洞,北与晋中市灵石县接壤,辖5镇3乡。“汾西梨”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划定为:团柏乡、永安镇、对竹镇、佃坪乡、和平镇、邢家要乡、僧念镇所属的37个行政村。东到永安镇的神符村,西到佃坪乡山云村,南到和平镇的申村,北到对竹镇的后王堤村,经度111°63'—111°33',纬度36°76'—36°47',产地面积800公顷,年产梨12000吨。

品质特性

1. 外在感官。汾西梨多为锥桶状圆形,果肉细腻,核小,酥脆甜爽,汁液多,酸甜可口,芳香味浓。果型端正,品相好。色泽微黄或黄中带绿,果面光泽细腻,平均单果重200-400克,最大单果重500克以上。
2. 内在品质。汾西梨营养丰富,其蛋白质0.30—0.5g/100g,钾90—95mg/100g,磷12.2—15.5mg/100g,镁(Mg)6.0—8.6mg/100g,锌(Zn)0.4—0.9mg/100g,钠(Na)1.8—3.9mg/100g,铁(Fe)0.4—1.4mg/100g,钙(Ca)7.7—9.8mg/100g,可溶性固形物10.5—13.1g/100g,总酸0.08—0.15g/100g,总糖9.0—13.0g/100g,硬度4—7kg/cm²。

生产方式

1. 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
汾西县地处临汾市北部,汾西梨的主产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平均海拔高度700—1200米,栽培地排水好,对梨产量的形成和品质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 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
品种为金梨、黄冠梨、玉露香梨、红香酥梨、桶子梨等品种,果品要求果面光洁,色泽微黄,或黄中带绿,品相好新鲜干净、无果锈。肉质细嫩酥脆,果汁多,含糖高,酸甜适度,耐储运。苗木要求无毒无菌无冻害的良种,一般粗度达到1cm,高度达到100cm以上。
3. 生产过程管理
土肥水管理:果园土地平整,土层深厚,活土层60厘米以上。每亩施用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3000公斤以上,其他肥料用有机复混肥补充。以秋施基肥为主,其余按照花前、花后、幼果膨大期等物侯期结合降雨施用。氮、磷、钾比例按每生产100公斤梨,施N(1.0-1.2kg)、P205(0.5-0.75kg)、K20(1.0-1.2kg)。根据树体营养诊断适量施入微量元素。行间种植三叶草、苜蓿草或大豆苗等,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花果管理:对花芽多的树进行花前复剪,调节花、叶芽比例至1:3-4,从花序分离开始,每间隔20厘米左右,选留一个粗壮花序,其它多余花序全部疏掉。花期采用蜜蜂、壁蜂和人工授粉,谢花后10天开始疏果,一个月内结束。根据树势强弱,坐果多少,确定适宜的留果间距,一般为20-25厘米,选留一个坐果的壮花序,留一个中心果,把多余的幼果全部疏除。谢花后30-40天开始套袋,6月中旬结束。套袋前进行疏果和喷施2-3次杀菌杀虫剂并补钙。对影响果实着色的枝、叶全部剪掉,待果实向阳面着色后进行转果,使果实背阴面尽可能多着色。
病虫害防治: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物理技术包括:采用糖醋液、黄色粘虫胶带、频振式杀虫灯、性诱剂、黄色诱虫板、瓦棱纸诱虫带等物理措施。生物技术包括:使用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菌治菌等生物防治措施,即使用BT菌剂和扑食螨。化学防治技术包括:针对性的选择使用生物源、矿物源农药和低毒、低残留有机合成农药,如选择BT菌剂、灭幼脲、苦参素等。不使用国家禁用农药。
整形修剪:主要树形为自由纺缍形,树高3米左右,冠径2-3米,主枝4-10个,树冠扁圆形,适用于株距3-4米的果园。纺锤形的主枝角度80度左右,小冠疏层形主枝角度70度左右。采取以疏剪为主,缓、疏、缩相结合的修剪方法,纺锤形主枝过长的适时缩剪,小冠疏层形树头过高的及时落头。盛果期树亩枝量5—6万条,内膛枝叶透光率30%以上。
4. 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规定
适时采收,采摘时轻拿轻放,避免碰压刺伤。采收后分级:指标参照GB/T10651。包装:选用钙塑瓦楞箱和瓦楞纸箱为包装容器,其技术要求应符合GB/T13607的规定。贮存:采收后及时入库保存,冷藏按GB/T8559规定执行;气调贮藏按ISO8682规定执行。库房无异味。并观察库内温度、湿度,保证储存安全。不与有毒、有害物品混合存放。不得使用有损“汾西梨”质量的保鲜试剂和材料。
5. 生产记录要求:详细记录生产操作日期,病虫害情况,技术措施,建立生产过程记录档案,记载投入品的名称、作用时间、使用目的、使用方法、使用量、生产厂家等。

包装规范

地域范围汾西梨的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汾西梨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在其产品或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汾西梨名称和公共标识,国案结合标注形式)。

产品百科
汾西梨,山西省临汾市汾西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汾西县地处吕梁山南麓,汾河西岸,属黄土高原沟壑地貌,全县整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是一张天然的大阳坡,天然的地理条件适宜梨的栽培。临汾地区早在春秋时期就有栽植梨树的记载。汾西梨多为锥桶状圆形,果肉细腻,核小,酥脆甜爽,汁液多,酸甜可口,芳香味浓。果型端正,品相好。色泽微黄或黄中带绿,果面光泽细腻,平均单果重200-400克,最大单果重500克以上。
2017年4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汾西梨”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中文名
汾西梨
产地名称
山西省临汾市汾西县
品质特点
酥脆甜爽,汁液多
地理标志
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批准文号
国家农业部2017年第2520号公告
批准时间
2017年4月20日

汾西梨产品特点

汾西梨品质特性

汾西梨汾西梨

汾西梨多为锥桶状圆形,果肉细腻,核小,酥脆甜爽,汁液多,酸甜可口,芳香味浓。果型端正,品相好。色泽微黄或黄中带绿,果面光泽细腻,平均单果重200-400克,最大单果重500克以上。

汾西梨营养价值

汾西梨营养丰富,其蛋白质0.30—0.5克/100克,钾90—95毫克/100克,磷12.2—15.5毫克/100克,镁(毫克)6.0—8.6毫克/100克,锌(Zn)0.4—0.9毫克/100克,钠(Na)1.8—3.9毫克/100克,铁(Fe)0.4—1.4毫克/100克,钙(Ca)7.7—9.8毫克/100克,可溶性固形物10.5—13.1克/100克,总酸0.08—0.15克/100克,总糖9.0—13.0克/100克,硬度4—7千克/平方厘米。

汾西梨产地环境

汾西梨地貌土壤

汾西梨汾西梨

汾西县地处吕梁山南麓,汾河西岸,属黄土高原沟壑地貌,全县整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是一张天然的大阳坡,天然的地理条件适宜梨的栽培。汾西梨产地位于汾西县东南部,平均海拔700—1200多米。土壤中性,PH值在8左右,土层深厚、肥沃,通透性好。土壤养分状况:有机质含量平均12.42克/千克,含氮约0.74克/千克,有效磷约14.54毫克/千克,速效钾约160.50毫克/千克,缓效钾约838.3毫克/千克,有效铜约26.87毫克/千克,有效锌约1.27毫克/千克,有效铁约4.9克/千克。有效硼约0.27克/千克,有效钼约0.14克/千克。土壤质地较粗,土层较厚,约150—250米,土壤透水透气性良好,排涝能力强。水土中度流失,周围无化工企业,无污染,以上条件适宜梨栽培。

汾西梨水文情况

汾西县水资源短缺,有灌溉条件的地区主要采取管灌方式,水均来自地下水,灌溉水均符合无公害食品相应标准的要求,水质质量合格。其它地区采取自然集雨浇灌,基本能满足梨树生长需求。

汾西梨气候特点

汾西县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0.1℃,日照时数2615小时,年降雨量486毫米,无霜178天,农作物平均生长期242天,土壤冻结期115天,年平均蒸发量1926毫米,年平均光照2368.8小时。最高平均温度24.6度,最低-16度,0-20厘米年平均土温10度。昼夜最大温差18.2℃。

汾西梨历史渊源

临汾地区早在春秋时期就有栽植梨树的记载。
明清时,“隰州金梨”成为宫廷贡品。
20世纪70年代,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以库尔勒香梨为母本、雪花梨为父本杂交育成玉露香梨。
2013年,临汾市成立汾西梨种植合作社。

汾西梨汾西梨

汾西梨生产情况

截至2017年底,汾西梨产地面积800公顷,年产梨12000吨。

汾西梨汾西梨

汾西梨产品荣誉

2017年4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汾西梨”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汾西梨汾西梨

汾西梨地理标志

汾西梨地域保护范围

汾西县位于山西省中南部,临汾市北部,东邻霍州,西倚隰县,南接洪洞,北与晋中市灵石县接壤,辖5镇3乡。“汾西梨”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划定为:团柏乡、永安镇、对竹镇、佃坪乡、和平镇、邢家要乡、僧念镇所属的37个行政村。东到永安镇的神符村,西到佃坪乡山云村,南到和平镇的申村,北到对竹镇的后王堤村,经度111°63'—111°33',纬度36°76'—36°47'。

汾西梨汾西梨

汾西梨质量技术要求

  • 特定生产方式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汾西县地处临汾市北部,汾西梨的主产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平均海拔高度700—1200米,栽培地排水好,对梨产量的形成和品质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品种为金梨黄冠梨玉露香梨红香酥梨、桶子梨等品种,果品要求果面光洁,色泽微黄,或黄中带绿,品相好新鲜干净、无果锈。肉质细嫩酥脆,果汁多,含糖高,酸甜适度,耐储运。苗木要求无毒无菌无冻害的良种,一般粗度达到1厘米,高度达到100厘米以上。
(3)生产过程管理土肥水管理:果园土地平整,土层深厚,活土层60厘米以上。每亩施用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3000公斤以上,其他肥料用有机复混肥补充。以秋施基肥为主,其余按照花前、花后、幼果膨大期等物侯期结合降雨施用。氮、磷、钾比例按每生产100公斤梨,施N(1.0-1.2千克)、P205(0.5-0.75千克)、K20(1.0-1.2千克)。根据树体营养诊断适量施入微量元素。行间种植三叶草、苜蓿草或大豆苗等,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花果管理:对花芽多的树进行花前复剪,调节花、叶芽比例至1:3-4,从花序分离开始,每间隔20厘米左右,选留一个粗壮花序,其它多余花序全部疏掉。花期采用蜜蜂、壁蜂和人工授粉,谢花后10天开始疏果,一个月内结束。根据树势强弱,坐果多少,确定适宜的留果间距,一般为20-25厘米,选留一个坐果的壮花序,留一个中心果,把多余的幼果全部疏除。谢花后30-40天开始套袋,6月中旬结束。套袋前进行疏果和喷施2-3次杀菌杀虫剂并补钙。对影响果实着色的枝、叶全部剪掉,待果实向阳面着色后进行转果,使果实背阴面尽可能多着色。病虫害防治: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物理技术包括:采用糖醋液、黄色粘虫胶带、频振式杀虫灯、性诱剂、黄色诱虫板、瓦棱纸诱虫带等物理措施。生物技术包括:使用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菌治菌等生物防治措施,即使用BT菌剂和扑食螨。化学防治技术包括:针对性的选择使用生物源、矿物源农药和低毒、低残留有机合成农药,如选择BT菌剂、灭幼脲、苦参素等。不使用国家禁用农药。整形修剪:主要树形为自由纺缍形,树高3米左右,冠径2-3米,主枝4-10个,树冠扁圆形,适用于株距3-4米的果园。纺锤形的主枝角度80度左右,小冠疏层形主枝角度70度左右。采取以疏剪为主,缓、疏、缩相结合的修剪方法,纺锤形主枝过长的适时缩剪,小冠疏层形树头过高的及时落头。盛果期树亩枝量5—6万条,内膛枝叶透光率30%以上。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规定适时采收,采摘时轻拿轻放,避免碰压刺伤。采收后分级:指标参照GB/T10651。包装:选用钙塑瓦楞箱和瓦楞纸箱为包装容器,其技术要求应符合GB/T13607的规定。贮存:采收后及时入库保存,冷藏按GB/T8559规定执行;气调贮藏按ISO8682规定执行。库房无异味。并观察库内温度、湿度,保证储存安全。不与有毒、有害物品混合存放。不得使用有损“汾西梨”质量的保鲜试剂和材料。
(5)生产记录要求:详细记录生产操作日期,病虫害情况,技术措施,建立生产过程记录档案,记载投入品的名称、作用时间、使用目的、使用方法、使用量、生产厂家等。
  • 包装标识相关规定
地域范围汾西梨的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汾西梨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在其产品或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汾西梨名称和公共标识,国案结合标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