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州名晒烟

丹江口市烟叶协会 【管理

原产地湖北

– 产地市县: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
– 产品大类:种植业类
– 产地小类:烟草类
– 地标证书编号:AGI01140
– 地标认证时间:2013
– 品质特点:叶片较窄而厚,筋脉细
– 地理标志分类: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 地标批准文号:国家农业部公告第1925号
– 地标批准时间:2013年04月15日
产品介绍

均州名晒烟属于地方性淡色晒黄烟,采用绳索串晒架晾凋萎变黄、地晒干燥定色、白晒夜堆上汗、室外堆积发酵、分级打捆后二次发酵的传统调制方法。烟叶色泽鲜明纯正,烟味纯和,香气浓郁,油分足,弹性好,燃烧性强,有“吃不过的均州烟”之佳评(丹江口市志第118页)。
均州名晒烟是我国名晒烟的一种,属香料型烟叶,是配制混合型卷烟不可缺少的优质调料,产于丹江口市(古称均州)。据《丹江口市志》记载,明崇祯三年(1630年)前后,从美洲传入并种植成功,有“均州名烟”之称。清代被作为“贡品”敬献皇帝,民国年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银质奖,由此名扬天下,具今有380多年的生产历史。均州名晒烟香型独特,似烤烟,可广泛应用于烤烟型、混合型、雪茄型等各类产品配方中,对于提高烟香丰富性、增加香气浓度和“减害降焦”具有积极的作用。1983年被确定为全国名晒烟生产基地,1984年“均州名晒烟”列入《全国名晾晒烟名录》。其地域保护范围为东经110°08'~111°34'、北纬32°14'~32°58'之间;产区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所辖的均县镇、习家店镇、蒿坪镇、石鼓镇4个镇,共46个行政村;总种植面积3.5万亩。丹江口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均州晒烟品牌打造工作,成立了品牌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以此助推均州名晒烟的健康和持续发展,提升均州名晒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生态环境

1. 土壤地貌情况:均州名晒烟地处汉江中上游,位居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腹地,境内有全国著名的“一山一水”即道教圣地“武当山”和亚洲最大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库”。南有巴山雄峙,北有秦岭余脉屏障,八百里武当居中,东连老河口市和河南省淅川县,西接十堰市和郧县。地形呈心脏形,地势西高东低,汉江自西向东贯穿,将全境陆地分割成“江南”、“江北”两个自然板块,俗称江南江北。国土为“七山二水一分田”自然格局。产地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平均海拔在350m;土壤以黄棕壤为主,夹有紫色土和石灰土。土壤中性至酸性,质地轻壤至中壤,土层深厚,保水保肥能力较强,改良后活土层厚度50cm以上,地下水位80㎝以下;有机质含量0.52%~2.7%,全氮0.03%~0.15%,有效磷0.06%~0.14%,含钾在0.5%~2.5%,PH值6.4~7.8,养分含量较高,为均州名晒烟的生长提供了天然的矿物质和有机质营养成份,这是形成均州名晒烟“高糖、高蛋白、适烟碱,油分足、烟气柔和、细腻,”特点的必要条件。
2. 水文情况:均州名晒烟产区主要分布在丹江口库区沿岸间的山地丘陵、低山河谷环境。产地南北物种交汇,环境优越,植被覆盖率达64.5%。产地平均海拔400m,背山面水,水资源丰富,境内的丹江口水库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是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源头,水资源约有275.46亿立方米,绝大部分由汉、丹二江带来,加上本地地表径流资源,河川径流资源为285.12亿立方米。产地内水质良好,矿化度低,ph、总硬度适中,水体中主要离子含量一般都在正常范围内,主要水系河床落差大、水能蕴藏量累计5.5万千瓦,水质达国家Ⅱ类水质以上标准。丰富的水资源为均州名晒烟“色泽黄亮、叶片较大、厚薄适中”的外观特征形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3. 气侯特点:均州名晒烟产地处于南北气候过渡带,属亚热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由于秦岭山脉的屏障作用,加之丹江口水库的“湖泊热效应”及垂直地貌影响,构成了优越的“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热同季,无霜期长,相对湿度大”的山地气候特点。产地内无大型工矿企业,大气清新无污染,符合GB3095—2012的Ⅰ级标准;年均气温7.7℃~16℃,>10℃的活动积温为2200℃~5100℃,无霜期180~250天,日照时数1950小时,年均日照率为44%,年降雨量750~900毫米,干、雨季分明,雨季从5月至6月初开始,10月结束,降水占全年水量的80%~90%,夜雨率占70%~80%,十分利于均州名晒烟的生长。种植区气候温和,夏无酷署,冬无严寒,光照充足,雨水充沛,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光合效率高,叶片的光合能力较强,十分有利烟叶光合作用的高积累,形成“香气充足”的优质晒烟风格特征。

地域范围

均州名晒烟产地范围为湖北省丹江口市所辖的均县镇、习家店镇、蒿坪镇、石鼓镇等4个镇、计46个行政村。其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0°08'—111°34'、北纬32°14'—32°58'之间。均州名晒烟种植面积733公顷,年产量1000吨,产值0.18亿元。

品质特性

1. 外观感官特征:生烟外观:茎叶角度较小,着叶28~34片,叶片较窄而厚,筋脉细,呈阔椭圆形;叶柄生毛,露浸不拖头;易退青变黄,水分含量少;颜色深黄,色度饱满,油分充足,组织细致,厚薄适中,成熟度好,填充力强,弹性好,香味充足。成品烟叶:香气浓郁,手揉叶呈麸片状,燃烧性好,燃烧后灰
呈洁白;吸味饱满,劲头足,刺激性小;含糖量适中,化学成分协调;烟气柔和、细腻,余味舒适纯净,浓劲比协调,配伍性好,工业可用性强。
2. 内在品质指标: 烟叶安全性高,无残毒,无农药残留;烟叶中“高糖、适烟碱、富钾、蛋白质”是形成均州名晒烟的重要化学物质基础。蛋白质6%~8%,总糖12%~16%,总氮2.2%~2.8%,烟碱3%~3.8%,钾1.2%~1.7%,氯0.6%~1.2%。
3. 安全要求:产地环境要求执行NY/T852烟草产地环境技术条件;农药使用符合《烟草农药使用推荐意见》(中国烟叶公司发布);质量要求按DB42/T225—2002《均县名晒烟》标准执行。

生产方式

1. 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土壤要求:土壤类型为黄棕壤或黄褐土,土壤中性到酸性,质地轻壤至中壤,土壤有机质含量≥0.9﹪,土壤pH值6.0~7.5,经改良后活土层厚度60㎝以上,地下水位80㎝以下。气候要求:年平均气温7.7℃~16℃,年≥10℃的有效积温2200℃~5100℃,无霜期180~250天,年日照时数1950小时,年降雨量750㎜~900㎜。2月上、中旬播种,4月底前育出适龄壮苗,5月上旬移栽,7月上旬进入成熟采收期,烟叶生长时间达70~90天。水质要求:应符合GB 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2. 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品种选择毛把烟、露水白、光把烟等为主体,来源均州烟农历史上传留下来的独特品种。实行单行起垄移栽,平地、肥地行距80~100厘米,株距40~50厘米;坡地、瘦地宽行70~80厘米,窄行60~70厘米,株距40~50厘米,亩栽1400~1500株。
3. 生产过程管理:育苗技术要求:苗床地选择应选在背风向阳、东西走向、运输方便、土壤肥沃,便于排灌的旱地;苗床面积,母床、子床各4平方米,能保证1亩大田所需烟苗,母床用于直接播种、子床用于烟苗假植;苗床制作规格,标准畦长10米、净宽1.2米,畦埂高于畦面5厘米;埂宽20厘米,沟宽40厘米,沟深15厘米,畦平、埂直、沟宽,子床底面要平,以草木灰或沙作隔离层;营养土配,每10平方米母床使用腐熟过筛农家肥250公斤,烟叶专用肥2.5公斤,与苗床土拌匀;每10平方米子床需用腐熟过筛农家肥、黄土、腐质土各500公斤,烟叶专用肥5公斤,拌匀后可装营养袋3000个或托盘50个;播种期,“立春”到“雨水”前,集中7天内播完;播种量及规格,每个苗床播种量为0.5克,定苗距离为6.5×6.5厘米,可移栽一亩大田。育苗管理:苗床从播种到出苗时,要严密盖紧薄膜,小“十字”期进行一次间苗、拔草,苗距2~3厘米。前期注意保温保湿,防止低温冻苗。后期注意揭膜通风,防治高温烧苗,假植前7天要揭膜炼苗;子床烟苗4~5片真叶时,选择生长健壮、均匀一致、无病烟苗进行假植,先将营养土浇透墒,假植后7天是假植烟苗成活的关键,注意防止高温烧苗,坚持每天或隔天浇水一次,控温控湿,防止水化烟苗和烧苗。移栽前7天断肥、断水、揭膜炼苗;当烟苗长至5~6片真叶时,每次剪去上部叶片的1/3~1/2,一般剪2~3次,间隔5~7天,以不伤心叶为原则;壮苗标准,苗龄60~70天左右,根系发达,茎粗0.5~0.7厘米,从芽到茎基部长10~12厘米,茎绕手指不断,叶色淡绿,单株叶面积适宜,烟苗大小均匀一致,无病、无虫,群体整齐一致。大田栽培技术要求:轮作换茬,每三年轮作,换茬1~2年。不重茬、不乱茬,一律冬闲白地,严禁间作套种;移栽季节,早烟宜在“谷雨”前后移栽在冬闲地;中烟宜在“立夏”至“小满”移栽在油菜茬和蚕豆茬地;晚烟宜在“芒种”前后移栽在小麦茬地;密度,平地、肥地单行起垄移栽,行距80~100厘米,株距40~50厘米;坡地、瘦地采用宽窄行移栽,宽行70~80厘米,窄行60~70厘米,株距40~50厘米,亩栽1400~1500株;采用水栽法和干栽法两种。施肥盖膜:施肥量,根据地力、前茬、品种确定施氮量,亩施纯氮6.5~7.5公斤,N:P:K=1:1.5-2:2-3。提倡施饼肥(菜饼和麻饼)、硝酸钾(硝酸铵)、专用肥(硝态氮占50%以上),严禁施用含氯肥料和其他氮肥,重施基肥,早施追肥,巧施叶肥;施肥方法,栽前将专用肥、饼肥、磷肥一次性双条施,条施的深度距垄面15~20厘米,在大田移栽后22~25天内一次性追施硝酸钾(硝酸铵)和钾肥,追肥的位置以最大叶片叶尖所对应的地下位置为宜,在烟株两侧10厘米处打穴施用,施肥深度为10~15厘米。移栽后一个月严禁追施任何含氮肥料;起垄盖膜:全地膜覆盖,先开沟施肥,单行起垄,垄高20厘米,宽30厘米,土块细碎,垄面光滑,等墒盖膜。栽前15~20天地膜全部覆盖完毕,地膜要紧贴垄面,两边压严踏实。大田管理技术要求:中耕培土一般进行三次,栽后7~10天进行第一次浅耕。栽后20天,即团棵期进行第二次浅中耕,结合进行小培土,高度20厘米以上,宽度30厘米。第三次在旺长期进行大培土,培土高度为30~35厘米,宽度40厘米,要求“早、高、饱、平”。地膜烟在揭膜后进行一次大培土,培土高度30~35厘米,宽40厘米;根据天气和烟叶生长情况,在栽后40~50天揭去地膜,以利保墒蓄水,降低土温。要边揭摸边培土,防止土壤环境剧烈变化影响烟株生长发育;看烟株长势,看田块肥力,看品种灵活掌握打顶时期和方法,保证上部烟叶充分发育。采收之前打掉短于40厘米的脚叶。病虫害防治:主要以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在病害会发生之前或发病初期,及早进行喷药防治。同时,在烟草上使用的农药品种、限量,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安全指标。
4. 产品收获:成熟采收技术要求:均州名晒烟7月采叶调制。从移栽到成熟一般需要60天左右。烟农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较为科学的烟叶成熟标准,并沿袭至今。当叶面呈现柠檬黄色,沿主脉和大支脉两侧略带青色,即为烟叶成熟。其特征是“色退、毛倒、茎白、叶尖勾”。并根据烟叶不同的着生部位灵活掌握,做到脚叶成熟偏早采收、腰叶适熟采收、顶叶成熟偏晚采收。采收时间在晴天的上午进行,注意不带拐子,不伤叶片、不沾泥土,不受日光曝晒,不采雨后烟,整个采收过程中,必须轻拿轻放,轻运输。当天采收,当天串绳上架。调制醇化技术要求:串烟:烟叶采收运回后,整齐堆放在阴凉处,避免挤压、日晒、踏伤,应及时串绳上架。将鲜叶按叶片大小、适熟、过熟、欠熟、病叶进行分类,分别串绳。每绳必须同绳同质,每束2片,叶背对叶背,过稀过密都不利调制;架晒:烟叶采收后按照不同成熟度和叶片大小分别穿绳上架。每个绳孔串烟两片,脚叶可串三片,且叶背相对,使叶片的大筋暴于阳光之下,加速晒制过程。晒烟时要注意观察烟叶颜色和水分散失的变化情况,以收拢或散开烟绳之间的距离加以控制,促进烟叶变黄。入夜前或遇到阴雨天将烟绳收拢,盖上芦席或草帘,避免烟叶受潮变褐或受雨霉变。通常架晒3~5天以后,进入地晒阶段;地晒:晒场要求选择在背风向阳、排水顺畅、远离畜禽舍的沙质壤土地,做到晒烟场地上虚下实,土粒细碎。晒烟时按顺序整齐地把烟叶平铺在晒场上暴晒。晴天气温在30~39°C,每隔半小时(上午10时至下午5时)将烟叶翻一遍。头两天白天地晒夜晚上架,三天以后白天地晒夜晚上堆,第四天以后采取烟压烟的办法晒筋不晒叶。烟叶经过翻晒,叶片比较干燥,需要在晒场上吸收天然潮后上堆(必须在露水下来之前)。堆顶和周围加盖草席或草帘,防潮防雨。
收藏与醇化:晒烟结束后,选择早晨太阳出来之前,将烟叶成盖瓦状平铺在晒场上进行回潮,然后再将回潮的烟叶整齐的堆放在烟脚上进行第一次发酵,其目的是,经过这次发酵,把叶片残留的浮青和青筋转变成为黄色。同时去掉烟叶中的土杂气,减少刺激性,增加香味。第二次发酵是在烟叶上市前,先将烟叶开堆回潮,然后按叶片大小、部位、颜色等分级扎把,并将分级后的烟把整齐地堆放于楼板上或床上,用草帘或布单包褒,上面放置木板并用砖或石头压紧进行第二次发酵,以促进烟叶进一步变黄,彻底根除土杂味,最大限度的增加烟叶的香气。别具一格的两次自然发酵加工工艺是获得这一声誉的根本所在。等级判定与扎把技术要求:等级判定严格按照DB42/T225—2002《均县名晒烟》标准执行;扎把按照烟叶的部位、颜色、油分、厚薄度、残伤、长度等分级标准要求,采取烟绑烟的办法,每20~25片烟扎一把,扎把材料用同级烟叶。
5. 生产记录要求:要求烟农分户在种植过程中,标准化生产落实情况全程记录,内容包括:深耕、预整地理墒的耕深度、预整时间、株、行距、垄高;施肥的种类、数量、方法、时间;移裁的苗株数、时间、深度、方法、成活率;中耕管理的揭膜时间、培土高度、田间有无杂草、积水;病虫害防治及发生情况;大田生长情况;封顶打杈、采摘调制、收藏与醇化情况;分级扎把、交售等进行详细的记录。

包装规范

1. 技术要求、检验方法、贮藏和运输:按照DB42/T225—2002《均县名晒烟》相关要求执行。
2. 标识和包装:标识按照《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第十四条规定执行;包装上规范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均州名晒烟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

产品百科
均州名晒烟,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均州名晒烟产地处于南北气候过渡带,属亚热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由于秦岭山脉的屏障作用,加之丹江口水库的“湖泊热效应”及垂直地貌影响,构成了优越的“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热同季,无霜期长,相对湿度大”的山地气候特点,适宜种植烟草。均州名晒烟,生烟外观:茎叶角度较小,着叶28-34片,叶片较窄而厚,筋脉细,呈阔椭圆形;叶柄生毛,露浸不拖头;易退青变黄,水分含量少;颜色深黄,色度饱满,油分充足,组织细致,厚薄适中,成熟度好,填充力强,弹性好,香味充足。
2013年4月15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均州名晒烟”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中文名
均州名晒烟
产地名称
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
品质特点
叶片较窄而厚,筋脉细
地理标志
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批准文号
国家农业部公告第1925号
批准时间
2013年04月15日

均州名晒烟产品特点

均州名晒烟品质特性

均州名晒烟均州名晒烟

均州名晒烟,生烟外观:茎叶角度较小,着叶28-34片,叶片较窄而厚,筋脉细,呈阔椭圆形;叶柄生毛,露浸不拖头;易退青变黄,水分含量少;颜色深黄,色度饱满,油分充足,组织细致,厚薄适中,成熟度好,填充力强,弹性好,香味充足。

成品烟叶:香气浓郁,手揉叶呈麸片状,燃烧性好,燃烧后灰呈洁白;吸味饱满,劲头足,刺激性小;含糖量适中,化学成分协调;烟气柔和、细腻,余味舒适纯净,浓劲比协调,配伍性好,工业可用性强。

均州名晒烟营养价值

烟叶安全性高,无残毒,无农药残留;烟叶中“高糖、适烟碱、富钾、蛋白质”是形成均州名晒烟的重要化学物质基础。蛋白质6%-8%,总糖12%-16%,总氮2.2%-2.8%,烟碱3%-3.8%,钾1.2%-1.7%,氯0.6%-1.2%。

均州名晒烟均州名晒烟

均州名晒烟产地环境

均州名晒烟土壤地貌

均州名晒烟地处汉江中上游,位居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腹地,境内有全国著名的“一山一水”即道教圣地“武当山”和亚洲最大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库”。南有巴山雄峙,北有秦岭余脉屏障,八百里武当居中,东连老河口市和河南省淅川县,西接十堰市和郧县。地形呈心脏形,地势西高东低,汉江自西向东贯穿,将全境陆地分割成“江南”、“江北”两个自然板块,俗称江南江北。国土为“七山二水一分田”自然格局。产地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平均海拔在350米;土壤以黄棕壤为主,夹有紫色土和石灰土。土壤中性至酸性,质地轻壤至中壤,土层深厚,保水保肥能力较强,改良后活土层厚度50厘米以上,地下水位80厘米以下;有机质含量0.52%-2.7%,全氮0.03%-0.15%,有效磷0.06%-0.14%,含钾在0.5%-2.5%,pH值6.4-7.8,养分含量较高,为均州名晒烟的生长提供了天然的矿物质和有机质营养成份,这是形成均州名晒烟“高糖、高蛋白、适烟碱,油分足、烟气柔和、细腻,”特点的必要条件。

均州名晒烟水文情况

均州名晒烟产区主要分布在丹江口库区沿岸间的山地丘陵、低山河谷环境。产地南北物种交汇,环境优越,植被覆盖率达64.5%。产地平均海拔400米,背山面水,水资源丰富,境内的丹江口水库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是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源头,水资源约有275.46亿立方米,绝大部分由汉、丹二江带来,加上本地地表径流资源,河川径流资源为285.12亿立方米。产地内水质良好,矿化度低,pH、总硬度适中,水体中主要离子含量一般都在正常范围内,主要水系河床落差大、水能蕴藏量累计5.5万千瓦,水质达国家Ⅱ类水质以上标准。丰富的水资源为均州名晒烟“色泽黄亮、叶片较大、厚薄适中”的外观特征形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均州名晒烟气侯特点

均州名晒烟产地处于南北气候过渡带,属亚热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由于秦岭山脉的屏障作用,加之丹江口水库的“湖泊热效应”及垂直地貌影响,构成了优越的“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热同季,无霜期长,相对湿度大”的山地气候特点。产地内无大型工矿企业,大气清新无污染,符合GB3095—2012的Ⅰ级标准;年均气温7.7℃-16℃,>10℃的活动积温为2200℃-5100℃,无霜期180-250天,日照时数1950小时,年均日照率为44%,年降雨量750-900毫米,干、雨季分明,雨季从5月至6月初开始,10月结束,降水占全年水量的80%-90%,夜雨率占70%-80%,十分利于均州名晒烟的生长。种植区气候温和,夏无酷署,冬无严寒,光照充足,雨水充沛,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光合效率高,叶片的光合能力较强,十分有利烟叶光合作用的高积累,形成“香气充足”的优质晒烟风格特征。

均州名晒烟均州名晒烟

均州名晒烟历史渊源

据《丹江口市志》记载,明崇祯三年(1630年)前后,从美洲传入并种植成功,有“均州名烟”之称。
清代,均州晒烟被作为“贡品”敬献皇帝。
民国年间(1912-1949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银质奖,由此名扬天下,具今有380多年的生产历史。
1983年,均州被确定为全国名晒烟生产基地。
1984年,“均州名晒烟”列入《全国名晾晒烟名录》。

均州名晒烟均州名晒烟

均州名晒烟生产情况

2013年,均州名晒烟种植面积733公顷,年产量1000吨,产值0.18亿元。

均州名晒烟均州名晒烟

均州名晒烟产品荣誉

2013年4月15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均州名晒烟”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均州名晒烟均州名晒烟

均州名晒烟地理标志

均州名晒烟地域保护范围

均州名晒烟的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丹江口市所辖的均县镇习家店镇蒿坪镇石鼓镇共4个镇的46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0°08′00″-111°34′00″,北纬32°14′00″-32°58′00″。

均州名晒烟质量技术要求

  •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
土壤要求:土壤类型为黄棕壤或黄褐土,土壤中性到酸性,质地轻壤至中壤,土壤有机质含量≥0.9%,土壤pH值6.0-7.5,经改良后活土层厚度60厘米以上,地下水位80厘米以下。
气候要求:年平均气温7.7℃-16℃,年≥10℃的有效积温2200℃-5100℃,无霜期180-250天,年日照时数1950小时,年降雨量750毫米-900毫米。2月上、中旬播种,4月底前育出适龄壮苗,5月上旬移栽,7月上旬进入成熟采收期,烟叶生长时间达70-90天。
水质要求:应符合GB 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品种选择毛把烟、露水白、光把烟等为主体,来源均州烟农历史上传留下来的独特品种。实行单行起垄移栽,平地、肥地行距80-100厘米,株距40-50厘米;坡地、瘦地宽行70-80厘米,窄行60-70厘米,株距40-50厘米,亩栽1400-1500株。
(3)生产过程管理
育苗技术要求:苗床地选择应选在背风向阳、东西走向、运输方便、土壤肥沃,便于排灌的旱地;苗床面积,母床、子床各4平方米,能保证1亩大田所需烟苗,母床用于直接播种、子床用于烟苗假植;苗床制作规格,标准畦长10米、净宽1.2米,畦埂高于畦面5厘米;埂宽20厘米,沟宽40厘米,沟深15厘米,畦平、埂直、沟宽,子床底面要平,以草木灰或沙作隔离层;营养土配,每10平方米母床使用腐熟过筛农家肥250公斤,烟叶专用肥2.5公斤,与苗床土拌匀;每10平方米子床需用腐熟过筛农家肥、黄土、腐质土各500公斤,烟叶专用肥5公斤,拌匀后可装营养袋3000个或托盘50个;播种期,“立春”到“雨水”前,集中7天内播完;播种量及规格,每个苗床播种量为0.5克,定苗距离为6.5×6.5厘米,可移栽一亩大田。
育苗管理:苗床从播种到出苗时,要严密盖紧薄膜,小“十字”期进行一次间苗、拔草,苗距2-3厘米。前期注意保温保湿,防止低温冻苗。后期注意揭膜通风,防治高温烧苗,假植前7天要揭膜炼
苗;子床烟苗4-5片真叶时,选择生长健壮、均匀一致、无病烟苗进行假植,先将营养土浇透墒,假植后7天是假植烟苗成活的关键,注意防止高温烧苗,坚持每天或隔天浇水一次,控温控湿,防止水化烟苗和烧苗。移栽前7天断肥、断水、揭膜炼苗;当烟苗长至5-6片真叶时,每次剪去上部叶片的1/3-1/2,一般剪2-3次,间隔5-7天,以不伤心叶为原则;壮苗标准,苗龄60-70天左右,根系发达,茎粗0.5-0.7厘米,从芽到茎基部长10-12厘米,茎绕手指不断,叶色淡绿,单株叶面积适宜,烟苗大小均匀一致,无病、无虫,群体整齐一致。
大田栽培技术要求:轮作换茬,每三年轮作,换茬1-2年。不重茬、不乱茬,一律冬闲白地,严禁间作套种;移栽季节,早烟宜在“谷雨”前后移栽在冬闲地;中烟宜在“立夏”至“小满”移栽在油菜茬和蚕豆茬地;晚烟宜在“芒种”前后移栽在小麦茬地;密度,平地、肥地单行起垄移栽,行距80-100厘米,株距40-50厘米;坡地、瘦地采用宽窄行移栽,宽行70-80厘米,窄行60-70厘米,株距40-50厘米,亩栽1400-1500株;采用水栽法和干栽法两种。
施肥盖膜:施肥量,根据地力、前茬、品种确定施氮量,亩施纯氮6.5-7.5公斤,N:P:K=1:1.5-2:2-3。提倡施饼肥(菜饼和麻饼)、硝酸钾(硝酸铵)、专用肥(硝态氮占50%以上),严禁施用含氯肥料和其他氮肥,重施基肥,早施追肥,巧施叶肥;施肥方法,栽前将专用肥、饼肥、磷肥一次性双条施,条施的深度距垄面15-20厘米,在大田移栽后22-25天内一次性追施硝酸钾(硝酸铵)和钾肥,追肥的位置以最大叶片叶尖所对应的地下位置为宜,在烟株两侧10厘米处打穴施用,施肥深度为10-15厘米。移栽后一个月严禁追施任何含氮肥料;起垄盖膜:全地膜覆盖,先开沟施肥,单行起垄,垄高20厘米,宽30厘米,土块细碎,垄面光滑,等墒盖膜。栽前15-20天地膜全部覆盖完毕,地膜要紧贴垄面,两边压严踏实。
大田管理技术要求:中耕培土一般进行三次,栽后7-10天进行第一次浅耕。栽后20天,即团棵期进行第二次浅中耕,结合进行小培土,高度20厘米以上,宽度30厘米。第三次在旺长期进行大培土,培土高度为30-35厘米,宽度40厘米,要求“早、高、饱、平”。地膜烟在揭膜后进行一次大培土,培土高度30-35厘米,宽40厘米;根据天气和烟叶生长情况,在栽后40-50天揭去地膜,以利保墒蓄水,降低土温。要边揭摸边培土,防止土壤环境剧烈变化影响烟株生长发育;看烟株长势,看田块肥力,看品种灵活掌握打顶时期和方法,保证上部烟叶充分发育。采收之前打掉短于40厘米的脚叶。
病虫害防治:主要以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在病害会发生之前或发病初期,及早进行喷药防治。同时,在烟草上使用的农药品种、限量,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安全指标。
(4)产品收获:
成熟采收技术要求:均州名晒烟7月采叶调制。从移栽到成熟一般需要60天左右。烟农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较为科学的烟叶成熟标准。当叶面呈现柠檬黄色,沿主脉和大支脉两侧略带青色,即为烟叶成熟。其特征是“色退、毛倒、茎白、叶尖勾”。并根据烟叶不同的着生部位灵活掌握,做到脚叶成熟偏早采收、腰叶适熟采收、顶叶成熟偏晚采收。采收时间在晴天的上午进行,注意不带拐子,不伤叶片、不沾泥土,不受日光曝晒,不采雨后烟,整个采收过程中,必须轻拿轻放,轻运输。当天采收,当天串绳上架。
调制醇化技术要求:串烟:烟叶采收运回后,整齐堆放在阴凉处,避免挤压、日晒、踏伤,应及时串绳上架。将鲜叶按叶片大小、适熟、过熟、欠熟、病叶进行分类,分别串绳。每绳必须同绳同质,每束2片,叶背对叶背,过稀过密都不利调制;架晒:烟叶采收后按照不同成熟度和叶片大小分别穿绳上架。每个绳孔串烟两片,脚叶可串三片,且叶背相对,使叶片的大筋暴于阳光之下,加速晒制过程。晒烟时要注意观察烟叶颜色和水分散失的变化情况,以收拢或散开烟绳之间的距离加以控制,促进烟叶变黄。入夜前或遇到阴雨天将烟绳收拢,盖上芦席或草帘,避免烟叶受潮变褐或受雨霉变。通常架晒3-5天以后,进入地晒阶段;地晒:晒场要求选择在背风向阳、排水顺畅、远离畜禽舍的沙质壤土地,做到晒烟场地上虚下实,土粒细碎。晒烟时按顺序整齐地把烟叶平铺在晒场上暴晒。晴天气温在30-39°C,每隔半小时(上午10时至下午5时)将烟叶翻一遍。头两天白天地晒夜晚上架,三天以后白天地晒夜晚上堆,第四天以后采取烟压烟的办法晒筋不晒叶。烟叶经过翻晒,叶片比较干燥,需要在晒场上吸收天然潮后上堆(必须在露水下来之前)。堆顶和周围加盖草席或草帘,防潮防雨。
收藏与醇化:晒烟结束后,选择早晨太阳出来之前,将烟叶成盖瓦状平铺在晒场上进行回潮,然后再将回潮的烟叶整齐的堆放在烟脚上进行第一次发酵,其目的是,经过这次发酵,把叶片残留的浮青和青筋转变成为黄色。同时去掉烟叶中的土杂气,减少刺激性,增加香味。第二次发酵是在烟叶上市前,先将烟叶开堆回潮,然后按叶片大小、部位、颜色等分级扎把,并将分级后的烟把整齐地堆放于楼板上或床上,用草帘或布单包褒,上面放置木板并用砖或石头压紧进行第二次发酵,以促进烟叶进一步变黄,彻底根除土杂味,最大限度的增加烟叶的香气。别具一格的两次自然发酵加工工艺是获得这一声誉的根本所在。
等级判定与扎把技术要求:等级判定严格按照DB42/T225—2002《均县名晒烟》标准执行;扎把按照烟叶的部位、颜色、油分、厚薄度、残伤、长度等分级标准要求,采取烟绑烟的办法,每20-25片烟扎一把,扎把材料用同级烟叶。
(5)生产记录要求:要求烟农分户在种植过程中,标准化生产落实情况全程记录,内容包括:深耕、预整地理墒的耕深度、预整时间、株、行距、垄高;施肥的种类、数量、方法、时间;移裁的苗株数、时间、深度、方法、成活率;中耕管理的揭膜时间、培土高度、田间有无杂草、积水;病虫害防治及发生情况;大田生长情况;封顶打杈、采摘调制、收藏与醇化情况;分级扎把、交售等进行详细的记录。
  • 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产地环境要求执行NY/T852 烟草产地环境技术条件;农药使用符合《烟草农药使用推荐意见》(中国烟叶公司发布);质量要求按DB42/T225—2002《均县名晒烟》标准执行。
  •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1)技术要求、检验方法、贮藏和运输:按照DB42/T225—2002《均县名晒烟》相关要求执行。
(2)标识和包装:标识按照《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第十四条规定执行;包装上规范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均州名晒烟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