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明参,四川省金堂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金堂明参又名沙参、川明参,产于成都市金堂县,金堂县地理环境、气候条件非常适宜川明参的生长,所生长的川明参品质佳,具有滋阴补肺、健脾解毒、清心明目的功效。
2010年07月13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金堂明参”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 中文名
- 金堂明参
- 产地名称
- 四川省金堂县
- 品质特点
- 坚实硬脆,肉质细密,嚼之化渣
- 地理标志
- 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
- 批准文号
- 国家质检总局公告2010年第70号
- 批准时间
- 2010年07月13日
金堂明参产品特点
金堂县自然条件独特,区域特征明显,栽培种植金堂明参历史悠久,形成了具有传统特色的深加工工艺。金堂明参长切面具明显的环纹(俗称“菊花心”)。质坚实硬脆,肉质细密,有角质光泽。气微,味微甜,嚼之化渣。
金堂明参具有根部粗壮、味甜、断面呈梅花状等独有特点,品质上佳。经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检验,金堂明参水浸出物21.77%,醇浸出物1.18%,多糖含量10.25%,水分含量8.37%。上述指标均高于其他明参。金堂明参富含18种氨基酸、蛋白质、脂肪以及钾、纳、镁、铁、锌多种微量元素,具滋阴补肺、健脾养胃、润肺止咳、化痰生津等功效,药膳皆宜。
金堂明参产地环境
金堂县地处四川盆地西部、位于成都平原东部边缘,地形复杂、地貌多样,以丘陵为主,山丘坝皆有。中部为低山地貌区、西部浅丘平坝区、东部丘陵区。
金堂县低山区属龙泉山脉。龙泉山脉由北向南纵贯县境中部,县境内长58公里,为一系列扭压断层,箱状背斜和舒缓向斜组成,有8种地质构造单元(即:龙泉山箱状背斜;三皇庙构造;中兴场向斜;红花塘断层;周家庄逆断层;易家湾逆断层;五凤溪背斜;龙泉驿断层)。山海拔高度800—1000米,最高海拔1046米,位于栖贤乡的尖山村(老牛坡),其地势起伏高低差在400—600米之间。
金堂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湿度大,云雾多,乏日照,平均风速小,无霜期长,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具有春来较早、夏长、秋冬短的特点。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广阔的山地资源,是金堂明参生长的理想之地。
金堂明参历史渊源
金堂明参是金堂县独具特色的农产品,已有600年种植历史。
金堂明参生产情况
2009年,金堂明参种植面积2000余亩,总产量700余吨,总产值1000余万元。
2010年,金堂明参获保护后,种植面积每年增加2000亩,新增产值1.5亿元,新增税收150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700个,参农人均增收2500元。金堂明参发展到6000亩,产量约2100吨,占川明参总量的50%以上。
2014年,金堂明参平均价格为35元/千克,平均每亩收入在8000元以上,年销售额达1.7亿,利税1300万。
2015年,金堂明参标准化、无公害种植新技术已经在金堂县内淮口等15个乡镇推广,全县金堂明参可种植面积约4.5万亩,总产量约1.8万吨,总产值可达3亿元。
金堂明参产品荣誉
2010年07月13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金堂明参”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金堂明参地理标志
金堂明参地域保护范围
金堂明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四川省金堂县淮口镇、白果镇、五凤镇、福兴镇、赵家镇、金龙镇、高板镇、平桥乡、竹篙镇、隆盛镇、转龙镇、广兴镇、土桥镇、又新镇、云合镇等15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金堂明参质量技术要求
(一)种源
伞形科植物川明参。
金堂明参(7张)
保护区范围内海拔高度600米至1000米。土壤类型为棕紫泥沙土。土质疏松,富钾。耕作层厚度≥30厘米上,土壤pH值7.8至8.1,栽培地间隔时间≥2年。
(三)栽培管理
1.育苗:8月下旬播种,采取撒播或者条播两种方式,每公顷播种量≤120千克。
2.移栽:次年8月下旬至9月上旬,行距20厘米至25厘米,株距5厘米至7厘米,每公顷≤90万株。
3.割苔:花苔刚抽出时,及时割去花苔。
4.采收及采后加工:第三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采收。采后加工分洗、煮、漂、干燥四个环节。禁用硫磺熏蒸。
(四)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长15厘米至27厘米,粗6毫米至12毫米。切面具明显的环纹(俗称“菊花心”)。质坚实硬脆,肉质细密,有角质光泽。气微,味微甜,嚼之化渣。
2.理化指标:淀粉≥25%,粗纤维≥3.0%,粗蛋白质≥5.0%,氨基酸≥3.0%。
3.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
金堂明参专用标志使用
金堂明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四川省金堂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金堂明参的法定检测机构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