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杭猪

修水县杭猪原种场 【管理

原产地江西

– 产地市县: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产品大类:畜牧业类
– 产地小类:肉类产品类
– 地标证书编号:AGI00247
– 地标认证时间:2010
– 品质特点:体型中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
– 地理标志分类: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 地标批准文号:国家农业部公告第1364号
– 地标批准时间:2010年03月25日
产品介绍

类别:肉类
产品名称:修水杭猪
登记证书编号:AGI00247
农业部公告号/时间:第1364号(2010.04.02)
人文历史简介
在修水百姓中还流传着东坡肉与杭猪的故事。一次,苏东坡从杭州来到修水看望黄庭坚。在黄庭坚的家乡杭口,发现当地的猪肉很鲜嫩,于是他把红烧肉的做法稍作改良:“取一小竹编笼格,一块四方夹花(即五花肉)连内皮,底下垫一鲜荷叶,净洗锅,少著水,柴火罨烟焰不起,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时它自美。闻之清香,食之肥而不腻,口感甜咸,酥烂适口”(见《东坡文集》第二卷)。苏东坡贪恋杭口猪肉“肥而不腻,醇鲜利口”。

生态环境

1. 土壤地貌情况:属中低山丘陵地区,成土母质主要有泥质岩、酸性结晶岩、红砂岩、石灰岩、紫色砂砾岩、石英岩和近代河流冲积物等,产地土壤的PH值在5.4~6.0之间。
2. 水文情况:境内有修河穿境而过,水库星罗棋布,农田得到自流灌溉,地下水蓄量充沛,水质为软水,颜色清澈,含矿物质丰富,优质的水资源为修水杭猪的饮水及饲料原材料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3. 气候情况:修水杭猪产地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6.9℃,最热月平均气温28.0℃(7月),最冷月平均气温4.6℃(1月),年积温6196.6℃,全年无霜期260天,年平均降水量为1650mm,年平均日照时数1600小时,相对湿度80.0%,常年山青水秀,空气清新,热量条件丰富,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属典型的山区气候,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为修水杭猪的生产提供了优质的饲料原料,也特别适宜修水杭猪的生长发育,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无污染、无公害绿色山区,为修水杭猪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和物质条件。
4. 人文历史情况:修水杭猪系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生产的优良地方猪种,因其体型中等、体质疏松,头大小适中、前额中央有一撮白毛,全身毛色上黑下白,为“乌云盖雪”,尾尖有一根硬肉刺。肉色为深红色,肌间脂肪含量丰富,具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的独特性能,在江西省重点保护的地方猪种中名列第二,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主编的《中国猪品种志》也将修水杭猪列为全国48个地方猪种之一,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种畜禽品种标准及生产技术规范》也把修水杭猪摆在了重要位置。杭猪以其独特的年产2.5胎的高繁殖性能载入了联合国基因信息库,更是让全世界都知道了杭猪。《修水县志》记载,修水杭猪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由产区的自然条件和广大农民经过长期精心培育而形成。北宋太宗年间,修水杭口、上杭、西港、马坳一带富豪人家雇人饲养一种体格中等、性情温驯的花猪,这种花猪抗病能力强,环境适应性较强,肉质鲜美,深受当地官僚和富豪人家的青睐。此猪种先后被称作“赣北花猪”、“修水花猪”、“杭口花猪”等,经过千年来的选育和培植,修水杭猪的生物特征和品种特征逐渐稳定。“两耳盖齐眼,颜面皱纹多,腰板如丘陵起伏,毛色似乌云盖雪”。这是当地百姓对修水杭猪的形象描绘。相传黄庭坚最喜爱家乡的杭猪肉,许多民间故事把黄庭坚、苏轼跟饮食文化连在一起。至今,在修水百姓中还流传着东坡肉与杭猪的故事。北宋时,一代文豪苏东坡曾与黄庭坚一同在京城任职,由于情趣相投,常常秉烛谈论书法,对酒呤诗,成为挚友。后因党派之争,苏东坡被贬杭州。黄庭坚忠正耿直,不满朝延奸臣当道,不久也辞官回到故里(今江西修水杭口镇),潜心于诗文书法艺术的研究。一次,苏东坡从杭州来到修水看望黄庭坚。在黄庭坚的家乡杭口,发现当地的猪肉很鲜嫩,于是他把红烧肉的做法稍作改良:“取一小竹编笼格,一块四方夹花(即五花肉)连内皮,底下垫一鲜荷叶,净洗锅,少著水,柴火罨烟焰不起,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时它自美。闻之清香,食之肥而不腻,口感甜咸,酥烂适口”(见《东坡文集》第二卷)。苏东坡贪恋杭口猪肉“肥而不腻,醇鲜利口”,在黄庭坚老家杭口一呆就是半个月。回到杭州时,这位美食家仍不忘带了一些杭口的猪肉制成菜肴。他一边品酒一边呤哦:“无竹令人肥,无肉使人瘦,不肥不瘦,竹笋加杭猪”。因此这道菜不胫而走,成为杭州一道令人垂涎的名菜——“东坡肉”,而杭口猪也因这道菜而闻名,成为一直流传至今地方知名猪种——杭猪。杭猪得益于“东坡肉”而走俏杭州城,而苏东坡却因“东坡肉”再度遭贬。处处与苏东坡作对的御史赵挺之一次出巡杭州,当他获知每家客栈都把“东坡肉”列为第一道名菜后,心中恕火油然而生,不过随后暗自窃喜,急令部属收集多家客栈的菜单。一回到京城,赵挺之便向皇帝告状说:“苏学士在杭州无法无天,平时胡作非为,当地百姓对他恨之入骨髓,所以人人想吃东坡肉,以泄心中之怨。”皇帝翻开菜单一看,果然每一份菜单上的第一道菜都是东坡肉,于是不容分说,下旨将59岁的苏东坡贬到更偏远的广东惠州。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修水杭猪的开发和保护工作,派专家到修水调查,编制了《开发修水杭猪的规划》,1967年于修水县三都镇建立“杭猪繁殖场”,1991年经江西省畜牧局验收,升格为“修水杭猪原种场”,修水杭猪得到有效地保护和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当地党政更加注重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大对修水杭猪的开发和保护力度,现有杭猪养殖专业大户100户,中小型养殖户500户,带动周边2千余户从事杭猪生产,修水杭猪在江西已有一定的知名度,杭猪的品牌价值已经形成。目前,修水县又与九江博莱农业集团签订了引资开发修水杭猪的协议,计划三年内再增加生产纯种杭猪5万头,年出栏10万头,形成“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

地域范围

修水杭猪产于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发源于修江上游,地势相对平坦,周围西北两面为幕阜山脉,东南两面为九岭山脉。修水杭猪产地位于东经113°57′41″~114°55′48″,北纬28°42′09″~29°21′36″之间,介于海拔215到682米之间,保护面积31580公顷,地域范围包括西港镇、上杭乡、马坳镇、杭口镇等4个乡镇。生产规模5万头,年产量5000吨。

品质特性

1. 体型外貌特征:杭猪体型中等,体质疏松。头大小适中,分“狮头”和“狗头”两种,狮头猪的前额凹陷,嘴筒粗短,颜面皮皱纹多而深,群众称为“八卦脸”,颈短较粗厚,腰背较宽平,腰臀结合良好,大腿较丰满,四肢粗大,被毛稀疏;狗头猪的嘴筒长直,颈项较长,肩窄,胸狭浅,背腰部略下垂,臀略倾斜,大腿欠丰满,四肢粗有力,鬃毛发达,毛色为“乌云盖雪”,头部和背臀部呈黑色,腹部和四肢下端为白色,嘴尖呈红色,前额中央有一小撮白毛者叫“小花脸”,有一直条白毛者叫“大花脸”,耳中等大而下垂,乳头“6~7”对,腹大,尾尖有一硬肉刺。
2. 杭猪肉质特性:2006年12月经江西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对杭猪进行测定。杭猪的肉质指标为:肉色平分3.2,大理石纹:3.1,剪切力:1.56公斤,熟肉率:61.33%,失水率8.81%。
3. 杭猪的基因特性(与其它猪种的区别):江西农业大学测定杭猪的生化遗传标记Tf、Pa、Po、Am、Hpx和Cp的多态性,Tf位点只观察到B、C两个基因,以TfTfB为主(0.8400),未检出TfA基因(这点区别于其它多数地方品种);Pa位点以PaA为主(0.9900);Am位点以AmB为主(0.9800);Hpx位点只有2个等位基因(区别于其它多数地方品种)。

生产方式

1. 猪场选址
1.1猪场距离干线公路、铁路、城镇、居民区和公共场所1.5Km以上,猪场周围设有围墙或防疫沟,并建立绿化带。猪场周围3km内无大型化工厂、矿厂、皮革、肉品加工、屠宰场或其它畜牧场污染源。
1.2猪场生产区布置在管理区的上风或侧风向处,污水粪便处理设施和病死猪处理区应在生产区的下风或侧风向处。
1.3猪舍应建在地势高燥、排水良好、易于组织防疫的地方,场址用地符合当地土地利用规划的要求。
2. 选种
2.1严格按照杭猪品种标准进行选种,对品种特征不明显的一律不得作为种用和生产杭猪产品。
2.2各生产场引进杭种猪一律只能从修水县杭猪原种场引进,并按照要求进行防疫、检疫。
3. 杭猪饲养
3.1饲料:杭猪生产必须严格控制饲料,除微量元素、氨基酸、渔粉等少量原料来自外地,主要的玉米、豆粕必须产自修水当地。确保无污染和霉变。种公猪和种母猪每天必须供应5公斤以上当地无公害优质青饲料,肥育猪青饲料的供应比例为精料的1.2倍。饲料中不准添加重金属盐和促生长素等有害物质。
3.3饲喂方式:全部采取干湿料饲喂,每天上午8点和下午5点定时饲喂,仔猪中午12点增加饲喂一次。
4. 管理
4.1种公猪的管
理①加强运动。每天坚持让种公猪运动,除在运动场自由运动外,每天驱赶运动,上午、下午各1次,每次行程不少于2公里。
②经常刷试猪体和修蹄。
③经常检查精液品质,严防用死精、弱精公猪配种。
④使用适度。利用强度控制在1岁-2岁青年猪每周配种2次-3次;2岁以上公猪每天配种1次-2次,如果连续使用4天-6天,应休息5天。
⑤适当控制饲料用量,确保生产公猪8成的膘情,不宜过肥或过瘦。
4.2空怀母猪的管理
①断奶后对过瘦的母猪可适当增加精饲料,促进发情排卵。
②掌握最佳配种时机,认真观察母猪的发情状况,杭猪一般在发情的第2~3天为适宜配种时间。
4.3妊娠母猪的管理
①配种后要精心管理,应单栏饲养,防止打架和摔跤。
②妊娠期不要饲喂过度,一般妊娠前期(前21天)喂量要多(2.0kg/日);妊娠中期(22天-80天)喂量要少(1.8kg/日);妊娠后期(81天到产前3天)喂量要多(2.2kg/日左右)。
4.4分娩母猪的管理
①控制采食量。产前1周开始逐日减料,产前1天为平常量的一半,产后当日不喂料。分娩2天-3天喂量逐渐增大,一般第二天是正常量的一半。最好喂温热稀食,4天-5天改为湿拌料,自由采食。
②在进猪的头一天对产房和猪体进行消毒。
③正确接产,做好假死猪的急救。
④仔猪出生后,立即进行打耳号和称重并做好记录。
4.5哺乳仔猪的管理
①固定乳头,早食初乳;加强保温,防冻防晒,预防下痢。
②仔猪在3日龄开始注射补铁剂。
③5日-7日龄开始补料,18日-20日龄适应食用饲料。
④18日龄对公猪进行去势。
⑤20日龄接种猪瘟、猪丹毒二联苗。
⑥杭猪一般在25日龄左右进行断奶。
4.6断奶仔猪的管理
①断奶后继续使用乳猪料,直至体重达15kg左右过渡到仔猪料。
②重视调教管理,建立固定的吃、睡、泄位置。
③保持20℃以上室温,防止仔猪受冻。
4.7育肥猪管理
①保持合理的密度,一般每头占地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
②及时接种各种疫苗。
③育肥全程不宜使用抗生素,猪只一旦发病一般用中草药治疗,对久治不愈的立即淘汰。
④饲料中能量和蛋白质的含量不宜过高。
⑤肥育猪一般饲养到75公斤左右出栏,不宜过大或过小。
⑥宰前一周停止饲喂豆粕和其它饲料添加剂。

包装规范

暂缺

产品百科
修水杭猪,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修水杭猪原产于修水县的杭口、西港、上杭、马坳等乡镇,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江西省8大地方品种之一。该猪种产仔率高,生长快,肉质鲜美,具有良好的经济开发价值。
2010年03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修水杭猪”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中文名
修水杭猪
产地名称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品质特点
体型中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
地理标志
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批准文号
国家农业部公告第1364号
批准时间
2010年03月25日

修水杭猪产品特点

修水杭猪系江西省优良地方猪种,因其体型中等、体质疏松,头大小适中、前额中央有一撮白毛,全身毛色上黑下白,为“乌云盖雪”,尾尖有一根硬肉刺。肉色为深红色,肌间脂肪含量丰富,具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的独特性能,在江西省重点保护的地方猪种中名列第二,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主编的《中国猪品种志》也将修水杭猪列为全国48个地方猪种之一,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种畜禽品种标准及生产技术规范》也把修水杭猪摆在了重要位置。
1、体型外貌特征:杭猪体型中等,体质疏松。头大小适中,分“狮头”和“狗头”两种,狮头猪的前额凹陷,嘴筒粗短,颜面皮皱纹多而深,群众称为“八卦脸”,颈短较粗厚,腰背较宽平,腰臀结合良好,大腿较丰满,四肢粗大,被毛稀疏;狗头猪的嘴筒长直,颈项较长,肩窄,胸狭浅,背腰部略下垂,臀略倾斜,大腿欠丰满,四肢粗有力,鬃毛发达,毛色为“乌云盖雪”,头部和背臀部呈黑色,腹部和四肢下端为白色,嘴尖呈红色,前额中央有一小撮白毛者叫“小花脸”,有一直条白毛者叫“大花脸”,耳中等大而下垂,乳头“6—7”对,腹大,尾尖有一硬肉刺。
2、杭猪肉质特性:2006年12月经江西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对杭猪进行测定。杭猪的肉质指标为:肉色平分3.2,大理石纹:3.1,剪切力:1.56千克,熟肉率:61.33%,失水率8.81%。3、杭猪的基因特性(与其它猪种的区别):江西农业大学测定杭猪的生化遗传标记Tf、Pa、Po、Am、Hpx和Cp的多态性,Tf位点只观察到B、C两个基因,以TfTfB为主(0.8400),未检出TfA基因(这点区别于其它多数地方品种);Pa位点以PaA为主(0.9900);Am位点以AmB为主(0.9800);Hpx位点只有2个等位基因(区别于其它多数地方品种)。

修水杭猪修水杭猪

修水杭猪产地环境

修水杭猪土壤地貌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属中低山丘陵地区,成土母质主要有泥质岩、酸性结晶岩、红砂岩、石灰岩、紫色砂砾岩、石英岩和近代河流冲积物等,产地土壤的pH值在5.4—6.0之间。

修水杭猪水文情况

修水县境内有修河穿境而过,水库星罗棋布,农田得到自流灌溉,地下水蓄量充沛,水质为软水,颜色清澈,含矿物质丰富,优质的水资源为修水杭猪的饮水及饲料原材料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修水杭猪气候情况

修水杭猪产地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6.9℃,最热月平均气温28.0℃(7月),最冷月平均气温4.6℃(1月),年积温6196.6℃,全年无霜期260天,年平均降水量为1650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600小时,相对湿度80.0%,常年山青水秀,空气清新,热量条件丰富,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属典型的山区气候,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为修水杭猪的生产提供了优质的饲料原料,也特别适宜修水杭猪的生长发育,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无污染、无公害绿色山区,为修水杭猪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和物质条件。

修水杭猪修水杭猪

修水杭猪历史渊源

《修水县志》记载,修水杭猪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由产区的自然条件和广大农民经过长期精心培育而形成。北宋太宗年间,修水杭口、上杭、西港、马坳一带富豪人家雇人饲养一种体格中等、性情温驯的花猪,这种花猪抗病能力强,环境适应性较强,肉质鲜美,深受当地官僚和富豪人家的青睐。此猪种先后被称作“赣北花猪”、“修水花猪”、“杭口花猪”等,经过千年来的选育和培植,修水杭猪的生物特征和品种特征逐渐稳定。“两耳盖齐眼,颜面皱纹多,腰板如丘陵起伏,毛色似乌云盖雪”。这是当地百姓对修水杭猪的形象描绘。相传黄庭坚最喜爱家乡的杭猪肉,许多民间故事把黄庭坚、苏轼跟饮食文化连在一起。至今,在修水百姓中还流传着东坡肉与杭猪的故事。
北宋时,一代文豪苏东坡曾与黄庭坚一同在京城任职,由于情趣相投,常常秉烛谈论书法,对酒呤诗,成为挚友。后因党派之争,苏东坡被贬杭州。黄庭坚忠正耿直,不满朝延奸臣当道,不久也辞官回到故里(今江西修水杭口镇),潜心于诗文书法艺术的研究。一次,苏东坡从杭州来到修水看望黄庭坚。在黄庭坚的家乡杭口,发现当地的猪肉很鲜嫩,于是他把红烧肉的做法稍作改良:“取一小竹编笼格,一块四方夹花(即五花肉)连内皮,底下垫一鲜荷叶,净洗锅,少著水,柴火罨烟焰不起,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时它自美。闻之清香,食之肥而不腻,口感甜咸,酥烂适口”(见《东坡文集》第二卷)。苏东坡贪恋杭口猪肉“肥而不腻,醇鲜利口”,在黄庭坚老家杭口一呆就是半个月。回到杭州时,这位美食家仍不忘带了一些杭口的猪肉制成菜肴。他一边品酒一边呤哦:“无竹令人肥,无肉使人瘦,不肥不瘦,竹笋加杭猪”。因此这道菜不胫而走,成为杭州一道令人垂涎的名菜——“东坡肉”,而杭口猪也因这道菜而闻名,成为一直流传至今地方知名猪种——杭猪。杭猪得益于“东坡肉”而走俏杭州城,而苏东坡却因“东坡肉”再度遭贬。处处与苏东坡作对的御史赵挺之一次出巡杭州,当他获知每家客栈都把“东坡肉”列为第一道名菜后,心中恕火油然而生,不过随后暗自窃喜,急令部属收集多家客栈的菜单。一回到京城,赵挺之便向皇帝告状说:“苏学士在杭州无法无天,平时胡作非为,当地百姓对他恨之入骨髓,所以人人想吃东坡肉,以泄心中之怨。”皇帝翻开菜单一看,果然每一份菜单上的第一道菜都是东坡肉,于是不容分说,下旨将59岁的苏东坡贬到更偏远的广东惠州。
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修水杭猪的开发和保护工作,派专家到修水调查,编制了《开发修水杭猪的规划》,1967年于修水县三都镇建立“杭猪繁殖场”,1991年经江西省畜牧局验收,升格为“修水杭猪原种场”,修水杭猪得到有效地保护和发展。

修水杭猪生产情况

2010年,修水县有杭猪养殖专业大户100户,中小型养殖户500户,带动周边2千余户从事杭猪生产。生产规模5万头,年产量5000吨。

修水杭猪产品荣誉

2010年03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修水杭猪”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修水杭猪修水杭猪

修水杭猪地理标志

修水杭猪地域保护范围

修水杭猪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西港镇、上杭乡、马坳镇、杭口镇等4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3°57′41″—114°55′48″,北纬28°42′09″—29°21′36″。

修水杭猪质量技术要求

1、猪场选址
1.1猪场距离干线公路、铁路、城镇、居民区和公共场所1.5千米以上,猪场周围设有围墙或防疫沟,并建立绿化带。猪场周围3千米内无大型化工厂、矿厂、皮革、肉品加工、屠宰场或其它畜牧场污染源。
1.2猪场生产区布置在管理区的上风或侧风向处,污水粪便处理设施和病死猪处理区应在生产区的下风或侧风向处。
1.3猪舍应建在地势高燥、排水良好、易于组织防疫的地方,场址用地符合当地土地利用规划的要求。
2、选种
2.1严格按照杭猪品种标准进行选种,对品种特征不明显的一律不得作为种用和生产杭猪产品。
2.2各生产场引进杭种猪一律只能从修水县杭猪原种场引进,并按照要求进行防疫、检疫。
3、杭猪饲养
3.1饲料:杭猪生产必须严格控制饲料,除微量元素、氨基酸、渔粉等少量原料来自外地,主要的玉米、豆粕必须产自修水当地。确保无污染和霉变。种公猪和种母猪每天必须供应5千克以上当地无公害优质青饲料,肥育猪青饲料的供应比例为精料的1.2倍。饲料中不准添加重金属盐和促生长素等有害物质。
3.2饲喂方式:全部采取干湿料饲喂,每天上午8点和下午5点定时饲喂,仔猪中午12点增加饲喂一次。
4、管理修水杭猪
修水杭猪(4张)

4.1种公猪的管理
①加强运动。每天坚持让种公猪运动,除在运动场自由运动外,每天驱赶运动,上午、下午各1次,每次行程不少于2公里。
②经常刷试猪体和修蹄。
③经常检查精液品质,严防用死精、弱精公猪配种。
④使用适度。利用强度控制在1岁-2岁青年猪每周配种2次-3次;2岁以上公猪每天配种1次-2次,如果连续使用4天-6天,应休息5天。
⑤适当控制饲料用量,确保生产公猪8成的膘情,不宜过肥或过瘦。
4.2空怀母猪的管理
①断奶后对过瘦的母猪可适当增加精饲料,促进发情排卵。
②掌握最佳配种时机,认真观察母猪的发情状况,杭猪一般在发情的第2—3天为适宜配种时间。
4.3妊娠母猪的管理
①配种后要精心管理,应单栏饲养,防止打架和摔跤。
②妊娠期不要饲喂过度,一般妊娠前期(前21天)喂量要多(2.0千克/日);妊娠中期(22天-80天)喂量要少(1.8千克/日);妊娠后期(81天到产前3天)喂量要多(2.2千克/日左右)。
4.4分娩母猪的管理
①控制采食量。产前1周开始逐日减料,产前1天为平常量的一半,产后当日不喂料。分娩2天-3天喂量逐渐增大,一般第二天是正常量的一半。最好喂温热稀食,4天-5天改为湿拌料,自由采食。
②在进猪的头一天对产房和猪体进行消毒。
③正确接产,做好假死猪的急救。
④仔猪出生后,立即进行打耳号和称重并做好记录。
4.5哺乳仔猪的管理
①固定乳头,早食初乳;加强保温,防冻防晒,预防下痢。
②仔猪在3日龄开始注射补铁剂。
③5日-7日龄开始补料,18日-20日龄适应食用饲料。
④18日龄对公猪进行去势。
⑤20日龄接种猪瘟、猪丹毒二联苗。⑥杭猪一般在25日龄左右进行断奶。
4.6断奶仔猪的管理
①断奶后继续使用乳猪料,直至体重达15千克左右过渡到仔猪料。
②重视调教管理,建立固定的吃、睡、泄位置。
③保持20℃以上室温,防止仔猪受冻。
4.7育肥猪管理
①保持合理的密度,一般每头占地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
②及时接种各种疫苗。
③育肥全程不宜使用抗生素,猪只一旦发病一般用中草药治疗,对久治不愈的立即淘汰。
④饲料中能量和蛋白质的含量不宜过高。
⑤肥育猪一般饲养到75千克左右出栏,不宜过大或过小。
⑥宰前一周停止饲喂豆粕和其它饲料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