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特产豆腐皮,福建省清流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清流豆腐皮的生产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清流豆腐皮具有香、醇、甜、韧、一煮就熟、久煮不糊、食用方便等特点。
2007年9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清流豆腐皮”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 中文名
- 清流豆腐皮
- 产地名称
- 福建省清流县
- 品质特点
- 香、醇、甜、韧
- 地理标志
- 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
- 批准文号
- 国家质检总局2007年第145号
- 批准时间
- 2007年9月
清流豆腐皮产品特点
清流豆腐皮
清流豆腐皮表面光滑有光泽,色泽金黄。清流豆腐皮质地透亮,油亮光泽,纯净无杂,呈金黄色。形呈扁长条状,每片长26厘米左右,宽2厘米左右,支条匀称、条内空心。“香、醇、甜、韧富有弹性”,“一煮就熟、久煮不糊”。清流豆腐皮鲜嫩味美,豆香味浓郁纯正、甘甜而清香,柔软结实富有弹性,易咀嚼,口感好。用清水作浸泡试验,清流豆腐皮吸水膨胀后,变软又保持较好的韧性,水质清澈、不吐浆、不粘糊。高蛋白、低脂肪、绿色。清流豆腐皮主要采用本地优质黄豆为原料,黄豆抗病力强,不易感染病虫害,很少会受农药污染,是一种天然的绿色食品。经国家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测定,清流豆腐皮含丰富的植物蛋白、不饱和脂肪酸及钙、磷、铁、钾、铜、锶、锌、镁、硒、锰等十多种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属于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蛋白质含量高达45.7%,脂肪含量仅13.8%。而且富含人体必需的21种微量元素中的10种元素,真是营养美味又健康。
清流豆腐皮产地环境
清流县
清流县地处福建省西部,武夷山南侧,九龙溪上游,东临永安,南接连城,西北与宁化毗邻,东北与明溪接壤。全县总面积1825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111个行政村、共3.4万户,农业人口12.5万人,劳动力7.7万个,耕地面积15.27亩,水面资源4.5万亩,林业用地234万亩,森林覆盖率84%,木材蓄积量1200多万立方米,是极富代表性的山区农业生态县。清流县豆腐皮产业的发展历史与过程豆腐皮亦称腐竹,是传统的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清流豆腐皮的生产工艺源于宫廷,乃南宋杨太后所传,距今有近千年的历史,在明朝还被定为贡品。豆腐皮产品的历史声誉,为清流县豆腐皮产业化形成典定了基础。
清流豆腐皮历史渊源
清流豆腐皮
清流豆腐皮的生产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以其色泽金黄,香、醇、甜、韧富有弹性,一煮就熟、久煮不糊,并含丰富的植物蛋白、不饱和脂肪酸以及适合人体的十多种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而具有特色。“清流豆腐皮”已成为清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对于进一步提升该产品的知名度,提高产品附加值,发展豆腐皮产业,增加收入,具有一定的意义。
清流县发展豆腐皮产业,荣摘“中国豆腐皮之乡” 的桂冠,先后获得省林业博览会“最畅销产品奖”、省名优特新农副产品展销会金奖、市名优特新农副产品展销会金奖,第二届海峡两岸林业博览会金奖。
清流豆腐皮
清流豆腐皮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清流是客家人聚居地,客家人历来有许多传统习俗。如传统的婚迎嫁娶、诞生礼仪、成年礼仪、寿诞礼仪、乔迁新居等都少不了豆腐皮。在春节、元霄、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清流豆腐皮是敬奉先人的一道不可缺少的供品,表达了清流人民对祖先的敬重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之情。客家人好客多礼,“一家来客,四邻接待”这是清流客家人的风俗。清流豆腐皮是清流悠久人文历史的一个缩影,是清流客家先民所创造灿烂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的象征。
清流豆腐皮生产情况
清流豆腐皮生产工厂
2002年后,筹集资金200多万元推广蒸气常压锅炉加工新工艺,豆腐皮生产科技含量不断提升。先后兴办了豆腐皮专业合作社和工厂化生产企业,实现了豆腐皮加工一家一户分散生产与工厂化集中生产有机结合,形成了组织化、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经营模式。
2009年以来,县以家庭作坊式生产豆腐皮的农户1300多户,分布在县辖区13个乡镇,通过设备设施改造,产能不断提高,同时组建豆腐皮专业合作社1家,兴建工厂化生产企业2家。
2010年清流豆腐皮第一次飘洋过海,远销德国。全县豆腐皮产量9357.3吨,比申报前增加3000余吨;单价从16元/公斤提到25.34元/公斤,加工户人均纯收入从2898元增加到5004元。
2012年产量突破万吨,创造产值1.8亿元,创综合产值近2.5亿元,产品主要远销全国各省市,还出口美国和欧洲等地。
2013年全县豆腐皮产品产量为3610吨,产值7920多万元,比2009年增加1322吨,产值增加4100多万元。其中;农户家庭作坊式分散生产的产销量为1800吨;合作社组织化产销量910吨;企业工厂化常年生产的产销量为900吨。
清流豆腐皮产品荣誉
2006年12月,
清流县嵩溪“康尔利”牌豆腐皮荣获第二届海峡两岸林业博览会金奖。
2007年9月,清流豆腐皮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11年11月1日,清流“鑫珍”牌豆腐皮荣获第九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
清流豆腐皮地理标志
清流豆腐皮综述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了对清流豆腐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经审查合格,现批准自2007年9月起对清流豆腐皮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清流豆腐皮地域保护范围
清流豆腐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福建省清流县人民政府《关于界定清流豆腐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的请示》(清政文〔2007〕98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福建省清流县现辖行政区域。
清流豆腐皮质量技术要求
(一)生产原料。
选择蛋白质含量45%以上的优质大豆。
(二)生产用水。
使用符合下列指标要求的天然山泉水:溶解性总固体值≤300毫克/升;硫酸盐≤250毫克/升;氯化物≤10毫克/升;偏硅酸≥7.0毫克/升。
(三)工艺控制。
1、工艺流程:
选豆→去皮→浸泡→磨浆→过滤→煮浆→成膜→揭皮→晾干→熬浆→上浆→烘烤→摊凉→包装→成品。
2、工艺要求:
(1)选豆:去除腐烂霉变的坏豆及其他杂质。
(2)去皮:精选的黄豆经破碎后,剥去豆皮,去皮率90%以上。
(3)浸泡:将去皮的黄豆清洗2至3遍,再用清水浸泡。浸泡至当手捏泡豆鼓涨或无硬心即可。
(4)磨浆:把浸泡好的黄豆按1:2的比例加水磨浆。
(5)过滤:磨好后的豆浆加温水(水温60℃左右)搅拌后倒入分离机或过滤袋进行除渣过滤,以手捏豆渣松散,无浆水为标准。
(6)煮浆:把过滤好的豆浆倒入煮浆桶内,迅速将豆浆煮沸,时间3至5分钟。
(7)成膜:使锅底温度保持在78℃至82℃,进行成膜。
(8)揭皮:每间隔8至10分钟,将锅内已成形的薄膜揭起。
(9)熬浆:无法揭皮的豆浆在慢火中浓缩成糊状即可。
(10)上浆:将晾好的湿皮放入熬好浆的锅内,均匀地把浆挂在豆腐皮表面。
(11)烘烤:将上好浆的豆腐皮烘烤至含水量10%以下。
(12)摊凉:将烘烤好的豆腐皮摊凉,自然冷却后再包装,摊凉时要注意防潮。
(四)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色泽金黄,质地透亮,豆香味浓郁纯正、微甜,久煮不糊,韧性好。
2、理化指标:水份≤10%,蛋白质≥45%,脂肪≤15%。
清流豆腐皮专用标志使用
清流豆腐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福建省清流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