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金钗石斛

赤水市现代高效农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管理

原产地贵州

– 产地市县:贵州省遵义市赤水市
– 产品大类:种植业类
– 产地小类:药材类
– 地标证书编号:AGI02104
– 地标认证时间:2017
– 品质特点:茎微扁,中宽头窄,表面金黄
– 地理标志分类: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
– 地标批准文号:国家质检总局公告2006年第39号
– 地标批准时间:2006年03月23日
生态环境

赤水金钗石斛对生长环境要求苛刻,对大气、土壤、灌溉水要求高。赤水金钗石斛主要生长在海拔400—800m范围内;大气质量需达到GB3095-1996二级标准,土壤质量需达到GB15618-1995二级标准,灌溉水需达到GB5084-1992二级标准;怕严寒,喜温暖、湿润及阴凉环境,生长期年平均温度在18℃—21℃,一月份平均温度在8℃以上,冬季气温高于-3℃,无霜期在250—300d;年降水量在1000mm以上,空气相对湿度在80%以上,森林覆盖率60-70%。以在半阴半阳的地方,附生于布满苔藓植物的山岩石缝或多槽皮松的树上在金钗石斛的质量为佳。
赤水市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适宜金钗石斛的生长,其生态环境的主要特点如下:
不可复制的丹霞石资源。赤水市位于贵州西北部,地处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地形地貌复杂,有发育最完整、最具典1. 型性和代表性的丹霞地貌1300多平方公里,境内丹霞岩石含钾量高,且岩石、岩壁表面积多有腐殖质,保肥保水能力较强,十分适宜栽种赤水金钗石斛;
2. 独特的气候因子。赤水市气候特点是冬暖春早,夏季炎热多伏旱,全年日照少,初夏晚秋多阴雨,立体气候显著。赤水市年平均气温18.1℃,冬季气温0-3℃,无霜期350d,年平均日照时数1193h,年降雨量1195.7mm,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3%,全市森林覆盖率80.55%。
3. 独特的生态因子。赤水市的大气质量需达到GB3095-1996二级标准,土壤质量需达到GB15618-1995二级标准,灌溉水需达到GB5084-1992二级标准。

地域范围

赤水金钗石斛所在的地域范围是以贵州省赤水市农牧局《关于界定赤水金钗石斛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地域范围的函》(赤农牧函【2016】74号)规定的范围为准,包括贵州省赤水市旺隆镇、长期镇、官渡镇、长沙镇、葫市镇、天台镇、元厚镇、大同镇、复兴镇、丙安镇、白云乡、石堡乡、宝源乡、两河口镇现辖行政区,共计14个乡镇。地域范围的地理坐标是东经105°36′25″-106°14′56″,北纬28°15′02″-28°45′58″。

品质特性

1. 外在感观
【鲜品】赤水金钗石斛鲜条茎下部细长圆柱状,中部起逐渐膨大呈扁平圆柱状,上部逐渐收缩呈压扁状,顶端钝尖;长约20-40cm,直径0.4—1.5cm,节间长1-5cm;表面黄绿色,有纵纹,节明显,金黄色,节8节以上,由基部往顶端节间逐渐缩短,节上有膜质叶鞘,叶鞘灰白色;肉质,多汁,易折断。味清香,味苦、甘,嚼后有少渣。
【干品】赤水金钗石斛干条多回小弯曲条状或弯曲条状,无根头,无叶鞘;长15—30cm,直径0.4—0.6cm,节明显,黄褐色,节间长1—3cm;表面金黄色,有深纵沟,质硬而脆,断面较平坦而疏松,气味清香,味苦;无捶破,无霉坏,无杂质,无枯死杂草。
2. 内在品质
【鉴别】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扁平,外被鲜黄色角质层,基本组织细胞大小较悬殊,有壁孔,散在多数外韧型维管束,排成7-8圈,维管束外侧纤维束新月形或半圆形,其外侧薄壁细胞有的含类圆形硅质块,木质部有1-3个导管直径较大,含草酸钙针晶细胞多见于维管束旁。
【检查】水分,干石斛,不得过12.0%(附录Ⅸ H第一法);总灰分,干石斛,不得过5.0%(附录Ⅸ K)。
【含量测定】照气相色谱法(通则0521)测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石斛碱(C16H25NO2)不得少于0.45%。
3. 质量标准
【引用标准】中国药典(2015版一部)
【具体检测标准】
本品为兰科植物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的栽培品及其同属植物近似种的新鲜或干燥茎。全年均可采收,鲜用者除去根和泥沙;干用者采收后,除去杂质,用开水略烫或烘软,至叶鞘搓净,干燥。
【性状】呈扁圆柱形,长20-40厘米,直径0.4-0.6厘米,节间长2.5-3厘米,表面金黄色或黄中带绿色,有深纵沟,质硬而脆,断面较平坦而疏松。气微,味苦。
【鉴别】1. 本品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扁平,外被鲜黄色角质层。基本组织细胞大小较悬殊,有壁孔,散在多数外韧型维管束,排成7-8圈。维管束外侧纤维束新月形或半圆形,其外侧薄壁细胞有的含类圆形硅质块,木质部有1-3个导管直径较大。含草酸钙针晶细胞多见于维管束旁。2. 取本品(鲜品干燥后粉碎)粉末1g,加甲醇1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石斛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20μl、对照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博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丙酮(7: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碘化铋钾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水分,干石斛,不得过12.0%(附录Ⅸ H第一法);总灰分,干石斛,不得过5.0%(附录Ⅸ K)。
【含量测定】照气相色谱法(附录Ⅵ E)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试验】DB-1毛细管柱(100%二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相)(柱长为30m,内径为0.25mm,膜厚度为0.25μm),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80℃,以每分钟10℃的速度升温至250℃,理论板数按石斛碱峰计算应不低于10000。
【校正因子测定】取萘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50μg的溶液, 作为对照品溶液。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2ml,置5ml量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1ml,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吸取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计算校正因子。
【测定法】取本品(鲜品干燥后粉碎)粉末(过三号筛)约0.25g,精密称定,置圆底烧瓶中,精密加入0.05%甲酸的甲醇溶液25 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3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0.05%甲酸的甲醇溶液补足减少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ml,置5ml量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1ml,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吸取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石斛碱(C16H25NO2)不得少于0.4%。

生产方式

1. 品种范围
贵州省赤水市现辖行政区域范围内,在限定的种植区域范围内按照传统的仿野生栽培的兰科石斛属植物金钗石斛。
2. 产地要求
选择空气清新、没有污染,远离公路和工厂,海拔230—800m,岩石相对集中,石质松泡粗糙吸潮,石上有或能长苔藓,有阔叶树林地,遮阴率达到60%—70%,附近有水源,水质纯净的地域。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要求达到GB3095-1996国家标准,土壤条件要求达到GB1562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水质要求达到GB5084-19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3. 生产控制
【种源保证】每年4-5月,在赤水金钗石斛种源地选择健壮、无病虫的植株,用经75%酒精消毒的授粉工具进行人工自花授粉,并做好套袋处理,加强管理,待11月下旬,采集成熟的赤水金钗石斛蒴果,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生产组培苗,确保赤水金钗石斛种源纯正。
【栽种方法】采用线卡+腐熟牛粪浆+活苔藓盖根法,即将栽苗点局部的苔藓抠掉,再将苗的根须、基部贴于石面用线卡固定好,根系要自然伸展,固定好苗后,用适量腐熟牛粪加水按1:2 比例稀释成牛粪浆,用刷子将牛粪浆刷糊于根须周围,再用活的苔藓轻轻贴于植株根部和牛粪浆上。
【田间管理】
水分管理:主要依据基质与环境的温湿度情况而定,浇水标准以基质不干不涝,保持基质湿润为度,切忌淹水。浇水环境温度最好在30摄氏度以下,以免烧伤植株;浇水方法可管淋或喷雾。
肥料管理:定植时用牛粪浆刷于根部,早春和早秋发芽前施用分蘖肥,春芽发齐后施用壮苗肥,秋芽发齐后施用越冬肥。追肥选用600倍多元素复合肥,或1000倍磷酸二氢钾+沼液混合肥叶面喷施。按照多次少施,交替施用的原则进行。禁止使用城市垃圾、工业垃圾、医院垃圾和粪便;因施用某种肥料造成污染、或者影响生长和质量时,必须停止使用该肥料。
中耕除草:随时清除根际周边杂草。但在高温季节不宜除草,拔除杂草不要伤根。
光照管理:赤水金钗石斛郁蔽度在60-70%左右最合适,在春季和夏季,将树上过密的枝叶除去,以免过于遮阴,妨碍赤水金钗石斛接受适宜的光照和雨露。
病虫害防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原则,从安全、经济、有效的角度,因地制宜地综合运用农业、生物、物理的措施进行防治。禁止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和具有“三致”(致癌、致畸、致变异)毒性的农药。
4. 产后处理
【采收方法】每年的11月至次年2月,将二年生以上,叶片自然脱落的茎杆用剪刀从茎基部剪割下来,留下嫩的植株,让其继续生长,来年再采。
【运输储藏】选择无污染、清洁、干燥、无破损的包装材料将采割的赤水金钗石斛茎杆打包,运输工具应清洁无污染、干燥防潮、保持通风,运输过程要注意防雨,包装材料不能被淋湿,并严防虫卵和有毒物质污染;贮存时应该放在通风、干燥和避光的仓库贮藏,切忌受潮、受热;仓库要求地面整洁无缝隙、易清洁,有药材、防霉变、防串味措施,贮藏过程中,特别是梅雨季节,要经常检查,防药材虫害和变质,一旦发现虫害和变质,及时进行处理。

包装规范

赤水金钗石斛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可向赤水市现代高效农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申请使用“赤水金钗石斛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赤水市现代高效农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审查具备使用赤水金钗石斛农产品地理标志资质,按照生产经营年度与赤水市现代高效农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签订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协议,在协议中载明使用的数量、范围及相关的责任义务。由赤水市现代高效农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批准。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 农产品地理标志监督管理工作,定期对登记的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地域范围、标志使用等进行监督检查。

产品百科
赤水金钗石斛,贵州省赤水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金钗石斛药用价值很高,与冬虫夏草、人参、雪莲等名贵中草药齐名。赤水金钗石斛因其石斛碱含量高,味苦,药效最佳,被国际药用植物界称为“药界大熊猫”。赤水独特的气候和环境,使其成为金钗石斛生长的摇篮,已建成中国唯一的国家级金钗石斛生产基地,面积达8.4万亩,年产鲜品金钗石斛5000吨,占国内金钗石斛人工种植总面积的90%以上。
2006年03月23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赤水金钗石斛”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9年11月15日,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中文名
赤水金钗石斛
产地名称
贵州省赤水市
品质特点
茎微扁,中宽头窄,表面金黄
地理标志
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
批准文号
国家质检总局公告2006年第39号
批准时间
2006年03月23日

赤水金钗石斛产品特点

赤水金钗石斛品种特性

赤水金钗石斛,为中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又称“千年润、千年草”,为古代文献中记载的九大仙草之一,被国际药用植物界称为“药界大熊猫”。其茎呈微扁形,中部宽,两头窄;表面金黄色或绿黄色,具有光泽,形如古代人们用来绾住头发的半月形黄金发簪,故名“金钗”,在民间又称吊兰花。金钗石斛不仅具有药用价值,还具有观赏价值,属名贵兰花品种之一。
赤水金钗石斛赤水金钗石斛

赤水金钗石斛药用价值

赤水金钗石斛是赤水境内的道地药材,其主要药用成分是石斛碱,赤水金钗石斛的石斛碱含量优于其他产区,对心脑血管、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眼科等疾病有明显治疗作用,唐宋以来都是贡品。
石斛酒可祛风止痛,在《千金方衍义》和《外治秘要》中均有记载,石斛茶老少皆宜,不仅开胃健脾,而且还有清咽润嗓之功。煎汤、熬膏可治疗劳损虚弱,四肢羸疲,心中虚烦,食饮无味,肢节多痛,夜多盗汗,小便发赤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药膳进入农村百姓之家,用石斛与老鸭合煮,创造了“石斛鸭”菜肴,颇受人们的青睐。

赤水金钗石斛工艺特色

赤水金钗石斛主要采用的传统栽培工艺是:选种苗(连根拔起健壮的赤水金钗石斛原生苗)—分蔸(把种苗分成3—5株的小蔸)—栽种[根部紧贴树体或者石面,用混匀的稀泥+牛粪(1:4)将石斛苗固定在树体或者石面上—管理—采收。
在传统的加工工艺上,从采收茎枝到生产出初产品的全过程均是采用物理方法炮制,没有经过化学方法处理,保持了赤水金钗石斛的固有成分、原生性和地道性,确保了赤水金钗石斛产品质量的均一和稳定。也就是说,赤水金钗石斛的特殊品质也得益于传统的栽种技术和加工工艺。

赤水金钗石斛产地环境

贵州省赤水市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夏季炎热多伏旱,空气湿度大,雾多,全年日照相对较少,雨量充沛,冬季气温0—3℃以上,年均气温18.1℃,无霜期350天,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以上。赤水境内立体气候十分明显,自然条件优越,茂林修竹,溪流如网,为各种野生动植物(包括赤水金钗石斛在内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赤水地处四川盆地南缘,紧靠黔北大娄山北麓,杨子准地台西部,属四川台坳、四川盆地分区泸州小区,与四川为同一沉积湖盆。大娄山山脉尾部沿西北以三条山脊伸入市境,东南部重峦叠嶂,峡谷幽深,西北部丘陵起伏,河谷开阔平缓。美丽的赤水河及其352大小支流纵横全境,在海拔高度从1732米陡降至221米的地表上,形成数千条千姿百态魅力无限的瀑布群落。
赤水境内出露地层为侏罗纪白垩纪丹霞地貌,是贵州省内侏罗纪、白垩纪和新生代的第四系地层发育最好,出露最齐的地区。丹霞地貌系红砂岩层,结构疏松,含水量大,地表褶皱起伏剧烈,加之地表腐殖质厚,含钾量高,保肥保水能力强,非常适宜赤水金钗石斛的生长和种植。

赤水金钗石斛赤水金钗石斛

赤水金钗石斛历史渊源

石斛是中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唐代开元年间古籍《道藏》,将石斛、雪莲、人参、首乌、茯苓、苁蓉、灵芝、珍珠和冬虫夏草并称为“中华九大仙草”。
赤水因赤水河与长江流域相联,因而尽享黔、川、渝文化福祉,承接中华医药文化福荫。在赤水河流域黔、川、渝毗邻地区,民间群众自古以来对赤水金钗石斛颇多好评,将其誉为“人间仙草”。明清时期,赤水河流域及长江中游泸州重庆一带即有民谣称:“赤水中药首推石斛,黔北兰花(注:赤水金钗石斛又名吊兰花)标榜金钗,天地造化一棵仙草,治病养生长寿逍遥”。生动描述了名贵中药材——石斛的产地是在赤水,同时也表达了它是金钗的形状,用“首推”和“标榜”来概括赤水金钗石斛的价值和地位。
据《赤水县志》记载:赤水境内野生金钗石斛资源曾十分丰富,常年收购量在200—300吨之间,产品销往上海、北京、广东等地。由于石斛生长在岩缝中和寄生树上,繁殖能力低,发蔸慢,过去的成药采集是连蔸拔起,拔一蔸就少一蔸。自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市场需求量增加,无节制、无计划的采集使野生石斛资源受到毁灭性的破坏。到了90年代中期,赤水市野生石斛产量不到两吨。金钗石斛被列为国家珍稀濒危二级保护植物。
20世纪80年代初期,赤水市开展人工栽种石斛试点,传统栽培面积不到20公顷。
1997年,为了能使这一珍稀药材得以发展和壮大,赤水市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把金钗石斛列为赤水后续支柱产业。
199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复在赤水市建立“国家级石斛生产基地”,规划发展原生态石斛栽种面积2000公顷,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金钗石斛基地。
2006年3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赤水金钗石斛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赤水金钗石斛成为贵州省第一个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中药材产品,也是中国唯一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石斛品种。
2010年,赤水金钗石斛种植取得历史性突破,主要得益于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石斛产业前期投入较高,每公顷石斛需投入7万元左右,一般农户难以承受。对此,赤水市采取多形式、多渠道的资金投入,给予贴息贷款及种苗补助,并对种植大户给予奖励,由此形成一整套的奖励机制。同时,赤水市质监局与相关部门合作发布了《赤水金钗石斛标准》与《赤水金钗石斛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为石斛种植提供技术支持,使石斛在原生态环境中,从选种、栽植、管理到采收、加工等各个生产环节实施标准化管理,并达到速生、优质、高产的效果。
赤水金钗石斛赤水金钗石斛

赤水金钗石斛生产情况

2010年,赤水市石斛种植面积已达到1100公顷,每公顷产值在9万元/年左右,石斛的采收期在10年以上。
2011年,赤水已进入收获期的金钗石斛达到1500公顷,每公顷产值在10万元/年左右,石斛鲜品产值实现1.5亿元。
2015年,赤水市实现金钗石斛产业总产值6.6亿元。全市拥有金钗石斛商品生产基地7.1万亩,占国内金钗石斛人工种植面积的90%以上,是中国最大的国家级金钗石斛生产基地,投产面积3万亩,年产金钗石斛鲜品2000吨。有石斛加工企业10家,其中省级扶贫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1家,建立了金钗石斛“产、研、学”的示范基地,与浙江中医药大学等18家科研院所合作,自主研发金钗石斛饮片、浸膏、胶囊、养生茶、酒和醋等45个系列100多个产品。先后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项、省市级科技成果3项,省级著名商标3个。
赤水市金钗石斛示范园区赤水市金钗石斛示范园区

赤水金钗石斛产品荣誉

2006年03月23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赤水金钗石斛”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9年11月15日,赤水金钗石斛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赤水金钗石斛地理标志

赤水金钗石斛地域保护范围

赤水金钗石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贵州省遵义市人民政府《关于界定赤水金钗石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遵府函[2005]33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贵州省赤水市旺隆、长期、官渡、长沙、葫市、元厚、大同、复兴、丙安、白云、石堡、两河口等12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赤水金钗石斛质量技术要求

(一)种名
金钗石斛。赤水金钗石斛
赤水金钗石斛(7张)

(二)立地条件
野生或仿野生环境状态,海拔230至800米,pH值6.5至7.2,有机质含量1%至2%。
(三)栽培技术
1.种子采集与种苗选择:每年11月下旬在产地采集成熟的石斛蒴果,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生产组培苗。生产用种苗选择无病虫为害,健壮的野生苗或组培苗。
2.栽种时间:春季栽培时间为2月下旬至4月初;秋季栽培时间9月下旬至11月中旬。
3.田间管理:
(1)水肥管理:腐熟的农家肥1650千克/亩,石斛专用肥50千克/亩,石斛营养液400倍液;浇水以基质不干不涝,保持基质湿润为度。
(2)除草:随时清除根际周边杂草。但在高温季节不宜除草,拔除杂草不要伤根。
(四)采收与加工
1.采收:每年的11月下旬。主要采收叶片开始变黄脱落叶的两年生以上的茎枝。采收方法是用剪刀从茎基部将老植株剪割下来,留下嫩的植株,让其继续生长,来年再采。
2.加工:
鲜品:采收→除根去叶→储藏。
干品:采收→除根去叶→浸泡→揉搓→去膜质→晾干→烘烤(7至8成干)→发汗(变金黄色)→再次烘烤(全干)。赤水金钗石斛
赤水金钗石斛(9张)

(五)质量特色
1.感观特色:
(1)鲜品:根茎圆头状,略膨大;茎下部圆柱状,中部起呈压扁状,顶端钝尖;有时全体细长,近圆柱状或不明显的压扁状;叶鞘灰白色,膜质;总状花序,花1至4朵,白色而带淡紫红色;色泽由浅灰绿色、绿色至绿黄色。
(2)干品:多回小弯曲条状或弯曲条状,无根头,无叶鞘;具纵棱条及皱缩;色泽黄色。
2.理化指标:生物碱含量0.38%至0.58%,多糖含量1.50%至2.50%。

赤水金钗石斛专用标志使用

赤水金钗石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贵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赤水金钗石斛历史文化

赤水河船工长寿的秘密
“黄金水道”赤水河的船工们,长年累月生活状况极为艰辛,白天劳作,时而船板上奋力挥汗划桨,时而涉水中推船解除搁滩,时而纤道上负重拉纤行船,四季相煎;但有两件“宝物”相伴——船工号子和石斛茶汤。晚间风餐,一群苦命汉,两杯老白干,三碗乡间菜,四碗红薯饭,还是两件“宝物”相伴——船工号子和石斛茶汤。
然而,如此艰难的岁月蹉跎和劳作折磨,却有不少赤水河船工能安享“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寿福,有的还活到八九十岁。这其中的秘密有人分析了:长年劳累加长期饮酒使得肝胆脾肾俱伤,船工号子和白酒,可以使劳累得以缓解,但终归解决不了根本,还让人口干舌澡、嗓枯津竭。而石斛茶汤一喝,清嗓润喉,生津止渴,提神醒目,浑身舒爽。这东西在赤水可谓遍野皆有,只要肯花功夫,不用花钱,对于船工们,再合适不过了。难怪他们的船上、家中,总是备有此物。
看来,真正的“宝物”,就是赤水金钗石斛!
民间传说
相传,在2000多年前,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唯恐一日西去,千秋万代基业落入他人之手,故广招天下术士探求长生不老之药。其身边有一术士叫徐福,一日梦中去到一座仙雾缭绕、长满奇花异草的大山,红色山崖峭壁上,镌有“紫楹仙姝”四字,一丛丛开着紫红色花朵的无名草,在山间云雾中时隐时现,徐福看傻了眼,伸手去摘,被从天而降的蛟龙怒斥:“大胆狂徒,此乃天下第一至阴至纯之宝物,食之可起死回生,长生不老,岂是尔等可享之?”徐福顿时吓的魂飞魄散,转身拔腿狂奔,一不小心,跌入万丈深渊……霎时惊醒,全身大汗淋漓。秦始皇得知徐福奇梦后大悦,立即颁旨令徐福带三千童男童女前往务地寻找红色山崖上的“紫楹仙姝”。
徐福经过十多年的艰辛,寻遍了大江南北,终于在一处山峰挺秀、沟壑纵横、丛林密布、古藤缠绕、终日云蒸霞蔚的红色悬崖峭壁之上,找到了梦中仙草,即命随行童男童女试用后,个个容光焕发、眉清目秀、精神抖擞,徐福认为此药一定能使秦始皇长生不老,于是,开始大量采摘,并且发现了此物虽经长期贮存而不易腐烂的神奇之处,遂以此物为主料炼出不老金丹,献给秦始皇长期服用。
从此以后,石斛“长寿仙草”的美誉迅速传开,历代皇宫贵族都视石斛为治病仙药,长寿良方,作为贡品向民间索取。
后经考证,徐福梦中所见“紫楹仙姝”,就是后世的滋阴极品野生石斛,“紫楹仙姝”就是“滋阴仙草”之意,而那片到处长满奇花异草的红色山崖所在之地,就是神秘的赤水。
人物故事
在清同治元年(1862年),太平军失利,撤出京城,各部率兵,四处逃离。石达开率部辗转来到赤水,在赤水境内转战两个多月,无数次与清军团练展开激战。太平军长途跋涉行军作战来到异地,水土不服加上战斗频繁,官兵们经常发生头痛脑热和心速加快,使战斗力急剧下降。石达开焦急万分,四处询医问药中,得知赤水生长有一种神奇之药——石斛(吊兰花),惊喜万分,立即下令大量采摘、大锅熬煮,供官兵服用后,病情缓解,精神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