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湖白茶具有独特的感官品质:外形细秀略扁,色泽绿润,透显金黄;内质香气栗香馥郁,汤色鹅黄,清澈明亮,滋味鲜爽且醇,叶张玉白、茎脉翠绿。天目湖白茶经理化分析,成品茶的氨基酸含量5-6%,约为普通绿茶的2倍,茶多酚含量12-15%,酚氨比值2.6,仅为普通绿茶的一半,这是天目湖白茶茶汤特别醇鲜的根由。
1. 地质地貌土壤
地质地貌:天目湖白茶产自溧阳市境内的天目山余脉、茅山丘陵的山间和缓坡岗地。天目山余脉山峰陡峻,地势起伏,最高峰石门尖主峰506米,为苏南第一峰。茅山丘陵位于茅山之东侧,山少丘多,丘陵蜿蜒起伏。山峰冈峦主要有上古生界泥盆系的石英砂岩和中生界火山岩构成。
土壤特征:天目湖白茶茶园依地势分布主要有黄砂土、黄刚土土种。发育于两大山脉山麓的黄棕壤亚类的黄砂土,成土母质是石英砂岩、古代沉积岩、页岩的风化物,土质属壤土至轻粘土,表土酸性,心土粘粒含量高,蓄水保肥性能好,有机质、氮素水平适宜,是苏南地区最适宜植茶的土壤。发育于山前黄土岗地黄褐土亚类的黄刚土,传统称耕作黄棕壤,成土母质源于古代脱钙化的下蜀黄土,土层深厚,表土颗粒以粉砂粘粒为主,酸碱度微酸,由于基岩为水平沉积岩,土体发育常见典型的粘盘层,黄刚土粘粒含量高,交换性氢、铝和盐基离子较高,矿质养分丰富,适宜于茶树生长发育。
2. 水文情况
溧阳市主要有南、中、北三大河流纵横东西,全市有大小水库77座,水面半亩以上的塘坝15046座,总拦截山洪面积474平方公里,占山区面积的47.3%,累计库容3.64亿立方米,其中兴利库容1.34亿立方米。总有效灌溉面积27.06万亩,其中自流灌溉面积20.5万亩,水库渠坝灌溉面积6.54万亩。
3. 气候情况
天目湖白茶产区属于中亚热带北缘过渡季风型气候,冬夏春秋四季分明,春季温凉多雨,夏季炎热湿润,秋季先湿后干,冬季寒冷干燥,全年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从农业气候角度分析,光、温、水配合良好,具有春夏季雨热同步,秋冬季光温互补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5.4℃,适宜农作物生长。
4. 人文历史情况
溧阳自古出产茶叶。北宋时,毗陵知府周绛在歌颂故乡溧阳《招仙观》诗中,有“绿荈晚烟梅雨夏,朱藤余萼麦风开”之句,周绛早年在溧阳黄山观当道士时,汲清泉、尝百茶,开垦茶圃,对茶进行研究,研制出溧阳独特的“芳津茶”,家乡人称为“绛茶”。元代溧阳教授仇远在《广教寺》诗中吟出“撞钟山鹳起,煮茗石罂香”之句,说明宋、元时,溧阳的丘陵山区,已遍植茶树。溧阳种茶的历史始于宋元,兴于明清,盛在当代。改革开放以来,溧阳市紧紧围绕茶叶增效、茶农增收的总体目标,坚持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把茶叶产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中之重来抓,从组织领导、科学规划、产业推动、科技服务、政策扶持等方面予以贯彻落实,促进了茶叶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目前全市有茶园面积7万多亩,年产优质茶叶2000多吨,产值近三亿元,是江苏省重点产茶县(市)。尤其是九十年代,白茶从天目山脉零散分布到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以来,溧阳茶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全市现有天目湖白茶15000多亩,年产量60多吨,产值1.3亿多元。在天目湖白茶发展过程中创制了天目湖玉枝白茶、田家山白茶、富子白茶等一批名茶,仅2006年以来先后有36只次白茶茶样在省级以上名优茶评比中获大奖。被农业部中绿华厦有机食品认证中心认定为有机食品的白茶产品有20 个。2006年天目湖白茶被评为江苏省名牌产品,2007年被人民大会堂选定为特供茶,二00九年又被选定为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联合国馆指定用茶,成为“中国世博十大名茶”之一。
天目湖白茶产自溧阳市溧城镇、天目湖镇、戴埠镇、上黄镇、社渚镇、上兴镇、竹箦镇、南渡镇,总面积约1400平方公里。溧阳市位于长江三角洲苏、浙、皖三省交界处,东经119°08′-119°63′,北纬37°09′-31°41′之间。东邻无锡市宜兴,西与南京市高淳、溧水毗邻,南与安徽省广德、郎溪接壤,北连镇江市句容,常州市金坛。市境南北长59.06公里,东西宽45.14公里,总面积1535.87平方公里。天目湖白茶生产面积1000公顷,年产量60吨。
1. 外在感官特征:天目湖白茶外形细秀略扁,色泽绿润、透显金黄;内质香气栗香馥郁,汤色鹅黄、清澈明亮,滋味鲜爽且醇,叶张玉白、茎脉翠绿。
2. 内在品质指标:经检测天目湖白茶的氨基酸含量为6.26-9%,比普通茶高2倍以上,茶多酚含量为10.7%,是普通茶的一半,还具有抗辐射、抗氧化、抗肿瘤、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的功能。
3. 质量安全:茶叶加工所处的大气环境不低于GB 3095 规定的三级标准要求。茶叶加工中直接用水、冲洗加工设备和厂房用水应符合GB 5749的要求。建立环境保护制度。在基地方圆5公里和上风向20公里范围内不得建设有污染的工矿企业,防止工业“三废”污染基地;设立环境保护标志牌;标志范围内的畜禽养殖场粪水要经过无害化处理,施用的农家肥必须经高温发酵腐熟,确保无害化生产。
1. 产地条件
1.1气候条件:溧阳属于中亚热带北缘过渡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春季温凉多雨,全年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光、温、水配合良好,具有
春夏季雨热同步,秋冬季光温互补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5.4℃,符合茶树要求年平均气温在13℃以上,生长季节月平均气温在摄氏15度以上,年降雨量在1000mm以上,生长季节月平均降水量在100mm以上;年平均相对湿度最好80%以上的要求。②土壤条件:天目湖白茶主要分布在天目湖周围,这一区域内以山地和丘陵地为主,土层深度在60cm以上;土壤呈酸性反应,土壤酸度在4.0—6.5之间,且不渍水,形成了适宜茶树生长的茶园小气候。
2. 管理技术
2.1修剪时期及修剪方式
2.1.1修剪适期,以4月25日~5月5日为适期,太早,还在春茶忙季,生产人手紧张;太晚,影响生长量,从而对第二年的产量有影响。
2.2.2修剪方法,定型修剪,在每年的剪口上提高5cm;轻修剪,原则上以剪去上年夏梢为宜。
3. 修剪前后的大田管理
3.1肥料,于修剪前后的4月底~5月上旬,以饼肥、家禽粪和商品有机
肥为主,开沟施入,施肥深度15cm以上(注:坡度大且是砂质土的茶园可以不开沟,以防水土流失)。一般施菜籽饼200kg/亩或鸡粪等商品有机肥350kg/亩,根据土壤条件,配合施用磷肥、钾肥(硫酸钾,禁用氯化钾)和其它所需营养,一般配施N︰P︰K为3︰1︰2的复合肥(15~20)kg/亩(须自配,以市场上的复合肥+尿素配施)。
3.2防虫,在修剪结束后的20~30天时,必须注意虫害的发生情况,及时用药。
3.3草害。天目湖白茶由于年生长量小,极易发生草害,又因天目湖白茶
的叶质薄,很容易受到药害。化学除草可引起茶树生长量减少,极易引发夏季灼伤和冬季冻害,因此,茶园杂草均为人工削除。
生产记录要求:产地范围、产地分布图、农户名单、地块编号、投入品清单、生产技术、产地面积、施肥情况、病虫草害防治情况、收获记录、仓储记录、销售记录等。
4. 茶叶加工环境条件
加工厂所处的大气环境应符合GB 3095 规定的三级标准要求。茶叶加工中直接用水、冲洗加工设备和厂房用水应符合GB
5749的要求。加工厂环境应整洁、干净、无异味。加工区应与生活区和办公区隔离,无关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区。加工车间应采光良好、灯光明亮,照度
达到500lux以上,测定按GB/T 18204.21规定执行。加工厂应配有相应的更衣间、茶叶审评室,加工和包装场地至少在茶季前应全面清洗消毒一次。
1. 包装:包装容器应用干燥、清洁、无异味及不影响茶叶品质的材料制成,接触茶叶的内包装材料应符合SB/T 10035和食品包装卫生标准的规定。包装应牢固、防潮、整洁、美观、无异味,能保护茶叶品质,便于携带、贮存和运输。
2. 标识: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3. 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干燥,无异味、无污染;运输时应防雨、防潮、防曝晒;装卸时轻放轻卸,不甩、掷、碰撞;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
4. 贮藏:产品应贮存于低温、干燥、清洁、无异味的专用仓库内。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存混放,注意通风干燥、低温,避免阳光直射。
5. 保质期:在本标准规定的条件下贮运,产品自生产之日起保质期为12个月。
- 中文名
- 天目湖白茶
- 产地名称
- 江苏省溧阳市
- 品质特点
- 外形细秀,色泽绿润,滋味鲜爽
- 地理标志
- 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 批准文号
- 农业部公告第1374号
- 批准时间
- 2010年04月16日
天目湖白茶产品特点
天目湖白茶外在感官
天目湖白茶内在品质
项 目
|
指 标
|
水 分 ≤
|
6.0
|
总灰分 ≤
|
7.0
|
水浸出物 ≥
|
38.0
|
碎 末 ≤
|
5.0 |
天目湖白茶产地环境
天目湖白茶位置境域
天目湖白茶地貌土壤
天目湖白茶水文情况
天目湖白茶气候情况
天目湖白茶历史渊源
天目湖白茶生产情况
天目湖白茶产品荣誉
天目湖白茶地理标志
天目湖白茶地域保护范围
天目湖白茶质量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