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县石墨茶

原产地安徽
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产地市县:安徽省黄山市黟县
- 产品大类:种植业类
- 产地小类:茶叶类
- 地标证书编号:AGI02399
- 地标认证时间:2018
- 品质特点:圆紧重实、墨绿透翠
- 地理标志分类: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
- 地标批准文号:国家农业农村部第40号公告
- 地标批准时间:2018年7月3日
生态环境

2.1气候
黟县地处中亚热带北缘,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和季节变化明显的特点。年均气温在15.8℃,年均日照时数1800h,年均降水量在1686mm,平均相对湿度80%左右,全年无霜期220d左右。
2.2地貌与土壤
黟县是一个以中低山为主的典型山区县,黄山余脉由东北向西南
横贯黟县中部,形成新安江(南)和青弋江(北)的天然分水岭,中间高,南北低,山与盆地兼而有之,其中山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82.5%,是较为典型的“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山区县之一。
黟县山地土壤主要分为红黄壤、黄红壤、山地黄壤、紫色石灰土和高山草甸土五类。长期受雨水淋漓和冲刷,土壤的垂直分布较为明显,形成了典型的地带性土壤,海拔300-500m一般以黄红壤为主,500-800m以山地黄壤为主,800m以上多为高山草甸。土壤发育的层次分明,在较为完整的植被的影响下,土壤的肥力较高。土壤有机质含量≥4.0%,土层厚度>60 cm。土壤pH 5.0~6.5。
2.3水源与水质
黟县河流均发源于境内中部中山,分属于青弋江和新安江两大水系,北水入石台县境,经太平湖汇入青弋江,南水经横江过屯溪汇入新安江。水资源丰富,水质优于国家地表水二级标准。
2.4生态环境、大气状况
黟县境内生态环境优异独特,森林覆盖率高,达84.7%,空气质量优良率95%以上;优异的生态环境,优质的光温水土条件,为黟县石墨茶创造了优越的生长条件
黟县石墨茶茶园分布在海拔200-800m之间低山河谷地带,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高,雨量丰沛,常年云雾缭绕,有利于茶叶叶绿素的合成,是黟县石墨茶形成“墨翠”的重要因素;同时促进了茶叶水浸出物、氨基酸等可溶性物质含量高,茶多酚含量适中,是形成黟县石墨茶“栗香甘醇”品质特征的重要条件。

地域范围

黟县石墨茶地理标志农产品涵盖整个安徽省黄山市黟县,核心地域范围为:碧阳镇横岗村、钟山村、南屏村、赤岭村、星火村、古黄村、关麓村、丰梧村、碧山村、石亭村、柏山村、深冲村、马道村、南门村、郭门村,宏村镇古溪村、朱村、屏山村、金家岭村、龙江村、汤蜀村、泗溪村、塔川村、星光村、际村、大同村、雉山村,渔亭镇桃源村、团结村、楠玛村、下阜村、汪村、考川村,西递镇霭峰村、西递村、石印村、潭口村、叶村、源川村,柯村镇柯村村、湖田村、三合村、宝溪村、翠林村、东坑村、胡门村,宏潭乡溪下村、竹溪村、塘田村、佘溪村、宏潭村、杨林村,洪星乡大星村、同川村、杨家墩村、红光村、长春村、美溪乡黄菇村、兰湖村、庙林村、美坑村,共计8个乡镇61个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7°38′30″-118°06′00″,北纬29°47′00″-30°11′30″,生产规模为3700公顷,年产量200吨。

品质特性

.1感官品质
黟县石墨茶外形圆紧重实、墨绿透翠;汤色黄绿明亮;香气嫩栗带花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柔软绿亮。其独特的品质特征“圆紧墨翠、栗香甘醇”。
4.2理化指标
黟县石墨茶理化指标见表2
表2 黟县石墨茶理化指标
项 目指 标
水分(%)≤6.5
粉末(%)≤0.5
总灰分(%)≤6.5
水浸出物(%)≥37
4.3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黟县石墨茶质量安全符合以下相关标准的要求。GB 2762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 食品中农药残留最大限量。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认证绿色和有机产品,建立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进一步规范生产行为。

生产方式

3.1 产地要求
黟县石墨茶茶树栽培应选择与原生地立地条件相似,海拔200 m~800 m之间,坡度25°以下,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土壤,水质优良,无污染源的地域。生产基地内路渠等基础设施应配套齐全。
3.2 品种范围
黟县地方群体茶树良种(黄山群体种)或从中选育的无性系良种。
3.3 生产控制
3.3.1茶树种植:选择的园地规划设计,坡度15°以上要修成水平梯级园地,15°以下的要划等高线,经初垦,复垦和施好基肥后即可划行种植。
3.3.1.1种植方式和密度
新茶园多采用合理密植的单条或双条种植方式。单行条栽的规格为:行距130-150cm,丛距33cm,每丛3株,每亩种植4000株左右;双行条栽的规格为:大行距150cm,小和行距40cm,丛距33cm,每丛2-3株,每亩种植6000-8000株。
3.3.1.2苗木质量规格:要求苗高在于25 cm以上,主茎粗在3mm左右,生长健壮,根系正常,无检疫性病虫害。
3.3.1.3茶苗移栽时期和技术:晚秋(秋分至霜降)或早春(雨水至惊蛰)是移栽茶苗的适期,茶苗定植时将根系舒展平铺在种植沟底部,覆疏松细土八成,踏实,再覆土至“泥门”上,压实,浇透定根水,对粗壮多数高于30cm的茶苗,定植后及时定剪,高度15-20cm。
3.3.2茶树修剪
3.3.2.1定型修剪:对移栽后的幼龄茶树要及时定型修剪,当苗高达30cm以上时,应离地15cm处定剪;第二年春茶前,在上次定剪的剪口上提高15cm,进行第二次定型修剪;第三次定型修剪可在次年春茶采摘高档茶后进行,其高度在第二次剪口上提高15-20cm。当树高达70cm 左右,树幅达85cm以上逐步投入正常采摘。
3.3.2.2轻修剪:每年或隔年进行1次,一般在春茶采后进行,剪去冠面3-5cm的新梢,有利于春茶早发和增加名优茶产量。
3.3.3土壤管理:每年主要在晚秋深耕1次,春耕以锄草代替,结合耕锄,还采用茶园铺草措施,这不仅起到水土保持,稳定土温,又可提高土壤生物活性,增加土壤有机质。
3.3.4茶园平衡施肥:基肥在“立冬”前施,一般都用菜饼或农家肥,施用菜饼,每亩开沟施200-300kg,追肥每年施用3次:第一次在“惊蛰”前后施,称催芽肥,第二次在“立夏”后施,称接力肥;第三次在“小暑”前施,称脱力肥。追肥均用速效氮肥,每次每亩用尿素30-40kg或用硫酸铵60-80 kg。
3.3.5茶树病虫害防治:根据“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和“综合治理”的方针,积极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机械和化学农药防治相结合,同时在秋茶结束后采用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封园,减少次年茶园病虫发生量。
3.4 产后处理
3.4.1生产条件
加工厂的厂区环境、厂房及布局、设施与设备、人员与卫生、生产过程与质量管理应符合GB 14881和NY/T2798.6的要求。
3.4.2 原料要求
3.4.2.1采摘要求
采用黟县地方群体茶树良种和从中选育的无性系良种茶树的新梢为原料,一般为春茶谷雨左右开采,不采雨水叶、露水叶,同时要求鲜叶保持新鲜,避免受损伤和堆积。
3.4.2.2 采摘标准
鲜叶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各级别鲜叶外形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黟县石墨茶鲜叶质量要求
等级 质量要求
特级一芽二叶初展,叶质柔软,均匀鲜活,无夹杂物。
一级一芽二叶开展,单片叶及对夹叶≤5%,尚匀,鲜活,无夹杂物。
二级一芽二叶、三叶开展,单片及同等嫩度对夹叶≤10%,尚匀,新鲜,无夹杂物。
三级一芽二叶、三叶开展,单片及同等嫩度对夹叶≤15%,尚匀,新鲜,茶类夹杂物≤3%。
3.4.2.3鲜叶盛装、运输、贮存
鲜叶盛装、运输和贮存符合GB/T31748的要求。
3.4.3 生产工艺
黟县石墨茶加工工艺流程:
摊放→杀青→揉捻→炒二青→做形→干燥。其独特的工艺“轻揉捻、重二青、炒小锅、炒大锅、”,是外形圆紧品质特征的关键工艺。
3.4.3.1传统手工加工工艺
黟县石墨茶传统手工加工工艺为:摊放→杀青→揉捻→初烘→炒头坯(炒小锅)→摊放筛分→炒二坯(炒大锅)→烘干。
3.4.3.1.1摊放采摘下来的鲜叶摊放在竹匾上,摊放2-3h付制。
3.4.3.1.2杀青在八桶深底锅内杀青,投叶量平均为750g,温度控制在130℃左右。先单手翻炒,水气露出改抛抖及结合平炒,约经4-6min适度起锅。
3.4.3.1.3揉捻在揉盘上(竹匾)手握茶团旋揉,先轻后重、及时解块复揉,揉至茶条卷曲粘手为宜,时间一般2-3min。
3.4.3.1.4初烘用烘笼初烘,烘笼温度90℃左右,及时轻翻,初烘10min左右下烘摊凉。
3.4.3.1.5炒头坯初烘叶经摊凉后进行炒小锅,以两笼为一锅,锅温先高后低。投叶时锅温度105℃,用手翻炒1-2min后降低锅温双手揉炒,手势先轻后重。炒3-5min锅温降至60℃继续揉炒,炒10-13min起锅摊凉。
3.4.3.1.6摊放筛分用竹匾进行摊放约1h,用竹筛筛除碎末。
3.4.3.1.7炒大锅 开始时锅温55℃左右,随后慢慢下降到40℃ 左右。投叶量开始每锅4-5kg,中间进行二次并锅,以利做紧外形。全程时间约10-12h。全凭双手操作,在深锅内进行,炒时手心向上,五指拼拢,手掌伸直,由锅心至锅面翻炒,边炒边出风,至初具虾形,使茶叶在锅内压、挤、推、滚、翻、转,烚炒动作宜轻,烚炒次数宜少,开始每分钟10余次,随后减少到每分钟5—6次。烚炒到含水率15%出锅摊凉。
3.4.3.1.8 烘干 用烘笼足火烘干,烘笼温度60℃左右,及时轻翻,下烘前提高温度至90℃左右,烘1-2min以提高香气。
3.4.3.2机械化加工机械化加工执行DB 34/T 2571 石墨茶加工技术规程。
3.5 生产记录要求
黟县石墨茶生产全过程要求建立生产档案,记录生产技术措施、投入品使用情况、病虫害发生情况,质量检测情况,生产投入与销售情况等,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包装规范

5.1 使用要求
符合下列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向登记证书持有人申请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标识。
1. 生产经营的黟县石墨茶产自登记确定的地域范围;
2. 已取得相关的生产经营资质;
3. 能够严格按照规定的质量技术规范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4. 具有黟县石墨茶市场开发经营能力。
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应当按照生产经营年度与登记证书持有人签订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协议,在协议中载明使用的数量、范围及相关的责任义务。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不得向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收取使用费。
5.2 标识标注方法
黟县石墨茶地理标志使用管理实行“品牌、标准、标识、监管、宣传”的“五统一”制度。
1. 可以在销售产品的包装上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2. 可以使用登记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宣传和参加展览、展示及展销;
3. 标志使用人自觉接受登记证书持有人的监督检查;
4. 标志使用人保证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质和信誉。

产品百科
黟县石墨茶,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黟县地处中亚热带北缘,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和季节变化明显的特点。年均气温在15.8℃,年均日照时数1800小时,年均降水量在1686毫米,平均相对湿度80%左右,全年无霜期220天左右,适宜茶树生长。黟县石墨茶外形圆紧重实、墨绿透翠;汤色黄绿明亮;香气嫩栗带花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柔软绿亮。其独特的品质特征“圆紧墨翠、栗香甘醇”。
2018年7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对“黟县石墨茶”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中文名
黟县石墨茶
产地名称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
品质特点
圆紧重实、墨绿透翠
地理标志
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
批准文号
国家农业农村部第40号公告
批准时间
2018年7月3日

黟县石墨茶产品特点

黟县石墨茶品质特性

黟县石墨茶外形圆紧重实、墨绿透翠;汤色黄绿明亮;香气嫩栗带花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柔软绿亮。其独特的品质特征“圆紧墨翠、栗香甘醇”。
黟县石墨茶黟县石墨茶

黟县石墨茶营养价值

黟县石墨茶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水分(%)
≤6.5
粉末(%)
≤0.5
总灰分(%)
≤6.5
水浸出物(%)
≥37
参考资料:

黟县石墨茶产地环境

黟县石墨茶气候

黟县地处中亚热带北缘,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和季节变化明显的特点。年均气温在15.8℃,年均日照时数1800小时,年均降水量在1686毫米,平均相对湿度80%左右,全年无霜期220天左右,适宜茶树生长。

黟县石墨茶地貌土壤

黟县是一个以中低山为主的典型山区县,黄山余脉由东北向西南横贯黟县中部,形成新安江(南)和青弋江(北)的天然分水岭,中间高,南北低,山与盆地兼而有之,其中山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82.5%,是较为典型的“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山区县之一。
黟县山地土壤主要分为红黄壤、黄红壤、山地黄壤、紫色石灰土和高山草甸土五类。长期受雨水淋漓和冲刷,土壤的垂直分布较为明显,形成了典型的地带性土壤,海拔300-500米一般以黄红壤为主,500-800米以山地黄壤为主,800米以上多为高山草甸。土壤发育的层次分明,在较为完整的植被的影响下,土壤的肥力较高。土壤有机质含量≥4.0%,土层厚度>60厘米。土壤pH为5.0-6.5。

黟县石墨茶水源水质

黟县河流均发源于境内中部中山,分属于青弋江和新安江两大水系,北水入石台县境,经太平湖汇入青弋江,南水经横江过屯溪汇入新安江。水资源丰富,水质优于国家地表水二级标准。
黟县石墨茶黟县石墨茶

黟县石墨茶历史渊源

黟县石墨茶黟县石墨茶
唐代,陆羽《茶经》中品评了歙州之茶,王敷《茶酒论》有“浮梁歙州,万国来求”的记载。黟县石墨岭上茶树丛生,茶叶呈墨绿色,又因此地名叫石墨岭,于是该地人习惯地称之为石墨茶
清同治十年(1871年)《膨县三志》称:“茶,六都石墨岭产者最佳,苔家谓之石墨茶”
石墨茶为黟县历史名茶,因手工加工复杂,至民国初期而失传。
1985年,黄山市科委,黟县科委、茶叶实验场共同挖掘、研制该历史名茶,命名“黟山石墨龙芽茶。
1988年6月,黟县石墨茶通过安徽省鉴定。

黟县石墨茶生产情况

2018年,黟县石墨茶生产规模为3700公顷,年产量200吨。
黟县石墨茶黟县石墨茶

黟县石墨茶产品荣誉

2018年7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对“黟县石墨茶”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黟县石墨茶黟县石墨茶

黟县石墨茶地理标志

黟县石墨茶地域保护范围

黟县石墨茶的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黄山市黟县所辖碧阳镇宏村镇、西递镇、渔亭镇、柯村镇、美溪乡、宏潭乡、洪星乡共计8个乡(镇)61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7°38′30″-118°06′00″,北纬29°47′00″-30°11′30″。

黟县石墨茶质量技术要求

  • 特定生产方式
1、产地要求
黟县石墨茶茶树栽培应选择与原生地立地条件相似,海拔200米-800米之间,坡度25°以下,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土壤,水质优良,无污染源的地域。生产基地内路渠等基础设施应配套齐全。
2、品种范围
黟县地方群体茶树良种(黄山群体种)或从中选育的无性系良种。
3、生产控制
3.1茶树种植:选择的园地规划设计,坡度15°以上要修成水平梯级园地,15°以下的要划等高线,经初垦,复垦和施好基肥后即可划行种植。
3.1.1种植方式和密度
新茶园多采用合理密植的单条或双条种植方式。单行条栽的规格为:行距130-150厘米,丛距33厘米,每丛3株,每亩种植4000株左右;双行条栽的规格为:大行距150厘米,小和行距40厘米,丛距33厘米,每丛2-3株,每亩种植6000-8000株。
3.1.2苗木质量规格:要求苗高在于25厘米以上,主茎粗在3毫米左右,生长健壮,根系正常,无检疫性病虫害。
3.1.3茶苗移栽时期和技术:晚秋(秋分至霜降)或早春(雨水至惊蛰)是移栽茶苗的适期,茶苗定植时将根系舒展平铺在种植沟底部,覆疏松细土八成,踏实,再覆土至“泥门”上,压实,浇透定根水,对粗壮多数高于30厘米的茶苗,定植后及时定剪,高度15-20厘米。
3.2茶树修剪
3.2.1定型修剪:对移栽后的幼龄茶树要及时定型修剪,当苗高达30厘米以上时,应离地15厘米处定剪;第二年春茶前,在上次定剪的剪口上提高15厘米,进行第二次定型修剪;第三次定型修剪可在次年春茶采摘高档茶后进行,其高度在第二次剪口上提高15-20厘米。当树高达70厘米左右,树幅达85厘米以上逐步投入正常采摘。
3.2.2轻修剪:每年或隔年进行1次,一般在春茶采后进行,剪去冠面3-5厘米的新梢,有利于春茶早发和增加名优茶产量。
3.3土壤管理:每年主要在晚秋深耕1次,春耕以锄草代替,结合耕锄,还采用茶园铺草措施,这不仅起到水土保持,稳定土温,又可提高土壤生物活性,增加土壤有机质。
3.4茶园平衡施肥:基肥在“立冬”前施,一般都用菜饼或农家肥,施用菜饼,每亩开沟施200-300千克,追肥每年施用3次:第一次在“惊蛰”前后施,称催芽肥,第二次在“立夏”后施,称接力肥;第三次在“小暑”前施,称脱力肥。追肥均用速效氮肥,每次每亩用尿素30-40千克或用硫酸铵60-80千克。
3.5茶树病虫害防治:根据“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和“综合治理”的方针,积极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机械和化学农药防治相结合,同时在秋茶结束后采用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封园,减少次年茶园病虫发生量。
4、产后处理
4.1生产条件
加工厂的厂区环境、厂房及布局、设施与设备、人员与卫生、生产过程与质量管理应符合GB 14881-1994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和NY/T 2798.6-2015 无公害农产品 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 第6部分:茶叶的要求。
4.2 原料要求
4.2.1采摘要求
采用黟县地方群体茶树良种和从中选育的无性系良种茶树的新梢为原料,一般为春茶谷雨左右开采,不采雨水叶、露水叶,同时要求鲜叶保持新鲜,避免受损伤和堆积。
4.2.2 采摘标准
鲜叶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各级别鲜叶外形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黟县石墨茶鲜叶质量要求
等级
质量要求
特级
一芽二叶初展,叶质柔软,均匀鲜活,无夹杂物。
一级
一芽二叶开展,单片叶及对夹叶≤5%,尚匀,鲜活,无夹杂物。
二级
一芽二叶、三叶开展,单片及同等嫩度对夹叶≤10%,尚匀,新鲜,无夹杂物。
三级
一芽二叶、三叶开展,单片及同等嫩度对夹叶≤15%,尚匀,新鲜,茶类夹杂物≤3%。
4.2.3 鲜叶盛装、运输、贮存
鲜叶盛装、运输和贮存符合GB/T 31748-2015 茶鲜叶处理要求的要求。
4.3 生产工艺
黟县石墨茶加工工艺流程:
摊放→杀青→揉捻→炒二青→做形→干燥。其独特的工艺“轻揉捻、重二青、炒小锅、炒大锅、”,是外形圆紧品质特征的关键工艺。
4.3.1 传统手工加工工艺
黟县石墨茶传统手工加工工艺为:摊放→杀青→揉捻→初烘→炒头坯(炒小锅)→摊放筛分→炒二坯(炒大锅)→烘干。
4.3.1.1摊放 采摘下来的鲜叶摊放在竹匾上,摊放2-3小时付制。
4.3.1.2杀青 在八桶深底锅内杀青,投叶量平均为750克,温度控制在130℃左右。先单手翻炒,水气露出改抛抖及结合平炒,约经4-6分钟适度起锅。
4.3.1.3揉捻 在揉盘上(竹匾)手握茶团旋揉,先轻后重、及时解块复揉,揉至茶条卷曲粘手为宜,时间一般2-3分钟。
4.3.1.4初烘 用烘笼初烘,烘笼温度90℃左右,及时轻翻,初烘10分钟左右下烘摊凉。
4.3.1.5炒头坯 初烘叶经摊凉后进行炒小锅,以两笼为一锅,锅温先高后低。投叶时锅温度105℃,用手翻炒1-2分钟后降低锅温双手揉炒,手势先轻后重。炒3-5分钟锅温降至60℃继续揉炒,炒10-13分钟起锅摊凉。
4.3.1.6摊放筛分 用竹匾进行摊放约1小时,用竹筛筛除碎末。
4.3.1.7炒大锅 开始时锅温55℃左右,随后慢慢下降到40℃左右。投叶量开始每锅4-5千克,中间进行二次并锅,以利做紧外形。全程时间约10-12小时。全凭双手操作,在深锅内进行,炒时手心向上,五指拼拢,手掌伸直,由锅心至锅面翻炒,边炒边出风,至初具虾形,使茶叶在锅内压、挤、推、滚、翻、转,烚炒动作宜轻,烚炒次数宜少,开始每分钟10余次,随后减少到每分钟5-6次。烚炒到含水率15%出锅摊凉。
4.3.1.8 烘干 用烘笼足火烘干,烘笼温度60℃左右,及时轻翻,下烘前提高温度至90℃左右,烘1-2分钟以提高香气。
4.3.2 机械化加工 机械化加工执行DB34/T 2571-2015石墨茶加工技术规程。
5、生产记录要求
黟县石墨茶生产全过程要求建立生产档案,记录生产技术措施、投入品使用情况、病虫害发生情况,质量检测情况,生产投入与销售情况等,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 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黟县石墨茶质量安全符合以下相关标准的要求。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认证绿色和有机产品,建立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进一步规范生产行为。

黟县石墨茶专用标志使用

1、使用要求
符合下列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向登记证书持有人申请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标识。
(1)生产经营的黟县石墨茶产自登记确定的地域范围;
(2)已取得相关的生产经营资质;
(3)能够严格按照规定的质量技术规范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4)具有黟县石墨茶市场开发经营能力。
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应当按照生产经营年度与登记证书持有人签订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协议,在协议中载明使用的数量、范围及相关的责任义务。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不得向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收取使用费。
2、标识标注方法
黟县石墨茶地理标志使用管理实行“品牌、标准、标识、监管、宣传”的“五统一”制度。
(1)可以在销售产品的包装上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2)可以使用登记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宣传和参加展览、展示及展销;
(3)标志使用人自觉接受登记证书持有人的监督检查;
(4)标志使用人保证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质和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