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陂梅菜

惠州市惠城区菜篮子工程科学技术研究所 【管理

原产地广东

– 产地市县: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
– 产品大类:种植业类
– 产地小类:蔬菜类
– 地标证书编号:AGI02981
– 地标认证时间:2020
地域范围

惠州市惠城区横沥镇所辖周公堂村、南门村、横星村、柯树排村、大岭村、排沙村、蔗埔村、新村村、黄沙洞村、天罡村、中洞村、墨园村、大陂头村、新荣村、岚建村、岚联村、大岚村、輋洞村、翟村村、建安村、水东村、小岚村、福园村、马坌村、潭头村、泰安村、矮陂村、岭下村、欧陂村、连塘村、大利村、蓝村村、增湖村、森柏洞、沙岗村、霞塱村、观音山村、洋圳村、土桥村、马岭村、长兴社区、梅岭社区、惠岚社区共计43个行政村(社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4°31′17″~114°47′07″,北纬23°07′32″~23°20′26″

包装规范

暂缺

产品百科
矮陂镇是惠州土特产梅菜的原产地和主产区,具有400多年的历史,全镇梅菜种植面积达1.4万亩,总产量达4万吨。梅菜,又称富贵菜、正气菜,是惠城区矮陂镇的土特产,历史悠久,享誉中外,曾被历代皇朝列为宫廷贡品,为岭南三大名菜之一。其色泽棕黄、芳香浓郁、味道鲜美、口感嫩脆。据华南农业大学化验中心测定:梅菜含糖5.7%、蛋白质5.6%、并含有多种维生素、17种氨基酸及锌、镁等7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消滞健胃、隆脂、降压等保健功效,并获美国食口管理局认可,被定为“天然健康食品”。
所惠阳志记载,明朝下叶开始生产制作梅菜,距今有四百年历史。传说是一位神仙老人赐给土桥青年亚梅种的菜,故名“梅菜”。它是岭南特产,上京朝贡,为宫廷食品,又称“贡菜”,至今北京各饭店仍保留“梅菜扣肉”粤菜食谱。
中文名
矮陂梅菜
又    名
“惠州贡菜
地    区
广东惠州
成    分
含糖5.7%、蛋白质5.6%

矮陂梅菜梅菜的简介

梅菜是广东惠州的特产,又称为“惠州贡菜”。在惠州以矮陂为中心的乡镇,梅菜种植面积已达6万多亩,年产量超过10万吨。全镇现有梅菜种植面积1.4万亩,总产可达2.2万吨。梅菜收入占农业总产值的45%,成为该镇的支柱产业。1995年惠阳市获全国首批百家特产之乡——“中国梅菜之乡”称号。并于2004年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关于“惠州梅菜”原产地标记的评审。

矮陂梅菜梅菜的营养

据华南农业大学化验中心测定:梅菜含糖5.7%、蛋白质5.6%、并含有多种维生素、17种氨基酸及锌、镁等7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消滞健胃、隆脂、降压等保健功效,并获美国食品管理局认可,被定为“天然健康食品”。

梅菜梅菜

矮陂梅菜梅菜的历史

据惠阳志记载,明朝下叶开始生产制作梅菜,距今有四百年历史。它是岭南特产,上京朝贡,为宫廷食品,又称“贡菜”,至今北京各饭店仍保留“梅菜扣肉粤菜食谱。

矮陂梅菜梅菜的生产、加工

梅菜的生产季节是冬季,一般在收晚稻前播种培育,菜苗大约一个月,收完晚稻即栽种。人们大都选择在水利条件好,能自动灌溉的稻田种梅菜,从种植开始,头一星期每天要浇水,第二星期开始,可两天浇一次,相隔一段要施肥,梅菜生长期约80天,待菜芯长至10至15公分便可收获。收获时先将地里的菜砍倒仰晒一天,然后用刀将整棵菜开成菜芯突出、一片一片连成一体的形状。再晒一天,接着把菜放进水泥池内,放一层菜加一层盐,用脚踩实,并用大石块压住,3天后便可取出晒到草地或晒谷坪,每天早上晒,晚上收,中途还要加点盐,晒至七成干,呈金黄色就可以食用了。
梅菜有三种:菜芯、菜片和粗叶,味道清甜爽脆。其中菜芯以芯嫩、色黄、味香为上品。它不但可以做菜,同时又有消暑解热之功效。因此,在炎热的暑天或蔬菜青黄不接的季节,人们特别喜爱用梅菜做膳食的佳品。
梅菜做法最有名的是梅菜扣肉
梅菜的具体旦生,可能一时还没法说清,有人用神传说来表明梅菜的旦生更是无稽之谈,梅菜的具体产生,还有待考证。
梅菜的传说
传说,在惠城区矮陂镇土桥村,这个村都姓卢,500年前从江西迁来定居,卢家娶个年轻的媳妇名叫洪梅,她勤劳善良,非常孝敬老人。这个村都是胶泥土地,种水稻可以种菜难,一到插秧季节村里人就没有菜吃。为了这事,阿梅经常都要走几十里回娘家拿菜来给公婆吃。村外有条小河,河上有座独木桥,人从桥上过,一不小心就会掉进河里。有一次阿梅在河边洗衣服,有位阿婆要过河,独木桥太窄了她不敢过,阿梅说:“阿婆,我背你过去。”于是,阿梅?着齐腰深的水把阿婆送到河对面。
到了对岸后,阿婆从口袋里掏出两粒菜种对阿梅说:“这菜猪不吃,牛也不糟踏,稻子收割后你把它种上,明年春你用足盐把它腌好,插秧时就不会缺菜吃了。”阿梅接过菜种,就回去洗衣服,一回头,河上出现了一座土桥,再回头看阿婆,阿婆也不见了———原来是观世音菩萨显灵哩!后来这个村就叫土桥村,种的菜就叫梅菜,村上还建座禅寺供奉观世音菩萨,禅寺有口钟是明崇祯年间铸造的,当地人说梅菜就是铸钟之前开始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