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瀑布仙茗

余姚市余姚瀑布仙茗协会 【管理

原产地浙江

– 产地市县: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
– 产品大类:种植业类
– 产地小类:茶叶类
– 地标证书编号:AGI00469
– 地标认证时间:2010
– 品质特点:香气沁人、汤色明亮、口感鲜爽
– 地理标志分类: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 地标批准文号:农业部公告第1517号
– 地标批准时间:2010年12月24日
产品介绍

余姚瀑布仙茗产自最佳绿茶产区-四明山,人称“第二庐山”,地处浙东沿海,海拔在500米左右,境内满山遍坡的茶树,犹如翠龙蜿蜒,与青山秀水为伴,以清风云雾为侣,采日月之灵气,得天地之精华,使出产仙茗品质上乘。同时四明山也是道教圣地,被列为第九洞天,名曰“丹山赤水洞天”。那里山青、水秀、谷幽、瀑奇,被誉为“天然氧吧”、人间“绿肺”。一年四季气候优良,“冬如长白山”、“夏如莫干山”。四明山的幽美仙境,频频茶事,与道教渊源之深,更吸引了众多名人学子、道士高僧。他们到四明山隐居修炼与茶为伴,修身养性以致学道成仙。至今有汉仙人丹丘子培育“大茗”,刘(纲)樊(云翘)夫妇修道品茶成仙等传说。历代名人还有梅福、魏伯阳、孙绰兄弟,谢安、谢灵运、施肩吾、谢遗尘及唐代许多著名诗人,他们都在山中留下足迹和诗词。
余姚瀑布仙茗,在唐宋以前,就久负盛名,据古籍记载:汉代有一位叫虞洪的余姚人入四明山采茗(茶),途遇仙人,赠以瀑布岭上的大茗,这就是现在的名茶瀑布仙茗前身。同时在唐茶圣陆羽《茶经》中记载:浙东茶叶以越州为上,余姚瀑布仙茗尤佳。
在改革开放春风吹拂下,余姚瀑布仙茗这一历史知名古茶在上世纪70年代末恢复创制,在多名茶届人士的努力下,通过数年探索,在上世纪90年代,解决了全程机械制作难题,同时70年代末从考察中得到启发,把名优茶定为针状形,使做出来的茶叶外形细紧挺直,稍扁似松针,香高味醇,耐冲泡耐储存,品质独特。
优良的品质以及丰富的内涵使余姚瀑布仙茗声名鹊起,在全国许多地方以及南亚、日本、新加坡等地畅销,同时也先后获得宁波市名牌产品、宁波市八大名茶、浙江省名牌产品和浙江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浙江省优质名茶、中华文化名茶和中国鼎尖名茶等称号,并多次获得浙江省绿茶博览会金奖、中绿杯和省农博会金奖等多项荣誉,是全省重要名茶区域品牌和宁波茶业产出规模最大的区域性品牌。

生态环境

1. 土壤地貌情况:余姚属浙东盆地与浙北平原交叉地区,地势南高北低,中间微陷。南部为四明山区——浙东革命老区,山峦起伏,散布大小不等的台地和谷地,中部为姚江冲积河谷平原,北部为钱塘江、杭州湾冲积平原。土壤以红壤、黄壤为主, PH值5.7左右,土层较为深厚,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达2.5%~4.5%。余姚环境优越,交通便利,茶树生长条件适宜,茶树种植区无环境污染,是生产无公害、绿色食品与有机茶的理想境地。
2. 水文情况:余姚市分属四个水系:姚江水系、奉化江水系、曹娥江水系和钱塘江水系。其中姚江水系面积最大,为918.48k㎡,占全市总面积近68.2%。多年平均年地表径流量为11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为1124万立方米(未计灌溉回归水补给量),但地下水可开采量较少。全市有河道1700多公里,河面约4.9万亩,正常高水位时蓄水量8000万立方米左右,现状水面率约为5.2%。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偏少,只有1330立方米。最大的河流为姚江,余姚市境内长度55公里,平原地带河网密布。最大的湖泊为牟山湖,蓄水量400万立方米。最大水库为四明湖,总库容为12354万立方米;兴利库容7439万立方米。产区水能、水力资源十分丰富。
3. 气候情况:余姚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夏季风交替特别明显,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垂直差异和层状分布明显。其中,平均降雨量在1263—1987毫米,6月份和九月份是两个主要雨季;年日照时数1502—2081小时,全年无霜期198-228天,平均气温为11.6—16.4℃,≥10℃积温3493-5166℃,年辐射总量106-112千卡/平方厘米左右,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和西北风。

地域范围

余姚市位于浙东宁波平原,东与宁波市江北区、鄞州区相邻,南枕四明山,与奉化、嵊州市接壤,西连上虞市,北毗慈溪市,西北于钱塘江、杭州湾中心线与海盐县交界,全市总面积1526.86平方公里,有21个乡镇街道,268个行政村。
余姚瀑布仙茗产自于四明山、大岚、梁弄、鹿亭、陆埠、大隐、河姆渡、三七市、丈亭、马渚、牟山、临山、兰江街道、梨洲街道、低塘街道、阳明街道、凤山街道等十七个乡镇(街道)。地理坐标为东经120°52′00″~121°54′00″,北纬29°40′00″~30°23′00″,全市茶园面积6.1万亩,产量为655吨,产值1.2亿元。

品质特性

1. 外在感官特征:余姚瀑布仙茗以品种、加工工艺为基础,推出“三色四字”系列产品,其中黄之绿茶对应“金韵”系列,设2个级别分别为24k、18k,金韵系列产品外形卷曲如螺、匀净、金色悦目,香高郁持久,滋味醇鲜回甘,汤色黄亮,叶底玉黄、细嫩成朵明亮;白之绿茶对应“雪韵”系列,设3个主级别(雪韵700、雪韵500、雪韵300)和1个副级别(普级),主级别的鲜叶嫩度基本一致,根据白化茶白化程度不同,内质不一的特性加以区别,雪韵系列产品外形卷曲如钩、匀净、绿翠镶金,香高鲜持久,汤色翠绿明亮,滋味鲜醇,叶底显白、嫩匀明亮;绿之绿茶对应“针形”、“龙珠”等2个系列,“针形”系列设5个级别,产品外形条紧略扁、匀净、色泽绿翠,香气嫩香持久,滋味鲜醇爽口,汤色嫩绿清澈明亮,叶底芽叶成朵、匀齐;龙珠系列设2个级别,即一级、二级,产品外形蟠曲、紧结、匀净,色泽砂绿油润,香高持久,滋味鲜醇爽口,汤色绿亮,叶底芽叶成朵、匀整明亮。余姚瀑布仙茗丰富的产品构成,囊括高端品位特色珍稀产品和适合大众消费的低值产品,构成高、中、低三个层次的产品结构,从而达到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要。
2. 内在品质指标:水分含量≤6.5%,总灰分≤6.0%,碎末含量≤5.5%,粗纤维含量≤14.0%,水浸出物含量≥36.0%
3. 质量安全要求:卫生指标执行GB 2762和GB 2763《新茶叶卫生标准》。

生产方式

1. 产地选择和特定内容规定:余姚瀑布仙茗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四明山、大岚、梁弄、鹿亭、陆埠、大隐、河姆渡、三七市、丈亭、马渚、牟山、临山、兰江街道、梨洲街道、低塘街道、阳明街道、凤山街道等十七个乡镇(街道)。
茶园应选择在气候条件良好,生态环境优越的地段,坡度25°以下,土层深80cm以上,土壤pH4.5~6.5,有机质含量大于1.5%,地下水位100cm以下,远离生活区和工业区,无环境污染。
产地环境条件必须符合NY 5020 无公害食品 茶叶产地环境条件的规定。
2. 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余姚瀑布仙茗适用品种以茸毛偏少的无性系良种为主。根据品质要求,选用品种分为常规良种、白色系白化茶良种和黄色系白化茶良种。常规良种主要品种有:乌牛早、中茶108. 龙井长叶、迎霜等;白色系白化茶良种主要品种有:安吉白茶、四明雪芽等;黄色系白化茶良种主要品种有:黄金芽等。余姚瀑布仙茗茶园的品种应符合DB3302/T 075.1《余姚瀑布仙茗 品种与苗木》相关规定。
3. 生产过程管理:余姚瀑布仙茗生产过程必须执行DB3302/T075.3《余姚瀑布仙茗 加工条件与技术》的规定。为保证余姚瀑布仙茗品质特色和茶叶质量安全,重点抓好以下关键环节:①基地规模化建设技术。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四明山自然、生态环境优势,注重高山区块与低山区块并重,集中区域与分散区域并进,根据当地实际,以环保为前提,合理选择基地。在发展新茶园时注重早、中、晚品种科学配置,在常规良种基地基础上,大力推进黄色系、白色系等珍稀白化茶基地建设。
②茶园管理控制技术。茶园管理控制技术包括茶苗种植、修剪、土壤耕作、水分管理、茶园施肥、光照管理、病虫防治、冻害预防、采摘等技术,其中茶园病虫害防治和肥培管理技术对茶叶质量安全影响最大,余姚瀑布仙茗茶园一般重施有机肥, 早施催芽肥,补施接力肥,配施叶面肥;禁止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垃圾和人粪尿作为有机肥,提倡绿肥、秸杆、茶枝等覆盖茶园土壤;农家有机肥料施用前须经无害化处理,微生物肥料应符合NY /T 227要求。此外科学根外施肥,注意钙、镁、硫、铁、锰、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的营养平衡。每两年一次检测土壤肥力水平和重金属元素含量,根据检测结果,针对性地采取土壤改良措施。
余姚瀑布仙茗茶区生态环境优越,生态系统完善,天敌资源丰富,一般不用化学防治。茶园病虫害防治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从茶园整个生态系统出发,加强病虫预测预报,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创造抑制病、虫、草等有害生物孳生和有利于各种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茶园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的多样性,将有害生物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阈值以下,将农药残留降低到规定标准范围。根据病、虫、杂草的生物学规律,因时、因地制宜,合理运用采摘、修剪、施肥、耕作等措施控制病虫草害。采用机械或人工的方法捕杀、诱杀茶毛虫、茶蚕、茶蓑蛾等害虫和防除杂草。保护和利用天敌,发挥生物防治作用。优先使用微生物农药和植物源农药。严禁使用滴滴涕、六六六、对硫磷(1605)、甲基对硫磷、甲胺磷、乙酰甲胺磷、氧化乐果、五氯酚钠、杀虫脒、克百威、三氯杀螨醇、水胺硫磷、氰戊菊酯、顺式氰戊菊酯及其混剂等高毒、高残留农药。
③茶叶清洁化、机械化加工技术。通过对茶叶加工设备、机械、厂房环境、卫生质量的改造,实现茶叶加工按食品质量安全要求,力争做到茶叶加工不落地;茶厂加工设备定期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生产机械应用向茶树修剪、名茶采摘以及茶园除草等栽培管理延伸,向贮藏、包装机械应用并举拓展。茶厂质量管理制度健全,产品实施全程监控;加工人员要持健康合格证和上岗培训合格证上岗,掌握茶叶加工工艺与操作技术,了解茶叶加工卫生质量要求,具备茶叶加工所需的基本素质。余姚瀑布仙茗生产单位必须通过QS认证,加工制作、包装、贮藏和运输要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的有关要求,使茶叶加工过程规范,消除卫生安全隐患,实现清洁化、机械化加工。
④茶叶质量可追溯技术。建立茶园农事和农业投入品档案,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质量监控,包括茶叶产地、采摘时间、加工时间、茶树品种、农业投入品使用、原始检验记录、出厂检验、销售网络等内容。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要求建立质量可追溯制度。
4. 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规定。加工制作余姚瀑布仙茗必须严格按照DB3302/T 075.3《余姚瀑布仙茗 加工条件与技术》的标准进行加工。以规范摊青、杀青、揉捻、烘培、摊凉、理条、整形、曲毫、提香等各道工序,做到有章可循,从而保证和稳定余姚瀑布仙茗的质量。生产全过程,必须建立原料采购、加工、贮存、运输、入库、出库和销售的完整档案记录,要求准确、清楚、完整,并妥善保管,以备查阅。

包装规范

1. 标识: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余兆瀑布仙茗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
2. 包装规定:包装必须符合SB/T 10037的规定。包装材料应符合食品卫生要求,无异味、密封能保护茶叶品质。直接接触茶叶的包装材料应符合GB 11680规定。
3. 贮藏规定:茶叶贮存保鲜的含水量宜小于6.5%。小批量宜用石灰缸贮存,大批量宜用专用冷库贮存。茶叶先经简易包装,采用清洁、干燥、无异味的包装箱,内衬牛皮纸或铝箔,并套一层塑料袋。贮存库房应:清洁,无异味,远离有毒、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干燥,配有除湿装置;配用冷藏设施,保持库内温度在2℃~8℃之间;避光,库房内无直射光。
4. 运输规定:运输必须符合SB/T 10035的规定。运输工具必须清洁卫生,干燥无异味,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运输中必须稳固,应防雨、防潮、防曝晒,装卸时应轻装轻卸,防止挤压、碰撞。

产品百科
余姚瀑布仙茗,浙江省余姚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余姚瀑布仙茗产于省余姚四明山区的道士山,属绿茶类。道士山在瀑布岭山腰,海拔400多米,茶园四周树竹茂盛,溪流交错,茶树常年沉浴在云雾之中,形成特有的天然品质。唐代陆羽在《茶经》中说,余姚用大茶树的芽叶制成的茶叶,品质特优,在唐代已负盛名,陆羽誉之为“仙茗”,所以有称之为“余姚瀑布仙茗”。
2010年1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余姚瀑布仙茗”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中文名
余姚瀑布仙茗
产地名称
浙江省余姚市
品质特点
香气沁人、汤色明亮、口感鲜爽
地理标志
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批准文号
农业部公告第1517号
批准时间
2010年12月24日

余姚瀑布仙茗产品特点

余姚瀑布仙茗外在感官

余姚瀑布仙茗以品种、加工工艺为基础,推出“三色四字”系列产品。
黄之绿茶对应“金韵”系列,设2个级别分别为24k、18k,金韵系列产品外形卷曲如螺、匀净、金色悦目,香高郁持久,滋味醇鲜回甘,汤色黄亮,叶底玉黄、细嫩成朵明亮。
白之绿茶对应“雪韵”系列,设3个主级别(雪韵700、雪韵500、雪韵300)和1个副级别(普级),主级别的鲜叶嫩度基本一致,根据白化茶白化程度不同,内质不一的特性加以区别,雪韵系列产品外形卷曲如钩、匀净、绿翠镶金,香高鲜持久,汤色翠绿明亮,滋味鲜醇,叶底显白、嫩匀明亮。
绿之绿茶对应“针形”、“龙珠”等2个系列,“针形”系列设5个级别,产品外形条紧略扁、匀净、色泽绿翠,香气嫩香持久,滋味鲜醇爽口,汤色嫩绿清澈明亮,叶底芽叶成朵、匀齐;龙珠系列设2个级别,即一级、二级,产品外形蟠曲、紧结、匀净,色泽砂绿油润,香高持久,滋味鲜醇爽口,汤色绿亮,叶底芽叶成朵、匀整明亮。

余姚瀑布仙茗余姚瀑布仙茗

余姚瀑布仙茗内在品质

余姚瀑布仙茗水分含量≤6.5%,总灰分≤6.0%,碎末含量≤5.5%,粗纤维含量≤14.0%,水浸出物含量≥36.0%。

余姚瀑布仙茗产地环境

余姚瀑布仙茗地理环境

浙江省余姚市位于浙东宁波平原,东与宁波市江北区、鄞州区相邻,南枕四明山,与奉化、嵊州市接壤,西连上虞市,北毗慈溪市,西北于钱塘江、杭州湾中心线与海盐县交界,全市总面积1526.86平方千米,有21个乡镇街道,268个行政村。

余姚瀑布仙茗土壤地貌

余姚市属浙东盆地与浙北平原交叉地区,地势南高北低,中间微陷。南部为四明山区——浙东革命老区,山峦起伏,散布大小不等的台地和谷地,中部为姚江冲积河谷平原,北部为钱塘江、杭州湾冲积平原。土壤以红壤、黄壤为主,pH值5.7左右,土层较为深厚,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达2.5%—4.5%。余姚环境优越,交通便利,茶树生长条件适宜,茶树种植区无环境污染,是生产无公害、绿色食品与有机茶的理想境地。

余姚瀑布仙茗水文情况

余姚市分属四个水系:姚江水系、奉化江水系、曹娥江水系和钱塘江水系。其中姚江水系面积最大,为918.48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近68.2%。多年平均年地表径流量为11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为1124万立方米(未计灌溉回归水补给量),但地下水可开采量较少。全市有河道1700多公里,河面约4.9万亩,正常高水位时蓄水量8000万立方米左右,现状水面率约为5.2%。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偏少,只有1330立方米。最大的河流为姚江,余姚市境内长度55公里,平原地带河网密布。最大的湖泊为牟山湖,蓄水量400万立方米。最大水库为四明湖,总库容为12354万立方米;兴利库容7439万立方米。产区水能、水力资源十分丰富。

余姚瀑布仙茗气候情况

余姚市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夏季风交替特别明显,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垂直差异和层状分布明显。其中,平均降雨量在1263—1987毫米,6月份和九月份是两个主要雨季;年日照时数1502—2081小时,全年无霜期198—228天,平均气温为11.6—16.4℃,≥10℃积温3493—5166℃,年辐射总量106—112千卡/厘米2左右,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和西北风。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适宜的土壤和气候,为余姚瀑布仙茗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

余姚瀑布仙茗余姚瀑布仙茗

余姚瀑布仙茗历史渊源

余姚瀑布仙茗产自最佳绿茶产区——四明山,人称“第二庐山”,同时四明山也是道教圣地,被列为第九洞天,名曰“丹山赤水洞天”,至今有汉仙人丹丘子培育“大茗”,刘(纲)樊(云翘)夫妇修道品茶成仙等传说。
余姚瀑布仙茗,在唐宋以前,就久负盛名,据古籍记载:汉代有一位叫虞洪的余姚人入四明山采茗(茶),途遇仙人,赠以瀑布岭上的大茗,这就是瀑布仙茗的前身。同时在唐茶圣陆羽茶经》中记载:浙东茶叶以越州为上,余姚瀑布仙茗尤佳。
据宋《嘉泰会稽山志》 (1201—1204年)载:“会稽茶唯卧龙与日铸相亚,其次余姚之化安瀑布茶。” 余姚瀑布茶,产自白水冲和产安化山。
明末清初,浙东史学家黄宗羲在《咏余姚瀑布茶》诗中赞道:“檐溜松风方扫尽,轻阴正是采茶无,相邀直上孤峰顶,出市都争谷雨前。两筥东西分梗叶,一灯儿女共团圆,炒青已到更阑后,犹试新分瀑布泉。”
20世纪70年代末,余姚瀑布仙茗恢复创制。
20世纪90年代,余姚瀑布仙茗解决了全程机械制作难题,同时70年代末从考察中得到启发,把名优茶定为针状形,使做出来的茶叶外形细紧挺直,稍扁似松针,品质独特。
2018年04月,为弘扬余姚茶文化,提升瀑布仙茗品牌效应,大岚镇举办了第八届余姚瀑布仙茗斗茶会。

余姚瀑布仙茗生产情况

2010年,余姚市茶园面积6.1万亩,产量为655吨,产值1.2亿元。
2013年,余姚市茶叶面积为6.3万亩,基地规模位居宁波市首位,茶叶总产量6980吨,加工各类出口茶产量3.1万吨,全年茶叶总收入10.3亿元。“余姚瀑布仙茗”茶叶产量900吨,产值2.3亿元。

余姚瀑布仙茗产品荣誉

余姚瀑布仙茗先后获得宁波市名牌产品、宁波市八大名茶、浙江省名牌产品和浙江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浙江省优质名茶、中华文化名茶和中国鼎尖名茶等称号,并多次获得浙江省绿茶博览会金奖、中绿杯和省农博会金奖等多项荣誉。
2010年1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余姚瀑布仙茗”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14年,余姚瀑布仙茗被认定为“浙江区域名牌农产品” 。
2018年,余姚瀑布仙茗荣获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博会金奖 。

余姚瀑布仙茗余姚瀑布仙茗

余姚瀑布仙茗地理标志

余姚瀑布仙茗地域保护范围

余姚瀑布仙茗产自于四明山、大岚、梁弄、鹿亭、陆埠、大隐、河姆渡、三七市、丈亭、马渚、牟山、临山、兰江街道、梨洲街道、低塘街道、阳明街道、凤山街道等十七个乡镇(街道)。地理坐标为东经120°52′00″—121°54′00″,北纬29°40′00″—30°23′00″。

余姚瀑布仙茗质量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和特定内容规定:余姚瀑布仙茗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四明山、大岚、梁弄、鹿亭、陆埠、大隐、河姆渡、三七市、丈亭、马渚、牟山、临山、兰江街道、梨洲街道、低塘街道、阳明街道、凤山街道等十七个乡镇(街道)。
茶园应选择在气候条件良好,生态环境优越的地段,坡度25°以下,土层深80厘米以上,土壤pH4.5—6.5,有机质含量大于1.5%,地下水位100厘米以下,远离生活区和工业区,无环境污染。
产地环境条件必须符合NY5020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的规定。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余姚瀑布仙茗适用品种以茸毛偏少的无性系良种为主。根据品质要求,选用品种分为常规良种、白色系白化茶良种和黄色系白化茶良种。常规良种主要品种有:乌牛早、中茶108、龙井长叶、迎霜等;白色系白化茶良种主要品种有:安吉白茶、四明雪芽等;黄色系白化茶良种主要品种有:黄金芽等。余姚瀑布仙茗茶园的品种应符合DB3302/T075.1《余姚瀑布仙茗品种与苗木》相关规定。
(3)生产过程管理:余姚瀑布仙茗生产过程必须执行DB3302/T075.3《余姚瀑布仙茗加工条件与技术》的规定。为保证余姚瀑布仙茗品质特色和茶叶质量安全,重点抓好以下关键环节:余姚瀑布仙茗
余姚瀑布仙茗(13张)

①基地规模化建设技术。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四明山自然、生态环境优势,注重高山区块与低山区块并重,集中区域与分散区域并进,根据当地实际,以环保为前提,合理选择基地。在发展新茶园时注重早、中、晚品种科学配置,在常规良种基地基础上,大力推进黄色系、白色系等珍稀白化茶基地建设。
②茶园管理控制技术。茶园管理控制技术包括茶苗种植、修剪、土壤耕作、水分管理、茶园施肥、光照管理、病虫防治、冻害预防、采摘等技术,其中茶园病虫害防治和肥培管理技术对茶叶质量安全影响最大,余姚瀑布仙茗茶园一般重施有机肥,早施催芽肥,补施接力肥,配施叶面肥;禁止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垃圾和人粪尿作为有机肥,提倡绿肥、秸杆、茶枝等覆盖茶园土壤;农家有机肥料施用前须经无害化处理,微生物肥料应符合NY/T227要求。此外科学根外施肥,注意钙、镁、硫、铁、锰、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的营养平衡。每两年一次检测土壤肥力水平和重金属元素含量,根据检测结果,针对性地采取土壤改良措施。
余姚瀑布仙茗茶区生态环境优越,生态系统完善,天敌资源丰富,一般不用化学防治。茶园病虫害防治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从茶园整个生态系统出发,加强病虫预测预报,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创造抑制病、虫、草等有害生物孳生和有利于各种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茶园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的多样性,将有害生物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阈值以下,将农药残留降低到规定标准范围。根据病、虫、杂草的生物学规律,因时、因地制宜,合理运用采摘、修剪、施肥、耕作等措施控制病虫草害。采用机械或人工的方法捕杀、诱杀茶毛虫、茶蚕、茶蓑蛾等害虫和防除杂草。保护和利用天敌,发挥生物防治作用。优先使用微生物农药和植物源农药。严禁使用滴滴涕、六六六、对硫磷(1605)、甲基对硫磷、甲胺磷、乙酰甲胺磷、氧化乐果、五氯酚钠、杀虫脒、克百威、三氯杀螨醇、水胺硫磷、氰戊菊酯、顺式氰戊菊酯及其混剂等高毒、高残留农药。
③茶叶清洁化、机械化加工技术。通过对茶叶加工设备、机械、厂房环境、卫生质量的改造,实现茶叶加工按食品质量安全要求,力争做到茶叶加工不落地;茶厂加工设备定期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生产机械应用向茶树修剪、名茶采摘以及茶园除草等栽培管理延伸,向贮藏、包装机械应用并举拓展。茶厂质量管理制度健全,产品实施全程监控;加工人员要持健康合格证和上岗培训合格证上岗,掌握茶叶加工工艺与操作技术,了解茶叶加工卫生质量要求,具备茶叶加工所需的基本素质。余姚瀑布仙茗生产单位必须通过QS认证,加工制作、包装、贮藏和运输要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的有关要求,使茶叶加工过程规范,消除卫生安全隐患,实现清洁化、机械化加工。
④茶叶质量可追溯技术。建立茶园农事和农业投入品档案,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质量监控,包括茶叶产地、采摘时间、加工时间、茶树品种、农业投入品使用、原始检验记录、出厂检验、销售网络等内容。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要求建立质量可追溯制度。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规定。加工制作余姚瀑布仙茗必须严格按照DB3302/T075.3《余姚瀑布仙茗加工条件与技术》的标准进行加工。以规范摊青、杀青、揉捻、烘培、摊凉、理条、整形、曲毫、提香等各道工序,做到有章可循,从而保证和稳定余姚瀑布仙茗的质量。生产全过程,必须建立原料采购、加工、贮存、运输、入库、出库和销售的完整档案记录,要求准确、清楚、完整,并妥善保管,以备查阅。

余姚瀑布仙茗专用标志使用

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余兆瀑布仙茗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