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竹根姜

阆中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管理

原产地四川

– 产地市县: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
– 产品大类:种植业类
– 产地小类:香料类
– 地标证书编号:AGI02052
– 地标认证时间:2017
– 品质特点:嫩姜肉质细嫩,纤维较少,脆而不辣
– 地理标志分类: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 地标批准文号:国家农业部公告第2486号
生态环境

阆中市地处四川省东北部,嘉陵江中下游;千佛生姜产区属丘陵地貌,地形以浅丘到深丘之间,多为缓坡台地,海拔高度380~880米。千佛竹根姜主产区主要土壤为水稻土,土层深厚、耕作性好,适种性广。土壤酸碱度6.5~7.8,土壤有机质含量为每公斤25克,土壤微量元素铜、铁、锌、锰、硼、钼、硒含量丰富,为千佛竹根姜的生产和优良品质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条件。千佛竹根姜产区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全年四季分明,夏季无酷暑,冬无严寒,霜雪少见,无霜期长达330天。其主要气候特点是春季气温回升快,夏季光热雨同步,秋季气温下降慢,多绵雨,日照少;冬季少雨干燥,多雾,少霜雪。年均温度17℃。极端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4.6℃。区域内年均降雨量1033.9mm,6~9月为降雨量最多的时段,这与千佛竹根姜的生长高峰期需水规律基本一致。年均日照时数1236.7小时,一年中4~8月的日照时数较高,满足了千佛竹根姜的生长发育需要。同时千佛生姜产地远离城区,无工业污染,空气质量常年为优,区域内树林植被茂盛,大部分地方在炎热的夏季处于半遮阴状态,非常适应生姜生长,是优质生姜的最佳生态适宜区。

地域范围

千佛竹根姜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四川省阆中市辖区内的千佛镇、金子乡、望垭镇、鹤峰乡、三庙乡、峰占乡、龙泉镇、西山乡、老观镇、方山乡、石滩镇共11个乡镇、122个村。阆中市与苍溪县接壤,与仪陇县、南部县相邻。千佛竹根姜主产区位于阆中市东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1°38′~31°51′,东经106°06′~106°24′。千佛竹根姜保护面积6666公顷,年产鲜姜20万吨。

品质特性

1. 外在感观品质:嫩姜分枝较多,呈不规则掌状,相互交错,形如竹根;表皮黄白色,麟片浅紫红色;平均茎长20cm以上,节间较长,平均单株产量0.5公斤以上。嫩姜肉质细嫩,纤维较少,脆而不辣。商品性好,加工适应性强。2. 内在品质指标:千佛竹根姜氨基酸总量≥0.6%、维C含量≥6.5mg/100g、粗纤维含量≥1.3%。(3)安全要求:千佛竹根姜质量安全达到无公害农产品标准。

生产方式

1. 产地选择:千佛竹根姜生产的产地应选择无污染、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土壤肥沃、保水保肥力强,2~3年内未种过生姜的壤土或沙壤土。土壤、空气、灌溉水质量达到《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DB51/T336-2009)要求。2. 品种选择:千佛竹根姜属地方优良品种,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它不仅生育期适中,且分蘖能力强,产量高(一般亩产2500公斤左右)、品质好。(3)生产过程管理:A、独特的选地及整地方式:1. 轮作:通过水旱轮作或旱地轮作年限要在2年左右,轮作方式有:生姜——小麦——水稻——空地——生姜、 生姜——油菜——水稻——空地——生姜、生姜——蔬菜——水稻——空地——生姜。2. 整地作埂:在12月上中旬使用专用姜锄进行深翻土壤,整地深度要达33cm以上。2月上中旬首先按3~4米开厢沟、沟深50公分以上,要实现边沟、厢沟相通,然后在厢内按行距60cm做姜埂、开姜沟,要求沟底宽17cm、沟深26~3cm、埂面宽20cm,用力压实姜埂。B、种姜处理、催芽:选择无病虫害、无机械创伤、大小均匀的单块作种用。在旬平均气温10℃左右时,从窖内取出种姜,平铺在地上晒晾1~2天进行晒姜,晒姜有利于提高姜块温度、提早发芽时间、防止姜块腐烂等。经过1~2天的晒姜后,再置于室内堆放3—4天,并在姜堆上盖上草帘等,叫做“困姜”,一般要经过2—3次晒姜和困姜才可进行催芽。催芽时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浸种消毒,晾干后催芽。催芽方式有多种,简易催芽方式为:选择平坦、背风向阳的地方,铺稻草3cm~6cm,青草10cm~16cm,然后将种姜放在上面,再在种姜上铺青草15cm~20cm,四周用青草压紧。保持湿润及20℃~30℃的温度,经20~30天,当芽长约1cm~1.5cm时及时栽植。C、土壤处理:整地后可用4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与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混合泼浇土壤,进行土壤消毒和防治土蚕、蝼蛄和蛴螬等地下害虫。D、施足底肥:按亩用腐熟干粪2000~3000公斤、硫酸钾型复合肥(15:15:15)50~75公斤、腐熟油枯100公斤混合均匀后施入播种沟内,欠入土中。E、栽植:1. 栽植时间:一般在3月上中旬催芽,3月下旬至4月上旬栽植,设施栽培适当提前。2. 栽植密度:按窝距20cm定植,亩植5500~6000株。3. 栽植方法:栽植时选壮芽种姜,摆放种姜方向一致、芽孢朝上。栽植后,按亩用1000公斤左右的优质细干粪拌细土盖种。F、田间管理:1. 水分管理:生姜喜湿润,忌积水,应及时排灌水。2. 追肥:施肥应符合《肥料合理使用准则》(NY/T496-2010)的规定。一般追肥三次肥:在5叶~8叶时用优质干粪1500kg、油枯100kg、尿素5kg施于姜沟;在第二次分枝出苗时用人畜粪水1000kg~1500kg、硫酸钾型复合肥15kg或碳铵30kg、0.2~0.3%锌肥和硼肥进行灌施和根外喷施;在第三次分枝出苗时用尿素20kg、硫酸钾25㎏进行灌施。3. 培土:每追肥一次,结合培土垒厢一次,共培土三次,每次厚度10cm左右。培土时用力要轻,土要整细,免伤姜苗,最后形成“原来姜埂变为姜沟,原来姜沟变为姜梗”。G、病虫草害防治:在防治方法上,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选用生物、物理防治,最大限度地减少农药使用量,控制农药残留。化学防治上采用生物农药为主,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复配农药。农药使用遵循《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8321)以及《无公害食品 生姜生产技术规程》(NY/T5226-2004)标准要求。1. 防病:以预防姜瘟为主。田间发病初期,应立即拔除病株集中烧毁,并在窝内及四周用生石灰消毒,同时用20%噻菌铜120克或47%春雷王铜120克兑水60公斤常规喷雾防治。2. 防虫:以防治螟虫为主,在低龄幼虫期用苏云金杆菌或阿维.杀单按每66m2用有效成分30g~45g兑水喷施;用糖、醋、白酒、水和90%的敌百虫晶体按6:3:1:10:1调匀撒于田间诱杀地老虎(俗称土蚕)成虫。3. 除草:除草时结合追肥、培土进行,进行人工除草。(4)产品收获及后处理规定:采收嫩姜在8月上旬至9月中旬,用于老姜和种姜贮藏在10月下旬采收。采收过程中所用工具要求清洁、卫生、无污染,清洁水应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DB51/T336-2009)要求。千佛竹根姜按照质量要求分等分级包装。包装物上应标明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编号、名称、生产者名称、产地、净含量等,包装、运输、贮藏过程中应避免二次污染,产品应符合国家相关要求。(5)生产记录要求:千佛竹根姜生产全过程要求建立生产档案,记录病虫害发生情况、生产技术措施和投入品使用情况,特别是化肥、农药的名称、来源、使用目的、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产品收获日期,质量检测情况,销售情况等,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包装规范

地域范围内的千佛竹根姜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按照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在其产品或包装上使用统一农产品地理标志(千佛竹根姜名称和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形式)。

产品百科
千佛竹根姜,四川省阆中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千佛竹根姜主产区主要土壤为水稻土,土层深厚、耕作性好,适种性广。土壤微量元素铜、铁、锌、锰、硼、钼、硒含量丰富,为千佛竹根姜的生产和优良品质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条件。千佛竹根姜嫩姜分枝较多,呈不规则掌状,相互交错,形如竹根;表皮黄白色,麟片浅紫红色,纤维较少,脆而不辣。
2017年1月1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千佛竹根姜”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中文名
千佛竹根姜
产地名称
四川省阆中市
品质特点
嫩姜肉质细嫩,纤维较少,脆而不辣
地理标志
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批准文号
国家农业部公告第2486号
批准日期
2017年1月10日

千佛竹根姜产品特点

千佛竹根姜外在感观品质

千佛竹根姜嫩姜分枝较多,呈不规则掌状,相互交错,形如竹根;表皮黄白色,麟片浅紫红色;平均茎长20厘米以上,节间较长,平均单株产量0.5公斤以上。嫩姜肉质细嫩,纤维较少,脆而不辣。商品性好,加工适应性强。

千佛竹根姜内在品质指标

千佛竹根姜氨基酸总量≥0.6%、维生素C含量≥6.5毫克/100克、粗纤维含量≥1.3%。

千佛竹根姜千佛竹根姜

千佛竹根姜产地环境

阆中市地处四川省东北部,嘉陵江中下游;千佛生姜产区属丘陵地貌,地形以浅丘到深丘之间,多为缓坡台地,海拔高度380~880米。千佛竹根姜主产区主要土壤为水稻土,土层深厚、耕作性好,适种性广。土壤酸碱度6.5~7.8,土壤有机质含量为每公斤25克,土壤微量元素铜、铁、锌、锰、硼、钼、硒含量丰富,为千佛竹根姜的生产和优良品质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条件。千佛竹根姜产区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全年四季分明,夏季无酷暑,冬无严寒,霜雪少见,无霜期长达330天。其主要气候特点是春季气温回升快,夏季光热雨同步,秋季气温下降慢,多绵雨,日照少;冬季少雨干燥,多雾,少霜雪。年均温度17℃。极端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4.6℃。区域内年均降雨量1033.9毫米,6~9月为降雨量最多的时段,这与千佛竹根姜的生长高峰期需水规律基本一致。年均日照时数1236.7小时,一年中4~8月的日照时数较高,满足了千佛竹根姜的生长发育需要。同时千佛生姜产地远离城区,无工业污染,空气质量常年为优,区域内树林植被茂盛,大部分地方在炎热的夏季处于半遮阴状态,非常适应生姜生长,是优质生姜的生态适宜区。

千佛竹根姜产地环境千佛竹根姜产地环境

千佛竹根姜历史渊源

阆中市千佛镇猪垭槽村的传统优势农产品是生姜,自清代起,阆中千佛镇人就世世代代种生姜。
2016年,阆中市千佛镇全镇生姜、川明参种植面积达6000余亩,产值达1.3亿多元,政府主导培训姜农1.2万余人次,培育了30亩以上生姜种植大户10户,培育生姜营销经纪人50人,省级、国家级示范专合社1个。
2017年1月,“千佛竹根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千佛镇政府在全镇打造以生姜为主的“亿元产业带”。同年3月,某生姜专合社在四川省定贫困村龙吟山村投资70万元,满栽脆红李104亩,套种川明参50亩,生姜50亩,2017年年产值可达20余万元。同时,专合社吸纳龙吟山村精准贫困户100户入园,贫困户采取土地+资金入股的方式,享受入股分红。
2019年,阆中市千佛镇政府通过一村一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了村有当家产品、户有致富门路;全镇新建了13个脱贫奔康产业园、数百个小微产业园区,生姜年种植面积6000亩,果药年种植面积6500余亩,年出栏优质肉猪5万头以上,已经形成“果药+生姜+生猪”三大亿元产业经济带。

千佛竹根姜千佛竹根姜

千佛竹根姜生产情况

2016年,阆中市千佛竹根姜保护面积6666公顷,年产鲜姜20万吨。

千佛竹根姜千佛竹根姜

千佛竹根姜产品荣誉

2017年1月1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千佛竹根姜”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千佛竹根姜地理标志

千佛竹根姜地域保护范围

千佛竹根姜地域保护范围为四川省阆中市辖区内的千佛镇金子乡望垭镇鹤峰乡三庙乡峰占乡龙泉镇西山乡老观镇方山乡石滩镇共11个乡镇、122个村。阆中市与苍溪县接壤,与仪陇县、南部县相邻。千佛竹根姜主产区位于阆中市东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1°38′~31°51′,东经106°06′~106°24′。千佛竹根姜保护面积6666公顷。

千佛竹根姜质量技术要求

质量控制技术规范编号:AGI2017-01-2052。
质量安全要求
千佛竹根姜质量安全达到无公害农产品标准。
特定生产方式
(1)产地选择:千佛竹根姜生产的产地应选择无污染、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土壤肥沃、保水保肥力强,2~3年内未种过生姜的壤土或沙壤土。土壤、空气、灌溉水质量达到《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DB51/T336-2009)要求。
(2)品种选择:千佛竹根姜属地方优良品种,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它不仅生育期适中,且分蘖能力强,产量高(一般亩产2500公斤左右)、品质好。
(3)生产过程管理:
千佛竹根姜千佛竹根姜

A、独特的选地及整地方式:1、轮作:通过水旱轮作或旱地轮作年限要在2年左右,轮作方式有:生姜——小麦——水稻——空地——生姜、 生姜——油菜——水稻——空地——生姜、生姜——蔬菜——水稻——空地——生姜。2、整地作埂:在12月上中旬使用专用姜锄进行深翻土壤,整地深度要达33厘米以上。2月上中旬首先按3~4米开厢沟、沟深50公分以上,要实现边沟、厢沟相通,然后在厢内按行距60厘米做姜埂、开姜沟,要求沟底宽17厘米、沟深26~3厘米、埂面宽20厘米,用力压实姜埂。

B、种姜处理、催芽:选择无病虫害、无机械创伤、大小均匀的单块作种用。在旬平均气温10℃左右时,从窖内取出种姜,平铺在地上晒晾1~2天进行晒姜,晒姜有利于提高姜块温度、提早发芽时间、防止姜块腐烂等。经过1~2天的晒姜后,再置于室内堆放3~4天,并在姜堆上盖上草帘等,叫做“困姜”,一般要经过2~3次晒姜和困姜才可进行催芽。催芽时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浸种消毒,晾干后催芽。催芽方式有多种,简易催芽方式为:选择平坦、背风向阳的地方,铺稻草3厘米~6厘米,青草10厘米~16厘米,然后将种姜放在上面,再在种姜上铺青草15厘米~20厘米,四周用青草压紧。保持湿润及20℃~30℃的温度,经20~30天,当芽长约1厘米~1.5厘米时及时栽植。
C、土壤处理:整地后可用4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与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混合泼浇土壤,进行土壤消毒和防治土蚕、蝼蛄和蛴螬等地下害虫。
D、施足底肥:按亩用腐熟干粪2000~3000公斤、硫酸钾型复合肥(15:15:15)50~75公斤、腐熟油枯100公斤混合均匀后施入播种沟内,欠入土中。
E、栽植:1、栽植时间:一般在3月上中旬催芽,3月下旬至4月上旬栽植,设施栽培适当提前。2、栽植密度:按窝距20厘米定植,亩植5500~6000株。3、栽植方法:栽植时选壮芽种姜,摆放种姜方向一致、芽孢朝上。栽植后,按亩用1000公斤左右的优质细干粪拌细土盖种。
F、田间管理:1、水分管理:生姜喜湿润,忌积水,应及时排灌水。2、追肥:施肥应符合《肥料合理使用准则》(NY/T496-2010)的规定。一般追肥三次肥:在5叶~8叶时用优质干粪1500千克、油枯100千克、尿素5千克施于姜沟;在第二次分枝出苗时用人畜粪水1000千克~1500千克、硫酸钾型复合肥15千克或碳铵30千克、0.2~0.3%锌肥和硼肥进行灌施和根外喷施;在第三次分枝出苗时用尿素20千克、硫酸钾25千克进行灌施。3、培土:每追肥一次,结合培土垒厢一次,共培土三次,每次厚度10厘米左右。培土时用力要轻,土要整细,免伤姜苗,最后形成“原来姜埂变为姜沟,原来姜沟变为姜梗”。
G、病虫草害防治:在防治方法上,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选用生物、物理防治,最大限度地减少农药使用量,控制农药残留。化学防治上采用生物农药为主,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复配农药。农药使用遵循《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8321)以及《无公害食品 生姜生产技术规程》(NY/T5226-2004)标准要求。1、防病:以预防姜瘟为主。田间发病初期,应立即拔除病株集中烧毁,并在窝内及四周用生石灰消毒,同时用20%噻菌铜120克或47%春雷王铜120克兑水60公斤常规喷雾防治。2、防虫:以防治螟虫为主,在低龄幼虫期用苏云金杆菌或阿维.杀单按每66m2用有效成分30克~45克兑水喷施;用糖、醋、白酒、水和90%的敌百虫晶体按6:3:1:10:1调匀撒于田间诱杀地老虎(俗称土蚕)成虫。3、除草:除草时结合追肥、培土进行,进行人工除草。
(4)产品收获及后处理规定:采收嫩姜在8月上旬至9月中旬,用于老姜和种姜贮藏在10月下旬采收。采收过程中所用工具要求清洁、卫生、无污染,清洁水应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DB51/T336-2009)要求。千佛竹根姜按照质量要求分等分级包装。包装物上应标明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编号、名称、生产者名称、产地、净含量等,包装、运输、贮藏过程中应避免二次污染,产品应符合国家相关要求。
(5)生产记录要求:千佛竹根姜生产全过程要求建立生产档案,记录病虫害发生情况、生产技术措施和投入品使用情况,特别是化肥、农药的名称、来源、使用目的、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产品收获日期,质量检测情况,销售情况等,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千佛竹根姜专用标志使用

地域范围内的千佛竹根姜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按照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在其产品或包装上使用统一农产品地理标志(千佛竹根姜名称和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