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湾食葵

金川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管理

原产地甘肃

– 产地市县: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
– 产品大类:种植业类
– 产地小类:果品类
– 地标证书编号:AGI01229
– 地标认证时间:2013
– 品质特点:长锥形,籽粒饱满
– 地理标志分类: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 地标批准文号:国家农业部第1989号公告
– 地标批准时间:2013年9月10日
产品介绍

1. 人文历史情况。金昌历史悠久,早在4000多年前的原始氏族社会,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商周时期,为西戎牧地。春秋战国至秦,月氏驻牧于此。汉初,属匈奴休屠壬辖地,自西汉武帝置县,到元初的千余年间,曾设弯鸟、番和、显美、番禾、焉支等郡、县。元置永昌路,明置永昌卫,清改为永昌县。金川区始建于1985年,系甘肃省金昌市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因镍矿储量居全国首位,被誉为祖国镍都。金川区究竟何时开始种植食葵,历史上无详细文字记载,如今所知最早记载向日葵的文献为明朝人王象晋所著《群芳谱》(1621年),该书中尚无“向日葵”一名,只在“花谱三*菊”中附“丈菊”, 原文如下:“丈菊,名本番菊,名迎阳花,茎长丈余,秆坚粗如竹,叶类麻,多直生,虽有分枝,只生一花大如盘盂,单瓣色黄心皆作窠如蜂房状,至秋渐紫黑而坚,取其子中之甚易生,花有毒能堕胎”。 “向日”之名,见于文震亨《长物志》(约1635年左右)。1820年谢方在《花木小志》中言向日葵处处有之,既可观赏,又可食用。近代记载,向日葵在16世纪末或17世纪初传入中国,是作为观赏植物和小油料作物零星种植,新中国成立后才转向大面积栽培,从上述史料中看出中国种植向日葵的历史久远,大概“双湾食葵”种植的历史也是从这时候开始的。据考证,金川区种植向日葵始于清朝光绪年间,有记录的种植食葵的历史可追潮到上世纪60年代初,从建国后到2000年以前葵花种植方式主要在田埂、地头点套零星种植,种植品种有黑葵花子、白葵花子、花葵花子、伊犂早熟、三刀眉、新疆大葵花子、内葵杂1号、内葵杂2号等常规种子。据老年人回忆,解放前金川区食葵种植面积有限,只有少数富户人家零星种植,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食葵的种植面积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很有限,且产量低,以自食为主。故当地有“亲戚来了炕上让,一盘瓜子炕桌上端”的待客之礼。每逢过节和办喜事、白事待客,餐桌上总是要提前摆上一盘子混合有花糖的葵花籽,供客人在就餐前聊天时食用,葵花籽点缀着节日和喜事的祥和气氛。食葵与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化发展息息相关,融为一体。
2.现时状况
⑴新品种与新技术配套优势
悠久地栽培历史和当地农户种植食葵的传统经验,以及种植区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双湾食葵因品质上佳而享誉省内外,金川区也因此获得了“向日葵之乡”的美誉。为了使双湾食葵生产尽快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当地农业部门自2000年开始引进美国DK119. 欧洲油葵、康地等油葵复种成功后,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到2003年种植面积达到0.5万亩;2004年在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同时,又引进杂交食葵品种种植,种植面积突破1万亩,种植品种有RH 3738. RH3708. RH118. 737C等杂交食葵新品种,亩产250公斤左右,经济效益高于当地西瓜、玉米等优势作物。从2006年开始,我区农业部门为进一步提高食葵经济效益,培育和壮大食葵产业,本着产量高、商品性能高、口感好、子粒大、饱满、抗病性强等特点,先后引进试验示范、种植推广LD5009. 先瑞316. SH815. RH316RT、SH363等许多新品种,亩产量高达350公斤左右,年种植面积在3万亩以上。随着食葵种植面积逐年大幅度扩大,种植品种不断更新,种植技术不断改进,种植食葵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十分明显,食葵产业已成为我区目前主要经济特色产业之一,并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田野的绿色食葵已象征金昌大地呈现自然、生态、生命和充满生机。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积累和锻炼了一批技术骨干和“土专家”,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到食葵产业的行列中,全区现有农业推广技术人员32人,其中高级农艺师:3人,中级农艺师:18人,助理农艺师:11人。伴随着食葵产业的大发展,急需充实技术力量,研究解决发展中的主要技术问题。
⑵食葵生产显现产业规模优势
为了更好的将双湾食葵打造成为农业支柱性产业,金川区经过各级政府的努力,一个以双湾镇为主要产地向四周辐射的食葵生产基地初步建成,并作为金昌市特色产业和金川区的支柱性产业,市、区两级财政每年立项对食葵产业进行扶持,通过新品种引进、推广,食葵丰产配套技术、一膜两用、免耕栽培、测土配方施肥、膜下滴灌、间作套种等科学种植技术的研究、示范以及对加工企业的扶持,“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已初具雏形。2010年金川区申报的《金川区食葵种植标准化示范区项目》,作为省级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在2011年2月得到了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项目正在实施中。近年来,金川区紧紧抓住临近城郊的地域优势,按照“典型示范,规模发展,科技支撑,协会带动”的工作思路,精心组织、真抓实干,食葵产业呈现出基地型规模发展态势。目前,金川区种植的食葵产量高、效益好,极大地调动了部分农民的积极性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全区涌现了一批从事食葵产业生产、营销的专业队、专业户。经过近20年的发展,金川区食葵种植面积达到1600公顷,年产食葵6000吨,年产值3600万元。建成食葵加工企业2家,金园瓜子、马记瓜子在我省各地均由销售,深受请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年产炒制瓜子均在80吨左右,销售额140万以上;成立食葵销售专业合作组织36个。食葵已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产地认定;《金昌市无公害农产品食用葵花生产技术规程》作为甘肃省地方标准发布实施,使食葵生产过程具有全套的技术标准,为产前、产中、产后提供技术保障和体系保障。主要种植区域为双湾镇陈家沟、新粮地、许家沟、金河、康盛、营盘、天生炕、古城、龙口、龙源、龙寨、三角城、九个井以及宁远堡镇新华、油籽洼、下四分、新安等村。近年来,随着金川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葵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双湾食葵的种植面积也稳步增长,金川区政府特别注重食葵的示范村建设,加大标准化种植的示范作用,将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之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示范效果,示范区严格按照食葵生产技术规程要求。同时,在标准化示范村建设过程中,通过政府引导,项目区生产所需的农资产品采用了集中采购的方式,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又减少农民的生产投入,此项工作取得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生态环境

⑴土壤地貌情况。地貌为湖积风积平原,土质主要为灰棕漠土、风沙土,有机质含量0.814%,有效氮56.93㎎/㎏,有效磷为6.8㎎/㎏,有效钾63.9㎎/㎏,PH值为6.0—7.5,土壤呈酸性或中性,土壤全盐含量不超过0.3%,土壤容重1.3g/m3。
⑵水文情况。属石羊河流域,境内有源自祁连山的东大河、西大河和永昌县城郊泉水形成的金川河,为常年性内陆河。三大水库总库容1.8亿立方米,调蓄能力较强,能满足工农业生产和城市生活用水。双湾食葵的种植区属井灌区,农业用水主要靠地下水灌溉。
⑶气候情况。气候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署,春季回暖迟,秋季降温急,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7.4℃,年日照2981.6h,年积温3127℃,平均降水量173㎜,主要集中在7—9月份,年均日照2878h,全年无霜期147d-153d。

地域范围

金川区位于河西走廊东部、腾格里沙漠南缘,属阿拉善台地,南面临永昌县;北靠内蒙古自治区;东与武威相连;西与张掖毗邻。古“丝绸之路”从此经过,是新欧亚大陆桥沿桥城市之一。全境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最高点3052 米,最低点1327米,平均海拔1500米。属残丘平川地带,境内地势平坦,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土壤肥沃,水资源较为充足,有靠祁连山雪水形成的东、西大河和永昌县城郊泉水形成的金川河流经境内,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有利于农业发展。辖区总面积377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93万亩,总人口2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占69%。区内充足的光热资源和自然条件非常适合食葵的生长。“双湾食葵”久负盛名,有“每十日一食葵,葵滑,所以通五藏擁气,又是菜之主,不用合心食之”之说。双湾食葵的种植区域在金川区行政区域内,包括双湾镇的龙口村、古城村、营盘村、金河村、康盛村、许家沟村、陈家沟村、天生炕村、新粮地村、九个进村、三角城村、龙源村、龙寨村等13个村和宁远堡镇的新华、油籽洼、下四分、新安四个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2°15′至102°43′,北纬38°15′至39°00′,是金川区主要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双湾食葵一年一季,种植面积维持在1600公顷左右,总产量达6000吨。

品质特性

⑴外在感官特征
“双湾食葵”品种感官特点概括起来是:该产品籽粒长锥形,黑皮白边有不规则白色条纹,籽粒长2.0-2.2CM,横径0.9CM左右;籽粒饱满,千粒重180g左右;加工性能良好,干籽不脱皮,品质上佳,口感香脆,食用之后齿颊留香,香而不腻。
⑵内在品质指标
“双湾食葵”食用型籽粒较长,果皮黑白条纹占多数,果皮厚,约占种子重量的40%以上,千粒重100~200克,百粒重≥14.0g,皮壳率≤44.0%。脂肪含量≥41.0g/100g,蛋白含量≥29.5g/100g,棕榈酸含量≥1.2g/100g,亚油酸含量≥10.5g/100g,a-亚麻酸含量≥0.02 g/100g,硒含量≥16.0ug/100g,钙含量≥75.0mg/100g,锌含量≥3.70mg/100g,营养价值高。
⑶安全要求
双湾食葵产地环境按照DB62/T 798—2002(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执行;产品质量达到了NY5319-2006(无公害食品瓜子)产品质量标准;生产过程控制按照DB62/T 1960-2010(金昌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食用葵花)和双湾食葵生产加工、包装、贮运等一系列技术规范进行管理。合理使用农药投入品,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剧毒农药,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

生产方式

⑴产地选择
选择土壤耕层深厚,地势平坦,排灌条件好,拉运方便的地块。土质以疏松、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为宜。土壤含盐量不超过0.3%,PH值为6.0~7.5。
⑵品种选择
选择优质、高产、适宜性强,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品种。当地食葵种植以美国系列品种为主,属中晚熟品种,先后种植的品种主要有DK119. 3708. 3148. 757C、316福瑞、45009. 皇家L509. 先瑞316. LD5008. LD9091. LD5009等,现主栽品种为LD5009。
⑶时间安排
播种期一般选择4月中旬至五月中旬,采用人工点播播种法,种植方式:a覆膜垄种,采用140cm宽地膜覆盖,垄宽80cm,沟宽50cm,株距40cm,每667㎡保苗2560株。b覆膜平种,采用140cm宽地膜覆盖,每膜种3行,行距55cm,膜间行距80cm,株距40cm,每667㎡保苗2630株,南北向开沟起垄种植。
⑷施肥要求
坚持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
结合整地每667㎡施腐熟的农家肥4000㎏,过磷酸钙50㎏,碳铵40㎏,硫酸锌2㎏,硫酸钾10㎏。
⑸生产管理要求
按照金昌市无公害农产品食葵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管理,严禁使用剧毒农药。苗期病虫害使用包衣种子,或用50%辛硫磷乳油进行土壤处理,或采用毒饵诱杀等方法防治地下害虫(金针虫、地老虎等)和苗期害虫(金龟甲、甜菜象甲等)。采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进行种子处理防治苗期病害。菌核病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40%菌核净1000倍液叶喷。霜霉病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鼠害采用拌种、毒饵诱杀、人工捕杀等方法防治。生长期间加强食葵肥水管理。
⑹产品收获规定
双湾食葵目前以生产销售瓜子为主,籽粒成熟后达到食葵采收标准时进行采收。九月中、下旬当食葵花盘背面发黄,茎杆黄色,托叶变为褐色,舌状花脱落,种子壳坚硬时,即可收获。采收所用工具要清洁、卫生、无污染。
⑺生产记录要求
生产期间要严格记录投入品的名称、来源、使用方法、使用量以及施用、停用日期,食葵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情况、产品收获日期等。生产记录档案要保存三年以上。

包装规范

包装材料必须符合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要求,上市食葵在包装上印注标识,在包装内放置标识卡、说明书等,注明食葵品名、产地、生产者或销售者等内容。
⑴包装
销售的双湾食葵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包装。
⑵标识
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双湾食葵名称和商标图案组合表注形式)。
⑶其他
运输、储藏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相关
规定。

产品百科
双湾食葵,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据考证,金川区种植向日葵始于清朝光绪年间(1875—1908年),有记录的种植食葵的历史可追潮到20世纪60年代初。“双湾食葵”品种感官特点概括起来是:该产品籽粒长锥形,黑皮白边有不规则白色条纹,籽粒长2.0—2.2厘米,横径0.9厘米左右;籽粒饱满,千粒重180克左右;加工性能良好,干籽不脱皮,品质上佳,口感香脆,食用之后齿颊留香,香而不腻。
2013年9月1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双湾食葵”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中文名
双湾食葵
产地名称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
品质特点
长锥形,籽粒饱满
地理标志
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批准文号
国家农业部第1989号公告
批准时间
2013年9月10日

双湾食葵产品特点

双湾食葵品质特性

“双湾食葵”品种感官特点概括起来是:该产品籽粒长锥形,黑皮白边有不规则白色条纹,籽粒长2.0—2.2厘米,横径0.9厘米左右;籽粒饱满,千粒重180克左右;加工性能良好,干籽不脱皮,品质上佳,口感香脆,食用之后齿颊留香,香而不腻。

双湾食葵营养价值

“双湾食葵”食用型籽粒较长,果皮黑白条纹占多数,果皮厚,约占种子重量的40%以上,千粒重100—200克,百粒重≥14.0克,皮壳率≤44.0%。脂肪含量≥41.0克/100克,蛋白含量≥29.5克/100克,棕榈酸含量≥1.2克/100克,亚油酸含量≥10.5克/100克,a—亚麻酸含量≥0.02克/100克,硒含量≥16.0微克/100克,钙含量≥75.0毫克/100克,锌含量≥3.70毫克/100克,营养价值高。

双湾食葵双湾食葵

双湾食葵产地环境

双湾食葵土壤地貌

金川区地貌为湖积风积平原,土质主要为灰棕漠土、风沙土,有机质含量0.814%,有效氮56.93毫克/千克,有效磷为6.8毫克/千克,有效钾63.9毫克/千克,pH值为6.0—7.5,土壤呈酸性或中性,土壤全盐含量不超过0.3%,土壤容重1.3克/立方米。

双湾食葵水文情况

金川区属石羊河流域,境内有源自祁连山的东大河、西大河和永昌县城郊泉水形成的金川河,为常年性内陆河。三大水库总库容1.8亿立方米,调蓄能力较强,能满足工农业生产和城市生活用水。双湾食葵的种植区属井灌区,农业用水主要靠地下水灌溉。

双湾食葵气候情况

金川区气候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署,春季回暖迟,秋季降温急,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7.4℃,年日照2981.6小时,年积温3127℃,平均降水量173毫米,主要集中在7—9月份,年均日照2878小时,全年无霜期147天—153天。

双湾食葵双湾食葵

双湾食葵历史渊源

双湾食葵双湾食葵

据考证,金川区种植向日葵始于清朝光绪年间(1875—1908年),有记录的种植食葵的历史可追潮到20世纪60年代初。

从建国后到2000年以前葵花种植方式主要在田埂、地头点套零星种植,种植品种有黑葵花子、白葵花子、花葵花子、伊犂早熟、三刀眉、新疆大葵花子、内葵杂1号、内葵杂2号等常规种子。该地有“亲戚来了炕上让,一盘瓜子炕桌上端”的待客之礼。
2000年,金川区农业部门开始引进美国DK119、欧洲油葵、康地等油葵复种成功后,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到2003年种植面积达到0.5万亩。
2004年,金川区在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同时,又引进杂交食葵品种种植,种植面积突破1万亩,种植品种有RH3738、RH3708、RH118、737C等杂交食葵新品种。
2006年始,金川区农业部门先后引进试验示范、种植推广LD5009、先瑞316、SH815、RH316RT、SH363等许多新品种。
2010年,金川区申报的《金川区食葵种植标准化示范区项目》,作为省级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在2011年2月得到了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双湾食葵生产情况

2013年,双湾食葵种植面积维持在1600公顷左右,总产量达6000吨,年产值3600万元,建成食葵加工企业2家,年产炒制瓜子均在80吨左右,销售额140万以上;成立食葵销售专业合作组织36个。

双湾食葵双湾食葵

双湾食葵产品荣誉

2013年9月1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双湾食葵”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双湾食葵双湾食葵

双湾食葵地理标志

双湾食葵地域保护范围

双湾食葵的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金川区行政区域内,包括双湾镇的龙口村、古城村、营盘村、金河村、康盛村、许家沟村、陈家沟村、天生炕村、新粮地村、九个进村、三角城村、龙源村、龙寨村等13个村和宁远堡镇的新华、油籽洼、下四分、新安4个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2°15′00″—102°43′00″,北纬38°15′00″—39°00′00″。

双湾食葵质量技术要求

  • 生产技术要求
⑴产地选择
选择土壤耕层深厚,地势平坦,排灌条件好,拉运方便的地块。土质以疏松、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为宜。土壤含盐量不超过0.3%,pH值为6.0—7.5。
⑵品种选择
选择优质、高产、适宜性强,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品种。该地食葵种植以美国系列品种为主,属中晚熟品种,先后种植的品种主要有DK119、3708、3148、757C、316福瑞、45009、皇家L509、先瑞316、LD5008、LD9091、LD5009等,现主栽品种为LD5009。
⑶时间安排
播种期一般选择4月中旬至五月中旬,采用人工点播播种法,种植方式:a、覆膜垄种,采用140厘米宽地膜覆盖,垄宽80厘米,沟宽50厘米,株距40厘米,每667平方米保苗2560株。b、覆膜平种,采用140厘米宽地膜覆盖,每膜种3行,行距55厘米,膜间行距80厘米,株距40厘米,每667平方米保苗2630株,南北向开沟起垄种植。
⑷施肥要求
坚持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结合整地每667平方米施腐熟的农家肥40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碳铵40千克,硫酸锌2千克,硫酸钾10千克。
⑸生产管理要求
按照金昌市无公害农产品食葵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管理,严禁使用剧毒农药。苗期病虫害使用包衣种子,或用50%辛硫磷乳油进行土壤处理,或采用毒饵诱杀等方法防治地下害虫(金针虫、地老虎等)和苗期害虫(金龟甲、甜菜象甲等)。采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进行种子处理防治苗期病害。菌核病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40%菌核净1000倍液叶喷。霜霉病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鼠害采用拌种、毒饵诱杀、人工捕杀等方法防治。生长期间加强食葵肥水管理。
⑹产品收获规定
双湾食葵以生产销售瓜子为主,籽粒成熟后达到食葵采收标准时进行采收。九月中、下旬当食葵花盘背面发黄,茎杆黄色,托叶变为褐色,舌状花脱落,种子壳坚硬时,即可收获。采收所用工具要清洁、卫生、无污染。
⑺生产记录要求
生产期间要严格记录投入品的名称、来源、使用方法、使用量以及施用、停用日期,食葵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情况、产品收获日期等。生产记录档案要保存三年以上。
  • 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双湾食葵产地环境按照DB62/T 798—2002(无公害农产品 产地环境质量)执行;产品质量达到了NY5319—2006(无公害食品 瓜子)产品质量标准;生产过程控制按照DB62/T 1960—2010(金昌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食用葵花)和双湾食葵生产加工、包装、贮运等一系列技术规范进行管理。合理使用农药投入品,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剧毒农药,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

双湾食葵专用标志使用

包装材料必须符合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要求,上市食葵在包装上印注标识,在包装内放置标识卡、说明书等,注明食葵品名、产地、生产者或销售者等内容。
⑴包装
销售的双湾食葵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包装。
⑵标识
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双湾食葵名称和商标图案组合表注形式)。
⑶其他
运输、储藏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