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家埠大葱栽培历史悠久,在明代时,大沽河西岸一带(今古岘、仁兆、南村等地)栽培已经很普遍,在公元一五五二年,其葱就被明世宗御封为“葱中之王”。在1987的《平度县志》上也有多处记载。在我国众多的大葱品种中,姜家埠大葱 “名”“特”“优”三字兼备。目前,姜家埠大葱在区域内年种植面积达2.5万亩以上,总产达18万吨,年总产值达3亿多元,主要以千叶光彩品种为主。姜家埠大葱通体长直,粗细均匀,葱叶鲜绿,葱白紧实呈乳白色,质地紧实,微辣清甜,耐储存。2007年姜家埠牌蔬菜被评为青岛市著名商标,2011年被评为山东省著名商标。
1. 土壤地貌情况:海青茶树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海青北部山区及南部丘陵地带,茶园主要集中在背风向阳的半山坡和丘陵平地等宜茶地块。土壤类型具备高产土壤的肥力基础,土质均为以花岗岩为母质的沙质土、黄棕壤,偏酸性。茶园区域未受污染,环境质量达一级标准,硒、钾、钠元素含量充足。
2. 水文情况:黄岛区海青镇位于黄海之滨、胶州湾畔。主要河流有二条:一是潮河,二是甜水河,它们连接大小支流30多条支流,在海青镇区域构成水道网。小型水库1座,小型水库10座,大小塘坝85座,水资源丰富。现有工程可用水量1365万立方米,地下水可用量393.89万立方米。为根据国家农业行业标准《农用水源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NY/T396-2000)判定,海青茶种植区域范围水质的综合污染数为1级,属清洁水平,适宜生产优质的海青茶。
3. 气候情况:海青茶产区属典型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3℃,年有效积温3986-4400℃,年平均无霜期为201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838小时。海青茶产区年平均降水量为803.1mm,多年平均径流深191.7mm。降水多集中于7-9月份,3个月平均降水量513.8mm,占全年降水量的75%。相对湿度82%,茶区云雾缭绕,生产气候条件独特。
姜家埠大葱生产区域位于平度、即墨、胶州、高密四市交界处,距青岛前湾港50㎞,青岛国际机场30㎞,距胶济铁路和蓝烟铁路仅有10㎞,同三高速和青新高速公路在此互通立交,并设有出入口,交通发达、通信便利。依据平度市人民政府批示,姜家埠大葱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辖南村镇52个行政村。大葱种植面积约2.5万亩,年产大葱18万吨。地理坐标为北纬36°28′17″至36°35′55″,东经120°00′52″至120°10′18″,海拔高度26m至40m。
海青茶产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茶树越冬期长,芽叶肥厚饱满,氨基酸、儿茶素、茶多酚等有机成分含量高。总体品质表现为:外形较南方茶硕壮重实,色泽墨绿;香气栗香浓郁;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鲜爽;叶底绿亮。水浸出物含量高,一般在42%~46%之间,表现为滋味浓的显著特点。海青茶品质唯一性:叶片厚、香气高、滋味浓、耐冲泡。形象称之“黄绿汤、栗子香”显著特色。
海青茶农产品的生产总原则是按国家无公害标准进行组织生产,实行专业化生产,专业化监督,产业化模式,社会化服务。1. 产地选择:海青茶基地环境质量符合国家卫生标准,集中连片,满足NY/5244-2004的要求。园地选择、规划和茶树种植按NY/5244-2004的要求进行。地势应选择背风向阳的半山坡或丘陵地,坡度以不超过25°为宜。土壤质地要求呈酸性或微酸性,PH值在4.5~6.5之间,最高不超过6.5,土质以肥沃的砂质壤土为宜。土层结构要求深80cm~100cm以上,底土不具硬盘层,活土层厚度在40cm以上。茶地要求有水源条件,地下水位应在100cm以下。2. 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海青茶种植必须选用当地选育驯化的优良品种。茶园分有性繁殖系茶园和无性繁殖系两种。有性系茶园品种选择:经当地选育驯化而成的群体种茶园为采籽品种园,以当地选育品种进行种籽直播发展新茶园;无性繁殖茶园品种选择:以迎霜、龙井长叶等良种茶园作母本园,进行当地扦插繁育茶苗发展茶园。(3)茶园种植:海青茶树种植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采取复合生态型茶园模式技术种植。二是采取生态设施棚模式技术种植。深翻整地:种茶地块全部深翻80cm以上。初翻:秋冬季,对规划茶园全面深翻或局部开沟。深宽各70cm~80cm的种植沟、生熟土分开,熟土与2/3有机肥混合回填在种植沟底部,生土填在上部。复翻:种植前一个月,在种植沟上部开挖深30cm左右的施肥沟,将有机肥或饼肥和化肥混合施入后,再加填表土。
基肥施用:亩施土杂肥8~10t,并配施饼肥150kg~200kg,用作基肥的化肥,以磷钾肥为主,可亩施磷钾肥30kg~50kg。磷钾肥应在园地复翻时与有机肥混堆沤,并做到土肥均匀,覆土盖严。种籽直播:以春播为宜,种植方式采取“凹田双行密植”方式。双行条植大行距为120cm,小行距为30cm,穴距20cm-30cm。扦插苗移栽:采用双行密植。大行距120cm,小行距30cm,穴距20cm-30cm,每亩6000株左右。(4)生产过程管理:幼龄茶园管理:主要包括定型修剪、肥水运筹、除草覆草、病虫害防治、采摘、防冻和退土等措施。投产茶园:施肥:重施基肥,分期追肥,叶面喷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主要是厩肥、饼肥、堆肥、绿肥等;实行以产定肥,亩产每100kg干茶施纯氮肥12kg~15kg,氮、磷、钾肥的施用比例为3.5:1:1;追肥按“前促后控”原则,各次追肥比重为40%、25%、20%、15%;叶面喷肥,春茶长到一芽一叶时,用1%的尿素液或茶树专用叶面肥喷洒蓬面;除天旱和施肥后及时浇水外,每年还须浇好“催芽”、“润肥”、“越冬”三水。铺草:分夏冬两次进行,夏季在茶行间铺草,厚度在15cm-20cm左右;冬季浇足越冬水后,在茶行间铺草20cm左右,保护根部,减轻土壤冻土层。“白露”至“秋分”期间,在茶行间深耕30cm-40cm,结合施基肥整平、耙细。修剪:对正常采摘或冻害较轻的茶园,每年或隔年修剪一次;一般于“春分”至“清明”间进行,剪去树冠上的秋梢和部分夏梢,以保留红梗剪去青梗为度,剪去3cm-5cm。如茶树地上部受冻较重,可在“春分”至“清明”间进行,以剪去冻死枝为度,一般剪去树冠高度的三分之一或者二分之一,保留骨架枝。采摘:采摘开始时间一般为4月下旬。春茶前期留鱼叶,后期留1叶,夏秋茶留鱼叶采较为理想,同时采净对夹叶。各季茶要分期、分批、多次勤采,采高留低,采中央,留两侧,做到“合理、及时、分批、多次采”,采养结合。在茶树停止生长前的“白露”与“秋分”之间停止采摘,即封园。
越冬防护:除浇足越冬水、行间铺草,营造防风林外,还可搭防风障和蓬面撒草。“大雪”前后,用软质麦草撒于茶蓬面上,要求使叶片依稀可见,盖而不严,遮光度约50%左右。设施栽培越冬防护:新茶园规划时,设计好保护设施的规格。可采用小拱棚、大拱棚或冬暖式大棚。一般在大雪前后扣棚覆膜,清明前后通风炼苗。
复合生态化栽培模式越冬防护。即采用黑松、侧柏、银杏等树种在茶行四周建设防护林,进行茶-林间作,增加茶园物种多样性的一种现代茶叶栽培模式。(5)病虫害综合防治:茶叶生产尽量少用或不用农药,达到“高效、低毒、低残留、无公害”的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要求。茶树遇病虫侵害时,应综合应用物理、化学、生物、农业等防治措施,注意轮换用药和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生产过程管理必须符合《无公害食品茶叶生产技术规程》(NY/T5018-2001要求)。(6)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鲜茶叶采后要进行加工制茶,茶叶加工厂房的设计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要求,所处的大气环境必须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中规定的三级标准要求,加工厂必须具备茶叶生产许可证(QS证)和卫生许可证,加工人员必须持有健康体检证,茶叶的生产必须按照QS证的要求进行。加工场所和加工设备应符合NY/T5019的要求。 (7)生产记录:记录茶叶生产情况、病虫害发生情况、技术措施、农药化肥的使用情况,建立海青茶生产过程记录档案,记载投入品的名称、使用时间、使用目的、使用方法、使用量。加工厂加工茶叶时必须建立加工档案,记载加工茶类、工艺、数量、等级、时间和所用鲜叶品种、数量、等级。
1. 符合下列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向登记证书持有人申请使用海青茶农产品地理标志:
①生产经营的茶叶产自登记确定的地域范围;
②已取得茶叶生产加工的生产经营资质;
③能够严格按照规定的技术规范组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④具有海青茶市场开发经营能力。
使用“海青茶”农产品地理标志,应当按照生产经营年度与登记证书持有人签订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协议,在协议中载明使用数量、范围及相关的责任义务。
2. “海青茶”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享有以下权利:
①可以在产品及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②可以使用“海青茶”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宣传和参加展览、展示及展销。
3. 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①自觉接受登记持有人的监督检查;
②保证“海青茶”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品质和信誉;
③正确规范地使用“海青茶”农产品地理标志。
4. 使用“海青茶” 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质量控制追溯体系,农产品地理标志持有人和标志使用人,对“海青茶”的质量和信誉负责。
5.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冒用“海青茶”农产品地理标志和登记证书。
6. 鼓励单位和个人对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社会监督。
- 中文名
- 姜家埠大葱
- 产地名称
- 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
- 品质特点
- 甜脆多汁,略有辛辣
- 地理标志
- 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 批准文号
- 国家农业部公告第1925号
- 批准时间
- 2013年04月15日
姜家埠大葱产品特点
姜家埠大葱品质特性
大葱属百合科植物,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系属须根系;叶簇生,管状,圆筒形而中空,先端尖,叶表面披蜡粉;叶鞘为多层的环状排列抱合形成假茎,假茎经培土软化栽培后就是葱白,叶和葱白都能食用。在生长期,要求凉爽的气温,中等强度的光照,疏松、肥沃、保水力强的土壤,较低的空气湿度,较高的土壤湿度,并表现出耐旱、耐寒、喜湿、喜肥的特点。
姜家埠大葱营养价值
姜家埠大葱含钙≥35毫克/100克,磷≥40毫克/100克,镁≥20毫克/100克,维生素C≥45毫克/100克,干物质≥8%。是日常厨房里的必备之物,它不仅可作调味之品,而且能防治疫病。
姜家埠大葱产地环境
姜家埠大葱土壤地貌
姜家埠大葱种植土壤以砂壤土为主,地貌类型属河流冲积平原,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通气性良好,土壤pH值在6.3-7.5之间,有机质含量在25.3克/千克-31.5克/千克之间。碱解氮平均103毫克/千克,速效磷平均56毫克/千克,速效钾平均135毫克/千克。
姜家埠大葱水文情况
姜家埠大葱气候情况
姜家埠大葱历史渊源
姜家埠大葱生产情况
姜家埠大葱产品荣誉
姜家埠大葱地理标志
姜家埠大葱地域保护范围
姜家埠大葱质量技术要求
-
特定生产方式
-
标志使用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