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麻鸭

西林县畜牧技术推广站 【管理

原产地广西

– 产地市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西林县
– 产品大类:畜牧业类
– 产地小类:肉类产品类
– 地标证书编号:AGI01424
– 地标认证时间:2014
– 品质特点:骨小皮薄、汤甜肉香
– 地理标志分类: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
– 地标批准文号:国家质检总局2013年第166号
– 地标批准时间:2013年12月9日
产品介绍

西林县地处桂、滇、黔三省区边缘的结合部,有着“一肩挑三省”的特殊地理位置,是古句町国都城所在地。清康熙五年(1666)设西林县,清末民初年,西林出了一门三位总督。西林麻鸭有悠久的历史,2006年考古发现,早在一万多年前,西林驮娘江流域就有古人类活动,这些古人类逐步演化成为西林地域原住居民壮族的祖先濮人。濮人在8000年前就学会稻作,在稻作生产中从原鸡、候鸟的活动的规律中掌握物候变化,促进稻作的生产,收获丰足的粮食,用富余的粮食驯养野鸭变成家禽获取食物,而稻田十分适宜于麻鸭的饲养与繁殖,经过自然选择和人为选育,不断繁殖进化延续至今,逐渐造就了今天西林麻鸭独特品质。由于壮族没有自己的文字,西林麻鸭一直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一直到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编写的《西林县志》才有西林壮族群众养鸭的记载。改革开放以来,西林麻鸭的香甜不断为外界所熟知和喜爱,“西林麻鸭,广西第一鸭”成为许多专家学者、来往宾客的共识。

地域范围

西林麻鸭产于西林县境内的那劳乡、普合乡、足别乡、那佐乡、西平乡、八达镇、古障镇、马蚌乡共6个乡2个镇94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4°29′-105°36′,北纬24°1′-24°44′,保护面积3020平方公里,年饲养量60万只以上。

品质特性

1. 感官特征:西林麻鸭120日龄左右屠宰,宰后皮肤白色或淡黄色,肉色为红色,肌肉切面有光泽,具有鸭肉固有的色泽及气味,无异味,皮下脂肪少,骨头细小,肉质细嫩,无膻味等特点。
2. 内在品质指标:120日龄屠宰,肌肉鲜样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氨基酸总量符合本品种要求。主要营养成分:鸭肉含蛋白质20-24g/100g,脂肪0.4-2.2g/100g,灰分1.0-1.5g/100g,水分70-80g/100g,胆固醇60-99mg/100g。

生产方式

西林麻鸭是西林县特有的优质家禽品种,是野鸭和家鸭相互交配而成的,后经长期品种选育并逐步定型,最终形成的地方优良品种。该鸭特点是体形中等长方,羽毛多为银灰色和麻花色,且光滑油亮,是广西优良水禽品种之一。西林麻鸭的体躯小巧玲珑,行动活泼,觅食力强,合群性好,适宜于水面和稻田放牧饲养。西林县属水稻产区,水田面积近7万亩,大小河流295条,这些水面中的水草、昆虫、鱼虾、蟹、螺和收割后的稻谷遗粒都是鸭的天然优质饲料。长期的精心培育,特殊的饲养方式,形成西林麻鸭独特的特点:体型较小,成年公鸭重1.5-1.9公斤,母鸭1.3-1.8公斤,母鸭年产蛋150-200枚,强壮,觅食能力强,易育肥,肉质细嫩,肥而不腻,味道鲜美,清甜可口,无膻味,作白切鸭吃,风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

包装规范

暂缺

产品百科
西林麻鸭,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西林麻鸭小巧玲珑、属于典型山地水乡麻鸭体型,觅食力强、合群性好,适宜于水面和稻田放牧饲养,主要以昆虫、鱼虾、蟹、螺、水草、稻谷、玉米等为食,自然造就了其与众不同的品质,鸭肉无膻味、骨小皮薄、汤甜肉香。
2013年12月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西林麻鸭”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中文名
西林麻鸭
外文名
Xilin duck
产地名称
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
品质特点
骨小皮薄、汤甜肉香
地理标志
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
批准文号
国家质检总局2013年第166号
批准时间
2013年12月9日

西林麻鸭产品特点

西林麻鸭小巧玲珑、属于典型山地水乡麻鸭体型,觅食力强、合群性好,适宜于水面和稻田放牧饲养,主要以昆虫、鱼虾、蟹、螺、水草、稻谷、玉米等为食,自然造就了其与众不同的品质,鸭肉无膻味、骨小皮薄、汤甜肉香。

西林麻鸭西林麻鸭

西林麻鸭产地环境

西林麻鸭产自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西林处于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的褶皱带,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南北狭,东西宽。境内地广人稀、山多田少。随山峦逶迤而形成驮娘江、古障河、那佐河3个明显的河谷地带,水田多分布于河谷。全县土壤类型有水稻土、红壤、黄壤、石灰岩土、冲积土等5个土壤,13个亚类,27个土属,49个土种。水田以潴育沙泥和洪积潴育沙泥等土种为主,占水田面积78%;属微酸性土。旱地以沙质黄泥土为主,各占旱林荒地面积的46.2%和23.1%。还有红壤土占12.2%,多属微酸性土,土层深厚。
西林县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热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2008年至2010年,极端最高温度41.0℃,极端最低温度1.7℃。平均气温19.9℃,平均日照时数为1659.5小时,三年降雨量分别为1178.5毫米、797.3毫米、72.6毫米,平均降雨量为743.5毫米。

西林环境西林环境

西林麻鸭历史渊源

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西林县志》有西林壮族群众养鸭的记载。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广西年鉴》记载“西林县年产鸭55000~65000只”。

西林麻鸭西林麻鸭

西林麻鸭生产情况

截至2013年,西林县西林麻鸭出栏65万羽,年产值约7000万元。

西林麻鸭西林麻鸭

西林麻鸭产品荣誉

2013年12月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西林麻鸭”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西林麻鸭西林麻鸭

西林麻鸭地理标志

西林麻鸭地域保护范围

西林麻鸭产地范围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现辖行政区域。

西林麻鸭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广西小麻鸭。
二、产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南盘江水系和右江水系,梯田广阔,具有气候温暖湿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生态环境;水质清澈,水草及浮游生物丰富,盛产鱼虾螺和多种昆虫等动物性饲料。
三、饲养管理
孵化:温度37.5℃至38.6℃,湿度60%至70%左右。
育雏期(0~28日龄):
(1)温度要求:第一周温度25℃至30℃,第二周20℃至25℃。以后每周下降3℃至5℃,至室外温与室内温接近时不再加温。
(2)光照要求:1至3日龄雏鸭24小时光照,4至12日龄18小时光照,13至28日龄12小时光照。
(3)饲养密度:每平方米≤25只,随着日龄的增大,降低饲养密度。
(4)给料:春、秋季雏鸭出壳后24小时,夏季8小时至20小时开食。开食前先饮0.1%的高锰酸钾水、5%的葡萄糖水或洁净卫生的饮用水。开食用去除黏性的大米或小麦煮成的硬饭,3日龄后增加蚯蚓、泥鳅等动物性蛋白质饲料,6日龄起采用定时喂食,并逐渐减少每日喂食次数。
(5)放水:3日龄接触水,5日龄后放牧田野、河滩。
(6)饲养方式:网上平养或地面垫料平养。
育成期(29~120日龄):
(1)饲养模式:放牧和舍饲相结合,60日龄后以放牧为主。白天放养,夜晚入舍,早晚补饲,60日龄前供给一定数量的砂砾。
(2)日粮:天然饲料与全价日粮相结合,60日龄后以天然饲料为主。天然饲料为谷物、水草、昆虫、蚯蚓、野生鱼虾等。
(3)饲养密度:每平方米8至15只。
(4)出栏:120日龄后出栏,公鸭体重1.60千克至1.90千克,母鸭1.40千克至1.70千克。
环境、安全要求:饲养环境,疫情疫病的防治与控制必须执行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屠宰
鸭源标准:来自产地范围内,符合种源、饲养要求、年龄要求、体重要求的健康鸭。
屠宰:宰前停食24小时。
五、质量特色
感官特色:
(1)活体鸭:体型中等,躯干长方,站姿较平,眼高颈细,嘴黄或灰黑,脚黄或浅黑色,副主翼羽亮蓝,公鸭头亮绿身银灰或棕色,性指羽明显,母鸭羽毛褐麻色,带状白眉。
(2)白条鸭:皮肤黄白色,皮薄骨细小,皮下脂肪少,肉质丰厚,肌肉鲜红,切面有光泽,富有弹性;煮沸烹饪后肉汤乳白色,味美香甜。
理化指标(肌肉部分)。
项目
指标
蛋白质(%)≥
21.0
粗脂肪(%)≤
2.40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饲喂品和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西林麻鸭专用标志使用

西林麻鸭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西林麻鸭的检测机构由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