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泗贻贝

嵊泗县贻贝行业协会 【管理

原产地浙江

– 产地市县: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
– 产品大类:水产业类
– 产地小类:水产动物类
– 地标证书编号:AGI02867
– 地标认证时间:2020
– 品质特点:个大、鲜嫩、肉肥、出肉率高
– 地理标志分类: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
– 地标批准文号:国家质检总局公告2012年第88号
– 地标批准时间:2012年06月08日
地域范围

舟山市嵊泗县所辖菜园镇、嵊山镇、枸杞乡、花鸟乡共计4个乡(镇)17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22°33′30″~122°53′12″,北纬30°36′56″~30°52′00″

包装规范

暂缺

产品百科
嵊泗贻贝,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嵊泗贻贝舟山方言称之为“淡菜”,别名海红(东海夫人)、红蛤、壳菜。嵊泗县嵊泗县海域环境优越,水质肥沃,饵料丰富,温度适中,利于海洋生物栖息,为嵊泗贻贝提供优良的生长环境,被农业部划为一类贝类生产区,嵊泗人采集野生贻贝供人类使用、交易有悠久的历史,所产贻贝具有个大、鲜嫩、肉肥、出肉率高、营养丰富、无污染等特点,为海鲜中的佳品。
2012年06月08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嵊泗贻贝”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中文名
嵊泗贻贝
产地名称
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
品质特点
个大、鲜嫩、肉肥、出肉率高
地理标志
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
批准文号
国家质检总局公告2012年第88号
批准时间
2012年06月08日

嵊泗贻贝产品特点

贻贝俗称淡菜,也叫海红(东海夫人),是大众化的海鲜品,营养价值高,并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素有“海中鸡蛋”之称。嵊泗所产贻贝具有个大、鲜嫩、肉肥、出肉率高、营养丰富、无污染等特点,为海鲜中的佳品。

嵊泗贻贝嵊泗贻贝

嵊泗贻贝产地环境

嵊泗县又称嵊泗列岛,位于杭州湾以东、长江口东南,即北纬30°24′—31°04′、东经121°30′—123°25′之间,是浙江省最东部,舟山群岛最北部的一个海岛县,全县海域面积8738平方公里,陆域面积86平方公里,是一个典型的海洋大县,陆域小县。海陆总面积8824平方千米,其中陆域面积86平方千米,海域面积8738平方千米,分别占总面积的0.97%和99.03%,故有“一分岛礁九九海”之说。
嵊泗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光照充足,温差较小。春季多海雾,夏季多气旋,秋季较干燥,冬季有霜冻。降水量春夏多于秋冬。嵊泗县海域环境优越,水质肥沃,饵料丰富,温度适中,利于海洋生物栖息,为嵊泗贻贝提供了优良的生长环境,被农业部划为一类贝类生产区。渔业资源得渔独丰,嵊泗是中国十大重点渔业县之一,地处著名的舟山渔场中心,水产品资源丰富,被称为“东海鱼仓”和“海上牧场”,盛产带鱼、大小黄鱼、墨鱼、鳗鱼、鳓鱼和蟹、虾、贝、藻等500多种海洋生物,拥有浙江省最大的贻贝产业化基地和深水网箱养殖基地,是宁波、上海及长三角地区鲜活水产品供应基地。

嵊泗贻贝历史渊源

嵊泗贻贝产于浙江省嵊泗县。贻贝,舟山方言称之为“淡菜”,别名海红(东海夫人)、红蛤、壳菜,据考证,采集野生贻贝供人类使用、交易,在嵊泗已有悠久的历史。先民究竟是如何开始在嵊泗诸岛上采贻贝的,虽然无明确史料可引述,但在当地,一直流传着一则“贻贝和岛猴”的传说,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嵊泗贻贝生长和利用的原始状况。
到唐朝时,嵊泗贻贝制成的贻贝干就因质量上乘,被时称翁山县的舟山官府选作进贡朝廷的御供珍品,呈送京城,史称“贡干”,历代不衰。
明代,嵊山、壁下山(即陈钱山、下巴山)等诸岛上的贻贝采获已具相当规模。据明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著名的抗倭儒将郑若曾所著《酬海图编》之“御海洋”一节文中所述,“曾尝亲至海上而知之。向来定海、奉象一带,贫民以海为生,荡小舟至陈钱、下巴山取壳肉、紫菜者,不啻万计。”由此可见当时嵊山诸岛上采获“壳肉”即壳菜——贻贝的规模之盛大。同时,这些来自镇海、奉化、象山等地的沿海渔民把经过加工的嵊泗贻贝干带回了浙东沿海大陆乃至更远的杭州和江西、江苏、福建一带销售,使得嵊泗贻贝的清香远飘四方。
1973年,嵊泗贻贝开始人工养殖,逐渐发展为支柱性产业。
2008年,嵊泗县启动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2009年被列入省计划、2010年被列入国家计划)。
嵊泗县贻贝养殖开始以来,一直采用从大连引进的紫贻贝苗种,品种单一、苗种供应质量和数量不稳定,养殖效益不高,产业发展安全性差,一直制约着该县贻贝产业的发展。而该县自然分布的厚壳贻贝市场价格是紫贻贝的3倍多,但天然野生苗种数量少,人工育苗技术一直难以突破,未能大面积推广。
2007年开始,嵊泗县聘请大连水产大学、浙江海洋学院、舟山海洋水产研究所的专家与本地技术人员、育苗企业组成多个联合攻关小组,开展厚壳贻贝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攻关。历经3年,于2009年以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原总工程师倪梦麟为首的攻关小组率先取得突破,相继在海区保苗、分苗试养等诸个环节获得成功。当年育得优质苗种7亿多粒,供给广大养殖户,使厚壳贻贝从原先的零星散养一下发展到5000万亩,占养殖总面积的25%左右。

嵊泗贻贝嵊泗贻贝

嵊泗贻贝生产情况

2010年,嵊泗县贻贝养殖面积为24165亩,产量78786吨,产值14942万元。
2011年贻贝养殖在受“梅花”台风袭击,遭受重大损失,养殖面积和总产量有所下降的情况下,依靠科技进步,养殖贻贝平均亩产仍达5120千克、平均亩产值8806元,较项目实施前2007年分别增加2340千克、5106元。出口贻贝3000吨,创汇600万美元。
2012年,嵊泗辖区贻贝的出口量占了中国总量的一半以上,年加工出口量稳定在3000吨左右,养殖面积已超过2万亩,产量近8万吨左右。共有12家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贻贝加工企业,其中,省级农业科技型8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县级龙头企业5家。通过ISO9000认证的4家,通过HACCP认证的有3家。取得食品出口卫生注册的有7家,其中3家企业的产品获省级名牌称号。

嵊泗贻贝产品荣誉

2008年,嵊泗县的养殖贻贝和贻贝养殖基地分别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产品”和“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
2010年,嵊泗县被中国渔业协会命名为“中国贻贝之乡”。同时,被国家环保部命名为国家级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同年,嵊泗贻贝获“浙江渔业博览会”优质产品奖。
2012年06月08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嵊泗贻贝”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嵊泗贻贝嵊泗贻贝

嵊泗贻贝地理标志

嵊泗贻贝地域保护范围

嵊泗贻贝产地范围为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现辖行政区域内的海域,东经121°30′至123°25′,北纬30°24′至31°04′。

嵊泗贻贝质量技术要求

一、种源
厚壳贻贝、紫贻贝。
二、养殖海域环境条件
一类自然海域贝类生产区,海地平坦,地质为泥底,海流流速≥1.5米/秒,水温5℃至28℃,盐度22‰至32‰,pH值7.8至8.3。水深在低潮线以下5米至10米。浮游生物量达到400毫克/立方米。
三、养殖嵊泗贻贝
嵊泗贻贝(8张)

1.苗种:采集于产地范围内的自然海区。
2.养殖方式:筏式养殖,浮筏依水深高、中、矮排列,与主潮流或主风力方向成5°至10°角,间距3.5米至4米。
(1)包苗:先铺上网片,从头到尾撒上一行贝苗,放上养殖绳后边缝边搁苗,包苗密度700个/米至1000个/米。
(2)海上挂养:吊绳间距50厘米至70厘米。
(3)放养管理:日常巡海,及时增加浮子,勤查勤换磨损断股吊绳。
3.收获:
(1)收获时间:厚壳贻贝:全年;紫贻贝:5至8月份。
(2)收获规格:厚壳贻贝:壳长≥8厘米;紫贻贝:壳长≥4厘米。
四、加工
1.冻贻贝加工流程:贻贝摘取→壳体清洗→蒸煮→剥壳、去足丝→肉体清洗→单冻→速冻→包装→冷藏。
2.干贻贝加工流程:贻贝摘取→壳体清洗→蒸煮→剥壳、去足丝→肉体清洗→干燥→包装→冷藏。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品种
产品形态
外观
口感
厚壳贻贝
活体
肉质部分呈洁白、杏黄或桔红,体形饱满,色泽诱人,个体长度:8厘米—12厘米。
肉质紧密厚实,具嚼劲。
冻品
冰衣良好无干耗,具有冻品特殊色泽,个体长度:5厘米—9厘米。
肉质致密,水煮后有弹性,不松散,仍带有贻贝固有的鲜味和口感。
干品
肉质部分呈桔红或褐红色,体型饱满,个体长度:3厘米—4厘米。
肉质极为紧密,极具嚼劲。
紫贻贝
活体
肉质部分以洁白、杏黄居多,体形饱满,色泽明亮,个体长度:4厘米—8厘米。
肉质细密,口感滑嫩。
冻品
冰衣良好无干耗,具有冻品特殊色泽,个体长度:2厘米—4厘米。
肉质紧密,水煮后口感滑嫩有弹性。
干品
肉质部分呈桔红或褐红色,体型饱满,个体长度:1.5厘米—3厘米。
肉质紧密,有嚼劲。
2.理化指标:
品种
产品形态
蛋白质
脂肪
厚壳贻贝
活体
≥10%
≤2.5%
冻品
≥11%
≤5%
干品
≥45%
≤10%
紫贻贝
活体
≥9%
≤2.5%
冻品
≥10%
≤5%
干品
≥40%
≤10%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嵊泗贻贝专用标志使用

嵊泗贻贝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嵊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审核,报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嵊泗贻贝的法定检测机构由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