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淀湖泥鳅

寿光市渔业协会 【管理

原产地山东

– 产地市县: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市
– 产品大类:水产业类
– 产地小类:水产动物类
– 地标证书编号:AGI01127
– 地标认证时间:2013
– 品质特点:体长偏圆形,腹部圆
– 地理标志分类: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 地标批准文号:国家农业部公告第1925号
– 地标批准时间:2013年04月15日
产品介绍

巨淀湖具有悠久历史,据《汉书.武帝》中有记载:“征和四年,三月,上耕于巨淀湖”的记载,后经考察论证,汉武帝当年耕种的地方就是在巨淀湖附近,巨淀湖已因此而远近闻名。巨淀湖水流畅旺,物产丰饶,盛产芦苇、鱼、虾、鸭蛋、蟹等,在过去就有“鱼米之乡”之美称。巨淀湖,它还有一个重要的称谓——红色旅游基地。早在1926年,紧临巨淀湖的牛头镇村就建立了中共党组织。1937年,“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八支队”在牛头镇村建立,并举行了著名的“牛头镇起义”,成为寿光市抗日武装的发祥地。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敌人残酷的围剿和扫荡,我军及巨淀湖周边村民利用“迷魂阵”般的巨淀湖茂密的芦苇及复杂地形做掩护,与敌人斗智斗勇。而且,为支援前方战争,当地百姓就捕捉巨淀湖泥鳅,烧制鳅汤支援前线兄弟,党组织又在巨淀湖的芦苇荡中建立了“牛头镇兵工厂”。在革命战争年代,牛头镇村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无数英雄儿女为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屹立于巨淀湖畔的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就是为了铭记先辈的不朽功绩。2009年10月,大型抗战电影《血战清水泊》摄制组在巨淀湖摄录该影片主题曲《芦花颂》,摄制组工作人员正是相中了巨淀湖特有的风光和深厚的红色历史。所以又有“南有沙家浜北有巨淀湖”之颂。据《壽光縣志》(民国志)记载:“鰌污渠中有此水涸則入泥故俗名泥鰌”。充分说明在寿光,特别是巨淀湖一带,泥鳅很早就很有名气。据1981年《寿光县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报告.水产资源》第6页“内陆水域”记载寿光“野生鱼类有鲶、翘咀红鲌、黄颡鱼、乌鳢、餐条、泥鳅等”。据《牛頭鎮村志》记载“本村渔业生产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原巨淀湖的鱼虾、河蟹闻名遐迩。鱼类资源10多种,主要品种有鲫鱼、鲤鱼、黑鱼、鲶鱼、梭鱼、鲢鱼、草鱼、泥鳅等。”另据《北洋头村志》记载“本村处于温暖带季风区,属于半湿润地带,动物资源、种类繁多,有哺乳动物(家养和野生)、鸟类、泥鳅、两栖类、昆虫类等。”在康熙年间《壽光縣志》和嘉庆时期《壽光縣志》中均有“丹彌諸河產少而味美若清水泊者則水族之府也”的记载。充分说明了清水泊的水产品味美至极。而清水泊则是巨淀湖的一部分。据《北洋头村志》记载:“清水泊 位于巨淀湖北边,南于巨淀湖相通。南北有古岭(即古代老淄河故道)横亘其中。来水先入巨淀湖,淤尽泥沙后,始入此泊,故名清水泊。”从以上史料记载可以看出,泥鳅在寿光巨淀湖地区具有广泛的分布,巨淀湖历史上就是泥鳅自然生长繁衍极其重要场所。因为巨淀湖泥鳅鲜美的口味和丰富的营养,在当地创造出了花样繁多的烹饪方法,如:砂锅泥鳅、红烧泥鳅、泥鳅钻豆腐、椒盐泥鳅、石锅耙泥鳅、干煸泥鳅、辣炒泥鳅、秋水芙蓉等广为流行的地方美食名吃,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

生态环境

1. 独特的气候条件:寿光地处中纬度带,北濒渤海莱州湾,属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受暖冷气流的交替影响,形成了“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爽凉干旱,冬季干冷少雪”的气候特点。历年平均降水量591.9毫米,最大年降水量1286.7毫米,最小年降水量299.5毫米。年日照总时数平均为2761.7小时,日照率为49%,光照充足,全年平均气温12.6℃,受大陆性气候和海洋季风的双重影响,气温变化较剧烈,年温差29.8℃,四季分明,干湿度变化非常明显。
2. 独特的底质条件:巨淀湖是寿光市唯一的天然湖泊,也是寿光自然面貌保持最原始的地方,是潍坊最大的天然湿地。最初巨淀湖面积非常大,有5万多亩,南北长约十公里,东西宽约七点五公里,蓄水面积约二十五平方公里,后来,经过历史变迁和良田改造,现在缩减到了3万多亩,水深0.3米至1.5米不等。湖区内芦苇茂密,绿浪滚滚(可占整个湖区的80%),春生秋落,年复一年,芦苇的叶、根及水下部分(水上部分每年冬季结冰后,从冰面处将芦苇收割,作为当地村民的一种收入)的腐烂和发酵,构成了富含有机质和腐殖质的底质;每年春、夏、秋季新生的芦苇重新发芽、生长,茂密而发达的根系又将腐烂和发酵中产生的氨氮、硫化氢、二氧化碳等对泥鳅有害的成分吸收利用,如此的良性循环,造就了“肥而不臭”的特殊巨淀湖底质条件,为泥鳅的众多饵料生物(如:枝角类、桡足类、水蚯蚓、摇蚊幼虫、水生昆虫等)提供了优越而适宜的繁育条件;同时这种独特的底质构成也为泥鳅的栖息、生长、繁衍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底质条件。
3. 独特的水质条件巨淀湖位于寿光西北部,属咸淡水分界地区,有淄河、跃龙河、王钦河、织女河、张僧河、弥河等河流注入,但由于地处咸淡水分界线处,湖区内的水常年含有盐量,据测定盐度在3—8‰之间,随季节性盐度差别较大,冬春季盐度升高,夏秋季盐度降低,这是构成了巨淀湖独特的水质条件。
通过对巨淀湖的特殊地理环境、底质条件和水质条件分析可以看出,由四季分明的气候条件,富含有机质、腐殖质,“肥而不臭”的地质条件,略带盐度的水质条件等多种因素,造就了巨淀湖一带泥鳅资源的丰富性、个体的肥满性和口感的鲜美性的特点,诞生了“巨淀湖泥鳅”这一优良的地方品种,成为当地民众颇为喜爱的鱼类品种。
巨淀湖具有悠久历史,据《汉书.武帝》中有记载:“征和四年,三月,上耕于巨淀湖”的记载,后经考察论证,汉武帝当年耕种的地方就是在巨淀湖附近,巨淀湖已因此而远近闻名。巨淀湖水流畅旺,物产丰饶,盛产芦苇、鱼、虾、鸭蛋、蟹等,在过去就有“鱼米之乡”之美称。巨淀湖,它还有一个重要的称谓——红色旅游基地。早在1926年,紧临巨淀湖的牛头镇村就建立了中共党组织。1937年,“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八支队”在牛头镇村建立,并举行了著名的“牛头镇起义”,成为寿光市抗日武装的发祥地。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敌人残酷的围剿和扫荡,我军及巨淀湖周边村民利用“迷魂阵”般的巨淀湖茂密的芦苇及复杂地形做掩护,与敌人斗智斗勇。而且,为支援前方战争,当地百姓就捕捉巨淀湖泥鳅,烧制鳅汤支援前线兄弟,党组织又在巨淀湖的芦苇荡中建立了“牛头镇兵工厂”。在革命战争年代,牛头镇村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无数英雄儿女为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屹立于巨淀湖畔的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就是为了铭记先辈的不朽功绩。2009年10月,大型抗战电影《血战清水泊》摄制组在巨淀湖摄录该影片主题曲《芦花颂》,摄制组工作人员正是相中了巨淀湖特有的风光和深厚的红色历史。所以又有“南有沙家浜北有巨淀湖”之颂。据《壽光縣志》(民国志)记载:“鰌污渠中有此水涸則入泥故俗名泥鰌”。充分说明在寿光,特别是巨淀湖一带,泥鳅很早就很有名气。据1981年《寿光县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报告.水产资源》第6页“内陆水域”记载寿光“野生鱼类有鲶、翘咀红鲌、黄颡鱼、乌鳢、餐条、泥鳅等”。据《牛頭鎮村志》记载“本村渔业生产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原巨淀湖的鱼虾、河蟹闻名遐迩。鱼类资源10多种,主要品种有鲫鱼、鲤鱼、黑鱼、鲶鱼、梭鱼、鲢鱼、草鱼、泥鳅等。”另据《北洋头村志》记载“本村处于温暖带季风区,属于半湿润地带,动物资源、种类繁多,有哺乳动物(家养和野生)、鸟类、泥鳅、两栖类、昆虫类等。”在康熙年间《壽光縣志》和嘉庆时期《壽光縣志》中均有“丹彌諸河產少而味美若清水泊者則水族之府也”的记载。充分说明了清水泊的水产品味美至极。而清水泊则是巨淀湖的一部分。据《北洋头村志》记载:“清水泊 位于巨淀湖北边,南于巨淀湖相通。南北有古岭(即古代老淄河故道)横亘其中。来水先入巨淀湖,淤尽泥沙后,始入此泊,故名清水泊。”从以上史料记载可以看出,泥鳅在寿光巨淀湖地区具有广泛的分布,巨淀湖历史上就是泥鳅自然生长繁衍极其重要场所。因为巨淀湖泥鳅鲜美的口味和丰富的营养,在当地创造出了花样繁多的烹饪方法,如:砂锅泥鳅、红烧泥鳅、泥鳅钻豆腐、椒盐泥鳅、石锅耙泥鳅、干煸泥鳅、辣炒泥鳅、秋水芙蓉等广为流行的地方美食名吃,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

地域范围

巨淀湖泥鳅主要分布在山东省寿光市巨淀湖及其周边芦苇湿地,地域范围:北纬37°03′——37°05′、东经118°40′——118°42′,总面积 30000亩,年产量3000吨左右。

品质特性

1. 外在感官特征:体长偏圆形,特别尾部更加侧偏,腹部圆,头小,口小、下位,马蹄形,眼小,无眼下刺;须5对,其中吻端1对,上颔1 对,口角1 对,下唇2 对,泥鳅的这5 对须,对触觉和味觉极敏锐;鳞极其细小,圆形,埋于皮下;体背部及两侧黑色,全体有许多小的黑斑点,头部和各鳍上亦有许多黑色斑点,背鳍和尾鳍膜上的斑点排列成行;口须最长可伸至或略超过眼后缘;巨淀湖泥鳅的体表黏液丰富;体背及体侧2 /3以上部位呈灰黑色,布有黑色斑点,体侧下半部灰白色。
2. 内在品质指标:泥鳅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还有多种维生素,并具有药用价值,是人们所喜爱的水产佳品。泥鳅营养丰富,肉嫩味鲜,是淡水鱼类中的上品,有水中“人参”之誉。蛋白质含量18%以上,还含有人体易吸收的各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及钙、钾、镁、磷、铁等多种人体必需的矿物质。食之清鲜味美,是寿光久负盛名的风味特产之一。泥鳅所含脂肪成分较低,胆固醇更少,属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且含一种类似廿碳戊烯酸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人体抗血管衰老,故有益于老年人及心血管病人。泥鳅和豆腐同烹,具有很好的进补和食疗功用;还可应用于消渴:泥鳅、鲜荷叶共煮汤食。泥鳅含优质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维生素B1. 烟酸、铁、磷、钙等。其味甘,性平,有补中益气、养肾生精功效。对调节性功能有较好的作用。泥鳅中含一种特殊蛋白质,有促进精子形成作用。成年男子常食泥鳅可滋补强身。有暖中益气、清利小便、解毒收痔之功效。泥鳅肉质细嫩,营养价值很高,其滑涎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病后盗汗等症。泥鳅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特别适宜身体虚弱、脾胃虚寒、营养不良、小儿体虚盗汗者食用,有助于生长发育;同时适宜老年人及有心血管疾病、癌症患者及放疗化疗后、急慢性肝炎及黄疸之人食用,尤其是急性黄疽型肝炎更适宜,可促进黄疽和转氨酶下降;同时适宜阳痿、痔疮、皮肤疥癣瘙痒之人食用。古代医书中有众多关于泥鳅的记载。《滇南本草》记载:“煮食治疮癣,通血脉而大补阴分。”《医学入门》记载:“补中,止泄。”《纲目》记载:“暖中益气,醒酒,解消渴。”等等现代研究又表明,泥鳅补益脾肾、利水、解毒,主脾虚泻痢、热病口渴、消渴、小儿盗汗水肿、小便不利、阳事不举、病毒性肝炎、痔疮、疔疮、皮肤瘙痒等。
3. 质量安全规定:严格按照以上“3特定生产方式”中所提到的:产地环境、苗种放养、生产管理中的生产要求之外还要符合NY5361-2010《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GB18406.4-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NY5701-2002《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标准》中所规定的各项指标组织发展生产,完善质量管理细则,确保巨淀湖泥鳅的质量安全。

生产方式

目前巨淀湖泥鳅主要以天然自然繁殖和生长为主,每年也有少部分进行人工放流增殖,即每年向巨淀湖放流一定数量泥鳅苗,增加泥鳅的产出量。泥鳅放流所需苗种全部以巨淀湖野生泥鳅为亲鱼进行人工繁育,待鳅苗达到2-3公分后即可向湖内放流泥鳅苗种,泥鳅苗种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水产苗种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46号)中所有规定的各项要求组织生产。具体方法:1. 产地环境:主要位于巨淀湖周围,以东南部为主,现已建成苗种繁育池120亩,水源以巨淀湖水。巨淀湖位于寿光城西北三十五华里处,自然生态环境优良,没有受工业“三废”及农业、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污染的影响,且湖内芦苇旺盛,净化能力强大,水质肥度适宜,泥鳅适口饵料丰富,为泥鳅的繁衍生长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条件。2. 亲泥鳅的选择及培育:亲泥鳅来源于巨淀湖捕捞,采用强化喂养。3. 苗种繁育:一般采用自然繁育法,也可采用人工催产繁育法。繁育的泥鳅苗在标准化育苗池中进行人工管理喂养,待体长达到3公分左右即可计数放流到湖内,放流工作选择在晴天进行,放流地点选择在水面宽阔,底质平坦的地方。
泥鳅捕捞:湖内泥鳅主要采用诱捕法和铺设定置网具(主要是迷魂阵和地笼)两种方法为主。

包装规范

在保护区地域范围内的所有泥鳅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巨淀湖泥鳅地理标志,须向寿光市渔业协会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外包装上统一使用水产品地理标志(巨淀湖泥鳅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1. 包装:所用包装材料兼顾坚固、洁净、无毒、无异味。所有类型包装符合GB7718-2011的规定。2. 包装标识:产品外包装上标明产品名称、产品等级、商标、条形码、单位名称、单位地址、产品标准标号、生产日期(批号)、数量、毛重(kg)、联系电话等。3. 贮存:贮存环境洁净卫生、阴凉、无毒、无异味、有防鼠防虫设备的暂养池中,远离有毒有害并防治其他损害。4. 运输:运输工具清洁、无毒、无异味,禁止与有毒、有害或有腐蚀性的物品混运,运输途中防止日晒、风吹、缺氧和虫害、有害物质的污染。活体运输时,如果近距离运输可采用:1. 无水湿法运输:常温25摄氏度以下,运输时间在5小时以内的,可采用无水湿法运输。方法是:用水草置入蛇皮袋子或容器(一定要透空气),再放入泥鳅后泼洒些水,使其保持皮肤湿润,即可运输。2. 带水运输:水温在25摄氏度以上,运输时间在5-10小时,需带水运输。其运输工具可用帆布篓、大塑料桶等。投放密度为每升水1-1.2千克。还可用塑料袋充氧运输,运载用的塑料袋规格为60×120厘米,双层,每袋装1/3-1/2清水,放8-10千克成鳅,装好后充氧,扎紧袋口,再投入硬质纸箱内即可起运。(3)降温运输:(a)利用冷藏车或冰块降温运输(此法适宜商品泥鳅的运输):把鲜活泥鳅置于5摄氏度左右的低温环境内运送,在运输中加载适量冰块,慢慢融化、降温,可保持泥鳅在运输途中的半休眠状态。一般采用冷藏车控温,可长距离安全运输20小时以上。(b)带水降温运输:一般6千克水可装8千克鱼,运输时冰块放在网斗内,并将其吊在容器上,使冰水慢慢地滴入容器内,达到降温目的,这种降温运输方式,成活率较高,鱼体也不宜受伤。(c)运鱼筐降温干运:运鱼筐一般用竹篾编制而成,长方形,数个套叠起来使用。筐的内壁要敷上塑料布,以利保持水分并避免损鱼体,长80-90厘米、宽45-50厘米、深20-30厘米上下套叠起来,上面加一个浅一点的盛冰筐,放进用抹布包好的碎冰10-15千克,用绳子捆紧,即可进行运输。(d)二重塑料薄膜袋充氧运输:运程较远的泥鳅可采用此法,每个60×120厘米的塑料薄膜加入少量水或冰后,可装泥鳅10千克,在包装运输前还要冲入足够的氧气最后放入厚纸箱或其他容器中。
5. 运输途中的管理:运输途中要及时捞除死伤鳅,撇除沾液,注意水温的变化,防止阳光直晒和大风久吹。到达目的地后,应逐渐使水温升高,使水温与环境温度接近(一般不超过5℃),以防泥鳅因温度剧变而死亡,装卸时要轻拿轻放,防止机械损害。

产品百科
巨淀湖泥鳅,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寿光市历年平均降水量591.9毫米,最大年降水量1286.7毫米,最小年降水量299.5毫米,年日照总时数平均为2761.7小时,巨淀湖面积3万多亩,水深0.3米至1.5米不等,湖区内芦苇茂密,适宜泥鳅生长。巨淀湖泥鳅,体长偏圆形,特别尾部更加侧偏,腹部圆,头小,口小、下位,马蹄形,眼小,无眼下刺。泥鳅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还有多种维生素,并具有药用价值。
2013年4月15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巨淀湖泥鳅”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中文名
巨淀湖泥鳅
产地名称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
品质特点
体长偏圆形,腹部圆
地理标志
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批准文号
国家农业部公告第1925号
批准时间
2013年04月15日

巨淀湖泥鳅产品特点

巨淀湖泥鳅品质特性

巨淀湖泥鳅,体长偏圆形,特别尾部更加侧偏,腹部圆,头小,口小、下位,马蹄形,眼小,无眼下刺;须5对,其中吻端1对,上颔1对,口角1对,下唇2对,泥鳅的这5对须,对触觉和味觉极敏锐;鳞极其细小,圆形,埋于皮下;体背部及两侧黑色,全体有许多小的黑斑点,头部和各鳍上亦有许多黑色斑点,背鳍和尾鳍膜上的斑点排列成行;口须最长可伸至或略超过眼后缘;巨淀湖泥鳅的体表黏液丰富;体背及体侧2/3以上部位呈灰黑色,布有黑色斑点,体侧下半部灰白色。
巨淀湖泥鳅与其他地区泥鳅主要区别
品种项目
巨淀湖泥鳅
其他地区泥鳅
生活底质
以芦苇根、茎、叶为主的腐殖质
以淤泥为主
水质
咸淡水,盐度3-8‰
纯淡水,盐度0‰
颜色
背部灰黑色、光滑
通体黄色或者淡黄色
体型
整体扁园形、尤其尾部
整体圆柱形、尾部略微扁平
花纹
身体斑点很少,或没有斑点
斑点较多,或者为星状斑点
肉质口感
肉质细腻、肉洁白;骨、刺细软
肉质相对粗糙;骨、刺粗硬
味道
鲜香别致、浓郁,泥腥味淡
泥腥味较重
耐活力
同样的条件耐活力强
相对差

巨淀湖泥鳅营养价值

泥鳅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还有多种维生素,并具有药用价值,是人们所喜爱的水产佳品。泥鳅营养丰富,肉嫩味鲜,是淡水鱼类中的上品,有水中“人参”之誉。蛋白质含量18%以上,还含有人体易吸收的各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及钙、钾、镁、磷、铁等多种人体必需的矿物质。食之清鲜味美,是寿光久负盛名的风味特产之一。泥鳅所含脂肪成分较低,胆固醇更少,属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且含一种类似廿碳戊烯酸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人体抗血管衰老,故有益于老年人及心血管病人。泥鳅和豆腐同烹,具有很好的进补和食疗功用;还可应用于消渴:泥鳅、鲜荷叶共煮汤食。
泥鳅含优质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维生素B1、烟酸、铁、磷、钙等。其味甘,性平,有补中益气、养肾生精功效。对调节性功能有较好的作用。泥鳅中含一种特殊蛋白质,有促进精子形成作用。成年男子常食泥鳅可滋补强身。有暖中益气、清利小便、解毒收痔之功效。泥鳅肉质细嫩,营养价值很高,其滑涎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病后盗汗等症。
泥鳅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特别适宜身体虚弱、脾胃虚寒、营养不良、小儿体虚盗汗者食用,有助于生长发育;同时适宜老年人及有心血管疾病、癌症患者及放疗化疗后、急慢性肝炎及黄疸之人食用,尤其是急性黄疽型肝炎更适宜,可促进黄疽和转氨酶下降;同时适宜阳痿、痔疮、皮肤疥癣瘙痒之人食用。
古代医书中有众多关于泥鳅的记载。《滇南本草》记载:“煮食治疮癣,通血脉而大补阴分。”《医学入门》记载:“补中,止泄。”《纲目》记载:“暖中益气,醒酒,解消渴。”等等
现代研究又表明,泥鳅补益脾肾、利水、解毒,主脾虚泻痢、热病口渴、消渴、小儿盗汗水肿、小便不利、阳事不举、病毒性肝炎、痔疮、疔疮、皮肤瘙痒等。
巨淀湖泥鳅活体部分营养指标
项目
化验指标
蛋白质,克/100克
≥18
脂肪,克/100克
≤5.5
钙,毫克/100克
≥300
铁,毫克/100克
≥2.0

巨淀湖泥鳅食用方法

因为巨淀湖泥鳅鲜美的口味和丰富的营养,在该地创造出了花样繁多的烹饪方法,如:砂锅泥鳅、红烧泥鳅、泥鳅钻豆腐、椒盐泥鳅、石锅耙泥鳅、干煸泥鳅、辣炒泥鳅、秋水芙蓉等广为流行的地方美食名吃,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

巨淀湖泥鳅巨淀湖泥鳅

巨淀湖泥鳅产地环境

巨淀湖泥鳅气候条件

寿光地处中纬度带,北濒渤海莱州湾,属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受暖冷气流的交替影响,形成了“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爽凉干旱,冬季干冷少雪”的气候特点。历年平均降水量591.9毫米,最大年降水量1286.7毫米,最小年降水量299.5毫米。年日照总时数平均为2761.7小时,日照率为49%,光照充足,全年平均气温12.6℃,受大陆性气候和海洋季风的双重影响,气温变化较剧烈,年温差29.8℃,四季分明,干湿度变化非常明显。

巨淀湖泥鳅底质条件

巨淀湖是寿光市唯一的天然湖泊,也是寿光自然面貌保持最原始的地方,是潍坊最大的天然湿地。最初巨淀湖面积非常大,有5万多亩,南北长约十公里,东西宽约七点五公里,蓄水面积约二十五平方公里,后来,经过历史变迁和良田改造,现在缩减到了3万多亩,水深0.3米至1.5米不等。湖区内芦苇茂密,绿浪滚滚(可占整个湖区的80%),春生秋落,年复一年,芦苇的叶、根及水下部分(水上部分每年冬季结冰后,从冰面处将芦苇收割,作为该地村民的一种收入)的腐烂和发酵,构成了富含有机质和腐殖质的底质;每年春、夏、秋季新生的芦苇重新发芽、生长,茂密而发达的根系又将腐烂和发酵中产生的氨氮、硫化氢、二氧化碳等对泥鳅有害的成分吸收利用,如此的良性循环,造就了“肥而不臭”的特殊巨淀湖底质条件,为泥鳅的众多饵料生物(如:枝角类、桡足类、水蚯蚓、摇蚊幼虫、水生昆虫等)提供了优越而适宜的繁育条件;同时这种独特的底质构成也为泥鳅的栖息、生长、繁衍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底质条件。

巨淀湖泥鳅水质条件

巨淀湖位于寿光西北部,属咸淡水分界地区,有淄河、跃龙河、王钦河、织女河、张僧河、弥河等河流注入,但由于地处咸淡水分界线处,湖区内的水常年含有盐量,据测定盐度在3-8‰之间,随季节性盐度差别较大,冬春季盐度升高,夏秋季盐度降低,这是构成了巨淀湖独特的水质条件。
通过对巨淀湖的特殊地理环境、底质条件和水质条件分析可以看出,由四季分明的气候条件,富含有机质、腐殖质,“肥而不臭”的地质条件,略带盐度的水质条件等多种因素,造就了巨淀湖一带泥鳅资源的丰富性、个体的肥满性和口感的鲜美性的特点,诞生了“巨淀湖泥鳅”这一优良的地方品种,成为该地民众颇为喜爱的鱼类品种。

巨淀湖泥鳅巨淀湖泥鳅

巨淀湖泥鳅历史渊源

巨淀湖具有悠久历史,据《汉书.武帝》中有记载:“征和四年,三月,上耕于巨淀湖”的记载,后经考察论证,汉武帝当年耕种的地方就是在巨淀湖附近,巨淀湖已因此而远近闻名。巨淀湖水流畅旺,物产丰饶,盛产芦苇、鱼、虾、鸭蛋、蟹等,在过去就有“鱼米之乡”之美称。
据《寿光县志》(民国志)记载:“鰌污渠中有此水涸则入泥故俗名泥鰌”。
据1981年《寿光县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报告.水产资源》第6页“内陆水域”记载寿光“野生鱼类有鲶、翘咀红鲌、黄颡鱼、乌鳢、餐条、泥鳅等”。
据《牛头镇村志》记载“本村渔业生产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原巨淀湖的鱼虾、河蟹闻名遐迩。鱼类资源10多种,主要品种有鲫鱼、鲤鱼、黑鱼、鲶鱼、梭鱼、鲢鱼、草鱼、泥鳅等。”另据《北洋头村志》记载“本村处于温暖带季风区,属于半湿润地带,动物资源、种类繁多,有哺乳动物(家养和野生)、鸟类、泥鳅、两栖类、昆虫类等。”
在康熙年间(1662-1722年),《寿光县志》和嘉庆时期《寿光县志》中均有“丹弥诸河产少而味美若清水泊者则水族之府也”的记载。据《北洋头村志》记载:“清水泊位于巨淀湖北边,南于巨淀湖相通。南北有古岭(即古代老淄河故道)横亘其中。来水先入巨淀湖,淤尽泥沙后,始入此泊,故名清水泊。”

巨淀湖泥鳅巨淀湖泥鳅

巨淀湖泥鳅生产情况

2013年,巨淀湖泥鳅总面积 30000亩,年产量3000吨左右。

巨淀湖泥鳅巨淀湖泥鳅

巨淀湖泥鳅产品荣誉

2013年4月15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巨淀湖泥鳅”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巨淀湖泥鳅巨淀湖泥鳅

巨淀湖泥鳅地理标志

巨淀湖泥鳅地域保护范围

巨淀湖泥鳅的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寿光市巨淀湖及其周边芦苇湿地。地理坐标为东经118°40′00″-118°42′00″,北纬37°03′00″-37°05′00″。

巨淀湖泥鳅质量技术要求

  • 特定生产方式
巨淀湖泥鳅主要以天然自然繁殖和生长为主,每年也有少部分进行人工放流增殖,即每年向巨淀湖放流一定数量泥鳅苗,增加泥鳅的产出量。
泥鳅放流所需苗种全部以巨淀湖野生泥鳅为亲鱼进行人工繁育,待鳅苗达到2-3公分后即可向湖内放流泥鳅苗种,泥鳅苗种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水产苗种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46号)中所有规定的各项要求组织生产。
具体方法:
(1)产地环境:主要位于巨淀湖周围,以东南部为主,现已建成苗种繁育池120亩,水源以巨淀湖水。巨淀湖位于寿光城西北三十五华里处,自然生态环境优良,没有受工业“三废”及农业、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污染的影响,且湖内芦苇旺盛,净化能力强大,水质肥度适宜,泥鳅适口饵料丰富,为泥鳅的繁衍生长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条件。
(2)亲泥鳅的选择及培育:亲泥鳅来源于巨淀湖捕捞,采用强化喂养。
(3)苗种繁育:一般采用自然繁育法,也可采用人工催产繁育法。繁育的泥鳅苗在标准化育苗池中进行人工管理喂养,待体长达到3公分左右即可计数放流到湖内,放流工作选择在晴天进行,放流地点选择在水面宽阔,底质平坦的地方。
泥鳅捕捞:湖内泥鳅主要采用诱捕法和铺设定置网具(主要是迷魂阵和地笼)两种方法为主。
  • 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严格按照以上“特定生产方式”中所提到的:产地环境、苗种放养、生产管理中的生产要求之外还要符合NY 5361-2010《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GB 18406.4-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NY 5701-2002《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标准》中所规定的各项指标组织发展生产,完善质量管理细则,确保巨淀湖泥鳅的质量安全。
  • 标志使用规定相关内容
在保护区地域范围内的所有泥鳅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巨淀湖泥鳅地理标志,须向寿光市渔业协会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外包装上统一使用水产品地理标志(巨淀湖泥鳅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
(1)包装:所用包装材料兼顾坚固、洁净、无毒、无异味。所有类型包装符合GB 7718-2011的规定。
(2)包装标识:产品外包装上标明产品名称、产品等级、商标、条形码、单位名称、单位地址、产品标准标号、生产日期(批号)、数量、毛重(千克)、联系电话等。
(3)贮存:贮存环境洁净卫生、阴凉、无毒、无异味、有防鼠防虫设备的暂养池中,远离有毒有害并防治其他损害。
(4)运输:运输工具清洁、无毒、无异味,禁止与有毒、有害或有腐蚀性的物品混运,运输途中防止日晒、风吹、缺氧和虫害、有害物质的污染。
活体运输时,如果近距离运输可采用:
(1)无水湿法运输
常温25℃以下,运输时间在5小时以内的,可采用无水湿法运输。方法是:用水草置入蛇皮袋子或容器(一定要透空气),再放入泥鳅后泼洒些水,使其保持皮肤湿润,即可运输。
(2)带水运输
水温在25℃以上,运输时间在5-10小时,需带水运输。其运输工具可用帆布篓、大塑料桶等。投放密度为每升水1-1.2千克。还可用塑料袋充氧运输,运载用的塑料袋规格为60×120厘米,双层,每袋装1/3-1/2清水,放8-10千克成鳅,装好后充氧,扎紧袋口,再投入硬质纸箱内即可起运。
(3)降温运输
(a)利用冷藏车或冰块降温运输(此法适宜商品泥鳅的运输)把鲜活泥鳅置于5℃左右的低温环境内运送,在运输中加载适量冰块,慢慢融化、降温,可保持泥鳅在运输途中的半休眠状态。一般采用冷藏车控温,可长距离安全运输20小时以上。
(b)带水降温运输:一般6千克水可装8千克鱼,运输时冰块放在网斗内,并将其吊在容器上,使冰水慢慢地滴入容器内,达到降温目的,这种降温运输方式,成活率较高,鱼体也不宜受伤。
(c)运鱼筐降温干运:运鱼筐一般用竹篾编制而成,长方形,数个套叠起来使用。筐的内壁要敷上塑料布,以利保持水分并避免损鱼体,长80-90厘米、宽45-50厘米、深20-30厘米上下套叠起来,上面加一个浅一点的盛冰筐,放进用抹布包好的碎冰10-15千克,用绳子捆紧,即可进行运输。
(d)二重塑料薄膜袋充氧运输:运程较远的泥鳅可采用此法,每个60×120厘米的塑料薄膜加入少量水或冰后,可装泥鳅10千克,在包装运输前还要冲入足够的氧气最后放入厚纸箱或其他容器中。
(4)运输途中的管理
运输途中要及时捞除死伤鳅,撇除沾液,注意水温的变化,防止阳光直晒和大风久吹。到达目的地后,应逐渐使水温升高,使水温与环境温度接近(一般不超过5℃),以防泥鳅因温度剧变而死亡,装卸时要轻拿轻放,防止机械损害。