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香芋

海门市蔬菜生产技术指导站 【管理

原产地江苏

– 产地市县: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
– 产品大类:种植业类
– 产地小类:蔬菜类
– 地标证书编号:AGI01389
– 地标认证时间:2014
– 品质特点:久煮不糊,粉面不散,入口清香微甘,食后回味悠长
– 地理标志分类: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 地标批准文号:国家农业部第2105号公告
– 地标批准时间:2014年5月22日
产品介绍

海门香芋属豆科蔓性植物,地下块茎为食用器官。清代从美洲引入我国,最初在沿海地区种植,唯海门的气候、土壤及耕作制度最适宜香芋生长,在海门广为种植,成为海门市出类拔萃名特优蔬菜,在《清光绪海门厅图志》(1900年)中也有此记载。2001年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蔬菜品种志》下卷1137页也有介绍海门香芋,并于2013年12月认证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香芋表皮黄褐色,质地致密,肉乳白色,似薯类,味道好似板栗,甘甜芳香。有香芋烧竹鸡、香芋烧茶干、凉拌熟香芋等佳肴,久煮不糊,粉面不散,入口清香微甘,食后回味悠长,历来是逢年过节,喜庆筵席上必备的上乘菜肴。“万余”、“悦来”等品牌香芋已在上海等大中城市闻名遐迩,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一直稳步上升,有着“一斤香芋一斤肉”的说法。

生态环境

1. 气候情况:海门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光照较足,土地肥沃,自然环境独特。全市年平均气温15.9-16.7℃。,年平均降水量1048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到50%以上,全市年日照总时数2120小时左右,年平均无霜期238天。每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梅雨期,夏季常遭受台风的危害。
2. 水文情况:海门市境内沟河与长江相通,年平均最高潮位、最低潮位分别为5.50米、0.62米,地下水深度距地表平均0.8米。年平均水温17.6℃,水源充足,水质清澈,水的PH值为7.44,符合3类水以上的灌溉条件,适合香芋的生长。
3. 土壤地貌情况:海门地处长江下游,系冲击平原。境内地势平坦,沟河纵横交叉,地势西北略高,东南偏低,地表海拔2.5—5.2米,平均4.96米。全市可耕地面积6.01万公顷,占总面积的49.2%。土壤类型主要为潮土中黄夹沙土,土壤PH值7.8 -8.2平均为8,既粘又沙的土壤质地决定了海门香芋干香可口、酥而不烂的独特风味。

地域范围

海门香芋属豆科蔓性植物,地下块茎为食用器官,原产地位于江苏省海门市,包括海门街道、滨江街道、三厂街道、三星镇、临江镇、包场镇、常乐镇、悦来镇、余东镇、四甲镇、正余镇、海永乡。地处北纬31°46′-32°09′,东经121°04′-121°32′,总面积1148.77平方公里。常年全市海门香芋播种面积在367公顷左右,总产量4404吨,总产值7046.4万元。

品质特性

1. 感观特征:块茎呈近球状或呈不规则卵形,表皮黄褐色,有轮纹,肉乳白,质地致密。一般商品块茎单个重20~100克之间,其单体的大小与土壤、肥水、植株长势的差异都有很大关系。如作多年生栽培,年限越长,块茎单体越大。去皮后的海门香芋块茎可以红烧、清煮、煲汤或与荤菜搭配。有豆的清香,久煮不糊,粉而不散,入口清香微甘,食后回味悠长。
2. 内在品质:经测定每百克鲜海门香芋含蛋白质>5.0克、淀粉>21.0克,氨基酸总和>3.0%。
3. 安全要求:海门香芋质量安全按照江苏省南通市地方标准《无公害食品 香芋生产技术规程》(DB3206/T047—2004)标准要求执行。产品符合《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GB18406.1-2001)

生产方式

1. 产地要求
海门香芋的产地为海门市全境,生产环境应符合《NY5010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的要求。产地要平坦,排灌通畅。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要高,土质疏松、通透性良好,耕作层厚度在13厘米以上,土壤PH为8,忌连作。
2. 种子选择
虽然海门香芋大小块茎均可作种子,但一般大的块茎作为商品销售,直径在1.9厘米左右小的块茎留作种子用,种子要带侧根,左右各一根且分开,留侧根长2-3厘米以上。
3. 生产控制
3.1. 作畦播种
1. 整地作畦:入冬后深耕冻垡,深翻深度20厘米~25厘米。播种前整地作畦。畦宽1.8米—2.0米,畦高10厘米,畦间隔35厘米。东西作畦,南北行播种增加抵抗台风的能力。
2. 播种时间:耕作层地中温度稳定通过10℃—12℃时;一般4月中旬为适宜播期。
3. 密度与播种量:行距 50厘米,穴距10 厘米。667平方米密度13000株左右,667平方米播种量一般为65公斤。
4. 播种方法:开行点播:播后盖土平畦,播种深度为6厘米-8厘米。若播种过浅、块茎膨大后露出泥面,导致裂皮、形成“粗皮”。每穴播一颗种子;侧根横向伸展;大小种子分畦播种,播种后15天左右出苗。
3.2. 肥料管理
1. 基肥:每667平方米施商品有机肥200公斤,整地时施于行间。基肥不能与种子直接接触,防止造成块茎表皮粗糙。
2. 追肥:当藤蔓爬到架顶时,每667平方米用硫酸钾型复合肥15公斤兑水浇施作追肥。
3.3. 水分管理
出苗时遇干旱及7月下旬~8月下旬干旱时浇水抗旱。
3.4. 植株管理
藤蔓开始倒伏时及时搭架,由芦杆或小竹竿构成。每穴旁(行间)插一根立杆,插深10厘米。架高1.5~1.8米。每行7根,2行14根顶部捆成一把成丛状组合。组合间用连杆捆扎成一体增强抗台风能力。
3.5. 病、虫、草害防治
海门香芋病虫草害发生较轻,实行预防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采用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的方法来有效控制病虫草害。
1. 病虫害防治
其中病害防治主要通过轮作换茬等农业防治措施来控制病害的发生;虫害防治则采用物理防治:即每20亩装一盏双波灯诱杀害虫,另外每亩设置30块黄板诱蚜虫。
2. 草害防治
播前和立架搭棚前结合松土对园地杂草进行一次全面人工铲除;生长中期即6月下旬~7月上旬行间覆盖麦秸,保墒灭草。
4. 产后处理
4.1. 霜降后,地上部全部枯萎后采挖。采挖的块茎可直接上市或穴藏、堆藏,贮藏环境要干燥、冷凉。其中块茎较多时采用穴藏,方法为:选排水良好的高地挖穴,贮藏时放一层块茎(带侧根)后撒一层疏松细土,最上面一层放一些干燥的新鲜稻草或麦秸,最后再用疏松细土封盖。块茎量少时可在室内堆藏,要防止冻害,其它方法同上。
4.2. 留种
留种块茎不宜提早采挖,并要带侧根贮藏,于2月份前将茎剪好,左右各留长2-3厘米,贮藏待播。

包装规范

凡在本规范规定的地域内种植的海门香芋及加工产品均可申请使用地理标志,标志使用人应向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在其产品或包装上统一标注“海门香芋”及其农产品地理标志编号和组合图案,标注时可采用标牌、印刷等多种方法,但均应符合《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设计使用手册》的规定和要求。

产品百科
海门香芋,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海门香芋属豆科蔓性植物,地下块茎为食用器官。香芋表皮黄褐色,质地致密,肉乳白色,似薯类,味道好似板栗,甘甜芳香。海门香芋久煮不糊,粉面不散,入口清香微甘,食后回味悠长,名菜有香芋烧竹鸡、香芋烧茶干、凉拌熟香芋等。
2014年5月2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海门香芋”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中文名
海门香芋
产地名称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
品质特点
久煮不糊,粉面不散,入口清香微甘,食后回味悠长
地理标志
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批准文号
国家农业部第2105号公告
批准时间
2014年5月22日

海门香芋产品特点

海门香芋感观特征

海门香芋块茎呈近球状或呈不规则卵形,表皮黄褐色,有轮纹,肉乳白,质地致密。一般商品块茎单个重20~100克之间,其单体的大小与土壤、肥水、植株长势的差异都有很大关系。如作多年生栽培,年限越长,块茎单体越大。去皮后的海门香芋块茎可以红烧、清煮、煲汤或与荤菜搭配。有豆的清香,久煮不糊,粉而不散,入口清香微甘,食后回味悠长。

海门香芋内在品质

经测定,每百克鲜海门香芋含蛋白质>5.0 克,淀粉>21.0克,氨基酸总和>3.0%。

新鲜的香芋切块新鲜的香芋切块

海门香芋产地环境

海门香芋气候情况

海门市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光照较足,土地肥沃,自然环境独特。全市年平均气温15.9~16.7℃,年平均降水量1048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到50%以上,全市年日照总时数2120小时左右,年平均无霜期238天。每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梅雨期,夏季常遭受台风的危害。

刚挖起来的海门香芋刚挖起来的海门香芋

海门香芋水文情况

海门市境内沟河与长江相通,年平均最高潮位、最低潮位分别为5.50米、0.62米,地下水深度距地表平均0.8米。年平均水温17.6℃,水源充足,水质清澈,水的pH值为7.44,符合3类水以上的灌溉条件,适合香芋的生长。

海门香芋土壤地貌

海门市地处长江下游,系冲积平原。境内地势平坦,沟河纵横交叉,地势西北略高,东南偏低,地表海拔2.5~5.2米,平均4.96米。全市可耕地面积6.01万公顷,占总面积的49.2%。
海门市土壤类型主要为潮土中黄夹沙土,土壤pH值7.8~8.2平均为8,既粘又沙的土壤质地决定了海门香芋干香可口、酥而不烂的独特风味。

香芋种植地香芋种植地

海门香芋历史渊源

香芋是明清时期从美洲引入中国。海门种植香芋历史悠久,因其气候、土壤适宜香芋繁殖生长,香芋逐渐成为当地受欢迎的蔬菜。
据上海县明代旧籍称,香芋形似马铃薯,果浓香,因马铃薯在上海叫洋山芋或洋芋,香芋因此得名。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的《海门厅图志》就有关于海门香芋的记载。
2001年,海门香芋以地方特产编入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蔬菜品种志》。

香辣香芋煲香辣香芋煲

海门香芋生产情况

2013年,海门香芋栽培面积5500亩,总产量每年150万公斤左右。
2014年,海门市海门香芋播种面积在367公顷左右,总产量4404吨,总产值7046.4万元。

海门香芋产品荣誉

2014年5月2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海门香芋”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香芋猪肉煲香芋猪肉煲

海门香芋地理标志

海门香芋地域保护范围

海门香芋原产地位于江苏省海门市,包括海门街道滨江街道三厂街道三星镇临江镇包场镇常乐镇悦来镇余东镇四甲镇正余镇、海永乡。地处北纬31°46′~32°09′,东经121°04′~121°32′,总面积1148.77平方公里。

香芋西米露香芋西米露

海门香芋质量技术要求

  • 特定生产方式
香芋美食(6张)

(1)产地要求

海门香芋的产地为海门市全境,生产环境应符合《NY5010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的要求。产地要平坦,排灌通畅。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要高,土质疏松、通透性良好,耕作层厚度在13厘米以上,土壤pH为8,忌连作。
(2)种子选择
虽然海门香芋大小块茎均可作种子,但一般大的块茎作为商品销售,直径在1.9厘米左右小的块茎留作种子用,种子要带侧根,左右各一根且分开,留侧根长2~3厘米以上。
(3)生产控制
(3.1)作畦播种
(1)整地作畦:入冬后深耕冻垡,深翻深度20厘米~25厘米。播种前整地作畦。畦宽1.8米~2.0米,畦高10厘米,畦间隔35厘米。东西作畦,南北行播种增加抵抗台风的能力。
(2)播种时间:耕作层地中温度稳定通过10℃~12℃时;一般4月中旬为适宜播期。
(3)密度与播种量:行距50厘米,穴距10厘米。667平方米密度13000株左右,667平方米播种量一般为65公斤。
(4)播种方法:开行点播:播后盖土平畦,播种深度为6厘米~8厘米。若播种过浅、块茎膨大后露出泥面,导致裂皮、形成“粗皮”。每穴播一颗种子;侧根横向伸展;大小种子分畦播种,播种后15天左右出苗。
(3.2)肥料管理
(1)基肥:每667平方米施商品有机肥200公斤,整地时施于行间。基肥不能与种子直接接触,防止造成块茎表皮粗糙。
(2)追肥:当藤蔓爬到架顶时,每667平方米用硫酸钾型复合肥15公斤兑水浇施作追肥。
(3.3)水分管理
出苗时遇干旱及7月下旬~8月下旬干旱时浇水抗旱。
(3.4)植株管理
藤蔓开始倒伏时及时搭架,由芦杆或小竹竿构成。每穴旁(行间)插一根立杆,插深10厘米。架高1.5~1.8米。每行7根,2行14根顶部捆成一把成丛状组合。组合间用连杆捆扎成一体增强抗台风能力。
(3.5)病、虫、草害防治
海门香芋病虫草害发生较轻,实行预防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采用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的方法来有效控制病虫草害。
(1)病虫害防治
其中病害防治主要通过轮作换茬等农业防治措施来控制病害的发生;虫害防治则采用物理防治:即每20亩装一盏双波灯诱杀害虫,另外每亩设置30块黄板诱蚜虫。
(2)草害防治
播前和立架搭棚前结合松土对园地杂草进行一次全面人工铲除;生长中期即6月下旬~7月上旬行间覆盖麦秸,保墒灭草。
(4)产后处理
(4.1)霜降后,地上部全部枯萎后采挖。采挖的块茎可直接上市或穴藏、堆藏,贮藏环境要干燥、冷凉。其中块茎较多时采用穴藏,方法为:选排水良好的高地挖穴,贮藏时放一层块茎(带侧根)后撒一层疏松细土,最上面一层放一些干燥的新鲜稻草或麦秸,最后再用疏松细土封盖。块茎量少时可在室内堆藏,要防止冻害,其它方法同上。
(4.2)留种
留种块茎不宜提早采挖,并要带侧根贮藏,于2月份前将茎剪好,左右各留长2~3厘米,贮藏待播。
  • 质量安全规定
海门香芋质量安全按照江苏省南通市地方标准《无公害食品 香芋生产技术规程》(DB3206/T047—2004)标准要求执行。产品符合《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GB18406.1-2001)。

海门香芋专用标志使用

凡在本规范规定的地域内种植的海门香芋及加工产品均可申请使用地理标志,标志使用人应向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在其产品或包装上统一标注“海门香芋”及其农产品地理标志编号和组合图案,标注时可采用标牌、印刷等多种方法,但均应符合《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设计使用手册》的规定和要求。

炸香芋卷炸香芋卷

海门香芋历史文化

香芋久负盛名,与“相遇”谐音,具有珍惜缘分之意,是宴请宾客的喜上名菜。
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其意是宝玉和黛玉讲闲话,黛玉要睡觉,宝玉怕她睡出病来,便编出扬州地方一个聪明伶俐的小耗子变香芋(香玉)的故事哄她。小耗子道:“米豆成仓。果品有五种:一是红枣,二是栗子,三是落花生,四是菱角,五是香芋。”老耗子听了大喜,即时拔了一支令箭,问:“谁去偷米? ……谁去偷香芋? ”只见一个极小极弱的小耗子应道:“我愿去偷香芋……”
有人曾质疑是不是作者把芋艿说成是香芋? 非也!《红楼梦》第五十回中讲到过芋艿:“李纨命人将那蒸的大芋头盛了一盘,又将朱橘、黄橙、橄榄等物盛了两盘,命人带给袭人去。”说明曹雪芹把芋艿和香芋二物分得很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