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长江肥鱼

宜昌英武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管理

原产地湖北

– 产地市县:湖北省宜昌市
– 产品大类:水产业类
– 产地小类:水产动物类
– 地标证书编号:AGI01148
– 地标认证时间:2013
– 品质特点:肉质细嫩、无肌间刺
– 地理标志分类: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 地标批准文号:国家农业部第1925号公告
– 地标批准时间:2013年04月15日
产品介绍

宜昌长江肥鱼学名长吻鮠,俗称长江鮰鱼、江团,与刀鱼、鲥鱼、河豚并称为长江四大名鱼,是典型的长江洄游性鱼类。每年春天,长江肥鱼成群结队从长江中下游上溯到宜昌西陵峡口江段时,体内脂肪含量达到最高点——鱼至此则聚,鱼至此则肥,故宜昌人形象称其“肥鱼”,并引以为傲。据文献记载,以宜昌虎牙滩至南津关所产肥鱼为最肥美,历来为当地的文人墨客所赞颂。著名宋代诗人苏轼赋诗赞肥鱼:“芽姜紫醋炙银鱼,雪碗擎来二尺余,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胜纯鲈”。此鱼在明朝初期就作为珍品,献给明太祖朱元璋,从此一直被列为珍品。有“千里送名鱼,皇家席上珍”之说。

生态环境

1. 土壤地貌情况:产地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共有五种地貌类型:①200m以下的第四纪粘土岗地②200—500m的紫红砂、砾岩丘陵③500—800m的石灰岩低山④800m以上的花岗、变质岩低中山⑤独具一格的西陵峡河谷。
2. 水文情况:宜昌境内水系属外流水系,以长江为主脉,河流多、密度大、水量丰富,年平均总水量4741.4亿立方米,市境内长度大于10公里的河流有99条,其中集水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64条,总长3793公里,总集水面积占全市的83.9%。主要河流有:长江、清江、沮漳河、黄柏河、香溪河、下牢溪。
3. 气候情况:产地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境内光照适中,四季分明,冬暖夏凉,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6℃,年平均水温13℃左右,年平均降雨量1177.34毫米,年平均无霜期271.9天,年均日照数1669.3小时。

地域范围

宜昌长江肥鱼分布于长江宜昌江段,该江段属于鄂西山区向江汉平原的过渡江段,全长232公里。位于东经 110°51′—111°39′,北纬30°32′—31°28′。东接当阳、远安,西邻秭归、兴山,南靠枝江、猇亭、点军,北与保康接壤,沿江两岸均属宜昌管辖。境内形成了山地、丘陵、河谷等多种地貌,最高海拔2005.5m,最低海拔51.6m。区域范围内2012年宜昌长江肥鱼现存栏200万尾。

品质特性

1. 外在感官特征:宜昌长江肥鱼背部琥珀色,腹部白色,鳍为灰黑色。
其鱼肉质细嫩、无肌间刺、肉滑如玉、入口即化、味淡雅甘醇;尤其所炖鱼
汤,白若琼浆、润泽爽口、甘如玉液;其鳔肥厚,自古以来为食中珍品。
2. 内在品质指标:宜昌长江肥鱼品质优,营养价值高。水分≤85%,蛋白质≥13.7%;总脂肪≤3.23%;灰分≤1.1%;富含多种氨基酸(包括: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等),氨基酸总量≥10.0 %。
3. 产品质量安全要求:产品执行GB18406.4-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和NY/T842-2004《绿色食品鱼》(活鱼-淡水)标准规定。

生产方式

1. 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宜昌长江肥鱼主产于宜昌境内枝江到秭归的完整江段,其区位独特,环境优美宜人,属北亚热带气候、水质达国家Ⅱ类水标准。库域内无污染,土壤、空气、水质等产地环境优良。库域内环境、水质、大气、生产条件等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国家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1989)和《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T/T391-2000)的要求。非常适宜宜昌长江肥鱼养殖生产。
2. 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宜昌长江肥鱼种源选用长江三峡水库野生肥鱼纯种子一代,在宜昌产区优质流动淡水水域经过低温慢速生长而成的一种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极高的名贵水产品。
宜昌长江肥鱼,学名长吻鮠,属鲶形目,鲿科(亦称鮠科),鮠属。体略似纺锤形,吻锥形,并向前显著地突出。口下位,呈新月形,唇肥厚,眼小。须4对,细小。无鳞,背鳍及胸鳍的硬刺后缘有锯齿,脂鳍肥厚,尾鳍深分叉。背部琥珀色,腹部白色,鳍为灰黑色,3龄鱼体重约1-1.5千克,体长约30-50厘米。达到性成熟的最小年龄为3龄,一般为4~5龄。成鱼每年3~4月开始成熟,便上溯至砾石底的河水急流处产卵。产卵期为4~6月,8月左右下退。怀卵量1~10万粒以上不等。
3. 生产过程管理:①水域选择:选择宜昌产区内优质流动的淡水水域,常年水温控制在5~20℃,水质达到国家二类以上水标准。②网箱的制作及设置:箱体选用聚乙烯无结节网片网箱,5米×4米×2.5米,使用不锈钢框架,网箱底以上50厘米处捆绑在箱体浮架上,浮架四角固定在铁油桶浮子上。网箱放置于水域(主要是水库)避风向阳处,采用漂浮式,水库水深6米以上。③养殖方式:在网箱内通过栽培漂浮植物大薸,给网箱内的鱼类营造出一种天然的遮阴环境,增加网箱内水生生物的多样性;采用人工投喂配合饲料的养殖方式,投喂的饲料符合《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NY5072-2002)。在养殖后期适当添加动物性饵料蛋白,以满足机体对营养的需求;在低温的流水淡水水域,使养殖鱼类缓慢生长,从而产出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更高的名贵水产品。④鱼病防治:采用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鱼病防治原则,在养殖的中后期,较少使用鱼药,确保鱼肉品质极佳以及食品的质量安全。5. 产品捕捞及产后处理:宜昌长江肥鱼,从鱼苗养殖到成鱼,需3年以上的养殖时间,体重达到1.0~1.5kg/尾时,即可拉网起捕。 6. 生产记录要求:由专业合作社按《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要求填写生产记录,建立网箱养殖生产记录档案,全面记载宜昌长江肥鱼的生产过程,确保宜昌长江肥鱼质量体系具有全过程的可追溯性。

包装规范

宜昌地域范围内的长江肥鱼生产经营,在产品和包装袋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宜昌长江肥鱼地理标志,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宜昌英武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产品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志相结合的标识标准方法。

产品百科
宜昌长江肥鱼,湖北省宜昌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宜昌长江肥鱼产地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境内光照适中,四季分明,冬暖夏凉,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6℃,年平均水温13℃左右,年平均降雨量1177.34毫米,年平均无霜期271.9天,年均日照数1669.3小时,适宜长江肥鱼生长。宜昌长江肥鱼背部琥珀色,腹部白色,鳍为灰黑色。其鱼肉质细嫩、无肌间刺、肉滑如玉、入口即化、味淡雅甘醇;尤其所炖鱼汤,白若琼浆、润泽爽口、甘如玉液;其鳔肥厚,自古以来为食中珍品。
2013年4月15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宜昌长江肥鱼”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中文名
宜昌长江肥鱼
产地名称
湖北省宜昌市
品质特点
肉质细嫩、无肌间刺
地理标志
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批准文号
国家农业部第1925号公告
批准时间
2013年04月15日

宜昌长江肥鱼产品特点

宜昌长江肥鱼品质特性

宜昌长江肥鱼背部琥珀色,腹部白色,鳍为灰黑色。其鱼肉质细嫩、无肌间刺、肉滑如玉、入口即化、味淡雅甘醇;尤其所炖鱼汤,白若琼浆、润泽爽口、甘如玉液;其鳔肥厚,自古以来为食中珍品。

宜昌长江肥鱼营养价值

宜昌长江肥鱼品质优,营养价值高。水分≤85%,蛋白质≥13.7%;总脂肪≤3.23%;灰分≤1.1%;富含多种氨基酸(包括: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等),氨基酸总量≥10.0%。

宜昌长江肥鱼宜昌长江肥鱼

宜昌长江肥鱼产地环境

  • 土壤地貌
宜昌长江肥鱼产地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共有五种地貌类型:①200米以下的第四纪粘土岗地②200-500米的紫红砂、砾岩丘陵③500-800米的石灰岩低山④800米以上的花岗、变质岩低中山⑤独具一格的西陵峡河谷。
  • 水文情况
宜昌境内水系属外流水系,以长江为主脉,河流多、密度大、水量丰富,年平均总水量4741.4亿立方米,市境内长度大于10公里的河流有99条,其中集水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64条,总长3793公里,总集水面积占全市的83.9%。主要河流有:长江、清江、沮漳河、黄柏河、香溪河、下牢溪。
  • 气候情况
宜昌长江肥鱼产地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境内光照适中,四季分明,冬暖夏凉,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6℃,年平均水温13℃左右,年平均降雨量1177.34毫米,年平均无霜期271.9天,年均日照数1669.3小时。

宜昌长江肥鱼宜昌长江肥鱼

宜昌长江肥鱼历史渊源

据文献记载,以宜昌虎牙滩至南津关所产肥鱼为最肥美,历来为当地的文人墨客所赞颂。著名宋代诗人苏轼赋诗赞肥鱼:“芽姜紫醋炙银鱼,雪碗擎来二尺余,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胜纯鲈”。
明朝初期,宜昌长江肥鱼作为珍品,献给明太祖朱元璋,从此一直被列为珍品。有“千里送名鱼,皇家席上珍”之说。

宜昌长江肥鱼宜昌长江肥鱼

宜昌长江肥鱼生产情况

2012年,宜昌长江肥鱼存栏200万尾。

宜昌长江肥鱼产品荣誉

2013年4月15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宜昌长江肥鱼”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宜昌长江肥鱼宜昌长江肥鱼

宜昌长江肥鱼地理标志

宜昌长江肥鱼地域保护范围

宜昌长江肥鱼的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长江宜昌江段,东接当阳、远安,西邻秭归、兴山,南靠枝江、猇亭、点军,北与保康接壤,沿江两岸均属宜昌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10°51′00″-111°39′00″,北纬30°32′00″-31°28′00″。

宜昌长江肥鱼质量技术要求

  • 特定生产方式
宜昌长江肥鱼宜昌长江肥鱼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宜昌长江肥鱼主产于宜昌境内枝江到秭归的完整江段,其区位独特,环境优美宜人,属北亚热带气候、水质达国家Ⅱ类水标准。库域内无污染,土壤、空气、水质等产地环境优良。库域内环境、水质、大气、生产条件等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国家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1989)和《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T/T391-2000)的要求。适宜宜昌长江肥鱼养殖生产。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宜昌长江肥鱼种源选用长江三峡水库野生肥鱼纯种子一代,在宜昌产区优质流动淡水水域经过低温慢速生长而成的一种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极高的名贵水产品。
宜昌长江肥鱼,学名长吻鮠,属鲶形目,鲿科(亦称鮠科),鮠属。体略似纺锤形,吻锥形,并向前显著地突出。口下位,呈新月形,唇肥厚,眼小。须4对,细小。无鳞,背鳍及胸鳍的硬刺后缘有锯齿,脂鳍肥厚,尾鳍深分叉。背部琥珀色,腹部白色,鳍为灰黑色,3龄鱼体重约1-1.5千克,体长约30-50厘米。达到性成熟的最小年龄为3龄,一般为4-5龄。成鱼每年3-4月开始成熟,便上溯至砾石底的河水急流处产卵。产卵期为4-6月,8月左右下退。怀卵量1-10万粒以上不等。
(3)生产过程管理:
①水域选择:选择宜昌产区内优质流动的淡水水域,常年水温控制在5-20℃,水质达到国家二类以上水标准。
②网箱的制作及设置:箱体选用聚乙烯无结节网片网箱,5米×4米×2.5米,使用不锈钢框架,网箱底以上50厘米处捆绑在箱体浮架上,浮架四角固定在铁油桶浮子上。网箱放置于水域(主要是水库)避风向阳处,采用漂浮式,水库水深6米以上。
③养殖方式:在网箱内通过栽培漂浮植物大薸,给网箱内的鱼类营造出一种天然的遮阴环境,增加网箱内水生生物的多样性;采用人工投喂配合饲料的养殖方式,投喂的饲料符合《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NY5072-2002)。在养殖后期适当添加动物性饵料蛋白,以满足机体对营养的需求;在低温的流水淡水水域,使养殖鱼类缓慢生长,从而产出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更高的名贵水产品。
④鱼病防治:采用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鱼病防治原则,在养殖的中后期,较少使用鱼药,确保鱼肉品质极佳以及食品的质量安全。
(4)产品捕捞及产后处理:宜昌长江肥鱼,从鱼苗养殖到成鱼,需3年以上的养殖时间,体重达到1.0-1.5kg/尾时,即可拉网起捕。
(5)生产记录要求:由专业合作社按《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要求填写生产记录,建立网箱养殖生产记录档案,全面记载宜昌长江肥鱼的生产过程,确保宜昌长江肥鱼质量体系具有全过程的可追溯性。
  • 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产品执行GB18406.4-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和NY/T842-2004《绿色食品鱼》(活鱼-淡水)标准规定。
  • 标志使用规定
宜昌地域范围内的长江肥鱼生产经营,在产品和包装袋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宜昌长江肥鱼地理标志,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宜昌英武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产品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志相结合的标识标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