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东魁杨梅

台州市黄岩区果树技术推广总站 【管理

原产地浙江

– 产地市县: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
– 产品大类:种植业类
– 产地小类:果品类
– 地标证书编号:AGI02271
– 地标认证时间:2018
– 品质特点:肉柱饱满,细嫩多汁
– 地理标志分类: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 地标批准文号:国家农业部第2651号公告
– 地标批准时间:2018年2月12日
生态环境

(一)地形地貌
黄岩区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地域总面积988平方公里,地貌结构可概括为“七山一水两分田”,区内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括苍、雁荡两山脉所绵亘,前者居区之西北,后者居区之西南,均作东北—西南走向,海拔1000米左右,成中—低山地。地势自西向东逐渐倾低,大致有1000米、500米、200米三个显著高程的山地面。区境东南部为海积平原,海拔2-4米。平原之内,地势低平,河网密布,系“温黄平原”的一部分。
(二)气候特征
黄岩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1℃,极端最低气温-6.8℃,年平均降雨量1676毫米,无霜期260多天,日照时数2000小时左右,有效积温5300℃~5500℃,非常适合黄岩东魁杨梅的生产。
(三)土壤特点
黄岩山地资源丰富,土壤以砂性红黄壤或黄壤为主,土层深厚,土壤偏酸性,pH值4.5~5.5,通透性良好,有机质含量10-30克/千克。
(四)水文情况
黄岩境内主要有永宁江水系和金清水系,山区水资源丰富,已建成水库26座,其中长潭水库是浙江省第三大水库。总有效库容77376万立方米,可供农业灌溉库容为24624万立方米,水库灌溉水质均为Ⅰ~Ⅱ类,常年水源充足。

地域范围

台州市黄岩区所辖江口街道、东城街道、南城街道、西城街道、北城街道、新前街道、澄江街道、高桥街道、院桥镇、沙埠镇、头陀镇、北洋镇、宁溪镇、上垟乡、平田乡、茅畲乡、屿头乡、上郑乡、富山乡共计19个乡镇(街道)403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21°04′13″~121°19′46″,北纬28°31′43″~28°42′08″

品质特性

1. 感官品质特征:黄岩东魁杨梅果大,呈圆球形,平均单果重25克;色泽深红色至紫黑色,有光泽;肉柱饱满,细嫩多汁,甜酸适口,风味独特。
2. 理化品质特征:果实单果重≥20g,可食率≥9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5%,总酸≤10g/kg,总糖≥9g/100g,矢车菊素≥50mg/kg。
3. 质量安全规定:质量安全符合GB 2762 、GB 2763的有关规定要求。

生产方式

(一)产地选择
黄岩东魁杨梅宜选择生态环境良好的低山缓坡种植,要求土壤通透性好,中性偏酸,空气、土壤、水等生产环境须符合无公害水果生产要求。
(二)品种选择:东魁。
(三)生产控制:黄岩东魁杨梅种植有其特定的生产和技术要求,必须对杨梅栽培管理及采收分级等环节进行全程控制。
4. 病虫害综合防控: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总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因时、因地制宜,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尽量减少化学防治,安全、经济、有效地控制病虫害。
农业防治措施:加强培育管理,健壮树势;清洁果园、及时清除病虫危害的枯枝、落叶、减少病虫源;合理修剪,创造有利于杨梅生长,不利于病虫发生的环境条件。
物理防治措施:每30亩挂杀虫灯1盏,诱杀蛾类、金龟子等害虫;人工捕杀尺蠖、蓑蛾类幼虫、卵块和虫茧;在5月上中旬用40目的防虫网全树覆盖阻隔果蝇,或用按香蕉:糖:醋:黄酒:敌百虫:水=20:2:1:1:1:2的比例配制诱饵诱杀果蝇。
生物防治: 应用生物源农药如BT等杀虫剂防治鳞翅目害虫。 保护和利用瓢虫、寄生蜂、食蚜蝇等天敌,发挥生物防治作用,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科学合理用药:在11月中旬至翌年2月,用3-5波美度石硫合剂进行冬季清园,减少病虫基数。病虫防控重点是果蝇和白腐病,农药选用依据《浙江省杨梅主要病虫害防治用药建议》的推荐农药,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
4. 采收分级:
1. 采收:分批采收成熟果,即果实色泽达到深红色或微紫色,不采未熟果实。采摘时间宜在清晨或傍晚,下雨或雨后初晴不宜采收;采前洗手、剪平指甲,以免刺伤果实,轻采轻放,避免果实压伤。
2. 分级:采后果实进行人工筛选分级和包装。果面应清洁,无外物污染,具有该品种成熟时色泽和形状,果肉丰满。

包装规范

按照农业部关于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的有关规定,对黄岩东魁杨梅地理标志的使用做如下规定,凡在标志地域范围内生产经营的东魁杨梅,并按照黄岩东魁杨梅生产控制技术规范种植的基地(户),在产品和包装上使用黄岩东魁杨梅地理标志,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签订相关合同,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标志使用,统一采用产品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

产品百科
黄岩东魁杨梅,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黄岩区是浙江省杨梅重要产地之一,更是东魁杨梅的始祖地,是中国唯一的“中国优质杨梅之乡”。20世纪50年代末,东魁杨梅在黄岩江口街道东岙村被发现。1979年,黄岩区取黄岩东岙杨梅为杨梅魁首之意,把它定名为“东魁”,并单独列为一个品种。黄岩东魁杨梅果大,呈圆球形,平均单果重25克;色泽深红色至紫黑色,有光泽;肉柱饱满,细嫩多汁,甜酸适口,风味独特。
2018年2月1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黄岩东魁杨梅”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中文名
黄岩东魁杨梅
产地名称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
品质特点
肉柱饱满,细嫩多汁
地理标志
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批准文号
国家农业部第2651号公告
批准时间
2018年2月12日

黄岩东魁杨梅产品特点

黄岩东魁杨梅品质特性

黄岩东魁杨梅果大,呈圆球形,平均单果重25克;色泽深红色至紫黑色,有光泽;肉柱饱满,细嫩多汁,甜酸适口,风味独特。

黄岩东魁杨梅营养价值

黄岩东魁杨梅,果实单果重≥20克,可食率≥9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5%,总酸≤10克/千克,总糖≥9克/100克,矢车菊素≥50毫克/千克。

黄岩东魁杨梅黄岩东魁杨梅

黄岩东魁杨梅产地环境

黄岩东魁杨梅地形地貌

黄岩东魁杨梅黄岩东魁杨梅

黄岩区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地域总面积988平方公里,地貌结构可概括为“七山一水两分田”,区内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括苍、雁荡两山脉所绵亘,前者居区之西北,后者居区之西南,均作东北—西南走向,海拔1000米左右,成中—低山地。地势自西向东逐渐倾低,大致有1000米、500米、200米三个显著高程的山地面。区境东南部为海积平原,海拔2-4米。平原之内,地势低平,河网密布,系“温黄平原”的一部分。

黄岩东魁杨梅气候特征

黄岩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1℃,极端最低气温-6.8℃,年平均降雨量1676毫米,无霜期260多天,日照时数2000小时左右,有效积温5300℃-5500℃,非常适合黄岩东魁杨梅的生产。

黄岩东魁杨梅土壤特点

黄岩区山地资源丰富,土壤以砂性红黄壤或黄壤为主,土层深厚,土壤偏酸性,pH值4.5-5.5,通透性良好,有机质含量10-30克/千克。

黄岩东魁杨梅水文情况

黄岩区境内主要有永宁江水系和金清水系,山区水资源丰富,已建成水库26座,其中长潭水库是浙江省第三大水库。总有效库容77376万立方米,可供农业灌溉库容为24624万立方米,水库灌溉水质均为Ⅰ-Ⅱ类,常年水源充足。

黄岩东魁杨梅黄岩东魁杨梅

黄岩东魁杨梅历史渊源

黄岩区是浙江省杨梅重要产地之一,更是东魁杨梅的始祖地,是中国唯一的“中国优质杨梅之乡”。
20世纪50年代末,东魁杨梅在黄岩江口街道东岙村被发现。
1979年,黄岩区取黄岩东岙杨梅为杨梅魁首之意,把它定名为“东魁”,并单独列为一个品种。
2018,全国杨梅产业发展研讨会暨黄岩东魁杨梅开采仪式在黄岩区南城街道药山村举行。

黄岩东魁杨梅黄岩东魁杨梅

黄岩东魁杨梅生产情况

2017年,黄岩区有杨梅种植面积4760公顷,年产量4万多吨,保护区域面积10000公顷。
2018年,台州市有杨梅主栽品种6个、栽培面积44.2万亩、产量25.9万吨、产值20亿元。

黄岩东魁杨梅黄岩东魁杨梅

黄岩东魁杨梅产品荣誉

2018年2月1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黄岩东魁杨梅”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黄岩东魁杨梅黄岩东魁杨梅

黄岩东魁杨梅地理标志

黄岩东魁杨梅地域保护范围

黄岩东魁杨梅的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台州市黄岩区所辖江口街道、东城街道、南城街道、西城街道、北城街道、新前街道、澄江街道、高桥街道、院桥镇、沙埠镇、头陀镇、北洋镇、宁溪镇、上垟乡、平田乡、茅畲乡、屿头乡、上郑乡、富山乡共计19个乡镇(街道)403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21°04′13″-121°19′46″,北纬28°31′43″-28°42′08″。

黄岩东魁杨梅质量技术要求

  • 特定生产方式
(一)产地选择
黄岩东魁杨梅宜选择生态环境良好的低山缓坡种植,要求土壤通透性好,中性偏酸,空气、土壤、水等生产环境须符合无公害水果生产要求。
(二)品种选择:东魁。
(三)生产控制:黄岩东魁杨梅种植有其特定的生产和技术要求,必须对杨梅栽培管理及采收分级等环节进行全程控制。
1、苗木要求:以1年生嫁接苗为好,质量应符合下表。
黄岩东魁杨梅苗木质量标准
级别
干粗(厘米)
苗高(厘米)
根系
检疫性病虫害
一级
≥0.6
≥40
发达
二级
≥0.5
≥30
较发达
注:干粗指苗木嫁接口以上抽生的新梢基部3厘米处干直径。
苗高指苗木嫁接口至植株顶芽的长度。
2、苗木定植
以2月中旬-3月下旬春植为主,亩栽25-30株;定植穴(长宽深)0.8米×0.8米×0.6米,每穴施入堆肥25千克,或厩肥12千克-15千克,或饼肥1千克-2千克。
3、栽培管理
(1)土肥水管理:幼龄树以促为主,每年3月-7月追肥4-5次,薄肥勤施,施肥量随着树冠扩大逐年增多;成年结果树以促进结果、提高品质为主,看树施肥,培养中庸树势,一年施肥3次,分别为花前肥,株施焦泥灰(15-20)千克或硫酸钾(0.5-1.0)千克,树势弱的加施尿素0.25千克;采后肥,株施草木灰或堆肥或腐熟栏肥或饼肥2千克加焦泥灰10千克或硫酸钾复合肥(0.5-1.0)千克(树势强结果少的可不施);壮果肥,4月下旬至5月上旬,株施硫酸钾1千克左右。同时注意喷施硼、锌、钼等微量元素。土壤管理采用自然生草法,冬季结合翻土,清除灌木和多年草本植物后,一年生草本植物任其自然生长,仅在采收前割倒覆盖,以便采收。
(2)树体管理
幼树整形:采用自然开心形。树冠3米以下,定干高度15厘米-25厘米,主枝3个-4个,主枝与主干的角度45º以上。主枝上配备不同方位的副主枝3个-4个,副主枝上培养结果枝群。
结果期修剪:初结果树继续培养开心形树冠,适量结果,使营养枝、结果枝分布合理。适当疏删过密枝、直立枝,通过控制枝梢调节生长与结果的关系。盛果期应保持树体生长与结果相对平衡,树冠开张,枝梢生长健壮,通风透光良好,防止树冠内和株间枝梢交叉,继续保持开心形树冠。
衰老期修剪:逐年对主枝或副主枝适当短截,更新结果枝群,恢复树势,延长结果年限。
整形修剪时间:休眠期修剪时间主要在11月至次年3月,生长期修剪时间4月至7月,主要在采后修剪。
(3)花果调控:春季萌芽前对多花树进行适度修剪,疏除过密、过弱的花枝,以减少花量,促发抽生春梢,确保适量挂果;少花树则在开花前后喷硼、磷、钾混合液保花保果,并疏除树冠中上部部分春梢保果;疏果在果实生理落果结束后进行,在果实迅速膨大期前完成,一般分(2-3)次。先疏除病虫果、畸形果、小果,后按结果枝粗壮长度合理留果,长结果枝(15厘米以上)留(3-4)果,中果枝5厘米-15厘米留(2-3)果,短果枝留1果。
(4)病虫害综合防控: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总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因时、因地制宜,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尽量减少化学防治,安全、经济、有效地控制病虫害。
农业防治措施:加强培育管理,健壮树势;清洁果园、及时清除病虫危害的枯枝、落叶、减少病虫源;合理修剪,创造有利于杨梅生长,不利于病虫发生的环境条件。
物理防治措施:每30亩挂杀虫灯1盏,诱杀蛾类、金龟子等害虫;人工捕杀尺蠖、蓑蛾类幼虫、卵块和虫茧;在5月上中旬用40目的防虫网全树覆盖阻隔果蝇,或用按香蕉:糖:醋:黄酒:敌百虫:水=20:2:1:1:1:2的比例配制诱饵诱杀果蝇。
生物防治:应用生物源农药如BT等杀虫剂防治鳞翅目害虫。保护和利用瓢虫、寄生蜂、食蚜蝇等天敌,发挥生物防治作用,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科学合理用药:在11月中旬至翌年2月,用3-5波美度石硫合剂进行冬季清园,减少病虫基数。病虫防控重点是果蝇和白腐病,农药选用依据《浙江省杨梅主要病虫害防治用药建议》的推荐农药,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
4、采收分级:
(1)采收:分批采收成熟果,即果实色泽达到深红色或微紫色,不采未熟果实。采摘时间宜在清晨或傍晚,下雨或雨后初晴不宜采收;采前洗手、剪平指甲,以免刺伤果实,轻采轻放,避免果实压伤。
(2)分级:采后果实进行人工筛选分级和包装。果面应清洁,无外物污染,具有该品种成熟时色泽和形状,果肉丰满。
  • 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质量安全符合GB2762-2017 GB 2762-20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1-20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百草枯等43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的有关规定要求。

黄岩东魁杨梅专用标志使用

按照农业部关于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的有关规定,对黄岩东魁杨梅地理标志的使用做如下规定,凡在标志地域范围内生产经营的东魁杨梅,并按照黄岩东魁杨梅生产控制技术规范种植的基地(户),在产品和包装上使用黄岩东魁杨梅地理标志,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签订相关合同,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标志使用,统一采用产品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