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虎杖

房县虎杖产业协会 【管理

原产地湖北

– 产地市县:湖北省十堰市房县
– 产品大类:种植业类
– 产地小类:药材类
– 地标证书编号:AGI01922
– 地标认证时间:2016
– 品质特点:根状茎木质,黄褐色,节明显
– 地理标志分类: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 地标批准文号:国家农业部公告第2435号
生态环境

1. 土壤地貌情况:房县土壤种类较多,有黄棕壤、山地棕壤、石灰岩土、潮土、紫色土、水稻土等6个土类,15个亚类,44个土属,146个土种,201个变种,总面积441862公顷;房县地貌由北部、中部、南部三大地势部组成,地势南北高,中部低,四周高山环绕,由两侧分向中部倾斜,略成盆地形势;境内山川秀美、溪谷交错,沟壑纵横,植被覆盖率良好,森林覆盖率77.5 %。房县虎杖产区土层深厚,质地疏松,透气性能好,有机质含量在1.6%~5.5%,pH值为6.0~8.0,多为偏碱土壤、山谷沟壑阴湿地,植被保持很好,适宜虎杖的生长。2. 水文情况:产区地域辽阔,河沟纵横,有堵河(发源于神农架林区阴峪河)、南河(发源于神农架林区的温水河)两大水系。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为750~1160mm,径流总量20.5亿立方米,年降水量46.6亿立方米,过境容水量16.4亿立方米,水资源丰富。产区是南水北调水源区,境内没有大型工厂,无“三废”排放和空气污染,土壤没有重金属污染历史。根据环境监测部门监测,产区地表水达到GB3838—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Ⅱ类水质标准;水质感观良好,无色、无臭、无味、透明,PH值6.0~8.0,砷≤0.05mg/L、镉≤0.005mg/L、铅≤0.05mg/L,有关指标符合我国和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饮用水质准则。3. 气候情况:产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日均温10~15°C,昼夜温差明显;年均空气相对湿度75%;年日照时数1700~2000小时,无霜期170~240天;区域内年降水量的差别不大,总的特点是南部地势高的地方降水多,北部地势低的地方降水略少,年均降雨量750~1160 mm,降水集中在4~10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85%,其季节分布是:3~5月平均为236 mm,占26%;6~8月平均为406 mm,占44%;9~11月平均为227 mm,占25%;12~2月平均为45mm,占5%;雨日在100~140天之间,年平均雨日117天,雨日由北向南逐渐增多;产区生态环境优良,大气清新无污染,符合GB3095–2012的Ⅰ级标准。特殊的光、热、水、土生态植被组合,产生了房县虎杖这一特殊地道中药材品种,造就了房县虎杖特有的品质。

地域范围

房县虎杖产地范围为湖北省房县境内的沙河乡、万峪河乡、青峰镇、军店镇、窑淮镇、门古寺镇、中坝乡、土城镇等19个乡镇,涉及100多个村。其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0°02′~111°15′、北纬31°34′~32°31′,生长于海拔400~1800米之间,种植面积0.2万公顷,总产量15万吨(鲜)折合<7.5万吨(干)>,总产值3亿元。

品质特性

1. 外观特性特征:虎杖根状茎木质,黄褐色,节明显。茎直立,圆柱形,丛生,无毛,中空。切段或切片一般为3—7cm,直径约1—3.5cm,节部略突起,表面棕褐色至灰棕色,有明显纵皱纹、须根和点状须根痕,质地坚硬,不易折断,断面呈棕黄色。2. 内在品质指标:按本规程生产的虎杖,干燥品水分≤12%;大黄素≥1.10%,虎杖苷含量≥2.50%。房县虎杖的大黄素和虎杖苷含量这两项指标均高出药典标准2倍和20多倍。3. 产品质量安全:房县虎杖种植生产过程执行《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391-201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3-2013)、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394-2013)标准。

生产方式

1. 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水质达到国家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GB5084292二级以上标准。大气环境达到国家质量GB3095296二级以上标准。土壤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295二级以上标准。其它环境要求:一是远离废水、废气和废渣等工业污染区,特别要远离污染的水源;二是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硝酸盐含量、农药残留不超标无污染;三是不使用化肥、垃圾肥、未腐熟人畜粪便和医院里的粪便。2. 品种选择:选用房县地道虎杖种子或根茎用于生产。于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种翅由白绿色转变为黄棕色,种子乌黑发亮即可采集成熟种子,精选种粒饱满,净度98%以上,千粒重7.2g以上,发芽率85%以上的种子。种根选择长度8~10cm,带芽2~3个,芽茎粗>0.5cm、单株根重>50g,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无病虫害、无污染、商品性能良好的种根。3. 生产过程控制:①育苗:A、播种育苗。于秋季采集成熟的种子,进行撒播或条播。条播行距10~20cm,开浅沟约1cm,将种子播在沟内,按1~1.5g/㎡的播种量进行繁殖,用种肥或细泥覆盖并浇透水;撒播时直接将种子播在畦面,种子分布均匀,播后覆盖一层种肥,浇透水。低温季节播种,要盖膜保温保湿,以利提早出苗;高温季节播种,要遮荫、定时浇水降温。出苗后,有3~5片真叶时要开始间苗、补苗,使幼苗在整个畦面分布均匀,保持1.6~2.4万株/亩的密度,补植后要及时浇水,确保成活。10上中旬至次年4月都适合播种,其中以春播为最佳;秋播一般出苗后在翌年4月中旬可封垄,春播一般在5月中旬可封垄。B、种根繁殖。也称根茎繁殖,将虎杖地下根茎,剪成8~10cm长,带有2~3个芽的种根,种根越粗越好。在畦面上按行距10~20cm开好种植沟,再把种根放入沟内,种根的芽要朝上,须根要舒展,密度按株行距40cm×50cm。覆土3~5cm,施一层种肥,浇透水。此法繁殖以春季最佳。C、分株繁殖。主要在生长季节进行,方法是将虎杖的种苗,按地上丛生主茎每1株分掰成种苗。每株种苗要求地下根茎长10~15cm左右,地上茎在生长初期:留2~3节,叶2~3片;在速生期:留3~5节,2~3轮侧枝,每轮侧枝上留3~5张叶片,在生长后期:留3~5节,2~3轮侧枝,每轮侧枝上留叶3~5片,多余部分的枝叶剪去。按株行距40cm×50cm开沟种植,每穴1株,定植后施一层种肥,浇透水。此法繁殖春、夏、秋三季均可进行,但以春、夏季节移殖最佳。②栽培:栽培地选择与整地。林地选择地下水位较低、阴坡中下部、林分郁闭度0.3~0.5. 要求土层深厚、质地疏松、肥沃的缓坡地;并于秋冬季节,对规划栽植虎杖的林地内的灌木、杂草等采伐剩余物进行全面清理或等高线间隔1m堆积,按设计的株行距进行整地挖明穴(40cm×30cm×30cm);农田选择水资源丰富、土层深厚、质地疏松、肥沃的山垄田和耕地,栽前1个月翻耕晒土,要求细致整地做畦,畦宽在1~1.2m,长度因地制宜。B、栽植。无论田间或林地,一年四季均可栽植,但以春季最为适宜。田间初植密度以株行距40cm×50cm或40cm×40cm,每亩植2000~2500株为宜;林地初植密度以株行距0.5m×1.0m或1.0m×1.0m,每亩植1600~2600株为宜。栽植前对种根进行分级,栽植要做到苗正、根舒,芽朝上、不打紧,填表层松土,覆土3~5cm,使整个穴面高出地面5~10cm。③田间管理:A、深翻改土,熟化土壤。深翻扩穴主要对林地虎杖进行,在秋季枯萎落叶后沿植株根系生长点外围开始,逐年向外扩展40~50cm。回填时混以绿肥或腐熟有机肥等,表土放在底层,心土放在表层。B、中耕除草与培土。在生长季节进行人工锄草,尽量不使用除草剂。新造林林地栽植的虎杖,结合幼林抚育进行人工锄草。一年中耕1~2次,深度8~10cm,同时培土8~10cm。C、间苗补苗。播种出苗后,幼苗有5~8片真叶时要开始间苗、补苗。幼苗过密的地方要进行疏苗,幼苗株距过大的地方要及时补植,使幼苗在整个畦面分布均匀,保持1.6~2.4万株/亩。补植后要及时浇水,确保成活。D、科学施肥。科学的施肥是确保虎杖高产的关键措施。因此,虎杖栽植后要视土壤肥力状况和植株长势,及时施肥。结合整地深翻,每亩施入绿肥或腐熟有机肥等基肥300~500kg;在生长季节,结合人工锄草和扩穴培土追施速效肥料1~3次,肥料种类以腐熟农家肥和无机矿质肥料为主,并配施生物菌肥和微量元素肥料,追肥用量以2~5g/m2为宜。追肥时期分别为4月和6月。施肥方法:林地栽培采用放射状沟施,田间栽培采用沟施或兑水浇施。E、水分管理。灌溉水的质量应符合GB5084-92中的规定。选择早上和傍晚,在定植期、嫩芽萌发期、幼苗生长期、畦面土壤开始发白以及发生干旱或施肥后应及时灌溉或浇水,使土壤经常保持湿润状态;在多雨季节或栽培地积水要及时排水,尤其是在高温高湿时,要加强通风,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虎杖产量和质量。④病虫草害防治:A、金龟子防治。金龟子从5月上旬开始发生,危害相对集中,主要取食虎杖嫩茎顶梢和叶片,危害严重时,整株叶片吃光,而且速度很快。防治方法:利用金龟子假死性,振落地上人工捕杀或利用金龟子的趋光性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捕杀灭,效果达90%以上;B、蛀干害虫。5月中旬期间,蛀干幼虫取食虎杖茎叶,影响发育,严重时,植株倒伏。防治方法:①割开茎干,取出虫体人工捕杀;②用棉花沾上1000倍氧乐果药液,堵住洞口,闷死害虫。C、白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生在林下土壤中,危害虎杖根茎。防治方法:采用呋喃丹撒施土壤,毒死地下害虫。或用市场上销售的“灭蚁灵”药剂防治,蚁药放在白蚁穴中,让蚁吃食,干扰白蚁神经,互相撕咬而死。或设置黄油板、黄水盆等诱杀白蚁。D、草害主要通过人工割除的方法,及时除草。⑤采收、贮藏与运输:A、根茎采收:每隔2~3 年采挖一次,秋冬季节采挖,并及时做好根茎切段或切片、选用不易破损、干燥、清洁、无异味的包装材料密闭包装,且在包装前应再次检查是否已充分干燥,并清除劣质品及异物。包装要牢固、密封、防潮,能保护品质。B、贮藏:置阴凉、干燥、通风、清洁、遮光处保存,温度30℃以下,相对湿度70%~75%为宜。高温高湿季节前,要按件密封保藏。不易保存时间太久(小于6个月最好),否则内含物会降低。C、运输:运输工具必须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污染,具有良好的通气性,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雨淋、防潮、防曝晒。同时不得与其他有毒、有害、有污染、易串味的物质混装。

包装规范

地域范围内的地理标志房县虎杖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房县虎杖地理标志,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按照《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第十四条规定执行,经持有人同意后方可使用。

产品百科
房县虎杖,湖北省十堰市房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虎杖根状茎木质,黄褐色,节明显。茎直立,圆柱形,丛生,无毛,中空。房县虎杖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利湿、活血定痛、通便解毒、止咳化痰的作用。虎杖含有一种重要的物质——白藜芦醇。白藜芦醇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可降低血液粘稠度,抑制血小板凝结和血管舒张,保持血液畅通。
2016年8月16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房县虎杖”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中文名
房县虎杖
产地名称
湖北省十堰市房县
品质特点
根状茎木质,黄褐色,节明显
地理标志
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批准文号
国家农业部公告第2435号
批准日期
2016年8月16日

房县虎杖产品特点

房县虎杖外观特性特征

房县虎杖根状茎木质,黄褐色,节明显。茎直立,圆柱形,丛生,无毛,中空。切段或切片一般为3~7厘米,直径约1~3.5厘米,节部略突起,表面棕褐色至灰棕色,有明显纵皱纹、须根和点状须根痕,质地坚硬,不易折断,断面呈棕黄色。

房县虎杖内在品质指标

按本规程生产的房县虎杖,干燥品水分≤12%;大黄素≥1.10%,虎杖苷含量≥2.50%。房县虎杖的大黄素和虎杖苷含量这两项指标均高出药典标准2倍和20多倍。

房县虎杖房县虎杖

房县虎杖产地环境

房县虎杖土壤地貌

房县土壤种类较多,有黄棕壤、山地棕壤、石灰岩土、潮土、紫色土、水稻土等6个土类,15个亚类,44个土属,146个土种,201个变种,总面积441862公顷;房县地貌由北部、中部、南部三大地势部组成,地势南北高,中部低,四周高山环绕,由两侧分向中部倾斜,略成盆地形势;境内山川秀美、溪谷交错,沟壑纵横,植被覆盖率良好,森林覆盖率77.5 %。房县虎杖产区土层深厚,质地疏松,透气性能好,有机质含量在1.6%~5.5%,pH值为6.0~8.0,多为偏碱土壤、山谷沟壑阴湿地,植被保持很好,适宜虎杖的生长。

房县虎杖水文情况

房县虎杖产区地域辽阔,河沟纵横,有堵河(发源于神农架林区阴峪河)、南河(发源于神农架林区的温水河)两大水系。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为750~1160毫米,径流总量20.5亿立方米,年降水量46.6亿立方米,过境容水量16.4亿立方米,水资源丰富。产区是南水北调水源区,境内没有大型工厂,无“三废”排放和空气污染,土壤没有重金属污染历史。根据环境监测部门监测,产区地表水达到GB3838—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Ⅱ类水质标准;水质感观良好,无色、无臭、无味、透明,pH值6.0~8.0,砷≤0.05毫克/升、镉≤0.005毫克/升、铅≤0.05毫克/升,有关指标符合中国和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饮用水质准则。

房县虎杖气候情况

房县虎杖产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日均温10~15°C,昼夜温差明显;年均空气相对湿度75%;年日照时数1700~2000小时,无霜期170~240天;区域内年降水量的差别不大,总的特点是南部地势高的地方降水多,北部地势低的地方降水略少,年均降雨量750~1160 毫米,降水集中在4~10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85%,其季节分布是:3~5月平均为236 毫米,占26%;6~8月平均为406 毫米,占44%;9~11月平均为227 毫米,占25%;12~2月平均为45毫米,占5%;雨日在100~140天之间,年平均雨日117天,雨日由北向南逐渐增多;产区生态环境优良,大气清新无污染,符合GB3095–2012的Ⅰ级标准。特殊的光、热、水、土生态植被组合,产生了房县虎杖这一特殊地道中药材品种,造就了房县虎杖特有的品质。

房县虎杖房县虎杖

房县虎杖历史渊源

房县是神农尝百草之地,“房县虎杖”野生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药用价值高,开发前景广阔,具有地域特色。
房县为加强对“房县虎杖”这一特色农产品的保护,立足房县产业优势,做大做强虎杖产业,推动特色产业和农业区域经济快速发展,2015年,房县决定进行“房县虎杖”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申报工作。由房县虎杖产业协会申报的“房县虎杖”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申请材料,经县市两级农业部门审核确认和省级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机构初审合格。
2016年3月,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符合《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规定的登记保护条件,农业部拟准予登记,依法实施保护。房县虎杖被评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

房县虎杖房县虎杖

房县虎杖生产情况

2015年,房县虎杖种植面积0.2万公顷,总产量15万吨(鲜)折合7.5万吨(干),总产值3亿元。

房县虎杖产品荣誉

2016年8月16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房县虎杖”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房县虎杖地理标志

房县虎杖地域保护范围

房县虎杖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湖北省房县境内的沙河乡万峪河乡青峰镇军店镇窑淮镇门古寺镇中坝乡土城镇等19个乡镇,涉及100多个村。其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0°02′~111°15′、北纬31°34′~32°31′,生长于海拔400~1800米之间。

房县虎杖质量技术要求

质量控制技术规范编号:AGI2016-02-1922。
质量安全要求
房县虎杖种植生产过程执行《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391-201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3-2013)、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394-2013)标准。
特定生产方式
房县虎杖(2张)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水质达到国家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GB5084292二级以上标准。大气环境达到国家质量GB3095296二级以上标准。土壤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295二级以上标准。其它环境要求:一是远离废水、废气和废渣等工业污染区,特别要远离污染的水源;二是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硝酸盐含量、农药残留不超标无污染;三是不使用化肥、垃圾肥、未腐熟人畜粪便和医院里的粪便。

2、品种选择:选用房县地道虎杖种子或根茎用于生产。于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种翅由白绿色转变为黄棕色,种子乌黑发亮即可采集成熟种子,精选种粒饱满,净度98%以上,千粒重7.2克以上,发芽率85%以上的种子。种根选择长度8~10厘米,带芽2~3个,芽茎粗>0.5厘米、单株根重>50克,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无病虫害、无污染、商品性能良好的种根。
3、生产过程控制:
①育苗:
A、播种育苗。于秋季采集成熟的种子,进行撒播或条播。条播行距10~20厘米,开浅沟约1厘米,将种子播在沟内,按1~1.5克/平方米的播种量进行繁殖,用种肥或细泥覆盖并浇透水;撒播时直接将种子播在畦面,种子分布均匀,播后覆盖一层种肥,浇透水。低温季节播种,要盖膜保温保湿,以利提早出苗;高温季节播种,要遮荫、定时浇水降温。出苗后,有3~5片真叶时要开始间苗、补苗,使幼苗在整个畦面分布均匀,保持1.6~2.4万株/亩的密度,补植后要及时浇水,确保成活。10上中旬至次年4月都适合播种,其中以春播为最佳;秋播一般出苗后在翌年4月中旬可封垄,春播一般在5月中旬可封垄。
B、种根繁殖。也称根茎繁殖,将虎杖地下根茎,剪成8~10厘米长,带有2~3个芽的种根,种根越粗越好。在畦面上按行距10~20厘米开好种植沟,再把种根放入沟内,种根的芽要朝上,须根要舒展,密度按株行距40厘米×50厘米。覆土3~5厘米,施一层种肥,浇透水。此法繁殖以春季最佳。
C、分株繁殖。主要在生长季节进行,方法是将虎杖的种苗,按地上丛生主茎每1株分掰成种苗。每株种苗要求地下根茎长10~15厘米左右,地上茎在生长初期:留2~3节,叶2~3片;在速生期:留3~5节,2~3轮侧枝,每轮侧枝上留3~5张叶片,在生长后期:留3~5节,2~3轮侧枝,每轮侧枝上留叶3~5片,多余部分的枝叶剪去。按株行距40厘米×50厘米开沟种植,每穴1株,定植后施一层种肥,浇透水。此法繁殖春、夏、秋三季均可进行,但以春、夏季节移殖最佳。
②栽培:栽培地选择与整地。
A、整地。林地选择地下水位较低、阴坡中下部、林分郁闭度0.3~0.5、要求土层深厚、质地疏松、肥沃的缓坡地;并于秋冬季节,对规划栽植虎杖的林地内的灌木、杂草等采伐剩余物进行全面清理或等高线间隔1米堆积,按设计的株行距进行整地挖明穴(40厘米×30厘米×30厘米);农田选择水资源丰富、土层深厚、质地疏松、肥沃的山垄田和耕地,栽前1个月翻耕晒土,要求细致整地做畦,畦宽在1~1.2米,长度因地制宜。
B、栽植。无论田间或林地,一年四季均可栽植,但以春季最为适宜。田间初植密度以株行距40厘米×50厘米或40厘米×40厘米,每亩植2000~2500株为宜;林地初植密度以株行距0.5米×1.0米或1.0米×1.0米,每亩植1600~2600株为宜。栽植前对种根进行分级,栽植要做到苗正、根舒,芽朝上、不打紧,填表层松土,覆土3~5厘米,使整个穴面高出地面5~10厘米。
③田间管理。
A、深翻改土,熟化土壤。深翻扩穴主要对林地虎杖进行,在秋季枯萎落叶后沿植株根系生长点外围开始,逐年向外扩展40~50厘米。回填时混以绿肥或腐熟有机肥等,表土放在底层,心土放在表层。
B、中耕除草与培土。在生长季节进行人工锄草,尽量不使用除草剂。新造林林地栽植的虎杖,结合幼林抚育进行人工锄草。一年中耕1~2次,深度8~10厘米,同时培土8~10厘米。
C、间苗补苗。播种出苗后,幼苗有5~8片真叶时要开始间苗、补苗。幼苗过密的地方要进行疏苗,幼苗株距过大的地方要及时补植,使幼苗在整个畦面分布均匀,保持1.6~2.4万株/亩。补植后要及时浇水,确保成活。
D、科学施肥。科学的施肥是确保虎杖高产的关键措施。因此,虎杖栽植后要视土壤肥力状况和植株长势,及时施肥。结合整地深翻,每亩施入绿肥或腐熟有机肥等基肥300~500k克;在生长季节,结合人工锄草和扩穴培土追施速效肥料1~3次,肥料种类以腐熟农家肥和无机矿质肥料为主,并配施生物菌肥和微量元素肥料,追肥用量以2~5克/米2为宜。追肥时期分别为4月和6月。施肥方法:林地栽培采用放射状沟施,田间栽培采用沟施或兑水浇施。
E、水分管理。灌溉水的质量应符合GB5084-92中的规定。选择早上和傍晚,在定植期、嫩芽萌发期、幼苗生长期、畦面土壤开始发白以及发生干旱或施肥后应及时灌溉或浇水,使土壤经常保持湿润状态;在多雨季节或栽培地积水要及时排水,尤其是在高温高湿时,要加强通风,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虎杖产量和质量。
④病虫草害防治。
A、金龟子防治。金龟子从5月上旬开始发生,危害相对集中,主要取食虎杖嫩茎顶梢和叶片,危害严重时,整株叶片吃光,而且速度很快。防治方法:利用金龟子假死性,振落地上人工捕杀或利用金龟子的趋光性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捕杀灭,效果达90%以上;
B、蛀干害虫。5月中旬期间,蛀干幼虫取食虎杖茎叶,影响发育,严重时,植株倒伏。防治方法:1)割开茎干,取出虫体人工捕杀;2)用棉花沾上1000倍氧乐果药液,堵住洞口,闷死害虫。
C、白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生在林下土壤中,危害虎杖根茎。防治方法:采用呋喃丹撒施土壤,毒死地下害虫。或用市场上销售的“灭蚁灵”药剂防治,蚁药放在白蚁穴中,让蚁吃食,干扰白蚁神经,互相撕咬而死。或设置黄油板、黄水盆等诱杀白蚁。
D、草害主要通过人工割除的方法,及时除草。
⑤采收、贮藏与运输。
A、根茎采收:每隔2~3 年采挖一次,秋冬季节采挖,并及时做好根茎切段或切片、选用不易破损、干燥、清洁、无异味的包装材料密闭包装,且在包装前应再次检查是否已充分干燥,并清除劣质品及异物。包装要牢固、密封、防潮,能保护品质。
B、贮藏:置阴凉、干燥、通风、清洁、遮光处保存,温度30℃以下,相对湿度70%~75%为宜。高温高湿季节前,要按件密封保藏。不易保存时间太久(小于6个月最好),否则内含物会降低。
C、运输:运输工具必须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污染,具有良好的通气性,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雨淋、防潮、防曝晒。同时不得与其他有毒、有害、有污染、易串味的物质混装。

房县虎杖专用标志使用

地域范围内的地理标志房县虎杖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房县虎杖地理标志,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按照《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第十四条规定执行,经持有人同意后方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