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土壤地貌
全县可耕地面积54.25万亩,人均耕地近4.5亩,全县耕地土壤类型分为五个土类(山地草甸土、山地棕壤、褐土、草甸土、水稻土),主要土类为褐土,占总面积的84.32%,分布于海拔900—2000米的低山丘陵地区和河谷平川区。按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繁峙县土壤总的特点是“缺磷少氮钾有余”,全县耕地养份状况是有机质1.62-3.23%、全氮0.68-0.74%、有效磷0.056%、速效钾3-4.6毫克/100克,属二级以上耕地,非常适宜黍子生长。
繁峙县地处黄土丘陵区,境内山峦重叠,丘陵起伏,东、南、北三面环山,滹沱河由东向西贯穿全县河谷中部流向代县,中部狭长的河流谷地为忻定盆地北部边缘的一部分,全县地势由西向东逐渐增高,平均海拔1000米,最高海拔3058米,最低700米。全县整个大地呈弯弓形状。境内地形大致可分为三类:河谷平川区(占全县总面积的11.91%)、丘陵区(占全县总面积的24.55%)、石山区(占全县总面积的63.54%)。全县总的地貌特点是平川少,山地丘陵多(占全县国土面积的88.09%),地形地貌复杂。
2. 水文情况:
全县共有两大河流:滹沱河和青洋河。滹沱河是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县境东部的太戏山下,向西流入代县,境内全长约80公里,有大小支流15条;青洋河是大清河水系最上游的支流之一,由神堂堡乡向东南流入河北省阜平县。滹沱河和青洋河以及滹沱河支流峨河是长流水河流,其他河是季节性河流。县内滹沱河阶地为极富水区,两边山沟沟谷出口处的洪积扇地带为富水区,山前丘陵区为中等富水区。地下水静位储量25.79亿立方米/年,调节储量1.08亿立方米/年,动储量3.12亿立方米/年,开采储量4.2亿立方米/年,最大控制深度100-172.17米。各类地下水质优良,属轻碳酸钙镁型水质,非常适合饮用与灌溉,优质丰富的地下水资源非常有利于黍子的生长。
3. 气候情况:
繁峙县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一年四季分明,春季干旱、低温、风大,夏季高温、多雨、日照长,秋季少雨、天高晴爽,冬季寒冷、少雪、多风。各地年平均气温为5.4℃-9.8℃,全年平均降水量为350-1000毫米,无霜期为90—160天。一月最冷,平均气温0— -4.7℃,七月最热,平均气温24℃—27.4℃,10℃以上的年平均积温2091.5— 3455.1℃。历年平均日照总时数为2906.5小时,最多年可达3153.2小时,最少年为2527.1小时,作物生长季节4-9月份平均日照1588.3小时。年太阳总辐射能为144.3千卡/厘米2,比相邻的五台县、代县分别多11.4和3.2千卡/厘米2,分别比北京、长江中下游一带多9.3和29.3千卡/厘米2。气候以风大、低温、降水变率大,春旱年份多,无霜期短为主要特点,总之气候凉爽、降雨集中、西北风长年不断、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这样的气候条件正好符合黍子的生长发育。
繁峙县位于晋北东部。东与灵丘交界、西与代县接壤,南与五台县和河北省阜平县相连,北与应县和浑源为邻。繁峙黄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包括繁峙县境内繁城镇、下茹越乡、杏园乡、集义庄乡、光裕堡乡、砂河镇等6个乡镇149个村。东至砂河镇上角峪村,西至繁城镇西魏村,北至下茹越苏孟庄村,南至杏园乡公主村,东经113°11′—113°38′,北纬39°08′—39°18′。近几年黍子年种植面积保持在5260公顷以上,年总产7100吨。
1. 外在感官特征:
新鲜黄米呈金黄色,米粒均匀团圆,黄米蒸熟后、黄米磨面做成的糕口
感软筋,味道清香。
2. 内在品质指标:
繁峙黄米蛋白质含量在11.5%–13%之间,直链淀粉含量在1.6%–2.3%之间,锌(Zn)含量在16.35mg/kg—27.73 mg/kg之间。
3. 安全要求
繁峙黄米产品符合无公害食品NY5305-2005粟米类产品产地环境条件,以及GB4285农药安全使用准则等相关标准和要求。
1. 整地:秋收后及时深耕,深度15cm以上,春季地表化冻4-8厘米时顶凌耙耱,随后磙地镇压。
2. 施足底肥:每亩施1000-1500公斤腐熟农家肥,化肥9-11公斤(其中纯N5.3-6.5,P2O53.7-4.5公斤)作为基肥。
3. 选茬口:选择豆类、薯类、玉米等茬口进行3年以上轮作。
4. 选种:选择晋黍3号、4号等相同品质特点,抗性和产量性状优的品种。
5. 种子处理:播种前种子用清水漂洗,清除秕粒杂质,晾干后用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按照种子重量0.4%干拌,防治黍子丝黑穗病。
6. 下种:播种期为5月20日-6月20日,播种方法采用耧播,行距20-25cm,播种量每亩1-1.5kg,深度4—5cm,播种后整压。播种后遇雨,雨后用轻耙及时耙地破除板结。
7. 中耕除草:生育期间中耕2-3次,第一次在3-4片叶时进行,结合间苗中耕5-6厘米深,彻底清除杂草;10-15天后进行第二次中耕,深8-10厘米,锄尽行株间的杂草及野黍子,并进行适当培土;第三次中耕在抽穗前进行,深2-3厘米,根据田间杂草和土壤情况灵活掌握。
8. 分次追肥:黍子生育期间追肥1-2次,第一次在分蘖至拔节期进行,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第二次在抽穗前,每亩追施尿素6-10公斤。
9. 及时收获;9月下旬,上部籽粒完全成熟,下部籽粒开始变黄时,及时收获,收获后晒干至水分低于13%时,防潮防虫储存,储存期1年。
10. 加工。根据销售情况去壳加工为黄米,加工为黄米后及时销售食用,储存期3个月。
地域范围内的繁峙黄米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繁峙黄米的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按规定生产和使用标志,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繁峙黄米”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结合标注形式。
- 中文名
- 繁峙黄米
- 产地名称
- 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
- 品质特点
- 口感软筋,味道清香
- 地理标志
- 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 批准文号
- 国家农业部2017年第2520号公告
- 批准时间
- 2017年4月20日
繁峙黄米产品特点
繁峙黄米品质特性
繁峙黄米药用价值
繁峙黄米产地环境
繁峙黄米土壤地貌
繁峙黄米水文情况
繁峙黄米气候情况
繁峙黄米历史渊源
繁峙黄米生产情况
繁峙黄米产品荣誉
繁峙黄米地理标志
繁峙黄米地域保护范围
繁峙黄米质量技术要求
-
安全要求
-
特定生产方式
-
包装标识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