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璧龙眼原产于泉州市鲤城区开元寺,已有700多年历史,目前是福建省最优良的鲜食加工兼用的大果优良品种,是重点推广的良种,1992年获中国首届农业博览会金奖。东璧龙眼果穗长约24厘米,每穗果实34~42粒。果实扁圆形,果顶圆,果基平,果肩亦平。单果平均重10.9克。果皮赤褐色带灰,具黄褐色细斑,龟状纹明显,果面放射线多。果皮稍厚,果肉淡白、透明、嫩脆,味浓甜,渣极少,品质极上,为鲜食极优品种。
鲤城区是我国著名的传统龙眼产区,龙眼栽培源远流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在1700年以上。最早栽培可追溯至汉朝、三国和晋代,宋朝是鲤城区龙眼生产兴旺时期。唐诗人丁儒,随闽王南下到泉州时,对南国佳果龙眼赞不绝口,写下了“龙眼玉生津,蜜取花间液,呼童多种植,长是此方人”的名句。“绿丛龙眼最宜秋”,“出姿房挺绿婆娑”。这是宋朝文学家欧阳修等咏龙眼的诗句。东璧龙眼名扬东南亚及台湾地区,台湾同胞、海外华侨来国探亲,必然会品赏家乡特产东璧龙眼。龙眼成熟时,在街头市面的水果摊,目前仍然传统地挂着“正东璧龙眼”、“正正东璧种”、“开元寺东璧”等招牌招揽客人。东璧龙眼深受客人欢迎。这些弥足珍贵的鲤城区龙眼文化现象,丰富了鲤城东璧龙眼文人历史的内涵,也进一步提高了东璧龙眼知名度,促进了龙眼产业的发展。
1. 土壤地貌情况:鲤城区地貌属福建省东南部沿海花岗岩低山丘陵及冲积平原区,东北部为冲积平原,西南为丘陵山地,地势由西南部向东北倾斜。主要地貌类型:丘陵山地、平原、砂丘。土壤为红壤沙砾土,PH值在5.5—6.5之间,有机质含量在1.5—2.5%之间。
2. 水文情况:鲤城区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温湿多雨。年降雨量均在1300—1600毫米之间,晋江水系横贯全区,水资源丰沛。
3. 气候情况:鲤城区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1-22℃,降水量平均1420毫米,日照时数1726.3小时。主要自然灾害为风灾(台风)、水灾、旱灾。
4. 人文历史情况:鲤城区是泉州市政治文化经济活动中心。鲤城区地处亚热带,枕山面海,冬季戴云山挡住了西伯利亚寒流的侵袭,春夏季又受东南季风带来的丰沛雨泽的滋润,属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有花常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夏长无酷暑,冬短无严寒,气候宜人,雨量充沛,素有“温陵”之称。海陆间的热力差异,使东南季风带着大洋水气频频而来,润绿着温陵山川,繁育着丰富的果茗资源,形成了适宜龙眼生长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及环境条件。鲤城区是亚热带名果龙眼的发祥地,是世界上为数极少的龙眼宝地。龙眼历史以来就是一地生产多方需求的名贵特产。“纷纷万木似龙呼”,温陵处处展绿伞,花果飘香城内外。如今,整个鲤城区形成了一条绿色通道,这便是蔚为壮观、闻名于世的福建龙眼带走廊的中心。
鲤城区是我国著名的传统龙眼产区,龙眼栽培源远流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在1700年以上。最早栽培可追溯至汉朝、三国和晋代,宋朝是鲤城区龙眼生产兴旺时期。初唐诗人丁儒,随闽王南下到泉州鲤城时,对南国佳果龙眼赞不绝口,写下了“龙眼玉生津,蜜取花间液,呼童多种植,长是此方人”的名句。历代文人骚客,为泉州龙眼留下了不少诗词佳句,大大提高了鲤城区龙眼的文化品位。宋泉州太守王十朋诗云:“绝品轻红扫地无,纷纷万木似龙呼。”描绘出当时龙眼的栽培盛况。明朝《八闽通志》云:“荔枝才过,龙眼即熟,泉州府诸县皆有”。可见鲤城区龙眼的发展,到了宋明时,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1974年泉州湾出土的宋代远洋航船,船舱内出土文物中有龙眼核和荔枝核,说明龙眼、荔枝等农产品在当时已作为与南洋诸国通商的货物之一。明泉州著名学者何乔远《闽书》也写着:“龙眼焙而干之行天下”。丰富的龙眼、荔枝等农产品,造就了古代泉州鲤城区物产富饶的繁荣商埠。明代传奇商人、“泉州第一富”李五是明皇赐匾“乐善好施”予以表彰的著名慈善家,他又是一个诚信务实的成功商人。他生财有道,把泉州特产桂圆干从水路运往浙江、江苏、天津和京城等地贩卖,再购回丝绸、棉纱等回泉州销售,并通过中转侨商、外商把桂圆干销往海外。他把丰厚的收入投入公益事业,重修洛阳桥、创办书院等,泉州桂圆因而更加驰名,声誉大振,被视为滋补珍品。
鲤城东璧龙眼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绿丛龙眼最宜秋”,“出姿房挺绿婆娑”。这是宋朝文学家欧阳修等咏龙眼的诗句。龙眼,“布绿叶之萋萋”,是四季长青、繁荣茂盛的东璧龙眼树托举起鲤城区亘古通今的光辉形象。“站起来象东西塔,躺下去像洛阳桥”,这是泉州人的自勉,象征着泉州人的大气和敢拼敢羸的精神。“东西塔”是泉州古城特大型的艺术城雕,也是泉州广大侨胞心目中的家乡形象,它拔地而起,巍巍凌空,矗立在“开元寺”两侧的东璧龙眼绿丛中,成片东璧龙眼烘托着高塔的雄姿,古塔也记载着鲤城东璧龙眼的辉煌历史和美丽传说。据考证,龙眼最佳鲜食品种“东璧”,其原产地就在千年古刹“开元寺”,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开元寺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初名莲花寺,至唐玄宗诏“天下诸洲,各建一寺,以年号为名”,将莲花寺改名开元寺,至元22年(公元1285年),又将旁边120个小寺和支院合并于大寺,即今开元寺。合并的120个小寺和支院有一个叫东璧寺,位于开元寺东侧,今为宋代古船陈列馆前院,东璧龙眼出自东璧寺,因而得名-“东璧龙眼”。东璧龙眼的美名从此传扬数百年,目前在泉州众多的名胜古迹、风景胜地,以及民间庭前屋后,都分布着东璧龙眼古树名木,如释雅山施琅将军花园、万厝埕、万提督府、承天寺内均有东璧龙眼老树,树龄在200年仍然生机勃勃,结果累累。东璧龙眼树常年绿树成荫,像一颗颗翡翠镶嵌其间,为古城的园林景色添秀,为侨乡的别墅家园增辉。东璧龙眼美化了鲤城大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积淀造就了鲤城别致的园林景观、生态风貌,也给这方人们带来了多少香甜。
在鲤城民间流传着和很多有关龙眼的美丽而神奇的传说:“鲤鱼化龙,献珠造塔”、“开元寺龙眼井”、“金鸡斗蛟龙,‘龙眼’化珍果”,“悟空广播龙眼子,八戒大吃桂圆果”等等。龙眼别名“桂圆”,寓有“富贵团圆”之意,是供品中必不可少的大礼。在鲤城区还保留着不少古代淳厚、独具特色的民谷风情:有“桂圆拜月,龙眼敬七娘妈”、“降龙祈风出海”、“子果敬神祭祖”、男女青年“唱龙眼”等等。文人妙笔,龙眼生花。历代名人学者,把对龙眼的赞许和爱护,化作精彩的诗词歌赋;村野民间也一直流传着关于龙眼的美丽传说,沿袭着种种民风民俗,维护了龙眼的尊贵地位。东璧龙眼名扬东南亚及台湾地区,台湾同胞、海外华侨来国探亲,必然会品赏家乡特产东璧龙眼。龙眼成熟时,在街头市面的水果摊,目前仍然传统地挂着“正东璧龙眼”、“正正东璧种”、“开元寺东璧”等招牌招览客人。东璧龙眼深受客人欢迎。这些弥足珍贵的鲤城区龙眼文化现象,丰富了鲤城东璧龙眼文人历史的内涵,也进一步提高了东璧龙眼知名度,促进了龙眼产业的发展。
东璧龙眼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鲤城区临江街道、海滨街道、鲤中街道、开元街道、浮桥街道、江南街道、金龙街道等8个街道办事处,77个社区居委会。鲤城区位于福建省东南部,南接晋江市、西界南安市,东面与丰泽区为邻。地理坐标为:东经119°24′-119°59′,北纬25°40′-26°04′,陆地总面积53平方公里。龙眼生产面积12000亩,年产量6000吨。
1. 外在感官特征:果穗长约24厘米,每穗果实34~42粒。果实扁圆形,果顶圆,果基平,果肩亦平。单果平均重10.9克。果皮赤褐色带灰,具黄褐色细斑,龟状纹明显,较规则,果面放射线多。果皮稍厚,果肉淡白、透明、嫩脆,味浓甜,渣极少,品质极上,为鲜食极优品种。
2. 内在品质指标:可食率≥62.5%,可溶性固形物≥18%,含酸量0.121%~0.184%,维生素C 81.0毫克/100克以上。
3. 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东璧龙眼产品质量按NY/T353执行。
东璧龙眼农产品的生产总原则是实行标准化生产,专业化监管,产业化模式,社会化服务。
1. 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
东璧龙眼园地环境符合NY5023的要求,土壤和气候等条件适合龙眼生长。坡度在20°以下,土壤质地良好,有机质含量1%以上,PH值5.5-6.5。年均温20℃-23.5℃,最低月平均温度高于11℃,多年平均极端低温高于-1.5℃。
2. 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
东璧龙眼品种必须选择纯正原产于开元寺东璧龙眼后代的无性繁殖苗木或嫁接苗木。苗木培育按照DB35/T135.2-2006标准执行。
3. 生产过程管理:
东璧龙眼生产管理按照NY/5173-2005无公害食品龙眼生产标准化执行。农业投入品肥料按NY/T394-2000中5.2.1所规定选择的肥料种类,叶面肥等商品肥料应有农业部的登记注册,微生物肥料应符合NY/T227的规定。有机肥堆肥必须经过50℃以上高温发酵7天以上,沼气肥需经密封储存30天以上。
东璧龙眼病虫害防治原则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鼓励运用生物和物理防治,选用农药必须科学,杜绝使用高毒、剧毒、高残留农药,病虫防治根据发生程度和发展趋势选择防治时间,最后一次用药与收获期的时间间隔应符合GB4285,GB/T8321规定的木本果树上的安全间隔期,严格按照药剂推荐使用浓度进行使用。
4. 果实采收及产后处理的规定:
东璧龙眼采收根据果实成熟度、用途、市场需求和气候条件等决定采收时间,泉州地区东璧龙眼采收期为8月中旬-下旬为宜。采收标准必须符合DB35/T135.3-2006中5标准即a、果壳由青色转黄褐色,由厚而粗糙转为薄而平滑,果壳上的果皮毛基本脱落。b、果肉由坚硬变为柔软。c、果核变黑褐色。d、果肉生青味消失,呈现浓甜或可溶性固形物达到18%以上。
东璧龙眼产后处理的方法主要有鲜果保鲜销售及加工龙眼干和龙眼罐头。
A、保鲜销售:
目前龙眼保鲜销售较为成熟的技术为龙眼鲜果冷冻贮运销售保鲜技术。技术流程为:果园管理→采前处理→果实采收→果穗精选→果实装箱→装车、冷冻运输→冷藏、市场销售。
B、加工龙眼干:
工艺流程:原料选择→筛果→分级→浸水→过摇→初焙→再焙→剪蒂→分级→包装。
C、加工龙眼罐头:
工艺流程:原料选择→洗果→去核、剥壳→分选→漂洗→装罐→加热排气→封口→杀菌、冷却→擦罐贴标、入库。
5. 生产记录:认真记录东璧龙眼生产情况、病虫害发生情况、技术措施、农药化肥的使用情况,建立东璧龙眼生产过程记录档案,记载投入品的采购时间、名称,使用时间,使用目的,使用方法,使用量等。加工龙眼干时必须建立东璧龙眼干加工档案,记载采收时间、加工工艺及加工成品等级、时间及数量。
东璧龙眼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必须符合DB35/T135.4-2006标准。
1. 包装:包装物应清洁卫生、牢固、透气性良好、无毒、无污染、无异味,并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2. 标识: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东璧龙眼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
3. 运输:运输工具应清洁、通风良好,有防晒、防雨设施。运输过程中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混运,要防止日晒、雨淋;应轻装轻卸,严禁重压。长途运输可采用冷藏条件的运输工具。
4. 贮藏:贮存场所应清洁、通风,应有防晒、防雨设施,产品应分等级堆放,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的物品混存;有条件可冷库等保鲜贮存。
冷藏:果品经预冷后,入冷库,库温保持2℃~4℃,相对湿度90%~95%,可保鲜20d~25d。
- 中文名
- 东璧龙眼
- 产地名称
-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
- 品质特点
- 肉脆化渣,汁较多,味浓甜芳香
- 地理标志
- 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 批准文号
- 农业部公告第1374号
- 批准时间
- 2010年04月16日
东璧龙眼产品特点
东璧龙眼生物学特征
东璧龙眼外在感官
东璧龙眼内在品质
东璧龙眼药用价值
东璧龙眼产地环境
东璧龙眼土壤地貌
东璧龙眼水文情况
东璧龙眼气候情况
东璧龙眼历史渊源
东璧龙眼生产情况
东璧龙眼产品荣誉
东璧龙眼地理标志
东璧龙眼地域保护范围
东璧龙眼质量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