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屯河葡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二师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北) 【管理

原产地新疆

– 产地市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
– 产品大类:种植业类
– 产地小类:果品类
– 地标证书编号:AGI00171
– 地标认证时间:2009
– 品质特点:果穗特大,松散
– 地理标志分类: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 地标批准文号:国家农业部2009年第1236号公告
– 地标批准时间:2009年07月14日
产品介绍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头屯河农场位于新疆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洪积冲积扇中部平原地带,是新疆鲜食葡萄优质产区。作为新疆首府—乌鲁木齐近郊,头屯河农场从1960年建场初期开始种植鲜食葡萄,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引进种植红提葡萄后,因其所产葡萄品质优良、汁多味甜、肉质爽脆、色泽艳丽、口味纯正而备受市民的青睐,葡萄常常供不应求。每年生产的葡萄除满足首府市民的需求之外,还远销到广州、上海、厦门等东南沿海城市和俄罗斯、中亚、欧亚等国际市场。目前该产区已发展面积2000公顷,年产鲜果2万吨左右。注册的“头屯河”牌商标已通过国家商标认证,“头屯河”牌红提葡萄已获国家A级绿色认证。而头屯河农场也已被乌鲁木齐市确定为头屯河农业科技高效鲜果园区、乌鲁木齐市三大副食品基地之一和乌鲁木齐市鲜食果品基地。

生态环境

头屯河葡萄生产地域地势较平坦,周围无工业“三废”污染,地净田洁。产区地处山前洪积冲积扇土,海拔57—948.米,南北高差4米,坡降7.5-6.4%。总的地形是南高北低,由南向北逐渐倾斜,东略高于西呈波浪状地形,南北长.5公里,最宽.5公里。该区土壤大体可以分为灰漠土、草甸土、盐土地、碱土四大类,黑红土、红板土、灰黄土、黄板土、氯化物硫酸盐草甸土、灌耕草甸土、盐土、硫酸盐次盐土、苏打氯化物硫酸盐土八个土种。土壤质地属重壤和轻壤,保水保肥性能良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二师头屯河区境内水资源有头屯河水系、乌鲁木齐河水系、红岩水库和地下水,地下水埋藏较深,水位一般在250-300米左右。在该区上部100-160米,中部50-60米,下部-0米均有地下水溢出。各种水工程设施基本配套,主要输水渠道防渗化程度达到9%左右。土壤冻层厚度40-50厘米,解冻时间0-40天左右。该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区,夏热冬寒,春暖多变,春秋两季多风,秋温下降迅速,昼夜温差变化大,日照长,光热资源丰富,降水稀少,蒸发量大,年降水量78-8mm,年蒸发量84-67mm,作物生育期平均降水量160.1㎜,年均相对湿度为57-6%,是最适宜水果生长的气候条件。年太阳总辐射量500-5500MJ/m,其中夏季太阳总辐射量最多,占全年的7-9%,春、秋季分别占全年的31%、18%,在全国位居前位。全年日照时数760-00小时,≥0℃年积温80℃,无霜期50-70天,能满足农作物生长需要。 该区气候虽然适合于一年一熟的作物生长,但时常发生灾害性天气,春季的东南风最大风速6米/秒、倒春寒和夏季5-8月的干热风等常给园艺、酒花、及其他农作物生长和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和损失。灾害性天气主要是干旱、大风、干热风和霜冻等气候因子。

地域范围

头屯河葡萄产区位于新疆省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洪积冲积扇中部平原地带,东经87°15′00〞-87°28′7.5″北纬43°51′15″-44°03′10″。东以乌鲁木齐县安宁渠、小地窝堡、火车西站为界,南以八一钢铁厂,西以头屯河中心与昌吉为界,北以火星西干渠至康家槽子折向北与乌鲁木齐县六十户乡相邻,从南到北连成一片,南北长23.35公里,最宽13.5公里。有乌伊公路、乌钢公路贯通,交通方便距乌鲁木齐26公里。产区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具有干旱少雨,蒸发量大,温差变化大,日照长、光热资源丰富等特点,适宜种植葡萄。头屯河葡萄地域保护范围为头屯河区西郊三个团场二十个连。有头屯河农场六个连队;三坪农场十个连队;五一农场四个连队。

品质特性

1. 外在感官特征:红地球(红提)葡萄:果穗特大,松散,果粒圆或近卵圆形,大小整齐匀称,蜡质厚,果粉匀,鲜红色至紫红色;果皮薄肉质爽脆;果肉半透明,用刀切片不淌汁,品质佳。
2. 内在品质指标:该区红提葡萄采收时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折光糖度测定糖度达17%-20%。
3. 安全要求:头屯河葡萄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温带水果NY/T 844-2004质量体系要求进行管理;生产环境质量达到NY/T 391-2000 产地环境条件标准;农田灌溉水质符合GB5O84-92标准;产品质量
达到NY/T 428-2000食品标准;投入品严格执行NY/T 393-2000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 394-2000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生产方式

1. 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头屯河葡萄产地选择在位于新疆省乌鲁木齐市西郊头屯河区,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洪积冲积扇中部平原地带生产。该地域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具有干旱少雨,蒸发量大,温差变化大,日照长、光热资源丰富等特点,适宜种植葡萄。头屯河葡萄地域保护范围为头屯河区西郊三个团场二十个连队。有头屯河农场六个连队;三坪农场十个连队;五一农场四个连队,葡萄种植面积2000公顷,年产2万吨左右,产品全部达到绿色农产品标准。
2. 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根据该地域生态条件、长期试种和绿色食品对品种的要求,选择出优质、高产、抗病、抗逆性强、熟期适宜的优良品种,如红地球(红提)、里扎马特、巨峰等,其中以红地球(红提)种植为主,占葡萄总种植面积80%。
3. 生产过程管理:头屯河葡萄严格按照标准化葡萄园的建设标准和栽培模式种植,实行“五统一”生产,即:统一优良品种、统一操作规程、统一投入品种类数量、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标准质量。特别在进行果穗的疏花、修穗、疏粒、套袋、病虫害防治等各项田管措施上,按照现代农业要求进行科学跟踪管理。
栽培模式:新疆冬季气候寒冷且空气干燥,宜春季采用穴植方法栽植,成苗在4月底前栽植。栽植架式分棚架和篱架两种。棚架株行距1×4m ,168株∕667㎡;篱架株行距 1×2.5m,266株∕667㎡。
树体管理:采用扇形和龙干形整枝。修剪在采果后早霜前进行,以大枝修剪为主,一般修剪长度分极短梢修剪(留1-2个芽);短梢修剪(留2-3个芽);中梢修剪(留4-6个芽);长梢修剪(留7-12个芽);极长梢修剪(留12个芽以上)。夏剪修剪在生长季节进行,以抹芽、摘心、疏花整穗为主。
花、果管理:按盛果期葡萄每667㎡产量1300kg左右要求,每平方米架面选留6-7穗,每穗800g左右,留果粒60-80粒。花后20天前后、果穗整形疏粒工作结束后、果粒黄豆粒大小时进行果穗套袋。宜选择适合本地、大小190mm×265mm以上优质纸袋。套袋前先喷一次多菌灵等杀菌剂,有虫害的加喷杀虫剂。采前15-20天开始去袋,把纸袋下部撕破翘起,3-5 天后除袋,适当转动果穗1-2次,使每个果粒达到全红。
土肥水管理:土壤管理在生长季节根据土壤板结或杂草情况进行3-5次人工或机械的中耕除草。基肥通常在秋季采果后进行,以施用腐熟的羊粪和油渣为主。追肥在葡萄生长季节,根据植株的长势和地力进行追肥,一般在花前、花后、幼果生长初期及浆果成熟期进行,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以磷肥为主。灌溉,花前灌水2-3次;开花期需控水不宜大量浇水;浆果膨大期,需要较多的水分;浆果着色期,控制浇水量,水分过多影响着色,降低品质,风味下降,易发生病害,有些品种还会出现裂果;秋冬灌水,果实采收后,树体养分、水分消耗很大,需要补充水分,同时结合秋施肥也应灌水,但灌水不易过多。北疆冬季来临较早,为了促进枝条老熟,提高抗寒力,新建园9月上旬要严格控水,进入9月绝不再浇水,确保新生枝条成熟。
病虫防治:新疆天山北麓葡萄产地夏季高温少雨,不利于病虫害发生,冬季寒冷干燥,各类病虫在大田环境中难以越冬,因此病虫危害轻,很少使用农药,葡萄品质优良。病虫防治方针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根据病虫发生发展规律,因时因地制宜,合理运用化学、生物、物理等防治措施,控制病虫害、减少副作用。
4. 生产记录要求:设立专门的记录员负责农时操作记录;农药使用记录档案应完整、真实,并按作物分别记录使用的农药名称,包括通用名和商品名、登记证号、剂型、防治对象、时间、施用量、次数、安全间隔期;肥料使用记录档案应完整、真实,内容包括肥料名称、登记证号、类型、施用量、施用方法、次数等;及时做好各类农时操作记录、产量记录和产品销售记录;记录妥善保存两年,以利可追溯性检查。
5. 采收要求:采收前15天应停止打药,10天停水;合理确定采收期,每隔1-3天抽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测定含糖量,同时观察果实的成熟度;分期、分批采收,做好果品质量分级;采收做到雨天不采收,早上避开露水,下午避开太阳曝晒;采收时必须去除病果、小果、青果及着色不好的果实;产品收获后能及时入库保鲜或外调。

包装规范

1. 分级:头屯河葡萄分为四个等级,为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葡萄。
2. 包装:头屯河葡萄有8kg纸箱包装、10kg纸箱包装及5kg手提礼品盒包装。包装材料符合国家食品包装卫生要求,并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包装材料坚固、清洁、干燥、无任何昆虫传播、真菌污染及不良气味。
3. 标识: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头屯河葡萄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
4. 贮藏:采摘后分级包装,及时放入保鲜库中 。
5. 运输:运输工具清洁、干燥、有防雨设施。无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有异味的物品混运。

产品百科
头屯河葡萄,新疆省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特产,产自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境内的头屯河农场,三坪农场,五一农场,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区,夏热冬寒,春暖多变,春秋两季多风,秋温下降迅速,昼夜温差变化大,日照长,光热资源丰富,降水稀少,蒸发量大,年降水量178-228毫米,适宜种植葡萄。头屯河葡萄,红地球(红提)葡萄品种:果穗特大,松散,果粒圆或近卵圆形,大小整齐匀称,蜡质厚,果粉匀,鲜红色至紫红色;果皮薄肉质爽脆;果肉半透明,用刀切片不淌汁,品质佳。该区红提葡萄采收时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折光糖度测定糖度达17%-20%。
2009年07月14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头屯河葡萄”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中文名
头屯河葡萄
产地名称
新疆省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
品质特点
果穗特大,松散
地理标志
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批准文号
国家农业部2009年第1236号公告
批准时间
2009年07月14日

头屯河葡萄产品特点

头屯河葡萄品质特性

头屯河葡萄头屯河葡萄

头屯河葡萄,红地球(红提)葡萄品种:果穗特大,松散,果粒圆或近卵圆形,大小整齐匀称,蜡质厚,果粉匀,鲜红色至紫红色;果皮薄肉质爽脆;果肉半透明,用刀切片不淌汁,品质佳。该区红提葡萄采收时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折光糖度测定糖度达17%-20%。

头屯河葡萄药用价值

中医认为葡萄性平、味甘酸,入肺、脾、肾经,有补气血、益肝肾、生津液、强筋骨、止咳除烦、补益气血、通利小便的功效。葡萄皮中的白藜芦醇、葡萄籽中的原花青素含量都高于葡萄的其他部位、也高于其他大多数果树,且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重要营养兼药用的商品。

头屯河葡萄头屯河葡萄

头屯河葡萄产地环境

头屯河葡萄土壤地貌

头屯河葡萄生产地域地势较平坦,周围无工业“三废”污染,地净田洁。产区地处山前洪积冲积扇土,海拔517-948.2米,南北高差423米,坡降7.5-16.4%。总的地形是南高北低,由南向北逐渐倾斜,东略高于西呈波浪状地形,南北长23.35公里,最宽13.5公里。该区土壤大体可以分为灰漠土、草甸土、盐土地、碱土四大类,黑红土、红板土、灰黄土、黄板土、氯化物硫酸盐草甸土、灌耕草甸土、盐土、硫酸盐次盐土、苏打氯化物硫酸盐土八个土种。土壤质地属重壤和轻壤,保水保肥性能良好。

头屯河葡萄水文情况

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境内水资源有头屯河水系、乌鲁木齐河水系、红岩水库和地下水,地下水埋藏较深,水位一般在250-300米左右。在该区上部100-160米,中部50-60米,下部2-10米均有地下水溢出。各种水工程设施基本配套,主要输水渠道防渗化程度达到92%左右。土壤冻层厚度40-50厘米,解冻时间30-40天左右。

头屯河葡萄气候情况

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区,夏热冬寒,春暖多变,春秋两季多风,秋温下降迅速,昼夜温差变化大,日照长,光热资源丰富,降水稀少,蒸发量大,年降水量178-228毫米,年蒸发量1814-2617毫米,作物生育期平均降水量160.1毫米,年均相对湿度为57-63%,是最适宜水果生长的气候条件。年太阳总辐射量5100-5500兆焦每平方米,其中夏季太阳总辐射量最多,占全年的37-39%,春、秋季分别占全年的31%、18%,在全国位居前位。全年日照时数1760-2300小时,≥10℃年积温3280℃,无霜期150-170天,能满足农作物生长需要。该区气候虽然适合于一年一熟的作物生长,但时常发生灾害性天气,春季的东南风(最大风速16米/秒)、倒春寒和夏季(5-8月)的干热风等常给园艺、酒花、及其他农作物生长和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和损失。灾害性天气主要是干旱、大风、干热风和霜冻等气候因子。

头屯河葡萄头屯河葡萄

头屯河葡萄历史渊源

新疆早在2000年前就已有葡萄和多种果树栽培,在《汉书·西域传》、《魏书·焉耆》、《晋书》等书中都有记载。在和田民丰尼雅(汉代精绝国)遗址中,有古代葡萄圆遗址;在1959年发掘的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中,发现了东晋(317-420年)的葡萄干果穗及葡萄壁画等,证实距今1500-1600年前吐鲁番就有葡萄栽植,可见新疆葡萄种植业在古代已相当发达。
清朝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清兵在天山北麓中段准噶尔盆地最南沿,迪化(乌鲁木齐)西郊设立头屯所堡。居住在此的有汉族、回族和维吾尔族人,他们主要从事农牧业生产,各户农家所产瓜果多为自种自食,少量就近集市出售,瓜果处于庭院式自给性生产。
1950年,王震将军率十万大军进军新疆,部分指战员在头屯河区开荒生产,并成立头屯河八一机械化农场,后经历史变革,头屯河农场隶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二师。农场经过50余年的开发建设,已发展成为农林牧全面发展,工交建商服综合经营的现代化城郊型国有农场。
20世纪60年代,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始种植葡萄农场,种植葡萄0.53公顷。
1981年,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开始引种长白山野生山葡萄,种植面积50.64公顷。
1984年,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葡萄种植面积发展到286.7公顷。
20世纪90年代后,对葡萄进行改良,进行了良种良法,引进了红地球(红提)、无核白、里扎马特、巨峰等优良鲜食葡萄品种。注册的“头屯河”牌商标已通过国家商标认证,“头屯河”牌红提葡萄等已获国家A级绿色认证。
2009年后,十二师发展城郊经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发展精准、高效、特色农业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已被乌鲁木齐市确定为头屯河农业科技高效鲜果园区、乌鲁木齐市三大副食品基地之一和乌鲁木齐市鲜食果品基地。

头屯河葡萄头屯河葡萄

头屯河葡萄生产情况

截至2009年底,头屯河区已发展面积2000公顷,年产鲜果2万吨左右,向外销售达1.5万吨。果品销往广州、上海、厦门及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东南沿海大中城市;远销到俄罗斯、中亚、欧亚等国际市场。

头屯河葡萄头屯河葡萄

头屯河葡萄产品荣誉

2009年07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头屯河葡萄”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头屯河葡萄头屯河葡萄

头屯河葡萄地理标志

头屯河葡萄地域保护范围

头屯河葡萄产区位于新疆省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地域保护范围为头屯河区西郊三个团场二十个连。有头屯河农场六个连队;三坪农场十个连队;五一农场四个连队。地理坐标为东经87°15′00″-87°28′7.5″,北纬43°51′15″-44°03′10″。

头屯河葡萄质量技术要求

  •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头屯河葡萄产地选择在位于新疆省乌鲁木齐市西郊头屯河区,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洪积冲积扇中部平原地带生产。该地域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具有干旱少雨,蒸发量大,温差变化大,日照长、光热资源丰富等特点,适宜种植葡萄。头屯河葡萄地域保护范围为头屯河区西郊三个团场二十个连队。有头屯河农场六个连队;三坪农场十个连队;五一农场四个连队,产品全部达到绿色农产品标准。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根据该地域生态条件、长期试种和绿色食品对品种的要求,选择出优质、高产、抗病、抗逆性强、熟期适宜的优良品种,如红地球(红提)、里扎马特、巨峰等,其中以红地球(红提)种植为主,占葡萄总种植面积80%。
(3)生产过程管理:头屯河葡萄严格按照标准化葡萄园的建设标准和栽培模式种植,实行“五统一”生产,即:统一优良品种、统一操作规程、统一投入品种类数量、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标准质量。特别在进行果穗的疏花、修穗、疏粒、套袋、病虫害防治等各项田管措施上,按照现代农业要求进行科学跟踪管理。
栽培模式:新疆冬季气候寒冷且空气干燥,宜春季采用穴植方法栽植,成苗在4月底前栽植。栽植架式分棚架和篱架两种。棚架株行距1×4米,168株/667平方米;篱架株行距1×2.5米,266株/667平方米。
树体管理:采用扇形和龙干形整枝。修剪在采果后早霜前进行,以大枝修剪为主,一般修剪长度分极短梢修剪(留1-2个芽);短梢修剪(留2-3个芽);中梢修剪(留4-6个芽);长梢修剪(留7-12个芽);极长梢修剪(留12个芽以上)。夏剪修剪在生长季节进行,以抹芽、摘心、疏花整穗为主。
花、果管理:按盛果期葡萄每667平方米产量1300千克左右要求,每平方米架面选留6-7穗,每穗800克左右,留果粒60-80粒。花后20天前后、果穗整形疏粒工作结束后、果粒黄豆粒大小时进行果穗套袋。宜选择适合本地、大小190毫米×265毫米以上优质纸袋。套袋前先喷一次多菌灵等杀菌剂,有虫害的加喷杀虫剂。采前15-20天开始去袋,把纸袋下部撕破翘起,3-5天后除袋,适当转动果穗1-2次,使每个果粒达到全红。
土肥水管理:土壤管理在生长季节根据土壤板结或杂草情况进行3-5次人工或机械的中耕除草。基肥通常在秋季采果后进行,以施用腐熟的羊粪和油渣为主。追肥在葡萄生长季节,根据植株的长势和地力进行追肥,一般在花前、花后、幼果生长初期及浆果成熟期进行,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以磷肥为主。灌溉,花前灌水2-3次;开花期需控水不宜大量浇水;浆果膨大期,需要较多的水分;浆果着色期,控制浇水量,水分过多影响着色,降低品质,风味下降,易发生病害,有些品种还会出现裂果;秋冬灌水,果实采收后,树体养分、水分消耗很大,需要补充水分,同时结合秋施肥也应灌水,但灌水不易过多。北疆冬季来临较早,为了促进枝条老熟,提高抗寒力,新建园9月上旬要严格控水,进入9月绝不再浇水,确保新生枝条成熟。
病虫防治:新疆天山北麓葡萄产地夏季高温少雨,不利于病虫害发生,冬季寒冷干燥,各类病虫在大田环境中难以越冬,因此病虫危害轻,很少使用农药,葡萄品质优良。病虫防治方针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根据病虫发生发展规律,因时因地制宜,合理运用化学、生物、物理等防治措施,控制病虫害、减少副作用。
(4)生产记录要求:设立专门的记录员负责农时操作记录;农药使用记录档案应完整、真实,并按作物分别记录使用的农药名称,包括通用名和商品名、登记证号、剂型、防治对象、时间、施用量、次数、安全间隔期;肥料使用记录档案应完整、真实,内容包括肥料名称、登记证号、类型、施用量、施用方法、次数等;及时做好各类农时操作记录、产量记录和产品销售记录;记录妥善保存两年,以利可追溯性检查。
(5)采收要求:采收前15天应停止打药,10天停水;合理确定采收期,每隔1-3天抽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测定含糖量,同时观察果实的成熟度;分期、分批采收,做好果品质量分级;采收做到雨天不采收,早上避开露水,下午避开太阳曝晒;采收时必须去除病果、小果、青果及着色不好的果实;产品收获后能及时入库保鲜或外调。
  • 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头屯河葡萄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温带水果NY/T844-2004质量体系要求进行管理;生产环境质量达到NY/T391-2000产地环境条件标准;农田灌溉水质符合GB5O84-92标准;产品质量达到NY/T428-2000食品标准;投入品严格执行NY/T393-2000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2000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1)分级:头屯河葡萄分为四个等级,为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葡萄。
(2)包装:头屯河葡萄有8千克纸箱包装、10千克纸箱包装及5千克手提礼品盒包装。包装材料符合国家食品包装卫生要求,并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包装材料坚固、清洁、干燥、无任何昆虫传播、真菌污染及不良气味。
(3)标识: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头屯河葡萄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
(4)贮藏:采摘后分级包装,及时放入保鲜库中。
(5)运输:运输工具清洁、干燥、有防雨设施。无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有异味的物品混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