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小花

桐城市小花茶叶开发工程指挥部办公室 【管理

原产地安徽

– 产地市县: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
– 产品大类:种植业类
– 产地小类:茶叶类
– 地标证书编号:AGI02400
– 地标认证时间:2018
– 品质特点:外形舒展、色泽翠绿
– 地理标志分类: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
– 地标批准文号:国家农业农村部第40号公告
– 地标批准时间:2018年7月3日
生态环境

2.1产区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桐城地处安徽省中部偏西南、大别山东南麓,界于大别山主峰白马尖与长江之间,境内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山地、丘陵、平原依次呈阶梯形分布。山地坡面开宽,阳坡多于阴坡,坡度一般在20至30度之间,局部坡度达70度。市域国土总面积1546平方公里,其中,桐城小花产区内山地总面积443平方公里,全市水域总面积164平方公里。西北部山区重峦叠嶂,百壑争奇;中部丘陵扇面展埠,倾降平缓;东南部平原阡陌纵横,良田万顷。
2.2气候情况
桐城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全市年平均气温16℃,山区年均气温14.5℃,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七月份,多年平均值36℃,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元月份,多年平均值零下8.4℃;年平均总日照时数1906.7小时;全年无霜期234天;全市年平均降水1262.3mm左右,山区年均降水量在1400mm以上。
2.3土壤情况
西北部山区土壤成土母质主要是酸性岩风化物,土壤PH值5.3左右,土壤深厚肥沃。
2.4水源、水质情况
境内河道交织,形成了大沙河、挂车河、龙眠河、孔城河四大水系,汇入菜子湖,流入长江。
茶园生产以自然降雨为主,正常年份年降雨量能满足茶叶生长需要,部分茶园采取自然落差引流浇灌;山区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高,水源涵养丰富,溪涧网布,水流清澈无污染,富含矿物质,水质中性;产区内有二座中型水库,蓄水量1.2亿立方米。

地域范围

桐城小花产于桐城市区域的大关镇、吕亭镇、黄甲镇、唐湾镇、青草镇和龙眠街道办事、文昌街道办事处,共五个镇、两个街道办事处的山区村。地理坐标为:北纬30°39′00″-31°16′00″,东经116°40′00″-117°09′00″。区域边界东起吕亭镇的洪桥村,南至青草镇的铜锣村,西至唐湾镇蔡畈村,北至大关镇的小关村。

品质特性

4.1外在感官特征
桐城小花成品茶外形舒展、色泽翠绿、形似兰花;汤色嫩绿明亮;香气清鲜持久有兰花香;滋味鲜醇回甘;叶底嫩匀绿明。其独特的品质特征是“色翠汤清、兰香甜韵”。
4.2内在品质指标
表三 理化指标
项目指标 %
水份≤6.5
总灰份≤6.5
碎末茶≤4.0
水浸出物≥37.0
粗纤维≤14.0
4.3安全要求
产品安全水平符合GB2762. GB2763的规定。

生产方式

桐城小花产地环境符合NY5020《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
桐城小花产品符合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586的要求。
3.1独特的种植模式
在桐城市境内适宜名优茶生产的西北部山区,建立桐城小花茶生产基地。
新建茶园采用适应本地山区气候条件、适制桐城小花并能保持桐城小花“色翠汤清、兰香甜韵”特色的优良品种。
提倡有机或绿色栽培管理模式。茶园施肥坚持以饼、绿有机肥为主,控制化肥用量;合理采用采摘、修剪、耕锄、行间覆盖等农艺措施优化茶树健壮生产的适宜环境;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病虫害防治方针,优先采用农业措施、理化诱控方法(色板、灯光、性引诱剂等诱杀成虫)和生物农药、矿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进行防治,科学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尽量不使用除草剂。全市茶园全部通过了无公害认证,部分茶园达到了有机茶园、绿色食品茶园标准要求。
3.2独特的生产过程
3.2.1选择适宜土壤
在桐城市西北部山区选择土壤疏松、透气性好、有机质丰富、适宜茶树生长的壤土或砂壤土地块建立茶园,PH值在4.5至6.0之间,山地坡度小于25度,有效土层深度≥60cm。
3.2.2选用优良品种
高起点发展新茶园。优先使用当地龙眠群体种中选繁的良种,可选用大别山区近缘地域选繁的无性系良种,如舒茶早、山坡绿等,保持桐城小花“色翠汤清、兰香甜韵”的特色。
3.2.3生产管理精细
新建基地时对照农业部的茶叶标准园要求,把好选址关、良种关和垦植关,优化茶树健壮生长的生态环境。提倡按照有机、绿色食品茶叶生产要求加强茶园管理,实行“两锄一拔一深耕”方式除草和松土,在九、十月份结合茶园深翻施秋冬基肥,基肥以菜籽饼为主,非有机茶园通过测土配合施用化学肥料,做到平衡施肥。幼龄茶园和行间隙地大的茶园通过铺草覆盖或种植绿肥抑制杂草滋生、保土保温。合理采用定型修剪、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台刈方式培育高产优质树冠。
3.2.4病、虫、草害绿色防控
选用高抗品种,注重优化茶树健壮生长的生态环境,努力维护茶园生态系统平衡,减少病虫害发生。主要病、虫、草害防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通过农业措施、理化诱控方式、优先使用生物农药及矿物源或植物源农药、科学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等针对性措施,把病虫危害控制在经济域值范围内。提倡采用“两锄一拔一深耕”和茶园行间铺草覆盖、套种绿肥方式控制杂草生长,尽量不使用化学除草剂。
3.2.5鲜叶原料分级收获
鲜叶采摘时遵循及时、分批、多次、按标准采摘原则,做到匀、净、鲜。采摘后的鲜叶做好保鲜、防劣变、防污染。及时分级付制。
3.2.6按规范流程清洁化加工
进厂鲜叶做到分级摊放、及时分级付制,严格按照桐城小花加工工艺流程进行规范加工,全程做到鲜叶和在制品不落地,实现清洁化。
传统工艺流程:鲜叶摊放、锅炒杀青(分生锅、熟锅)、旺炭火初烘、摊凉、复烘、提香包装;现代工艺:鲜叶摊放、杀青、理条、热风初烘、摊凉、复烘、提香包装。
3.2.7生产记录要求
建立完善的茶叶质量跟踪记录体系,包括相关法律文件、管理规章制度、农事活动及加工销售等,可以追踪到茶叶的种植条件、田间管理、分级收获、加工及包装、运输、贮藏和销售全过程。记载各种相关生产活动中的人物、时间、地点、做什么、投入多少人工、多少物资、多少成本、怎么做、效果如何等方面的信息,包括文字、数据和图像等资料。

包装规范

桐城小花地理标志使用管理实行“品牌、标准、标志、监管、宣传”的“五统一”制度。
5.1符合下列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向登记证书持有人申请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5.1.1生产经营的茶叶符合确定的地域范围;
5.1.2已取得相关的生产经营资质;
5.1.3产品严格按照桐城小花生产加工技术规范进行的;
5.1.4具有桐城小花市场开发经营能力。使用桐城小花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单位和个人,应与登记证书持有人鉴定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协议,协议中规定桐城小花地理标志产品生产、加工技术规定及包装、标识使用要求,载明使用数量、范围及相关责任义务。
5.2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享有以下权力。
5.2.1可以在产品包装上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5.2.2可以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展示、展销等广告宣传;
5.3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5.3.1自觉接受登记持有人相关监督检查;
5.3.2保证地理标志产品质量、规范产品销售;
5.3.4规范农产品地理标志标识使用;
5.4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者,应该建立质量控制追溯体系,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持有人和标志使用人对产品质量和信誉负责。
5.5农产品标志许可使用人不准将证书转给他人使用。未经登记证持有人许可,任何人不得使用登记的农产品地理标志标识。
5.6地理标志登记证持有人配合相关部门不定期开展市场检查,接受社会监督,保证消费者合法权益。

产品百科
桐城小花,安徽省桐城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桐城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全市年平均气温16℃,山区年均气温14.5℃,适宜种植花茶。桐城小花成品茶外形舒展、色泽翠绿、形似兰花;汤色嫩绿明亮;香气清鲜持久有兰花香;滋味鲜醇回甘;叶底嫩匀绿明。其独特的品质特征是“色翠汤清、兰香甜韵”。
2018年7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对“桐城小花”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中文名
桐城小花
产地名称
安徽省桐城市
品质特点
外形舒展、色泽翠绿
地理标志
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
批准文号
国家农业农村部第40号公告
批准时间
2018年7月3日

桐城小花产品特点

桐城小花品质特性

桐城小花成品茶外形舒展、色泽翠绿、形似兰花;汤色嫩绿明亮;香气清鲜持久有兰花香;滋味鲜醇回甘;叶底嫩匀绿明。其独特的品质特征是“色翠汤清、兰香甜韵”。

桐城小花桐城小花

桐城小花营养价值

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水份
≤6.5
总灰份
≤6.5
碎末茶
≤4.0
水浸出物
≥37.0
粗纤维
≤14.0

桐城小花产地环境

桐城小花地形地貌

桐城小花(5张)

桐城地处安徽省中部偏西南、大别山东南麓,界于大别山主峰白马尖与长江之间,境内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山地、丘陵、平原依次呈阶梯形分布。山地坡面开宽,阳坡多于阴坡,坡度一般在20至30度之间,局部坡度达70度。市域国土总面积1546平方公里,其中,桐城小花产区内山地总面积443平方公里,全市水域总面积164平方公里。西北部山区重峦叠嶂,百壑争奇;中部丘陵扇面展埠,倾降平缓;东南部平原阡陌纵横,良田万顷。

桐城小花气候情况

桐城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全市年平均气温16℃,山区年均气温14.5℃,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七月份,多年平均值36℃,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元月份,多年平均值零下8.4℃;年平均总日照时数1906.7小时;全年无霜期234天;全市年平均降水1262.3毫米左右,山区年均降水量在1400毫米以上。

桐城小花土壤情况

桐城市西北部山区土壤成土母质主要是酸性岩风化物,土壤pH值5.3左右,土壤深厚肥沃。

桐城小花水源水质

桐城市境内河道交织,形成了大沙河、挂车河、龙眠河、孔城河四大水系,汇入菜子湖,流入长江。茶园生产以自然降雨为主,正常年份年降雨量能满足茶叶生长需要,部分茶园采取自然落差引流浇灌;山区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高,水源涵养丰富,溪涧网布,水流清澈无污染,富含矿物质,水质中性;产区内有二座中型水库,蓄水量1.2亿立方米。

桐城小花历史渊源

桐城种茶历史悠久,史载明朝大司马鲁山公(孙晋)宦游时得异茶籽,植之龙眠山之椒园。于是,椒园茶与顾渚、蒙顶并称,跻身“贡品”之列,时称椒园茶,又因其冲泡后形似初展花朵,又名“桐城小花”。
1949年后,桐城市通过引进良种,改造茶园,实行机械化制茶。
2002年,桐城市委、市政府把发展茶叶作为振兴山区经济的支柱产业,确立了山区茶叶经济的发展战略。

桐城小花生产情况

1998年,桐城市产桐城小花18万千克。
2004年,桐城市种植桐城小花1400公顷,产30万千克。

桐城小花产品荣誉

1983年,桐城小花获得经贸部优质产品证书
1986年,桐城小花在安徽省食品学会的会议上被评为省优质茶
2018年7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对“桐城小花”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桐城小花地理标志

桐城小花地域保护范围

桐城小花的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桐城市所辖大关镇、吕亭镇、黄甲镇、唐湾镇、青草镇、龙眠街道办、文昌街道办共计7个镇(街道)33个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6°40′-117°09′,北纬30°39′-31°16′。

桐城小花质量技术要求

  • 特定生产方式
1 种植模式
在桐城市境内适宜名优茶生产的西北部山区,建立桐城小花茶生产基地。
新建茶园采用适应该地山区气候条件、适制桐城小花并能保持桐城小花“色翠汤清、兰香甜韵”特色的优良品种。
提倡有机或绿色栽培管理模式。茶园施肥坚持以饼、绿有机肥为主,控制化肥用量;合理采用采摘、修剪、耕锄、行间覆盖等农艺措施优化茶树健壮生产的适宜环境;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病虫害防治方针,优先采用农业措施、理化诱控方法(色板、灯光、性引诱剂等诱杀成虫)和生物农药、矿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进行防治,科学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尽量不使用除草剂。全市茶园全部通过了无公害认证,部分茶园达到了有机茶园、绿色食品茶园标准要求。
2 生产过程
2.1选择适宜土壤
在桐城市西北部山区选择土壤疏松、透气性好、有机质丰富、适宜茶树生长的壤土或砂壤土地块建立茶园,pH值在4.5至6.0之间,山地坡度小于25度,有效土层深度≥60厘米。
2.2选用优良品种
高起点发展新茶园。优先使用当地龙眠群体种中选繁的良种,可选用大别山区近缘地域选繁的无性系良种,如舒茶早、山坡绿等,保持桐城小花“色翠汤清、兰香甜韵”的特色。
2.3生产管理精细
新建基地时对照农业部的茶叶标准园要求,把好选址关、良种关和垦植关,优化茶树健壮生长的生态环境。提倡按照有机、绿色食品茶叶生产要求加强茶园管理,实行“两锄一拔一深耕”方式除草和松土,在九、十月份结合茶园深翻施秋冬基肥,基肥以菜籽饼为主,非有机茶园通过测土配合施用化学肥料,做到平衡施肥。幼龄茶园和行间隙地大的茶园通过铺草覆盖或种植绿肥抑制杂草滋生、保土保温。合理采用定型修剪、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台刈方式培育高产优质树冠。
2.4病、虫、草害绿色防控
选用高抗品种,注重优化茶树健壮生长的生态环境,努力维护茶园生态系统平衡,减少病虫害发生。主要病、虫、草害防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通过农业措施、理化诱控方式、优先使用生物农药及矿物源或植物源农药、科学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等针对性措施,把病虫危害控制在经济域值范围内。提倡采用“两锄一拔一深耕”和茶园行间铺草覆盖、套种绿肥方式控制杂草生长,尽量不使用化学除草剂。
2.5鲜叶原料分级收获
鲜叶采摘时遵循及时、分批、多次、按标准采摘原则,做到匀、净、鲜。采摘后的鲜叶做好保鲜、防劣变、防污染。及时分级付制。
2.6按规范流程清洁化加工
进厂鲜叶做到分级摊放、及时分级付制,严格按照桐城小花加工工艺流程进行规范加工,全程做到鲜叶和在制品不落地,实现清洁化。
传统工艺流程:鲜叶摊放、锅炒杀青(分生锅、熟锅)、旺炭火初烘、摊凉、复烘、提香包装;现代工艺:鲜叶摊放、杀青、理条、热风初烘、摊凉、复烘、提香包装。
2.7生产记录要求
建立完善的茶叶质量跟踪记录体系,包括相关法律文件、管理规章制度、农事活动及加工销售等,可以追踪到茶叶的种植条件、田间管理、分级收获、加工及包装、运输、贮藏和销售全过程。记载各种相关生产活动中的人物、时间、地点、做什么、投入多少人工、多少物资、多少成本、怎么做、效果如何等方面的信息,包括文字、数据和图像等资料。
  • 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产品安全水平符合GB 2762-20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1-20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百草枯等43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的规定。
桐城小花产地环境符合NY 5020-2001 无公害食品 茶叶产地环境条件。
桐城小花产品符合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 586-2006 桐城小花茶的要求。

桐城小花专用标志使用

桐城小花地理标志使用管理实行“品牌、标准、标志、监管、宣传”的“五统一”制度。
1 符合下列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向登记证书持有人申请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1.1生产经营的茶叶符合确定的地域范围;
1.2已取得相关的生产经营资质;
1.3产品严格按照桐城小花生产加工技术规范进行的;
1.4具有桐城小花市场开发经营能力。使用桐城小花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单位和个人,应与登记证书持有人鉴定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协议,协议中规定桐城小花地理标志产品生产、加工技术规定及包装、标识使用要求,载明使用数量、范围及相关责任义务。
2 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享有以下权力。
2.1可以在产品包装上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2.2可以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展示、展销等广告宣传;
3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3.1自觉接受登记持有人相关监督检查;
3.2保证地理标志产品质量、规范产品销售;
3.4规范农产品地理标志标识使用;
4 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者,应该建立质量控制追溯体系,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持有人和标志使用人对产品质量和信誉负责。
5 农产品标志许可使用人不准将证书转给他人使用。未经登记证持有人许可,任何人不得使用登记的农产品地理标志标识。
6 地理标志登记证持有人配合相关部门不定期开展市场检查,接受社会监督,保证消费者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