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栀子

原产地河南

– 地标证书编号: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
– 地标认证时间:2005年12月31日
– 品质特点:果皮薄而脆,有光泽
– 地理标志分类: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
– 地标批准文号:国家质检总局公告2005年第204号
– 地标批准时间:2005年12月31日
产品百科
唐栀子,河南省唐河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唐栀子喜暖畏寒,耐旱怕淹,好酸恶碱,幼苗耐荫蔽,成株喜阳光,以微酸性夹砂棕壤为最佳生长土质。唐河县栀子地理保护生产区域为浅山丘陵和垄岗地貌,6°以上坡地面积在50万亩以上,海拔高度130米—600米,相对高度10米—100米,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非常适宜栀子的生长。
经现代医学检测,栀子果实含黄酮类、栀子素、果胶、鞣质、藏红花素、藏红花酸、D-甘露醇、廿九烷、β-谷甾醇、栀子甙、去羟栀子甙、山栀甙等丰富的药用成分。唐栀子药材呈倒卵形或椭圆形,个型圆大,色赤红,含水量低,药用成分含量高,为药用之上品。
2005年12月3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唐栀子”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中文名
唐栀子
产地名称
河南省唐河县
品质特点
果皮薄而脆,有光泽
地理标志
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
批准文号
国家质检总局公告2005年第204号
批准时间
2005年12月31日

唐栀子产品特点

唐栀子品质特性

栀子是中国药典收载品种,为茜草科植物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唐栀子,属茜草科,常绿灌木。小枝绿色。叶对生,5一7月开花,呈白色。果实卵形,有六角棱,十月成熟。性喜温暖、湿润气候,较耐阴,不耐严寒。干燥果实长椭圆型或倒卵型,长1—2厘米,粗0.5—1.5厘米,表面深红或红黄色,有6—8条纵棱。果皮薄而脆,有光泽。果型均匀、完整、果仁饱满、内外色红者为佳。气微,味淡,微酸。

唐栀子唐栀子

唐栀子药用价值

栀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卮,旧作栀……一名木丹,生川谷”。传统中医认为栀子性寒味苦,归心肺三焦经,具有泄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之功效,主治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等症;外治扭挫伤痛。
现代研究表明,栀子中含有环烯醚萜类(栀子苷类)、色素类(西红花苷类)、黄酮类(栀子素类)、有机酸酯类(绿原酸等)等化学成分及铅、镉、砷等多种重金属和镁、锌、铁、磷等各种微量元素。药理作用研究表明,栀子具有保肝利胆,促进胰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防治脑出血,以及降压、解热、镇静、抗菌、抗炎、抗肿瘤等众多药理作用。经检测,唐栀子主要药用成分栀子甙含量高达6.96%,是国家药典规定指标的3.8倍,水份含量远远低于南方栀子。
栀子是常用大宗中药材之一,许多常用中药制剂的处方中都含有此味药材,如龙胆泻肝丸、清火栀麦片、加味逍遥丸、栀子金花丸、益肝灵片、清开灵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等。

唐栀子唐栀子

唐栀子其他功用

栀子花枝叶繁茂,叶色四季常绿,花芳香素雅,为重要的庭院观赏植物。栀子花、叶、果皆美,花芳香四溢,可以用来熏茶和提取香料;果实可制成黄、红、蓝三种天然色素,其稳定性好,着色力强,广泛用于饮料、糕点、果酒、药品及其包衣等。

唐栀子产地环境

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东连桐柏山脉,西接盆地平原,北靠伏牛山系,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年平均气温15.2°C,无霜期233天,降水量910毫米,日照时数2188小时,太阳辐射量为116千卡/平方厘米,充分满足了栀子的生长条件要求。得天独厚的适生条件,使得唐栀子果实生长期比南方延长1个月以上,霜降时节采实,栀子药用成份积累和药用品质大大高于南方栀子,经检测主要药用成分栀子甙含量高达6.96%,是国家药典规定指标的3.8倍,水份含量远远低于南方栀子。

唐栀子历史渊源

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记载有栀子豉汤、栀子柏皮汤等几十种含有栀子的中药成方。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载:“卮生南阳川谷。九月采实,暴干。”“叶如兔耳,厚而深绿,春容秋瘁。入夏开花,大如酒杯,白瓣黄蕊。薄皮细子有须。”“入药用山栀子,方书所谓越桃也,皮薄而圆小,刻房七棱至九棱者为佳。”“凡使须要如雀脑,并须长有九路赤色者为上。其大而长者,谓之伏尸卮子,入药无力。”
南阳川谷指南阳唐河县境内的浅山丘陵区,可见宛中栀子,原产唐河。唐栀子自古以来就与“唐柴胡”、“唐香附”等传统地方中药名品齐名。唐河县人工栽培栀子古已有之,久盛不衰。在唐河县石柱山深处,仍生长许多近百年树龄的野生栀子。
20世纪50年代,唐河县开始研究唐栀子野生变家种,并大力发展药材林荒山绿化建设。
现代唐河县栀子产业的起源,马振抚乡前庄村农民自发种植功不可没。前庄村地处石柱山深处,山多地少,生存条件艰苦,全村1800多人流失过半。1992年,有一位名叫李少林的村民,率先打破靠摘野生栀子挣钱的活法,在自己的3分山坡地上种了栀子,3年后有了收获,一公斤干果竟卖到14元多,年收入两三千元。3分栀子花香透马振抚乡。3分栀子地成了乡、村动员、发动群众发展栀子的示范园。
唐河县把唐栀子确定为唐河县浅山丘陵区特色支柱产业大力发展,贯彻实施国家《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加强栀子基地建设,严格按照GAP标准组织栀子生产,栀子生产由过去群众自发变野生为家种发展到有组织、有规划的规模化开发,全县11个栀子产区乡镇均成立了专门机构,服务栀子产业。
为了进一步提升栀子的产业规模和发展层次,唐河县在GAP的标准上,制定和实施栀子生产地方标准《唐栀子生产技术规程》和《栀子黄色素生产质量技术规范》。此两项地方标准对栀子的规范化种植、生产、储藏、加工、销售等进行了技术规范。不仅如此,唐河县充分发挥中国农科院全国首家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县的技术优势,成立的县中药材开发办公室,统一组织技术人员,从省、市、县聘请18名林果专家轮流到各栀子生产乡镇,进村入户进行技术指导,对具体问题进行现场解答。举办培训班,对栀子的剪枝、整杈、苗期、移栽期、中后期管理进行全面系统培训。先后举办各种类型的现场指导、培训班200多场次,参加培训栀农达17万人。
围绕栀子的无公害生产,唐河县免费印发无公害生产技术手册20多万份,使8万栀农掌握了栀子的无公害生产规程和技术。在16处规模种植区设立无公害栀子生产标示牌200多个,规范引导农民对病虫害进行生态防治。同时,在主产区的虎山水库周围建设100公顷的栀子生态观光园,设置隔离带,严禁和棉花等用药作物接触,并示范引导栀子产业的综合开发,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唐河县还与北京师范大学、河南省中药研究所、河南中医学院等科研院所联合,成立了栀子研究所,对栀子标准化建园、良种引进、高产优质栽培、色素提取及深加工等关键技术环节开展攻关研究。建成了超过53公顷的营养钵育苗基地,开展新品种引试和良种选育,成功引进示范品种12个。

唐栀子唐栀子

唐栀子生产情况

2012年,唐栀子人工林面积达到0.87万公顷,年产唐栀子干果3000万千克。
截至2013年,唐河县先后成立栀子合作社30余个,建成了年交易量达3000万公斤的豫南栀子专业交易市场,投资1700万元,投产了中国首家大型栀子色素提取中心,栀子黄色素已达到年加工栀子6000吨,生产栀子黄色素300吨,产值1.2亿元的生产能力。

唐栀子产品荣誉

2005年12月3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唐栀子”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07年,唐河县被确定为河南省十大中药材种植基地、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唐栀子唐栀子

唐栀子地理标志

唐栀子地域保护范围

唐栀子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河南省唐河县人民政府《关于界定唐栀子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唐政[2005]65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河南省唐河县的马振抚乡、祁仪乡、湖阳镇、黑龙镇、昝岗乡、王集乡、少拜寺镇、大河屯镇、毕店镇、城郊乡、源潭镇以及桐柏县的埠江镇、程湾乡等13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唐栀子质量技术要求

(一)种名
栀子。
(二)栽培技术
1.生长环境:野生或半野生环境状态,坡度6度以上浅出丘陵和垄岗地貌,海拔130至600米、微酸性夹砂棕壤土质、土层较厚,Ph值6.3至7,土壤有机质含量0.69%—1.49%。

唐栀子唐栀子
2.种子采集:每年10月下旬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野生栀子林中采集果大肉厚、子粒饱满、果形椭圆、均匀一致、果棱数6棱以上、红黄色或橘红色、无病虫害的成熟果实晒干贮存。
3.选种育苗:将种果果皮剥除,取出种子,清水浸泡揉搓,除去秕粒和杂质,将种子用45℃温水浸泡一夜,吸水膨胀,以备播种。4月中旬地膜覆盖营养钵育苗,每钵播种3—5粒,加强苗期管理,至10月份苗高20厘米以上时即可出圃移栽。唐栀子还可用扦插、压条、分株等方法繁殖。
4.移栽:4至11月栽植。山地采用纯林模式,株行距0.5×1米。丘陵地采用间作模式,栀子带宽2.5米,栽植3行,株行距0.5×1米,间作带3米,种植萎秆作物。
(三)采收与加工
1.采收:10月下旬霜降后采收栀子果实。采摘时不分大小果一次采尽,采收后剔除异物杂质,摊开晾放。
2.加工:采用晒干或炕干等方法进行。
晒干的工艺:初选→焯水→晾晒→分级→包装→入库。
炕干的温度60—75℃,时间24—48小时。分级包装贮存。
(四)质量特色
1.感观特征:干燥果实长椭圆型或倒卵型,长1至2厘米,粗0.5至1.5厘米.表面深红或红黄色,有6—8条纵棱。果皮薄而脆,有光泽。气微,味淡,微酸。果型卵圆、个大均匀、果仁饱满、内外色红。
2.理化指标:栀子苷含量≥3.0%,水分≤14%,农药残留低于国家中药材GAP规定的标准。

唐栀子专用标志使用

唐栀子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南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唐栀子历史文化

栀子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在一些古代文学作品和医药专著中,有许多典籍或托物言志,或借花喻人,都从不同角度对栀子的品性和药性进行了记载描述。西汉司马迁《史记》记载说,“栀,茜千石,与千户侯等。言获利博也。”司马相如等诗人也在其诗赋中描述到栀子。可见,栀子自古以来都与中华民族古文化息息相通,与兰花齐名,与儒,释,道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是佛家和君子崇拜的偶像,是纯洁高尚,真挚,友谊和实用的化身。唐栀子自古就与“唐柴胡”、“唐半夏”、”唐香附“等传统地方中药名品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